盡管經曆了一些曲折,但戰友們終於盡釋前嫌,重歸於好,錢震山等人都很高興,大家都沉浸在久別重逢的愉悅之中。(.)臨近中午的時候,得知消息的葛安縣委有關領導來到了黑虎山上,熱情邀請錢震山一行到葛安縣人民政府做客,葛安縣縣委書記許智光同誌親自接見了他們並在政府招待所裏安排了一桌豐盛的午宴,款待從北京來的客人。


    錢震山一行及周進財和周書禮都參加了宴會。宴會開始之前,許智光書記代表葛安縣委做了一個簡短的講話,對當年七連在黑虎山上的奮勇殺敵、不怕犧牲的精神做了充分的肯定,表示葛安縣人民將永遠記住七連,永遠記住那些在黑虎山上戰鬥到生命最後一刻的革命烈士的。


    席間,錢震山提起了關於黑虎山革命烈士陵園的合法地位問題,葛安縣民政局局長李達拍著胸脯說道:“這一點請錢師長您放心,現在是人民當家做主的時代了,中國都已經是**的天下。黑虎山烈士陵園裏的革命烈士是為中國革命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的,即使是民間自建的烈士陵園也與國家建設的烈士陵園具有相等的地位。”


    錢震山還是有些擔心,認為應該將黑虎山革命烈士陵園列入國家革命曆史文物保護的範疇,可由周進財代為管理。(.好看的小說)這樣,即使周進財百年之後,黑虎山上依然會後繼有人。


    李達有點不以為然,他認為錢震山的擔心純粹是多餘的,他接著舉了個例子,說道:“去年清明節的時候,一個不識字的鄉下農民走累了,坐在烈士陵園的墓碑上休息了一會兒,群眾認為他侮辱了革命先烈,把他押著遊行示威,最後扭送到了公安局,現在還在監獄裏關著呢。”


    是啊,在那個年代,除了反革命分子,誰敢打革命烈士陵園的注意呢?除非他不想活了。


    錢震山聽罷,也覺得自己有點杞人憂天了,也就沒有在此事上再做過多的關注,轉而談起了其他事情。


    錢震山做夢也不會想到,他今天的一時遷就,竟會給日後的黑虎山烈士革命陵園帶來一場空前的劫難。


    吃完午飯之後,錢震山一行告別了許智光、李達和葛安縣委的同誌,在返京之前,重新走上了黑虎山。他們首先抬著花圈來到了革命烈士陵園了,向在黑虎山上長眠的七連的兄弟們敬獻了花圈,悼念了戰友。接著,他們來到了伏虎坪,來到了周進財的房前。


    嚴格地說,周進財的這兩間小茅草房並不能稱之為“房子”,如果稱之為“窩棚”可能會更恰當一些。牆體是用山上隨處可見的碎石夾雜著黃泥巴堆砌而成的,屋頂隨便搭著幾根細梁,再往上就是烏黑的、已經腐爛的茅草了。


    房間裏狹小、陰暗、潮濕,整個小屋裏除了一個土炕和一個鍋灶之外,幾乎什麽也沒有。牆角斜放的小半袋糧食可能是這裏最值錢的東西了。從屋裏可以看見牆縫裏的透過的一道道亮光,從茅草的縫隙可以看見蔚藍的天空。


    如此簡陋破敗的小屋何以擋風遮雨?如果不是親眼所見,錢震山很難相信,周進財就是在這裏居住了整整二十年。


    這個屋裏的確是家徒四壁了,錢震山在裏麵轉了一圈,竟然連一張板凳也沒有找到。他隻好從屋裏出來,坐在了門前的一塊石頭上。牛克山和高山他們也已經在幾塊石頭上坐下了。看樣子,門前的這幾塊大石頭就是周進財的桌椅家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是誰的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明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明全並收藏山是誰的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