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十二章(22)真臘和祿厄
太陽剛剛偏西,商成就帶著一家人趕到了界石。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的莊戶們,一個喊一個地,也都相跟著跑來看熱鬧;連區家河對岸的穀家莊上也來了人。小小的界碑附近很快就聚起了不少人,黑鴉鴉的一大片,看起來倒是十分熱鬧。
太陽偏西的時候,高小三和幾個隨他一起出海的貨棧夥計,在十幾個便裝的水師官兵陪同護送下到了。人們就象歡迎勝利凱旋的英雄人物一樣,簇擁著把他們迎進莊裏。
臨進大門的時候,月兒告訴大家,為了慶祝高小三的平安歸來,凡是莊上的人,每家都按著人頭派發錢糧,大人每丁三百錢每口二百錢,十二歲以下的娃娃和五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不論男女一律五百錢,另外每個人再加一斤白米或者細麵;自家的佃戶每一戶還有半斤香油。她同時宣布,從明天開始,在大門前的場院上連擺三天的流水筵,不管是誰,都可以隨便地吃喝。其實,這個流水筵席應該是從今天晚上就開始的。但是事情來得實在是太急,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她根本沒辦法把所有的事項都置備妥當。支應幾百上千人的吃喝可不是一樁小事情,許多吃的喝的都要去臨近的大集鎮上采辦,還有預備足夠的桌椅條凳和碗碟筷子,要請做席麵的大師傅,還要雇幫工短傭……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這個決定立刻得到所有人的一致擁護。得了好處和實惠的莊戶沒口子地說著頌揚話。他們一邊稱讚著主家的“英明”和大方,一邊悄悄地相互打聽高小三他們的來曆。許多人都猜測這應該是應縣伯的什麽親戚。但馬上就有人指出,應伯左右的侍衛們說過,縣伯的原籍是在渤海衛的晉縣,家裏遭過突竭茨人的兵禍,隻有他孤身一人逃了出來,哪裏還有什麽親戚?可這個說法也站不住腳。應伯沒有親戚,那月兒姑娘又怎麽說?誰不知道她是應伯的表妹,他們倆是姑表親?眾說紛紜中,有一種說法不徑自走:應伯當年還不是應伯也不是上柱國的時候,有一回在草原上作戰,不幸負了重傷,連馬都騎不了,是高小三把他背回來的……
這種帶著濃厚的演義色彩的說法當然也不對。但從某種程度來說,它部分接近了事情的真相了。站在商成的角度來說,高小三的確是對他有大恩,甚至可以說是活命的恩情。但這並不是他如此隆重地迎接高小三的根本原因。他之所以會走出幾裏路去迎候高小三,除了因為他們之間的情義值得他這樣做以外,更多的是因為他很尊重高小三這個人!
也許會有人感到奇怪。一位縣伯,一位上柱國,居然會去尊重一個從小地方出來的商賈,這委實教人感到難以理解。哪怕這個商賈曾經對上柱國有過救命之恩,那也隻能說是感激,而不能說是尊重吧?
不,這一點都不奇怪。他尊重高小三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高小三對他過恩情,而是因為高小三的為人和處事。從他升校尉到將軍,最後做上提督,前後四五年的時間裏,雖然他和高小三各自都有忙碌的事情,見麵的時候並不多,但高小三從來就沒在他麵前提起過當年的事,更沒有說過請托過他幫什麽忙。高小三唯一的一次開口向他求助,還是為了陷入困境劉記貨棧;結果還被他拒絕了。隻憑這些,高小三就值得他去尊重!
那一晚,商成喝了很多的酒,說了許多的話。他還兩次三番地端著酒碗,去給那幾個出海的貨棧夥計還有泉州水師的官兵敬酒。誰不喝都不成,不喝就是不給他麵子;不給他麵子,那就是不給大趙軍方麵子;不給軍方麵子,那你自己說吧,你到底想幹什麽?就憑這些話,誰還敢不喝。最後醉倒了一屋子的人。他自己倒沒什麽事,隻是眼睛時不時地發直,也根本管不住自己的舌頭,拉著高小三天上地下地渾扯。最後還是月兒實在看不過去了,把酒碗從他手裏硬奪下來,把這頓很可能拖到後半夜的筵席攪散了。真是的!什麽時候不能說話,非得挑在這個時候!
第二天一大早,商家莊上就忙碌起來。從辰時開始,連接著莊子南北西三條道就沒斷過車馬。月兒頭天就教人去訂下了許多物事,從吃喝的酒水肉菜到盛菜的碗盆碟子,從遮風擋雨的席蓬到燒灶的木炭石炭還有才出來不久的焦炭,幾乎是應有盡有,如今已經絡繹不絕地送過來。商家門前的院場一角,已經連夜搭起了一溜的大席蓬,蓬下是三四十口大鐵爐。附近村莊集鎮上做筵席的大師傅幾乎都被請來了;隻是他們,就在席蓬外坐了五六桌。桌上擺著的上好茶湯與精細點心都沒有人去動,師傅們都懷著一種敬仰的心情,神情肅穆地望著上首桌案邊坐著的三個人。他們剛才都聽說了,這三個人是顧主從城裏太白樓請來的大師傅,真正的大師傅!假如說他們這些人都是軍旅間的小卒的話,那麽這三個人就是上柱國一一至少也得是個柱國。他們甚至發現,就連商家的管事和他們說話的時候,也是一付小心翼翼的模樣。而除了那個姓荀的管事之外,三個太白樓的大師傅待誰都是一付不大理睬的模樣。但他們卻很巴結荀管事;顯然,荀管事在縣伯府裏的地位非同一般。因此,這些在附近很吃得開的席麵師傅們,也對荀管事越發地客氣和尊敬起來。後來他們才聽說,荀管事其實不是管事,而是商伯家的首座客卿……
今天是應伯商家流水筵席的第一天,佃戶們都自發地前來幫忙;一些自覺得有頭有臉可以走進縣伯府邸的自耕農,也跑來湊熱鬧。這些人做不下鍋灶上的營生,但提個煤運個炭抬個大物件什麽的粗笨活,卻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人多力量大,不到兩個時辰,木桌條凳就從商家門前一直接到三麵的村口一一這還是因為運送桌凳的車馬跟不上趟的緣故,所以才延誤到這個時候。不然的話,隻怕一時半刻就能把辦流水筵席的地方布置妥當。
現在,就等著大師傅們動手,流水筵開席了。當然,也少不了等應縣伯出來說兩句話。
大家都在忙碌的時候,商成正在書房裏和高小三拉話。
“……我們是十二月十四到的奢頗那城。那裏是大越的一個大港口,走西線下真臘的通常都在那裏停泊,補充食物和淡水。我後來想,我們大概就是在那裏被海寇盯上的。我們在奢頗那停了兩天,再次出海的第三天,就被兩條海寇的快船尾隨上了。”出海走了一趟之後,高小三並沒有兩手空空的失敗遭際所擊倒。恰恰相反,一年來所經曆的樁樁件件,反而使他變得愈發地變得精神幹練起來。他今年還不到二十五歲,也沒有學著別人那樣蓄起髭須,本來有些蒼白的長臉膛,如今被日頭和海風熬煉得黑瘦。他的身體本來有些單薄,但曆練過風雨之後,如今也變得壯實起來。現在,他坐在座椅裏,對著商成侃侃而談,仔細敘說著這一年裏的種種經曆。“他們追了我們三天三夜。我們坐的那艘船是快十年的老船,走得慢,漸漸被船隊甩在了後麵。最後實在跑不過了,隻好降帆落蓬……”
商成一直沒言聲,隻是安靜地聽著。
他看高小三的茶盞已經見底,就拎起茶壺給他續上茶湯,插話問道:“海寇追上你們之後,沒有動手?他們有沒有傷著人命?”
“別人遇見海寇時是個情形,我不知道。不過這股海寇並沒有動手。我聽船上那些慣跑海路的人講,大越附近的海寇都是隻求財不傷性命的。據說是因為十年前咱們大趙有個姓真的將軍,帶著水師在那邊剿過海寇,不分良莠一口氣屠了十幾座城,殺了上萬的人;他們都被殺怕了。”高小三喝了口茶湯,繼續說道,“那些海寇登上我們的船,就指使著船夫把船開向了一個荒島,然後把我們扔在了那裏。那座島靠近海路,我們隻呆了四五天,就有一支明州的船隊經過,我們也就得救了。”
雖然高小三輕描淡寫地掠過了荒島上的經過,但商成依舊能看出來,在提到荒島的時候,高小三的眼睛裏流露出一絲深深的畏懼。很顯然,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經曆!
他沒有去尋究荒島上的事,而是問起了另外的事:“你剛才說,大越的海寇隻求財不傷性命。那其他地方的海寇,是不是並不是這樣做的?”
高小三點了下頭,說:“真臘那邊的海寇,心就特別地殘,時常發生殺人奪船的事情,我們回來的時候,就在海上見過漂浮著的屍首。船上還有人認出了其中的一個是他的老鄉。聽說,哥羅富沙附近的海寇的心更殘,他們倒是不怎麽殺人,但人要是落到他們手裏,比死了還難受……”
“怎麽?”商成擰著眉頭問。
“他們把抓到的人都賣去祿厄國,說是修什麽佛舍。”
祿厄國?這個時期的東南亞,有這樣一個國家?商成怎麽都想不起來這個祿厄國到底是怎麽回事,更不知道“祿厄”兩個字怎麽寫,沉思了半天,才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勉強能沾邊的名字。他遲疑地說道:“你說的,是不是吳哥窟……吳哥王朝?”但他實在是記不起來吳哥王朝的崛起和衰落是發生在什麽時候的事了。
“應該是吧。”高小三也不能確定祿厄國和吳哥王朝是不是一回事。他說,“這些亂七八糟的名字都是跟著當地人說話的口音轉過來的。就象剛才那個哥羅富沙,那是明州人對那邊的稱呼;泉州人一般叫那裏做‘離遊洽沙’……”他卷著舌頭,一連學說了好幾遍,這才好不容易把“離遊洽沙”四個字說清楚。同時他蘸了點茶湯,在條案上寫下這四個字,隨即又不好意思地說,“……也不知道是這幾個字。”
這一回商成的反應很快,他立刻就從腦海裏找出了與這兩種讀音相般配的熟悉地名:“馬六甲!”
高小三笑著咧了下嘴。又是一個新名字,他還是不知道該怎麽寫。
商成看了一眼牆上掛著的世界地圖,又把話題轉回了祿厄國。他懷疑,這就是他所記得的那個吳哥王朝。但除了高小三這裏,他還從來沒聽誰說過這個東南亞國家。他很好奇,這個吳哥王朝或者說祿厄國,它跟真臘還有大越是一種什麽樣的關係?馬六甲的海寇一麵在真臘掠奪海船和人口,一麵同祿厄國做著貿易,這其中好象有點蹊蹺啊。
果然如同他料想的那樣,高小三說:“聽說真臘一直在跟祿厄國打仗,兩邊都打幾百年了。好象真臘一直都是在打敗仗。一一反正我是沒聽誰說真臘打贏過。”
“幾百年裏一直打敗仗?”商成驚訝地說。他有點佩服真臘了。敗了幾百年還沒滅國,這怎麽說都是一種本事吧?
高小三笑起來,說:“您不知道,真臘……嗨呀,我都不知道該怎麽說了。”他低下頭,又喝了兩口茶湯,順便在心頭理了理自己的思路,努力地把自己了解的情況組織起來。他說,“怎麽說拉,真臘這地方,它大概,我是說‘大概’啊……它大概就不是一個國,至少不是咱們這邊的秦漢魏隋唐這樣的國。我在那邊隻呆了半年,光我知道的‘真臘國’,就有七八個。我們在的那個城市是‘瓦罕真臘’的京城,因為京城就叫‘瓦罕’,所以就是‘瓦罕真臘’。在瓦罕城北邊,還有溪水真臘和毛水真臘;向西有座山,山裏有旱山真臘;翻過山就是白刺裏真臘,還有個什麽乎我落真臘……”他掰著手指頭,一個一個地細數。“……哥羅富沙那邊也是真臘,就叫哥羅富沙真臘。一一呃,十一個真臘了!”
商成昂起頭哈哈大笑。他問道:“那他們的國王呢?總不可能十一個真臘國,你是真臘國,我也是真臘國,然後咱們大家都是真臘國的國王吧?”
這話高小三可不敢隨便亂搭腔。他假裝沒聽到商成的話,沉默了片刻,才笑著說:“聽說是真臘國的國王改了國號,把真臘換做了祿厄。但我在那邊認識了一個人,他家是唐朝安史之亂時避禍到那邊的;他倒是另外有一番說辭。他說,是因為真臘國信佛,而祿厄國信的卻是另外的佛教,然後才起了紛爭。”他有些說不下去了。商成也聽得很迷糊。但他知道,高小三在瓦罕真臘的時候肯定比較落魄,自然沒有心思去關心這些八杆子也打不到一起的事情,所以說不上來祿厄和真臘之間的種種糾葛,這可以理解。
高小三努力地回想著,說,“……好象是從天竺還是哪裏傳過去的佛教,但跟佛教又不盡相同。我在瓦罕城也見過,那些佛菩薩的塑像都不一樣,胳膊都是好幾根。”
他說不清楚,並不代表著商成想不明白。從天竺傳過去的宗教還能是什麽?除了佛教就是印度教了;當然還有伊斯蘭教。不過隨便一樽佛像上就能裝上幾條胳膊的,隻能是印度教了。既然真臘還在跟吳哥打仗,看來吳哥王朝統一中南半島的腳步是任重而道遠啊。隻可惜的是,真臘沒個叫前三口後三口的大和尚,也不派人來大趙求援,不然他還可以搞個中南半島方略什麽的混混時間……
他咂了下嘴,惋惜地歎了口氣,然後就把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都扔到腦後,鄭重地對高小三說:“小三哥,我有個事,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見。”
高小三馬上在座椅裏端正地坐好。自打重新踏上大趙的土地,他就對這一時刻早有了準備一一他畢竟讓貨棧損失了三萬緡以上的錢貨,還拉下了幾千緡的虧空。這樣大的損失,即便他與和尚大哥的感情再好,也必須對商成有個交代!
“是這樣的,我有個打算,想和你商量一下。”商成說。
高小三抿了抿嘴唇,等著商成的下文。
“我有個朋友,現在就在成都……”話到嘴邊,商成突然覺得有點不好措辭,停頓了一下才接著說下去。“……就是毅國公王義,你也知道的。他現在在嘉州行營負責後勤上的事務,長期駐在成都。前一陣他來信說,手邊缺個合用的人,想教我幫忙推薦一個。我頭一個想到的合適人選就是你!怎麽樣,你願不願意從軍?”
高小三目瞪口呆地說不上話。他怎麽都想不到,商成如此鄭重其事,居然是和他說這個事。
他一下就變得口幹舌燥起來。雖然商成說的是從軍,但他哪裏不明白,這其實是給他個機會讓他做官。有商成的舉薦,又有毅國公王義的照看,隻要他點頭,今後的道路不說是平步青雲,也肯定是一帆風順。可是,他要做官麽?他希望做官麽?
商成看他的神色猶疑不定,似乎有些猶豫和擔心。但他並沒有勸說高小三。假如高小三願意吃糧當兵的話,憑高小三的悟性,又有他的照拂,十年以內做到遊擊將軍還是有希望的。但前提是高小三願意。假如高小三不願意的話,他也不會執意勸說他。這種會影響到一個人一輩子道路的選擇,還是由當事人自己來做決定比較好。
這個時候,李奉在門外說:“稟督帥,蔣先生和工部楊主事來了。”又說,“小姐也在問,馬上就到正午了。您什麽時候出去給大家敬酒?”
“和小姐說一聲,我這就過去。你讓老蔣和楊主事也跟著我一塊去。一一畢竟是個喜慶事。”說著話,商成站了起來。他對高小三說,“你不用急著回答我。你考慮一下,過幾天再答複也成。”……
太陽剛剛偏西,商成就帶著一家人趕到了界石。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的莊戶們,一個喊一個地,也都相跟著跑來看熱鬧;連區家河對岸的穀家莊上也來了人。小小的界碑附近很快就聚起了不少人,黑鴉鴉的一大片,看起來倒是十分熱鬧。
太陽偏西的時候,高小三和幾個隨他一起出海的貨棧夥計,在十幾個便裝的水師官兵陪同護送下到了。人們就象歡迎勝利凱旋的英雄人物一樣,簇擁著把他們迎進莊裏。
臨進大門的時候,月兒告訴大家,為了慶祝高小三的平安歸來,凡是莊上的人,每家都按著人頭派發錢糧,大人每丁三百錢每口二百錢,十二歲以下的娃娃和五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不論男女一律五百錢,另外每個人再加一斤白米或者細麵;自家的佃戶每一戶還有半斤香油。她同時宣布,從明天開始,在大門前的場院上連擺三天的流水筵,不管是誰,都可以隨便地吃喝。其實,這個流水筵席應該是從今天晚上就開始的。但是事情來得實在是太急,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她根本沒辦法把所有的事項都置備妥當。支應幾百上千人的吃喝可不是一樁小事情,許多吃的喝的都要去臨近的大集鎮上采辦,還有預備足夠的桌椅條凳和碗碟筷子,要請做席麵的大師傅,還要雇幫工短傭……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這個決定立刻得到所有人的一致擁護。得了好處和實惠的莊戶沒口子地說著頌揚話。他們一邊稱讚著主家的“英明”和大方,一邊悄悄地相互打聽高小三他們的來曆。許多人都猜測這應該是應縣伯的什麽親戚。但馬上就有人指出,應伯左右的侍衛們說過,縣伯的原籍是在渤海衛的晉縣,家裏遭過突竭茨人的兵禍,隻有他孤身一人逃了出來,哪裏還有什麽親戚?可這個說法也站不住腳。應伯沒有親戚,那月兒姑娘又怎麽說?誰不知道她是應伯的表妹,他們倆是姑表親?眾說紛紜中,有一種說法不徑自走:應伯當年還不是應伯也不是上柱國的時候,有一回在草原上作戰,不幸負了重傷,連馬都騎不了,是高小三把他背回來的……
這種帶著濃厚的演義色彩的說法當然也不對。但從某種程度來說,它部分接近了事情的真相了。站在商成的角度來說,高小三的確是對他有大恩,甚至可以說是活命的恩情。但這並不是他如此隆重地迎接高小三的根本原因。他之所以會走出幾裏路去迎候高小三,除了因為他們之間的情義值得他這樣做以外,更多的是因為他很尊重高小三這個人!
也許會有人感到奇怪。一位縣伯,一位上柱國,居然會去尊重一個從小地方出來的商賈,這委實教人感到難以理解。哪怕這個商賈曾經對上柱國有過救命之恩,那也隻能說是感激,而不能說是尊重吧?
不,這一點都不奇怪。他尊重高小三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高小三對他過恩情,而是因為高小三的為人和處事。從他升校尉到將軍,最後做上提督,前後四五年的時間裏,雖然他和高小三各自都有忙碌的事情,見麵的時候並不多,但高小三從來就沒在他麵前提起過當年的事,更沒有說過請托過他幫什麽忙。高小三唯一的一次開口向他求助,還是為了陷入困境劉記貨棧;結果還被他拒絕了。隻憑這些,高小三就值得他去尊重!
那一晚,商成喝了很多的酒,說了許多的話。他還兩次三番地端著酒碗,去給那幾個出海的貨棧夥計還有泉州水師的官兵敬酒。誰不喝都不成,不喝就是不給他麵子;不給他麵子,那就是不給大趙軍方麵子;不給軍方麵子,那你自己說吧,你到底想幹什麽?就憑這些話,誰還敢不喝。最後醉倒了一屋子的人。他自己倒沒什麽事,隻是眼睛時不時地發直,也根本管不住自己的舌頭,拉著高小三天上地下地渾扯。最後還是月兒實在看不過去了,把酒碗從他手裏硬奪下來,把這頓很可能拖到後半夜的筵席攪散了。真是的!什麽時候不能說話,非得挑在這個時候!
第二天一大早,商家莊上就忙碌起來。從辰時開始,連接著莊子南北西三條道就沒斷過車馬。月兒頭天就教人去訂下了許多物事,從吃喝的酒水肉菜到盛菜的碗盆碟子,從遮風擋雨的席蓬到燒灶的木炭石炭還有才出來不久的焦炭,幾乎是應有盡有,如今已經絡繹不絕地送過來。商家門前的院場一角,已經連夜搭起了一溜的大席蓬,蓬下是三四十口大鐵爐。附近村莊集鎮上做筵席的大師傅幾乎都被請來了;隻是他們,就在席蓬外坐了五六桌。桌上擺著的上好茶湯與精細點心都沒有人去動,師傅們都懷著一種敬仰的心情,神情肅穆地望著上首桌案邊坐著的三個人。他們剛才都聽說了,這三個人是顧主從城裏太白樓請來的大師傅,真正的大師傅!假如說他們這些人都是軍旅間的小卒的話,那麽這三個人就是上柱國一一至少也得是個柱國。他們甚至發現,就連商家的管事和他們說話的時候,也是一付小心翼翼的模樣。而除了那個姓荀的管事之外,三個太白樓的大師傅待誰都是一付不大理睬的模樣。但他們卻很巴結荀管事;顯然,荀管事在縣伯府裏的地位非同一般。因此,這些在附近很吃得開的席麵師傅們,也對荀管事越發地客氣和尊敬起來。後來他們才聽說,荀管事其實不是管事,而是商伯家的首座客卿……
今天是應伯商家流水筵席的第一天,佃戶們都自發地前來幫忙;一些自覺得有頭有臉可以走進縣伯府邸的自耕農,也跑來湊熱鬧。這些人做不下鍋灶上的營生,但提個煤運個炭抬個大物件什麽的粗笨活,卻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人多力量大,不到兩個時辰,木桌條凳就從商家門前一直接到三麵的村口一一這還是因為運送桌凳的車馬跟不上趟的緣故,所以才延誤到這個時候。不然的話,隻怕一時半刻就能把辦流水筵席的地方布置妥當。
現在,就等著大師傅們動手,流水筵開席了。當然,也少不了等應縣伯出來說兩句話。
大家都在忙碌的時候,商成正在書房裏和高小三拉話。
“……我們是十二月十四到的奢頗那城。那裏是大越的一個大港口,走西線下真臘的通常都在那裏停泊,補充食物和淡水。我後來想,我們大概就是在那裏被海寇盯上的。我們在奢頗那停了兩天,再次出海的第三天,就被兩條海寇的快船尾隨上了。”出海走了一趟之後,高小三並沒有兩手空空的失敗遭際所擊倒。恰恰相反,一年來所經曆的樁樁件件,反而使他變得愈發地變得精神幹練起來。他今年還不到二十五歲,也沒有學著別人那樣蓄起髭須,本來有些蒼白的長臉膛,如今被日頭和海風熬煉得黑瘦。他的身體本來有些單薄,但曆練過風雨之後,如今也變得壯實起來。現在,他坐在座椅裏,對著商成侃侃而談,仔細敘說著這一年裏的種種經曆。“他們追了我們三天三夜。我們坐的那艘船是快十年的老船,走得慢,漸漸被船隊甩在了後麵。最後實在跑不過了,隻好降帆落蓬……”
商成一直沒言聲,隻是安靜地聽著。
他看高小三的茶盞已經見底,就拎起茶壺給他續上茶湯,插話問道:“海寇追上你們之後,沒有動手?他們有沒有傷著人命?”
“別人遇見海寇時是個情形,我不知道。不過這股海寇並沒有動手。我聽船上那些慣跑海路的人講,大越附近的海寇都是隻求財不傷性命的。據說是因為十年前咱們大趙有個姓真的將軍,帶著水師在那邊剿過海寇,不分良莠一口氣屠了十幾座城,殺了上萬的人;他們都被殺怕了。”高小三喝了口茶湯,繼續說道,“那些海寇登上我們的船,就指使著船夫把船開向了一個荒島,然後把我們扔在了那裏。那座島靠近海路,我們隻呆了四五天,就有一支明州的船隊經過,我們也就得救了。”
雖然高小三輕描淡寫地掠過了荒島上的經過,但商成依舊能看出來,在提到荒島的時候,高小三的眼睛裏流露出一絲深深的畏懼。很顯然,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經曆!
他沒有去尋究荒島上的事,而是問起了另外的事:“你剛才說,大越的海寇隻求財不傷性命。那其他地方的海寇,是不是並不是這樣做的?”
高小三點了下頭,說:“真臘那邊的海寇,心就特別地殘,時常發生殺人奪船的事情,我們回來的時候,就在海上見過漂浮著的屍首。船上還有人認出了其中的一個是他的老鄉。聽說,哥羅富沙附近的海寇的心更殘,他們倒是不怎麽殺人,但人要是落到他們手裏,比死了還難受……”
“怎麽?”商成擰著眉頭問。
“他們把抓到的人都賣去祿厄國,說是修什麽佛舍。”
祿厄國?這個時期的東南亞,有這樣一個國家?商成怎麽都想不起來這個祿厄國到底是怎麽回事,更不知道“祿厄”兩個字怎麽寫,沉思了半天,才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勉強能沾邊的名字。他遲疑地說道:“你說的,是不是吳哥窟……吳哥王朝?”但他實在是記不起來吳哥王朝的崛起和衰落是發生在什麽時候的事了。
“應該是吧。”高小三也不能確定祿厄國和吳哥王朝是不是一回事。他說,“這些亂七八糟的名字都是跟著當地人說話的口音轉過來的。就象剛才那個哥羅富沙,那是明州人對那邊的稱呼;泉州人一般叫那裏做‘離遊洽沙’……”他卷著舌頭,一連學說了好幾遍,這才好不容易把“離遊洽沙”四個字說清楚。同時他蘸了點茶湯,在條案上寫下這四個字,隨即又不好意思地說,“……也不知道是這幾個字。”
這一回商成的反應很快,他立刻就從腦海裏找出了與這兩種讀音相般配的熟悉地名:“馬六甲!”
高小三笑著咧了下嘴。又是一個新名字,他還是不知道該怎麽寫。
商成看了一眼牆上掛著的世界地圖,又把話題轉回了祿厄國。他懷疑,這就是他所記得的那個吳哥王朝。但除了高小三這裏,他還從來沒聽誰說過這個東南亞國家。他很好奇,這個吳哥王朝或者說祿厄國,它跟真臘還有大越是一種什麽樣的關係?馬六甲的海寇一麵在真臘掠奪海船和人口,一麵同祿厄國做著貿易,這其中好象有點蹊蹺啊。
果然如同他料想的那樣,高小三說:“聽說真臘一直在跟祿厄國打仗,兩邊都打幾百年了。好象真臘一直都是在打敗仗。一一反正我是沒聽誰說真臘打贏過。”
“幾百年裏一直打敗仗?”商成驚訝地說。他有點佩服真臘了。敗了幾百年還沒滅國,這怎麽說都是一種本事吧?
高小三笑起來,說:“您不知道,真臘……嗨呀,我都不知道該怎麽說了。”他低下頭,又喝了兩口茶湯,順便在心頭理了理自己的思路,努力地把自己了解的情況組織起來。他說,“怎麽說拉,真臘這地方,它大概,我是說‘大概’啊……它大概就不是一個國,至少不是咱們這邊的秦漢魏隋唐這樣的國。我在那邊隻呆了半年,光我知道的‘真臘國’,就有七八個。我們在的那個城市是‘瓦罕真臘’的京城,因為京城就叫‘瓦罕’,所以就是‘瓦罕真臘’。在瓦罕城北邊,還有溪水真臘和毛水真臘;向西有座山,山裏有旱山真臘;翻過山就是白刺裏真臘,還有個什麽乎我落真臘……”他掰著手指頭,一個一個地細數。“……哥羅富沙那邊也是真臘,就叫哥羅富沙真臘。一一呃,十一個真臘了!”
商成昂起頭哈哈大笑。他問道:“那他們的國王呢?總不可能十一個真臘國,你是真臘國,我也是真臘國,然後咱們大家都是真臘國的國王吧?”
這話高小三可不敢隨便亂搭腔。他假裝沒聽到商成的話,沉默了片刻,才笑著說:“聽說是真臘國的國王改了國號,把真臘換做了祿厄。但我在那邊認識了一個人,他家是唐朝安史之亂時避禍到那邊的;他倒是另外有一番說辭。他說,是因為真臘國信佛,而祿厄國信的卻是另外的佛教,然後才起了紛爭。”他有些說不下去了。商成也聽得很迷糊。但他知道,高小三在瓦罕真臘的時候肯定比較落魄,自然沒有心思去關心這些八杆子也打不到一起的事情,所以說不上來祿厄和真臘之間的種種糾葛,這可以理解。
高小三努力地回想著,說,“……好象是從天竺還是哪裏傳過去的佛教,但跟佛教又不盡相同。我在瓦罕城也見過,那些佛菩薩的塑像都不一樣,胳膊都是好幾根。”
他說不清楚,並不代表著商成想不明白。從天竺傳過去的宗教還能是什麽?除了佛教就是印度教了;當然還有伊斯蘭教。不過隨便一樽佛像上就能裝上幾條胳膊的,隻能是印度教了。既然真臘還在跟吳哥打仗,看來吳哥王朝統一中南半島的腳步是任重而道遠啊。隻可惜的是,真臘沒個叫前三口後三口的大和尚,也不派人來大趙求援,不然他還可以搞個中南半島方略什麽的混混時間……
他咂了下嘴,惋惜地歎了口氣,然後就把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都扔到腦後,鄭重地對高小三說:“小三哥,我有個事,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見。”
高小三馬上在座椅裏端正地坐好。自打重新踏上大趙的土地,他就對這一時刻早有了準備一一他畢竟讓貨棧損失了三萬緡以上的錢貨,還拉下了幾千緡的虧空。這樣大的損失,即便他與和尚大哥的感情再好,也必須對商成有個交代!
“是這樣的,我有個打算,想和你商量一下。”商成說。
高小三抿了抿嘴唇,等著商成的下文。
“我有個朋友,現在就在成都……”話到嘴邊,商成突然覺得有點不好措辭,停頓了一下才接著說下去。“……就是毅國公王義,你也知道的。他現在在嘉州行營負責後勤上的事務,長期駐在成都。前一陣他來信說,手邊缺個合用的人,想教我幫忙推薦一個。我頭一個想到的合適人選就是你!怎麽樣,你願不願意從軍?”
高小三目瞪口呆地說不上話。他怎麽都想不到,商成如此鄭重其事,居然是和他說這個事。
他一下就變得口幹舌燥起來。雖然商成說的是從軍,但他哪裏不明白,這其實是給他個機會讓他做官。有商成的舉薦,又有毅國公王義的照看,隻要他點頭,今後的道路不說是平步青雲,也肯定是一帆風順。可是,他要做官麽?他希望做官麽?
商成看他的神色猶疑不定,似乎有些猶豫和擔心。但他並沒有勸說高小三。假如高小三願意吃糧當兵的話,憑高小三的悟性,又有他的照拂,十年以內做到遊擊將軍還是有希望的。但前提是高小三願意。假如高小三不願意的話,他也不會執意勸說他。這種會影響到一個人一輩子道路的選擇,還是由當事人自己來做決定比較好。
這個時候,李奉在門外說:“稟督帥,蔣先生和工部楊主事來了。”又說,“小姐也在問,馬上就到正午了。您什麽時候出去給大家敬酒?”
“和小姐說一聲,我這就過去。你讓老蔣和楊主事也跟著我一塊去。一一畢竟是個喜慶事。”說著話,商成站了起來。他對高小三說,“你不用急著回答我。你考慮一下,過幾天再答複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