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地方其實也可以說是一個地方,我早就想過了,海龜船做好以後,總要駛出海麵,不然我的工作就沒有意義,那個處在巨樹正上方、有光線射進來的洞口是唯一的出路。
就目前的條件,船即使就做好了,我們也沒有力量把這個龐然大物抬舉到那個高度,我能利用的,隻有水。海水。
在那隻洞口的下沿,一注水流傾瀉下來,雖說大部分時候那股水流很細,時斷時續的樣子,漲潮的時候,水量還是相當的可觀。我的計劃是,等我們一切都準備就緒之後,炸開水眼,把海水罐滿現在這個地下穹洞,當水麵與那個出口齊平的時候,就是我們出發的時候。
所以,首要的,是在那水眼的旁邊,鑿出一個足夠大的地方容放炸藥。
我讓孟將軍在那棵大樹的頂部留下一根樹杈,就是這個道理,那根樹杈十分的粗壯,我們在那裏掛上一根繩子,從下邊把石匠吊上去,他隻須順著斜生的樹杈走上幾步,就到達了水眼的附近,我讓他在那裏開鑿炸藥洞,但是又不能使之與水流相通,以免浸濕了炸藥。
現在,那個石匠正在上邊,腰裏拴著繩子,另一頭係在樹杈上,起個安全保護的作用,即使如此,我看他還是膽顫,在上邊很小心的移動。其實我也很緊張,畢竟他隻是個普通的石匠。沒有在這麽高的地方做過事情。
他在我指定的地方,手握鐵錘,鑿下了第一錘子,立刻有碎石由那個地方,跌落了好長的時間,砸在下方的水潭裏,濺起老高的水花。
再有就是製做炸藥的工作,硫磺、炭和焰硝現在我都備齊了,這三樣東西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起來,被稱為黑色火藥,或者叫褐色火藥。在石匠上樹之前,我已讓他鑿製了一盤小石磨,現在,我正督促著兩撥兒人,不停地連夜將硝石和炭磨成粉。
孟將軍已經完成了他的任務,指揮人將砍下的樹枝撈到了幹燥的地方,晾幹以後,還有用處。
然後,他就抱著肩,站在我的身後,看我怎麽做火藥,我告訴他,這種混合物極易燃燒,要是把它們放在包裹的很嚴實的地方,點燃以後就後產生爆炸,對於什麽是爆炸,孟將軍沒有感性的認識,在那個年代,連個爆竹都找不到,更別說火藥了。
人們在我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做著每一道工序,每一個參與到其中的人都有一種自豪感,說了也許沒人信,但是,如果你生活在兩千年後,有人告訴你,他工作是從事研製原子彈的話,用不著他自我感覺牛逼,你就會替他牛逼了。時間緊迫,沒時間扯蛋,我讓孟將軍即刻去墨島上,去找些紗布,他沒問什麽,起身就去了。
不久,他從島上回來,帶回兩匹粗布。
我問他,“紗布呢?”
他說,“連夫人和小姐身上穿的,也就是這布。”
我恍然,幸好沒讓他去弄脫脂棉。
《武經總要》中記錄了三個火藥配方。唐代火藥含硫、硝的含量相同,是1比1,宋代為1比2,甚至接近1比3。我不可能不懂的這些。
我們把混合好的火藥包裹成飯盒大小的包兒,外邊用細麻繩捆綁結實,這項工作許多人都能做,所以進度神速,邊做,我還有時間給他們講一講火藥的……神話,我想對於尚未出現的事物,不能叫做典故吧。
我告訴孟將軍,火藥燃燒時能產生大量的氣和熱,什麽氮氣、二氧化碳什麽的我就省略了。火藥突然膨脹,猛增至幾千倍,這時就會爆炸。這就是火藥的爆炸性能。
“公元1126年,李綱守開封時,就是用霹靂炮擊退金兵的圍攻。這是我們華夏人第一次使用火藥的記載。”我又犯了個錯誤,這句話裏至少有這些詞他們不懂:公元、華夏、開封、金。
我也不知道怎麽解釋,隻是說,那是一千三百多年以後的事情,兄弟間打仗的……神話,後來他們統稱華夏。
邊說邊幹,速度不慢,隻用了三天,這活就差不多了。倒是那石匠,似乎慢得像個蝸牛懸掛在峭壁上,讓人起急。
在等待石匠的過程中,我們大家不能停著,又有幾個人去幫助姬將軍,掏那龜殼子,這也是一個精細活,姬將軍騰出手來,隻管監督,不時聽到他在大喊:
“嘿,你小子,別隻顧用蠻力,田縱說過,千萬不能弄斷了筋骨!”
“喂喂喂,這肉掏出來別扔地下,沾上了砂子的以後就留給你吃!”
“我讓你掏肉,又不是讓你蹭肉呢,你看你,弄得滿身是血。”我順聲看去,一個二十左右歲的小夥子,正從龜嘴巴裏探出身來,渾身紅赤乎啦的,沾了一身的龜血還有碎肉,一口白牙衝姬將軍笑呢。
現在我倒沒什麽事可做了,於是安排一些人把那蛇肉、龜肉切成薄片,用清水洗淨,架起火來熏製肉幹,這穹洞裏除了長著巨樹的地方有些熱以外,其它地方都是一脈清涼,所以,這些天了,蛇肉也沒生出異味。
把任務都安排妥當以後,我對著遠處那隻洞口,練習姬將軍教我的吐納功夫,看似平淡無奇,但是練了幾天之後,先是感覺著耳聰目明,似乎從那穿射進光線的洞口,聽到了洞外隱隱的濤聲。
由那濤聲,想到了許多,那個羽扇綰巾的周郎、還有那位痛擊倭寇的戚繼光,在後世的某個時間裏,一定也靜靜地聽過,這滌蕩一切的濤聲罷。
而在這同一時刻裏,我卻與這一群人、與田王、姬將軍、孟將軍、蘇將軍、小月,還有田畫,受這濤聲的感染。多少英雄豪傑,為天下爭個你死我活,有朝一日,爭得個麵南背北、莫非王土了,以為天下已入我襄中。殊不知,天下仍舊在百姓的手裏,百姓每天每刻,都沐浴在風聲、水聲、林聲、濤聲、燕雀聲裏,此等天籟之音,又豈是絲竹聲可比?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又有幾人能悟得到呢?
不知道田小姐現在在做什麽?我摸摸左邊的臉。看到那峭壁上的石匠,已經在石頭上掏出了一隻洞口,現在他可以坐進洞口裏工作了。
真希望他再快點,等到爆破點挖好,再把火藥運上去以後,我才能伐倒那棵大樹,就地取材,充實我的海船。
在這穹洞裏幽冥不定,也說不好具體的時辰,大概是酉時左右,峭壁上那道水流突然激越起來,水聲掩蓋了石匠原先還算清晰可聞的夠石聲,隻能看到不時有散碎的石頭從那洞裏被扔出來。原來,漲潮了。
隻聽有人喊道:“開飯嘍!”
一股濃鬱的蛇肉香味飄了過來,比喊聲更吸引人,遠遠近近幹活的人立刻放下手裏的活,聚過來,這是一群踏實的士兵,沒有工錢,甚至連像樣的鞋子都沒有,有的就赤腳在石板地上跑,手裏分到了烤得滋滋冒油的蛇肉時,立即喜笑顏開,若大的穹洞裏充滿了活力。
石匠從自己鑿出的洞口裏探出腦袋,我沒讓他下來,隻是用繩子吊上去一包蛇肉,讓他吃完了繼續幹。
又三天後,那洞就鑿好了,我親自上去看了看。我上去不用人吊著我往上拽,我也學著孟將軍的樣子,隻兩手握了匕首,攀援而上,隻是在到達頂端時有些許氣喘。
那樹就算我爬過了也估不出它到底有多高,不過站在洞裏往下看,那龜像隻臉盆。
這洞能容三個人蹲在裏麵,肚大口小,而洞口隻能容一人側身鑽進,符合我的要求,於是,我們緊鑼密鼓地往裏安放火藥。
為了防止返潮,在洞的四周,鋪上了一層蛇皮,當然不是最新的那條,那條我還有大用處。我們選的是年代較為久遠的,裁開了,鋪好,然後下邊人用布包裹好我們捆就的火藥包,每次拽上來十幾包,直到把洞塞得滿滿的,洞口用半張驢皮蓋嚴實,引信是我親自搓製的,從高高的洞頂一直垂下去,被孟將軍牽到一旁壓好。
事情工程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接下來,就是伐樹。
就目前的條件,船即使就做好了,我們也沒有力量把這個龐然大物抬舉到那個高度,我能利用的,隻有水。海水。
在那隻洞口的下沿,一注水流傾瀉下來,雖說大部分時候那股水流很細,時斷時續的樣子,漲潮的時候,水量還是相當的可觀。我的計劃是,等我們一切都準備就緒之後,炸開水眼,把海水罐滿現在這個地下穹洞,當水麵與那個出口齊平的時候,就是我們出發的時候。
所以,首要的,是在那水眼的旁邊,鑿出一個足夠大的地方容放炸藥。
我讓孟將軍在那棵大樹的頂部留下一根樹杈,就是這個道理,那根樹杈十分的粗壯,我們在那裏掛上一根繩子,從下邊把石匠吊上去,他隻須順著斜生的樹杈走上幾步,就到達了水眼的附近,我讓他在那裏開鑿炸藥洞,但是又不能使之與水流相通,以免浸濕了炸藥。
現在,那個石匠正在上邊,腰裏拴著繩子,另一頭係在樹杈上,起個安全保護的作用,即使如此,我看他還是膽顫,在上邊很小心的移動。其實我也很緊張,畢竟他隻是個普通的石匠。沒有在這麽高的地方做過事情。
他在我指定的地方,手握鐵錘,鑿下了第一錘子,立刻有碎石由那個地方,跌落了好長的時間,砸在下方的水潭裏,濺起老高的水花。
再有就是製做炸藥的工作,硫磺、炭和焰硝現在我都備齊了,這三樣東西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起來,被稱為黑色火藥,或者叫褐色火藥。在石匠上樹之前,我已讓他鑿製了一盤小石磨,現在,我正督促著兩撥兒人,不停地連夜將硝石和炭磨成粉。
孟將軍已經完成了他的任務,指揮人將砍下的樹枝撈到了幹燥的地方,晾幹以後,還有用處。
然後,他就抱著肩,站在我的身後,看我怎麽做火藥,我告訴他,這種混合物極易燃燒,要是把它們放在包裹的很嚴實的地方,點燃以後就後產生爆炸,對於什麽是爆炸,孟將軍沒有感性的認識,在那個年代,連個爆竹都找不到,更別說火藥了。
人們在我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做著每一道工序,每一個參與到其中的人都有一種自豪感,說了也許沒人信,但是,如果你生活在兩千年後,有人告訴你,他工作是從事研製原子彈的話,用不著他自我感覺牛逼,你就會替他牛逼了。時間緊迫,沒時間扯蛋,我讓孟將軍即刻去墨島上,去找些紗布,他沒問什麽,起身就去了。
不久,他從島上回來,帶回兩匹粗布。
我問他,“紗布呢?”
他說,“連夫人和小姐身上穿的,也就是這布。”
我恍然,幸好沒讓他去弄脫脂棉。
《武經總要》中記錄了三個火藥配方。唐代火藥含硫、硝的含量相同,是1比1,宋代為1比2,甚至接近1比3。我不可能不懂的這些。
我們把混合好的火藥包裹成飯盒大小的包兒,外邊用細麻繩捆綁結實,這項工作許多人都能做,所以進度神速,邊做,我還有時間給他們講一講火藥的……神話,我想對於尚未出現的事物,不能叫做典故吧。
我告訴孟將軍,火藥燃燒時能產生大量的氣和熱,什麽氮氣、二氧化碳什麽的我就省略了。火藥突然膨脹,猛增至幾千倍,這時就會爆炸。這就是火藥的爆炸性能。
“公元1126年,李綱守開封時,就是用霹靂炮擊退金兵的圍攻。這是我們華夏人第一次使用火藥的記載。”我又犯了個錯誤,這句話裏至少有這些詞他們不懂:公元、華夏、開封、金。
我也不知道怎麽解釋,隻是說,那是一千三百多年以後的事情,兄弟間打仗的……神話,後來他們統稱華夏。
邊說邊幹,速度不慢,隻用了三天,這活就差不多了。倒是那石匠,似乎慢得像個蝸牛懸掛在峭壁上,讓人起急。
在等待石匠的過程中,我們大家不能停著,又有幾個人去幫助姬將軍,掏那龜殼子,這也是一個精細活,姬將軍騰出手來,隻管監督,不時聽到他在大喊:
“嘿,你小子,別隻顧用蠻力,田縱說過,千萬不能弄斷了筋骨!”
“喂喂喂,這肉掏出來別扔地下,沾上了砂子的以後就留給你吃!”
“我讓你掏肉,又不是讓你蹭肉呢,你看你,弄得滿身是血。”我順聲看去,一個二十左右歲的小夥子,正從龜嘴巴裏探出身來,渾身紅赤乎啦的,沾了一身的龜血還有碎肉,一口白牙衝姬將軍笑呢。
現在我倒沒什麽事可做了,於是安排一些人把那蛇肉、龜肉切成薄片,用清水洗淨,架起火來熏製肉幹,這穹洞裏除了長著巨樹的地方有些熱以外,其它地方都是一脈清涼,所以,這些天了,蛇肉也沒生出異味。
把任務都安排妥當以後,我對著遠處那隻洞口,練習姬將軍教我的吐納功夫,看似平淡無奇,但是練了幾天之後,先是感覺著耳聰目明,似乎從那穿射進光線的洞口,聽到了洞外隱隱的濤聲。
由那濤聲,想到了許多,那個羽扇綰巾的周郎、還有那位痛擊倭寇的戚繼光,在後世的某個時間裏,一定也靜靜地聽過,這滌蕩一切的濤聲罷。
而在這同一時刻裏,我卻與這一群人、與田王、姬將軍、孟將軍、蘇將軍、小月,還有田畫,受這濤聲的感染。多少英雄豪傑,為天下爭個你死我活,有朝一日,爭得個麵南背北、莫非王土了,以為天下已入我襄中。殊不知,天下仍舊在百姓的手裏,百姓每天每刻,都沐浴在風聲、水聲、林聲、濤聲、燕雀聲裏,此等天籟之音,又豈是絲竹聲可比?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又有幾人能悟得到呢?
不知道田小姐現在在做什麽?我摸摸左邊的臉。看到那峭壁上的石匠,已經在石頭上掏出了一隻洞口,現在他可以坐進洞口裏工作了。
真希望他再快點,等到爆破點挖好,再把火藥運上去以後,我才能伐倒那棵大樹,就地取材,充實我的海船。
在這穹洞裏幽冥不定,也說不好具體的時辰,大概是酉時左右,峭壁上那道水流突然激越起來,水聲掩蓋了石匠原先還算清晰可聞的夠石聲,隻能看到不時有散碎的石頭從那洞裏被扔出來。原來,漲潮了。
隻聽有人喊道:“開飯嘍!”
一股濃鬱的蛇肉香味飄了過來,比喊聲更吸引人,遠遠近近幹活的人立刻放下手裏的活,聚過來,這是一群踏實的士兵,沒有工錢,甚至連像樣的鞋子都沒有,有的就赤腳在石板地上跑,手裏分到了烤得滋滋冒油的蛇肉時,立即喜笑顏開,若大的穹洞裏充滿了活力。
石匠從自己鑿出的洞口裏探出腦袋,我沒讓他下來,隻是用繩子吊上去一包蛇肉,讓他吃完了繼續幹。
又三天後,那洞就鑿好了,我親自上去看了看。我上去不用人吊著我往上拽,我也學著孟將軍的樣子,隻兩手握了匕首,攀援而上,隻是在到達頂端時有些許氣喘。
那樹就算我爬過了也估不出它到底有多高,不過站在洞裏往下看,那龜像隻臉盆。
這洞能容三個人蹲在裏麵,肚大口小,而洞口隻能容一人側身鑽進,符合我的要求,於是,我們緊鑼密鼓地往裏安放火藥。
為了防止返潮,在洞的四周,鋪上了一層蛇皮,當然不是最新的那條,那條我還有大用處。我們選的是年代較為久遠的,裁開了,鋪好,然後下邊人用布包裹好我們捆就的火藥包,每次拽上來十幾包,直到把洞塞得滿滿的,洞口用半張驢皮蓋嚴實,引信是我親自搓製的,從高高的洞頂一直垂下去,被孟將軍牽到一旁壓好。
事情工程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接下來,就是伐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