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瘋了?不要命啦?”
“蒙古蠻子都是野獸,以一當十,漢人根本就不是對手。”
高明吃驚的看著海峰。
趙信則被一口茶水嗆到了,不停的咳嗽,臉憋得通紅,隻是用手指著海峰,說不出話來。
“高兄、趙兄,你們不要緊張,我說的是實話。”
“這次我帶來了大批的精壯漢子,也都是以一當十的好漢。”
“我初來海州,對蒙古蠻子的情況不熟悉,還要請你們告訴我他們的居住、駐紮情況。”
“剩下的事情,自然由我們去做,成敗與否,都與你們無關。”
海峰寬慰著兩位緊張的讀書人。
也是,讀書人再恨別人,也是從精神上去打倒。
就是嘴上說要殺人,也沒往心裏去,僅是發泄怒氣的一個渠道而已。
而要真的和蒙古蠻子這些天生的戰爭野獸去理論,無疑是對牛彈琴,最直接有效的辦法還是從**上消滅。
“海峰兄弟此言差矣,我等豈是害怕之人,隻要是真能殺了奧敦希尹,我和趙公子任憑海峰兄弟驅策,無有不從。”
高明強烈反駁海峰說的,獵殺蒙古蠻子要和自己無關的論調。
“就是,高兄說的話就是我要說的,隻要真能殺了奧敦希尹,我和高兄任憑海峰兄弟驅策,無有不從。”
趙信終於停止了咳嗽,接著高明話頭表明自己的態度。
“好,高兄、趙兄果然英雄,是小弟的不對,小弟向兩位兄長道歉。”
“還請兩位兄長把海州城蒙古人駐紮情況詳細的說明一下。”
接下來,充滿了鬥誌的高明、趙信對蒙古蠻子的情況做了詳細的闡述,並在海峰提供的紙上粗略的勾畫了位置。
整個夜晚,三人都在燈光下商量勾畫著各種情況,高明、趙信互相印證,還有一些海峰想了解,二人也不清楚的,也都記下來,準備回去後想辦法查清楚。
不知不覺,天色已經蒙蒙亮了。
“兩位兄長慢走,有什麽情況隨時到客棧來,注意自己的安全。”
海峰把兩位哈欠連天的讀書人送出了客棧大門。
一晚上的交談可是收獲頗豐。
海州城的蒙古人軍隊主要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是蒙古人組成的鎮戍軍,人數大約有六七百人,全是騎兵,駐紮在海州城北,沐河的對麵。
馬匹在海州城外沐河北部的荒原上放牧,沐河北部一大片土地都變成了牧場。
這片土地原有的少量漢民耕地被奪,漢民們或被屠殺,或被迫逃走了。
軍隊的另外一部分是漢軍,由部分女真人和部分漢人組成,大約有一千人左右,隻有少量軍官用馬匹,屬於蒙古人的步兵編製,駐紮在城西。[]
海州城依山環水,本來是易守難攻的城市,不過久經戰亂,城牆毀壞的嚴重,蒙古軍隊是騎兵部隊,自然對修繕城牆沒有興趣。
現在的海州,除了城門,很多地方都可以自由進出。
蒙古人對城市防衛也不看重,對外來人口也基本沒有刻意查探。路上遇到檢查,隻要有銅錢或者銀子,都會放行。沒有錢,則會受到蒙古人的鞭打。
要錢就好辦,海峰心裏大定,派張榮回去通知,讓在海州外島上的馬刀隊、山地獵人隊、炮隊都集中在姚家村,隨時準備行動。
隨後的幾天,海峰就是懷揣著地圖,帶著兩個兄弟四處查探。
然後又登上海州城南麵的石棚山,站在山頂可以清楚的查看到整個城市的結構、布局。
海峰不斷的完善著自己手上的海州城市圖。
五天過去了,張榮回到客棧,向海峰匯報一切準備就緒,隨時可以行動的消息。
這次行動,十幾個姚家村的年輕人也要求加入,姚氏族長希望海峰能夠答應他們的要求,他們也想報仇。
“張凡,去通知高明和趙信,讓他們到我這裏來,有重要事情商量。”
海峰讓張凡做上了敵後交通員。
張凡在所有人中最小,年僅十三歲,十四歲還不到,就是蒙古蠻子也不會對衣著普通的他有勒索的興趣。
“高兄、趙兄,我們準備行動了,你們兩位今天回去讓家人收拾一下,隻能帶點隨身衣物,我讓人帶他們走,恐怕海州會亂上一陣子。”
“離開時要注意保密,送走你們家人後,你們再回到我這裏來,我跟你們商量一下具體的行動計劃。”
海峰對相續到來的兩位讀書人直接說道。
高明、趙信按耐住自己心裏的興奮和擔心,各自安排家人撤離的事情。
“海州城的重要地點有三處,一是城北的蒙古鎮戍軍。”
“他們是騎兵,必須最先消滅掉,否則所有人都會被他們追上殘殺。這部分我親自帶山地獵人隊和馬刀隊成員去解決。”
“二是城西的海州總管府。淮安路千戶海州總管奧敦希尹,此人勇猛好戰,要利用這次偷襲的機會殺掉他,否則會有大麻煩。”
“這裏由張榮和高明你們兩位帶領,我讓姚家村的年輕村民和二十個山地獵人隊的隊員一起,歸你們指揮。”
“需要注意的是,在半個時辰之內,無論事情成敗,一定要結束戰鬥,撤離海州。”
“三是城西的漢軍營地。這裏由張凡和趙信你們兩位帶領二十個山地獵人隊的隊員,往營地裏扔猛火油瓦罐,用猛火油封鎖營地的大門,有人要衝出來,用神機弩射,要盡量避免直接對砍。”
“目的就是要讓他們亂上一段時間,來不及支援總管府。隻要封鎖半個時辰,你們就一定要結束戰鬥,撤離海州。”
“時間定在今晚子時,大家一起行動,明白沒有?”
海峰一再強調時間,這是協同行動的關鍵。
明白了,四人都清楚了自己的任務。
張榮、張凡跟著鍾海峰,已經經曆了幾次戰鬥。
雖然這是自己第一次帶兵獨立作戰,除了一絲興奮外,已經把害怕甚至恐懼這些情緒給去掉了。
高明、趙信很感謝鍾海峰給自己這樣的機會。
雖然自己是讀書人,不過幾代人生活在不尊重讀書人的地方,除了讀書外,其它很多事情也需要自己做,所以身體也比較結實,不屬於文弱書生的類型。
這次正是證明自己的好機會。雖然也有擔心、害怕,不過和興奮比起來,也就不算什麽了。
海峰給高明、趙信參加這種行動,除了他們是本地人,熟悉地形外,更主要的目的是鍛煉他們,以後可以在自己手下負責具體的事務。
海峰現在的手下裏麵,知文能武的人才實在太少。
天剛黑下來,海峰和鍾仇、王大刀、鐵錘、張榮等人,帶著三百一十五位山地獵人隊的成員、一百位馬刀隊的勇士和姚家村十八位青壯年,一起摸黑從姚家村出發了。
“蒙古蠻子都是野獸,以一當十,漢人根本就不是對手。”
高明吃驚的看著海峰。
趙信則被一口茶水嗆到了,不停的咳嗽,臉憋得通紅,隻是用手指著海峰,說不出話來。
“高兄、趙兄,你們不要緊張,我說的是實話。”
“這次我帶來了大批的精壯漢子,也都是以一當十的好漢。”
“我初來海州,對蒙古蠻子的情況不熟悉,還要請你們告訴我他們的居住、駐紮情況。”
“剩下的事情,自然由我們去做,成敗與否,都與你們無關。”
海峰寬慰著兩位緊張的讀書人。
也是,讀書人再恨別人,也是從精神上去打倒。
就是嘴上說要殺人,也沒往心裏去,僅是發泄怒氣的一個渠道而已。
而要真的和蒙古蠻子這些天生的戰爭野獸去理論,無疑是對牛彈琴,最直接有效的辦法還是從**上消滅。
“海峰兄弟此言差矣,我等豈是害怕之人,隻要是真能殺了奧敦希尹,我和趙公子任憑海峰兄弟驅策,無有不從。”
高明強烈反駁海峰說的,獵殺蒙古蠻子要和自己無關的論調。
“就是,高兄說的話就是我要說的,隻要真能殺了奧敦希尹,我和高兄任憑海峰兄弟驅策,無有不從。”
趙信終於停止了咳嗽,接著高明話頭表明自己的態度。
“好,高兄、趙兄果然英雄,是小弟的不對,小弟向兩位兄長道歉。”
“還請兩位兄長把海州城蒙古人駐紮情況詳細的說明一下。”
接下來,充滿了鬥誌的高明、趙信對蒙古蠻子的情況做了詳細的闡述,並在海峰提供的紙上粗略的勾畫了位置。
整個夜晚,三人都在燈光下商量勾畫著各種情況,高明、趙信互相印證,還有一些海峰想了解,二人也不清楚的,也都記下來,準備回去後想辦法查清楚。
不知不覺,天色已經蒙蒙亮了。
“兩位兄長慢走,有什麽情況隨時到客棧來,注意自己的安全。”
海峰把兩位哈欠連天的讀書人送出了客棧大門。
一晚上的交談可是收獲頗豐。
海州城的蒙古人軍隊主要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是蒙古人組成的鎮戍軍,人數大約有六七百人,全是騎兵,駐紮在海州城北,沐河的對麵。
馬匹在海州城外沐河北部的荒原上放牧,沐河北部一大片土地都變成了牧場。
這片土地原有的少量漢民耕地被奪,漢民們或被屠殺,或被迫逃走了。
軍隊的另外一部分是漢軍,由部分女真人和部分漢人組成,大約有一千人左右,隻有少量軍官用馬匹,屬於蒙古人的步兵編製,駐紮在城西。[]
海州城依山環水,本來是易守難攻的城市,不過久經戰亂,城牆毀壞的嚴重,蒙古軍隊是騎兵部隊,自然對修繕城牆沒有興趣。
現在的海州,除了城門,很多地方都可以自由進出。
蒙古人對城市防衛也不看重,對外來人口也基本沒有刻意查探。路上遇到檢查,隻要有銅錢或者銀子,都會放行。沒有錢,則會受到蒙古人的鞭打。
要錢就好辦,海峰心裏大定,派張榮回去通知,讓在海州外島上的馬刀隊、山地獵人隊、炮隊都集中在姚家村,隨時準備行動。
隨後的幾天,海峰就是懷揣著地圖,帶著兩個兄弟四處查探。
然後又登上海州城南麵的石棚山,站在山頂可以清楚的查看到整個城市的結構、布局。
海峰不斷的完善著自己手上的海州城市圖。
五天過去了,張榮回到客棧,向海峰匯報一切準備就緒,隨時可以行動的消息。
這次行動,十幾個姚家村的年輕人也要求加入,姚氏族長希望海峰能夠答應他們的要求,他們也想報仇。
“張凡,去通知高明和趙信,讓他們到我這裏來,有重要事情商量。”
海峰讓張凡做上了敵後交通員。
張凡在所有人中最小,年僅十三歲,十四歲還不到,就是蒙古蠻子也不會對衣著普通的他有勒索的興趣。
“高兄、趙兄,我們準備行動了,你們兩位今天回去讓家人收拾一下,隻能帶點隨身衣物,我讓人帶他們走,恐怕海州會亂上一陣子。”
“離開時要注意保密,送走你們家人後,你們再回到我這裏來,我跟你們商量一下具體的行動計劃。”
海峰對相續到來的兩位讀書人直接說道。
高明、趙信按耐住自己心裏的興奮和擔心,各自安排家人撤離的事情。
“海州城的重要地點有三處,一是城北的蒙古鎮戍軍。”
“他們是騎兵,必須最先消滅掉,否則所有人都會被他們追上殘殺。這部分我親自帶山地獵人隊和馬刀隊成員去解決。”
“二是城西的海州總管府。淮安路千戶海州總管奧敦希尹,此人勇猛好戰,要利用這次偷襲的機會殺掉他,否則會有大麻煩。”
“這裏由張榮和高明你們兩位帶領,我讓姚家村的年輕村民和二十個山地獵人隊的隊員一起,歸你們指揮。”
“需要注意的是,在半個時辰之內,無論事情成敗,一定要結束戰鬥,撤離海州。”
“三是城西的漢軍營地。這裏由張凡和趙信你們兩位帶領二十個山地獵人隊的隊員,往營地裏扔猛火油瓦罐,用猛火油封鎖營地的大門,有人要衝出來,用神機弩射,要盡量避免直接對砍。”
“目的就是要讓他們亂上一段時間,來不及支援總管府。隻要封鎖半個時辰,你們就一定要結束戰鬥,撤離海州。”
“時間定在今晚子時,大家一起行動,明白沒有?”
海峰一再強調時間,這是協同行動的關鍵。
明白了,四人都清楚了自己的任務。
張榮、張凡跟著鍾海峰,已經經曆了幾次戰鬥。
雖然這是自己第一次帶兵獨立作戰,除了一絲興奮外,已經把害怕甚至恐懼這些情緒給去掉了。
高明、趙信很感謝鍾海峰給自己這樣的機會。
雖然自己是讀書人,不過幾代人生活在不尊重讀書人的地方,除了讀書外,其它很多事情也需要自己做,所以身體也比較結實,不屬於文弱書生的類型。
這次正是證明自己的好機會。雖然也有擔心、害怕,不過和興奮比起來,也就不算什麽了。
海峰給高明、趙信參加這種行動,除了他們是本地人,熟悉地形外,更主要的目的是鍛煉他們,以後可以在自己手下負責具體的事務。
海峰現在的手下裏麵,知文能武的人才實在太少。
天剛黑下來,海峰和鍾仇、王大刀、鐵錘、張榮等人,帶著三百一十五位山地獵人隊的成員、一百位馬刀隊的勇士和姚家村十八位青壯年,一起摸黑從姚家村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