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爺爺,老先生,我答應你們,留下來保護海州城,保護海州百姓,盡量讓海州百姓都過上吃飽穿暖的日子。”
“不過,有個要求,海州百姓必須服從我的軍事化管理,不服從我的命令,我有權處罰或者砍頭。”
海峰認真的對大堂中十幾個宿老說道。
“首領請放心,我們願意聽從你的命令,隻要海州百姓不在過上奴隸般的生活,不在任人侮辱、毆打,我們願意用生命來保護她。”
“我們商量過了,首領願意留下來,我們想帶領海州百姓加入天神教,信仰天神,做天神的子民,遵從天神教的管理,不知道首領能否答應?”
居中的老先生代表大家誠摯的表態並要求加入天神教。
這也是飽經滄桑的老先生們想出了一個能讓天神軍一直留在海州的辦法。
那就是自己也變成天神教的一員。
天神教的信仰就是團結互助,再說,天神也不會放棄他的子民們的。
“好,我答應你們,凡是信仰天神,願意遵從天神教命令辦事的老百姓,天神教的大門是敞開的。”
海峰既然答應留下來,把海州變成天神教的基地那是勢在必然。
這些老先生們也是人精,想必也看到了這一點,這樣彼此都放心。
好說歹說,總算把這些老先生們說的開開心心,送出了客棧。
“四弟,高兄,這是怎麽回事?我一醒過來就發生這麽大的事情?”
海峰怒睜著雙眼,看著張榮、高明問道。(.無彈窗廣告)
“鍾公子,都是我的主意,你要怪就怪我吧。”
高明站出來,勇敢的承擔海峰的憤怒。
“我聽到天神軍的勇士們都說,殺完蒙古蠻子,你們就要回南方去。”
“我是海州人,當然不希望你們走,你們一走,海州百姓就徹底完了。”
“我們幾家人可以和公子你一起到南方去,但海州百姓們不可能都走的掉。”
“大部分百姓眷戀家園,雖然這裏窮、這裏苦,但隻要暫時還能活下去,他們就不願意離開。”
“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被蒙古蠻子都殺掉啊。”
“所以昨天晚上,我和趙信連夜拜訪了海州城中的宿老們,請他們出麵招呼老百姓,一起挽留你們。”
“我知道公子心腸軟,不會放棄這麽多老百姓的生命而不顧的。”
“公子,雖然這是我對海州百姓的私心,但對公子來說,海州也是一塊好地方啊。”
“海州以前產鹽,是宋朝時最大的鹽場,全天下有三成的鹽都來自海州。”
“自從宋朝敗亡南下之後,海州的鹽場也荒廢了。海州百姓的生活也是一代不如一代。”
“公子如果能保住海州城,以公子的能力,自然能重新開發鹽場,銷往南方、北方。”
“海州百姓的日子好過了,公子也有了這筆巨額的賣鹽收入。”
“那時,公子要人有人,要錢有錢,不是更容易完成公子打擊蒙古人的心願嗎?”
高明娓娓道來,把海峰從怒火中平息下來,看到了一副完美的海州發展畫卷。
“你行啊,高明,你真的是高明啊,居然不知不覺把我的心願也問到了,想出這麽個主意。”
“不過,你說的也對,我們就一起努力把海州重新發展起來,讓海州的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既然高兄對海州百姓很愛護,又熟悉民政事務,要不就負責這一塊吧,有信心嗎?”
海峰既然已經陷進了海州,當然不能讓這個始作俑者輕鬆,把這塊最繁難的事務交出去。
鍾公子如果讓我負責這一塊,我一定想辦法做好,不給鍾公子添更多的麻煩,讓鍾公子可以安心的練兵打蒙古蠻子。
高明顯然對海州的事務做過詳盡分析,三十多歲了,學富五車,又不願為蒙古蠻子出力,一直閑置在家,過著被蒙古人歧視的低等人生活。
這回蒙古人打敗了,自己想盡辦法把海峰拖下水,終於輪到自己也有機會發揮了,激動的表態。
“好,有信心就好。現在我任命,高明出任海州的代理民政長官,就叫海州代知州,負責海州的所有民政事務。”
“從城西大營和總管府繳獲的財物,也歸你支配。”
“做好帳務登記,並定期公開,讓海州老百姓能看到海州政府的收入和支出。”
“以後天神軍打下來的城市,一律按照此要求辦理。”
“目前當務之急是海州城牆的修建,要把破損的海州城牆全部修建的比以前更高更牢固,這是你上任之後的第一件大事!”
“你要組織海州所有的百姓參加城牆的修建,做好宣傳,天神關心他們,凡是在城牆修建中,表現好的百姓,優先加入天神教,加入天神軍。”
一旦答應天神軍留在海州,海峰就對城牆憂心重重,這個關係到天神軍的生死問題。
“保證完成任務.我已經測算過了,發動全城百姓,大概兩個月時間,就可以完好的修複城牆。”
“在關鍵地方,我們可以從石棚山取用石材,修建石牆,可以比以前更堅固。”
高明對城牆的修建以前已經反複探查過,對何處取材?如何運輸?那些地方容易受到攻擊,需要加固等問題都成竹在胸。
這次有天神教的宣傳激勵,有蒙古人幾年搜刮下來的財物糧食支持,應該能更好的完成任務。
這個海州代知州的任命和城牆修建的命令,海峰立即讓人用紅紙寫好,當天下午就張貼在東西城門、總管府和城裏幾個十字路口。
還專程讓人通知十幾個宿老,讓他們代為宣傳配合。
“好了,四弟,該說說你的問題了,早晨笑的這麽詭異,是不是你們早就串通好了?”
海峰惡狠狠的看著張榮。
“大哥,你說這麽漂亮的地方,這麽多百姓,放棄了多可惜。”
“我們一走,蒙古人肯定會回來又占去了。”
“所以我聽到高明先生說要鼓動全城百姓來挽留你,就幫了他一把。”
“大哥,你不會怪我吧。”
張榮怯生生的問道。
“行了吧,你都做了,還問我。”
“這次就算了,下次不許這樣了,有什麽事我們兄弟先商量,不要像這次弄得我很被動。”
“天神軍大部分勇士弄不好都會死在這裏。”
海峰生氣的對張榮說道。
“大哥,這麽嚴重啊。”
“我想到蒙古軍隊並不經打,加上這個地方的百姓都想我們留下來,看你又睡的那麽沉,搖都搖不醒,就答應高先生的主意了。”
“要不我們現在回南方去?”
張榮對自己自作主張有些後悔,沒想到可能會給天神軍帶來這麽大的傷害。
“蒙古軍隊很強大的,這次我們是偷襲,加上也不是蒙古的主力部隊,所以讓我們得手了。”
“不過既然答應海州百姓留下來了,我們就要想辦法打贏來報複的蒙古軍隊。讓他們啃不下這根骨頭,知難而退。”
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海峰放寬心思,部隊是打出來的,北方的漢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沒有人權和生命安全的半奴隸社會。
隻要海州百姓生活好了,我就不相信其它州縣的百姓不向海州逃亡。
隻要移民多了,兵源自然就多了。特別是北方的老百姓,悍勇好鬥,是最好的兵源,說不定還能招募到騎兵。
不像現在的海州城,女多男少,又是傳統的農耕區,合適的兵源有限,騎兵更是沒戲。
“不過,有個要求,海州百姓必須服從我的軍事化管理,不服從我的命令,我有權處罰或者砍頭。”
海峰認真的對大堂中十幾個宿老說道。
“首領請放心,我們願意聽從你的命令,隻要海州百姓不在過上奴隸般的生活,不在任人侮辱、毆打,我們願意用生命來保護她。”
“我們商量過了,首領願意留下來,我們想帶領海州百姓加入天神教,信仰天神,做天神的子民,遵從天神教的管理,不知道首領能否答應?”
居中的老先生代表大家誠摯的表態並要求加入天神教。
這也是飽經滄桑的老先生們想出了一個能讓天神軍一直留在海州的辦法。
那就是自己也變成天神教的一員。
天神教的信仰就是團結互助,再說,天神也不會放棄他的子民們的。
“好,我答應你們,凡是信仰天神,願意遵從天神教命令辦事的老百姓,天神教的大門是敞開的。”
海峰既然答應留下來,把海州變成天神教的基地那是勢在必然。
這些老先生們也是人精,想必也看到了這一點,這樣彼此都放心。
好說歹說,總算把這些老先生們說的開開心心,送出了客棧。
“四弟,高兄,這是怎麽回事?我一醒過來就發生這麽大的事情?”
海峰怒睜著雙眼,看著張榮、高明問道。(.無彈窗廣告)
“鍾公子,都是我的主意,你要怪就怪我吧。”
高明站出來,勇敢的承擔海峰的憤怒。
“我聽到天神軍的勇士們都說,殺完蒙古蠻子,你們就要回南方去。”
“我是海州人,當然不希望你們走,你們一走,海州百姓就徹底完了。”
“我們幾家人可以和公子你一起到南方去,但海州百姓們不可能都走的掉。”
“大部分百姓眷戀家園,雖然這裏窮、這裏苦,但隻要暫時還能活下去,他們就不願意離開。”
“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被蒙古蠻子都殺掉啊。”
“所以昨天晚上,我和趙信連夜拜訪了海州城中的宿老們,請他們出麵招呼老百姓,一起挽留你們。”
“我知道公子心腸軟,不會放棄這麽多老百姓的生命而不顧的。”
“公子,雖然這是我對海州百姓的私心,但對公子來說,海州也是一塊好地方啊。”
“海州以前產鹽,是宋朝時最大的鹽場,全天下有三成的鹽都來自海州。”
“自從宋朝敗亡南下之後,海州的鹽場也荒廢了。海州百姓的生活也是一代不如一代。”
“公子如果能保住海州城,以公子的能力,自然能重新開發鹽場,銷往南方、北方。”
“海州百姓的日子好過了,公子也有了這筆巨額的賣鹽收入。”
“那時,公子要人有人,要錢有錢,不是更容易完成公子打擊蒙古人的心願嗎?”
高明娓娓道來,把海峰從怒火中平息下來,看到了一副完美的海州發展畫卷。
“你行啊,高明,你真的是高明啊,居然不知不覺把我的心願也問到了,想出這麽個主意。”
“不過,你說的也對,我們就一起努力把海州重新發展起來,讓海州的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既然高兄對海州百姓很愛護,又熟悉民政事務,要不就負責這一塊吧,有信心嗎?”
海峰既然已經陷進了海州,當然不能讓這個始作俑者輕鬆,把這塊最繁難的事務交出去。
鍾公子如果讓我負責這一塊,我一定想辦法做好,不給鍾公子添更多的麻煩,讓鍾公子可以安心的練兵打蒙古蠻子。
高明顯然對海州的事務做過詳盡分析,三十多歲了,學富五車,又不願為蒙古蠻子出力,一直閑置在家,過著被蒙古人歧視的低等人生活。
這回蒙古人打敗了,自己想盡辦法把海峰拖下水,終於輪到自己也有機會發揮了,激動的表態。
“好,有信心就好。現在我任命,高明出任海州的代理民政長官,就叫海州代知州,負責海州的所有民政事務。”
“從城西大營和總管府繳獲的財物,也歸你支配。”
“做好帳務登記,並定期公開,讓海州老百姓能看到海州政府的收入和支出。”
“以後天神軍打下來的城市,一律按照此要求辦理。”
“目前當務之急是海州城牆的修建,要把破損的海州城牆全部修建的比以前更高更牢固,這是你上任之後的第一件大事!”
“你要組織海州所有的百姓參加城牆的修建,做好宣傳,天神關心他們,凡是在城牆修建中,表現好的百姓,優先加入天神教,加入天神軍。”
一旦答應天神軍留在海州,海峰就對城牆憂心重重,這個關係到天神軍的生死問題。
“保證完成任務.我已經測算過了,發動全城百姓,大概兩個月時間,就可以完好的修複城牆。”
“在關鍵地方,我們可以從石棚山取用石材,修建石牆,可以比以前更堅固。”
高明對城牆的修建以前已經反複探查過,對何處取材?如何運輸?那些地方容易受到攻擊,需要加固等問題都成竹在胸。
這次有天神教的宣傳激勵,有蒙古人幾年搜刮下來的財物糧食支持,應該能更好的完成任務。
這個海州代知州的任命和城牆修建的命令,海峰立即讓人用紅紙寫好,當天下午就張貼在東西城門、總管府和城裏幾個十字路口。
還專程讓人通知十幾個宿老,讓他們代為宣傳配合。
“好了,四弟,該說說你的問題了,早晨笑的這麽詭異,是不是你們早就串通好了?”
海峰惡狠狠的看著張榮。
“大哥,你說這麽漂亮的地方,這麽多百姓,放棄了多可惜。”
“我們一走,蒙古人肯定會回來又占去了。”
“所以我聽到高明先生說要鼓動全城百姓來挽留你,就幫了他一把。”
“大哥,你不會怪我吧。”
張榮怯生生的問道。
“行了吧,你都做了,還問我。”
“這次就算了,下次不許這樣了,有什麽事我們兄弟先商量,不要像這次弄得我很被動。”
“天神軍大部分勇士弄不好都會死在這裏。”
海峰生氣的對張榮說道。
“大哥,這麽嚴重啊。”
“我想到蒙古軍隊並不經打,加上這個地方的百姓都想我們留下來,看你又睡的那麽沉,搖都搖不醒,就答應高先生的主意了。”
“要不我們現在回南方去?”
張榮對自己自作主張有些後悔,沒想到可能會給天神軍帶來這麽大的傷害。
“蒙古軍隊很強大的,這次我們是偷襲,加上也不是蒙古的主力部隊,所以讓我們得手了。”
“不過既然答應海州百姓留下來了,我們就要想辦法打贏來報複的蒙古軍隊。讓他們啃不下這根骨頭,知難而退。”
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海峰放寬心思,部隊是打出來的,北方的漢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沒有人權和生命安全的半奴隸社會。
隻要海州百姓生活好了,我就不相信其它州縣的百姓不向海州逃亡。
隻要移民多了,兵源自然就多了。特別是北方的老百姓,悍勇好鬥,是最好的兵源,說不定還能招募到騎兵。
不像現在的海州城,女多男少,又是傳統的農耕區,合適的兵源有限,騎兵更是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