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衛隊員們站在各自的片區,不斷推倒靠上城牆的梯子。


    但是,靠在城牆上的梯子卻越來越多。


    觀察了一陣城下攻城漢軍的情況,下麵基本上沒有弓箭手了,攻城的士兵嘴裏叼著腰刀,雙手抓著梯子正在努力的攀爬。


    每部攻城梯下麵四個漢軍固定攻城梯,兩個盾牌手保護。


    更多的漢軍,紛紛衝向了攻城梯。


    “獵人隊二、三隊到城牆下去休息。”


    “獵人四隊集中在城門崗樓上,做為總預備隊。”


    “五百自衛隊的長槍手,準備刺殺攻上城牆的蒙古漢軍。”


    海峰大聲對身邊的鍾仇、張榮喊到。


    整個城牆上下,都是各種巨大的喊聲、慘叫聲,海峰對身邊的人說話,都要大聲喊。


    鍾仇、張榮聽令後迅速讓手下的親兵傳令去了。


    “這些漢軍攻城節奏清楚,真是訓練有素的精兵,可惜不能為我所用,全都得葬身在這裏。”


    海峰看著這些悍不畏死,勇猛攻城的漢軍,惋惜的感歎道。


    “你們看好了,以後我們的攻城部隊也要這樣訓練,這次守城戰就是我們學習的好機會。”


    海峰對身邊的鍾仇、張榮、鐵錘、王大刀大聲說道。


    大家都讚同的點點頭,拋開敵對的立場,這些攻城士兵還真是不錯的。


    一個漢軍從梯子上冒出頭來,四把長槍迅疾的紮向他的腦袋,漢軍不斷搖晃自己的腦袋,還是有兩隻長槍紮中了,漢軍一聲沒吭出來,腦袋上多了兩個血窟窿,掉了下去。


    更多的漢軍從梯子上冒了出來,又前仆後繼的掉下城去。


    漸漸的有勇猛的漢軍跳上了城牆,揮刀格擋著。但前麵,左右都是三米長的長槍,根本沒有機會碰到城牆上的人,就被刺殺在城牆上,身上多了幾個三角形的血洞,鮮血很快流了一地。


    海州城的護衛軍們就學習了盾牌防護和長槍集體刺殺。這兩項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活,在集體作用下,連馬刀隊的勇士都不敢接招。


    馬刀隊一米五長的刀鋒劈砍,大部分的地方都防護不到,長槍隊站成三排,三米長槍,不斷前刺,馬刀隊總會中招。


    這些長槍全是按照以前海峰定製的標準,前麵是一尺長的精鋼鍛造三棱槍尖,隻要紮在人的身上,什麽樣的盔甲都擋不住,直接會紮進人體,然後鮮血就會大量流出,以現在的戰場條件,基本就判定了敵人的死路。


    每一部攻城梯,都有十個自衛隊員,按照要求,站在不同的方位,就等著有人上來送死。(.)大家隻要不斷的向前刺就行了。


    一場毫無技術含量的刺殺大戰。


    漢軍跳上城牆,被刺倒,然後後麵的人重複這個過程。有一半的漢軍甚至連城牆都沒有跳上,在攻城梯上就被刺倒下去了。


    偶爾也有例外,極端悍勇的漢軍砍翻了一兩個自衛隊員,然後被身後的長槍所刺殺。


    受傷的自衛隊隊員迅速被後勤人員送下城去,下麵等在那裏的護士隊迅速清洗,上藥止血,包紮。再有擔架隊送回後方營房。


    崗樓上替補的自衛隊員迅速上去,接替受傷退下的自衛隊員位置,繼續刺殺的動作。


    這場攻城戰,從上午打到下午,三千漣水大營的漢軍已經所剩無幾,城牆上好像有個吃人怪獸一樣,再多人上去,都沒有回頭。


    一直在城下督戰的奧敦希尹,意識到這次又失敗了,自己的三千漢軍又葬送在了海州。


    憤怒的奧敦希尹,決定親自攻擊一次,到城牆上去看看,究竟是怎麽回事?


    一直觀戰的赤種馬,看到奧敦希尹親自向前衝了,知道自己這位勇將發怒了,要報仇去了。


    赤種馬還舍不得讓勇將去死,連忙命令擊鼓收兵。


    早已經筋疲力盡的漣水大營漢軍,終於聽到了回魂曲,固定攻城梯的漢軍,又撤回攻城梯,和其他漢軍一起,飛跑著逃回去了。


    海峰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對攻城大戰的殘酷性感到有些震撼。


    眼睜睜的看著剩下的四百多人逃回去了,忘記讓獵人隊再射上兩輪,再留下一兩百個漢軍的性命。


    .............................................................................


    “萬戶大人,都是奧敦希尹無能,沒有攻下海州,請大人責罰。”


    奧敦希尹老老實實跪在赤種馬麵前,自我請罪,以退為進,以消除赤種馬的怒火。


    “今天攻城我都看到了,和你無關,是這些山匪太狡猾,看來我們要另想辦法,這樣再攻一天,我們就無兵可用了。”


    赤種馬雖然也很憤怒,但也沒怪罪自己的勇將。


    他寄希望於賈先生,希望賈先生能想出什麽好辦法,來破解現在的僵局。


    “這些山匪看來也是受過正規訓練的,作戰很有章法,城牆上雖然漢軍進攻了半天,依然沒有占領一片陣地。”


    “要想攻下海州,需要兩萬以上的漢軍,從兩個方向一起大舉進攻,半天一個輪換,這樣強攻兩到三天,才有可能攻進城去。”


    “這個城市的山匪裏麵有高人啊,萬戶大人不要小看。”


    經過今天的攻城血戰,賈先生顯然清醒多了,對城裏的敵人有了更清醒的認識。


    對這次出動的兵力顯然不抱什麽指望了。


    “難道就這樣算了,我鎮戍軍曆來沒有空出的道理,這次到海州,居然沒有打劫到東西。”


    “現在大軍的糧食也不多了,要趕緊想辦法。”


    赤種馬懊惱的說道。


    “海州要強攻,沒有兩萬人是打不下來的。另外一個辦法就是長期圍困。”


    “可是海州一麵靠海,另外三麵的縣鄉都是空的,根本征集不到糧草。沒有糧草,圍困也堅持不下去啊。”


    賈先生無奈的說道。諸葛亮也不能打沒有糧草的勝仗。賈先生自我開解道。


    “明天再讓濟南路的漢軍攻一天,實在不行就撤軍。”


    “這個窮困的地方不值得長生天的子民去攻打。”


    赤種馬定下最後的基調,也算是事後為自己開脫的論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時空漂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時空漂流並收藏大宋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