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仁的到來,讓宴會廳裏再次響起了一陣掌聲。


    李宗仁看起來很有些意氣風的樣子,清了清嗓子說道:“諸位,諸位,我這次來南京述職,委座讓我為大家帶來一個好消息!


    就在兩個小時之前,我二十萬精銳將士,在劉峙將軍的指揮下,已經對中原共軍部展開攻擊!”


    掌聲在宴會廳內響起。


    等到掌聲停止,李宗仁環顧眾人:“部在我將士猛攻之下,刻日即即可滅亡,中原一定,則天下可定。我提議,為劉峙將軍幹杯!”


    一眾人等紛紛舉起杯子,這時李宗仁的目光落到微笑不語的鄭永身上:


    “國家能有今日,全賴鄭永將軍抗戰之中率部英勇奮戰,若無鄭永將軍及其統帥將士,抗戰或不會有如此順利,我再次提議,為鄭永將軍,為抗戰之忠勇將士幹杯!”


    又是一陣掌聲,賓客再次舉起酒杯。


    這時一個記模樣的人走到鄭永麵前,麵帶微笑說道:“鄭將軍雖然暫時離軍,但是,以鄭將軍在戰場上的經驗來看,劉峙將軍即將取得的輝煌勝利對於來說意味著什麽?”


    “劉峙將軍無法取得勝利。”鄭永的回答頓時讓賓客目瞪口呆。


    李宗仁也過了一會才反映過來:“鄭將軍為何如此看待局勢?”


    鄭永微微笑著。說道:


    “劉峙非對手。況且共軍早於上月2日即展開強行突圍。共軍右路皮定均部已經率部進入江蘇安徽交界之根據地。並且吸引了我軍大部主力!


    先機已失。劉峙被調撥得團團轉。現在再起總攻。為時已晚。共軍地突圍地點根本不在東麵。而在西線!”


    李宗仁身子明顯顫抖了一下。但卻沒有說話。


    196年6月2日。軍隊提前起進攻突圍。皮定均第1縱隊第1旅7000餘人向東佯動。吸引了大批東移。


    6月26日佛曉,雙方戰鬥開始。軍隊方麵少量堅守,一部分東進,主力分南北兩支,開始向西突圍。


    東進地皮定均部7月20日進入江蘇、安徽交界的共軍根據地,隻有不到百人的傷亡,成為中原突圍中建製最完整的部隊。


    7月1日軍隊主力在河南省信陽市南武勝關附近攻擊整編第66師,突破重點防禦平漢鐵路一線。


    蔣中正嚴令劉峙“跟蹤追擊,務必於7月20日前全殲部。”


    這些情報李宗仁也是剛剛得知,但自從下野之後從來不關心軍事,隻留戀於風月場所的鄭永,卻好像才從第一線戰場回來那樣掌握了全部情報。


    “那麽按照鄭將軍的看法劉峙將軍應該怎樣做出調整?”那個記依舊不死心地問道。


    “沒有辦法,沒有辦法。”鄭永搖了搖頭,看起來有些無奈:“眼下劉峙所部主力皆在東線,再想重新部署已經晚了。”


    賓客之中響起了一片竊竊私語,如果這話是別人說的,可信度未免大大降低,但這話卻是從鄭永嘴裏說出來的。


    好在這些賓客並不如何關心軍事,議論了一會又重新沉醉到了音樂聲中。


    李宗仁把鄭永拉到一邊,低聲說道:“恒淵老弟,中原戰事才起,雖然皮定均部的確已經成功地突了出來,但局勢未必有老弟說的那麽悲觀吧?”


    “不是我鄭永悲觀,實實在在是戰場局勢已經定居。”鄭永苦笑了下,說道:“我剛才已經說了劉峙絕對不是地對手,況且共軍早就掌握了我們圍剿情報。


    二十萬人,整整二十萬人那,卻被耍得團團轉,區區數萬共軍,不是突圍,而是大搖大擺地在劉峙眼皮底下開拔!”


    說著歎息了一聲,喝了口杯子裏的酒:


    “共軍一旦成功突圍,必將產生深遠影響,不僅僅是這幾萬人跑了出來,對未來戰場影響深刻啊。


    此次突圍不僅為共軍保護了一股重要的力量,同時中原部隊吸引了大量,分散了其他根據地的壓力,國共內戰全局我軍已經失了先手。”


    李宗仁沉默了會,說道:


    “目前戰況和你分析的一樣,說句實話,我在來地路上也已經仔細考慮過了,要把東線部隊再迅速調整到西線的確非常匆忙。


    恒淵老弟,說句心裏話吧,你老弟對戰場局勢了如指掌,一舉一動皆在你地判斷掌握之中,既然如此何不再去委座那一次”


    鄭永知道他下麵要說什麽,把酒杯放到一邊說道:


    “委座對我已經失去信任,再加上那些人整天在委座麵前說三道四,俗話三人成虎,委座即便過去對我再信任現在也不會繼續用我了。


    現在共軍雖然被動挨打,處於守勢,但繼續這


    下去,局勢堪憂,早晚有那麽一天,被動挨打的將會”


    李宗仁歎了口氣,一樣顯得有些無奈:


    “我們有些將領那,戰場上懦弱無能,但卻特別會做人,所以不管仗打得怎麽糟糕,一樣可以步步高升,前途無憂。


    可有些將領呢?比如恒淵老弟你,戰功卓著這幾個字你當之無愧,第一將領這句評語你也當之無愧,可惜,可惜,卻落到這樣地步,是你的錯,還是上麵的人錯了?”


    “我們都有錯啊,都有錯啊”


    鄭永並沒有隱瞞什麽,苦笑著說了這麽一句。


    和李宗仁互相看了一眼,現這位將軍也是滿臉無奈。


    鄭永關於戰局的意見,並沒有因為那位記地采訪而見諸報端,但是卻在將領內部,以及政府高級官員之中迅速流傳開來。


    不管對鄭永保持著怎麽樣地看法,但對於鄭永關於戰場的分析判斷,這些人還是非常信服地,畢竟戰神之名和之前的那累累戰功都放在了那。


    很快,鄭永地判斷被印證了。


    中原突圍之軍隊主力兵分兩路,北麵右路軍由、鄭位三、王震率中原局、中原軍區機關及第2縱隊第13旅、第1旅第45團、第39旅和幹部旅。


    南麵由中原軍區副司令員王樹聲率領的左路軍包括第1縱隊、第2縱隊之第1旅共1萬餘人分兩路突圍。


    右路軍在7月中脫離包圍,經過和胡宗南部交戰,7月29日到達陝南,建立了豫鄂川陝根據地。


    8月29日王震部39旅南下支隊2000餘人返回陝甘寧邊區。


    王樹聲率左路軍在7月21日突破第66師和第1師地最後一道包圍圈,進入武當山區開辟鄂西北遊擊根據地。


    一種說法開始在將領和政府官員之間流傳開來:


    “劉峙不過一豬,鄭永卻是一虎,舍虎而用豬,豬反被吃。若是早聽鄭永之言,何至於讓六萬共軍主力脫逃?”


    但蔣介石卻好像鐵了心一樣,依舊沒有啟用鄭永。(1*6*小說網手機站wa^p.1^6^.)


    在中隊中原突圍之後,國共就蘇北政權問題談判陷入僵局,此時為了保衛南京側翼安全,向江蘇中部和北部的新四軍駐地動進攻。


    粟裕部隊與激戰,戰鬥從7月開始到12月底結束,稱為“七戰七捷”,也宣稱取得了勝利。


    戰鬥的結果是損失第69師,但占領了江蘇北部全部城鎮,把軍隊壓過了隴海線,完成了既定目標。


    而在華北生地戰事華北戰事則分北線和南線之戰。


    北線戰鬥由解放軍在7月下旬先起。7月20日,解放軍為攻占大同,在應縣與部激戰,始終未能攻克。8月,解放軍圍攻大同。


    傅作義部隊全力增援大同守軍,9月,傅作義第3軍進攻集寧以解大同之圍,此時國共在集寧處於膠著狀態,大同又遲遲未能被攻克,故解放軍主動撤退。


    解放軍在大同作戰失利,導致華北區中心城市張家口處於危境。


    9月下旬,36集團軍乘主力在大同之際,進攻張家口。采取奇襲,自長城北側荒蕪地帶以騎兵突然進攻興和,尚義,解放軍僅有一個連守張家口,猝不及防。


    10月初,應馬歇爾要求,國民政府下達第三次停戰令,但停戰令期限剛過,10月11日占領了張家口。此事引起國共談判趨向破裂。


    張家口被占領是遭遇地重大挫折,故在重慶《新華日報》,以及友黨民盟報紙中,大量報道國民黨占領張家口,追究其破壞和平的責任。


    而此時國民政府單方麵召集國民大會又遭到堅決反對。正在斡旋國共衝突的的民主人士梁漱溟看到政府攻占張家口的報紙後稱:


    “一覺醒來,和平已經死去。”


    南線以河南,魯西南為中心,此處兵力薄弱,劉鄧大軍先開戰。


    8月10日劉鄧三個縱隊突襲隴海線,占領碭山和蘭封之間百餘公裏鐵路。隨後調集大軍起反攻,解放軍撤退地同時尋找薄弱部隊圍殲。


    9月初解放軍在定陶合圍整編3師,將其全殲。但是整體反攻的局勢沒有改變,東線魯西南地區,進展順利。


    晉南地區,胡宗南部隊受阻,整1師第1旅被陳部隊圍殲。10月下旬占領了2座縣城,完成華北南線作戰,晉冀魯豫部隊被壓製在黃河以北。


    國共兩黨大打出手,和平對於中國已經死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刺刀1937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方蜘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方蜘蛛並收藏刺刀1937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