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想做什麽?難道真的都想造反嗎?”
蔣介石憤怒地拍了一下桌子,上麵放著的一隻杯子因為用力過猛而劇烈的晃動了一下。
“委座,現在情況非常危急!”陳誠說的急了,咳嗽了幾聲這才繼續說道:
“幾個兵團已經完全被那些中下級軍官控製,目前那些兵團司令意向如何,還不是非常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對兵變者采取同情態度。”
國防部長白崇禧多少顯得鎮靜一些,上前一步說道:
“超過六個師的兵力,兩天之內就可以到達南京,其中全部美械武裝起來的兩個師,隻要他們願意的話今天晚上就可以對南京展開攻擊。
不過目前還僅僅隻是擔憂,這六個師還沒有進逼南京的意向。顯然他們已經接到了不屬於國防部的命令,正在那等待著什麽。
前線,三十三軍、三十六軍一線部隊,已經停止軍事進攻,並在就地構築防線,他們的態度非常明顯,就是觀望局勢發展,而後再做出決定。
空軍已經停止起飛,現在甚至連南京都有遭到轟炸危險,而且超過兩個旅的步兵,開始向這幾個機場方向運動
“娘西匹的,難道軍隊上上下下都是鄭永的忠臣嗎?”蔣介石猛力拍了一下桌子,麵孔漲得通紅,好半天才壓製下了脾氣,還沒有來得及說話已經見到陳布雷匆匆走了進來:
“委座。有兩件不好地事情。”
“說吧。還有什麽比眼下局麵更加惡劣地了。”蔣介石有些煩躁。又有一些不太耐煩。
“第一。是陸軍訓練部司令部司令孫立人、總統府參軍長薛嶽等二十七人聯名上書。請求辭去所兼各項職務。並懇求委座下野。以穩定住目前惡劣局麵。”
“是嗎。這些鄭永地老部下都準備逼迫我下野嗎?”逐漸冷靜下來地蔣介。陰冷著臉說道。
其實也不能怪孫立人或者薛嶽。這兩個在抗戰中戰功卓著地將領。都已經因為不同地原因。明升暗降。被調離了部隊。去做了陸軍訓練部或者參軍長這兩個和前線部隊其實並沒有太大關係地崗位上。
“還有一個不好地消息呢?”蔣介石強行壓製著怒氣說道。
“前警衛師師長方雨晰,在和平請願的路上遭人暗殺身亡
所有地人頓時全部怔在了那,不僅僅是一個人的生死而已。
方雨晰,無論其犯了多大的罪過,但他一樣都是民族英雄,是在抗日戰場上浴血奮戰僥幸生存下來地忠誠士兵。
就算要殺他,也隻能在刑場上光明正大的槍決他,而不是死於卑鄙地暗殺。
但現在這個曾經的抗戰英雄,就這麽死在了和平請願的道路上,這事會帶來的震撼,已經完全可以讓人們不去考慮方雨晰是通過什麽樣的途徑從監獄裏出來的了。
震動,方雨晰的死完全會讓原本就一觸即發的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這將徹底調動起人們憤怒地情緒,從而讓局麵無法收拾。
隨後匆匆而來的毛人鳳,不斷擦抹著額頭上的汗水,一口否認了是自己派人去暗殺的方雨晰,而蔣介石也知道自己的部下絕對沒有那麽大的膽子。
“會不會是鄭永派人做地?”陳誠試探著問了一句。
“不會是他,你們太不了解鄭永了。”蔣介石搖了搖頭,神色之間有些黯然:“這個人什麽事情都會去做,但絕對不會去暗殺自己的部下”
是的,蔣介石說的並沒有錯,鄭永不會去暗殺自己的部下,因為他知道自己地一切是建立在什麽樣的基礎之上的。
“委座,前線兵變軍官再次發出通電,要求,要求”
“委座,美國總統特使斯耐德先生帶來杜魯門總統地私人建議,建議您不如將領導中國的權利和別人分享”
一道道地消息傳了過來,現在連美國總統都已經參合了進來。
看著欲言又止的部下,蔣介石忽然淡淡笑了一下:“既然鄭永那麽想坐上這張位置,那就把這張位置給他坐吧”
下野一向都是這位委員長慣用地好戲。
眼下前線戰場作戰不利,軍隊離心,民間抗議之聲不斷,甚至連南京都有被攻擊的危險,局勢已經惡化到了難以收拾的地步。
更加要命的是,現在連一向都被蔣介石依為最大靠山的美國人也都旗幟鮮明的站到了鄭永這一方麵去了。
以退為進,暗中把持一切,處處抑製,將危機消弭於無形之後再重新出山,把之前屬於自己的一切重新奪回來,這麽想來下野也未必就是一件壞事。
鄭永不也正是靠著下野,重新奪回了他想要的一切?
蔣介石的部下們互相看了一眼,都有些無可奈何。
他們心中最害怕的那個人,終究還是回來了。
也許之前鄭永早就計算好了會有那麽一天,隻不過是時間遲早而已。
可是一旦當這個人走進這裏之後,他還會再從這裏走出來嗎?
沒有人知道答案,答案裝在鄭永的心裏。
可是無論怎樣,對於中國來說新的篇章終於掀開了
公元198年,民國三十七年六月二十八日。
這一天是改變中國命運的一天!
在這一天,就在幾個月前舉行的行憲國大中當選為“總統”的蔣介石宣布下野。
桂係將領同樣讚成蔣介石下野的副總統李宗仁代理總統一職,同時提名鄭永擔任中華民國副總統之職。
但“兵變”將士再次通電全國表示反對,他們提出了著名的“軍官十一條”。
在“軍官十一條”中,他們讚成李宗仁暫時代理總統,但必須徹底改組政府,其中非常明確地提出了必須罷免包括陳誠在內的多名高官。
二十九日,在軍政和民間壓力下陳誠等人被迫辭去一切職務。
當日,李宗仁宣布由鄭永出任副總統、國防部長、陸海空三軍副總司令等職,並明確承諾自己隻是代行總統事物,應允在六個月之內重新進行總統選舉。
起碼目前已經夠了,鄭永重新站到了第一線。
六個月之後的中國,還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六月三十日上午九點,身著陸軍一級上將軍服的鄭永宣誓就職。
在就職典禮上鄭永宣誓:
“我將以我全部精力,盡我可能結束內戰,恢複中國和平,無論黨派,一視同仁,無論信仰,一視同仁,建立聯合政府,壯大民族力量,維護民主民生”
同時就職的還有白崇禧擔任參謀總長,薛嶽擔任參謀副總長等等。當天李宗仁授予鄭永指揮前線一切軍隊之權利。
三十日上午十點
確保證不追究責任之後“兵變”軍官宣布兵變結>政府,擁護國家和平!
七月二日,鄭永抵達前線。
這是讓無論高級或者低級軍官最振奮的時刻。
他們地總指揮回來了,他們的總指揮將重新指揮他們繼續戰鬥!
生死與共,患難同心!
結束內戰,恢複和平!
壯大民族力量,維護民主民生!
“假設必須以戰爭結束戰爭,那麽我想可以叫做‘和平之戰’,但我不希望有發動‘和平之戰’的那一天,畢竟這不是什麽光彩地事情
可是一旦當和平之戰到來,我,不會退避半步,無論我麵對的是什麽樣地對手,我會用戰爭換來和平,不管付出什麽樣的代價!”
這是鄭永曾經發出的誓言,現在到了實現這一誓言的時候了
“陸軍上將鐵定國報道!”
“陸軍上將司徒天瑞報道!”
“陸軍上將陶平報道!”
“陸軍上將林衛東報道!”
“空軍上將王毅恒報道!”
“裝甲兵團司令上將劉曉龍報道!”
“111師中將師長杜鵬報道!”
這一聲聲熟悉的聲音再次在鄭永耳邊響起。
從白山黑水到長城內外,從上海浴血到南京奮戰,這些忠勇的中**人,不,這些自己生死患難的兄弟,陪伴自己走過了太多的曆程。
現在,自己將指揮他們進行最後一戰!
“該結束了,戰爭應該結束了!”鄭永麵色冷峻,看不到一絲地表情:“我已經向我們發出了新的和談建議,但是在此之前我們必須取得一場勝利。
這將是我們的最後一戰,是中國內戰的最後一戰,無論勝敗如何,我都決定不戰。最後一戰,和平之戰!”
“最後一戰,和平之戰!”
這是所有部下的宣誓。
以戰爭結束戰爭,以戰爭換取和平!
占據著優勢的一方不會輕易丟失勝利果實,僅僅如此而已。
但鄭永卻必須以戰場上地優勢,把雙方重新拉到談判桌前。
這一天是七月二日,戰爭行將結束的一天。
“我宣布,鐵定國兵團於兩日之內抵達”
開始了,“和平之戰”正式拉開帷幕
1948年12月,國共雙方重啟談判。
同月,鄭永當選國民政府總統,並於當選當天,呼籲談判雙方擯棄一切成見,完成國家統一,重新建設中國。
美國政府於當天發來賀電,祝賀鄭永當選。
蘇聯政府也於次日發來賀電,並表示了自己對於談判進程的關注。
在國共雙方談判同時,鄭永向美國政府詢問歸還衝繩的可能性。
1949年2月,美國政府宣布歸還中國固有領土衝繩,國民政府隨即宣布衝繩自即日起來恢複舊名“硫球”。
這一喜訊極大的鼓舞了中國,鄭永地聲望再一次得到了大幅提高。
在這一喜訊的刺激下,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都要求盡早結束和談。
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之下,談判之國共雙方都抱著極大誠意做出了最大讓步。
199年月16日,國共雙方同時宣布談判結束。
此次和談被稱為“四一六協定”。
協定中最重要地一條就是建立聯合政府,在新的選舉到來之前由鄭永暫時代理聯合政府總統。
經曆了無數戰火摧殘地中國,終於在這一天等來了久違地和平。
月22日,聯合政府代理總統鄭永宣布允許民間對日索賠。
月28日,在美國政府地邀請下中國開始組建日本派遣軍以協助在日美軍。
5月3日,鄭永任命鐵定國為日本派遣軍總司令。
5月11日,第一批一萬八千人的中**隊在鐵定國地率領下啟程前往日本。
5月16日,中國民間第一個對日提出索賠的中國公民出現。
這個人名字叫林正,曆史也永遠地記下了這個人地名字。
1950年中國民間對日索賠到達最**。
而在林正單獨對日索賠的同時,中國政府對日索賠也正式啟動。此次索賠資金高達一千六百億美金之巨。
1949年11月,聯合政府選舉開始。
鄭永憑借巨大的聲望,以壓倒性的優勢,當選為聯合政府第一屆總統,陸海空三軍總司令。
本月,根據“四一六協定”,所有軍隊一律改編為“政府軍”,從而中國大地完成了軍政統一。
1950年初,中國引爆首枚原子彈,正式踏入核國家行列。
同年,朝鮮半島局勢緊張,中國政府在表示了嚴重關切的同時,不排除武力出兵朝鮮的可能性。
6月,金日成發動了旨在統一朝鮮的戰爭,朝鮮戰爭爆發。
同月,中國政府向美國購買的第一艘航母“鄭永”號到達中國,中**方並高調表示中國將開始自行研發航母。
次年七月中國自主研發地第一艘航母“中華”號成功下水,中國之前就製定的大航母時代正式拉開帷幕。
10月,在和美國代表進行了秘密磋商之後,中國東北駐軍在司徒天瑞的指揮下閃電進入朝鮮。
蘇聯政府強烈譴責了中國這一行徑,並表示將會考慮同樣以武力幹涉,同時,大量蘇軍開始在中蘇邊境及外蒙古集結。
中國政府針鋒相對,組建新的軍團以應對蘇聯挑釁,同時任命陶平為軍團總司令。
10月26日,朝鮮內部親中國派係發動政變,金日成及其家人流亡莫斯科。
新的朝鮮政府成立,交戰之南北朝鮮在中美調停下停火,雙方恢複之前態勢。朝鮮戰爭結束。
中國宣布自即日起駐軍朝鮮,負責維護朝鮮安全,協助朝鮮新政府正常運作。
但是中蘇緊張關係依舊沒有消除,此即為“遠東危機”。
1953年3月5日,蘇共中央主席團委員和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約瑟夫
中國政府總統鄭永發去電,並在電文中對斯大林領導的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做出地卓越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遠東危機有所緩解。
6月,中蘇雙方開啟談判,就邊境等一係列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價還價。
8月,中蘇達成一致,發布“南京聲明”。
“南京聲明”中對中蘇雙方對外蒙古實行十年共管期,而這一份聲明讓所謂的什麽“蒙古人民共和國”哀歎自己遭到了蘇聯徹頭徹尾的出賣。
1954年中國首個**的隻向國家領導人負責地廉政公署出現。
在此之前鄭永再度
國總統。
1955年中國就港澳問題向英葡提出最終解決方案談判,談判當年未果。
當天2月10,香港發生騷亂,稱為“二一零大暴動”。
其後騷亂愈演愈烈,甚至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
騷原因起因為兩名中國人遭到駐香港英軍射殺,在某種勢力地驅使下,香港市民的遊行抗議終於發展到了大騷亂地地步。
香港市民放火焚燒英國國旗,並以汽油瓶等與警方和英軍抗衡。
中國政府軍第一師,即前身為一一一師的全師官兵奉命調撥,隨時關注香港動態,中國政府同時發表聲明:
一旦香港局勢到了無法遏製地地步,中國政府不排除武力進入以保障中**民人身安全的可能。
這被視為那位中國政府的鐵血總統鄭永地再一次強硬姿態。
在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的調停下,中英當局重新回到談判桌前。
3月,鑒於英國當局已經無法控製愈演愈烈的香港局勢,一個連地中國士兵進入香港,這被標明為香港一個新時期即將開始。
同時,對澳門的談判也再度開啟。
6月,中英、中葡談判完畢,在經曆一個為期三年地共管期後,中國將於1958年,和1959年收回對香港和澳門的主權。
這是中國外交史上的一個重大勝利,鄭永的政治生涯隨著軍事生涯也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峰。
1960年,日本一百二十餘名參加過侵華戰爭的老兵,襲擊了當地中國駐軍,造成中國駐軍七死十一傷。
被徹底激怒的中國駐軍,在鐵定國的默許下展開還擊。
在這次還擊中日本究竟死了多少人,沒有確切官方紀錄,民間說法為超過兩千人地日本人死亡,但中國官方否認了這一說法。
而指揮這次還擊的鐵定國,再次被國內狂熱民眾推到了“民族英雄”的位置上。
同年九月中國總統鄭永帶領政府官員祭奠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英靈。
那一座座墓碑,代表著一個個為了民族自由、為了國家尊嚴而犧牲的勇士們。
抗戰英烈,永垂不朽!!
民族英魂,千秋萬代!!
抗戰,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爆發出來的最強吼聲!!
1966年印尼發生排華騷亂,駐紮當地地記者冒死向全世界報道印尼大屠殺,稱“雅加達比奧斯維辛殘忍上百倍”,“當地的居民不能用“人”這個詞來形容”。
同月中國首支航母混合艦隊在歐陽平的指揮下向南中國海進發,“千島群島戰爭爆發”。
戰後據聯合國難民署不完全統計印尼非華裔居民人口比戰前減少七成。戰後鑒於南洋華人如同猶太人般的經曆和遭遇,在中國的強力主導下南洋分治方案出爐。
南洋華人獲得爪哇島,蘇門達蠟島,成立了南洋聯邦民主共和國。
同一時期中國完成完成了小學初中高中教育義務化,高等教育普及化,為未來地直選打下了物質民意基礎。
這個時候的中國,正在向著一個全新的目標蒸蒸日上。
1972年,連續六次當選中國總統地鄭永,宣布不再尋求下一次連任,這一消息迅速引發了各屆挽留。
在這樣的熱情下,鄭永被迫接受再次競選下一任總統地要求。
沒有任何懸念,鄭永第七次和第八次站在了總統的位置上。
這位鐵血總統,留給了中國和世界太多地奇跡。
1980年,鄭永正式宣布不再擔任總統。
中國已經按照自己的意願高速發展,現在不應該由自己一個人永遠把持著這張位置。
然而在政府的要求下,鄭永將繼續擔任三軍總司令之職
屬於自己的這一段傳奇已經過去,中國的未來在新的國家領袖的領導之下一定會變得比自己在的時候還要美好。
月色斜斜的鋪灑在地麵,鄭永懶洋洋地靠在躺椅上,麵前放著一瓶酒,已經好久沒有過過這麽愜意的日子了。
羅魚~就坐在自己的邊上,這位昔日的兄弟也老了,滿頭白發,說話抬頭間到處都能夠看到清晰可見的魚尾紋。
兩個人誰也不想說話,就這麽靜靜的享受著這份寧靜。
“我好像看到邢亞創了,你看,你看,他正在那要和我喝酒呢。”鄭永忽然舉手指著天空,有些興奮地說道。
“哥,那是幻覺,邢亞創都犧牲了多少年了。”羅魚~笑著說道。
“是啊,幻覺”鄭永也笑了起來。
但自己開創的這一個時代卻不是幻覺,自己經曆的事情永遠也都無法忘記。
下意識的摸了下腰間,才發現那把刺刀已經不見了。
這把刺刀屬於這個時代,但也未必一直屬於這個時代。
現在,或許那把刺刀正在另一個地方開創新的曆史。
誰知道呢?人總有屬於自己的一段曆史。
刺刀,1937。
不,它的傳奇並不是從1937年開始的,也不僅僅是在“九一八”那一年開始的。
傳奇和輝煌將在中華民族永遠地保留下去。
鄭永站了起來,笑容掛在他的嘴角,輕輕地伸了一個懶腰,心情從來沒有那麽好過,讓那些英靈們的名字,永遠的都刻在曆史的豐碑上吧
(刺刀1937全書完!!)
(後言:
僅僅是一部小說,僅僅想記錄下那些為了民族尊嚴而犧牲的烈士們,僅僅如此而已。
不想詆毀任何的人,蜘蛛從小就生長在部隊裏,每到了周末部隊大院就會放電影,放的是《地雷戰》,《地道戰》等等片子,每到了八路軍和新四軍出現的時候,每到了日本鬼子被殺死的時候我們這些孩子總會爆發出一陣陣的歡呼。
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這句話對蜘蛛非常適用,蜘蛛的父母、大半家人都是共和國的軍人。蜘蛛的這些長輩有的參加過解放戰爭,有的參加過抗美援朝,有的參加過越戰,蜘蛛是一個七十年代生,徹頭徹尾的在紅旗下長大的人。
不是為了炫耀,不是。
而是想說蜘蛛一直到了十六、七歲還不知道滬抗戰,不知道武漢保衛戰因為蜘蛛的生活環境從來接觸不到這些東西。
僅僅如此而已,其餘的話我想也不必再多說了。
這本書僅僅是向犧牲的抗戰英烈致敬,還是僅僅兩個字而已。
刺刀已經完本
蔣介石憤怒地拍了一下桌子,上麵放著的一隻杯子因為用力過猛而劇烈的晃動了一下。
“委座,現在情況非常危急!”陳誠說的急了,咳嗽了幾聲這才繼續說道:
“幾個兵團已經完全被那些中下級軍官控製,目前那些兵團司令意向如何,還不是非常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對兵變者采取同情態度。”
國防部長白崇禧多少顯得鎮靜一些,上前一步說道:
“超過六個師的兵力,兩天之內就可以到達南京,其中全部美械武裝起來的兩個師,隻要他們願意的話今天晚上就可以對南京展開攻擊。
不過目前還僅僅隻是擔憂,這六個師還沒有進逼南京的意向。顯然他們已經接到了不屬於國防部的命令,正在那等待著什麽。
前線,三十三軍、三十六軍一線部隊,已經停止軍事進攻,並在就地構築防線,他們的態度非常明顯,就是觀望局勢發展,而後再做出決定。
空軍已經停止起飛,現在甚至連南京都有遭到轟炸危險,而且超過兩個旅的步兵,開始向這幾個機場方向運動
“娘西匹的,難道軍隊上上下下都是鄭永的忠臣嗎?”蔣介石猛力拍了一下桌子,麵孔漲得通紅,好半天才壓製下了脾氣,還沒有來得及說話已經見到陳布雷匆匆走了進來:
“委座。有兩件不好地事情。”
“說吧。還有什麽比眼下局麵更加惡劣地了。”蔣介石有些煩躁。又有一些不太耐煩。
“第一。是陸軍訓練部司令部司令孫立人、總統府參軍長薛嶽等二十七人聯名上書。請求辭去所兼各項職務。並懇求委座下野。以穩定住目前惡劣局麵。”
“是嗎。這些鄭永地老部下都準備逼迫我下野嗎?”逐漸冷靜下來地蔣介。陰冷著臉說道。
其實也不能怪孫立人或者薛嶽。這兩個在抗戰中戰功卓著地將領。都已經因為不同地原因。明升暗降。被調離了部隊。去做了陸軍訓練部或者參軍長這兩個和前線部隊其實並沒有太大關係地崗位上。
“還有一個不好地消息呢?”蔣介石強行壓製著怒氣說道。
“前警衛師師長方雨晰,在和平請願的路上遭人暗殺身亡
所有地人頓時全部怔在了那,不僅僅是一個人的生死而已。
方雨晰,無論其犯了多大的罪過,但他一樣都是民族英雄,是在抗日戰場上浴血奮戰僥幸生存下來地忠誠士兵。
就算要殺他,也隻能在刑場上光明正大的槍決他,而不是死於卑鄙地暗殺。
但現在這個曾經的抗戰英雄,就這麽死在了和平請願的道路上,這事會帶來的震撼,已經完全可以讓人們不去考慮方雨晰是通過什麽樣的途徑從監獄裏出來的了。
震動,方雨晰的死完全會讓原本就一觸即發的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這將徹底調動起人們憤怒地情緒,從而讓局麵無法收拾。
隨後匆匆而來的毛人鳳,不斷擦抹著額頭上的汗水,一口否認了是自己派人去暗殺的方雨晰,而蔣介石也知道自己的部下絕對沒有那麽大的膽子。
“會不會是鄭永派人做地?”陳誠試探著問了一句。
“不會是他,你們太不了解鄭永了。”蔣介石搖了搖頭,神色之間有些黯然:“這個人什麽事情都會去做,但絕對不會去暗殺自己的部下”
是的,蔣介石說的並沒有錯,鄭永不會去暗殺自己的部下,因為他知道自己地一切是建立在什麽樣的基礎之上的。
“委座,前線兵變軍官再次發出通電,要求,要求”
“委座,美國總統特使斯耐德先生帶來杜魯門總統地私人建議,建議您不如將領導中國的權利和別人分享”
一道道地消息傳了過來,現在連美國總統都已經參合了進來。
看著欲言又止的部下,蔣介石忽然淡淡笑了一下:“既然鄭永那麽想坐上這張位置,那就把這張位置給他坐吧”
下野一向都是這位委員長慣用地好戲。
眼下前線戰場作戰不利,軍隊離心,民間抗議之聲不斷,甚至連南京都有被攻擊的危險,局勢已經惡化到了難以收拾的地步。
更加要命的是,現在連一向都被蔣介石依為最大靠山的美國人也都旗幟鮮明的站到了鄭永這一方麵去了。
以退為進,暗中把持一切,處處抑製,將危機消弭於無形之後再重新出山,把之前屬於自己的一切重新奪回來,這麽想來下野也未必就是一件壞事。
鄭永不也正是靠著下野,重新奪回了他想要的一切?
蔣介石的部下們互相看了一眼,都有些無可奈何。
他們心中最害怕的那個人,終究還是回來了。
也許之前鄭永早就計算好了會有那麽一天,隻不過是時間遲早而已。
可是一旦當這個人走進這裏之後,他還會再從這裏走出來嗎?
沒有人知道答案,答案裝在鄭永的心裏。
可是無論怎樣,對於中國來說新的篇章終於掀開了
公元198年,民國三十七年六月二十八日。
這一天是改變中國命運的一天!
在這一天,就在幾個月前舉行的行憲國大中當選為“總統”的蔣介石宣布下野。
桂係將領同樣讚成蔣介石下野的副總統李宗仁代理總統一職,同時提名鄭永擔任中華民國副總統之職。
但“兵變”將士再次通電全國表示反對,他們提出了著名的“軍官十一條”。
在“軍官十一條”中,他們讚成李宗仁暫時代理總統,但必須徹底改組政府,其中非常明確地提出了必須罷免包括陳誠在內的多名高官。
二十九日,在軍政和民間壓力下陳誠等人被迫辭去一切職務。
當日,李宗仁宣布由鄭永出任副總統、國防部長、陸海空三軍副總司令等職,並明確承諾自己隻是代行總統事物,應允在六個月之內重新進行總統選舉。
起碼目前已經夠了,鄭永重新站到了第一線。
六個月之後的中國,還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六月三十日上午九點,身著陸軍一級上將軍服的鄭永宣誓就職。
在就職典禮上鄭永宣誓:
“我將以我全部精力,盡我可能結束內戰,恢複中國和平,無論黨派,一視同仁,無論信仰,一視同仁,建立聯合政府,壯大民族力量,維護民主民生”
同時就職的還有白崇禧擔任參謀總長,薛嶽擔任參謀副總長等等。當天李宗仁授予鄭永指揮前線一切軍隊之權利。
三十日上午十點
確保證不追究責任之後“兵變”軍官宣布兵變結>政府,擁護國家和平!
七月二日,鄭永抵達前線。
這是讓無論高級或者低級軍官最振奮的時刻。
他們地總指揮回來了,他們的總指揮將重新指揮他們繼續戰鬥!
生死與共,患難同心!
結束內戰,恢複和平!
壯大民族力量,維護民主民生!
“假設必須以戰爭結束戰爭,那麽我想可以叫做‘和平之戰’,但我不希望有發動‘和平之戰’的那一天,畢竟這不是什麽光彩地事情
可是一旦當和平之戰到來,我,不會退避半步,無論我麵對的是什麽樣地對手,我會用戰爭換來和平,不管付出什麽樣的代價!”
這是鄭永曾經發出的誓言,現在到了實現這一誓言的時候了
“陸軍上將鐵定國報道!”
“陸軍上將司徒天瑞報道!”
“陸軍上將陶平報道!”
“陸軍上將林衛東報道!”
“空軍上將王毅恒報道!”
“裝甲兵團司令上將劉曉龍報道!”
“111師中將師長杜鵬報道!”
這一聲聲熟悉的聲音再次在鄭永耳邊響起。
從白山黑水到長城內外,從上海浴血到南京奮戰,這些忠勇的中**人,不,這些自己生死患難的兄弟,陪伴自己走過了太多的曆程。
現在,自己將指揮他們進行最後一戰!
“該結束了,戰爭應該結束了!”鄭永麵色冷峻,看不到一絲地表情:“我已經向我們發出了新的和談建議,但是在此之前我們必須取得一場勝利。
這將是我們的最後一戰,是中國內戰的最後一戰,無論勝敗如何,我都決定不戰。最後一戰,和平之戰!”
“最後一戰,和平之戰!”
這是所有部下的宣誓。
以戰爭結束戰爭,以戰爭換取和平!
占據著優勢的一方不會輕易丟失勝利果實,僅僅如此而已。
但鄭永卻必須以戰場上地優勢,把雙方重新拉到談判桌前。
這一天是七月二日,戰爭行將結束的一天。
“我宣布,鐵定國兵團於兩日之內抵達”
開始了,“和平之戰”正式拉開帷幕
1948年12月,國共雙方重啟談判。
同月,鄭永當選國民政府總統,並於當選當天,呼籲談判雙方擯棄一切成見,完成國家統一,重新建設中國。
美國政府於當天發來賀電,祝賀鄭永當選。
蘇聯政府也於次日發來賀電,並表示了自己對於談判進程的關注。
在國共雙方談判同時,鄭永向美國政府詢問歸還衝繩的可能性。
1949年2月,美國政府宣布歸還中國固有領土衝繩,國民政府隨即宣布衝繩自即日起來恢複舊名“硫球”。
這一喜訊極大的鼓舞了中國,鄭永地聲望再一次得到了大幅提高。
在這一喜訊的刺激下,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都要求盡早結束和談。
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之下,談判之國共雙方都抱著極大誠意做出了最大讓步。
199年月16日,國共雙方同時宣布談判結束。
此次和談被稱為“四一六協定”。
協定中最重要地一條就是建立聯合政府,在新的選舉到來之前由鄭永暫時代理聯合政府總統。
經曆了無數戰火摧殘地中國,終於在這一天等來了久違地和平。
月22日,聯合政府代理總統鄭永宣布允許民間對日索賠。
月28日,在美國政府地邀請下中國開始組建日本派遣軍以協助在日美軍。
5月3日,鄭永任命鐵定國為日本派遣軍總司令。
5月11日,第一批一萬八千人的中**隊在鐵定國地率領下啟程前往日本。
5月16日,中國民間第一個對日提出索賠的中國公民出現。
這個人名字叫林正,曆史也永遠地記下了這個人地名字。
1950年中國民間對日索賠到達最**。
而在林正單獨對日索賠的同時,中國政府對日索賠也正式啟動。此次索賠資金高達一千六百億美金之巨。
1949年11月,聯合政府選舉開始。
鄭永憑借巨大的聲望,以壓倒性的優勢,當選為聯合政府第一屆總統,陸海空三軍總司令。
本月,根據“四一六協定”,所有軍隊一律改編為“政府軍”,從而中國大地完成了軍政統一。
1950年初,中國引爆首枚原子彈,正式踏入核國家行列。
同年,朝鮮半島局勢緊張,中國政府在表示了嚴重關切的同時,不排除武力出兵朝鮮的可能性。
6月,金日成發動了旨在統一朝鮮的戰爭,朝鮮戰爭爆發。
同月,中國政府向美國購買的第一艘航母“鄭永”號到達中國,中**方並高調表示中國將開始自行研發航母。
次年七月中國自主研發地第一艘航母“中華”號成功下水,中國之前就製定的大航母時代正式拉開帷幕。
10月,在和美國代表進行了秘密磋商之後,中國東北駐軍在司徒天瑞的指揮下閃電進入朝鮮。
蘇聯政府強烈譴責了中國這一行徑,並表示將會考慮同樣以武力幹涉,同時,大量蘇軍開始在中蘇邊境及外蒙古集結。
中國政府針鋒相對,組建新的軍團以應對蘇聯挑釁,同時任命陶平為軍團總司令。
10月26日,朝鮮內部親中國派係發動政變,金日成及其家人流亡莫斯科。
新的朝鮮政府成立,交戰之南北朝鮮在中美調停下停火,雙方恢複之前態勢。朝鮮戰爭結束。
中國宣布自即日起駐軍朝鮮,負責維護朝鮮安全,協助朝鮮新政府正常運作。
但是中蘇緊張關係依舊沒有消除,此即為“遠東危機”。
1953年3月5日,蘇共中央主席團委員和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約瑟夫
中國政府總統鄭永發去電,並在電文中對斯大林領導的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做出地卓越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遠東危機有所緩解。
6月,中蘇雙方開啟談判,就邊境等一係列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價還價。
8月,中蘇達成一致,發布“南京聲明”。
“南京聲明”中對中蘇雙方對外蒙古實行十年共管期,而這一份聲明讓所謂的什麽“蒙古人民共和國”哀歎自己遭到了蘇聯徹頭徹尾的出賣。
1954年中國首個**的隻向國家領導人負責地廉政公署出現。
在此之前鄭永再度
國總統。
1955年中國就港澳問題向英葡提出最終解決方案談判,談判當年未果。
當天2月10,香港發生騷亂,稱為“二一零大暴動”。
其後騷亂愈演愈烈,甚至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
騷原因起因為兩名中國人遭到駐香港英軍射殺,在某種勢力地驅使下,香港市民的遊行抗議終於發展到了大騷亂地地步。
香港市民放火焚燒英國國旗,並以汽油瓶等與警方和英軍抗衡。
中國政府軍第一師,即前身為一一一師的全師官兵奉命調撥,隨時關注香港動態,中國政府同時發表聲明:
一旦香港局勢到了無法遏製地地步,中國政府不排除武力進入以保障中**民人身安全的可能。
這被視為那位中國政府的鐵血總統鄭永地再一次強硬姿態。
在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的調停下,中英當局重新回到談判桌前。
3月,鑒於英國當局已經無法控製愈演愈烈的香港局勢,一個連地中國士兵進入香港,這被標明為香港一個新時期即將開始。
同時,對澳門的談判也再度開啟。
6月,中英、中葡談判完畢,在經曆一個為期三年地共管期後,中國將於1958年,和1959年收回對香港和澳門的主權。
這是中國外交史上的一個重大勝利,鄭永的政治生涯隨著軍事生涯也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峰。
1960年,日本一百二十餘名參加過侵華戰爭的老兵,襲擊了當地中國駐軍,造成中國駐軍七死十一傷。
被徹底激怒的中國駐軍,在鐵定國的默許下展開還擊。
在這次還擊中日本究竟死了多少人,沒有確切官方紀錄,民間說法為超過兩千人地日本人死亡,但中國官方否認了這一說法。
而指揮這次還擊的鐵定國,再次被國內狂熱民眾推到了“民族英雄”的位置上。
同年九月中國總統鄭永帶領政府官員祭奠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英靈。
那一座座墓碑,代表著一個個為了民族自由、為了國家尊嚴而犧牲的勇士們。
抗戰英烈,永垂不朽!!
民族英魂,千秋萬代!!
抗戰,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爆發出來的最強吼聲!!
1966年印尼發生排華騷亂,駐紮當地地記者冒死向全世界報道印尼大屠殺,稱“雅加達比奧斯維辛殘忍上百倍”,“當地的居民不能用“人”這個詞來形容”。
同月中國首支航母混合艦隊在歐陽平的指揮下向南中國海進發,“千島群島戰爭爆發”。
戰後據聯合國難民署不完全統計印尼非華裔居民人口比戰前減少七成。戰後鑒於南洋華人如同猶太人般的經曆和遭遇,在中國的強力主導下南洋分治方案出爐。
南洋華人獲得爪哇島,蘇門達蠟島,成立了南洋聯邦民主共和國。
同一時期中國完成完成了小學初中高中教育義務化,高等教育普及化,為未來地直選打下了物質民意基礎。
這個時候的中國,正在向著一個全新的目標蒸蒸日上。
1972年,連續六次當選中國總統地鄭永,宣布不再尋求下一次連任,這一消息迅速引發了各屆挽留。
在這樣的熱情下,鄭永被迫接受再次競選下一任總統地要求。
沒有任何懸念,鄭永第七次和第八次站在了總統的位置上。
這位鐵血總統,留給了中國和世界太多地奇跡。
1980年,鄭永正式宣布不再擔任總統。
中國已經按照自己的意願高速發展,現在不應該由自己一個人永遠把持著這張位置。
然而在政府的要求下,鄭永將繼續擔任三軍總司令之職
屬於自己的這一段傳奇已經過去,中國的未來在新的國家領袖的領導之下一定會變得比自己在的時候還要美好。
月色斜斜的鋪灑在地麵,鄭永懶洋洋地靠在躺椅上,麵前放著一瓶酒,已經好久沒有過過這麽愜意的日子了。
羅魚~就坐在自己的邊上,這位昔日的兄弟也老了,滿頭白發,說話抬頭間到處都能夠看到清晰可見的魚尾紋。
兩個人誰也不想說話,就這麽靜靜的享受著這份寧靜。
“我好像看到邢亞創了,你看,你看,他正在那要和我喝酒呢。”鄭永忽然舉手指著天空,有些興奮地說道。
“哥,那是幻覺,邢亞創都犧牲了多少年了。”羅魚~笑著說道。
“是啊,幻覺”鄭永也笑了起來。
但自己開創的這一個時代卻不是幻覺,自己經曆的事情永遠也都無法忘記。
下意識的摸了下腰間,才發現那把刺刀已經不見了。
這把刺刀屬於這個時代,但也未必一直屬於這個時代。
現在,或許那把刺刀正在另一個地方開創新的曆史。
誰知道呢?人總有屬於自己的一段曆史。
刺刀,1937。
不,它的傳奇並不是從1937年開始的,也不僅僅是在“九一八”那一年開始的。
傳奇和輝煌將在中華民族永遠地保留下去。
鄭永站了起來,笑容掛在他的嘴角,輕輕地伸了一個懶腰,心情從來沒有那麽好過,讓那些英靈們的名字,永遠的都刻在曆史的豐碑上吧
(刺刀1937全書完!!)
(後言:
僅僅是一部小說,僅僅想記錄下那些為了民族尊嚴而犧牲的烈士們,僅僅如此而已。
不想詆毀任何的人,蜘蛛從小就生長在部隊裏,每到了周末部隊大院就會放電影,放的是《地雷戰》,《地道戰》等等片子,每到了八路軍和新四軍出現的時候,每到了日本鬼子被殺死的時候我們這些孩子總會爆發出一陣陣的歡呼。
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這句話對蜘蛛非常適用,蜘蛛的父母、大半家人都是共和國的軍人。蜘蛛的這些長輩有的參加過解放戰爭,有的參加過抗美援朝,有的參加過越戰,蜘蛛是一個七十年代生,徹頭徹尾的在紅旗下長大的人。
不是為了炫耀,不是。
而是想說蜘蛛一直到了十六、七歲還不知道滬抗戰,不知道武漢保衛戰因為蜘蛛的生活環境從來接觸不到這些東西。
僅僅如此而已,其餘的話我想也不必再多說了。
這本書僅僅是向犧牲的抗戰英烈致敬,還是僅僅兩個字而已。
刺刀已經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