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最後通牒
正如『潮』水般洶湧而來,也如『潮』水般倏忽而去,俄軍灰蒙蒙的,整團整團的灰,迅速的離開了戰場。
硝煙彌漫,在皚皚白雪之上,鮮血與斷肢分外的醒目,無數穿著灰蒙蒙軍服的俄軍官兵屍體留在了戰場中央,橫七豎八的倒在了衝鋒路上,倒在了戰壕之中。
俄軍甚至不敢打掃戰場,東北軍的凶猛火力將讓他們永生難忘,甚至不想再麵對那種鋪天蓋地的炮擊與機槍***。
許多地方都豎著鐵絲網,在鐵絲網前頭,密密麻麻的堆積著屍體,有的鐵絲網殘破不堪,許多屍體壓得整個傾斜著,在寒風中晃晃『蕩』『蕩』,很是淒涼。
俄軍打出了白旗,派上了不帶武器的士兵,想要將俄軍官兵的屍體收斂,要是以前,他們會傲慢的告訴清軍使者,贖回屍體,一律出錢,軍官要貴些,可是現在,該是他們求著東北軍。
王大虎提著槍走到一名還沒有斷氣的俄軍士兵跟前,看著他那滿臉的大胡子,粗糙的雙手,以及那飽經風霜的麵容,忽然生出了心有戚戚之感。
一看就是個農民,可憐的俄國農夫,他們樸實、忠誠、勇敢,服從命令,但是,他們被派上了不該上的戰場。
王大虎之前也是個農夫,因為使得一手的好刀法,給招進了軍隊,之前他還有些不樂意,可糧食連年豐收,誰都在怕穀賤傷農,於是便當了兵,誰知道當兵的福利還很不錯,就這麽一直堅持下來。
他仍然沒有忘記自己的本分,那就是從土裏刨食,他同情那個眼睛不舍得閉上,眼神依然心懷留戀的俄國人。
剛才,對方是敵人,現在,對方就躺在那裏,他隻不過是個尋常的農夫,一個之前還不知道為什麽而戰就拿上了槍的農夫。
這就是戰爭,沒有對與錯,無比的殘酷。
對方顯然也知道是活不了了,隻是艱難的忍受著苦痛用帶著祈求的眼神看著王大虎。
王大虎心下不忍,搖了搖頭,提起槍來,用刺刀猛地紮在了對方的心髒部分,隻是那麽一下,對方便終於解脫了,居然能夠帶著一絲微笑就此長眠在雪地上,將來他們也將給葬在這片冰雪之地,幹淨純潔。
軍隊中教授的殺人方法無比犀利,隻是習慣『性』的那麽一刺,倒是也積了些德。
王大虎繼續的巡視著,監督著打掃戰場,有樣學樣,凡是俄國傷兵,許多的士兵都是直接用刺刀幫助對方超脫。
可是,他們中的部分人本來不該死的,他們應該能夠救活。
隻是,醫『藥』以及醫護人員不能浪費在他們的身上,這就是戰爭,殘酷的戰爭。
正如此刻的俄軍,哀鴻遍野,數千名受傷的士兵使得整個恰克圖防區變成了人間地獄。
不斷地有傷員因為傷勢加重或是流血過多而死去,這更加的增添了白日裏的恐怖。
許多傷員聲嘶力竭的喊叫著,忍受著巨大的痛楚。
更多的人眼巴巴的等待著救治,眼神中滿是祈求與陰霾。
可笑的是,寶貴的醫『藥』都隻能首先給軍官們使用,而且低級軍官還無法確保自己能用上。
這些昂貴的醫『藥』同樣來自中國,這真是可笑極了。
本來不會有這麽多高級軍官死傷的,東北軍那三艘飛艇不知道是發了什麽瘋,居然真的飛到了他們的頭頂,用炸彈砸他們。
雖然炸彈沒有準頭,也有炸彈沒有能夠爆炸,但是,還是收到了奇效,俄軍的密集使得飛艇獲得了驚人的戰果,而且,有艘飛艇還誤打誤撞的扔下一顆炸彈,剛好將指揮部掀翻。
就連葉尼卡這樣的指揮官也差點受傷,可想而知這次損失的慘重。
飛艇扔炸彈這是臨時起意,卻收到了效果。
始作俑者是一名叫做王鵬飛的輜重兵,是他忽發奇想,才有了這次所謂的空襲。
李安生也親自召見了他,給予了嘉獎,雖然無法確認飛艇的戰果,但是從俄軍的反應來看,還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王鵬飛甚至在李安生等人麵前建議,建造超大型的飛艇,攜帶數百公斤重的炸彈去空襲俄國城市,或許能夠將一座城市變成廢墟。
這自然是有些大而不當,不過李安生並沒有明確反對,而是鼓勵對方勤加思考,想出更好的辦法。
許多年輕的士兵都從剛才的戰鬥中經曆,成長,學到了許多的東西,有了許多的感悟。
甚至有人寫起了家信,想要對家人傾訴他們的心情。
對於東北軍來說,俄軍是侵略軍,但是,如此簡單的殺戮,並不能引起李安生等人的欣喜之情
此時李安生等人正在緊急的磋商著,是否立即擴大對俄作戰的規模。
剛才那輪炮擊,可是二十萬兩銀子沒了的,既然打了,就不能白打,肯定要讓***子承擔這筆軍費。
可關鍵是,***子自己都窮的要死,根本就不是個好的打劫對象。
包括吳祿貞在內,大部分將領都對擴大對俄戰爭感到擔憂,這是出於對自身實力的保守估計。
俄國畢竟是列強國家,擁有百萬陸軍,與這樣的國家全麵作戰,任憑是誰都要捏一把汗。
也隻有日本那種窮兵黷武的國家,才會主動挑起戰火,雖然打贏了俄國,但是他們似乎也沒有占到什麽便宜,國力也受到了損傷。
“即便我們打贏了這場戰爭,恐怕向俄國索取戰爭賠款也是不現實的,就像日本當年擊敗俄國一樣。我們沒有這個能力威脅歐俄部分,同樣隻能跟日本一樣,放棄戰爭賠款。”
吳祿貞反複的分析之後,提出了與李安生不同的意見。
他固然欽佩李安生的鐵血作風,但是有時候過分的激進並不是好事情,日本就是個例子。
如果堅持索要戰爭賠償,隻能導致戰爭繼續下去,變成了生死之戰,滅國之戰。
歐俄部分遠離中國,即便占據西伯利亞鐵路,光是龐大的運輸費用就要讓人皺眉頭,更何況,西伯利亞鐵路這條大動脈是沙俄的禁忌,無論如何不會輕易讓給中國,除非滅國。
吳祿貞有理有據,甚至拿出了日俄戰爭的例子,來試圖說服李安生。
1904年的日俄戰爭曆時19個月,日軍參戰總兵力約109萬人,死亡10.6萬人,傷17萬餘人,損失艦船91艘,軍費開支17億—18億日元;俄軍參戰總兵力約120萬人,傷亡、被俘約27萬人,損失艦船98艘,軍費開支20億盧布。
最終,日本人力、物力消耗殆盡,無力再戰;俄國國內局勢日益嚴重,沙俄『政府』亦無心戀戰,雙方隻能接受各方調停。
目前東北還沒有完備的工業體係,即便能夠承擔目前九鎮軍隊的作戰消耗,但是想要進行進一步的動員,還是力有未逮,黑龍江兵工廠也好,奉天兵工廠也好,都無法做到這一點。
東北還不是一個國家,以農業為主,財政收入還比不上1904年時的日本,擁有陸軍九鎮,其中有三鎮兵力是剛剛組建,甚至完全沒有戰鬥力的。
即便能夠動員二十五萬的符合條件的民兵參軍,也沒有足夠的軍械裝備。
東北的兩家大型兵工廠以及江南製造局已經是流水線,滿負荷運作,加上美國的秘密軍械供給協議,也隻能滿足目前東北九鎮陸軍以及李安生的秘密勢力、老王林等幾支鐵路破襲武裝,加上不超過十五萬人的民兵後備役兵力。
也就是說,***子即便無法動員百萬參戰部隊,也能在戰爭初期動員四十萬人的兵力,而反觀東北,則隻能在先期投入十三萬的正規軍以及十五萬人的鐵路破襲武裝與民兵後備役,這已經是相當艱難的任務。
戰爭進一步擴大的話,六個月之內,俄軍能夠動員超過百萬的兵力對東北作戰,而東北的極限則是三十五萬兵力——也幸好俄***隊軍備不足訓練落後,後備役的素養完全比不上東北的民兵後備役體係。
別說兵力不夠,軍械物資供應不上,光是龐大的軍費支出,就讓東北難以為繼。
這軍械無法自產,隻能外購,如此一來,又是一大筆的支出,另有軍隊所需的各種物資被服等,光是直接花在軍械物資上頭的,就是一筆大數目。
日俄戰爭,俄國花了十億兩銀子不到,日本則花了十二三億兩銀子左右,即便這次對俄作戰,規模要小於當年的日俄戰爭,但是數億兩銀子還是要的。
當時日本獲得戰爭勝利,說到底還是資金的支撐,英美借給日本貸款共4.1億美元,約占日本軍費開支的40%。
而東北要對俄作戰的話,上哪去借錢?
要是也能借到哪怕隻是三四億兩銀子,吳祿貞作為東北保安副司令,參謀總長,也敢打上這一仗。
畢竟有時候戰爭不能以軍費來衡量,如果打贏了,即便沒有戰爭賠款,光是拿下中東鐵路以及西伯利亞鐵路的外東北段與遠東段,就能夠彌補大筆的軍費開支。
中東鐵路真要拍賣的話,兩億兩銀子還是可以籌集的,而海參崴到赤塔築壘地域的鐵路同樣能夠拍賣,而且不在中東鐵路之下——李安生提出的戰爭首期目標,便是奪取中東鐵路,最終目標是拿下海參崴以及雙城子、海蘭泡等要塞。
占領遠東以及外東北的土地,不動員三十五萬人以上的兵力,根本就無法滿足戰爭所需,這正是吳祿貞判斷戰爭軍費將會嚴重超標的根據。
吳祿貞的意見,是將買賣城變成絞肉機,在這裏進行拉鋸戰,反複消耗俄軍的有生力量,延緩沙俄的軍事動員。
畢竟形勢對沙俄很不利,如果同時在滿洲裏、綏芬河、海蘭泡等地開辟戰線,那麽就無法集中兵力,東北軍同樣要麵對這個問題,但是勝在本土作戰,後勤補給線便捷,而俄軍則隻能通過西伯利亞鐵路反複的運輸物資與兵力。
更何況,俄軍還不得不重兵把守哈爾濱,憑借東北的鐵路破襲能力,隻能在固守哈爾濱的同時,與鐵路破襲武裝進行爭奪,說不定苦心經營的哈爾濱都要給打殘掉。
俄國也並沒有全麵開戰的勇氣,日俄戰爭的慘敗,損失巨大,國力大傷,引起俄國各族人民的憤怒,使得許多大地主、資產階級甚至是貴族對沙皇政權離心離德,爆發了各種革命,使得俄國的元氣到現在還沒有恢複。
其實俄國之所以敢主動發起進攻,就是因為算準東北同樣不敢擴大戰爭規模。
吳祿貞判斷俄國的戰爭目標是扶持***,並且通過張家口到庫倫的鐵路以及正在修建的恰克圖到庫倫的鐵路,完全的掌控蒙古,並且積極向中國的腹心滲透。
自從“大蒙古帝國”獨立後,沙俄就迅速的將張家口到庫倫的鐵路開始向恰克圖延伸,完全不顧北京『政府』的指責,顯然早就有了不惜發動戰爭的準備。
而吳祿貞的目標,則是通過打贏買賣城戰役,迫使俄國不敢進一步發動全麵戰爭,能夠維護蒙古的土地完整,主權在我,鐵路主權自然在我,停戰可以,戰爭賠款不要,鐵路歸我們。
張家口到庫倫的鐵路從1909年開始修建,三年的時間,已經將庫倫到大同段完成了大半,花費了一億六千多萬盧布。
當初簽訂協議的時候,這條鐵路分為三期完成,首期從庫倫到後世的集寧,二期則是由後世的集寧到大同,最後則是大同到張家口。
現在鐵路還沒有修到集寧,但是隻需要修建張家口到大同段,然後北接一段,這條鐵路就能投入使用,對於中國來說,是撿了個大便宜。
沙俄也正是因為東北軍驅逐了鐵路公司,凍結了鐵路公司的資產,接管鐵路附屬地,這才悍然發動戰爭。
開玩笑啊,這條鐵路花費了接近兩億盧布,能輕易放棄?
自從日俄戰爭之後,沙俄的侵華重心日益從東北轉向蒙古,簽訂日俄密約之後,更是如此。
不僅能夠從蒙古向中國腹心滲透,而且當初不惜違背了日本的意願支持錦齊鐵路的修建,就是因為這條鐵路能夠連接張家口。
張家口是什麽地方?北京的北方門戶。
當時沙俄一聽到張家口這三個字就眼睛放光,不惜得罪日本人,也要力保錦齊鐵路的成功立項,可見張家口對他們的誘『惑』有多麽的巨大。
張家口自古作為扼守京都的北大門,連接邊塞與內地的交通要道,素為兵家必爭之地,同時也是蒙漢兩族人民交通和貿易邊口,為發展蒙漢兩族人民的友好關係,溝通內地與邊塞貿易,發揮了重要作用。
由於張家口經濟的繁榮,1909年清『政府』把中國第一條實用鐵路“京張鐵路”從北京修至張家口,京張鐵路開通後,張家口成為中原腹地通往西北的貨流樞紐。
沙俄看到了張家口的重要地理位置以及重要貿易地位,一直想要在張家口開辟商埠,庫張鐵路的修建是最理想的辦法。
這條鐵路一旦修成,將使得沙俄對於中國的影響力排名第一,無它,俄軍直接能夠通過這條鐵路以及京張鐵路湧入京城,隨時能夠威脅中國的根本。
當初都認為中國『政府』是一大敗筆,為了錦齊鐵路而將庫張鐵路拱手讓給俄國,實際上,到今日才能看的出來,李安生的設計。
當初促成這條鐵路的,正是錫良與李安生,而如今,他們倆是來收獲果實來了。
錫良也覺得李安生太過冒險了一點,俄國要發動全麵戰爭的話,東北勝負難料,畢竟底子薄,稍微一打大好前景就要泡湯。
而且,日本也在後麵蠢蠢欲動,巴不得東北跟沙俄大打出手,要是東北戰敗,沙俄隻會在蒙古得利,說不定日俄瓜分東北的夙願就能達成,而俄國在戰爭中元氣大傷,正好要借重日本,無力阻止日本對整個東北的滲透。
俄國是一頭貪得無厭的北極熊,日本就是一頭餓狼,都不是什麽好貨『色』。
李安生很喜歡這種感覺,集思廣益,而不是一個人的獨舞。
大權在他的手上,東北的整體運轉已經以他為核心,而東北的軍事力量也以他為主導,在整體大略上,錫良與吳祿貞等人都能夠為他提供幫助。
東北的治政力量與其他地方不一樣,既有立憲派又有舊官僚,也有革命黨人,更有東北土生土長的勢力,李安生將他們統合在一起,這便是原始的民主。
“東北早晚要有一戰,不是跟俄國便是跟日本,而日本遲早是我們的生死大敵。東北這幾年崛起之勢已成,而日本與俄國在東北的利益將會受到致命的打擊。而東北想要真正崛起,也必須要將中東鐵路與南滿鐵路這兩條生命線拿在手中,更要收回旅大與海參崴。東北將來的大格局同樣走海陸並行,從海參崴到旅大,從葫蘆島到璦琿,從大同到西伯利亞,自成體係。無論關內局勢如何惡化,隻要東北能夠自強,逐漸具備主導關內的實力,將來中國不會『亂』,不會出大問題。”
李安生並不隱瞞他對東北將來的整體設想,他也多次跟吳祿貞等人談起,之所以不介入關內的政治糾葛,就是想要以東北的自成體係來壓製關內。關內想要『亂』,必須要經過李安生的同意。
無論哪怕政治勢力甚至是野心家在北京立足,都要直接麵對唐山與張家口的東北軍,在北方,東北軍強勢的格局已成。
在南方,無論哪個政權都無法定都南京,程李係同樣牢牢的把持著兩江與浙江的大權。
除非曆史發生某種驚人的一致,那就是有人在廣州發起北伐。
但是,有李安生在,由南統北的情形似乎不太可能出現。
原本的軍議變成了整體戰略的大討論,李安生等人圍著錫良,正襟危坐,神情嚴肅。
此刻並無尊卑,隻有長幼,錫良在此,李安生一般都奉他為上座。
其實錫良鐵了心的聽從了李安生的建議,東北走自強自立的道路,自成體係,不分裂不割據,壓製關內的野心家,關內政治清明民主有望,那麽東北可以走關內外一體道路,或是東北政治派係入關參與大選,爭奪中央權力;若是關內民主搞的一團糟,有人想要製造內『亂』,那麽就要問問東北軍答應不答應。
故而,在錫良的強力支持下,現在東北上下心誌堅定,上下一體,都奉李安生為領袖。
“東北之崛起,難免一戰。在我看來,俄國反而不是大患,大患乃為日本。若是我們這次與俄國全麵作戰,日本必定不會加入進來,它向來是個喜歡趁火打劫的角『色』。損己利人,替俄國分擔,日本沒有這麽高尚。所以,我們要在麵對日本這個大敵之前,將俄國當成磨刀石,當成墊腳石。這次的戰爭,我們不僅要打贏,而且要狹雷霆萬鈞之勢,打得俄國不敢進犯。要在日本找不到介入戰爭的機會,若是我們敗,或者與俄國兩敗俱傷,我們都將麵對最為危險的境地,那就是日本可能的參戰。日俄密約是確鑿無疑的,日本也有這個借口參戰。所以,我們要麽不打,要麽就要大打,當成生死之戰來打。借著這次機會,不但要將新軍第三十一鎮到三十六鎮的編製要過來,而且要繼續擴軍,東北至少要有二十鎮的常備兵力,而且要趁機建立龐大的後備役體係。如此,才能嚇住日本。經此一戰,若是能夠戰勝俄國,那麽東北騰飛之勢已成,日本想要來進犯,就要掂量掂量,他們能不能動員百萬陸軍來。”
瘋狂,絕對瘋狂。
目前整個中國由於民國初建,出現了大量的冗軍,林林總總,百萬人還不止,民國『政府』已經在實行裁軍,但是由於北京『政府』還沒有形成絕對權威,故而力度還不夠。
東北軍是規模最龐大的,九鎮兵力加上吳祿貞的第六鎮與閻錫山的暫編第四十三鎮(直接由四十三協升格),也守規矩,正在向北京『政府』要三十一鎮到三十六鎮的編製。
李安生不想壞了規矩,也讚同北京『政府』的裁軍,向革命黨人施壓。
南方革命黨人的軍隊是最為混『亂』的,牛鬼蛇神夾雜其中,無數的地痞流氓匪幫黑社會都在裏頭,妄想用量來對抗北方。
由於在李安生的壓製之下,革命黨人並沒有取得滿意的權力分配結果,很是不滿,除了黃興等人表示接受,宋教仁著手改善同盟會之外,其他革命黨人都在北洋軍沒有掌控的各省搞地方自治。
這就是當前中國的政局,除了蔡鍔為都督的雲南以及胡漢民、陳炯明等人執掌的廣東略為好些,其他的省份如湖南、***等地都很是不堪,尤其是西藏,英國人始終在虎視眈眈。
李安生很清楚暫時還急不得,中央『政府』弱而地方強,隻能是這個結果。
地方上至少還沒有出現割據自立的風『潮』,也沒有出現爭權奪利的混戰,隻是偶爾有小規模的『騷』『亂』而已,隻要不大『亂』,總體還是在朝著進步的方向走,比如民族工業的蓬勃發展。
他急切的想要去除東北崛起的兩道枷鎖,那就是俄國與日本的壓製,隻有輕裝上陣,才能夠實現入主關內。
日本已經吞並了朝鮮,開始以朝鮮為基地,進一步蠶食東北,要想不讓日本一步步走向後世的那般強大,就隻能在東北不讓日本獲得大量的利益。
隻要給他時間,他有辦法讓日本一步步的虛弱下去,但是日本不會給他機會,早晚會有一戰。
晚打不如早打,在一戰前就打出一片新天地,有一戰的幾年過度,東北足夠初步崛起,日本想要打中國的主意,就要掂量掂量自身的實力。
他也想憑著這次戰爭,來促進東北的重工業發展,戰爭有利於軍事工業,能夠帶動整個東北傾向於重工業,雖然由於清廷的倒台,東北實現民主,大規模的改革與規劃已經逐步進行,但是還不夠,需要戰爭的刺激。
德國答應在東北與俄國的戰爭升級之後,提供第二筆1億8千萬金馬克的貸款,提供更為堅實的工業援助。
而美國,也因為英國扶持袁世凱,而傾向於扶持東北來對抗關內。
李安生之前提出了1億美元的貸款,美國雖然初步拒絕,但是司戴德來到買賣城,還是讓他看出了玄機。
美國是在衡量東北有沒有這個實力,如果東北能夠取得幾個戰役的勝利,那麽美國資本毫無疑問的不會錯過這個天大的良機。
憑借著大筆的借款,東北有能力打贏這場戰爭,並且通過戰爭來促成工業體係的基礎奠定。
李安生提出盡快將東北擴軍到二十個鎮,不是沒有道理的。
目前東北軍實際上控製了東三省、內外蒙古以及山西、直隸的部分土地,二十個鎮其實並不算多。
將來打下遠東與外東北,二十個鎮的兵力還不夠。
目前已經成軍以及在編的九個鎮,加上新軍第六鎮、山西的暫編第四十三鎮,還有老王林的一個師兵力,李安生在黑龍江秘密編練的教導隊兩個師的兵力,第三十一鎮到第三十六鎮的編製剛好能夠滿足初步的二十個鎮的初步需求。
這次買賣城戰役的打響,使得列強各國紛紛關注著這場軍事衝突的進展,李安生向美國提出繼續以半貸款半援助的方式,將第三十一鎮到第三十六鎮編練為美械陸軍,讓美國方麵看到了李安生的決心。
更何況,隻要袁世凱識相,關內不但不會拖後腿,反而會給予方便。
真要到對俄全麵戰爭的爆發,北京『政府』難以置身事外。
正當李安生等人在買賣城進行著全盤考量的時候,北京『政府』也『亂』成了一團。
沙俄駐華公使庫朋斯齊向外交部提出了最後通牒,要求北京『政府』宣布東北保安司令部為非法政權,解散東北軍,懲辦戰犯李安生等人,並且向俄國進行賠償,再次提出了對蒙古的非分要求。
而此時,袁世凱也似乎猜到了李安生的用心,他也是騎虎難下之勢。
京城的各派政治勢力紛紛登台亮相,發表了各自的意見,有的傾向於懲辦李安生,取消東北的非法割據獨裁;有的傾向於對俄強硬,聲援東北軍;更有許多人傾向於北洋軍出關接收東北。
昏黃的燈光下,總統府內一片的安靜,袁世凱與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等親信手下反複思考著對策。
北洋軍將領的一致意見,是趁此機會『逼』李安生下台,接收東北以及東北軍。
東北的強大實力讓北洋軍如坐針氈,如芒刺在背,始終不敢動彈,更不敢南下壓製南方的地方勢力。
但是袁世凱卻有他自己的考量,憑借他對李安生的了解,李安生是個有野心的人,但是卻絕不是一意孤行自走絕路的人。
換做其他人在東北割據獨裁,必定不會去主動招惹俄國,反而會趁機統合東北的勢力,憑借北京『政府』應對俄國在蒙古問題上的舉措來壓迫北京『政府』。
之前袁世凱是不想開罪俄國人的,但是這個關頭,別說是李安生反應激烈,就算是李安生保持沉默,必定也有許多的反對勢力進行攻擊,要求『政府』對俄態度必須強硬,駁回俄國的無理要求。
俄國何嚐不是看到了北京『政府』的軟弱無力,想要上門來欺一欺人。
可哪裏想到李安生更加的鐵血,直接將軍隊拉到了買賣城,直接取消了蒙古的獨立,並且積極應對俄國的軍事壓迫。
於是,一場軍事訛詐,變成了實打實的交戰。
想必現在俄國也在懊惱,錯誤的估計了東北軍的反應。
事實上,民國成立後,日本的態度要更為積極些,俄國應該讓日本跳出來跟東北軍鬥上一鬥。
可是,出於老大帝國的盲目自信與毫無根據的心理優勢,俄國做出了錯誤的決斷,正如當年尼古拉二世強烈要求對日本作戰一般。
俄國不得不作出強烈反應,畢竟庫張鐵路修好了大半,決不能就此落到中國手中,憑借俄國對東北軍的初步了解,東北軍是不會輕易結束爭端。
如果在買賣城進行和談,就算能夠依然維持庫張鐵路的特權,但是東北軍已經在蒙古存在,直接威脅伊爾庫茲克,將來必定是俄國在西伯利亞的大患。
無論如何,這次都沒有暫時和解的可能,除非在大打出手之後,這點誰都明白。
正因如此,袁世凱等人所討論的,是如何應對當前的最後通牒。
要打也是東北軍去打生打死,但是,中央『政府』同樣要承擔責任。
一旦不回應對方的最後通牒,那麽隻能是戰爭。
袁世凱本來想要安撫李安生,希望東北軍能夠以大局為重,可是,李安生的一封電報讓他徹底的息了心思。
不但要第三十一鎮到第三十六鎮的編製,而且還要他袁世凱號召全國來應對俄國的戰爭威脅。
東北軍下定決心要打,袁世凱無能為力,不僅無能為力,還要給綁到戰車上頭,跑都跑不掉。
當了這大總統,權力沒有撈到多少,還得跟個小媳『婦』一般的受氣,如今還要給東北軍挾持。
李安生的意思很明顯,畢其功於一役,用戰火來催生中國各方勢力的統合,希望袁世凱不要做民族罪人。
外敵入侵,要是北京『政府』舉止失當,威信大減,很有可能袁世凱這個總統要給彈劾,唐紹儀內閣也要倒台。
而袁世凱唯一的選擇,就是與東北軍站到一條戰線,要打,就是場傾國之戰。
北洋軍根本就無法置身事外,否則,南方的省份必定要鬧騰起來。
敗,則袁世凱也要承擔責任,北洋軍打光也好保留實力也好,他袁世凱必定是要下台的,而且是徹底退出政治舞台。
勝,則這場戰爭是在中央『政府』的領導下打贏的,袁世凱的威望也將空前,中央『政府』將不再軟弱無力,而是以大勢所趨、大義凜然之勢大刀闊斧的改革,集中權力於中央。
更何況,麵對戰爭,中央『政府』有無數的辦法將許多地方權力收歸中央。
東北軍在這場戰爭之後,還能夠有多少力量來對抗中央?
對於袁世凱來說,這也是個機會。
徐世昌這個老政治油子想不通一向精明的李安生為何會如此選擇,但是袁世凱能想的明白,李安生多少還是不信任中國的民主前景,也不相信列強會放任一個統一的中國走民主富強的道路,東北是首當其衝。
與其被動挨打,不如奮起一搏,就像日本,打贏了俄國之後,國際地位空前強大,列強刮目相看,再也不敢輕易小看。
日本由此走向列強道路,中華民國何嚐不能走同樣的道路?
真金不怕火煉,中國也將在這場戰爭之後,往民主的道路上跨越一大步,而不是如今的四分五裂,各方勢力彼此掣肘。
李安生或許能夠利用日俄,在東北走割據獨裁的道路,忍氣吞聲,滿足自己的私人野心,但是李安生不是這種『性』格,不是這種風格。
他從來不願意受製於人,也不想屈居與革命黨人之下,即便響應革命,也要獨樹一幟。
既然李安生有這個覺悟,有這個魄力,那麽他袁世凱自認也是個英雄人物,勝過那些假仁假義滿嘴跑馬的革命黨人與野心家,哪裏會屈居下風。
這是他袁世凱的一個機會,至於將來,等到打贏這場戰爭再說。
忽然,他發現有些期待這次戰爭,向來會製造奇跡的李安生能不能繼續複製奇跡。
現在向俄國妥協,必定是喪權辱國的條約,他袁世凱可不想背這個罵名。
李安生了解他的為人,給了他這個機會,他要是連搖旗呐喊都不敢,那麽也太憋屈了些。
“既然東北軍要麵對外敵,那麽,曹錕,你去山海關,承德便算了,長城防線要在我們手中。芝泉(段祺瑞字),你帶著二鎮去張家口。我來問問李安生,這算不算我對他的支持。”
老謀深算的袁世凱迅速的做出了決斷,這也是對李安生的試探,同時也是陽謀。
東北軍將來要入關,要占領華北,就必須攻破自古就修建在中國北方戰略要地上的防線──萬裏長城。
東北通往華北的咽喉要道,長城上的重要關口──山海關必須要掌握在北洋軍手中。
依托山海關防線,河北北部的薊鎮、宣鎮長城防線將成為東北軍進攻華北威脅和障礙。
同時將張家口這個京城的北大門要回來,那麽,即便讓東北軍占據熱河一帶,將部分防線與東北軍共享,北洋軍也能保持整體防線。
將來即便東北軍要入關,也要力圖先占領長城外側廣大地域,然後再奪取長城防線上的各戰略要地,以形成南威『逼』華北,北依托內外蒙古的格局。
熱河地處奉天、察哈爾兩地之間,南與河北為鄰,長城橫貫其南境。東北軍據有熱河省便能將東三省與關內地區隔絕,這是李安生的底線,袁世凱自然不會去觸動。
雖然熱河對於關內同樣重要,位於長城以北,連接東北、華北和內蒙,但是袁世凱暫時不會去做這種得不償失的舉動。
他也的確是老到,知道李安生不會拒絕他這個要求。
要想讓北洋軍參戰,也隻能將東北軍從唐山等地撤出,退出山海關,將長城防線交給北洋軍,如此才能夠讓北洋軍放心的在張家口駐紮,進行備戰。
袁世凱也是想要憑借這一舉動,向李安生示意,北洋軍願意參戰。
段祺瑞眼前一亮,他也是個鐵血人物,對李安生提出的中***隊不打內戰的提議也很認同,雖然在當前形勢下有些不現實,但是能夠打外戰,自然是不願意打內戰的。
隻要袁世凱決意要打,那麽,北洋軍自然是願意與東北軍協同作戰,而袁世凱要接收長城防線,也的確是恰到其時。
在佩服袁世凱的同時,他也欣然領命,早就想去會一會東北軍,看看他們是如何與俄軍作戰。
至於如何應對北洋軍出關作戰之後南方的局勢,想必李安生也是有主意的,袁世凱立即讓人拍電報給李安生,事不宜遲。
正如『潮』水般洶湧而來,也如『潮』水般倏忽而去,俄軍灰蒙蒙的,整團整團的灰,迅速的離開了戰場。
硝煙彌漫,在皚皚白雪之上,鮮血與斷肢分外的醒目,無數穿著灰蒙蒙軍服的俄軍官兵屍體留在了戰場中央,橫七豎八的倒在了衝鋒路上,倒在了戰壕之中。
俄軍甚至不敢打掃戰場,東北軍的凶猛火力將讓他們永生難忘,甚至不想再麵對那種鋪天蓋地的炮擊與機槍***。
許多地方都豎著鐵絲網,在鐵絲網前頭,密密麻麻的堆積著屍體,有的鐵絲網殘破不堪,許多屍體壓得整個傾斜著,在寒風中晃晃『蕩』『蕩』,很是淒涼。
俄軍打出了白旗,派上了不帶武器的士兵,想要將俄軍官兵的屍體收斂,要是以前,他們會傲慢的告訴清軍使者,贖回屍體,一律出錢,軍官要貴些,可是現在,該是他們求著東北軍。
王大虎提著槍走到一名還沒有斷氣的俄軍士兵跟前,看著他那滿臉的大胡子,粗糙的雙手,以及那飽經風霜的麵容,忽然生出了心有戚戚之感。
一看就是個農民,可憐的俄國農夫,他們樸實、忠誠、勇敢,服從命令,但是,他們被派上了不該上的戰場。
王大虎之前也是個農夫,因為使得一手的好刀法,給招進了軍隊,之前他還有些不樂意,可糧食連年豐收,誰都在怕穀賤傷農,於是便當了兵,誰知道當兵的福利還很不錯,就這麽一直堅持下來。
他仍然沒有忘記自己的本分,那就是從土裏刨食,他同情那個眼睛不舍得閉上,眼神依然心懷留戀的俄國人。
剛才,對方是敵人,現在,對方就躺在那裏,他隻不過是個尋常的農夫,一個之前還不知道為什麽而戰就拿上了槍的農夫。
這就是戰爭,沒有對與錯,無比的殘酷。
對方顯然也知道是活不了了,隻是艱難的忍受著苦痛用帶著祈求的眼神看著王大虎。
王大虎心下不忍,搖了搖頭,提起槍來,用刺刀猛地紮在了對方的心髒部分,隻是那麽一下,對方便終於解脫了,居然能夠帶著一絲微笑就此長眠在雪地上,將來他們也將給葬在這片冰雪之地,幹淨純潔。
軍隊中教授的殺人方法無比犀利,隻是習慣『性』的那麽一刺,倒是也積了些德。
王大虎繼續的巡視著,監督著打掃戰場,有樣學樣,凡是俄國傷兵,許多的士兵都是直接用刺刀幫助對方超脫。
可是,他們中的部分人本來不該死的,他們應該能夠救活。
隻是,醫『藥』以及醫護人員不能浪費在他們的身上,這就是戰爭,殘酷的戰爭。
正如此刻的俄軍,哀鴻遍野,數千名受傷的士兵使得整個恰克圖防區變成了人間地獄。
不斷地有傷員因為傷勢加重或是流血過多而死去,這更加的增添了白日裏的恐怖。
許多傷員聲嘶力竭的喊叫著,忍受著巨大的痛楚。
更多的人眼巴巴的等待著救治,眼神中滿是祈求與陰霾。
可笑的是,寶貴的醫『藥』都隻能首先給軍官們使用,而且低級軍官還無法確保自己能用上。
這些昂貴的醫『藥』同樣來自中國,這真是可笑極了。
本來不會有這麽多高級軍官死傷的,東北軍那三艘飛艇不知道是發了什麽瘋,居然真的飛到了他們的頭頂,用炸彈砸他們。
雖然炸彈沒有準頭,也有炸彈沒有能夠爆炸,但是,還是收到了奇效,俄軍的密集使得飛艇獲得了驚人的戰果,而且,有艘飛艇還誤打誤撞的扔下一顆炸彈,剛好將指揮部掀翻。
就連葉尼卡這樣的指揮官也差點受傷,可想而知這次損失的慘重。
飛艇扔炸彈這是臨時起意,卻收到了效果。
始作俑者是一名叫做王鵬飛的輜重兵,是他忽發奇想,才有了這次所謂的空襲。
李安生也親自召見了他,給予了嘉獎,雖然無法確認飛艇的戰果,但是從俄軍的反應來看,還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王鵬飛甚至在李安生等人麵前建議,建造超大型的飛艇,攜帶數百公斤重的炸彈去空襲俄國城市,或許能夠將一座城市變成廢墟。
這自然是有些大而不當,不過李安生並沒有明確反對,而是鼓勵對方勤加思考,想出更好的辦法。
許多年輕的士兵都從剛才的戰鬥中經曆,成長,學到了許多的東西,有了許多的感悟。
甚至有人寫起了家信,想要對家人傾訴他們的心情。
對於東北軍來說,俄軍是侵略軍,但是,如此簡單的殺戮,並不能引起李安生等人的欣喜之情
此時李安生等人正在緊急的磋商著,是否立即擴大對俄作戰的規模。
剛才那輪炮擊,可是二十萬兩銀子沒了的,既然打了,就不能白打,肯定要讓***子承擔這筆軍費。
可關鍵是,***子自己都窮的要死,根本就不是個好的打劫對象。
包括吳祿貞在內,大部分將領都對擴大對俄戰爭感到擔憂,這是出於對自身實力的保守估計。
俄國畢竟是列強國家,擁有百萬陸軍,與這樣的國家全麵作戰,任憑是誰都要捏一把汗。
也隻有日本那種窮兵黷武的國家,才會主動挑起戰火,雖然打贏了俄國,但是他們似乎也沒有占到什麽便宜,國力也受到了損傷。
“即便我們打贏了這場戰爭,恐怕向俄國索取戰爭賠款也是不現實的,就像日本當年擊敗俄國一樣。我們沒有這個能力威脅歐俄部分,同樣隻能跟日本一樣,放棄戰爭賠款。”
吳祿貞反複的分析之後,提出了與李安生不同的意見。
他固然欽佩李安生的鐵血作風,但是有時候過分的激進並不是好事情,日本就是個例子。
如果堅持索要戰爭賠償,隻能導致戰爭繼續下去,變成了生死之戰,滅國之戰。
歐俄部分遠離中國,即便占據西伯利亞鐵路,光是龐大的運輸費用就要讓人皺眉頭,更何況,西伯利亞鐵路這條大動脈是沙俄的禁忌,無論如何不會輕易讓給中國,除非滅國。
吳祿貞有理有據,甚至拿出了日俄戰爭的例子,來試圖說服李安生。
1904年的日俄戰爭曆時19個月,日軍參戰總兵力約109萬人,死亡10.6萬人,傷17萬餘人,損失艦船91艘,軍費開支17億—18億日元;俄軍參戰總兵力約120萬人,傷亡、被俘約27萬人,損失艦船98艘,軍費開支20億盧布。
最終,日本人力、物力消耗殆盡,無力再戰;俄國國內局勢日益嚴重,沙俄『政府』亦無心戀戰,雙方隻能接受各方調停。
目前東北還沒有完備的工業體係,即便能夠承擔目前九鎮軍隊的作戰消耗,但是想要進行進一步的動員,還是力有未逮,黑龍江兵工廠也好,奉天兵工廠也好,都無法做到這一點。
東北還不是一個國家,以農業為主,財政收入還比不上1904年時的日本,擁有陸軍九鎮,其中有三鎮兵力是剛剛組建,甚至完全沒有戰鬥力的。
即便能夠動員二十五萬的符合條件的民兵參軍,也沒有足夠的軍械裝備。
東北的兩家大型兵工廠以及江南製造局已經是流水線,滿負荷運作,加上美國的秘密軍械供給協議,也隻能滿足目前東北九鎮陸軍以及李安生的秘密勢力、老王林等幾支鐵路破襲武裝,加上不超過十五萬人的民兵後備役兵力。
也就是說,***子即便無法動員百萬參戰部隊,也能在戰爭初期動員四十萬人的兵力,而反觀東北,則隻能在先期投入十三萬的正規軍以及十五萬人的鐵路破襲武裝與民兵後備役,這已經是相當艱難的任務。
戰爭進一步擴大的話,六個月之內,俄軍能夠動員超過百萬的兵力對東北作戰,而東北的極限則是三十五萬兵力——也幸好俄***隊軍備不足訓練落後,後備役的素養完全比不上東北的民兵後備役體係。
別說兵力不夠,軍械物資供應不上,光是龐大的軍費支出,就讓東北難以為繼。
這軍械無法自產,隻能外購,如此一來,又是一大筆的支出,另有軍隊所需的各種物資被服等,光是直接花在軍械物資上頭的,就是一筆大數目。
日俄戰爭,俄國花了十億兩銀子不到,日本則花了十二三億兩銀子左右,即便這次對俄作戰,規模要小於當年的日俄戰爭,但是數億兩銀子還是要的。
當時日本獲得戰爭勝利,說到底還是資金的支撐,英美借給日本貸款共4.1億美元,約占日本軍費開支的40%。
而東北要對俄作戰的話,上哪去借錢?
要是也能借到哪怕隻是三四億兩銀子,吳祿貞作為東北保安副司令,參謀總長,也敢打上這一仗。
畢竟有時候戰爭不能以軍費來衡量,如果打贏了,即便沒有戰爭賠款,光是拿下中東鐵路以及西伯利亞鐵路的外東北段與遠東段,就能夠彌補大筆的軍費開支。
中東鐵路真要拍賣的話,兩億兩銀子還是可以籌集的,而海參崴到赤塔築壘地域的鐵路同樣能夠拍賣,而且不在中東鐵路之下——李安生提出的戰爭首期目標,便是奪取中東鐵路,最終目標是拿下海參崴以及雙城子、海蘭泡等要塞。
占領遠東以及外東北的土地,不動員三十五萬人以上的兵力,根本就無法滿足戰爭所需,這正是吳祿貞判斷戰爭軍費將會嚴重超標的根據。
吳祿貞的意見,是將買賣城變成絞肉機,在這裏進行拉鋸戰,反複消耗俄軍的有生力量,延緩沙俄的軍事動員。
畢竟形勢對沙俄很不利,如果同時在滿洲裏、綏芬河、海蘭泡等地開辟戰線,那麽就無法集中兵力,東北軍同樣要麵對這個問題,但是勝在本土作戰,後勤補給線便捷,而俄軍則隻能通過西伯利亞鐵路反複的運輸物資與兵力。
更何況,俄軍還不得不重兵把守哈爾濱,憑借東北的鐵路破襲能力,隻能在固守哈爾濱的同時,與鐵路破襲武裝進行爭奪,說不定苦心經營的哈爾濱都要給打殘掉。
俄國也並沒有全麵開戰的勇氣,日俄戰爭的慘敗,損失巨大,國力大傷,引起俄國各族人民的憤怒,使得許多大地主、資產階級甚至是貴族對沙皇政權離心離德,爆發了各種革命,使得俄國的元氣到現在還沒有恢複。
其實俄國之所以敢主動發起進攻,就是因為算準東北同樣不敢擴大戰爭規模。
吳祿貞判斷俄國的戰爭目標是扶持***,並且通過張家口到庫倫的鐵路以及正在修建的恰克圖到庫倫的鐵路,完全的掌控蒙古,並且積極向中國的腹心滲透。
自從“大蒙古帝國”獨立後,沙俄就迅速的將張家口到庫倫的鐵路開始向恰克圖延伸,完全不顧北京『政府』的指責,顯然早就有了不惜發動戰爭的準備。
而吳祿貞的目標,則是通過打贏買賣城戰役,迫使俄國不敢進一步發動全麵戰爭,能夠維護蒙古的土地完整,主權在我,鐵路主權自然在我,停戰可以,戰爭賠款不要,鐵路歸我們。
張家口到庫倫的鐵路從1909年開始修建,三年的時間,已經將庫倫到大同段完成了大半,花費了一億六千多萬盧布。
當初簽訂協議的時候,這條鐵路分為三期完成,首期從庫倫到後世的集寧,二期則是由後世的集寧到大同,最後則是大同到張家口。
現在鐵路還沒有修到集寧,但是隻需要修建張家口到大同段,然後北接一段,這條鐵路就能投入使用,對於中國來說,是撿了個大便宜。
沙俄也正是因為東北軍驅逐了鐵路公司,凍結了鐵路公司的資產,接管鐵路附屬地,這才悍然發動戰爭。
開玩笑啊,這條鐵路花費了接近兩億盧布,能輕易放棄?
自從日俄戰爭之後,沙俄的侵華重心日益從東北轉向蒙古,簽訂日俄密約之後,更是如此。
不僅能夠從蒙古向中國腹心滲透,而且當初不惜違背了日本的意願支持錦齊鐵路的修建,就是因為這條鐵路能夠連接張家口。
張家口是什麽地方?北京的北方門戶。
當時沙俄一聽到張家口這三個字就眼睛放光,不惜得罪日本人,也要力保錦齊鐵路的成功立項,可見張家口對他們的誘『惑』有多麽的巨大。
張家口自古作為扼守京都的北大門,連接邊塞與內地的交通要道,素為兵家必爭之地,同時也是蒙漢兩族人民交通和貿易邊口,為發展蒙漢兩族人民的友好關係,溝通內地與邊塞貿易,發揮了重要作用。
由於張家口經濟的繁榮,1909年清『政府』把中國第一條實用鐵路“京張鐵路”從北京修至張家口,京張鐵路開通後,張家口成為中原腹地通往西北的貨流樞紐。
沙俄看到了張家口的重要地理位置以及重要貿易地位,一直想要在張家口開辟商埠,庫張鐵路的修建是最理想的辦法。
這條鐵路一旦修成,將使得沙俄對於中國的影響力排名第一,無它,俄軍直接能夠通過這條鐵路以及京張鐵路湧入京城,隨時能夠威脅中國的根本。
當初都認為中國『政府』是一大敗筆,為了錦齊鐵路而將庫張鐵路拱手讓給俄國,實際上,到今日才能看的出來,李安生的設計。
當初促成這條鐵路的,正是錫良與李安生,而如今,他們倆是來收獲果實來了。
錫良也覺得李安生太過冒險了一點,俄國要發動全麵戰爭的話,東北勝負難料,畢竟底子薄,稍微一打大好前景就要泡湯。
而且,日本也在後麵蠢蠢欲動,巴不得東北跟沙俄大打出手,要是東北戰敗,沙俄隻會在蒙古得利,說不定日俄瓜分東北的夙願就能達成,而俄國在戰爭中元氣大傷,正好要借重日本,無力阻止日本對整個東北的滲透。
俄國是一頭貪得無厭的北極熊,日本就是一頭餓狼,都不是什麽好貨『色』。
李安生很喜歡這種感覺,集思廣益,而不是一個人的獨舞。
大權在他的手上,東北的整體運轉已經以他為核心,而東北的軍事力量也以他為主導,在整體大略上,錫良與吳祿貞等人都能夠為他提供幫助。
東北的治政力量與其他地方不一樣,既有立憲派又有舊官僚,也有革命黨人,更有東北土生土長的勢力,李安生將他們統合在一起,這便是原始的民主。
“東北早晚要有一戰,不是跟俄國便是跟日本,而日本遲早是我們的生死大敵。東北這幾年崛起之勢已成,而日本與俄國在東北的利益將會受到致命的打擊。而東北想要真正崛起,也必須要將中東鐵路與南滿鐵路這兩條生命線拿在手中,更要收回旅大與海參崴。東北將來的大格局同樣走海陸並行,從海參崴到旅大,從葫蘆島到璦琿,從大同到西伯利亞,自成體係。無論關內局勢如何惡化,隻要東北能夠自強,逐漸具備主導關內的實力,將來中國不會『亂』,不會出大問題。”
李安生並不隱瞞他對東北將來的整體設想,他也多次跟吳祿貞等人談起,之所以不介入關內的政治糾葛,就是想要以東北的自成體係來壓製關內。關內想要『亂』,必須要經過李安生的同意。
無論哪怕政治勢力甚至是野心家在北京立足,都要直接麵對唐山與張家口的東北軍,在北方,東北軍強勢的格局已成。
在南方,無論哪個政權都無法定都南京,程李係同樣牢牢的把持著兩江與浙江的大權。
除非曆史發生某種驚人的一致,那就是有人在廣州發起北伐。
但是,有李安生在,由南統北的情形似乎不太可能出現。
原本的軍議變成了整體戰略的大討論,李安生等人圍著錫良,正襟危坐,神情嚴肅。
此刻並無尊卑,隻有長幼,錫良在此,李安生一般都奉他為上座。
其實錫良鐵了心的聽從了李安生的建議,東北走自強自立的道路,自成體係,不分裂不割據,壓製關內的野心家,關內政治清明民主有望,那麽東北可以走關內外一體道路,或是東北政治派係入關參與大選,爭奪中央權力;若是關內民主搞的一團糟,有人想要製造內『亂』,那麽就要問問東北軍答應不答應。
故而,在錫良的強力支持下,現在東北上下心誌堅定,上下一體,都奉李安生為領袖。
“東北之崛起,難免一戰。在我看來,俄國反而不是大患,大患乃為日本。若是我們這次與俄國全麵作戰,日本必定不會加入進來,它向來是個喜歡趁火打劫的角『色』。損己利人,替俄國分擔,日本沒有這麽高尚。所以,我們要在麵對日本這個大敵之前,將俄國當成磨刀石,當成墊腳石。這次的戰爭,我們不僅要打贏,而且要狹雷霆萬鈞之勢,打得俄國不敢進犯。要在日本找不到介入戰爭的機會,若是我們敗,或者與俄國兩敗俱傷,我們都將麵對最為危險的境地,那就是日本可能的參戰。日俄密約是確鑿無疑的,日本也有這個借口參戰。所以,我們要麽不打,要麽就要大打,當成生死之戰來打。借著這次機會,不但要將新軍第三十一鎮到三十六鎮的編製要過來,而且要繼續擴軍,東北至少要有二十鎮的常備兵力,而且要趁機建立龐大的後備役體係。如此,才能嚇住日本。經此一戰,若是能夠戰勝俄國,那麽東北騰飛之勢已成,日本想要來進犯,就要掂量掂量,他們能不能動員百萬陸軍來。”
瘋狂,絕對瘋狂。
目前整個中國由於民國初建,出現了大量的冗軍,林林總總,百萬人還不止,民國『政府』已經在實行裁軍,但是由於北京『政府』還沒有形成絕對權威,故而力度還不夠。
東北軍是規模最龐大的,九鎮兵力加上吳祿貞的第六鎮與閻錫山的暫編第四十三鎮(直接由四十三協升格),也守規矩,正在向北京『政府』要三十一鎮到三十六鎮的編製。
李安生不想壞了規矩,也讚同北京『政府』的裁軍,向革命黨人施壓。
南方革命黨人的軍隊是最為混『亂』的,牛鬼蛇神夾雜其中,無數的地痞流氓匪幫黑社會都在裏頭,妄想用量來對抗北方。
由於在李安生的壓製之下,革命黨人並沒有取得滿意的權力分配結果,很是不滿,除了黃興等人表示接受,宋教仁著手改善同盟會之外,其他革命黨人都在北洋軍沒有掌控的各省搞地方自治。
這就是當前中國的政局,除了蔡鍔為都督的雲南以及胡漢民、陳炯明等人執掌的廣東略為好些,其他的省份如湖南、***等地都很是不堪,尤其是西藏,英國人始終在虎視眈眈。
李安生很清楚暫時還急不得,中央『政府』弱而地方強,隻能是這個結果。
地方上至少還沒有出現割據自立的風『潮』,也沒有出現爭權奪利的混戰,隻是偶爾有小規模的『騷』『亂』而已,隻要不大『亂』,總體還是在朝著進步的方向走,比如民族工業的蓬勃發展。
他急切的想要去除東北崛起的兩道枷鎖,那就是俄國與日本的壓製,隻有輕裝上陣,才能夠實現入主關內。
日本已經吞並了朝鮮,開始以朝鮮為基地,進一步蠶食東北,要想不讓日本一步步走向後世的那般強大,就隻能在東北不讓日本獲得大量的利益。
隻要給他時間,他有辦法讓日本一步步的虛弱下去,但是日本不會給他機會,早晚會有一戰。
晚打不如早打,在一戰前就打出一片新天地,有一戰的幾年過度,東北足夠初步崛起,日本想要打中國的主意,就要掂量掂量自身的實力。
他也想憑著這次戰爭,來促進東北的重工業發展,戰爭有利於軍事工業,能夠帶動整個東北傾向於重工業,雖然由於清廷的倒台,東北實現民主,大規模的改革與規劃已經逐步進行,但是還不夠,需要戰爭的刺激。
德國答應在東北與俄國的戰爭升級之後,提供第二筆1億8千萬金馬克的貸款,提供更為堅實的工業援助。
而美國,也因為英國扶持袁世凱,而傾向於扶持東北來對抗關內。
李安生之前提出了1億美元的貸款,美國雖然初步拒絕,但是司戴德來到買賣城,還是讓他看出了玄機。
美國是在衡量東北有沒有這個實力,如果東北能夠取得幾個戰役的勝利,那麽美國資本毫無疑問的不會錯過這個天大的良機。
憑借著大筆的借款,東北有能力打贏這場戰爭,並且通過戰爭來促成工業體係的基礎奠定。
李安生提出盡快將東北擴軍到二十個鎮,不是沒有道理的。
目前東北軍實際上控製了東三省、內外蒙古以及山西、直隸的部分土地,二十個鎮其實並不算多。
將來打下遠東與外東北,二十個鎮的兵力還不夠。
目前已經成軍以及在編的九個鎮,加上新軍第六鎮、山西的暫編第四十三鎮,還有老王林的一個師兵力,李安生在黑龍江秘密編練的教導隊兩個師的兵力,第三十一鎮到第三十六鎮的編製剛好能夠滿足初步的二十個鎮的初步需求。
這次買賣城戰役的打響,使得列強各國紛紛關注著這場軍事衝突的進展,李安生向美國提出繼續以半貸款半援助的方式,將第三十一鎮到第三十六鎮編練為美械陸軍,讓美國方麵看到了李安生的決心。
更何況,隻要袁世凱識相,關內不但不會拖後腿,反而會給予方便。
真要到對俄全麵戰爭的爆發,北京『政府』難以置身事外。
正當李安生等人在買賣城進行著全盤考量的時候,北京『政府』也『亂』成了一團。
沙俄駐華公使庫朋斯齊向外交部提出了最後通牒,要求北京『政府』宣布東北保安司令部為非法政權,解散東北軍,懲辦戰犯李安生等人,並且向俄國進行賠償,再次提出了對蒙古的非分要求。
而此時,袁世凱也似乎猜到了李安生的用心,他也是騎虎難下之勢。
京城的各派政治勢力紛紛登台亮相,發表了各自的意見,有的傾向於懲辦李安生,取消東北的非法割據獨裁;有的傾向於對俄強硬,聲援東北軍;更有許多人傾向於北洋軍出關接收東北。
昏黃的燈光下,總統府內一片的安靜,袁世凱與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等親信手下反複思考著對策。
北洋軍將領的一致意見,是趁此機會『逼』李安生下台,接收東北以及東北軍。
東北的強大實力讓北洋軍如坐針氈,如芒刺在背,始終不敢動彈,更不敢南下壓製南方的地方勢力。
但是袁世凱卻有他自己的考量,憑借他對李安生的了解,李安生是個有野心的人,但是卻絕不是一意孤行自走絕路的人。
換做其他人在東北割據獨裁,必定不會去主動招惹俄國,反而會趁機統合東北的勢力,憑借北京『政府』應對俄國在蒙古問題上的舉措來壓迫北京『政府』。
之前袁世凱是不想開罪俄國人的,但是這個關頭,別說是李安生反應激烈,就算是李安生保持沉默,必定也有許多的反對勢力進行攻擊,要求『政府』對俄態度必須強硬,駁回俄國的無理要求。
俄國何嚐不是看到了北京『政府』的軟弱無力,想要上門來欺一欺人。
可哪裏想到李安生更加的鐵血,直接將軍隊拉到了買賣城,直接取消了蒙古的獨立,並且積極應對俄國的軍事壓迫。
於是,一場軍事訛詐,變成了實打實的交戰。
想必現在俄國也在懊惱,錯誤的估計了東北軍的反應。
事實上,民國成立後,日本的態度要更為積極些,俄國應該讓日本跳出來跟東北軍鬥上一鬥。
可是,出於老大帝國的盲目自信與毫無根據的心理優勢,俄國做出了錯誤的決斷,正如當年尼古拉二世強烈要求對日本作戰一般。
俄國不得不作出強烈反應,畢竟庫張鐵路修好了大半,決不能就此落到中國手中,憑借俄國對東北軍的初步了解,東北軍是不會輕易結束爭端。
如果在買賣城進行和談,就算能夠依然維持庫張鐵路的特權,但是東北軍已經在蒙古存在,直接威脅伊爾庫茲克,將來必定是俄國在西伯利亞的大患。
無論如何,這次都沒有暫時和解的可能,除非在大打出手之後,這點誰都明白。
正因如此,袁世凱等人所討論的,是如何應對當前的最後通牒。
要打也是東北軍去打生打死,但是,中央『政府』同樣要承擔責任。
一旦不回應對方的最後通牒,那麽隻能是戰爭。
袁世凱本來想要安撫李安生,希望東北軍能夠以大局為重,可是,李安生的一封電報讓他徹底的息了心思。
不但要第三十一鎮到第三十六鎮的編製,而且還要他袁世凱號召全國來應對俄國的戰爭威脅。
東北軍下定決心要打,袁世凱無能為力,不僅無能為力,還要給綁到戰車上頭,跑都跑不掉。
當了這大總統,權力沒有撈到多少,還得跟個小媳『婦』一般的受氣,如今還要給東北軍挾持。
李安生的意思很明顯,畢其功於一役,用戰火來催生中國各方勢力的統合,希望袁世凱不要做民族罪人。
外敵入侵,要是北京『政府』舉止失當,威信大減,很有可能袁世凱這個總統要給彈劾,唐紹儀內閣也要倒台。
而袁世凱唯一的選擇,就是與東北軍站到一條戰線,要打,就是場傾國之戰。
北洋軍根本就無法置身事外,否則,南方的省份必定要鬧騰起來。
敗,則袁世凱也要承擔責任,北洋軍打光也好保留實力也好,他袁世凱必定是要下台的,而且是徹底退出政治舞台。
勝,則這場戰爭是在中央『政府』的領導下打贏的,袁世凱的威望也將空前,中央『政府』將不再軟弱無力,而是以大勢所趨、大義凜然之勢大刀闊斧的改革,集中權力於中央。
更何況,麵對戰爭,中央『政府』有無數的辦法將許多地方權力收歸中央。
東北軍在這場戰爭之後,還能夠有多少力量來對抗中央?
對於袁世凱來說,這也是個機會。
徐世昌這個老政治油子想不通一向精明的李安生為何會如此選擇,但是袁世凱能想的明白,李安生多少還是不信任中國的民主前景,也不相信列強會放任一個統一的中國走民主富強的道路,東北是首當其衝。
與其被動挨打,不如奮起一搏,就像日本,打贏了俄國之後,國際地位空前強大,列強刮目相看,再也不敢輕易小看。
日本由此走向列強道路,中華民國何嚐不能走同樣的道路?
真金不怕火煉,中國也將在這場戰爭之後,往民主的道路上跨越一大步,而不是如今的四分五裂,各方勢力彼此掣肘。
李安生或許能夠利用日俄,在東北走割據獨裁的道路,忍氣吞聲,滿足自己的私人野心,但是李安生不是這種『性』格,不是這種風格。
他從來不願意受製於人,也不想屈居與革命黨人之下,即便響應革命,也要獨樹一幟。
既然李安生有這個覺悟,有這個魄力,那麽他袁世凱自認也是個英雄人物,勝過那些假仁假義滿嘴跑馬的革命黨人與野心家,哪裏會屈居下風。
這是他袁世凱的一個機會,至於將來,等到打贏這場戰爭再說。
忽然,他發現有些期待這次戰爭,向來會製造奇跡的李安生能不能繼續複製奇跡。
現在向俄國妥協,必定是喪權辱國的條約,他袁世凱可不想背這個罵名。
李安生了解他的為人,給了他這個機會,他要是連搖旗呐喊都不敢,那麽也太憋屈了些。
“既然東北軍要麵對外敵,那麽,曹錕,你去山海關,承德便算了,長城防線要在我們手中。芝泉(段祺瑞字),你帶著二鎮去張家口。我來問問李安生,這算不算我對他的支持。”
老謀深算的袁世凱迅速的做出了決斷,這也是對李安生的試探,同時也是陽謀。
東北軍將來要入關,要占領華北,就必須攻破自古就修建在中國北方戰略要地上的防線──萬裏長城。
東北通往華北的咽喉要道,長城上的重要關口──山海關必須要掌握在北洋軍手中。
依托山海關防線,河北北部的薊鎮、宣鎮長城防線將成為東北軍進攻華北威脅和障礙。
同時將張家口這個京城的北大門要回來,那麽,即便讓東北軍占據熱河一帶,將部分防線與東北軍共享,北洋軍也能保持整體防線。
將來即便東北軍要入關,也要力圖先占領長城外側廣大地域,然後再奪取長城防線上的各戰略要地,以形成南威『逼』華北,北依托內外蒙古的格局。
熱河地處奉天、察哈爾兩地之間,南與河北為鄰,長城橫貫其南境。東北軍據有熱河省便能將東三省與關內地區隔絕,這是李安生的底線,袁世凱自然不會去觸動。
雖然熱河對於關內同樣重要,位於長城以北,連接東北、華北和內蒙,但是袁世凱暫時不會去做這種得不償失的舉動。
他也的確是老到,知道李安生不會拒絕他這個要求。
要想讓北洋軍參戰,也隻能將東北軍從唐山等地撤出,退出山海關,將長城防線交給北洋軍,如此才能夠讓北洋軍放心的在張家口駐紮,進行備戰。
袁世凱也是想要憑借這一舉動,向李安生示意,北洋軍願意參戰。
段祺瑞眼前一亮,他也是個鐵血人物,對李安生提出的中***隊不打內戰的提議也很認同,雖然在當前形勢下有些不現實,但是能夠打外戰,自然是不願意打內戰的。
隻要袁世凱決意要打,那麽,北洋軍自然是願意與東北軍協同作戰,而袁世凱要接收長城防線,也的確是恰到其時。
在佩服袁世凱的同時,他也欣然領命,早就想去會一會東北軍,看看他們是如何與俄軍作戰。
至於如何應對北洋軍出關作戰之後南方的局勢,想必李安生也是有主意的,袁世凱立即讓人拍電報給李安生,事不宜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