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蔡鍔之戰略
目前中國最大的兵工廠還是齊齊哈爾兵工廠與雙鴨山兵工廠,在李安生的多年經營之下,規模相當龐大。
這是由於李安生早早的開發出了自主產權的“07”式步槍開始的,又打開了海外市場。
如今全國統一了製式步槍,便是結合了東北兵工廠與江南製造局大成的“辛亥”式步槍。
江南製造局在李安生接手前,隻能年產步槍五千支,現在則擴大了十倍還不止,達到了年產“上海造”步槍七萬支。
漢陽兵工廠在清廷倒台時,已經能夠年產步槍三萬支,而經過李安生的扶持,經過改造與整頓,目前與“上海造”步槍同一規格的新式“辛亥”式步槍,再次的達到了三萬支的年產量,而且產能還在進一步的擴大,也是拜戰爭所賜。
目前上海也好,漢陽也好,還有東北的幾家兵工廠,都已經統一的步槍的名稱“辛亥”式,隻是各個工廠製造的型號略有輕微不同而已。
這種最新式的步槍技術已經徹底成熟,完全的超過了當世任何一款步槍,成為了最為適合中國人使用的步槍。
李安生的初步目標是全國各家兵工廠能夠年產“辛亥”式二十萬支,逐步的將輕重機槍,各種火炮的製造也提上來。
尤其是土耳其與南美數國都開始大規模列裝“辛亥”式的外銷型號之後,對於兵工廠的產能進一步提出了要求。
“這槍好用,實屬難得,難以想象居然是我國自己設計製造。”
說起“辛亥”式這種集大成的步槍,蔡鍔眉飛『色』舞,這是他見過的最好的步槍,甚至要勝於德國的98k。
日本在自己設計製式步槍上頭,走過了一段漫長的道路,而中國後來居上,完成了一次軍事壯舉。
一款擁有自主產權並且能夠大規模列裝成為大國陸軍製式裝備的步槍,對於這個國家是多麽的難能可貴。
蔡鍔一直擔心李安生是個野心勃勃的大軍閥,但有三點,他還是肯定對方的,那就是在軍事改革上,對民族工業的開明扶持,以及對列強的強硬態度。
一路上,他與蔣方震也在反複的探討將來中國的時局發展。
袁世凱日益傾向於集權,在民主開化方麵不如李安生,但是李安生有時候也表現出了強勢與獨裁的一麵,這讓國內的民主勢力有些猶疑。
但李安生總體還是在東北進行民主改革,發展經濟,推進中國的軍事改革,對教育尤其重視,是個具有進步意義的強勢人物。
相比於袁世凱,蔡鍔更傾向於選擇李安生,但是他還需要觀察。
若是李安生野心勃勃,他還是傾向於推動黃興站出來競選總統,而不是選擇學李安生,在湖北觀望形勢進展。
他也不知道李安生留下他是什麽用意,就連蔣方震也有些局促。
這位強權人物短短的數年就迅速崛起,年輕的過分,在東北創下了無數奇跡,照道理應該是能夠輕易招攬大批人才,但是無數人望而卻步,因為東北的神秘莫測,東北的崛起太過詭異,完全突破了常理。
蔡鍔與李安生隨意的就中國近年來在軍事上的進步探討,說來說去,李安生對於中國的軍事改革軍工體係的推動是功勞卓著,離不開他的一手支持。
蔡鍔自從就任雲南都督之後,積極更新人事,革除弊政,整頓財政,裁減軍隊,興辦教育,開發實業,使雲南呈現出一派生氣勃勃的景象。
李安生看到了蔡鍔治政的能力,卻還沒有見到蔡鍔的軍事能力,要知道軍事能力是要用實戰來磨礪,檢驗的。
剛才李安生談到英法對西南邊疆的窺視,也是在試探蔡鍔有沒有更好的應對方法,蔡鍔所寫的《五省邊防計劃》是好的,可是當下國內格局詭異,斷無實現的可能。
雲南陸軍講武堂也出了不少的人才,也在蔡鍔的領頭下,對軍略頗有建樹,《五省邊防計劃》出於雲南軍界集體之手,由此可見。
蔡鍔當初呼籲“英窺西藏,法窺滇黔桂粵之謀日迫,邊陲多故,危機已伏。若屏藩不固,國將不國。”親自擔任主編,擬定了數萬言的《五省邊防計劃》,即西南邊防協同作戰計劃。該計劃指出,中華民國雖然已經建立,但“內訌未靖,外患思乘”,列強侵吞中國之心不死。除沙俄日本在東、北部邊境地區屢挑事端外,英國侵略者也不斷從印度以武力幹涉西藏,法國也往越南增兵,企圖進犯滇桂。在此情況下,“西南邊要尤陷危險,民國全局殆哉岌岌”。
因此,蔡鍔呼籲滇、川,黔、桂、粵五省實行軍事聯合,以便隨時抗擊英法侵略者的軍事侵略,保衛新生的共和國。這份計劃草案分三編十章,分別對五省聯合軍的兵力編成、作戰區域和協同辦法,軍隊的集中,展開和作戰步驟,以及戰前準備,兵站設置,戰場建設等重大問題。作了詳細的闡述和具體的規定。
它雖然未能實行,卻充分而具體地體現了蔡鍔的戰區戰略思想。
李安生的戰區戰略思想其實還是從蔡鍔的這份《五省邊防計劃》得到的靈感,在這個時代,他這個半吊子軍事『迷』隻能以穿越者的眼光來引導,而具體的實施,還是要靠蔡鍔這等人才。
所以蔡鍔親自到了東北,讓他很高興,要是能將蔡鍔收入麾下,那麽東北更加的將星薈萃,蔡鍔、蔣方震、吳祿貞、張孝淮、張紹曾、藍天蔚等名將雲集,李安生自己培養出來的李持國、謝垢、蘇凱、狄益青、孟繁路等人也是一時瑜亮。
“民國初建,邊疆不穩,我堅持要打俄國,其實也是在震懾其他各國,不然的話,今日衝突,明日挑釁,這回是日本,那回是英國,哪裏能有寧日?幹脆豁出去,大打一場,為四萬萬人爭國格。勝則飛黃騰達,敗則萬劫不複,僅此而已。”
李安生慷慨激昂,義正詞嚴。
國內對他頗有抨擊,將他的形象塑造成一個戰爭販子,即便是袁世凱一係,也是背地裏多有詆毀。
好吧,戰爭販子就戰爭販子,他問心無愧。
總有一天,他會證明給世界看,他李安生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
不過,對俄作戰,效果還是有的,最起碼列強的貓爪沒有了。
否則的話,今日交涉,明***迫,每天都有事端,列強將民國『政府』當成了爛泥,想踩就踩。
而中國對俄國宣戰後,連一直不安分的日本也消停了下來,不敢過多的刺激東北軍。
小日本鬼子,來啊,來就痛揍你。
李安生後世可是個小憤青,對日本恨之入骨,恨不得將日本徹底踏平,哪裏能夠容許日本趁火打劫。
東北軍就像個刺蝟,誰來都要狠狠紮,這勢頭嚇住了列強各國,不敢輕易欺辱中國。
這跟人之常情沒什麽兩樣,人善被人欺,過度的軟弱隻會招致進一步的變本加厲的淩辱。
蔡鍔也很認同,他是個主張對外強硬的愛國將領,甚至提出了軍國民主義的主張。
在日本留學的時候,蔡鍔一麵如饑似渴地學習軍事知識,一麵苦苦地思索拯救中華的途徑。1902年2月,他在梁啟超創辦的《新民叢報》上,發表了題為《軍國民篇》的文章,闡述丁他的救國救民主張。他認為中國之所以“國力孱弱,生氣銷沉”,主要由於教育落後,思想陳舊,體魄羸弱,武器窳劣等原因造成的。若要改變上述弊病,必須實行“軍國民主義。”
他斷言:“居今日而不以軍國民主義普及四萬萬,則中國其真亡矣。”那麽,怎樣實行“軍國民主義”呢?蔡鍔認為“欲建造軍國民,必先陶鑄國魂”。
至於“國魂”的具體內容是什麽,蔡鍔雖冥思苦想,卻未能做出回答。
當時,國內正掀起編練新軍、改革軍製的熱『潮』,把練兵作為救國的“第一要義”。而蔡鍔等愛國青年則認為尚武不僅需要刀劍,而且更需要精神,禦侮不僅需要槍炮,更需要國魂。提出對全民進行軍事教育、軍事訓練,以提高國民素質。這種主張,與單純依靠改革軍製以求強兵禦侮的思想相比,顯然視野更廣闊、更深遠。
蔡鍔未能詮釋的“國魂”,在李安生這裏卻有了全盤的回答,那就是國之魂魄,民族脊梁。
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這種國魂首先體現在了軍隊身上。
在任何情況下,軍隊都要無條件的服從,民族危亡,要衝在第一線。
這次的對俄戰爭,既是對軍隊的考驗,也是對國魂的錘煉。
中國人永遠都要爭國格,不惜一戰,不惜將民族命運寄托在萬丈深淵之上。
恐怕至今俄國人都不敢相信,中華民國初建,就敢發動如此大規模的戰爭,而且還有這個能力。
蔡鍔由衷的感慨,當初在雲南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熱血沸騰,各方將士都來請願,要求北上作戰,讓他很是觸動。
李安生將中國帶入了戰爭,但是,他對中國還是有功績的,這點應該承認。
沒有這次戰爭,中國的政局將發生很微妙的變化,讓人無法找到方向,而現在各方攜手,眾誌成城,一致投入到戰爭中來,也是個難得的機遇。
“五省邊防計劃還是有實現的可能,等對俄戰爭結束後,就立即著手組建雲南軍區,而且是大軍區,將來,不僅要駐防五省,還要承擔將民主傳播到中南半島的重任。”
蔡鍔暗暗心驚,李安生居然對中俄戰爭如此樂觀,樂觀到對俄戰爭勝利後,還能立即在西南邊境對英法等國強硬。
不過李安生的風格的確如此,傾向於打出中國的一片新天地。
解放中南半島?
安南、緬甸、暹羅等地?
蔡鍔熱血沸騰起來,中***人,以保衛國土為要務,但何嚐沒有開疆拓土的宿願?
更何況,那些土地自古便是中國的一部分,或是臣屬。
他不知道李安生跟他說這些是何用意,但是他還是感到振奮,李安生這樣的強勢人物說出來的話都是有意向的,正如當初提出對俄戰爭一樣。
雲南大軍區麽?
很好。
中國現在有六大軍區,東北軍控製之下的庫倫軍區與東北軍區,中央『政府』控製的直隸軍區與西北軍區,兩江控製的南京軍區,以及革命黨人控製的武漢軍區。
在這樣奇怪的格局之下,五省邊防計劃給忽視掉,很正常,畢竟雲南沒有實現大軍區的可能。
除非武力征伐,但是這更加的不現實。
蔡鍔雖然內心謹慎,但還是將五省邊防計劃與大軍區構建思想詳述,希望能夠得到李安生的支持。
像他也好,吳祿貞等人也好,作為軍人,都在擔心一點,那就是中國的政治。
軍人不問政治,隻是相對,不是絕對。
民國初建,但是要想實現富強,走何種道路,尚未可知。
民主沒有一個明確的道路,國家戰略沒有一個正確的部署,軍事改革沒有一個明晰的方向。
正如吳祿貞等人選擇支持李安生一樣,蔡鍔也希望能夠得到這位強權人物的支持,希望能夠找到一條最為適合中國的道路,不管是政治還是經濟,還是軍事上。
李安生也向蔡鍔介紹了當前北方戰局,以及明確的戰略思想,那就是攻克烏蘭烏德,切斷西伯利亞鐵路,攻略赤塔築壘地域,從而以伊爾庫茲克為前線,逐步孤立海參崴等東方要塞。
但是蔡鍔立即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那就是從伊爾庫茲克到赤塔大戰場作戰,對中國不利,畢竟兵力不足,最好的辦法,是從海蘭泡北上,切斷西伯利亞大鐵路,然後集中攻擊伯力這個不上不下的要塞,北進廟街,***韃靼海峽,進一步***海參崴。
如此,海參崴要塞就等於被徹底封絕,不戰而下。
李安生本來就在頭痛,攻克雙城子要塞與海參崴要塞的傷亡承擔不起,似乎真的可以考慮蔡鍔的建議。
“那麽,烏蘭烏德不打?赤塔要塞不打?”
目前中國最大的兵工廠還是齊齊哈爾兵工廠與雙鴨山兵工廠,在李安生的多年經營之下,規模相當龐大。
這是由於李安生早早的開發出了自主產權的“07”式步槍開始的,又打開了海外市場。
如今全國統一了製式步槍,便是結合了東北兵工廠與江南製造局大成的“辛亥”式步槍。
江南製造局在李安生接手前,隻能年產步槍五千支,現在則擴大了十倍還不止,達到了年產“上海造”步槍七萬支。
漢陽兵工廠在清廷倒台時,已經能夠年產步槍三萬支,而經過李安生的扶持,經過改造與整頓,目前與“上海造”步槍同一規格的新式“辛亥”式步槍,再次的達到了三萬支的年產量,而且產能還在進一步的擴大,也是拜戰爭所賜。
目前上海也好,漢陽也好,還有東北的幾家兵工廠,都已經統一的步槍的名稱“辛亥”式,隻是各個工廠製造的型號略有輕微不同而已。
這種最新式的步槍技術已經徹底成熟,完全的超過了當世任何一款步槍,成為了最為適合中國人使用的步槍。
李安生的初步目標是全國各家兵工廠能夠年產“辛亥”式二十萬支,逐步的將輕重機槍,各種火炮的製造也提上來。
尤其是土耳其與南美數國都開始大規模列裝“辛亥”式的外銷型號之後,對於兵工廠的產能進一步提出了要求。
“這槍好用,實屬難得,難以想象居然是我國自己設計製造。”
說起“辛亥”式這種集大成的步槍,蔡鍔眉飛『色』舞,這是他見過的最好的步槍,甚至要勝於德國的98k。
日本在自己設計製式步槍上頭,走過了一段漫長的道路,而中國後來居上,完成了一次軍事壯舉。
一款擁有自主產權並且能夠大規模列裝成為大國陸軍製式裝備的步槍,對於這個國家是多麽的難能可貴。
蔡鍔一直擔心李安生是個野心勃勃的大軍閥,但有三點,他還是肯定對方的,那就是在軍事改革上,對民族工業的開明扶持,以及對列強的強硬態度。
一路上,他與蔣方震也在反複的探討將來中國的時局發展。
袁世凱日益傾向於集權,在民主開化方麵不如李安生,但是李安生有時候也表現出了強勢與獨裁的一麵,這讓國內的民主勢力有些猶疑。
但李安生總體還是在東北進行民主改革,發展經濟,推進中國的軍事改革,對教育尤其重視,是個具有進步意義的強勢人物。
相比於袁世凱,蔡鍔更傾向於選擇李安生,但是他還需要觀察。
若是李安生野心勃勃,他還是傾向於推動黃興站出來競選總統,而不是選擇學李安生,在湖北觀望形勢進展。
他也不知道李安生留下他是什麽用意,就連蔣方震也有些局促。
這位強權人物短短的數年就迅速崛起,年輕的過分,在東北創下了無數奇跡,照道理應該是能夠輕易招攬大批人才,但是無數人望而卻步,因為東北的神秘莫測,東北的崛起太過詭異,完全突破了常理。
蔡鍔與李安生隨意的就中國近年來在軍事上的進步探討,說來說去,李安生對於中國的軍事改革軍工體係的推動是功勞卓著,離不開他的一手支持。
蔡鍔自從就任雲南都督之後,積極更新人事,革除弊政,整頓財政,裁減軍隊,興辦教育,開發實業,使雲南呈現出一派生氣勃勃的景象。
李安生看到了蔡鍔治政的能力,卻還沒有見到蔡鍔的軍事能力,要知道軍事能力是要用實戰來磨礪,檢驗的。
剛才李安生談到英法對西南邊疆的窺視,也是在試探蔡鍔有沒有更好的應對方法,蔡鍔所寫的《五省邊防計劃》是好的,可是當下國內格局詭異,斷無實現的可能。
雲南陸軍講武堂也出了不少的人才,也在蔡鍔的領頭下,對軍略頗有建樹,《五省邊防計劃》出於雲南軍界集體之手,由此可見。
蔡鍔當初呼籲“英窺西藏,法窺滇黔桂粵之謀日迫,邊陲多故,危機已伏。若屏藩不固,國將不國。”親自擔任主編,擬定了數萬言的《五省邊防計劃》,即西南邊防協同作戰計劃。該計劃指出,中華民國雖然已經建立,但“內訌未靖,外患思乘”,列強侵吞中國之心不死。除沙俄日本在東、北部邊境地區屢挑事端外,英國侵略者也不斷從印度以武力幹涉西藏,法國也往越南增兵,企圖進犯滇桂。在此情況下,“西南邊要尤陷危險,民國全局殆哉岌岌”。
因此,蔡鍔呼籲滇、川,黔、桂、粵五省實行軍事聯合,以便隨時抗擊英法侵略者的軍事侵略,保衛新生的共和國。這份計劃草案分三編十章,分別對五省聯合軍的兵力編成、作戰區域和協同辦法,軍隊的集中,展開和作戰步驟,以及戰前準備,兵站設置,戰場建設等重大問題。作了詳細的闡述和具體的規定。
它雖然未能實行,卻充分而具體地體現了蔡鍔的戰區戰略思想。
李安生的戰區戰略思想其實還是從蔡鍔的這份《五省邊防計劃》得到的靈感,在這個時代,他這個半吊子軍事『迷』隻能以穿越者的眼光來引導,而具體的實施,還是要靠蔡鍔這等人才。
所以蔡鍔親自到了東北,讓他很高興,要是能將蔡鍔收入麾下,那麽東北更加的將星薈萃,蔡鍔、蔣方震、吳祿貞、張孝淮、張紹曾、藍天蔚等名將雲集,李安生自己培養出來的李持國、謝垢、蘇凱、狄益青、孟繁路等人也是一時瑜亮。
“民國初建,邊疆不穩,我堅持要打俄國,其實也是在震懾其他各國,不然的話,今日衝突,明日挑釁,這回是日本,那回是英國,哪裏能有寧日?幹脆豁出去,大打一場,為四萬萬人爭國格。勝則飛黃騰達,敗則萬劫不複,僅此而已。”
李安生慷慨激昂,義正詞嚴。
國內對他頗有抨擊,將他的形象塑造成一個戰爭販子,即便是袁世凱一係,也是背地裏多有詆毀。
好吧,戰爭販子就戰爭販子,他問心無愧。
總有一天,他會證明給世界看,他李安生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
不過,對俄作戰,效果還是有的,最起碼列強的貓爪沒有了。
否則的話,今日交涉,明***迫,每天都有事端,列強將民國『政府』當成了爛泥,想踩就踩。
而中國對俄國宣戰後,連一直不安分的日本也消停了下來,不敢過多的刺激東北軍。
小日本鬼子,來啊,來就痛揍你。
李安生後世可是個小憤青,對日本恨之入骨,恨不得將日本徹底踏平,哪裏能夠容許日本趁火打劫。
東北軍就像個刺蝟,誰來都要狠狠紮,這勢頭嚇住了列強各國,不敢輕易欺辱中國。
這跟人之常情沒什麽兩樣,人善被人欺,過度的軟弱隻會招致進一步的變本加厲的淩辱。
蔡鍔也很認同,他是個主張對外強硬的愛國將領,甚至提出了軍國民主義的主張。
在日本留學的時候,蔡鍔一麵如饑似渴地學習軍事知識,一麵苦苦地思索拯救中華的途徑。1902年2月,他在梁啟超創辦的《新民叢報》上,發表了題為《軍國民篇》的文章,闡述丁他的救國救民主張。他認為中國之所以“國力孱弱,生氣銷沉”,主要由於教育落後,思想陳舊,體魄羸弱,武器窳劣等原因造成的。若要改變上述弊病,必須實行“軍國民主義。”
他斷言:“居今日而不以軍國民主義普及四萬萬,則中國其真亡矣。”那麽,怎樣實行“軍國民主義”呢?蔡鍔認為“欲建造軍國民,必先陶鑄國魂”。
至於“國魂”的具體內容是什麽,蔡鍔雖冥思苦想,卻未能做出回答。
當時,國內正掀起編練新軍、改革軍製的熱『潮』,把練兵作為救國的“第一要義”。而蔡鍔等愛國青年則認為尚武不僅需要刀劍,而且更需要精神,禦侮不僅需要槍炮,更需要國魂。提出對全民進行軍事教育、軍事訓練,以提高國民素質。這種主張,與單純依靠改革軍製以求強兵禦侮的思想相比,顯然視野更廣闊、更深遠。
蔡鍔未能詮釋的“國魂”,在李安生這裏卻有了全盤的回答,那就是國之魂魄,民族脊梁。
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這種國魂首先體現在了軍隊身上。
在任何情況下,軍隊都要無條件的服從,民族危亡,要衝在第一線。
這次的對俄戰爭,既是對軍隊的考驗,也是對國魂的錘煉。
中國人永遠都要爭國格,不惜一戰,不惜將民族命運寄托在萬丈深淵之上。
恐怕至今俄國人都不敢相信,中華民國初建,就敢發動如此大規模的戰爭,而且還有這個能力。
蔡鍔由衷的感慨,當初在雲南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熱血沸騰,各方將士都來請願,要求北上作戰,讓他很是觸動。
李安生將中國帶入了戰爭,但是,他對中國還是有功績的,這點應該承認。
沒有這次戰爭,中國的政局將發生很微妙的變化,讓人無法找到方向,而現在各方攜手,眾誌成城,一致投入到戰爭中來,也是個難得的機遇。
“五省邊防計劃還是有實現的可能,等對俄戰爭結束後,就立即著手組建雲南軍區,而且是大軍區,將來,不僅要駐防五省,還要承擔將民主傳播到中南半島的重任。”
蔡鍔暗暗心驚,李安生居然對中俄戰爭如此樂觀,樂觀到對俄戰爭勝利後,還能立即在西南邊境對英法等國強硬。
不過李安生的風格的確如此,傾向於打出中國的一片新天地。
解放中南半島?
安南、緬甸、暹羅等地?
蔡鍔熱血沸騰起來,中***人,以保衛國土為要務,但何嚐沒有開疆拓土的宿願?
更何況,那些土地自古便是中國的一部分,或是臣屬。
他不知道李安生跟他說這些是何用意,但是他還是感到振奮,李安生這樣的強勢人物說出來的話都是有意向的,正如當初提出對俄戰爭一樣。
雲南大軍區麽?
很好。
中國現在有六大軍區,東北軍控製之下的庫倫軍區與東北軍區,中央『政府』控製的直隸軍區與西北軍區,兩江控製的南京軍區,以及革命黨人控製的武漢軍區。
在這樣奇怪的格局之下,五省邊防計劃給忽視掉,很正常,畢竟雲南沒有實現大軍區的可能。
除非武力征伐,但是這更加的不現實。
蔡鍔雖然內心謹慎,但還是將五省邊防計劃與大軍區構建思想詳述,希望能夠得到李安生的支持。
像他也好,吳祿貞等人也好,作為軍人,都在擔心一點,那就是中國的政治。
軍人不問政治,隻是相對,不是絕對。
民國初建,但是要想實現富強,走何種道路,尚未可知。
民主沒有一個明確的道路,國家戰略沒有一個正確的部署,軍事改革沒有一個明晰的方向。
正如吳祿貞等人選擇支持李安生一樣,蔡鍔也希望能夠得到這位強權人物的支持,希望能夠找到一條最為適合中國的道路,不管是政治還是經濟,還是軍事上。
李安生也向蔡鍔介紹了當前北方戰局,以及明確的戰略思想,那就是攻克烏蘭烏德,切斷西伯利亞鐵路,攻略赤塔築壘地域,從而以伊爾庫茲克為前線,逐步孤立海參崴等東方要塞。
但是蔡鍔立即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那就是從伊爾庫茲克到赤塔大戰場作戰,對中國不利,畢竟兵力不足,最好的辦法,是從海蘭泡北上,切斷西伯利亞大鐵路,然後集中攻擊伯力這個不上不下的要塞,北進廟街,***韃靼海峽,進一步***海參崴。
如此,海參崴要塞就等於被徹底封絕,不戰而下。
李安生本來就在頭痛,攻克雙城子要塞與海參崴要塞的傷亡承擔不起,似乎真的可以考慮蔡鍔的建議。
“那麽,烏蘭烏德不打?赤塔要塞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