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借款嚇死人
兩年多前,李安生還在江蘇執政,卻已經在部署對俄戰爭,實在叫人難以相信,但是蔡鍔兩人卻深信不疑。
清廷倒台之後,中國政局的變化走向可以說一直在李安生的掌握之中,許多都是李安生親自推動促成,可謂是幕後最大的『操』控者。
本來許多人都認為李安生是將中國帶入戰爭的罪魁禍首,將限中華民國於萬丈深淵。
可是蔡鍔等人才清楚,發動對俄戰爭的好處,不是一點半點。
本來內外交困,如今隨著一場戰爭,原本的隱患都浮上了水麵,或是煙消雲散,內部的紛爭也被擱置或是消除,一致對外,而列強各國也因為這場戰爭暫時收起了欺淩中國的心思。
用一場大戰,用奮起抗爭,來為四萬萬人爭國格。
由此可見,李安生的深謀遠慮,他的大膽激進。
沒有哪個國家敢於輕易發動戰爭,發動一場動員數十萬軍隊的戰爭,而憑借東北一地之力,就敢如此。
“若是沒有中央『政府』的支持,這場戰爭是否仍然無法避免?”
蔡鍔仿佛是在質問,其實,他是在求證,求證這場戰爭背後的『迷』霧。
他始終無法想象,東北是怎麽支撐起這場戰爭的,憑什麽?
靠著戰爭來刺激重工業,這隻能導致經濟畸形發展,這個誰都懂,戰爭之後呢?
更何況,戰爭對於國家元氣的損傷,人盡皆知,為何李安生不顧這一點,寧願與本來支持他的那些資本集團對他產生背離,也要發動戰爭?
蔡鍔很是想不通,李安生真的就如此的高風亮節?
李安生自然沒有這麽高尚,誰都不願意發動戰爭,當年的日俄戰爭,使得日俄兩國到現在都還在受影響。
但是中國想要翻身,想要崛起,這場戰爭必打,而且要大打,不找沙俄這個軟柿子,難道找日本這個窮凶極惡窮兵黷武的國家?
日本的陸軍雖然不怎麽樣,但是後備役卻實施的很好,戰爭動員能力很強,不僅是兵員上麵,還體現在政治的絕對穩定之上。
沙俄內外交困,其實戰爭能力還不及現在的日本,要不然也不會在1916年就瀕臨倒台,兩年的戰爭就能將俄國打成爛泥。
他的根基在東北,而東北給日俄環伺,虎視眈眈,他的日子不好過,東北想要實現真正的騰飛,必定要與日俄幹一仗。
在南滿鐵路——旅大,以及中東鐵路——海參崴之間,他選擇了後者。
在海軍力量還沒有壯大之前,在轟炸機技術還不足以對日本海軍產生致命威脅之前,還是不要嚐試突破渤海灣,突破黃海。
“你們知道麽?西方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就連英法,明麵上支持俄國,抵製我國,背地裏,他們的資本家在大筆購買東北振興債券,還向東北兜售他們的富裕資本。就在上個月,英法美三國的資本集團秘密向東北提供3500萬英鎊的借款,首筆1000萬英鎊的借款已經到賬。由此可見,列強的嘴臉。
“什麽?3500萬英鎊?”蔡鍔與蔣方震都驚呼失聲。
的確,任憑是誰聽到這個,都會失態,忍不住叫出聲來。
3500萬英鎊,可是3億銀元還不止啊。
目前中華民國『政府』將之前的大清銀行改組為中央銀行,發行國家統一貨幣,民國元,麵值與中國境內目前僅剩下還在流通的地方貨幣——東北振興元相同,與過去的銀元幣值一樣。
3億銀元,可是比日本去年的財政收入還多,甚至與清廷倒台前得財政收入也相差不多。
李安生居然敢借這麽多的外債,英法美敢借出,他就敢借入?
“不錯,3500萬英鎊,不要抵押,不要折扣,純粹以資本生利,並且部分轉化為英法美三國的工業品。當然,這些工業品全都是機器設備與鋼鐵等。”
不要折扣,不要抵押?有這樣的好事嗎?
看到蔡鍔兩人的疑『惑』,李安生啞然而笑,“當初英法美要用東北的財政收入做抵押,也準備要折扣,不過,我就是不願意借,能拿我怎麽著?尤其是法國,這個高利貸國家更加是按捺不住,極力的慫恿英國跟美國共同借出這筆款子。年利率七厘,分十年還清。我一直拖著,又將德國分三次借給東北1億五千萬馬克的消息放了出去,結果,怎麽著,英法跟兔子似的自己撞來。”
蔡鍔與蔣方震再次的震撼了,德國居然也借給了東北1億五千萬馬克?這可是相當於一千五百萬英鎊左右的巨款啊。
而且,向英法美三國銀行團借的債年利率高達七厘,分十年還清,這個就更加的恐怖。
要知道國際大筆拆借年利率五厘就非常不錯,更何況七厘,更為恐怖的是分十年還清,說句實在話,這麽大一筆款子,分個二三十年還清都算正常。
英法美三國不在乎還款年限,其實也是看中了東北的還債能力,想著要在將來繼續借款而已。
不要折扣的話,七厘還是非常高的利率,基本能讓英法美三國滿意,但是英法美居然不要折扣,不借著這個機會控製東北的海關與鐵路,也是奇怪。
這個談判過程想必也是一波三折驚險無比,可見李安生手下能人輩出。
東北的海關不是那麽好控製的,英法也知道這一點,倒不如退而求其次,用資本生利,關鍵是這麽大的款子,這麽高的利息,上哪去找?東北的還債能力又沒有問題。
更何況,最重要的一點,也就是李安生提出向英法購買大批的機器設備,尤其是采礦工業、造船工業、軍工體係的設備,英法還是有競爭力的,更何況東北還將在兩年內向英法美進口價值1千萬英鎊的鋼材。
李安生也保證今後東北工業振興所需要的機器設備、鋼材等,必須要有部分份額提供給英法美三國。
當時李安生嘴都笑歪了,一戰開打,許多東西都要推倒重來。
不僅機器設備與鋼材等工業品要大幅漲價,而且貨幣匯率也能做手腳,到時候英法不僅要倒過來向東北借債,這次的借款,東北所要付出的極少,甚至還有賺頭。
既用英法提供的借款發展了東北的工業,又不用支付多少利息,或許還能夠憑借英法貨幣的貶值,振興元的升值倒過來坑對方一把——這是肯定的,在戰爭時期,李安生能夠很輕易的做到這一點。
蔡鍔的嘴巴張大著,他到現在還不敢相信,英法居然敢借這麽大一筆款子。
其實這很容易想通,要是借個三五百萬英鎊,說不定英法還要猶豫還要提條件,甚至要抵押、折扣等,但是這3500萬英鎊的巨款,國際上很少見,沒有哪個國家或者政權會如此的瘋狂,光是憑借資本生利與購買英法美工業品就很可觀。
蔣方震在德國留過學,清楚德國國內的狀況,對於李安生能夠輕鬆從德國手中借到一億五千萬馬克也很是吃驚,這需要多麽巨大的信譽以及運作能力啊。
東北不聲不響之間,就背負了四億多元的債務,甚至之前還已經發行了數億元的債券,這麽多的債務,可真叫債多不愁了。
“本來這個借款合同是要公布的,但是英法卻準備到下個月公布,嗬嗬,中央『政府』與英法等五國銀行團準備簽訂借款合同,想必你們還不清楚。”
李安生輕描淡寫的說著,卻讓蔡鍔與蔣方震再次驚愕,好好的談著軍務,忽然間就扯到了這上頭,而且還讓他們徹底震驚。
連中央『政府』也要跟列強銀行團借款?
其實袁世凱一直在準備借款,想要整頓中央軍,好跟東北抗衡,隻是給李安生一直在幹擾著罷了。
他可是準備將清『政府』在宣統三年與美國資本團、 英國匯豐銀行、德國德華銀行、法國東方匯理銀行簽訂的清『政府』為改革幣製和振興實業借款1000萬鎊的合同(資金到位僅10萬鎊清『政府』就垮台了),改為民國北洋『政府』的“善後大借款”。
袁世凱許諾借款以鹽稅為擔保,並把四國銀行團列為北洋『政府』借款的優先權國家,現在又加上了日本。
東北飛速壯大著經濟實力,無論是工業還是教育,軍隊,都投入了巨款,讓袁世凱氣悶不已,也想著要借款,滿足中央『政府』的財政需求,還想著要發展經濟。
再這麽下去,隻怕東北實力越來越強,而中央『政府』越來越弱。
“老袁也好意思哭窮,這次跟俄國宣戰,取消了俄國在華特權,取消了欠俄債務,還是我推動的,實惠卻是他老袁的。更何況,中央『政府』可是沒收了不少俄國資產,恐怕數額不下一億元。好處都是他,我們在前線打生打死,他還要哭窮。也好,他要借,就由他去借。東北跟南邊正好有借口借債,不用向中央『政府』上交國庫。”
說來說去,都是在為自己打算,中央在算計地方,地方則在算計中央。
蔡鍔等人也清楚中央與地方之間的那些齷齪,他作為雲貴都督,雖然尊奉中央,但是還是保留了一些相對自由的自治權,也不會全額提供中央規定的上繳款。
對於李安生對老袁的牢『騷』,他是深有體會,並不見怪。
兩年多前,李安生還在江蘇執政,卻已經在部署對俄戰爭,實在叫人難以相信,但是蔡鍔兩人卻深信不疑。
清廷倒台之後,中國政局的變化走向可以說一直在李安生的掌握之中,許多都是李安生親自推動促成,可謂是幕後最大的『操』控者。
本來許多人都認為李安生是將中國帶入戰爭的罪魁禍首,將限中華民國於萬丈深淵。
可是蔡鍔等人才清楚,發動對俄戰爭的好處,不是一點半點。
本來內外交困,如今隨著一場戰爭,原本的隱患都浮上了水麵,或是煙消雲散,內部的紛爭也被擱置或是消除,一致對外,而列強各國也因為這場戰爭暫時收起了欺淩中國的心思。
用一場大戰,用奮起抗爭,來為四萬萬人爭國格。
由此可見,李安生的深謀遠慮,他的大膽激進。
沒有哪個國家敢於輕易發動戰爭,發動一場動員數十萬軍隊的戰爭,而憑借東北一地之力,就敢如此。
“若是沒有中央『政府』的支持,這場戰爭是否仍然無法避免?”
蔡鍔仿佛是在質問,其實,他是在求證,求證這場戰爭背後的『迷』霧。
他始終無法想象,東北是怎麽支撐起這場戰爭的,憑什麽?
靠著戰爭來刺激重工業,這隻能導致經濟畸形發展,這個誰都懂,戰爭之後呢?
更何況,戰爭對於國家元氣的損傷,人盡皆知,為何李安生不顧這一點,寧願與本來支持他的那些資本集團對他產生背離,也要發動戰爭?
蔡鍔很是想不通,李安生真的就如此的高風亮節?
李安生自然沒有這麽高尚,誰都不願意發動戰爭,當年的日俄戰爭,使得日俄兩國到現在都還在受影響。
但是中國想要翻身,想要崛起,這場戰爭必打,而且要大打,不找沙俄這個軟柿子,難道找日本這個窮凶極惡窮兵黷武的國家?
日本的陸軍雖然不怎麽樣,但是後備役卻實施的很好,戰爭動員能力很強,不僅是兵員上麵,還體現在政治的絕對穩定之上。
沙俄內外交困,其實戰爭能力還不及現在的日本,要不然也不會在1916年就瀕臨倒台,兩年的戰爭就能將俄國打成爛泥。
他的根基在東北,而東北給日俄環伺,虎視眈眈,他的日子不好過,東北想要實現真正的騰飛,必定要與日俄幹一仗。
在南滿鐵路——旅大,以及中東鐵路——海參崴之間,他選擇了後者。
在海軍力量還沒有壯大之前,在轟炸機技術還不足以對日本海軍產生致命威脅之前,還是不要嚐試突破渤海灣,突破黃海。
“你們知道麽?西方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就連英法,明麵上支持俄國,抵製我國,背地裏,他們的資本家在大筆購買東北振興債券,還向東北兜售他們的富裕資本。就在上個月,英法美三國的資本集團秘密向東北提供3500萬英鎊的借款,首筆1000萬英鎊的借款已經到賬。由此可見,列強的嘴臉。
“什麽?3500萬英鎊?”蔡鍔與蔣方震都驚呼失聲。
的確,任憑是誰聽到這個,都會失態,忍不住叫出聲來。
3500萬英鎊,可是3億銀元還不止啊。
目前中華民國『政府』將之前的大清銀行改組為中央銀行,發行國家統一貨幣,民國元,麵值與中國境內目前僅剩下還在流通的地方貨幣——東北振興元相同,與過去的銀元幣值一樣。
3億銀元,可是比日本去年的財政收入還多,甚至與清廷倒台前得財政收入也相差不多。
李安生居然敢借這麽多的外債,英法美敢借出,他就敢借入?
“不錯,3500萬英鎊,不要抵押,不要折扣,純粹以資本生利,並且部分轉化為英法美三國的工業品。當然,這些工業品全都是機器設備與鋼鐵等。”
不要折扣,不要抵押?有這樣的好事嗎?
看到蔡鍔兩人的疑『惑』,李安生啞然而笑,“當初英法美要用東北的財政收入做抵押,也準備要折扣,不過,我就是不願意借,能拿我怎麽著?尤其是法國,這個高利貸國家更加是按捺不住,極力的慫恿英國跟美國共同借出這筆款子。年利率七厘,分十年還清。我一直拖著,又將德國分三次借給東北1億五千萬馬克的消息放了出去,結果,怎麽著,英法跟兔子似的自己撞來。”
蔡鍔與蔣方震再次的震撼了,德國居然也借給了東北1億五千萬馬克?這可是相當於一千五百萬英鎊左右的巨款啊。
而且,向英法美三國銀行團借的債年利率高達七厘,分十年還清,這個就更加的恐怖。
要知道國際大筆拆借年利率五厘就非常不錯,更何況七厘,更為恐怖的是分十年還清,說句實在話,這麽大一筆款子,分個二三十年還清都算正常。
英法美三國不在乎還款年限,其實也是看中了東北的還債能力,想著要在將來繼續借款而已。
不要折扣的話,七厘還是非常高的利率,基本能讓英法美三國滿意,但是英法美居然不要折扣,不借著這個機會控製東北的海關與鐵路,也是奇怪。
這個談判過程想必也是一波三折驚險無比,可見李安生手下能人輩出。
東北的海關不是那麽好控製的,英法也知道這一點,倒不如退而求其次,用資本生利,關鍵是這麽大的款子,這麽高的利息,上哪去找?東北的還債能力又沒有問題。
更何況,最重要的一點,也就是李安生提出向英法購買大批的機器設備,尤其是采礦工業、造船工業、軍工體係的設備,英法還是有競爭力的,更何況東北還將在兩年內向英法美進口價值1千萬英鎊的鋼材。
李安生也保證今後東北工業振興所需要的機器設備、鋼材等,必須要有部分份額提供給英法美三國。
當時李安生嘴都笑歪了,一戰開打,許多東西都要推倒重來。
不僅機器設備與鋼材等工業品要大幅漲價,而且貨幣匯率也能做手腳,到時候英法不僅要倒過來向東北借債,這次的借款,東北所要付出的極少,甚至還有賺頭。
既用英法提供的借款發展了東北的工業,又不用支付多少利息,或許還能夠憑借英法貨幣的貶值,振興元的升值倒過來坑對方一把——這是肯定的,在戰爭時期,李安生能夠很輕易的做到這一點。
蔡鍔的嘴巴張大著,他到現在還不敢相信,英法居然敢借這麽大一筆款子。
其實這很容易想通,要是借個三五百萬英鎊,說不定英法還要猶豫還要提條件,甚至要抵押、折扣等,但是這3500萬英鎊的巨款,國際上很少見,沒有哪個國家或者政權會如此的瘋狂,光是憑借資本生利與購買英法美工業品就很可觀。
蔣方震在德國留過學,清楚德國國內的狀況,對於李安生能夠輕鬆從德國手中借到一億五千萬馬克也很是吃驚,這需要多麽巨大的信譽以及運作能力啊。
東北不聲不響之間,就背負了四億多元的債務,甚至之前還已經發行了數億元的債券,這麽多的債務,可真叫債多不愁了。
“本來這個借款合同是要公布的,但是英法卻準備到下個月公布,嗬嗬,中央『政府』與英法等五國銀行團準備簽訂借款合同,想必你們還不清楚。”
李安生輕描淡寫的說著,卻讓蔡鍔與蔣方震再次驚愕,好好的談著軍務,忽然間就扯到了這上頭,而且還讓他們徹底震驚。
連中央『政府』也要跟列強銀行團借款?
其實袁世凱一直在準備借款,想要整頓中央軍,好跟東北抗衡,隻是給李安生一直在幹擾著罷了。
他可是準備將清『政府』在宣統三年與美國資本團、 英國匯豐銀行、德國德華銀行、法國東方匯理銀行簽訂的清『政府』為改革幣製和振興實業借款1000萬鎊的合同(資金到位僅10萬鎊清『政府』就垮台了),改為民國北洋『政府』的“善後大借款”。
袁世凱許諾借款以鹽稅為擔保,並把四國銀行團列為北洋『政府』借款的優先權國家,現在又加上了日本。
東北飛速壯大著經濟實力,無論是工業還是教育,軍隊,都投入了巨款,讓袁世凱氣悶不已,也想著要借款,滿足中央『政府』的財政需求,還想著要發展經濟。
再這麽下去,隻怕東北實力越來越強,而中央『政府』越來越弱。
“老袁也好意思哭窮,這次跟俄國宣戰,取消了俄國在華特權,取消了欠俄債務,還是我推動的,實惠卻是他老袁的。更何況,中央『政府』可是沒收了不少俄國資產,恐怕數額不下一億元。好處都是他,我們在前線打生打死,他還要哭窮。也好,他要借,就由他去借。東北跟南邊正好有借口借債,不用向中央『政府』上交國庫。”
說來說去,都是在為自己打算,中央在算計地方,地方則在算計中央。
蔡鍔等人也清楚中央與地方之間的那些齷齪,他作為雲貴都督,雖然尊奉中央,但是還是保留了一些相對自由的自治權,也不會全額提供中央規定的上繳款。
對於李安生對老袁的牢『騷』,他是深有體會,並不見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