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教會學校


    由於清『政府』的羸弱,之前教會在中國到處霸占民房地產,經營高利貸,包庇走私,強奪百姓生計,殘酷剝削中國人民;勾結地主惡霸,招徠地痞流氓,稱霸一方,為害鄉裏;包攬詞訟,私設“班房”,拘禁中國百姓,破壞中國司法主權;搜集各種情報,充當間諜和謀士;挑撥民族關係,製造民族糾紛,破壞我國民族團結;宣傳奴化思想,進行文化侵略;以教堂為營壘,暗藏武器彈『藥』,以屠殺中國人民;為本國出謀劃策,攘奪中國利權。


    他們起了侵略者的大炮所不能起的作用。資本帝國主義國家教會侵略,早就激起了首當其衝、深受其害的廣大中國人民的無比憤怒和強烈反抗。


    同時,一些地主、富紳和地方官吏也因為自己的統治地位和經濟利益受到教會侵略勢力的損害,而憤懣不平。由此而引起的同外國教會的糾紛、抗爭,當時被稱為“教案”。


    辛亥革命之後,中華民國借著信仰自由的名義,開始限製教會的這種行徑,事實上,自從中俄戰爭之後,中國各地的許多教會都循規蹈矩起來,變得順從許多。


    至少李安生治下的東北,就沒有讓教會的日子好過多少,很是辣手打擊了一番教會勢力,要是敢違法『亂』紀,就要受嚴懲。


    李安生就東北的教會學校,也是作出了批示,真正促進東北地方教育事業的,予以褒獎,要是別有用意的,一律嚴厲打擊。


    教會學校不僅從幼稚園到大學研究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學校體係,還自行建立了獨立的教育行政機構,擬訂教育法規,設置視導人員,管理和監督各校行政和教學設施。從上世紀 70年代起的“學校和教科書委員會”到90年代“中華***教教育會”,以及後來的發展,都已遠遠超出了原來的權責範圍。


    目前隻有東北強力限製了教會學校的權力,逐漸的在收回教育主權,其他地方還在等著東北的處理結果。


    教育主權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絕對不能假手於人。


    1840年鴉片戰爭後,英、美、法等國各派教會以培養為教會服務的牧師、教師和為外國在中國經營企事業服務的人員為目的,在中國創設的各級學校,通稱為教會學校。天主教會(舊教)設立的學校以法國為主,***教會(新教)設立的學校以美國為主。


    教會學校作為外國對中國文化教育侵略的組成部分,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社會的產物。不平等條約的締結,給各國教會在華傳教辦學以合法的權利。如1844年 7月的中美《望廈條約》規定:“合眾國民人在五港口貿易,或久居,或暫住,均準其租賃民房,或租地自行建樓, 並設立醫館、 禮拜堂及殯葬之處”;同年10月中法《黃埔條約》規定:“……佛蘭西人亦一體可以建造禮拜堂、 醫人院、 周急院、學房、墳地各項,地方官會同領事官, 酌議定佛蘭西人宜居住 宜建造之地”。1845年中英《上海租地章程》和1868年中美《續增條約》等亦作了同樣規定。起初僅限於通商口岸,後來則伸入內地省份。1906年清學部谘各省督撫為外人在內地設學無庸立案文,更起了保護的作用。


    天主教會在中國辦學,首推1850年建立的上海徐匯公學,近年來有所發展,尤其北京、南京、漢口、兗州、香港和天津地區。


    在東北,原先以東正教為主,如今多了許多美國教會,不過相比全國其他地方,東北的美國教會要循規蹈矩的多,主要問題還是出在了***子的東正教上頭。


    幾番辣手整治,總算是將***子弄了個半死,乖巧多了。


    如今李安生準備在東北樹立一個典範,那就是教會參與到慈善辦學中來,利用教會中好的一麵,抑製其惡『性』的一麵。


    收回教育主權是必須的,但還要進一步利用教會。


    畢竟,教會擁有大量的辦學資源,許多教會人員都是無比合格的教師,最主要的是,他們還大部分人還會說流利的漢語。


    上哪裏找這麽一幫好教師啊,不利用他們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雖然教會之前的教育以宣傳推廣西方文明為主,但是,並不是沒有辦法消除這種惡毒教育影響的辦法。


    也隻有李安生敢用雙刃劍,而且樂此不疲,別人是沒有這個膽氣的。


    等到他上台執政,便要在推廣義務教育的同時,逐步的在全國壓製教會對於教育主權的侵奪。


    首先第一個辦法,便是要在教會學校中加入中方神職人員,上愛國主義思想課,嘿嘿,外國佬宣揚西方文明怎麽好,我就來個愛國主義教育,而且,相當的有用。


    另外,他也讓國會擬定《外人設立學校請求認可辦法》,以及與教育部一同推出《私立學校規程》等,內容規定教會學校“校長須為中國人”,“外國人不得為董事長或董事會『主席』”,“不得以傳布宗教為宗旨”,作了某些限製。


    等到這些步驟做的差不多了,他還準備進一步把外國天主教會和***教會在中國設立的各級各類學校分別合並於中國自辦的學校。


    目前還不是時候,而且教會學校的規模龐大,處理起來,稍有不慎,害的可是無數的無辜孩子。


    根據去年年底的初期統計,全國天主教會辦的普通男校有3518所,學生83757人;女校2615所,學生53283人;師範學校 16所,學生612人。上個世紀 50年代以後在上海設立的徐匯女學、明德女學、類思小學、聖芳濟學堂和在天津、漢口設立的法漢學堂,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高等學校有1903年法國耶穌會在上海設立的震旦大學,許多教區還曾設立孤兒院、啟蒙學校和教授高初中課程的“高等學校”,許多修院也培養男女修生。


    ***教學校的產生,首先是 1818年英倫敦會傳教士r.馬禮遜在馬六甲設立的英華書院。


    鴉片戰爭以後,正教會、倫敦會在廈門,北長老會在廣東,公理會和英聖公會在福州、 寧波、 上海,巴『色』會和禮賢會在廣東,英長老會在廈門、汕頭、台灣,美以美會在福州、江蘇、浙江以及華中、華北、華西,循道會在兩廣、兩湖,浸禮會在山東、寧波,內地會在西北、西南省份,南長老會在江蘇、浙江,公誼會在四川,***教會在南京、上海,浸信會在兩廣,貴格會在江蘇、安徽,英美會在四川,來複會在安徽、江蘇,遵道會在湖南,信義會在兩湖各地,都先後設立規模不等的義學、主日學、日間學校、寄宿學校以及以“英華”、“中西”、“格致”、“三一” 等命名的學堂或書院。


    外國教會憑借了這些學校,可是將觸手伸到了中國的無數角落,甚至是偏遠地區。


    1844年“東方『婦』女教育促進會”女傳教士亞爾德西在寧波設立的女校, 1850年英聖公會在香港設立的聖保羅書院,1853年公理會教士盧公明在福州設立的格致書院,1864年美長老會教士狄考文在山東登州設立的文會館(中經廣文大學堂發展為齊魯大學),1881年美以美會教士林樂知在上海設立的中西書院(後與蘇州博習書院合並成立東吳大學),都是早期具有代表『性』的普通學校此外還有師範學校職業學校(包括農業、護士、商業)以及不列入學製係統的盲、聾、啞學校,孤兒院等。


    根據去年年底初期統計,全國***教高初級小學6599所,學生184481人,中學校291所,學生15213人。


    1890年新教傳教士上海會議後,教會確定新方針,把著重點放在高等教育方麵。除外,教會辦的其他高等學校都是在20世紀正式成立和發展起來的,如東吳大學 1901 年設立於蘇州,文華大學(原博文書院設大學部)1903年設立於武昌,夏葛醫科大學(後改為夏葛醫學院)1905年設立於廣州,協和醫學校1906年設立於北京,滬江大學(初名浸會大學)1908年設立於上海,1910年設立於成都, 金陵大學 1910年設立於南京,之江大學(後改為之江文理學院)1911年設立於杭州,華南女子大學(後改為華南女子文理學院)1913年設立於福州。


    這些學校多由幾個教會和幾所書院聯合組成,有的由不同國家的教會合辦(如華西協合大學由英美加三國教會協作),有的是後來分立出來(如文華圖專原為華中大學的一個係),有的是中外團體合辦(如湘雅醫學院由湖南育群學會與美雅禮會聯合辦理),有的原先由教會創辦,後移交中國辦理(如夏葛醫學院),等等。這些學校都經過其本國教會和本國州立大學(美屬教會設立的)認可立案,頒發學生畢業文憑。它們在組織上參加在華***教大***合托事部,經濟上接受本國教會和洛克菲勒基金會等組織的支持。


    外國教會如今已經滲透到了教育的每個層麵每個角落,又得到了國際財團的支持,自然是日益壯大。


    李安生目前也由得這些教會學校為中國的教育事業添磚加瓦,隻要能夠想辦法消除外國教會對學生的文化侵略,他還要予以褒獎。


    教會普通學校早期的主要是“聖經”、英語、自然常識。後來隨著外國在中國政治經濟勢力的伸展,除重視英語外,也講授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設置音樂、體育課程。


    畢業生既是教會機構宣教人才的來源,也是郵政、海關、洋行和外國在華經營的銀行、廠礦職員的主要來源。


    高等學校設文、理、農、醫等學院,包括哲學、中外文學、曆史、政治、經濟、法律、教育、新聞、會計、銀行、工商管理、國際貿易、圖書館、檔案、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工程、農業、森林、蠶桑以及音樂等專業。各校都聘請一些著名的學者任教,理科設備比較充實。燕京大學的社會學,東吳大學的法律,滬江大學的商科,北京協和醫學院和華西協合大學的醫科、 牙科, 金陵大學、嶺南大學的農科等,在中國比較聞名。


    但不論大學、中學,都不放棄宗教教育,有的大學仍保留著神學科或宗教學院的設置。


    既然你不肯放棄宗教教育,那麽,加點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如何?


    現在由不得這些教會不答應,他的殘暴名聲在列強中可是人盡皆知的,誰想要不服氣,來嚐試一下好了。


    今天是中國的慈善聯合會在東北的一次重大助學活動,自然也邀請了教會方麵的人參加。


    其實,不僅是東北的教會,主要是邀請了直隸、山東與山西等地的教會人員前來,這也是在進行一次暗示。


    讓這些教會人員看看東北的教育成果,看看東北的各大教會對東北各省『政府』的支持,再執『迷』不悟,李安生在北京上台後,可就沒這麽容易放過他們。


    袁世凱饒有興趣的看著身周的一切,他也是個腦子極好用的,也看出了一絲苗頭。


    大搖其頭,將來李安生執政之後,這些外國佬隻怕有的頭疼了。


    尤其是列強各國,必須要盡快端正姿態,重新審視與中國的關係。


    中華民國選擇了一名強勢的總統,自然會有相應的措施。


    反正這一切都與他無關,他在奉天等地參觀一圈,便會到五大連池去住上一陣子,然後去北海看看。


    那邊的油田搞的不錯,規模龐大,連美國人都極為震驚,抱有濃厚的興趣。


    李安生當初力主海軍主力艦全部使用油煤混合動力或者是全部燃油鍋爐,還遭到了世界一致的笑話。


    連朱尓典都告訴他,李安生想要指望文萊的石油,那是不現實簡直就是在冒險。


    一旦與其他國家開戰,在海上運輸無法保障的情況下,中國的海軍艦隊隻能在港灣中當固定炮台,暴殄天物。


    這是多麽可笑的一件事情,費盡心機,耗費大量財力物力的中國海軍艦隊,弄出這麽大一個軟肋漏洞來,簡直就是廢品艦隊。


    中國的在造的兩艘戰列艦,居然還是使用燃油鍋爐,中國是個產煤大國,有無數的優質煤炭資源,居然不燒煤。


    難道憑借美國之星的關係,就可以高枕無憂?


    當初袁世凱還是對李安生抱著一絲希望,總覺得李安生沒有這麽弱智,不可能犯下如此明顯的錯誤。


    果然,就像是未卜先知一樣,北海果然發現了世界級的油田。


    袁世凱甚至在猜想,難道李安生真的未卜先知?


    難道李安生處心積慮的打一場中俄戰爭,也有這些因素在裏頭?


    這裏頭有著太多太多的玄機,不過,李安生出道以來,已經創造了太多太多的奇跡,再多上這麽一個,也不為過。


    他隻能這麽認為,李安生早就知道,外東北或者西伯利亞有大量的石油資源存在。


    目前中國在汽車與內燃機行業上開始後來居上,並不落後於歐美列強,無數的汽車從東北各地的生產線下來,充斥著中國的許多道路之上。


    將來公路建設也變成了一大重要投資方向,畢竟汽車開始不斷的增多,中國擁有自己獨立知識產權的汽車,由於價廉物美,不僅供給自身,還大量的出口。


    東北的農業機械化也產生了大量的汽油機或者柴油機牽動的農用機械與農用車,在這上頭,每年需要的石油資源就是海量。


    而隨著東北經驗越來越普及推廣到其他省份,對農用機械與農用車的需求將會越來越旺盛。


    北海油田是個賺錢的聚寶盆,連袁世凱都知道,這個油田將會帶來大量的獲利。


    當初李安生組建東西伯利亞石油公司的時候,許多人都在猶豫,但袁世凱卻是二話不說,便湊出了數百萬元的資金,投入到了東西伯利亞石油公司。


    他不相信別人,卻相信李安生,這家夥從來不做賠本的買賣,到現在沒有失手過。


    果然,北海油田的發現,讓舉國沸騰,中國終於成為了有油國,而且,一下子就脫貧致富,成為了富油國。


    真是造化弄人,兩百多年前所謂的滿清大帝,居然將這片土地拱手讓人,而如今通過武力強行收回,這才知道,這塊土地是多麽的值錢,底下的資源是多麽的富庶。


    不僅有石油,還有黃金,就像袁克定所說的,哪怕是在廟街的更北,也無法阻擋大量的人口遷移,他們為了黃金而來。


    其實中華民國真的要感謝李安生,感謝中俄戰爭,感謝《中俄聖彼得堡和約》,是李安生親手拿回了這塊兩百多年前就拱手讓人的土地。


    袁世凱很搞不懂,李安生到底是憑借什麽手段,使得沙皇尼古拉二世乖乖聽話,居然肯同意這麽一個苛刻到幾乎難以接受的和約。


    不過,這也是李安生的本事,換做其他人,隻怕早就葬送了大好形勢。


    這次老袁隻是想要看一看東北在教育上所作的努力,以及一些具體的成效,想要開開眼界罷了。


    他的心思還是在北海,在更北的北方,有生之年,能夠享受一下獲取財富的快感,也是件幸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炮火1906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費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費虛並收藏炮火1906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