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武昌之戰二


    鄒普勝說道:“正作為名不正則言不順。大漢王朝大定皇帝賓天。此乃國仇,大家勢必同心。原本陛下在世之時,認命陳善為我大漢太子。現在太子陳善投降朱元璋,簡直就是我國的奇恥大辱。為了延續大漢國祚。老夫提議,讓二殿下陳理,繼任大漢天子。”


    其實鄒普勝不說,以張必先、張定邊為首的重臣,也有這個想法。


    雖然很多人都不願意相信陳友諒戰死鄱陽湖。不過事實就是事實,已經無法更改。尤其是在張定邊拚死奪回陳友諒的遺體,眾目睽睽之下,所有人也都接受了這個現實。


    “太師所言沒錯。現在我們首要做的,就是輔助新皇,延續大漢王朝。”張必先連忙說道。


    “沒錯!”“沒錯!”眾人也開始紛紛議論。


    陳理年紀尚小,不過卻非常懂的禮儀。


    陳理連忙說道:“眾位將軍、眾位叔叔。大漢王朝雖然是我父皇建立的。但離不開各位的輔助。我父皇在世,早已不得民心,這也是我父皇在鄱陽湖大敗,丟失江州的重要原因。”說著陳理走到了眾人麵前,深施一禮。連忙說道:“我陳理尚小,不足以接任帝位。為了鞏固父皇和眾位將軍所辛苦打下的江山,我提議讓有能之士繼任大漢王朝。”


    此言一出,眾人全部沉默。


    陳理說的話確實很有道理。從最早的天完政權的強大,一直都是各路義軍勢力最大的。不過後來陳友諒秘密害死徐壽輝,那時候的天完政權,就已經分崩離析。隨後陳友諒中了朱元璋的反間計,殺了大將趙普勝。勢力又虛弱許多,陳友諒自從登基為帝之後,確實剛愎自用。所以鄱陽湖的大敗,跟陳友諒的性格有著直接的關係。


    有一些人是比較明白的。這些人開始偷偷看著左右兩側。


    現在的大漢,正值生死存亡之秋。現在能有一個賢明的人,帶領大家走出困境,這絕對是重要的第一步。


    有一些人偷看著張必先,有一些人偷看著張定邊。


    因為這兩個人在陳友諒為稱帝之前,就是陳友諒的磕頭兄弟。而且二人的才能一點不比陳友諒差。


    有一位將軍剛要開口說話,張定邊立刻叫道:“殿下,此言差矣。太師大人所講不差,名不正則言不順。殿下繼承帝位,乃是名正言順。如果有人敢僭越。那絕非臣下之禮。所以敢請殿下,馬上繼位。”


    張必先此時也說道:“沒錯!殿下,現在的情況,對我大漢極為不利。所以敢請陛下,速速繼承大位,帶領我們擊潰逆賊朱元璋。”


    在張必先和張定邊等人的支持下,剛才還想著推舉張必先的人,瞬間就閉上了嘴巴。


    經過多次的討論,在陳漢三傑、鄒普勝、張定邊、張必先等人的支持下,陳理繼承帝位。改元德壽。


    當然,朱元璋那邊虎視眈眈,陳理繼位,也僅僅就是走了一個形式。畢竟現在的武昌城裏,要做的幾件重要的事。第一,陳理繼位。第二,給陳友諒下葬。第三,整頓兵馬,保護武昌。第四,打造兵器,修補城牆。


    一係列的事,原本就紛雜。不過在陳漢三傑的安排下。張定邊,在武昌重整兵馬,把逃回來的敗兵,再一次改編。又在武昌城裏募兵,從十八歲到五十歲的男人,招募了將近兩萬餘人。


    經過張定邊的操作,陳漢軍隊還有五萬人。


    而張必先也是能幹,招募能人異士,打造兵器,又讓老百姓加入到修補城牆的行列。


    一時間,武昌的東西南北四座城牆又高了將近三米。


    “報!皇帝陛下,探子回報,朱元璋認命徐達為主帥,麾下帶領徐達、湯和、沐英等將,起兵十萬,來攻打武昌。”


    此消息一出,瞬間產生了不小的反映。


    陳理雖然還小,不過極為為重。


    陳理先是看了看鄒普勝等人,然後開口說道:“眾位愛卿。現在如何是好?”


    吳勝雲連忙站出,朝著陳理施禮。


    “陛下莫慌,在太尉的統軍之下,我軍已經可以對外應戰。”


    陳理微微點了點頭,看著大殿之上,並沒有看到張必先和張定邊。


    陳理連忙看著鄒普勝問道:“老師,為何不見二叔、三叔!”


    陳理在登基為帝之後,大肆的封冠。以鄒普勝等人為例。之前什麽官職他們現在依舊是什麽官職。而且根據陳漢模仿大漢的模式。三傑都均為高位,官職三公。不過在此基礎上有對極為功臣加官進爵。


    鄒普勝身兼太師,並進爵黃州公。因為鄒普勝出生就在黃州。張定邊本身就是太尉,屬於陳漢的兵馬大元帥,進爵忠勇公,陳理稱之為三叔。張必先原本是丞相,進爵為沔陽公。陳理稱之為二叔。


    至於其他人,像救駕功臣吳勝雲,原本在陳漢是沒有官職的。正因為在江州南門大戰,陳理冊封為吳勝雲為前將軍,邱龍海為後將軍,鄧彪為左將軍,遊本程未後將軍。大肆封官。


    鄒普勝連忙回道:“陛下,沔陽公與忠勇公,跟老夫商議。武昌雖是堅城,不過一旦被圍,外無救援之兵,十分危咦。所以忠勇公建議,沔陽公親率兵馬一萬。率領左右將軍,鄧彪、遊本程駐守嶽州。嶽州與武昌形成掎角之勢。倘若朱元璋騎兵攻打武昌,那麽沔陽公便會從嶽州發兵,攻打朱元璋軍,而朱元璋攻打嶽州,則是由忠勇公親率大兵奇襲。”


    “妙計!妙計!”陳理不由得念道。


    “由於戰事萬急,沒有與陛下通報,微臣請罪。”


    陳理連忙擺手說道:“老師,您言重了。朕年幼,對軍國大事本就知之甚少。還希望老師、二叔、三叔多多提點。”


    說著陳理朝著下麵看了看,除了張必先之外,張定邊也沒有看到。


    “咦?二叔去了嶽州。那三叔呢?”


    鄒普勝再一次說道:“忠勇公,在北門附近駐紮,除了練兵之外,還準備著與朱元璋軍決戰。”


    陳理點頭說道:“罷了。二叔、三叔都是我朝的支柱。時時刻刻不忘記,包圍大漢王朝。”


    經過應天之敗,鄱陽湖大敗。張定邊等人痛定思痛,開始為武昌保衛戰做足了準備。


    徐達親率十萬大軍,兵臨城下。


    徐達手持寶劍,高聲呐喊。


    “弟兄們,攻城!”


    瞬間戰車,火炮,朝著武昌城猛攻。喊殺之聲響徹天地。


    由於張定邊這邊做足了準備,徐達率兵強攻,收效甚微。武昌城北門,東門最為慘烈,門前的屍體推擠如山。


    原本以為陳友諒一死,陳漢王朝必然崩塌。誰能想此時陳漢上下一心。與朱元璋拚死一戰。


    徐達強攻了半個月有餘,竟然不能攻破武昌。


    徐達在軍營中,正在與眾將商議。如何能攻下武昌城。


    就在此時,門外有人來報。


    “報!徐將軍,主公駕到。”


    徐達眾人一聽,連忙走出軍帳,排列迎接朱元璋。


    徐達眾人見到朱元璋,立刻下跪。


    “主公!徐達不才,未能攻下武昌城。徐達甘心受罰。”


    朱元璋一把拉起了徐達,朱元璋連忙說道:“徐將軍啊,快快起來。眾將快快起來。”


    朱元璋這夥人進入到中軍大帳之中。


    劉伯溫說道:“沒有想到,陳友諒死後,竟然陳漢眾將,上下一心。這是以武昌為都,誓死要保住武昌啊。”


    朱元璋看了看劉伯溫說道:“劉先生,現在如何是好?”


    劉伯溫搖了搖頭,摸著胡須說道:“難怪陳友諒把鄒普勝、張定邊、張必先三人稱之為陳漢三傑。現在這三人凝成了一股繩。在下一時間也沒有想到辦法。如今之際,我們攻城也損失慘重。我看不如撤兵吧,如果攻城時間太長,那麽遠在四川的明玉珍、在江南的張士誠偷襲應天,那麽我們一定腹背受敵。”


    朱元璋一聽,心裏涼了半截。


    以前陳友諒勢大,朱元璋就有夠頭疼。好不容易應天、鄱陽湖大敗陳友諒。想不到臨門一腳,就差全殲陳漢王朝了。現在陳漢王朝上下一心。死守武昌。竟然逼的,朱元璋大軍不能前進一步。


    湯和連忙說道:“主公,前後我們攻城不下一百次。就算是張定邊再厲害,始終張定邊可用之兵太少。隻要我們強攻,一定會攻破武昌城。”


    朱元璋心裏也不想放棄殲滅陳漢。如今隻剩下武昌城未能攻破。雖然兵死了很多。可是張定邊那邊,同樣也是死傷慘重。


    朱元璋開口說道:“明天開始全力進攻武昌城。一定要拿下武昌城。”


    “是!主公!”“是!主公!”


    朱元璋親臨前線,從第二日開始,大舉進攻武昌。


    這麽一來,大戰更為激烈,傷亡人數劇增。


    劉伯溫直搖頭,因為劉伯溫清楚,之前張士誠和明玉珍沒有偷襲應天,主要原因是因為二人都非明主,看不清戰事的策略。所以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之時,明玉珍和張士誠都沒有出兵。不過現在不一樣了,陳友諒死後,陳友諒所建立的陳漢,早就已經崩塌。當朱元璋消滅了陳漢,必然會馬上消滅張士誠。所以此時的張士誠,為了保全自己,必然會有所行動。


    不過此時的朱元璋,一心就是要拿下武昌城。


    劉伯溫亦不敢多言,所以每日唉聲歎氣。


    “嗎的。好疼啊。”


    常遇春的胸口中了一箭,如果不是及時送回軍中施救,常遇春很有可能就會戰死武昌城下。


    湯和說道:“武昌、嶽州形成掎角之勢。我們強攻武昌城,張必先定然出兵牽製我軍後方。這也是迫使我們無法全力強攻武昌城。”


    朱元璋此時也氣的臉色鐵青。


    原本朱元璋以為自己來到前線,士兵必然拚死一戰,快速的攻下武昌城。


    誰能想到,現在已經兩個月有餘,依舊是無法攻破武昌城。


    朱元璋和陳友諒相比,朱元璋要比陳友諒明白的多。


    之前劉伯溫擔心張士誠會趁機偷襲應天,當時的朱元璋可能沒有聽進心裏。不過在兩個月的大戰之後,朱元璋也萌生了退意。


    不過看到武昌城門,已經殘破不堪。朱元璋又不甘心。可是又擔心張士誠、明玉珍背後偷襲。


    左右為難之下的朱元璋,看著身旁的劉伯溫。


    朱元璋開口問道:“劉先生,現在應當如何?”


    劉伯溫看了看朱元璋,沉默了幾秒鍾。劉伯溫深知朱元璋的想法,麵對著殘破不堪的武昌城門,朱元璋是不想放棄,可又擔心應天。


    劉伯溫喃喃的說道:“主公您是不甘心這麽放棄武昌?”


    朱元璋毫不隱瞞,點頭說道:“沒錯!眾位將軍苦戰武昌,我們損兵折將,不就是為了全殲陳友諒的殘餘勢力嗎?如果一旦放棄,以鄒普勝等人的智謀,想要東山再起,應該絕非難事。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到時候,我們依舊是腹背受敵。”


    劉伯溫也點了點頭,喃喃的說道:“主公所言極是。所以現在一定要快速的攻下武昌。”


    湯和說道:“主公、劉先生,不如明天開始我們依舊四路分兵。東西北三門,繼續強攻。現在張定邊已經是強如之末。今日雖然常江軍中箭。不過張定邊也身中一箭。我想張定邊也是需要治療。”


    朱元璋看了看劉伯溫。


    劉伯溫喃喃的說道:“張定邊乃是當代猛將,戎馬一生。不可小覷。”說著劉伯溫摸了摸胡子,繼續說道:“雖然張必先乃是陳漢丞相,也不失為大將。現在張必先、張定邊兩人身居兩城,以互為犄角之勢。多次阻擋我軍,在我看來,如果不先除掉一人,武昌城難破。”


    其實劉伯溫不說,朱元璋以及那些將軍心裏也都清楚。


    首先,張定邊功夫幾位厲害,朱元璋麾下的大將,多數都是其手下敗將。所以想要打敗張定邊,那是有很大的難度。


    而張必先也是當時名將,在嶽州起兵,多次騷擾朱元璋的後方。朱元璋多次派遣大將與其對戰,雙方互有勝負。始終無法擊敗張必先。


    朱元璋此時歎氣道:“實在不行,我們退兵吧。”


    朱元璋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眾將皆為震驚。


    劉伯溫更加清楚,朱元璋這是非常的無奈。


    “主公,我有一計不知道行與不行。”


    朱元璋一回頭,看到一個年輕的小將,頓時就是一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機智笨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笨笨阡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笨笨阡陌並收藏機智笨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