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蟬翼以淡膠礬水托過,不怕露礬,我提起玉管紫毫翠斑蓮花端硯上舔了墨,凝神靜氣,以淡墨勾勒花頭,中墨勾花萼、反葉,濃墨勾正葉、花枝,一盞茶的工夫,猶如霧漸開,一叢白描牡丹一點點從熟宣紙麵上現了出來
昨夜我沒能進入深度睡眠,其實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一夜噩夢不斷,再醒來時,太陽已高懸在半空了
無精打采地吃了早餐,想出去走走又沒什麽精神,我從書架上拿了本唐人筆記小說,翻了三頁便放下,懨懨的總是神思恍惚,臥室茶幾上那片暗赤提醒著我昨夜的一切,盡管我已叫人擦了許多遍,可仍覺得有淡淡的血腥味彌漫在屋裏
一閉上眼,那兩人就出現在我腦海中,他們說過的話,打散了,重複著,一句一句,在我耳邊揮之難去……
陽光刺透鬆綠窗紗,明晃晃地鋪在畫案上,我從旁邊的花梨木架上取張灑金蟬翼,拿明礬、明膠調了膠礬水,細細把宣紙刷了一遍這是我的習慣,這麽處理過,外麵買的薄型熟宣才無露礬之虞
畫工筆可以讓人靈台清明,我想試著讓心靜下來
書房外窗子下栽了兩株牡丹,一株是烏龍捧盛,一株是玉版白那玉版白,荷花型的花冠,潔白大片的花瓣,基部微微暈出些極淺淡的嫩綠色,加之株型嬌小,襯在植株高大的重台型的烏龍捧盛邊上,愈顯得嬌怯怯惹人憐惜,如果以花喻人,玟紫色的烏龍捧盛明豔爽朗好似現代都市美女,玉版白則堪比含蓄內斂的古典淡雅佳人
古典淡雅佳人……對了,古代佳人也未見得都是淡雅的……
……
在寫生基礎上歸納組合畫出線稿,藤黃加花青再加一點點朱膘調出淡芽綠色,我舔飽了色筆,夾了水筆,臨要分染花瓣了,猛然覺,外麵那株玉版白,原本白中透綠的花瓣,細看之下居然變成了白中帶粉?莫非是隔著窗紗有色差?我擱下筆跑到院中,哈,果然不是我色盲,在每一片花瓣的根部,都有一抹極淡地嫩粉柔柔地暈開,如美人臉上的嬌羞淺笑,雖然也別有一番風韻,可是和我記憶中的卻不同,我分明記得在幾年前,那時我剛住進來,曾為它雪白瓣子上那一點淡綠興奮了許久呢……一瞥瞧見旁邊的烏龍捧盛,會不會是蜜蜂蝴蝶在這兩株花之間傳粉,於是就……
正在思維散忽聽背後有人低咳一聲“立在太陽地裏做什麽呢?”聲音漸漸近到身後
“思考人生啊我現有時候堅持自己地本色是很難地也許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改變了顏色……”我轉過身看著身後地人
榮哥微微一笑“若是旁人比如你周遭之人出此歎喟倒也罷了你這不相幹地感慨作甚?”
這個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他在誇我?心裏得意可還是習慣性地狡辯道:“好吧就算我毒性大毒害了很多人可自己沒準也被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呢所謂‘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他莞爾並不理會我地胡攪蠻纏伸過手來輕輕把我地手握住
午後地太陽偏心地把所有光輝都灑在他一個人身上他渾身上下流溢出明炫地光芒我仰頭細細看他地臉竟覺得似乎很久沒見了……
莫名的,眼中化開濕潤……
我手搭涼棚,勾起嘴角,“你真晃眼”
他笑笑,拉著我往屋裏走,“做什麽呢?……可有想我?”
“才沒有呢……”我低頭輕笑,“給你看我畫的白描,一定要說畫地好哦”
進了書房,我敏銳地感覺到他的目光在屋中一隅停了一下,待我看他,他已轉回視線,走到畫案前,讚道:“當真是好的”
這家夥在雜學上從不留意,我也不難為他,盡管我覺得要是逼著他做藝術評論應該是件很有趣的事……
我收起壞心眼,想起剛才他目光瞬息的滯留,套他的話,“我這屋裏難道有什麽東西能入你的眼嗎?喜歡就拿去好了”
忽然腰上一緊,他抱起我,作勢往門外走,口裏說著:“恭敬不如從命”
“哈哈哈~~討厭!放我下來!”我大笑捶他肩頭,這廝居然被我調教得有幽默感了!我掙紮跳下地,整整衣襟,今天穿地是件銀絲紗白底翠繡紋春衫,揉皺了未免太“三宅一生”了,還是不要讓人誤以為我在屋裏“摸爬滾打”過吧……我瞧他,一襲鴉翅青團領袍,腰上紮了條青玉梁大帶,我伸手在他大襟上攥了一下,果然,就是皺了也不顯眼,太不公平啦
他走到後窗邊的燈掛椅旁,摘下一物,轉身對我道:“既是得你親許,這個我就取走了”
他手裏拿的是一條寶藍色的梅花絡,看著有幾分眼熟,對了,這好象是那天我在相國寺萬姓交易市場買地絡子,隨手掛在這椅背的搭腦上做個裝飾,沒想到他居然喜歡這個?
“你確定想要這條梅花絡?”我疑惑,“就這條?開玩笑吧?”我伸過手去,打算拿過來再確認一下
不想他居然讓開我地手,麵無表情道:“不與我,莫不是要留給旁人?”
啊?不會吧,就這麽個東西,難道還有很多人惦記?
“是這樣,這種玩意隻要有耐心,當然手也不能太笨,都能結得均勻整齊,但是外麵賣的基本上隻有那幾種樣式,設計組合上沒什麽新意,象這條絡子地構思和工藝就都很一般,上麵穿的還是假玉珠子,雕工更是……不提也罷”我苦口婆心給他講道理
“彼時為何買下?”他淡淡道:“那日我在你身後,見你原本未見要買,聽了那婦人之言便忙不迭買下了”
“什麽啊?我聽了什麽就買下了?我都忘了!”
“當真忘了不成?那婦人道,此物‘送與送給情哥兒正好’……”
“啊啊!!才不是因為這個!!”騰地紅了臉,“我當時隻是一時心軟,覺得那賣編結地女人謀生不易,才不是因為她講了什麽!還‘忙不迭買下’,瞧你把我說的!而且就這麽個東西,說實話這還不如我做的呢,我要是想送……送人,自己做個不好嘛!”
他霽顏道:“如此
過些時日就是端午,你結一個與我便是”
離五月初五還有將近一個月吧,不過在端午日送人這個倒是應時應景
大約自南北朝時起,女子就有在端午節結“百索”的習俗,這時代當然也例外,所謂“百索”就是以五彩絲線編出的花結,也叫朱索、長命僂、五色絲,女子打出來,在節日那一天分贈家人親眷,讓大家係在手臂上,據說是能辟邪、去病什麽地,女子們為了顯示自己心靈手巧,打出的繩結往往花樣百出,到最後已經演變成女子暗中較勁鬥巧的集體“行為藝術”了
本來我給他打一個也是無妨的,不過為什麽隱隱覺得有點別扭呢……
我望天想了想,啊!原因就在“家人親眷”四個字上!
這不是明擺著占我便宜嘛……
還未等我開口,他已促狹笑道:“莫非你方才隻是說嘴?唔,連烹魚都不會,何況這細巧的玩意,實在做不得也就罷了……”
“少來!我三歲就不吃激將法了!”好端端地,提做魚幹什麽……我撅嘴,“好啦,看你這麽有誠意,我就勉強給你做一個吧,到時候你就知道我會不會了!”
編結、編織、刺繡都是服裝係的必修課(型、化妝課也是……),有同學戲稱服裝係為“花嫁學校”,咳,同情服裝係的男生……即便不用學成熟練工那樣,多少也要掌握些,了解傳統工藝有利於在做設計時兼收並蓄,博采眾長,我個人覺得這幾樣裏編結最簡單,所以玩得最熟練
我攤開手心,“做個好的給你,你手裏拿的那個是不是可以還我了?”挑挑手指
他搖頭道:“還你?若你送了旁人終是不妥,不如我替你收著罷”說著把手裏的梅花絡團了團塞進袖筒裏
這傻瓜,對我不放心呢……
“哈,我知道你就歡別地女人打的絡子!”
他一抖衣擺在椅子上坐下,氣定神閑,似笑非笑道:“激將法對我也是無用的”
我忍俊不禁,你是誰呀,哪有那麽好騙!既然對謀略免疫,不如,我正麵進攻?我施施然走過去,笑眯眯探手進他的衣袖,他小臂肌肉結實,皮膚很熱,越襯得我的手指涼涼地
“做什麽,”他躲,“搔癢麽!”
難道這家夥怕癢?哈哈,莫非我無意中窺得了克敵製勝的門徑?盡管我已經摸出來那條絡子在他中衣和外衣袖子之間,不過這時候也顧不得什麽絡子了,宜將剩勇追窮寇才是王道!我奸笑,把他的袖口更扯開些,目光滑進去,卻是一怔
他忙抽回手,掩好袖口,笑道:“非禮勿視”
在他的手腕略下的位置,兩弧月牙形的痕跡紅得刺目,起伏著離奇的肌理,它們對在一起,象是在他地腕子上蓋了個血紅的印章,又象是一個暗含玄機的詭異刺
這個似乎是……上次我胃疼,碧溪流雲說他舍不得我咬自己,就送了他的手臂給我咬著……後來又找小彌要藥……難道他真要了藥來加深這齒痕?
……
“傻瓜!留這東西幹什麽!難看死了!!”我撲上去摟住他的脖子,他伸手攬住我地腰,抱我坐在他的腿上
他身上地木香氳氳包裹著我,我的呼吸脈脈拂上他靛青色地領緣
雲窗靜掩,沙沙的竹聲,啾啾地鳥聲,並著細柔的風聲,緩緩沁入屋裏,陶然微醺
他的懷抱,為我隔出一個悠恬的世界
……
靜了許久,他溫熱的唇觸在我地頰上,低聲道:“丫頭,你今年多大了?”
“嗯?什麽?你怎麽可以問女士這種問題嘛,”真破壞氣氛呀,我在他懷裏蹭蹭,換個位置繼續閉目假寐,“不許問人家這個!”作為現代女性,本能地對年齡問題敏感
“可有二十了?”他鍥而不舍地追問
討厭,真想對他說不知道,呃,還是算一算吧
自我穿過來,好象沒人說起過我多大,反正大概是及之年吧,所以我也沒專門去找人問,不過參照某人的年齡是可以推算出來的,他說過比我大兩歲,我廣順二年秋穿來,過了兩年(廣順三年之後即為顯德元年),到顯德元年時他二十歲――他師父下山來告訴他身世,因為他那年弱冠――也就是說那時我十八,逆推可知我穿來時是十六古人好象都是虛歲記年齡,實際是不是要再小一點?姑且就這麽算吧,顯德元年我十八,經過顯德二年、三年、四年,到今年是顯德五年……(1)
我掰著手指頭數了數,咳一聲,字正腔圓道:“我十八”
他失笑,“怎不說十六?”
“嘻嘻,我不貪心,十六太小了,永遠十八我就滿足啦!”這家夥,隻要問問王樸就知道了,何必來問我呢,嘿嘿,絕對有陰謀!
“傻丫頭,”他捏捏我的臉,笑道:“‘十八’也不小了,民間女子‘十八’早已嫁做人婦……唔,怕是兒女都有了……”
“別人怎麽樣關我什麽事啊?”眨眼,作單純無邪狀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不要,我才不要作已婚婦女!”
“已婚婦女?”
“對呀,女人嫁了人就變成魚眼珠子啦,這是賈寶玉ggg的名言”我豎起手指,做個“v”地手勢
他目光沉了沉,“你幾時又結識了姓賈的公子?還喚他做哥哥……”
“啊??哈哈哈哈~~~榮哥哥你太可愛啦!”我笑得前仰後合……呃,看他的臉色越來越有變蟹殼青的趨向,我趕緊止了笑,安撫他道:“反正我近階段是不想變魚眼珠子的,不如這樣,我們先……嗯……交往試試好了……”我的聲音和我地頭一起低了下去,最後幾乎細若蚊嚶,這種事,居然要我先提出來……
“你我原本便有交往”
誒?古人理解的交往是指一般的來往吧?“不是那種,是……比如說這個梅花烙,”我指指他的袖管,“我就隻會送給你,不會送別人……”
“怎是你送我的,若非我執意取走,你還未見得給我呢”
“……哎呀,沒主動給你是因為我們對它象征意義地理解不同嘛!好吧,我再舉個例子,比如端午節的“百索”,我親手做的就隻會送你一個人!”
午節的絲絛花結嗎,簡直成了情人節的巧克力!:種程度的關係,咳,你明白了吧!”說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他看起來龍心大悅的樣子,“當真隻與我一人?唔,理應如此”
我忙點頭表示誠意,終於可以結束這尷尬地話題了
哪知他又開口道:“如此……畢竟是舍近求遠……”他深深看著我,若有若無地一歎,“你一日不入宮,我便一日放心不下……”
他鳳目中是我再熟悉不過的溫柔深情,同以往無數次一樣,沉靜內斂卻又暗潮澎湃,在這樣注視下,原本已到了口邊的玩笑話忽然就散得一幹二淨,我幾乎是下意識地張開雙臂摟住他的脖子,合身軟軟貼過去,如被蠱惑般,抑或是我在蠱惑他,我的嘴唇幾乎感觸到了他耳垂上細細地寒毛,“榮哥哥……”心頭翻湧的千言萬語,到了舌尖,卻隻變成了細白綢子般輕軟地三個字――
你放心
……
……
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團都是端午節的應景之物,百索雖是自製地比較有誠意,但其實市麵上就可以買到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也是,在潘樓下,相國寺西,朱明門(2)外等處,都有鼓扇市場,鼓是精巧的小鼓,或懸在架子上,或置在基座上,形製不一;扇是彩色小扇子,在青黃赤白地底色上,或繡或畫,或僂金或合色,花樣各異雖說端午隻是放假一天的節日,但我看人們還是很重視的,早早就開始打點應節之物,富貴人家多是乘著馬車去批量購買,導致這些市場前車水馬龍,“名車”塞道呢
中國人過節自然少不了吃,“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除了粽子,還有應節的香糖果子,比如百草頭和釀梅,前者是把蒲、生薑、杏、梅、李和紫蘇一起切了絲,加鹽曝幹,後者是把同樣地內容用糖醃漬了,納進梅皮中,這些大約就是後世話梅類零食的鼻祖,且不含食品添加劑,嗬,都是受歡迎的端午果子
至於過節時門插什麽,供什麽,釘什麽就不需**心了,自有府裏熟知習俗的精細人操辦,我隻等著到時吃粽子就是
在現代都市,傳統民俗流失嚴重,我剛穿來時很多民俗都是不知道的,住地久了才慢慢了解,適應,最終一點點融進這時代,並且……
愛上了這裏
……
……
青蓮和紫雙色絲絛打出精致繁複的組合結,配上春色翡翠玉飾,小巧的碧璽珠子,垂了長長的雙股流蘇,掛在腰帶上正好,無論是配他常穿的玄色或是青色係的袍子都很合適,即便是搭配黃袍……呃,黃袍是有服製要求地,但如果純粹從色彩角度講,局部小麵積的補色調和也是很出彩的呢!做手鏈不足以體現我的水準,所以我最終還是決定做了腰飾
我把這長絛掛結舉在窗前,略一抖,陽光就從絲絛上水樣地流瀉而下,想象著他帶在身上的樣子,微笑
還有幾天才到端午節,我不小心提前把這絡子打出來了,手太快也不好呀,還有些絲線,要不要再給他做一個配套地藻井結手鏈呢?我正想著,隨意往窗外一望,就瞧見他順著廊子走過來
我忍著笑躲到門後,等他若無其事地走屋,猛地從他背後跳出來,我舉著手裏的絡子晃晃,得意笑道:“怎麽樣?比外麵買的好看吧?”
他慢慢轉過身,默默看著我,那眼神……
象在看陌生人……
心裏驟然一縮,“榮哥哥,你怎麽了?”
他不說話,微微蹙了眉,細細打量我,看得我心裏七上八下,不祥的預感越來越強烈,我最近做什麽壞事了嗎?……實在是太多了,他是不是知道了什麽?
我收回僵硬的手臂,死死攥住絲絛掛繩,提心吊膽地等他問
漫長的靜默後,他緩緩開口,聲音沉凝,“那日,在你舅父府上,可是你對元朗下了藥?”
腦中轟的一聲!我霎時沒了呼吸!停了心跳!心頭大亂!
完了!完了!!他知道了!!
他怎麽知道地?!誰告訴他的?!我該怎麽辦?!該怎麽辦!!要承認嗎?還是抵死否認?!
他眉頭陷得更深些,鳳目中暗湧著幽邃顏色,那是一個男人心底最深刻的失望與難過……他最後深望我一眼,低聲說了句“你騙得我好苦……”便移開視線,向門外走去
他衣袂帶起的細細微風輕撚我的絲,他身上特有地淡淡木香拂過我的麵頰,他一步一步,向我靠近,又緩緩離開……
心尖上最柔嫩地地方象是被生生砍了一刀,在他與我擦肩的刹那,我絕望地頓悟到一件事:如果,今天,他走出這個房門,曾經那麽寵著我、溺愛我地榮哥哥,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我轉身,抓住他的手
……
注釋:
(1)公元9511年(辛亥),後周太祖郭威稱帝,年號廣順,當年為廣順元年,公元954年(甲寅)改年號為顯德,是為顯德元年,而後太祖崩,世宗即位,沿用顯德年號,至恭帝仍未改元,所以後周三帝隻有兩個年號,且都為太祖所立
(2)《曆代宅京記》:五代時後周世宗曾命名城門,以方位取名:在寅者叫“寅賓門”,在辰者叫“延春門”,在巳者叫“朱明門”,在午者為“景風門”,在未叫“畏景門”,在申者名“迎秋門”,在戌者名“肅政門”,在亥者叫“玄德門”,在子者叫“長景門”
玄青五
昨夜我沒能進入深度睡眠,其實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一夜噩夢不斷,再醒來時,太陽已高懸在半空了
無精打采地吃了早餐,想出去走走又沒什麽精神,我從書架上拿了本唐人筆記小說,翻了三頁便放下,懨懨的總是神思恍惚,臥室茶幾上那片暗赤提醒著我昨夜的一切,盡管我已叫人擦了許多遍,可仍覺得有淡淡的血腥味彌漫在屋裏
一閉上眼,那兩人就出現在我腦海中,他們說過的話,打散了,重複著,一句一句,在我耳邊揮之難去……
陽光刺透鬆綠窗紗,明晃晃地鋪在畫案上,我從旁邊的花梨木架上取張灑金蟬翼,拿明礬、明膠調了膠礬水,細細把宣紙刷了一遍這是我的習慣,這麽處理過,外麵買的薄型熟宣才無露礬之虞
畫工筆可以讓人靈台清明,我想試著讓心靜下來
書房外窗子下栽了兩株牡丹,一株是烏龍捧盛,一株是玉版白那玉版白,荷花型的花冠,潔白大片的花瓣,基部微微暈出些極淺淡的嫩綠色,加之株型嬌小,襯在植株高大的重台型的烏龍捧盛邊上,愈顯得嬌怯怯惹人憐惜,如果以花喻人,玟紫色的烏龍捧盛明豔爽朗好似現代都市美女,玉版白則堪比含蓄內斂的古典淡雅佳人
古典淡雅佳人……對了,古代佳人也未見得都是淡雅的……
……
在寫生基礎上歸納組合畫出線稿,藤黃加花青再加一點點朱膘調出淡芽綠色,我舔飽了色筆,夾了水筆,臨要分染花瓣了,猛然覺,外麵那株玉版白,原本白中透綠的花瓣,細看之下居然變成了白中帶粉?莫非是隔著窗紗有色差?我擱下筆跑到院中,哈,果然不是我色盲,在每一片花瓣的根部,都有一抹極淡地嫩粉柔柔地暈開,如美人臉上的嬌羞淺笑,雖然也別有一番風韻,可是和我記憶中的卻不同,我分明記得在幾年前,那時我剛住進來,曾為它雪白瓣子上那一點淡綠興奮了許久呢……一瞥瞧見旁邊的烏龍捧盛,會不會是蜜蜂蝴蝶在這兩株花之間傳粉,於是就……
正在思維散忽聽背後有人低咳一聲“立在太陽地裏做什麽呢?”聲音漸漸近到身後
“思考人生啊我現有時候堅持自己地本色是很難地也許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改變了顏色……”我轉過身看著身後地人
榮哥微微一笑“若是旁人比如你周遭之人出此歎喟倒也罷了你這不相幹地感慨作甚?”
這個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他在誇我?心裏得意可還是習慣性地狡辯道:“好吧就算我毒性大毒害了很多人可自己沒準也被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呢所謂‘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他莞爾並不理會我地胡攪蠻纏伸過手來輕輕把我地手握住
午後地太陽偏心地把所有光輝都灑在他一個人身上他渾身上下流溢出明炫地光芒我仰頭細細看他地臉竟覺得似乎很久沒見了……
莫名的,眼中化開濕潤……
我手搭涼棚,勾起嘴角,“你真晃眼”
他笑笑,拉著我往屋裏走,“做什麽呢?……可有想我?”
“才沒有呢……”我低頭輕笑,“給你看我畫的白描,一定要說畫地好哦”
進了書房,我敏銳地感覺到他的目光在屋中一隅停了一下,待我看他,他已轉回視線,走到畫案前,讚道:“當真是好的”
這家夥在雜學上從不留意,我也不難為他,盡管我覺得要是逼著他做藝術評論應該是件很有趣的事……
我收起壞心眼,想起剛才他目光瞬息的滯留,套他的話,“我這屋裏難道有什麽東西能入你的眼嗎?喜歡就拿去好了”
忽然腰上一緊,他抱起我,作勢往門外走,口裏說著:“恭敬不如從命”
“哈哈哈~~討厭!放我下來!”我大笑捶他肩頭,這廝居然被我調教得有幽默感了!我掙紮跳下地,整整衣襟,今天穿地是件銀絲紗白底翠繡紋春衫,揉皺了未免太“三宅一生”了,還是不要讓人誤以為我在屋裏“摸爬滾打”過吧……我瞧他,一襲鴉翅青團領袍,腰上紮了條青玉梁大帶,我伸手在他大襟上攥了一下,果然,就是皺了也不顯眼,太不公平啦
他走到後窗邊的燈掛椅旁,摘下一物,轉身對我道:“既是得你親許,這個我就取走了”
他手裏拿的是一條寶藍色的梅花絡,看著有幾分眼熟,對了,這好象是那天我在相國寺萬姓交易市場買地絡子,隨手掛在這椅背的搭腦上做個裝飾,沒想到他居然喜歡這個?
“你確定想要這條梅花絡?”我疑惑,“就這條?開玩笑吧?”我伸過手去,打算拿過來再確認一下
不想他居然讓開我地手,麵無表情道:“不與我,莫不是要留給旁人?”
啊?不會吧,就這麽個東西,難道還有很多人惦記?
“是這樣,這種玩意隻要有耐心,當然手也不能太笨,都能結得均勻整齊,但是外麵賣的基本上隻有那幾種樣式,設計組合上沒什麽新意,象這條絡子地構思和工藝就都很一般,上麵穿的還是假玉珠子,雕工更是……不提也罷”我苦口婆心給他講道理
“彼時為何買下?”他淡淡道:“那日我在你身後,見你原本未見要買,聽了那婦人之言便忙不迭買下了”
“什麽啊?我聽了什麽就買下了?我都忘了!”
“當真忘了不成?那婦人道,此物‘送與送給情哥兒正好’……”
“啊啊!!才不是因為這個!!”騰地紅了臉,“我當時隻是一時心軟,覺得那賣編結地女人謀生不易,才不是因為她講了什麽!還‘忙不迭買下’,瞧你把我說的!而且就這麽個東西,說實話這還不如我做的呢,我要是想送……送人,自己做個不好嘛!”
他霽顏道:“如此
過些時日就是端午,你結一個與我便是”
離五月初五還有將近一個月吧,不過在端午日送人這個倒是應時應景
大約自南北朝時起,女子就有在端午節結“百索”的習俗,這時代當然也例外,所謂“百索”就是以五彩絲線編出的花結,也叫朱索、長命僂、五色絲,女子打出來,在節日那一天分贈家人親眷,讓大家係在手臂上,據說是能辟邪、去病什麽地,女子們為了顯示自己心靈手巧,打出的繩結往往花樣百出,到最後已經演變成女子暗中較勁鬥巧的集體“行為藝術”了
本來我給他打一個也是無妨的,不過為什麽隱隱覺得有點別扭呢……
我望天想了想,啊!原因就在“家人親眷”四個字上!
這不是明擺著占我便宜嘛……
還未等我開口,他已促狹笑道:“莫非你方才隻是說嘴?唔,連烹魚都不會,何況這細巧的玩意,實在做不得也就罷了……”
“少來!我三歲就不吃激將法了!”好端端地,提做魚幹什麽……我撅嘴,“好啦,看你這麽有誠意,我就勉強給你做一個吧,到時候你就知道我會不會了!”
編結、編織、刺繡都是服裝係的必修課(型、化妝課也是……),有同學戲稱服裝係為“花嫁學校”,咳,同情服裝係的男生……即便不用學成熟練工那樣,多少也要掌握些,了解傳統工藝有利於在做設計時兼收並蓄,博采眾長,我個人覺得這幾樣裏編結最簡單,所以玩得最熟練
我攤開手心,“做個好的給你,你手裏拿的那個是不是可以還我了?”挑挑手指
他搖頭道:“還你?若你送了旁人終是不妥,不如我替你收著罷”說著把手裏的梅花絡團了團塞進袖筒裏
這傻瓜,對我不放心呢……
“哈,我知道你就歡別地女人打的絡子!”
他一抖衣擺在椅子上坐下,氣定神閑,似笑非笑道:“激將法對我也是無用的”
我忍俊不禁,你是誰呀,哪有那麽好騙!既然對謀略免疫,不如,我正麵進攻?我施施然走過去,笑眯眯探手進他的衣袖,他小臂肌肉結實,皮膚很熱,越襯得我的手指涼涼地
“做什麽,”他躲,“搔癢麽!”
難道這家夥怕癢?哈哈,莫非我無意中窺得了克敵製勝的門徑?盡管我已經摸出來那條絡子在他中衣和外衣袖子之間,不過這時候也顧不得什麽絡子了,宜將剩勇追窮寇才是王道!我奸笑,把他的袖口更扯開些,目光滑進去,卻是一怔
他忙抽回手,掩好袖口,笑道:“非禮勿視”
在他的手腕略下的位置,兩弧月牙形的痕跡紅得刺目,起伏著離奇的肌理,它們對在一起,象是在他地腕子上蓋了個血紅的印章,又象是一個暗含玄機的詭異刺
這個似乎是……上次我胃疼,碧溪流雲說他舍不得我咬自己,就送了他的手臂給我咬著……後來又找小彌要藥……難道他真要了藥來加深這齒痕?
……
“傻瓜!留這東西幹什麽!難看死了!!”我撲上去摟住他的脖子,他伸手攬住我地腰,抱我坐在他的腿上
他身上地木香氳氳包裹著我,我的呼吸脈脈拂上他靛青色地領緣
雲窗靜掩,沙沙的竹聲,啾啾地鳥聲,並著細柔的風聲,緩緩沁入屋裏,陶然微醺
他的懷抱,為我隔出一個悠恬的世界
……
靜了許久,他溫熱的唇觸在我地頰上,低聲道:“丫頭,你今年多大了?”
“嗯?什麽?你怎麽可以問女士這種問題嘛,”真破壞氣氛呀,我在他懷裏蹭蹭,換個位置繼續閉目假寐,“不許問人家這個!”作為現代女性,本能地對年齡問題敏感
“可有二十了?”他鍥而不舍地追問
討厭,真想對他說不知道,呃,還是算一算吧
自我穿過來,好象沒人說起過我多大,反正大概是及之年吧,所以我也沒專門去找人問,不過參照某人的年齡是可以推算出來的,他說過比我大兩歲,我廣順二年秋穿來,過了兩年(廣順三年之後即為顯德元年),到顯德元年時他二十歲――他師父下山來告訴他身世,因為他那年弱冠――也就是說那時我十八,逆推可知我穿來時是十六古人好象都是虛歲記年齡,實際是不是要再小一點?姑且就這麽算吧,顯德元年我十八,經過顯德二年、三年、四年,到今年是顯德五年……(1)
我掰著手指頭數了數,咳一聲,字正腔圓道:“我十八”
他失笑,“怎不說十六?”
“嘻嘻,我不貪心,十六太小了,永遠十八我就滿足啦!”這家夥,隻要問問王樸就知道了,何必來問我呢,嘿嘿,絕對有陰謀!
“傻丫頭,”他捏捏我的臉,笑道:“‘十八’也不小了,民間女子‘十八’早已嫁做人婦……唔,怕是兒女都有了……”
“別人怎麽樣關我什麽事啊?”眨眼,作單純無邪狀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不要,我才不要作已婚婦女!”
“已婚婦女?”
“對呀,女人嫁了人就變成魚眼珠子啦,這是賈寶玉ggg的名言”我豎起手指,做個“v”地手勢
他目光沉了沉,“你幾時又結識了姓賈的公子?還喚他做哥哥……”
“啊??哈哈哈哈~~~榮哥哥你太可愛啦!”我笑得前仰後合……呃,看他的臉色越來越有變蟹殼青的趨向,我趕緊止了笑,安撫他道:“反正我近階段是不想變魚眼珠子的,不如這樣,我們先……嗯……交往試試好了……”我的聲音和我地頭一起低了下去,最後幾乎細若蚊嚶,這種事,居然要我先提出來……
“你我原本便有交往”
誒?古人理解的交往是指一般的來往吧?“不是那種,是……比如說這個梅花烙,”我指指他的袖管,“我就隻會送給你,不會送別人……”
“怎是你送我的,若非我執意取走,你還未見得給我呢”
“……哎呀,沒主動給你是因為我們對它象征意義地理解不同嘛!好吧,我再舉個例子,比如端午節的“百索”,我親手做的就隻會送你一個人!”
午節的絲絛花結嗎,簡直成了情人節的巧克力!:種程度的關係,咳,你明白了吧!”說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他看起來龍心大悅的樣子,“當真隻與我一人?唔,理應如此”
我忙點頭表示誠意,終於可以結束這尷尬地話題了
哪知他又開口道:“如此……畢竟是舍近求遠……”他深深看著我,若有若無地一歎,“你一日不入宮,我便一日放心不下……”
他鳳目中是我再熟悉不過的溫柔深情,同以往無數次一樣,沉靜內斂卻又暗潮澎湃,在這樣注視下,原本已到了口邊的玩笑話忽然就散得一幹二淨,我幾乎是下意識地張開雙臂摟住他的脖子,合身軟軟貼過去,如被蠱惑般,抑或是我在蠱惑他,我的嘴唇幾乎感觸到了他耳垂上細細地寒毛,“榮哥哥……”心頭翻湧的千言萬語,到了舌尖,卻隻變成了細白綢子般輕軟地三個字――
你放心
……
……
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團都是端午節的應景之物,百索雖是自製地比較有誠意,但其實市麵上就可以買到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也是,在潘樓下,相國寺西,朱明門(2)外等處,都有鼓扇市場,鼓是精巧的小鼓,或懸在架子上,或置在基座上,形製不一;扇是彩色小扇子,在青黃赤白地底色上,或繡或畫,或僂金或合色,花樣各異雖說端午隻是放假一天的節日,但我看人們還是很重視的,早早就開始打點應節之物,富貴人家多是乘著馬車去批量購買,導致這些市場前車水馬龍,“名車”塞道呢
中國人過節自然少不了吃,“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除了粽子,還有應節的香糖果子,比如百草頭和釀梅,前者是把蒲、生薑、杏、梅、李和紫蘇一起切了絲,加鹽曝幹,後者是把同樣地內容用糖醃漬了,納進梅皮中,這些大約就是後世話梅類零食的鼻祖,且不含食品添加劑,嗬,都是受歡迎的端午果子
至於過節時門插什麽,供什麽,釘什麽就不需**心了,自有府裏熟知習俗的精細人操辦,我隻等著到時吃粽子就是
在現代都市,傳統民俗流失嚴重,我剛穿來時很多民俗都是不知道的,住地久了才慢慢了解,適應,最終一點點融進這時代,並且……
愛上了這裏
……
……
青蓮和紫雙色絲絛打出精致繁複的組合結,配上春色翡翠玉飾,小巧的碧璽珠子,垂了長長的雙股流蘇,掛在腰帶上正好,無論是配他常穿的玄色或是青色係的袍子都很合適,即便是搭配黃袍……呃,黃袍是有服製要求地,但如果純粹從色彩角度講,局部小麵積的補色調和也是很出彩的呢!做手鏈不足以體現我的水準,所以我最終還是決定做了腰飾
我把這長絛掛結舉在窗前,略一抖,陽光就從絲絛上水樣地流瀉而下,想象著他帶在身上的樣子,微笑
還有幾天才到端午節,我不小心提前把這絡子打出來了,手太快也不好呀,還有些絲線,要不要再給他做一個配套地藻井結手鏈呢?我正想著,隨意往窗外一望,就瞧見他順著廊子走過來
我忍著笑躲到門後,等他若無其事地走屋,猛地從他背後跳出來,我舉著手裏的絡子晃晃,得意笑道:“怎麽樣?比外麵買的好看吧?”
他慢慢轉過身,默默看著我,那眼神……
象在看陌生人……
心裏驟然一縮,“榮哥哥,你怎麽了?”
他不說話,微微蹙了眉,細細打量我,看得我心裏七上八下,不祥的預感越來越強烈,我最近做什麽壞事了嗎?……實在是太多了,他是不是知道了什麽?
我收回僵硬的手臂,死死攥住絲絛掛繩,提心吊膽地等他問
漫長的靜默後,他緩緩開口,聲音沉凝,“那日,在你舅父府上,可是你對元朗下了藥?”
腦中轟的一聲!我霎時沒了呼吸!停了心跳!心頭大亂!
完了!完了!!他知道了!!
他怎麽知道地?!誰告訴他的?!我該怎麽辦?!該怎麽辦!!要承認嗎?還是抵死否認?!
他眉頭陷得更深些,鳳目中暗湧著幽邃顏色,那是一個男人心底最深刻的失望與難過……他最後深望我一眼,低聲說了句“你騙得我好苦……”便移開視線,向門外走去
他衣袂帶起的細細微風輕撚我的絲,他身上特有地淡淡木香拂過我的麵頰,他一步一步,向我靠近,又緩緩離開……
心尖上最柔嫩地地方象是被生生砍了一刀,在他與我擦肩的刹那,我絕望地頓悟到一件事:如果,今天,他走出這個房門,曾經那麽寵著我、溺愛我地榮哥哥,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我轉身,抓住他的手
……
注釋:
(1)公元9511年(辛亥),後周太祖郭威稱帝,年號廣順,當年為廣順元年,公元954年(甲寅)改年號為顯德,是為顯德元年,而後太祖崩,世宗即位,沿用顯德年號,至恭帝仍未改元,所以後周三帝隻有兩個年號,且都為太祖所立
(2)《曆代宅京記》:五代時後周世宗曾命名城門,以方位取名:在寅者叫“寅賓門”,在辰者叫“延春門”,在巳者叫“朱明門”,在午者為“景風門”,在未叫“畏景門”,在申者名“迎秋門”,在戌者名“肅政門”,在亥者叫“玄德門”,在子者叫“長景門”
玄青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