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早該貼出來但一直沒貼的資料。。
《新五代史》卷二十.周家人傳第八
○世宗貞惠皇後劉氏
世宗三皇後。貞惠皇後劉氏,不知其世家,蓋微時所娶也,世宗為左監門衛將軍,得封彭城縣君。世宗從太祖於魏,後留京師,太祖舉兵,漢誅其族家屬,後見殺。太祖即位,追封彭城郡夫人。世宗顯德四年夏四月,始詔彭城郡夫人劉氏追冊為皇後,有司諡曰貞惠,陵曰惠陵。
○宣懿皇後符氏
宣懿皇後符氏,其祖秦王存審,父魏王彥卿。後世王家,出於將相之貴,為人明果有大誌。初適李守貞子崇訓。守貞事漢為河中節度使,已挾異誌。有術者善聽人聲以知吉凶,守貞出其家人使聽之,術者聞後聲,驚曰:“此天下之母也!”守貞益自負,曰:“吾婦猶為天下母,吾取天下複何疑哉!”於是決反。而漢遣周太祖討之,逾年,攻破其城。崇訓知不免,手自殺其家人,次以及後,後走匿,以帷幔自蔽,崇訓惶遽求後不得,遂自殺。漢兵入其家,後儼然坐堂上,顧軍士曰:“郭公與吾王父有舊,汝輩無犯我!”軍士見之不敢迫。太祖聞之,以謂一女子能使亂兵不敢犯,奇之,為加慰勉,以歸彥卿。後感太祖不殺,拜太祖為父。其母以後夫家滅亡,而獨脫死兵刃之間,以為天幸,欲使削發為尼,後不肯曰:“死生有命,天也。何必妄毀形發為!”太祖於後有恩,而世宗性特英銳,聞後如此,益奇之。及劉夫人卒,遂納以為繼室。世宗即位,冊為皇後。世宗辦急多暴怒,而後嚐追悔,每怒左右,後必從容伺顏色,漸為解說,世宗意亦隨解,由是益重之。世宗征淮,後以帝不宜親行,切諫止之,世宗不聽。師久無功,遭大暑雨,後以憂成疾而崩。議者以方用兵,請殺喪禮,於是百官朝臨於西宮,三日而釋服,帝亦七日而釋,葬於新鄭,陵曰懿陵。
後立皇後符氏。後妹也。國初,遷西宮,號周太後。
******
史書上並沒有任何關於柴榮的嬪妃的記載,他隻有皇後,而且是前任死後才會續弦。他的元配夫人劉氏死於乾佑年間,與郭氏滿門一並為後漢隱帝劉承佑誅殺,著名的大符皇後是他的第二任皇後,在大符皇後死後三年,柴榮病危時才冊立其妹為後,想來是因幼子需人扶助,也有說大符皇後托孤的緣故,總之作為古代男人,古代帝王,柴榮的感情是比較專一而深厚的,尤其是對大符皇後。。
關於小符後,《新五代史》、《宋史》和《資治通鑒》中隻一筆帶過,《舊五代史》裏根本就沒有提及。小符後冊立僅十天就成了寡婦,一年後趙匡胤篡權,小符後遷西宮,號周太後,想來各種待遇應是不差的,993年才去世(比她那個嫁了趙光義的妹妹活得還久)。
我這文裏大小無良處無數,但最無良的是,顛覆了柴榮的感情世界。。所以我很有私心的不想把這篇史料發上來。。==。但若是因為我沒有強化說明而導致同學們對某些史實產生誤解反而不美。
順便說1下,中國曆史上有“一門出三皇後”的提法,同一宗族中出幾位不同輩分的女性當皇後,多少還是有些的,但同輩中姐妹兩人都當皇後的就比較少了,而姐妹三人都做皇後的少之又少,牛x的嶽丈泰山除了南北朝時“側帽風liu”的著名大帥哥獨孤信——長女為北周明敬皇後,四女為唐元貞太後(追封),七女為隋文帝文獻皇後——就要數五代宋初的名將符彥卿了,他的三個女兒分別為柴榮和趙光義的皇後,他雖然不象獨孤信一人做了三個朝代三個皇帝的老丈人,但也算是一門出三後了。
《新五代史》卷二十.周家人傳第八
○世宗貞惠皇後劉氏
世宗三皇後。貞惠皇後劉氏,不知其世家,蓋微時所娶也,世宗為左監門衛將軍,得封彭城縣君。世宗從太祖於魏,後留京師,太祖舉兵,漢誅其族家屬,後見殺。太祖即位,追封彭城郡夫人。世宗顯德四年夏四月,始詔彭城郡夫人劉氏追冊為皇後,有司諡曰貞惠,陵曰惠陵。
○宣懿皇後符氏
宣懿皇後符氏,其祖秦王存審,父魏王彥卿。後世王家,出於將相之貴,為人明果有大誌。初適李守貞子崇訓。守貞事漢為河中節度使,已挾異誌。有術者善聽人聲以知吉凶,守貞出其家人使聽之,術者聞後聲,驚曰:“此天下之母也!”守貞益自負,曰:“吾婦猶為天下母,吾取天下複何疑哉!”於是決反。而漢遣周太祖討之,逾年,攻破其城。崇訓知不免,手自殺其家人,次以及後,後走匿,以帷幔自蔽,崇訓惶遽求後不得,遂自殺。漢兵入其家,後儼然坐堂上,顧軍士曰:“郭公與吾王父有舊,汝輩無犯我!”軍士見之不敢迫。太祖聞之,以謂一女子能使亂兵不敢犯,奇之,為加慰勉,以歸彥卿。後感太祖不殺,拜太祖為父。其母以後夫家滅亡,而獨脫死兵刃之間,以為天幸,欲使削發為尼,後不肯曰:“死生有命,天也。何必妄毀形發為!”太祖於後有恩,而世宗性特英銳,聞後如此,益奇之。及劉夫人卒,遂納以為繼室。世宗即位,冊為皇後。世宗辦急多暴怒,而後嚐追悔,每怒左右,後必從容伺顏色,漸為解說,世宗意亦隨解,由是益重之。世宗征淮,後以帝不宜親行,切諫止之,世宗不聽。師久無功,遭大暑雨,後以憂成疾而崩。議者以方用兵,請殺喪禮,於是百官朝臨於西宮,三日而釋服,帝亦七日而釋,葬於新鄭,陵曰懿陵。
後立皇後符氏。後妹也。國初,遷西宮,號周太後。
******
史書上並沒有任何關於柴榮的嬪妃的記載,他隻有皇後,而且是前任死後才會續弦。他的元配夫人劉氏死於乾佑年間,與郭氏滿門一並為後漢隱帝劉承佑誅殺,著名的大符皇後是他的第二任皇後,在大符皇後死後三年,柴榮病危時才冊立其妹為後,想來是因幼子需人扶助,也有說大符皇後托孤的緣故,總之作為古代男人,古代帝王,柴榮的感情是比較專一而深厚的,尤其是對大符皇後。。
關於小符後,《新五代史》、《宋史》和《資治通鑒》中隻一筆帶過,《舊五代史》裏根本就沒有提及。小符後冊立僅十天就成了寡婦,一年後趙匡胤篡權,小符後遷西宮,號周太後,想來各種待遇應是不差的,993年才去世(比她那個嫁了趙光義的妹妹活得還久)。
我這文裏大小無良處無數,但最無良的是,顛覆了柴榮的感情世界。。所以我很有私心的不想把這篇史料發上來。。==。但若是因為我沒有強化說明而導致同學們對某些史實產生誤解反而不美。
順便說1下,中國曆史上有“一門出三皇後”的提法,同一宗族中出幾位不同輩分的女性當皇後,多少還是有些的,但同輩中姐妹兩人都當皇後的就比較少了,而姐妹三人都做皇後的少之又少,牛x的嶽丈泰山除了南北朝時“側帽風liu”的著名大帥哥獨孤信——長女為北周明敬皇後,四女為唐元貞太後(追封),七女為隋文帝文獻皇後——就要數五代宋初的名將符彥卿了,他的三個女兒分別為柴榮和趙光義的皇後,他雖然不象獨孤信一人做了三個朝代三個皇帝的老丈人,但也算是一門出三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