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把叔。我可是真心的。”雖然戴季良說得不錯。但狄於良還是有些不死心,要是回不了東北,他的東北軍遲早還是要解體的而在目前國內兩強對峙的情況下,他寧可選擇相對比較親近也有著不錯利害關係的西北。


    “我知道你是真心的。”對於張學良,戴季良實際上跟蔣中正的處理方式有些類似,那就是絕不能將對方推到南京的懷抱裏。“國恨家仇嘛。


    ”戴季良斟酌了一會。“要是你答應我幾個條件,也許我可以試著從南京那把你調過來。”


    “還請老把叔明說。”條件?張學良心中一嘀咕,不過立刻作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來。


    “沈鴻烈還能掌握多少東北海軍?”看著張學良不明所以的眼神,戴季良隨即解釋著。“我準備在青海湖畔建設一個川江公安艦隊水雷講習所,教練器具和魚雷艇什麽的,德國方麵前已經準備起運了,可是師資上還有些欠缺,雖然我已經向英國人請求派遣教師,但新招的水兵的外語未必過關,因此希望通過漢卿能讓沈成章抽調些幹員來。”


    “沒有問題。”張學良一聽就知道戴季良已經在未雨綢繆瑚著對日戰爭之後海軍重建的問題,更明白重建海軍意味著西北已經明確有了取代南京的心思,而利用這種心思。東北軍自是可以謀求更多的利益。所以他毫不猶豫的應承了下來。


    “南京可否任命漢卿為徐州行營主任或是徐州綏靖主任呢?”看上去這個問題其實應該由南京來作答,但事實上戴季良絕對不會直接去跟南京要求,這就要張學良自己去運作了。“若是可以,我到希望到時候漢卿能保證隴海路的暢通。”


    “我去跟南京談。”確保隴海路的暢通?這是什麽意思,難道現在隴海路不暢通了嘛?也沒有見到南京扣留西北從海州進口的物資呀?盡管心中狐疑,但張學良還是很痛快的答應了下來。“還有什麽條件,老把叔隻管說出來,我絕無二話。”


    “東北軍要根據現在西北軍的體製重新整編為一軍三師十一團的體製。”東北軍目前明麵上有六個軍十三個步騎師,此外還有一個名義上由南京軍政部直轄。但事實上依舊受到張學良影響的由東北抗日義勇軍改編的第旺軍,再加上教導戰車部隊、教導高炮大隊、特務團、工兵團、福重總隊、通信大隊以及軍、師兩級下的補充旅、補充團,林林總總二十餘萬人還是少說的。“到時候我會派人指導和點檢的,這沒有問題吧。”


    “沒有問題。”部隊改編肯定會有人事變動,甚至還有可能部分軍隊遭到裁撤,但張學良有這個自信。自己還能掌控東北軍的全局,至於點檢和指導也是西北方每應有的手段。“我東北軍上下有誌一心,斷無一人會為自己的官位而壞了抗戰的大局。”


    “這就好。”戴季良點點頭。“那我還有三個條件,你要是能接受。我就張嘴跟南京要人。”戴季良雙眼緊盯著張學良。“第一,東北軍的軍費在沒有開戰之前隻能以南京擬定的國難餉的6成放,不足部分需要你自己掏腰包進行填補。”


    “這?”盡管張學良知道自己就算劃入西北軍的戰區也不可能讓自己的部隊享受等同於西北嫡係的薪餉。但按南京擬定的國難餉的6成。這個比例也實在太低了,不過他也注意到,戴季良所說的是開戰之前,雖然不知道最終什麽時候能開戰。但以眼下的形勢,想來也不會太長久。“老把叔,你能給我一個準確的時間嘛?”


    “漢卿啊,這件事由不得你我。”戴季良搖搖頭。“我自是希望仗拖得越久越好,但是日本人能眼睜睜的看著咱們的實力逐漸加強嘛?”這是一句大實話。因此張學良也默然了。“這樣吧,我也知道你手裏不寬裕。”戴季良作出一副善解人意的樣子。“從南京把你正式劃入西北軍指揮後開始計算,第一年我6成國難餉,第二年我8成,第三年我十足給你,若是戰爭還沒有爆,第四隻我按西北軍的餉例放。”


    “既然老把叔已經把話說到這份上了,我即便是砸鍋賣鐵也要撐下去。”張學良心算了一下。等於說自己隻要填上兩年的軍費差額即可。雖然這個數目依然可能高達數千萬元,但這倒不是不能承受的。“好,我答應了。”


    “第二,東北軍的眷屬以及他們擁有的資產即刻開始立刻轉移到西北或是川中。”這個就有些問題了,眷屬倒是好辦,左不過是一個人質而已,但資產就說不清楚了,高級軍官們誰沒有一點私房錢,難道西北還比外國銀行更安全了不成。


    “第三,東北軍我不直接指揮,但無條件服從我的指揮。戴季良並沒有給張學良考慮一剛間,反而自顧自的說了下去。“另外如果生抗令不遵,或是蓄意保存實力。到時候別怪我親自裁撤了你的部隊。”


    戴季良的如意算盤是把東北軍放在隴海路東段,既能保證日軍不會在海州直接登6,也能隨時增援韓複集,從而讓第口路軍專司對第軍的援助,同時也能給韓複桑一定的暗示,若是打不好自有失去地盤的東北軍隨時可以取代你。有了這樣的心思,所以他才改變了初衷,否則他才不願一年多花幾千萬養這支軍隊呢,要知道多了這幾千萬,他至少可以每年多編三到四個師。


    “老把叔,你說的這幾條我都答應。”也許是壓抑了太久,張學良當下毫無保留的接受了戴季良的全盤意見。“隻要讓咱們打鬼子,收複東北,我一切都可以答應下來。”


    “漢卿啊,你不要急。”戴季良了然的拍拍張學良的手。“茲事體大,回去還是征詢一下各位部隊長的意見”張學良急,戴季良卻不急。南京的那位更是翹著腿準備看熱鬧呢。“對了,還有一件事”。戴季良補充著。“上次整編時我就看到過報告,你們東北軍各部的槍械裝備太過蕪雜了,有俄造、日造、東北造,現在又有西北造,對後勤補給實在是壓力太大,所以不管你過不過來,部隊槍械調整劃一已經刻不容緩了


    民國二十六年、日本昭和十二年2月舊日,新落成的日本帝國議會議事堂裏生的一場劍拔弩張的“剖腹質問。”當時已經年屆七旬的國會議員渙田國鬆言指出:“軍人不應該幹政,站在軍隊立場進行政治,很危險。”


    6軍大臣寺內壽一氣得滿臉通紅站起來答辯,他義憤填膺地說道:“我認為渙田國鬆議員得質問有辱軍方!”


    對此,渙田國鬆議員針鋒相對,咄咄逼人地質問寺內壽一:“我的言哪處有侮辱軍隊的部分,你指出來!”並且公開叫板:“可以查記記錄,如果我安言裏真有侮辱軍隊的語言,我將當場剖腹向你謝罪。但如果沒有,你要剖腹!”


    當時的渙田國鬆已經年屆七旬,是一位當了刃年議員的長老級人物。還擔任過眾議院議長。但是由於軍部的橫暴,人們噤若寒蟬,國民的不滿意已到了相當程度。因此,“剖腹質問。在國民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也為議會投下了波紋。議會不得不休會兩日。到頭來,寺內壽一也沒有剖腹的勇氣,卻鬧得廣田弘毅內閣不得不總辭職。


    一味依附軍部,實行“準戰時財政”的廣田內閣倒台了。


    曾經擔任過天皇師範的前6軍大臣6軍大將宇垣一成受命組閣,然而因為之前的宇垣“軍縮”和三月政變的關係,這位號稱“政界的惑星”的6軍大將、統製派的飾造者卻得不到日本6軍的支持,在無人出任6相的情況下,宇垣組閣失敗。隨後,在東北事變時擔任朝鮮軍司令官指揮朝鮮軍越境助戰進而完成將東北從中國分離的6軍大將林銳十郎組閣上台。林銳十郎這個內閣中個位置舊個人幹。兼職一堆,因此被稱為“兩人三腳內閣不過就是這個內閣次出現了由財閥領導人的親自入閣。日本興業銀行總裁結城豐太郎出任本屆內閣藏相財政大臣,結城又請出原三井財團的領導人池田成彬出任日本銀行總裁。由此,就出現了所謂“軍財抱合”注:抱合意為互相擁抱的局麵。


    然而軍財抱合也好,之前的馬場財政注:即準戰時財政也罷,造成的物價上漲以及軍部蠻橫使宇垣一成組閣流產都加重了日本民間的不滿情緒。3月初,駐金澤的第九師團部給6軍省的報告中寫道:人們在火車、電車、浴池、理館裏碰到一起,就談論政局,“暗地裏對軍部進行非難一一至少對軍部反感的思想意外廣泛地在蔓延。”


    麵對國內的種種反軍情緒,這一年的3月中,6軍省通知各師團要求開展“明了國際形勢,普及國防思想”的宣傳運動。此後,全國各地普遍舉行了軍事演講會,放映有關電影活動。僅僅在仙台師團第二師團的管區內,不到一個月,大小的演講會就舉行了勁多場。也就是說,軍部正在力圖把國內民眾的視線轉向對外侵略,設法重新煽動起危機感和排外熱,籍此淡化、抑製民眾的反軍情緒。至此。戰爭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了。現在唯一問題的是,日本認為的最後的和平何時以何種方式才會走到終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caler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caler並收藏我是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