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的政治生態跟中原王朝的頗為相似。這是他們事事都向中原王朝學習的結果。


    現在的朝鮮國內處在勢道政治時期,用通俗點的語言表達就是奸臣當道。


    現階段外戚安東金氏專權,安東金氏從金祖淳時代開始就把持朝鮮國政。


    到了金左根手中,與其妹妹純元王妃一起,趁著憲宗去世,扶持王室旁枝李昪繼承王位,更是大權盡握。


    李昪早年流落江華島,生活落魄。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朝鮮憲宗去世後,在純元王後金氏的指定下,以王室旁支身份入嗣朝鮮純祖大統,繼承王位。


    李昪即位之後,安東金氏專權,國政昏暗。


    這位年輕的國王沒有像曆史上很多早年流落民間的帝王那樣因為熟知百姓疾苦而奮發圖強。


    反而因為原本生活落魄,個性軟弱,一夕之間被安東金氏扶上王位,成為了被安東金氏玩弄於股掌之上的棋子。


    他即位後,拜純元王後為大王大妃,雖然他已19歲,但因學識不足而每日前往經筵學習,國事則交給純元王後垂簾聽政,長達兩年半之久。


    而扶植李昪的安東金氏眾臣如金左根、金洙根、金汶根等人則壟斷朝政,壓製豐壤趙氏,將安東金氏的勢道政治推向頂峰。


    鹹豐元年(1851年)九月,金汶根的女兒嫁給李昪,被冊封為朝鮮王妃,是為哲仁王後,安東金氏借此進一步加緊了對王室的控製。


    隨著安東金氏勢力的膨脹,不僅王室的勢力十分衰弱,而且國家也日益崩壞,文恬武嬉,賄賂公行,地方年年告災,民不聊生。


    雖然沒有出現大動蕩的局麵,但朝鮮內外部的危機在他在位時急速積聚,整個社會處於崩潰的邊緣。


    所以說林鳳祥這次進入朝鮮是撞了大運。他碰到的對手是已經腐化的外戚金氏。


    金氏雖然把持了朝政,但是地方大族多有不服。


    朝鮮經曆了幾代傀儡國王,地方大族勢力對地方的把控比滿清地方還要嚴重。


    金氏也就隻能完全掌控京畿道周邊,還有金家的大本營安東。這就造成金氏控製下的朝鮮王國效率極為低下。


    對於太平軍,朝鮮國內也是有所耳聞。


    畢竟朝鮮背靠著宗主國,對宗主國的一舉一動都非常關注。


    不過這股號稱“太平軍”農民軍竟然跑到了朝鮮境內,這讓朝鮮朝堂上下都感到震驚。


    金氏一邊調兵遣將,一邊向宗主國滿清求救。


    但是金氏並沒有直接派遣其駐紮在漢城的軍隊北上救援,隻是一味地催促周邊的道府派兵前去繳匪。


    就這樣,朝鮮完美地錯過了太平軍立足未穩的這一段時間。這是太平軍最虛弱的時候。


    林鳳祥占領義州之後,清軍並並沒有貿然越境追擊,而是同樣在江邊設防,同時主力部隊回撤回去堵截吉文元率領的留後部隊。


    吉文元也並未真的攻進福陵,而是被在被合圍之前出乎清軍意料,突然向北逃竄,北麵可是蠻荒的白山黑水啊,清軍自己都不願意呆在那裏,吉文元為什麽會往那邊跑呢?


    這次林鳳祥和吉文元的行軍路線都未按照套路出牌,弄的清軍摸不著頭腦。


    不過清軍這邊多是馬隊,追擊的速度極快。吉文元除了帶著一部分騎兵逃了出去,其餘士兵大都被清軍殲滅或者俘虜。


    自此太平軍對遼東的威脅暫時解除。僧格林沁雖然沒有完美地完成任務,讓幾個匪首跑了,但是畢竟沒有讓發匪對關外造成多少傷害。


    最主要的是愛新覺羅家的祖陵沒有受到驚擾。


    鹹豐得知消息之後,沒有嘉獎也沒有訓斥。


    鹹豐下令讓盛京將軍與吉林將軍各派一軍入朝追擊林鳳祥。又讓黑龍江將軍北上搜捕吉文元殘部。


    最後命令僧格林沁班師回朝,因為草原上也出事了。


    草原上的事情自然是指太行縱隊二團陸國義他們搞出來的事情。


    之前僧格林沁在遼東的任務更加重要,所以清廷隻讓察哈爾都統去處理。本以為隻是一股馬匪,可是萬萬沒想到察哈爾都統竟然不敵。


    清廷這時才想到僧格林沁,畢竟他也是蒙古人。加上僧格林沁這次在遼東打了勝仗。


    所以鹹豐還是準備讓僧格林沁走一趟草原。


    現在清廷對底下的武將都是頗為猜忌。地方上的新崛起的勢力雖然沒有全部像淮海軍那樣,形同獨立。


    但是也大都不服從管控。


    僧格林沁現在是少有的拱衛京師的大將,雖然其表麵上忠心耿耿,但是帝王都有自己的馭人之術。


    越是那種戰功卓著的武將越是要讓他一直在外麵戰鬥,用戰鬥來消耗他的精力,不讓他有時間坐下來亂想。


    林鳳祥打下義州之後,留守一部分軍隊守住鴨綠江,自己則率領主力部隊沿著平安道南下攻破龜城、安州,兵鋒直指平壤。


    打仗主要由李開芳負責。這幾天的戰鬥李開芳打的那是勢如破竹。


    朝鮮現在的重心在南方,大同江以北平安道對朝鮮王國來說也是窮山惡水。又因為與清國相鄰,沒有駐紮重兵。


    所以這就讓李開芳攻城略地形同砍瓜切菜一般。


    林鳳祥可沒有這麽樂觀,他知道自己這群人在這裏畢竟是異族,連說話的口音都不同。雖然朝鮮現在也用漢字,朝鮮話也隻算是漢語的一個方言,但是這方言太過難懂。


    朝鮮的普通百姓又大都不識字。太平軍跟他們根本無法交流。


    林鳳祥這些天俘虜了很多當地的文人帶在身邊詢問。


    一開始這些文人還講氣節,不願意配合。在殺掉了一匹之後,剩下的人終於拜倒在太平軍的門下。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林鳳祥殺得很講究,他盡挑那些穿著絲綢衣服的大族文人。而不去動那些寒門士子。


    在朝鮮王國,大族與寒門之間矛盾一直非常的嚴重。有些起義就是寒門士子挑起的。


    寒門文人的投靠讓林鳳祥終於了解到了朝鮮的情況。


    朝鮮王國現在是外戚專權,奸臣當道。正是造反好去處啊!


    林鳳祥從中選出一名寒門文人樸智勇,此人年紀長些,雖然是寒門出身,卻也是當地大姓。


    依照這些人的計策。林鳳祥命樸智勇為平安道總管留後,自稱是朝鮮人請來的天朝大軍,要去漢城清君側,鏟除金氏,還政於朝鮮王氏。


    還別說這些朝鮮人還真好騙,竟然還有人會開門迎接王師。


    林鳳祥將這些人的家眷集中安置,然後挑出一些寒門文人去占領區的各地任職,並且還給他們配屬了一定數量的軍隊。


    這些人到任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將原本的大族打入金氏狗腿子行列。


    然後就是轟轟烈烈的抄家運動。在林鳳祥手下的支持下,這些抄家活動的進行的異常順利。


    這些大族也有一些家兵,但是哪裏是凶悍的太平軍的對手。當然有些寒門文人純粹是在報私仇。


    不過,林鳳祥對此是不管不問的。他隻要這些人能夠幫自己穩定地方,能夠幫自己搞來後勤物資。


    還別說,這些大族被查抄之後,問題全都解決了。


    以往被壓迫的百姓,現在心中的怨氣得到了釋放。查抄大族得到了錢糧自然都落入林鳳祥手中。


    那麽多的土地,太平軍要過來也沒有用,於是全部拿來分給那些佃戶。


    當然也不是白分,想要土地可以,家裏必須出一個丁壯出來跟著天兵去打金氏。


    就這樣,林鳳祥的後麵又多了五千仆從軍。這些朝鮮平民雖然還沒有什麽戰鬥力。但是可以作為輜重兵跟著太平軍後麵。倒是可以將原來的輜重兵空出來成為戰兵。


    此時的朝鮮國內,很多文人都是會清朝官話的,有了他們,林鳳祥在朝鮮呆著就舒心多了,至少溝通的問題解決了。


    本來林鳳祥還準備穩紮穩打,但是占領安州之後,這底下的那些朝鮮文人就站出來諫言林鳳祥一定要趁勝占領平壤。


    朝鮮王國時期,平壤仍為當時朝鮮的重要城市,朝鮮王國在此設立“平壤府”,是平安道的首府,號稱“兩西重鎮”。


    時人稱讚平壤形勝“負山阻水,控製西北,俯瞰長江(大同江),遠臨曠野”。


    後世晚清將領聶士成考察了平壤後也感慨“此府較所曆朝鮮各道最為形勝之區,王都遷此,遠勝漢城”。


    當時的平壤城池分內城、外城,便於防守。如果能夠攻破這裏一定會讓林鳳祥的大軍聲勢更為浩大。


    樸智勇對林鳳祥說道:“遼王殿下若是能夠占領此處,退可守住大同江一線,慢慢消化北方各道。進可直入京畿道,威脅王都。”


    林鳳祥接受了樸智勇的建議,帶領一萬大軍,五千仆從軍直取平壤。


    平壤畢竟是平安道首府,又是北方重鎮。其中駐紮著五千大軍。由金氏族人金順根統領。


    此時平壤城中已經是嚴陣以待,金順根一麵向漢城求援,一麵要求城中大族出人上城協助守城。


    正是這一舉動葬送了金氏對平壤的控製。


    金氏控製朝政,囂張跋扈,賣官鬻爵,對其他大族多有打壓。


    對此,金順根竟然毫無自知之明,還讓各家大戶派兵協防城牆,這不是給各家大戶以機會嗎?


    平壤城外,林鳳祥將大軍雲集於城北,看著相比於其他各城都要巍峨一些的平壤城。


    林鳳祥眉頭緊鎖,這樣的城池怕是比得上國內一般的府城了。


    要是在往常,林鳳祥對這樣的城池自然不放在眼中。但是現在他手中兵少將寡,經不起消耗。


    在這種陌生的地方要是自己手中的力量太少,必然被滅得連渣渣都不剩。


    “遼王,我剛才看到,城牆上有大族家丁協防。樸氏也是平壤城內大族,遼王殿下要是能夠送下官去城內,再給下官一封書信。下官有把握說服他們打開城門。”樸智勇自信地說道。


    現在他已經成為了林鳳祥的首席朝鮮幕僚。而以前他隻是一個落魄的樸氏旁支族人。


    在特定情況下,他可以一言決定一個大家族的盛衰。這種擁有權力的感覺讓他迷醉,同時也驅使著他渴望攫取更大的權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清朝做鹽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孤賞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孤賞月並收藏回到清朝做鹽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