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軍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效率。


    董書恒對下屬的做事效率要求的方麵非常嚴格。


    德、能、勤、績、廉就是淮海軍官員考核的五大標準,其中的能就表現為工作的效率。


    之前有一個侍從室的幹事,每天都加班加的非常晚。


    董書恒了解到並沒有給他安排額外的工作。


    隻是那人白天的時候工作效率低下,把事情都留到晚上做。


    還想以此在董書恒麵前邀功,顯得自己工作是多麽的勤奮。


    每次董書恒到侍從室的時候總能看到那個小夥子在那裏奮筆疾書。


    最後,董書恒讓魏玉祥將此人調到了一個最偏遠的鄉鎮去工作。這樣他隻要做給自己看就好了。


    董書恒不喜歡這樣愛做表麵文章的下屬。他總是告訴淮海軍的人,他們不是為自己工作,而是在為這個國家民族去奮鬥。


    人做一件事情要是沒有一點點高尚的價值摻和在裏麵,那就純粹是在糊弄了。


    農民種田的時候都會融入一部分自己對秧苗的熱愛。更何況是淮海軍中這些官員。


    他們要是純粹為了養家糊口而工作,不夾雜一點對國家、民族的愛在裏麵。


    那麽懂書恒可以肯定淮海軍的發展也就到此為止了。


    ……


    戰爭的號角已經吹響,從軍部到軍政府都緊張的動員起來。


    這次的作戰距離不遠,而且浙閩地區遍布淮海軍的勢力觸角,所以不存在冒進這樣的問題。


    淮海軍所要注意的無非兩點,一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損失占領當地,清除掉朝廷在當地的勢力。


    二是做好應對清廷可能會發動的反擊。


    10月10日,是一個好日子,宜征伐。


    董書恒此時卻在上海黃浦江的碼頭送別那些即將奔赴克裏米亞半島的遠征軍。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十艘三千噸級的大型蒸汽運輸船在碼頭上一字排開,也就是在上海這裏的碼頭,要是換一個地方的話,還不一定一次性停靠這麽多的船隻。


    碼頭上站滿了送行的人,董書恒想通過這次遠征喚醒國人的民族自信心,所以做足了宣傳功夫。


    社會各界都派了代表在碼頭送行。這種盛況也將通過他們的嘴傳到其他人的耳朵中。


    此時,董書恒也在碼頭之上,他的身邊站著一圈金發碧眼的外國人。


    “總督閣下,您手下的軍隊的軍容是我見過的亞洲軍隊中最棒的。”法國公使布爾布隆奉承地說道。


    這次勸說清國出兵克裏米亞,拿破侖三世親自對他進行了口頭嘉獎。能夠得到皇帝陛下的表揚,無疑會給布爾布隆今後的政治生涯增光添彩。


    “多謝您的誇讚,但是對比法蘭西的陸軍,我們還差的很遠。這次到奧斯曼,我的這些手下能夠看到世界第一強的法蘭西陸軍如何戰鬥,那將是他們的榮幸。”


    董書恒當著英國公使的包令的麵說出這些話,包令的臉色明顯不是很好看。


    “我們大英帝國的軍隊無論是海軍還是陸軍都是世界上最強的。”包令在心中暗道。


    “當然了,我們也要感謝英國遠東海軍為我們的船隊護航,有皇家海軍的護航,我想這些小夥子們一定會安全到達科威特。”這是給英國公使包令說的。


    “那是自然,總統放心,在印度洋上,隻要有英國海軍在的地方就沒有人幹造次。”包令非常自豪地說道。


    英國人控製的印度殖民地就像一柄匕首伸進印度洋,控製者東西方貿易的主要通道。


    當年法國人跟英國人也是在印度幹過仗的,就是為了爭奪這個地方,最後法國自然是輸了。


    布爾布隆的心中不快,但是他也沒有表現出來。


    法國現在的國力確實不如英國。


    尤其是現任皇帝的叔叔拿破侖一世在位的時候,幾乎跟整個歐洲開戰,使得法國的國力消耗巨大。


    到現在,法國都還沒有緩過勁來,所以現在法國隻能夠跟著英國人後麵混。


    不過拿破侖三世不會一直這樣的,他這些年在歐洲四處挑起爭端,一方麵是為了改善法國的外部環境,另一方麵也有消耗英國國力的打算。


    隨著隨行的物資裝船完畢,士兵們背著自己的隨身裝備,排著整齊的對列在碼頭上列隊。


    隨著一聲哨響,士兵們踩著跳板,一列列整齊地上船。


    碼頭上報社的攝影師對著這一幕按下快門。隨著一聲鎂粉爆燃的聲音,相機記錄下了這一曆史性的時刻。


    中國的軍隊終於再次踏上遠方的土地。


    自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的老百姓看了很多的外國軍隊踏上中國的土地。


    這次,淮海軍的這支軍隊將用自己的腳步,帶著大家去看看外麵的世界。


    這次出兵,除了醫療隊,還有一支戰地記者的隊伍跟著軍隊一起出發。


    他們將用自己的筆,用自己的相機,去給中國的百姓描述克裏米亞的戰爭。


    接著這次機會,淮海軍的報紙還著重宣傳了奧斯曼帝國,介紹這個國家如何因為腐朽的體製,而被列強一步步蠶食瓜分。


    也介紹了沙俄這個貪婪的帝國,大家也從中知道了朝廷竟然割讓了那麽多的土地給沙俄。


    同時淮海軍接著這個機會號召更多的年輕人到遠東去,去保衛我們的國土。


    沒想到在淮海軍的治下,還真有很多熱血的年輕人報名前去。


    隨著軍隊陸續上傳上船。


    董書恒跟幾位公使告辭,然後,他找到了準備最後上船的劉青南。


    “青南,最近有人跟我說現在這個時候,是剿滅滿清的最後關口,派兵出國簡直是本末倒置,是勞民傷財,你怎麽看?”


    “總統,不必在意那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我相信總統您一定有自己的深意。我也知道您讓我出去也不僅僅是看看人家英法怎麽打仗這麽簡單。”


    董書恒很欣慰地對劉青南微微一笑,他很喜歡這個憨厚的漢子,這樣純粹的軍人最可愛。


    “是的,青南,多少年了,我們的軍隊沒有踏出過國門,隻有別人打到我們的家門口。這樣一直被動挨打,我們的百姓完全都沒有大國的精氣神。”


    “上流的一小撮人還在做著天朝上國的美夢,可是他們隻是在自欺欺人。上國地位是靠軍隊和文化去支撐的。上國的軍隊應該有勇氣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實話跟你說,你不一定趕得上覆滅滿清的戰鬥。但是你不要有遺憾。我以前跟你們說過,我不喜歡打內戰,一個合格的將軍是要在外戰中磨練出來的,隻有在外戰中取得勝利的將軍才能稱得上民族英雄。”


    “至於接下來跟清廷的戰鬥,那隻是我們淮海軍成立之後的武裝大遊行。相信我,那樣的戰鬥你會覺得索然無味的。”


    “去克裏米亞吧,那裏是異族的土地,是異族的人民,在那裏戰鬥,你們將毫無顧忌,去接受鐵與血的考驗。”


    董書恒平時很少跟劉青南說這麽多的話,因為劉青南在跟他說話的時候一般隻會點頭。


    不過今天董書恒說的這些話,倒是讓劉青南熱血沸騰。


    他為自己這次的選擇感到慶幸。他將是淮海軍中第一個走出去的將軍。


    原本因為無法參加滅清戰鬥而失落的心,一下子又變得火熱起來。


    告別了劉青南,看著船隊緩緩地沿著黃浦江漸行漸遠。董書恒的眼中滿是期待。


    當天,董書恒並沒有回到江寧,而是直接乘船北上到了海門。


    南下的軍隊已經集結完畢,今天同樣是淮海軍向閩浙發動戰爭的日子。


    白天的遠征軍出征儀式,隻是對淮海軍近期頻繁調動使得的一個障眼法。


    有了遠征軍出動,這段時間淮海軍頻繁動作就有了合理的解釋。


    顧克利又回到了自己離開幾個月的海門,這個港口一直在變化,幾月不見,港口周圍的建築又增加了很多。大部分是商鋪、旅館和倉庫。


    這次回來他整整帶回來一個師人馬。


    雖然說是新整編的軍隊,但是這些士兵可不是新兵。按照淮海軍的模式,他們都是從二線部隊和民兵中選拔出來的。


    這支軍隊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裏麵有一部分的軍官是原來的太平軍。也就是原來東王府底下投誠過來的軍官。


    這部分人完成軍校的短期課程,正好被補充到新編的第六師中去擔任基層軍官。


    這次出征不僅是對第六師的考驗,也是對這些人的考驗。


    他們今後能否在淮海軍中發展,就要看這次出征中的表現了。


    一個滿編的淮海軍步兵師有八千多人,其中還有騎兵以及炮兵。在碼頭上看起來密密麻麻。


    最先上船的是戰馬以及火炮這些大件。士兵們背著自己的裝備要等所有大件上船之後,他麽的才能夠登船。


    同時在這裏登船的還有教導師的一個團,他們將在寧波登陸。


    特戰隊也派了一個支隊參加行動。因為董書恒擔任南下福建的作戰總指揮,所以特戰隊的司令婁誌剛也親自領隊隨同行動。


    碼頭上早已經實行了管製,這個時候沒有一艘商船。


    同時碼頭附近商鋪也都被要求臨時停業。


    在遠處,可以看到一隊隊穿著黑色製服的巡邏警察,他們在碼頭的外圍織出了一道網,絕對不會放進一個可疑人員。


    董書恒此時已經在旗艦的作戰指揮室中。再過一段時間,董書恒就能夠坐上淮海軍自己設計製造的江河級護衛艦。


    以江河級的驚人速度,在當前沒有哪一種外國軍艦可以追上它。


    江河級可謂是小船大心髒。全鋼的框架外殼,流線型的外形,再加上球鼻的結構,讓它的速度基本上達到了一戰時期的護衛艦水準。


    “總統,新船什麽時候入列,應該先給我們南洋水師吧。”以前淮海軍隻有南洋這一個大洋水師。但是現在鮑有誌的分艦隊已經分離出去成立北海水師。所以關於新艦,老劉這裏就得先打個招呼了。


    畢竟自己的資曆在那裏,總統怎麽也要給自己一點麵子吧。


    “這個事情還早呢,劉司令先不要著急,到時候在說吧。”董書恒打了一個馬虎眼子,實際上他的心中早已經有了計劃。


    “人都到的差不多了,我們先開一個戰前會議吧。”雖然士兵們還沒完全登船,但是夠級別的軍官已經聚集到了旗艦的作戰指揮室中。


    董書恒準備在這裏召開戰前的最後一次全體作戰會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清朝做鹽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孤賞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孤賞月並收藏回到清朝做鹽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