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與太平洋上島嶼的攻擊,比劉大海想象的要簡單的多了。


    這讓準備出來大展雄威的劉司令在此失望至極。


    這個時代的偏遠島嶼,能夠起到的作用就是給大帆船提供食物和水的補給,頂天了也就還能夠做一個船隻的養護。


    其地位遠遠沒有後世那麽高。


    等到蒸汽輪船普及之後,這些中途補給的港口的作用就凸現了出來。


    輪船的續航裏程越遠,那麽其攜帶的煤炭的數量就得越多。


    相應的,船上的運載空間就會被作為燃料的煤炭所占據。


    那麽如果有一個中繼的港口,船舶就沒有必要攜帶那麽多的燃煤。省下來的空間可以攜帶更多的貨物,這其中能夠產生巨大的經濟價值。


    如果時間再往後推的話,等到飛機誕生了,這些島嶼上麵可以修建機場,作為飛機長途航行的重要中轉地。


    董書恒非常清楚,後世的飛機出現之後,飛機的飛行半徑就是防禦的距離。


    那個時候島嶼的防禦價值才會真正地突顯出來。


    所以,現在趁著別人對這些孤懸在大洋上的島嶼,還不是那麽上心的時候,董書恒就要加緊占領這裏,先將他們收到囊中再說吧。


    南洋水師占領關島的過程泛善可陳。幾乎可以用兵不血刃來形容。


    當他們見到海上來了那麽大一支艦隊的時候,島上的守軍就已經做好準備投降了。


    港口內潛伏的複興軍發動突襲,剛好幫助這些人做出了投降的最後決定。


    至於那兩艘木製風帆護衛艦,僅僅是兩艘輕巡洋艦就可以輕鬆地解決。


    吳掌櫃沒有想到,這麽快華人就成了關島的主人,簡直就像是做夢一般,而他自己則成為了解放關島的功臣之一。


    “張代表,要是馬尼拉的西班牙人來報複怎麽辦。”雖然有些長他人誌氣,吳掌櫃還是問出了心中的擔憂。


    “哈哈,老吳啊,你多心了,馬尼拉現在估計已經提前一步成為我們複興軍的領地了。他們哪裏來的人前來報複。”


    “除非,他們從本土派人過來,不過那已經是很久之後的事情了。放心吧,他們是沒有機會的。”張代表笑著說道。


    複興軍戰令關島之後,隨即用補給艦上攜帶的新型岸防炮,對阿加尼亞港口的岸防工事進行了升級改造。


    至於改造的勞動力當然是那些俘虜的西班牙人。


    老張搬進了原來的西班牙總督府。三層的城堡式建築高大宏偉,弄的老張老覺得自己的辦公區有些超標了。


    等到後麵人員配齊了,還是將這裏改成學校吧,不然以後國內來人檢查一定會參自己一本。


    老張在心裏想到。暫時他可以在這裏好好享受一下。


    這棟建築還是西班牙人剛剛建好的。西班牙的總督都還沒有住熱乎就成了複興軍的辦公大樓。


    “這裏是閃電山,它是關島上的海拔最高的一座山峰,我們可以在山頂上建造一個永固的工事。萬一有大股的敵人來進攻,我們就可以暫時退守山上的堡壘。”


    在一間寬敞的會議室中,老張正在跟自己的新班底商討著關島的建造計劃。


    現在艦隊已經離開,他們要繼續向東行駛,去占領新的島嶼,將戰線一直推到南美洲去。


    老張則帶著一些留守的部隊開始厘清島上的情況,並且開始了緊張的建設工作。


    軍事防禦設施的建設自然是要作為首要的工作來做。


    這樣的離島,複興軍不可能長期駐守太多的軍隊。現在的軍隊可還沒有能力做遠距離快速投送。


    所以要想用有限的兵力固守住這個地方就需要修建更多的防禦工事。


    港口的炮台是第一道防線,閃電山上的堡壘則是最後的堅守之地。


    老張在關島上的這種設置今後可是立了大功。


    尤其是在閃電山上設置的永久堡壘工事更是讓進攻關島的敵人吃盡了苦頭。


    “島上的土人的數量現在隻有一萬人不到,華人有四千多人。所以我們不需要的擔心這些土人的問題。這次我們手中接收了很多西班牙人種植園,這些地方可以安置十幾萬的移民。”


    “等到這些移民來了之後,我們在島上推廣華夏的教育,到時候讓那些當地人也參加學習。相信我們很快就會將他們同化。”老張說道。


    老張是從南洋調動過來的,對於開發熱帶地區以及管理土人有豐富的經驗。


    “嗯,張總長,您的規劃很全麵。我覺得是沒問題的。”吳掌櫃現在也成為了島上的管理人員。


    作為土生土長的關島人,吳掌櫃的話還是很有份量的。


    他是現在關島管理班子中的唯一一個關島通。


    先不說島上的事情,以複興軍的人力物力,這裏很快就會發生重大的變化。


    用自己的人來填充控製的土地,這就是複興軍與那些歐洲的殖民者最大區別。


    那些殖民者為的隻是獲得經濟利益,而董叔恒則希望將這些土地變為華人的生存之地。


    董書恒手中有的是人。華夏的人口基數以及增長速度很容易就能夠將這些島嶼給填滿。


    而且董書恒還會在移民中夾雜一些日本和朝鮮半島的居民。


    當然了,他會嚴格控製這些民族的人數。


    這個數量要保證在實行華夏的教育體係之下能夠將他們給同化。


    這種同化實際上就是一種文化上的同化。因為同為東亞人種,相互之間幾乎沒有什麽差別。


    至於說有的長的高有的長的矮,實際上都是飲食習慣以及生活環境導致的。


    回到新京城,夏宮的總統辦公室中。董書恒的手中正拿著一份跟沙俄簽訂的秘密協議。


    這是郭嵩燾從沙俄傳遞回來的。


    這份協議還沒有什麽實際意義。隻是作為巴黎談判前雙方簽訂的一份意向書。


    按照這份協議雙方決定在現在的實際控製線部分停火。


    複興軍交還托木斯克等鄂畢河上遊城市。這是董書恒之前就準備讓渡的利益。


    不過董書恒沒想到,郭嵩燾用鄂畢河的上遊給複興軍換來了一塊地。


    對了,就是上次說的朱諾地區。


    就像之前俾斯麥跟王韜說的那樣。沙俄早就準備放棄那塊地方。


    如果華夏能夠接手那塊地方,沙俄是樂意奉上的。


    因為這樣會讓複興軍在北美地區陷入和英國人的直接對抗之中。


    可是他們不知道,董書恒早就已經在美洲布局了。不說南美地區,就是北美的加利福尼亞地區,華人的力量已經膨脹到了一個恐怖的地步。


    所以說即使不接收朱諾地區,複興軍早晚也是要將勢力發展到北美地區的。


    那麽接收朱諾地區對複興軍帶來的負麵影響就可以忽略不記。


    但是帶來的好處卻是非常明顯的,首先複興軍完全掌控了阿拉斯加灣地區。


    以後在北太平洋,就再也沒有人能夠與複興軍的相抗衡。有了沿岸的港口的加持。


    複興軍在被太平洋的控製力將成倍地增長。


    其次獲得朱諾地區,也為複興軍滲透加拿大北部地區創造了條件。


    英國人雖然掌控整個加拿大,但是他們並沒有那麽多的人遷移過來。


    這就讓華人能夠有條件滲透到這些地方開荒種田。


    同時,也為董叔恒加入到北美地區創造了條件。


    幹涉並且肢解北美地區,一直是董書恒的既定計劃。董叔恒就是看“天選之國”不爽。


    這也是為了消除未來華夏的一個潛在的對手。


    什麽“天選之國”?不就是因為他的周圍沒有敵人。加拿大就是做小弟的命,南邊的墨西哥就是扶不起來的阿鬥。


    所以北美洲就他美利堅一家獨大。別人打架,他總是能夠開心地在那裏占便宜。


    有這樣的環境,要是華人根本就不要幾百年的時間,有個幾十年就能夠崛起了。


    現在董書恒就是要讓北美亂


    起來,讓這裏分成數個國家,這裏以後不可能隻有一個強國。


    阿拉斯加地區,受到的自然環境的限製,可以作為華夏的額一個飛地管理。


    但加利福尼亞地區以後要是被華人主導的話,最後肯定是要獨立成為一個華人國家的。


    對這個華人國家,董書恒是充滿期待的。就像是一個自己投入了巨大精力創造的作品一般。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他希望這個在北美西邊的華人勢力進去能夠打破“天選之國”的宿命。


    當然郭嵩燾與沙俄人之間的談判不僅僅這一點。其中還包括從烏克蘭南部地區撤軍。


    沙俄人甚至提出要繼續跟複興軍通商。


    哪怕是現在雙方都還隻是暫時停火,想要通商也沒有問題。在與沙俄的通商過程中,華夏本身就處在有利的地位。


    沙俄則希望通過與華夏的通商,打破英法對他們的封鎖。


    同時也希望通過貿易改善國內的民生,化解各階層之間的矛盾。


    為此董叔恒還專門指定了幾個雙方通商的口岸。其中包括托木斯克、阿木哈拜商以及巴勒喀什湖地區的兩座新城。


    沙俄人願意停火,還要跟華夏交換一個條件,那就是他們希望在巴黎的談判過程中,華夏就黑海的問題不能完全站在英法的立場上,要給予沙俄一定的支持。


    這一點對於華夏來說一點的損失都沒有,自然也是沒有問題的。


    這次與沙俄的戰爭,複興軍在西線完全就是打醬油的。


    一開始的時候建立戰地醫院,在西方軍隊和報紙上刷了一波好感。


    後期帶頭組隊去沙俄後方打草穀。不僅僅進一步削弱了沙俄的實力,激化了沙俄內部的農奴起義。


    同時還將這次出兵的軍費給賺了回來。


    在東線三年時間內打了三場戰爭。將過去幾百年沙俄在北方侵占的華夏領土都給搶了會來。


    能夠做到這個程度,董書恒可以捂著胸口說:“對得起祖宗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清朝做鹽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孤賞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孤賞月並收藏回到清朝做鹽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