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胸牆根本擋不住英軍火炮的轟擊。
雖然英國人因此損失了一些火炮。
但是緬甸人修築的胸牆還是被轟的七零八落。
打開缺口之後,英軍終於獲得了進攻的時機。
“王將軍,為什麽我們不直接將敵人放到城牆下麵打呢?”伽羅亞有些不解地問道。
這樣在城下戰鬥必然會增加緬甸軍隊的傷亡。
“陛下,是想將英國人拖在這座城下,還是想讓英國人另行開辟新戰場呢?”王振友不答反問道。
要想讓英國人繼續進攻達卡城就要給他們希望。
王振友倒是擔心英國人去開辟新戰場,緬甸的南部全是的沿海地帶。
要是英國人留下一部分的兵力牽製達卡,然後派出海軍以及主力陸軍去進攻下緬甸地區,掏了緬甸王國的老巢就麻煩了。
現在伽羅亞留在達卡還沒有一個目的就是以身作餌希望拖住英國人。
作為緬甸國王,伽羅亞也不希望戰火燒到緬甸內部。
“王將軍,我明白了,這是一種策略,讓英國人能夠看到希望,讓他們不斷地進攻,消耗他們的有生力量。”伽羅亞說道。
“是的,國王陛下,但是這樣也意味著王國的軍隊要承受更大的損失。”王振友說道。
“為了緬甸王國的未來,這些戰士死得其所。”伽羅亞斬釘截鐵地說道。
伽羅亞算是一位年輕而有決斷的國王。
他認準了緬甸今後要發展就必須要占領孟加拉地區,向西擴張。
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候,不僅僅能夠得到複興軍的支持,還有一個天然的盟友在邊上與自己共同對抗英國人。
現在不去爭奪孟加拉,以後也許就沒有機會了。
“好!國王陛下既然有決心,那我們就一起將英國人給拖死在這裏。”
王振友也是複興軍中第一批提拔起來的軍官。但是在國內擔任守備部隊一直沒有撈著什麽樣的仗打。
後來他就被調到總參去。
但是他一直還是渴望能夠到一線打仗的。
這次到達卡的軍官團,因為要與緬甸國王直接打交道,所以要有一個級別較高的人帶隊。
想著反正能撈著仗打,於是王振友就自告奮勇當了這個領隊的。
這一仗怎麽說也是幾十萬人的大會戰。
本來以為到這裏之後會被束之高閣。如果他是緬甸國王的話也不會將軍隊交給外人指揮的。
但是出乎他的意料,這個緬甸國王倒是個禮賢下士的。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緬甸的國內缺少能夠獨當一麵的大將。
伽羅亞在軍事上對王振友非常的倚重。
緬甸軍的軍事部署基本上都是出自王振友及其帶來的參謀之手。
但是,即使這樣,王振友也還是沒有十足的信心抵擋得住英國人。
因為他現在指揮的是緬甸軍隊,而不是訓練有素的複興軍。
從昨天的戰事就能夠穆拉維約夫看出,緬甸王軍的基本素質非常的低下。
跟英軍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
就連英國人下麵的印度仆從軍可能都要比他們強一些。
不過這怎麽說也是十萬拿著火槍的士兵,而且有一座堅城防護。
王振友覺得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戰鬥已經進行了兩天,要塞那邊,王振友已經說服伽羅亞,每日趁著夜色派人前去修補要塞。
雖然這樣在夜間劃著竹排過江非常的危險。但是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要是不對要塞進行修補,這樣強度的炮擊,要塞根本堅持不了多長的時間。
通過今天在城下的戰鬥,王振友感覺緬甸軍隊在依托城池的情況下還是可以跟英軍向抗衡的。
至少今天在麵對印度仆從軍的情況下,緬甸軍隊沒有落下下風。
隻是在接下來的炮戰的時候緬甸炮兵的素質就暴露出來了。
居高臨下麵對英軍的炮火的時候,也僅僅對英軍造成那麽小的傷害。
最後還讓對方用火炮毀掉了南門外的胸牆陣地。
這讓王振友非常的失望,白瞎了這麽好的火炮賣給他們使用了。
要是讓複興軍的炮兵來操炮肯定不會打成這個樣子。
不過有一點還好,緬甸軍隊的傷亡再多,王振友都沒有心理負擔。也就是說他不用操心傷亡的問題。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隻要想著怎麽樣讓英軍的傷亡更多就好。
戰鬥第二天,英軍早上用艦隊和陸軍同時對達卡城發動突襲。
英國海軍沉沒兩艘護衛艦,重傷兩艘護衛艦、兩艘戰列艦。
陸軍方麵印度仆從軍傷亡三千人,英國炮兵傷亡三百人,損失火炮二十一門。
緬甸軍隊的兩個要塞不同程度受損,沙洲要塞受損最為嚴重,受損程度超過三分之一。要塞守軍傷亡七百餘人。南城狙擊軍隊傷亡一千五百人。
城牆上火炮損失十五門。南城外修築的胸牆受損嚴重。
第三日,英軍再次對南城發動進攻。
羅伯特派出五千印度仆從軍以橫陣打前鋒,英軍在後方壓陣。
雙方的火炮同時開火。
印度仆從軍頂著炮火進入三百米後一邊開火射擊一邊前進。
英軍士兵緊隨其後。
緬甸王國軍隊依靠受損的胸牆進行抵抗。
雙方都裝備了相當數量的線膛槍。
緬甸這邊夾雜著一些滑膛燧發槍。
從武器上來看,緬甸人的裝備要比印度仆從軍的稍弱。
英國人的遠征軍隊已經有一部分散兵換上後膛槍。
這種後躺槍是在這次普丹戰爭之後真正流行開來的。
但是的實際上也是受到複興軍與沙俄戰爭的影響。
一種適合散兵作戰的後膛步槍戰術,通過沙俄人的口傳到了歐洲。
不過在這支英國遠征軍出發之時,恩菲爾德兵工廠並沒有大量生產改造這種後膛槍,所以遠征軍隻是裝備了一部分給那些槍法較好的散兵使用。
此時這些英國散兵就跟在印度仆從軍的後麵,透過前麵的縫隙對遠處依托胸牆射擊的緬甸士兵進行精準射擊。
“砰……”一名探出頭進行射擊的緬甸士兵,被一槍擊中了脖子,頓時一股血箭飆射而出。
這個長的黝黑、瘦小,留著稀疏胡子的緬甸士兵用手捂著自己的脖子,努力而又於事無補地呼吸著。
戰爭的殘酷在這一刻體現得淋漓盡致。
那些印度仆從軍就像是盾牌一樣擋在英國人的前方。
這些頭上綁著頭巾的印度人完全無視自己的傷亡。
似乎他們的生命完全不屬於他們。
在有英國人壓陣的情況下。
他們就像是被主人牽著的獵犬一般,勇敢而又無畏地前進。
“王將軍,要不要放棄胸牆陣地?”伽羅亞問道。
此時他和王振友都在城牆上的一個掩體內觀察著外麵的戰鬥。
“陛下,這才是第三天,如果現在放棄胸牆陣地,那麽這個城牆我們又能守多久呢?外麵的英軍傷亡並不比我們的少。”王振友說的英軍自然是包括印度仆從軍在內的。
“可是城下的軍隊似乎要頂不住了。”伽羅亞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
他明白王振友的意思,但是見到了外麵慘烈的戰鬥場景,又有些心疼自己手下的士兵。
“陛下,有時候對敵人要狠,同樣對自己人也要能狠下心來。我建議陛下繼續對城外的軍隊進行支援。現在進攻的英軍還有七千人,那麽我們就再支援一萬人過去。用火槍作戰比的就是誰的火力強。”
“陛下,在子彈麵前,緬甸人和英國人都是一樣的,沒有強弱之分。”王振友說道。
“好,那就依王將軍的。我再派一萬人上去。”伽羅亞咬著牙說道。
他也不想在上國的將軍麵前表現出軟弱的一麵。
伽羅亞知道自己是上國扶持起來的國王。
他隻有表現出自己的價值才能夠繼續得到上國的支持。
哪怕他失敗了,有上國的支持,伽羅亞也能夠東山再起。
反之,他要是軟弱無能,毫無價值,上國說不定會從新扶持一個國王。
伽羅亞知道他們有能力做到這一點。
緬甸王國的國內從來都不缺少野心家。
在伽羅亞的命令下一萬步兵開到南城之外參與到對英國人阻擊。
有了援軍到來之後,城外的阻擊更加的猛烈了。
五千印度步兵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殲滅掉。他們根本就衝不到胸牆之前。
羅伯特不得不再次派遣五千仆從軍上去。
英軍更像是跟在印度人後麵的監軍。
傷亡全部都是印度仆從軍來承受,他們自己的傷亡倒是微乎其微。
城牆下激戰一直持續到第三日的傍晚。
雙方都傷亡慘重。英軍至少死傷了七千多人。那些受傷的印度仆從軍基本上也不會得到像樣的救治。
等待的他們的依然還是死亡。
緬甸人這邊也傷亡了五千餘人。
這個南城之外成為了一座修羅場,到處但是戰死將士的屍體。
戰鬥結束,雙方依照戰場規則,各自收拾己方的戰場。
槍支武器是要回收的,無論是緬甸王國還是英國人都覺得步槍比這些拿槍的人更有價值。
當然英國人這邊指的是那些低賤的印度仆從軍。
畢竟訓練一個能去射擊的士兵要不了幾天時間。
雙方還要清理戰場上的屍體。
緬甸戰士的屍體收攏到一起,由隨軍的僧侶超度之後,集體火化進行安葬。
那些死掉的印度仆從軍則直接被扔進博多河中,美其名曰水葬。
博多河跟印度聖河——恒河的水可是相通的。
ps:最後一天,求票!
雖然英國人因此損失了一些火炮。
但是緬甸人修築的胸牆還是被轟的七零八落。
打開缺口之後,英軍終於獲得了進攻的時機。
“王將軍,為什麽我們不直接將敵人放到城牆下麵打呢?”伽羅亞有些不解地問道。
這樣在城下戰鬥必然會增加緬甸軍隊的傷亡。
“陛下,是想將英國人拖在這座城下,還是想讓英國人另行開辟新戰場呢?”王振友不答反問道。
要想讓英國人繼續進攻達卡城就要給他們希望。
王振友倒是擔心英國人去開辟新戰場,緬甸的南部全是的沿海地帶。
要是英國人留下一部分的兵力牽製達卡,然後派出海軍以及主力陸軍去進攻下緬甸地區,掏了緬甸王國的老巢就麻煩了。
現在伽羅亞留在達卡還沒有一個目的就是以身作餌希望拖住英國人。
作為緬甸國王,伽羅亞也不希望戰火燒到緬甸內部。
“王將軍,我明白了,這是一種策略,讓英國人能夠看到希望,讓他們不斷地進攻,消耗他們的有生力量。”伽羅亞說道。
“是的,國王陛下,但是這樣也意味著王國的軍隊要承受更大的損失。”王振友說道。
“為了緬甸王國的未來,這些戰士死得其所。”伽羅亞斬釘截鐵地說道。
伽羅亞算是一位年輕而有決斷的國王。
他認準了緬甸今後要發展就必須要占領孟加拉地區,向西擴張。
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候,不僅僅能夠得到複興軍的支持,還有一個天然的盟友在邊上與自己共同對抗英國人。
現在不去爭奪孟加拉,以後也許就沒有機會了。
“好!國王陛下既然有決心,那我們就一起將英國人給拖死在這裏。”
王振友也是複興軍中第一批提拔起來的軍官。但是在國內擔任守備部隊一直沒有撈著什麽樣的仗打。
後來他就被調到總參去。
但是他一直還是渴望能夠到一線打仗的。
這次到達卡的軍官團,因為要與緬甸國王直接打交道,所以要有一個級別較高的人帶隊。
想著反正能撈著仗打,於是王振友就自告奮勇當了這個領隊的。
這一仗怎麽說也是幾十萬人的大會戰。
本來以為到這裏之後會被束之高閣。如果他是緬甸國王的話也不會將軍隊交給外人指揮的。
但是出乎他的意料,這個緬甸國王倒是個禮賢下士的。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緬甸的國內缺少能夠獨當一麵的大將。
伽羅亞在軍事上對王振友非常的倚重。
緬甸軍的軍事部署基本上都是出自王振友及其帶來的參謀之手。
但是,即使這樣,王振友也還是沒有十足的信心抵擋得住英國人。
因為他現在指揮的是緬甸軍隊,而不是訓練有素的複興軍。
從昨天的戰事就能夠穆拉維約夫看出,緬甸王軍的基本素質非常的低下。
跟英軍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
就連英國人下麵的印度仆從軍可能都要比他們強一些。
不過這怎麽說也是十萬拿著火槍的士兵,而且有一座堅城防護。
王振友覺得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戰鬥已經進行了兩天,要塞那邊,王振友已經說服伽羅亞,每日趁著夜色派人前去修補要塞。
雖然這樣在夜間劃著竹排過江非常的危險。但是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要是不對要塞進行修補,這樣強度的炮擊,要塞根本堅持不了多長的時間。
通過今天在城下的戰鬥,王振友感覺緬甸軍隊在依托城池的情況下還是可以跟英軍向抗衡的。
至少今天在麵對印度仆從軍的情況下,緬甸軍隊沒有落下下風。
隻是在接下來的炮戰的時候緬甸炮兵的素質就暴露出來了。
居高臨下麵對英軍的炮火的時候,也僅僅對英軍造成那麽小的傷害。
最後還讓對方用火炮毀掉了南門外的胸牆陣地。
這讓王振友非常的失望,白瞎了這麽好的火炮賣給他們使用了。
要是讓複興軍的炮兵來操炮肯定不會打成這個樣子。
不過有一點還好,緬甸軍隊的傷亡再多,王振友都沒有心理負擔。也就是說他不用操心傷亡的問題。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隻要想著怎麽樣讓英軍的傷亡更多就好。
戰鬥第二天,英軍早上用艦隊和陸軍同時對達卡城發動突襲。
英國海軍沉沒兩艘護衛艦,重傷兩艘護衛艦、兩艘戰列艦。
陸軍方麵印度仆從軍傷亡三千人,英國炮兵傷亡三百人,損失火炮二十一門。
緬甸軍隊的兩個要塞不同程度受損,沙洲要塞受損最為嚴重,受損程度超過三分之一。要塞守軍傷亡七百餘人。南城狙擊軍隊傷亡一千五百人。
城牆上火炮損失十五門。南城外修築的胸牆受損嚴重。
第三日,英軍再次對南城發動進攻。
羅伯特派出五千印度仆從軍以橫陣打前鋒,英軍在後方壓陣。
雙方的火炮同時開火。
印度仆從軍頂著炮火進入三百米後一邊開火射擊一邊前進。
英軍士兵緊隨其後。
緬甸王國軍隊依靠受損的胸牆進行抵抗。
雙方都裝備了相當數量的線膛槍。
緬甸這邊夾雜著一些滑膛燧發槍。
從武器上來看,緬甸人的裝備要比印度仆從軍的稍弱。
英國人的遠征軍隊已經有一部分散兵換上後膛槍。
這種後躺槍是在這次普丹戰爭之後真正流行開來的。
但是的實際上也是受到複興軍與沙俄戰爭的影響。
一種適合散兵作戰的後膛步槍戰術,通過沙俄人的口傳到了歐洲。
不過在這支英國遠征軍出發之時,恩菲爾德兵工廠並沒有大量生產改造這種後膛槍,所以遠征軍隻是裝備了一部分給那些槍法較好的散兵使用。
此時這些英國散兵就跟在印度仆從軍的後麵,透過前麵的縫隙對遠處依托胸牆射擊的緬甸士兵進行精準射擊。
“砰……”一名探出頭進行射擊的緬甸士兵,被一槍擊中了脖子,頓時一股血箭飆射而出。
這個長的黝黑、瘦小,留著稀疏胡子的緬甸士兵用手捂著自己的脖子,努力而又於事無補地呼吸著。
戰爭的殘酷在這一刻體現得淋漓盡致。
那些印度仆從軍就像是盾牌一樣擋在英國人的前方。
這些頭上綁著頭巾的印度人完全無視自己的傷亡。
似乎他們的生命完全不屬於他們。
在有英國人壓陣的情況下。
他們就像是被主人牽著的獵犬一般,勇敢而又無畏地前進。
“王將軍,要不要放棄胸牆陣地?”伽羅亞問道。
此時他和王振友都在城牆上的一個掩體內觀察著外麵的戰鬥。
“陛下,這才是第三天,如果現在放棄胸牆陣地,那麽這個城牆我們又能守多久呢?外麵的英軍傷亡並不比我們的少。”王振友說的英軍自然是包括印度仆從軍在內的。
“可是城下的軍隊似乎要頂不住了。”伽羅亞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
他明白王振友的意思,但是見到了外麵慘烈的戰鬥場景,又有些心疼自己手下的士兵。
“陛下,有時候對敵人要狠,同樣對自己人也要能狠下心來。我建議陛下繼續對城外的軍隊進行支援。現在進攻的英軍還有七千人,那麽我們就再支援一萬人過去。用火槍作戰比的就是誰的火力強。”
“陛下,在子彈麵前,緬甸人和英國人都是一樣的,沒有強弱之分。”王振友說道。
“好,那就依王將軍的。我再派一萬人上去。”伽羅亞咬著牙說道。
他也不想在上國的將軍麵前表現出軟弱的一麵。
伽羅亞知道自己是上國扶持起來的國王。
他隻有表現出自己的價值才能夠繼續得到上國的支持。
哪怕他失敗了,有上國的支持,伽羅亞也能夠東山再起。
反之,他要是軟弱無能,毫無價值,上國說不定會從新扶持一個國王。
伽羅亞知道他們有能力做到這一點。
緬甸王國的國內從來都不缺少野心家。
在伽羅亞的命令下一萬步兵開到南城之外參與到對英國人阻擊。
有了援軍到來之後,城外的阻擊更加的猛烈了。
五千印度步兵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殲滅掉。他們根本就衝不到胸牆之前。
羅伯特不得不再次派遣五千仆從軍上去。
英軍更像是跟在印度人後麵的監軍。
傷亡全部都是印度仆從軍來承受,他們自己的傷亡倒是微乎其微。
城牆下激戰一直持續到第三日的傍晚。
雙方都傷亡慘重。英軍至少死傷了七千多人。那些受傷的印度仆從軍基本上也不會得到像樣的救治。
等待的他們的依然還是死亡。
緬甸人這邊也傷亡了五千餘人。
這個南城之外成為了一座修羅場,到處但是戰死將士的屍體。
戰鬥結束,雙方依照戰場規則,各自收拾己方的戰場。
槍支武器是要回收的,無論是緬甸王國還是英國人都覺得步槍比這些拿槍的人更有價值。
當然英國人這邊指的是那些低賤的印度仆從軍。
畢竟訓練一個能去射擊的士兵要不了幾天時間。
雙方還要清理戰場上的屍體。
緬甸戰士的屍體收攏到一起,由隨軍的僧侶超度之後,集體火化進行安葬。
那些死掉的印度仆從軍則直接被扔進博多河中,美其名曰水葬。
博多河跟印度聖河——恒河的水可是相通的。
ps:最後一天,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