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姬,你說你們倭國要是沒有天皇會怎麽樣?”書房中董書恒隨口問道。


    年輕的篤姬一下子呆愣當場,她雖然極有見識,但是似乎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


    這樣的想法在倭國哪怕是在心中冒出一點點也是觸犯神靈的事情。


    “總統,屬下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在倭國,天皇在普通人的心目中就是神靈。倭國人信奉的神靈非常多,但是活在世間的神靈就天皇一個。”篤姬說道。


    要是董書恒問其他倭國人這個問題,一定會讓其感到反感。


    不過篤姬早就將自己看作是華夏人。而締造了複興軍的董書恒就是她心目中的神。


    現在她跟董書恒講述天皇的事情,仿佛就是在評論一件倭國的地方風俗。


    “如果說倭國沒有天皇,他們會變成一盤散沙,或者他們會給自己再造一個神靈出來。”篤姬繼續說道。


    篤姬的話讓董書恒陷入了沉思。


    德川家康當初頒布《禁中並公家諸法度》,將天皇的權力給限製的死死的,說明他對天皇的忌憚。


    家康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不像豐臣秀吉那樣莽撞、高傲。他倆就像是倭國的劉邦和項羽。


    原本董書恒想要維持倭國的現狀,給即將崩潰的幕府續命,甚至是繼續強化幕府現在的統治,德川家康當初設計的這套幕府模式真是太好了!


    明確限製了天皇的權力,讓天皇涉及不到一點點的政治領悟。


    通過宗藩大名、譜代大名、外樣大名這樣的製度,將全國的大名分成了三個等級,人為地製造出了分裂。


    那些外樣大名大都處在偏遠的外圍地區,在幕府閉關鎖國的狀態下,更容易跟外界勾結,成為反抗幕府的急先鋒。


    而享有特權的宗藩卻非常容易走上腐化墮落的道路。


    原本是強幹弱支的政策,現在卻變成了支強幹弱。


    現在看來幕府這種製度似乎真的已經無法支撐對倭國的控製了。


    即使繼續鎖國,僅僅保留與大華夏圈國家之間的交流,也難免有一些倭國人去將幕府製度與外界對比。


    這種製度已經嚴重堵塞了倭國人的上升空間,那些大名們幾乎壟斷了所有的資源。


    在這樣的情況下,反抗幾乎是難免的。


    就像這次幕府爆發的危機。這還是複興軍將幕府的力量給加強的情況下。


    可見一個社會底層的人沒有了上升空間之後,就像是一個堵塞的管道一般。積蓄的怨氣遲早會要爆發出來。


    董書恒感覺自己扶持的幕府很有有可能會在接下來的戰爭中成為一個“運輸大隊長”。


    他們有那樣的潛質。


    這讓董書恒不得不思考一種新的管理倭國的方式。


    也許是時候將倭國的天皇給推下神壇了。這是董書恒能想到的改變倭國的最快捷直接的方式。


    齊彬離開之前也提出了類似的方案。一個世俗的倭國才能更加客觀地看待融入大華夏圈這件事情。


    神權加持之下,無論是倭國的上流社會還是底層民眾都沒法完全放開自己心中的執念。


    這件事情,他已經全權交給齊彬去做了。


    齊彬來自倭國,曾經是強藩的藩主,是倭國有名的政客與學者。他比董書恒更加了解倭國。


    也許他能夠想到一個更好的辦法處理倭國的事情。


    這次出了第一艦隊以外,還有一個陸戰旅跟隨行動。董書恒相信無論多大的動亂,有這麽多的兵力足夠擺平。


    艦隊主要是為了防止西夷的幹涉,而陸戰旅則是為了預防幕府可能的大潰敗。


    畢竟要改造倭國,還要以幕府為基礎去作畫。


    董書恒不希望倭國真正走向大一統,但是他也不希望倭國亂成一鍋粥。


    一個相對分裂而又穩定的倭國才是對大華夏圈最有利的。這裏將是不錯的市場,同時也是廉價勞動力的提供地。


    “篤姬,如果說我希望讓倭國的民眾過上更好的生活你信不信?”董書恒看似有些調侃的問道。


    “信,我當然相信,總統,篤姬一直在研究您的大華夏圈計劃。我知道倭國必須要融入大華夏圈才能夠有出路。這個世界群狼環伺。咱們黃種人隻有抱團取暖才能夠更好地生存下去。我知道倭國的一些野心家不希望徹底融入華夏。他們是出於自己的政治野心,這些人都應該被消滅掉,他們是一群自私自利的人。”篤姬說道。


    董書恒知道這對父女是自己的狂熱信徒。


    齊彬這次回倭國就帶著滿滿的殺氣回去。


    董書恒都不清楚他最終會將倭國變成一個什麽樣子。


    好吧,既然已經全權交出去了,索性就不管了吧。


    況且,有第一艦隊過去,倭國那邊就是再亂也亂不到哪裏去。


    隻是這次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這些倭國人也是寶貴的財富啊。


    現在董書恒要開發美洲又要開發巴布亞島。巴布亞島還隻是一個跳板。最終還是要往澳洲方向發展的。


    這都需要大量的人啊。短期內複興軍將會出現一個移民的短缺期。


    “篤姬,最近,我可能要出去一趟,你跟我一起吧。”董書恒說道。


    他以往出去很少會帶著生活秘書。因為每次出去,他都會去一些涉密較深的地方。


    每次董書恒出行,正常都是魏玉祥帶著幾個侍從室的人跟著,剩下的都是安全保衛人員。


    聽到了董書恒的話,篤姬的心中一陣的欣喜。這是第一次跟著總統出去露麵吧。


    莫非這是總統認可自己了。篤姬的心中一陣小感動。


    三月大地春回,複興三年的春天來臨。


    董書恒開始準備南巡相關事宜,這次他要一直走到南洋地區。


    現在的複興軍版圖南麵直接通到了暹羅灣。


    董書恒這次準備去看看南國不一樣的風光。


    同時也要看看南方的發展情況。


    他還記得複興元年的那次南巡,因為沙俄的進攻,行程到了一半就被迫過回到新京。


    複興二年,他的時間都放在灤州重工業基地的建設,一些重點的實驗室項目以及之後的北巡上。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如果有人要問為什麽不直接全國轉上一圈,董書恒隻能凡爾賽:沒辦法,領地太大,一年隻能巡一個方向。


    “嗯,是,總統,我知道了,要準備什麽東西嗎?”篤姬有些興奮地問道。


    “具體的事情,你問一下魏主任就好了。”董書恒回道。


    這些事情原本都是魏玉祥做,這次要是帶著篤姬的話,魏玉祥也能輕鬆一些。


    “噔噔噔…”敲門聲響起,是魏玉祥過來了。


    篤姬邁著小碎步快步走到門邊將門打來。


    魏玉祥手中拿著一份電報,火急火燎地走了進來。


    董書恒知道這一定是哪裏傳來的急電。


    “總統,是南美洲傳來的消息。我們勝利了。”魏玉祥的臉上露出了難以掩飾的興奮。


    董書恒伸手接過這份冗長的電報。


    這是一分漂洋過海的電報。上麵的落款是複興軍三年二月初一。


    現在是三月十日,那麽這份報告在路上走了將近四十天時間。


    這應該是用快船送到台灣府,然後又通過電報傳過來的。


    情報上,蔡啟明匯報東華已經占領了秘魯首都利馬,並且即將全麵占領秘魯全境。


    董書恒心心念念的東華國終於出來了。


    他知道在拉美,東華國就像是一個異類,肯定會遭受到周圍國家的排斥。


    從東華誕生開始就意味著他要麵臨無盡的戰爭。


    這個時候要是沒有外來援助,東華很難堅持下去。


    拉美那麽多的小國,複興軍肯定不能親自下場。


    那樣的話將在拉美地區引起一場世界大戰。


    拉美背後的西夷諸國也會親自下場。


    一邊隔著大西洋,一邊隔著太平洋,這仗要是打起來,大家都非常難受。


    “篤姬,幫我接通韓部長那邊的電話。”董書恒吩咐道。


    一會兒韓雲南邊的電話接通了。


    現在複興軍的電話係統已經開始建立,但是還做不了長途通訊。


    隻能在城市內部使用。新京城自然是最早鋪設電話網絡的。


    這給董書恒的辦公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一會兒電話聯通,董書恒向電話那頭的韓雲詢問了後勤部那邊武器彈藥的儲備情況。


    好在這一年多來,複興軍的戰事不多,軍隊的規模也沒有怎麽擴大。


    裝備的儲備情況還行。複興軍工現在一年出產的F1854步槍已經能夠達到近二十萬枝。


    普通的前膛槍,已經授權給私人的工廠生產,產量更是已經無法統計。


    這個時代,地球上到處都是戰亂,最暢銷的商品還是軍火。


    複興軍周邊的藩屬國就有二十幾個。這些小國基本上都需要從複興軍這裏購買裝備。


    因為他們沒有相關基礎工業,最重要的槍管沒辦法生產出來,隻能從複興軍這邊采購。


    魏玉祥被董書恒打發出去組織內閣和軍部的聯席會議。


    針對東華那邊的情況,董書恒必須要做出很多的應對。


    當初東華沒有建立,董書恒送過去的裝備和人力都是有限的。


    畢竟這些東西都要通過走私的線路送過去,每次隻能帶上一些,沒辦法大規模運送。


    現在東華建立了,他們不僅僅要準備打大仗,還要準備打持久戰。


    所以在軍備上的缺口是比較大的。


    不僅僅如此,複興軍還得幫助東華建立自己的軍工廠。


    董書恒急急忙忙去吃了一頓晚飯。剛剛放下筷子,魏玉祥那邊的會議就準備好了。


    會議室外,劉青南拉著魏玉祥在說悄悄話,他是想打聽一些報告的細節。


    回國在之後,劉青南成了一個坐辦公室的軍政部長,平時做的事情也跟打仗不沾邊。


    實際上,這裏更像是內閣和軍部之間聯係的紐帶。


    名義上統管複興軍的建設工作,如士兵的征集、編製、裝備、訓練、武器研發以及軍人銜級、薪餉等。


    但是實際上這些工作跟總參謀部、總後勤部、總作訓部之間都有很多的重合。


    隻是需要內閣出麵的時候,這些事情才會以軍政部的名義去做。


    在劉青南看來還是去前線帶兵打仗來的舒爽。


    今天聽說因為南美的事情開大會,劉青南以為又要遠征了。


    畢竟他是唯一一個率領軍隊遠征過的將領,如果有戰事他領兵出征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魏玉祥知道劉青南的脾性,隨口應付了幾句。


    這時候,董書恒出現在會議室外的走廊,眾人趕緊回到自己的座位坐好。


    董書恒坐在主位,右手邊是軍部的人,依次是嚴仕坤、馬宗武、韓雲、老漢斯……


    左邊是內閣的人,依次是曾憲風、左季高、劉清北……


    董書恒授意魏玉祥通報了一下南美那邊的情況。


    “諸位,可能有人會對我花那麽大的代價支持東華感到詫異。那裏畢竟離我們有萬裏之遙。”


    “有人覺得,我們自己國內的事情都還沒有解決好。就去管萬裏之外的事情,是不是好高騖遠了,多管閑事了。”


    “我今天要在這裏告訴諸位一個龐大的計劃。提醒一下這個計劃是絕密級的,不允許記錄。”


    董書恒大華夏圈的計劃對外一直是存在於理論層麵,雖然大家都在報刊和雜誌上看到過,但是大部分人都以為那是某個激進的政論家發表出來吸引憤青們的眼球的。


    今天,董書恒正式在這裏宣布了,大家才知道總統一直在為了這個目標而努力。


    在這個會議之前,左季高曾經找董書恒吵過一架。


    他覺得董書恒這是拿著國家公器去給自己的家人牟利。


    因為他擔任內閣二把手之後,見到了很多美洲的情報。


    自然知道了複興軍一直在暗中支持秘魯的一個華人勢力,而這個勢力的領袖正總統的哥哥董書同。


    生性耿直的左季高自然生出了一種不好的感覺。難道董書恒在拿著國家的財富資助自家兄弟。


    在左季高看來,皇帝都無私事,況且董書恒隻是個總統。


    於是就找到了董書恒,開門見山地跟他吵起了這個事情。


    董書恒隻好將自己的大華夏圈計劃或盤托出。


    這些下才讓這位耿直的副相消消氣。接著董書恒擺出了秘魯各種資源的儲量,直接就堵住了左季高的嘴。


    從那以後,他也意識到自己必須要將這個計劃正式地告訴大家。


    而是不是僅僅流與文章表麵。


    齊彬和篤姬都是知道這個計劃的,因為董書恒當初在船上就跟他們談過這個話題。


    後來齊彬還看到了一些董書恒用化名寫的文章。這才漸漸成為這個計劃的狂熱支持者。


    事實上,這個計劃,但凡是一個黃種人看了之後都會熱血膨脹。


    這個計劃是真的在為一個族群謀劃長遠的利益。


    PS:大年初二,繼續更新求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清朝做鹽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孤賞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孤賞月並收藏回到清朝做鹽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