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集結的哨聲在營中響起。
成本田帶著自己的小隊在營帳外列隊。他們每個人的身上都背著七八十斤的裝備。
除了大件的東西提前裝船。個人有關的物品都要隨身攜帶。
這次出征布拿馬劉青南親自帶隊。他不喜歡窩在後方指揮。
居中坐鎮的事情交給了王嚴負責。
他一共帶了兩個支隊。每個支隊將近三千人。
長江安保的編製還沒有整編完成。
雖然已經出了方案,馬上會按照正規軍的師團模式進行改編。
但是加華的軍事小組覺得還是要放在擴軍之後再去改編製。
所以,當前,長江安保還是用的原本的支隊、大隊、中隊和小隊的編製模式。
最基層的戰鬥編織是小隊,一般是十五人,每個小隊有三個五人戰鬥小組。
其中一個小組是火力支援組,配備了兩門擲彈筒。
每一個中隊兩百人左右, 有一個三十人的機炮小隊。配備了兩台轉管機槍,四門迫擊炮。這是中隊一級的活力支援。
一個大隊八百人左右,有三個中隊組成,還有大隊直屬的的警衛、後勤、通訊人員。
三個大隊一個支隊。
另外還有一個支隊直屬的炮兵中隊,裝備56毫米榴彈炮10門,75毫米加農炮5門。
以及一個騎兵中隊,大概兩百人。
這樣一個支隊基本上就可以獨立應對大部分的戰鬥了。
這次進攻布拿馬, 考慮到要持續作戰的問題。劉青南才決定要帶上兩個支隊。
那裏的狹窄地形根本展開不了兩個支隊。
不過, 劉青南準備讓兩個支隊接力作戰。
反正他們有船, 可以在海岸線的任何地方登陸。
當一個支隊疲憊了之後就登船休息,同時趕往下一個登陸點。
時間進入複興四年的七月份。
東華使用的也是華夏曆。
七月十日這一天,戰爭在阿裏卡和阿方索兩個點同時打響。
在此之前,雙方的偵察兵就已經交手多日。
東華總歸要派人滲透監視聯軍的渡河地點。
聯軍也要派人清理掉對方的監視者。
就這樣在普圖馬約河北部的熱帶雨林中,一場貓捉老鼠一般的戰鬥打響了。
東華軍這邊派出了最熟悉叢林的殷地安戰士。
聯軍也有殷地安戰士。
東華軍中的殷地安人是國家的主人。而在聯軍之中,殷地安人隻是作為仆從軍存在。
兩者的戰鬥主觀能動性顯然是不在一個檔次。
最終聯軍隻能選擇兩個地點同時渡河。
不過這兩個渡河地點都被東華軍所偵測到。
聯軍在北方戰線總共擺下十六萬軍隊。
另外的七萬人,主要是廷根聯邦軍隊,歸南部戰區指揮。
根據馬裏亞納·羅德裏格斯總統與沃爾斯利少將等人的商量,他們果然將進攻主力放到了東線的普圖馬約河。
另外的六萬軍隊則放到了厄瓜多的南部進行防守作戰。
他們的攻守方向恰好與田方的安排相反。
田方的主攻方向放在了厄瓜多的沿海方向。
而普圖馬約河方向則是防守的方向。
在這裏東華軍的數量僅僅是聯軍的一半。
因為在普圖馬約河沿岸沒有什麽像樣的城市。
所以東華軍隊將阻擊的地點的放在沿河地帶。
一些重要的渡河地點,東華軍都挖掘了戰壕工事。
七月十日的夜晚,聯軍派出了兩個團的哥倫布裏亞士兵劃著小艇偷偷地向對岸劃去。
因為東華軍在河邊設置了陣地。直接在河上搭建浮橋的話肯定會被東華軍發現。
聯軍東線軍隊的指揮官,哥倫布裏亞陸軍上將雷耶斯認為要派遣先頭部隊先行搶占灘頭。
然後再搭建浮橋。
為了節約時間,聯軍將搭建浮橋的船隻都已經準備好了。
到時候隻要隻要將船推到河中,很快就能夠搭建好浮橋。
阿裏卡這裏是伊加拉巴拉那河匯入普圖馬約河的交匯處。
兩條河流交匯在河中間形成了一個沙洲。河水被分成了兩半。
守衛在阿裏卡對麵的是東華陸軍第三師,師長名叫黃行。
黃行在東華獨立戰爭的時候擔任新編陸軍第三團的團長。
後來陸軍擴建, 他的部隊擴編為陸軍第三師,整個師有七千多人。
這七千多人要負責守衛五十幾公裏的河段。
每一個地方都擺下重兵, 肯定是不行的。
黃行采用的方法是東華軍統一部署的。
那就沿河建造哨所瞭望台,然後將軍隊沿河在重點區域部署。
阿裏卡東三區丙號哨所中駐紮著一個班的陸軍戰士,隸屬於三師二團三營一連。
班長名叫曹士福,整個班11人,副班長是一名殷地安人名叫托福。
另外九名戰士有六名華人,三名殷地安人。
“亞斯,你的聽力最好,聽一聽河麵上有什麽動靜?”副班長托福負責晚間這一班崗。
因為聯軍早已經到了河對岸,所以他們並沒有懈怠,這幾天一直在打起精神做好警戒的工作。
“副班長,什麽都聽不到。不對,對麵的林子裏猴子們在吵,他們一定是被驚動了。”
猴子是一種十分警覺的群居動物。
這大半夜的會被什麽驚動呢。
“副班長,要不要打一顆信號彈,看一下。”亞斯建議道。
“信號彈不能隨便用,這大晚上的會把所有人都驚動了。這樣吧,我帶庫拉去河邊看一下。”
不一會兒,托福帶著另外名叫庫拉的殷地安人戰士離開了著戰壕,他將信號槍就別在自己的腰間。
他們向河邊慢慢摸去。
哨所距離河邊還有一百米的距離。在夜晚,這麽點距離就已經影響到觀察了。
托福走在前麵,庫拉跟在他的後麵,小心翼翼地打量著四周的情況。
“嘩嘩……”
河麵上隻能夠看到幾十米遠的距離,再往遠處就是一片黑暗,托福將耳朵貼到了河邊的一塊大石頭上。
輕微而有節奏的水花聲傳來。
沒錯,這就是劃槳才有的聲音。
還以為自己聽錯了,托福又讓那名跟著他一起的士兵也聽了一下。
“副班長,沒錯是有人在劃船。”
“走。”托福沒有在此開信號槍,要不然他們倆就要斷送在這裏了。
兩人急匆匆地跑回哨所,庫拉將所有人都叫了的起來,好在大家都是和衣而睡。
“托福,怎麽了?”班長曹士福剛被叫醒,打了一個激靈。
“河麵上有人劃船。”
“那你他娘的還不趕緊打信號槍。”
“好,這就打,你們先把眼睛捂上。”
“砰!”一刻白色的照明彈劃著弧線向河麵上方的天空飛去。
曹士福先打開了一點縫隙,然後將手移開。
他終於看到了河麵上的情景。
“打……”趁著燃燒彈的光芒,哨所中的十一人,十一把槍齊齊地向河麵上射擊。
臨近哨所也有燃燒彈相繼飛上天空。最後全部就能夠確定敵人的登錄地點。
預留的援兵會先行一步向那個地方支援。
曹士福跟他的手下要堅守哨所十分鍾,很塊就會有援軍過來。
河麵上劃船的部隊是埃爾多拉團。
聯軍的軍隊一般都是按照地域來編製的。
為了湊足這個團的一千五百名士兵。整個埃爾多拉地區的青壯年幾乎被抽取了三分之二。
這次聯軍能夠湊出二十幾萬士兵出來,幾乎已經是動員到了自己的極限。
這個團的團長名叫的奧斯皮納,他是一名年輕的少校軍官,隻有不到三十歲。
他的家族就是當地的大族。擁有好幾座大型莊園。
“長官,這樣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他們應該不會發現我們吧。”奧斯皮納的身邊一個名叫莫拉的年輕人問道。
“閉嘴吧,莫拉,你再問問題,他們就能夠聽到了。”
士兵們端坐在小舟的兩邊,小心地劃著水,盡量減輕聲音。
每艘小船上大概乘坐的二十五名士兵。
奧斯皮納所乘坐的小船在的隊伍的最後方。
突然,一道白光亮起。原本整齊的船隊突然慌亂起來。
很多人都被這突然出現的白光閃的暫時失明。
人看不見的時候,本能地就會慌亂。
“不要慌,加快速度衝過去。”那些看不見的士兵,遵循著自己的記憶劃起船來。
慌亂中有的小船撞到了一起,發出了“嘭”的一聲響,有人沒有坐穩摔進了河中。
<a id="wzsy" href="http://m.156n.net">筆趣閣</a>
這讓本就有些慌亂的船隊,更加混亂。
一些小船失去方向,偏航到了下遊。
“砰砰砰……”對麵的河岸上響起了零星的槍聲。
幾名正在劃船的士兵成了倒黴蛋。
隨著聯軍的士兵適應了照明彈的光亮,劃船的速度更快了。
東華軍發射的照明彈反而幫助了河中劃船的聯軍士兵。
“嘭!”
聯軍的第一艘船直接撞到了岸邊。上麵的聯軍士兵直接跳進岸邊的淺灘向岸上跑去。
“娘的,支援怎麽還沒有到,先打那幾個上岸的人。”曹士福吼道。
敵人一千五百多人,隻需要六十艘小船的,每排六艘船,橫麵的寬度也就是百米寬。
隻有他們一個哨所能夠攻擊到。
按理說,連部應該組織士兵支援這邊的。
兩側的哨所是不能動的,他們要堅守在那裏,防止敵人迂回。
“砰砰砰……”步槍精確地射擊登岸的聯軍士兵。
但是很快,對方劃在最前麵的六艘船,除了一艘偏航了之外,剩下的全部都靠岸了。
這樣對方就有一百多人登岸。
僅僅靠這十一個人是擋不了多久的。
“扔手榴彈!”曹士福喊道。
他的班沒有配備轉管機槍,光用步槍射擊火力太弱了,大半夜的射擊的準度也不行。
“轟轟轟……”幾枚手榴彈在登陸點的周圍爆炸。
哨所居高臨下,曹士福他們才能夠將手榴彈扔到這麽遠的距離。
終於在手榴彈的爆炸下,原本正在整隊的登岸聯軍士兵紛紛趴下。
“好,就這樣,一定要拖住他們。”
“啊!”一聲慘叫傳來。
一名叫白波的華人士兵被子彈擊中倒地。
原來是灘頭上的敵人在對哨所進行射擊。
雖然哨所內的士兵躲在掩體後麵,但是對方齊射的情況下難免會中招。
“不要慌,繼續射擊。”
“啊!”一聲慘叫。
一名衝到哨所近前的聯軍士兵被擊倒在地。
從發現敵人到現在已經過去三分鍾時間,敵人有一百多人登岸。
聯軍傷亡大概有十幾人,東華軍傷亡一人。
“班長,敵人上來了,連裏的支援怎麽還不到?”托福急了。
自己這波人馬上就要被敵人給堵在這哨所裏了,到時候一個都跑步出。
“別管了,殺一個,賺一個。”曹士福心裏也急啊,但是他不能就這樣放棄哨所逃走,哪怕是窩在哨所中跟敵人肉搏也得拖住對方啊。
“好,殺。”
幾十米的距離,敵人頃刻之間就能夠壓上來。
又有三名士兵倒下,哨所中還有七名士兵能夠戰鬥。
此時,哪怕是沒有照明彈都能夠看到敵人臉。
曹士福他們所在哨所就是那種兩層高,土木結構的的簡易小炮樓。
這麽多的敵人,完全能夠將這個哨所給平推了。
“噠噠噠……”哨所左邊一百米外的一個灌木叢中突然響起了清脆的機槍射擊聲。
“是連部的機槍。”曹士福興奮地說道。
哨所前方的敵人瞬間倒下了一大片。
機槍陣地跟哨所正好形成了交叉射擊。
曹士福他們趁著敵人進攻的節奏被機槍的射擊打斷,探出頭去用最快的速度向河邊的敵人射擊。
終於第一波登岸的敵人傷亡過半,他們趴在河邊尋找掩體進行反擊。
不過此時敵人的第二波登陸部隊也靠了岸。
也許這次有軍官上岸了,登陸的聯軍士兵不再花時間去整隊,而是直接向哨所還有那挺機槍陣地撲了過去。
連續射擊了一分鍾,機槍最終還是停了下來。
機槍手緊張地更換子彈。
趁著這個間隙,聯軍的士兵猛地衝了上來。
“殺……”
衝殺聲響起。哨所中還剩下六個人。
曹士福依然在拉動著槍栓。
這幾分鍾時間就跟在與死神賽跑一般。
“團部的援軍應該要來了吧。”
“轟轟轟……”河灘上響起了炮彈的爆炸聲。
這是團部援軍的迫擊炮。
隨著迫擊炮的聲音。
一陣密集的跑步聲傳了過來。
曹士福到哨所的後麵看了一眼,一群穿著綠色軍裝的援軍氣喘籲籲地跑了過來。他們一到河邊就投入了戰鬥。
一個個士兵臥倒在河邊對著河灘上射擊。
團部的後備連過來了。
隻要能夠擋住敵人這一波進攻,東華這邊的援軍就會越聚越多。
PS:感謝書友竹村邸一戶的打賞,感謝諸位的月票支持!
成本田帶著自己的小隊在營帳外列隊。他們每個人的身上都背著七八十斤的裝備。
除了大件的東西提前裝船。個人有關的物品都要隨身攜帶。
這次出征布拿馬劉青南親自帶隊。他不喜歡窩在後方指揮。
居中坐鎮的事情交給了王嚴負責。
他一共帶了兩個支隊。每個支隊將近三千人。
長江安保的編製還沒有整編完成。
雖然已經出了方案,馬上會按照正規軍的師團模式進行改編。
但是加華的軍事小組覺得還是要放在擴軍之後再去改編製。
所以,當前,長江安保還是用的原本的支隊、大隊、中隊和小隊的編製模式。
最基層的戰鬥編織是小隊,一般是十五人,每個小隊有三個五人戰鬥小組。
其中一個小組是火力支援組,配備了兩門擲彈筒。
每一個中隊兩百人左右, 有一個三十人的機炮小隊。配備了兩台轉管機槍,四門迫擊炮。這是中隊一級的活力支援。
一個大隊八百人左右,有三個中隊組成,還有大隊直屬的的警衛、後勤、通訊人員。
三個大隊一個支隊。
另外還有一個支隊直屬的炮兵中隊,裝備56毫米榴彈炮10門,75毫米加農炮5門。
以及一個騎兵中隊,大概兩百人。
這樣一個支隊基本上就可以獨立應對大部分的戰鬥了。
這次進攻布拿馬, 考慮到要持續作戰的問題。劉青南才決定要帶上兩個支隊。
那裏的狹窄地形根本展開不了兩個支隊。
不過, 劉青南準備讓兩個支隊接力作戰。
反正他們有船, 可以在海岸線的任何地方登陸。
當一個支隊疲憊了之後就登船休息,同時趕往下一個登陸點。
時間進入複興四年的七月份。
東華使用的也是華夏曆。
七月十日這一天,戰爭在阿裏卡和阿方索兩個點同時打響。
在此之前,雙方的偵察兵就已經交手多日。
東華總歸要派人滲透監視聯軍的渡河地點。
聯軍也要派人清理掉對方的監視者。
就這樣在普圖馬約河北部的熱帶雨林中,一場貓捉老鼠一般的戰鬥打響了。
東華軍這邊派出了最熟悉叢林的殷地安戰士。
聯軍也有殷地安戰士。
東華軍中的殷地安人是國家的主人。而在聯軍之中,殷地安人隻是作為仆從軍存在。
兩者的戰鬥主觀能動性顯然是不在一個檔次。
最終聯軍隻能選擇兩個地點同時渡河。
不過這兩個渡河地點都被東華軍所偵測到。
聯軍在北方戰線總共擺下十六萬軍隊。
另外的七萬人,主要是廷根聯邦軍隊,歸南部戰區指揮。
根據馬裏亞納·羅德裏格斯總統與沃爾斯利少將等人的商量,他們果然將進攻主力放到了東線的普圖馬約河。
另外的六萬軍隊則放到了厄瓜多的南部進行防守作戰。
他們的攻守方向恰好與田方的安排相反。
田方的主攻方向放在了厄瓜多的沿海方向。
而普圖馬約河方向則是防守的方向。
在這裏東華軍的數量僅僅是聯軍的一半。
因為在普圖馬約河沿岸沒有什麽像樣的城市。
所以東華軍隊將阻擊的地點的放在沿河地帶。
一些重要的渡河地點,東華軍都挖掘了戰壕工事。
七月十日的夜晚,聯軍派出了兩個團的哥倫布裏亞士兵劃著小艇偷偷地向對岸劃去。
因為東華軍在河邊設置了陣地。直接在河上搭建浮橋的話肯定會被東華軍發現。
聯軍東線軍隊的指揮官,哥倫布裏亞陸軍上將雷耶斯認為要派遣先頭部隊先行搶占灘頭。
然後再搭建浮橋。
為了節約時間,聯軍將搭建浮橋的船隻都已經準備好了。
到時候隻要隻要將船推到河中,很快就能夠搭建好浮橋。
阿裏卡這裏是伊加拉巴拉那河匯入普圖馬約河的交匯處。
兩條河流交匯在河中間形成了一個沙洲。河水被分成了兩半。
守衛在阿裏卡對麵的是東華陸軍第三師,師長名叫黃行。
黃行在東華獨立戰爭的時候擔任新編陸軍第三團的團長。
後來陸軍擴建, 他的部隊擴編為陸軍第三師,整個師有七千多人。
這七千多人要負責守衛五十幾公裏的河段。
每一個地方都擺下重兵, 肯定是不行的。
黃行采用的方法是東華軍統一部署的。
那就沿河建造哨所瞭望台,然後將軍隊沿河在重點區域部署。
阿裏卡東三區丙號哨所中駐紮著一個班的陸軍戰士,隸屬於三師二團三營一連。
班長名叫曹士福,整個班11人,副班長是一名殷地安人名叫托福。
另外九名戰士有六名華人,三名殷地安人。
“亞斯,你的聽力最好,聽一聽河麵上有什麽動靜?”副班長托福負責晚間這一班崗。
因為聯軍早已經到了河對岸,所以他們並沒有懈怠,這幾天一直在打起精神做好警戒的工作。
“副班長,什麽都聽不到。不對,對麵的林子裏猴子們在吵,他們一定是被驚動了。”
猴子是一種十分警覺的群居動物。
這大半夜的會被什麽驚動呢。
“副班長,要不要打一顆信號彈,看一下。”亞斯建議道。
“信號彈不能隨便用,這大晚上的會把所有人都驚動了。這樣吧,我帶庫拉去河邊看一下。”
不一會兒,托福帶著另外名叫庫拉的殷地安人戰士離開了著戰壕,他將信號槍就別在自己的腰間。
他們向河邊慢慢摸去。
哨所距離河邊還有一百米的距離。在夜晚,這麽點距離就已經影響到觀察了。
托福走在前麵,庫拉跟在他的後麵,小心翼翼地打量著四周的情況。
“嘩嘩……”
河麵上隻能夠看到幾十米遠的距離,再往遠處就是一片黑暗,托福將耳朵貼到了河邊的一塊大石頭上。
輕微而有節奏的水花聲傳來。
沒錯,這就是劃槳才有的聲音。
還以為自己聽錯了,托福又讓那名跟著他一起的士兵也聽了一下。
“副班長,沒錯是有人在劃船。”
“走。”托福沒有在此開信號槍,要不然他們倆就要斷送在這裏了。
兩人急匆匆地跑回哨所,庫拉將所有人都叫了的起來,好在大家都是和衣而睡。
“托福,怎麽了?”班長曹士福剛被叫醒,打了一個激靈。
“河麵上有人劃船。”
“那你他娘的還不趕緊打信號槍。”
“好,這就打,你們先把眼睛捂上。”
“砰!”一刻白色的照明彈劃著弧線向河麵上方的天空飛去。
曹士福先打開了一點縫隙,然後將手移開。
他終於看到了河麵上的情景。
“打……”趁著燃燒彈的光芒,哨所中的十一人,十一把槍齊齊地向河麵上射擊。
臨近哨所也有燃燒彈相繼飛上天空。最後全部就能夠確定敵人的登錄地點。
預留的援兵會先行一步向那個地方支援。
曹士福跟他的手下要堅守哨所十分鍾,很塊就會有援軍過來。
河麵上劃船的部隊是埃爾多拉團。
聯軍的軍隊一般都是按照地域來編製的。
為了湊足這個團的一千五百名士兵。整個埃爾多拉地區的青壯年幾乎被抽取了三分之二。
這次聯軍能夠湊出二十幾萬士兵出來,幾乎已經是動員到了自己的極限。
這個團的團長名叫的奧斯皮納,他是一名年輕的少校軍官,隻有不到三十歲。
他的家族就是當地的大族。擁有好幾座大型莊園。
“長官,這樣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他們應該不會發現我們吧。”奧斯皮納的身邊一個名叫莫拉的年輕人問道。
“閉嘴吧,莫拉,你再問問題,他們就能夠聽到了。”
士兵們端坐在小舟的兩邊,小心地劃著水,盡量減輕聲音。
每艘小船上大概乘坐的二十五名士兵。
奧斯皮納所乘坐的小船在的隊伍的最後方。
突然,一道白光亮起。原本整齊的船隊突然慌亂起來。
很多人都被這突然出現的白光閃的暫時失明。
人看不見的時候,本能地就會慌亂。
“不要慌,加快速度衝過去。”那些看不見的士兵,遵循著自己的記憶劃起船來。
慌亂中有的小船撞到了一起,發出了“嘭”的一聲響,有人沒有坐穩摔進了河中。
<a id="wzsy" href="http://m.156n.net">筆趣閣</a>
這讓本就有些慌亂的船隊,更加混亂。
一些小船失去方向,偏航到了下遊。
“砰砰砰……”對麵的河岸上響起了零星的槍聲。
幾名正在劃船的士兵成了倒黴蛋。
隨著聯軍的士兵適應了照明彈的光亮,劃船的速度更快了。
東華軍發射的照明彈反而幫助了河中劃船的聯軍士兵。
“嘭!”
聯軍的第一艘船直接撞到了岸邊。上麵的聯軍士兵直接跳進岸邊的淺灘向岸上跑去。
“娘的,支援怎麽還沒有到,先打那幾個上岸的人。”曹士福吼道。
敵人一千五百多人,隻需要六十艘小船的,每排六艘船,橫麵的寬度也就是百米寬。
隻有他們一個哨所能夠攻擊到。
按理說,連部應該組織士兵支援這邊的。
兩側的哨所是不能動的,他們要堅守在那裏,防止敵人迂回。
“砰砰砰……”步槍精確地射擊登岸的聯軍士兵。
但是很快,對方劃在最前麵的六艘船,除了一艘偏航了之外,剩下的全部都靠岸了。
這樣對方就有一百多人登岸。
僅僅靠這十一個人是擋不了多久的。
“扔手榴彈!”曹士福喊道。
他的班沒有配備轉管機槍,光用步槍射擊火力太弱了,大半夜的射擊的準度也不行。
“轟轟轟……”幾枚手榴彈在登陸點的周圍爆炸。
哨所居高臨下,曹士福他們才能夠將手榴彈扔到這麽遠的距離。
終於在手榴彈的爆炸下,原本正在整隊的登岸聯軍士兵紛紛趴下。
“好,就這樣,一定要拖住他們。”
“啊!”一聲慘叫傳來。
一名叫白波的華人士兵被子彈擊中倒地。
原來是灘頭上的敵人在對哨所進行射擊。
雖然哨所內的士兵躲在掩體後麵,但是對方齊射的情況下難免會中招。
“不要慌,繼續射擊。”
“啊!”一聲慘叫。
一名衝到哨所近前的聯軍士兵被擊倒在地。
從發現敵人到現在已經過去三分鍾時間,敵人有一百多人登岸。
聯軍傷亡大概有十幾人,東華軍傷亡一人。
“班長,敵人上來了,連裏的支援怎麽還不到?”托福急了。
自己這波人馬上就要被敵人給堵在這哨所裏了,到時候一個都跑步出。
“別管了,殺一個,賺一個。”曹士福心裏也急啊,但是他不能就這樣放棄哨所逃走,哪怕是窩在哨所中跟敵人肉搏也得拖住對方啊。
“好,殺。”
幾十米的距離,敵人頃刻之間就能夠壓上來。
又有三名士兵倒下,哨所中還有七名士兵能夠戰鬥。
此時,哪怕是沒有照明彈都能夠看到敵人臉。
曹士福他們所在哨所就是那種兩層高,土木結構的的簡易小炮樓。
這麽多的敵人,完全能夠將這個哨所給平推了。
“噠噠噠……”哨所左邊一百米外的一個灌木叢中突然響起了清脆的機槍射擊聲。
“是連部的機槍。”曹士福興奮地說道。
哨所前方的敵人瞬間倒下了一大片。
機槍陣地跟哨所正好形成了交叉射擊。
曹士福他們趁著敵人進攻的節奏被機槍的射擊打斷,探出頭去用最快的速度向河邊的敵人射擊。
終於第一波登岸的敵人傷亡過半,他們趴在河邊尋找掩體進行反擊。
不過此時敵人的第二波登陸部隊也靠了岸。
也許這次有軍官上岸了,登陸的聯軍士兵不再花時間去整隊,而是直接向哨所還有那挺機槍陣地撲了過去。
連續射擊了一分鍾,機槍最終還是停了下來。
機槍手緊張地更換子彈。
趁著這個間隙,聯軍的士兵猛地衝了上來。
“殺……”
衝殺聲響起。哨所中還剩下六個人。
曹士福依然在拉動著槍栓。
這幾分鍾時間就跟在與死神賽跑一般。
“團部的援軍應該要來了吧。”
“轟轟轟……”河灘上響起了炮彈的爆炸聲。
這是團部援軍的迫擊炮。
隨著迫擊炮的聲音。
一陣密集的跑步聲傳了過來。
曹士福到哨所的後麵看了一眼,一群穿著綠色軍裝的援軍氣喘籲籲地跑了過來。他們一到河邊就投入了戰鬥。
一個個士兵臥倒在河邊對著河灘上射擊。
團部的後備連過來了。
隻要能夠擋住敵人這一波進攻,東華這邊的援軍就會越聚越多。
PS:感謝書友竹村邸一戶的打賞,感謝諸位的月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