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沒有想到西蒙找他竟然是讓他去做間諜的。</p>
難道他天生就像是一個做間諜的料嗎?為什麽每個人都要找他做間諜。</p>
他答應西蒙,勢必會影響到他在這裏的工作。不過如果拒絕的話,先不說可能要被對方穿小鞋子。</p>
沒了他,西蒙也會找別的人,那麽他就無法參與到嚶國人這次對複興軍的情報行動。</p>
所以,他還是親自參與進去的好。</p>
現在自己要成為一個雙料間諜了。那麽複興軍就可以利用這次情報行動做很多事情。</p>
比如說將複興軍希望告訴嚶國人的消息通過張勇的嘴轉告給嚶國人。</p>
當然,以張勇的水準倒是還想不到這麽長遠。</p>
此時,西蒙也不會給他這麽多時間思考。</p>
他隻是單純地以為這樣會更加的有利,算是他這幾年做情報員培養出來的直覺吧。</p>
張勇走出西蒙局長的房間,臉上還裝出喜悅的表情。</p>
不得不說嚶國情報部門的這個計劃設計的非常好。</p>
典型的以華製華。誰能想到嚶國人用華人作為間諜去刺探複興軍的情報呢?</p>
不過具體的計劃,西蒙局長並不知道,他隻是一個牽線人,他能夠告訴張勇的也就是他要去幹什麽。</p>
更多的內容都是張勇自己臆想出來的。</p>
很快,張勇跟他挑選出來的人會被帶去做專門的訓練。</p>
張勇必須要表現出很積極的樣子,嚶國人傲慢習慣了,非常吃這一套。</p>
那些阿三好吃懶做,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就是靠著會舔,在嚶屬殖民地穩穩坐上了二等功民的交椅。</p>
……</p>
時間進入複興六年的八月份,西曆1861年9月。</p>
次大陸戰場還在等待旱季的到來,暫時沒有大戰。歐羅巴各國忙著瓜分非洲殖民地。</p>
嚶國人在東方戰敗,讓各國已經認識到,試圖奴役東方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p>
還是到非洲去殖民比較現實。</p>
很多歐羅巴國家,比如德意誌聯邦、弗蘭西、葡萄牙、西班牙、尼德蘭、比利時……</p>
稍微有些實力的國家都開始參與到瓜分非洲。</p>
而此時的大嚶帝國還陷在次大陸戰場。</p>
這也是大嚶國內的保守派反對將戰爭繼續下去的原因。</p>
他們擔心等嚶軍在東方與複興軍曠日持久地打下去。</p>
回過頭來非洲已經被人給瓜分光了。</p>
難倒自己到時候再跟這些歐羅巴國家開戰爭搶嗎?</p>
弗蘭西人的能力更強一些,他們不僅僅將自己的殖民帝國在非洲擴張。</p>
同時還將自己的目光投向了莫西哥這個中阿米利亞的大國。</p>
當年拿破侖戰爭,讓弗蘭西丟失了在北阿米利亞的殖民地。</p>
所以拿三一直想要回到阿米利亞新大陸去。</p>
縱觀他執政以來所做的事情就能夠看的出來,他要將當年自己叔叔沒有守住的東西再搶回來。</p>
唯有這樣他才能夠在成就上比肩自己的叔叔,成為真正的拿破侖大帝。</p>
這算是拿三心中的一個執念。</p>
現在機會終於來臨。</p>
莫西哥總統貝尼托·胡亞雷斯於1861年7月17日停止再向外國支付借款的利息。</p>
這完全在拿三的預料之中,因為這件事情不是突然發生的。</p>
在此之前胡亞雷斯政府就已經向外透露了這種想法。</p>
當然作為莫西哥的主要債權國,弗蘭西、西班牙以及大嚶也早就做出了威脅。</p>
隻是到了最後胡亞雷斯政府還是做出了決定。結果這激怒了莫西哥最大的借款人:西班牙、大嚶及弗蘭西。</p>
拿三知道他的機會終於來了。</p>
最近一段時間他正在找嚶國人、西班牙人商量一起組織武裝去莫西哥討債。</p>
他甚至已經計劃好了要在莫西哥扶持一個傀儡政府。</p>
曆史上正是來自奧地利的大公馬克西米連被扶持為莫西哥第二帝國的皇帝。</p>
弗蘭西人間接掌控莫西哥的計劃險些就實現了。</p>
此時,拿三倒是沒有想那麽多,他隻是看上了莫西哥的礦產資源。</p>
以後弗蘭西能夠得到米利堅南方的農產品原材料以及莫西哥的礦產。整個國家的經濟就能夠更好地發展下去。</p>
此時的國家還沒有什麽生產過剩的概念。因為現在的工業國就那麽幾個。全世界商品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p>
即使是市場不夠也可以通過槍炮去打開。</p>
所以主要的國家都在不斷地擴大生產。</p>
這一點無可厚非,董書恒現在做的事情也是這樣,就是在不斷的做加法,複製黏貼。</p>
至於生產過剩,董書恒知道這個概念,但是他也知道怎麽去解決。</p>
現在他建立了一個如此龐大,幾乎占據半個地球大小的大華夏商業圈就是為了以後遇到危機的時候擁有更大的緩衝空間,以及更多的處理手段。</p>
拿三這次要動手的時機把握的恰到好處。</p>
嚶國人此時忙於東方戰爭,西班牙人內政不穩,視力衰退,此事的主導權自然是落到了弗蘭西的手中。</p>
另外位於莫西哥北麵的米利堅此時已經開始南北內戰,有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幹預弗蘭西的行動。</p>
</p>
而且,拿三還有一層更遠的深意。</p>
控製了莫西哥之後,他們就與米利堅的南方接壤了。</p>
到時候他就能夠插手米利堅的內戰。</p>
那麽弗蘭西今後在米利堅南方各州的話語權就更強了。</p>
整個中北部的米利堅就徹底淪為弗蘭西的原材料供應基地和市場。</p>
不得不說拿三還是很有戰略眼光的。</p>
與此同時,米利堅人正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南北之間的爭鬥當中。</p>
北方自稱是聯邦的正統,阿伯拉罕早就發表聲明,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幹預米利堅的內政。</p>
南方聯盟國的總統戴維斯則早就已經會見了大嚶帝國以及弗蘭西帝國的代表。</p>
他們揮舞著訂單大棒,無論是大嚶還是弗蘭西都不會拒絕。</p>
尤其是大嚶這兩年發動與複興軍的戰爭,損失巨大。</p>
除了軍艦之外,大嚶在戰時狀態下生產的武器都可以拿來銷售。</p>
弗蘭西人則更加大方,無論是什麽裝備,哪怕是南方付不起現金用賒賬都可以提供。</p>
南方人要來購買軍艦,拿三直接將現役的軍艦都拿出來銷售。</p>
這些幾乎都是新軍艦。隻是他們剛剛生產出來就已經落伍了。</p>
弗蘭西人正好趁機脫手。</p>
北方人知道了,阿伯拉罕多次表示抗議。</p>
不過沒人理睬。這種姿態讓北方人在初期武器上明顯不如南方。</p>
亞伯拉罕已經入住總統府好幾個月。</p>
這幾個月時間裏,他可謂是日理萬機。</p>
從來沒有哪一位總統一上任就麵臨這樣的危機。</p>
先是南方各州在他宣布就職的同時,宣布退出聯邦,給他的上任送了一份大禮。</p>
接下來,他們就開始要武力收回聯邦政府在南方的幾個堡壘。</p>
阿伯拉罕強忍著心中的怒火,做出了妥協的決定。</p>
但是南方那些自私自利的奴隸主們將這種為了國家統一而做出的妥協當做是一種軟弱的表現。</p>
是可忍孰不可忍!既然南方人不識好歹,那麽隻能用鐵與血去見證什麽才是真正的公理。</p>
總統府奢華的辦公室中,亞伯拉罕正在召見聯邦軍的總司令斯科特將軍。</p>
亞伯拉罕並不喜歡這種奢華。不過他沒有讓人調整,那意味著要浪費資源。</p>
自從他入住之後,總統府的花費已經降到了最低的水平。</p>
斯科特將軍是一員老將,他是拓疆戰爭中的英雄,長期擔任聯邦軍要職。</p>
亞伯拉罕用他的目的是想以他的德高望重來增強北方的凝聚力並鼓舞士氣。</p>
斯科特將軍有一個習慣,他很喜歡去西點軍校參加畢業生的閱軍,格蘭特、謝爾曼、漢考克、羅伯特·李、傑弗遜·戴維斯等都曾接受他的檢閱。</p>
還是這些當年的畢業生,在他的麾下參加了墨西哥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他們逐漸成長起來。</p>
隻是當時誰也沒想到現在同樣是這幫子軍校中的優等生,他們會在戰場上兵戈相見。</p>
而斯科特這個老師現在要帶著一部分學生去攻打另外一部分學生。</p>
“斯科特將軍,有些話,我之前已經說過,但是現在我還要再說一遍,也請您轉告底下的將領們。”</p>
“我們現在擁有二十一個州,近1900萬人口,擁有全國五分之四的工廠、70%的鐵路線、占有糧食產區,得到人民的支持,占有道義與經濟實力上的絕對優勢。”</p>
“我們要以強大的實力迅速碾壓南方的叛軍,迫使他們投降,絕對不能讓戰爭拖的時間太久,那樣我們米利堅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工業體係就會被拖垮。”</p>
“另外,我們發動戰爭的目的是為了維護米利堅的統一。至於解放黑奴,暫時還是不要提了,要不然密蘇裏、肯塔基、特拉華、馬裏蘭四個願意留在聯邦的蓄奴州就要被推到南方去了。”亞伯拉罕特意強調道。</p>
他跟斯科特將軍說這些就是為了先統一軍隊的思想。</p>
最近外麵很多報紙都在鼓吹這是一場廢奴戰爭,這讓蓄奴州都感到恐慌。</p>
但是亞伯拉罕在發表討伐宣言的時候並沒有提出要廢除奴隸製。</p>
這讓民眾們的心中非常不解。</p>
大家本來是滿懷著一腔熱血參加軍隊要推翻這萬惡的奴隸製。</p>
但是現在做為領袖的亞伯拉罕卻又對此事閉口不提了。</p>
這讓一部分民眾感覺到自己被背叛了。</p>
聽著亞伯拉罕的說話的斯科特將軍,忍不住插話道:“總統先生,我知道您不提廢除奴隸製是為了團結更多的力量。但是我不得不提醒您這也讓我們失去了很多助力。”</p>
“民眾們的不滿已經讓我們的征兵工作麵臨困難。因為反對奴隸製,原本軍隊中的那些愛爾蘭和德意誌血統的軍士長都站在我們這邊,這讓我們的士兵能夠得到比南方人更多的訓練。但是現在這些人都開始不滿。”</p>
原聯邦軍中負責訓練的軍士長大都是德意誌與愛爾蘭血統。這是米利堅數量少的可憐的正規軍數量造成的。</p>
而當時米利堅的德意誌與愛爾蘭移民大都是亞伯蘭罕的支持者,因為他們這些新移民希望得到土地,所以這些軍士長中的很多人仍忠於聯邦。</p>
由此也可以看出這場南北之間的戰爭是新舊移民之間的較量。</p>
舊移民覺得整個新大陸都是他們的。他們理應占有大量的土地。</p>
他們的種植園模式,隻要擁有土地以及奴隸就能能夠一直複製擴張下去。</p>
從而維持他們奢侈的生活。</p>
曾經有有一個奴隸製的支持者寫了一本書叫《純粹的野蠻人》。</p>
作者認為“歐洲西部的自由社會是種錯誤,即使在美國它也逃脫不了崩潰的下場。對此,北方也表示默認。”</p>
作者甚至建議去奴役白人,分給主人們新的土地,而後再將白人失業者作為農奴分給他們。</p>
“擁有一千美元的人可以成為一個一般的貧窮白人的監護人,誰有一萬美元,就可以獲得十個農奴,一百萬美元便可獲得一千個農奴。”</p>
這充分暴露了奴隸主以奴役除自己以外所有人為終極目標的險惡用心。</p>
那些新移民自然不想被人奴役,他們萬裏迢迢來到新大陸就是來尋找幸福生活的。</p>
但是,現在米利堅的工人的生活條件跟歐羅巴的一樣困苦。</p>
他們要自己的土地。隻有這樣才能夠實現生活上的自由。</p>
“斯科特將軍,你說的這些事情,我都清楚,但是我們必須要做出取舍,不是嘛。再說,我們現在擁有的兵力應該已經能夠擊敗南方叛軍了,不是嗎?”亞伯拉罕看著斯科特花白頭發下的眼睛說道。</p>
這個話可不是亞伯拉罕自己說的,而是斯科特將軍之前就保證過的。</p>
“將軍,我相信您帶著我們的軍隊,很快就能夠越過波托馬克河,攻下裏士滿,到時候我會在裏士滿城下接受戴維斯的投降。”</p>
由於戰爭開始後不久弗吉尼亞州就加入了南方同盟,所以波托馬克河便成了南北雙方對峙的邊界,從華盛頓向外就可看到前線,而南部同盟的首都裏士滿也在距華盛頓不遠的南方。</p>
交戰雙方的首都如此地接近,使東部戰場成為南北戰爭的決勝戰場,全世界的眼光都聚焦在東部戰場。</p>
由於這裏地勢狹窄,密布著一些雙方都不可能放棄的要地,在這裏開展的軍事行動很多是笨拙的以兵力和火力決勝負的正麵決戰,少有大縱深的機動作戰。</p>
而在地勢廣闊的西部戰場進行的戰鬥的機動性則強得多,充分體現了雙方指揮者高超的軍事造詣。</p>
正事因為東部的重要性,所以林肯會在這裏提到波托馬克河。</p>
現在戰爭才剛剛開始,亞伯拉罕同南方的那些將領一樣將目光放在了東部戰場。</p>
他這裏可沒有華爾的提醒。</p>
難道他天生就像是一個做間諜的料嗎?為什麽每個人都要找他做間諜。</p>
他答應西蒙,勢必會影響到他在這裏的工作。不過如果拒絕的話,先不說可能要被對方穿小鞋子。</p>
沒了他,西蒙也會找別的人,那麽他就無法參與到嚶國人這次對複興軍的情報行動。</p>
所以,他還是親自參與進去的好。</p>
現在自己要成為一個雙料間諜了。那麽複興軍就可以利用這次情報行動做很多事情。</p>
比如說將複興軍希望告訴嚶國人的消息通過張勇的嘴轉告給嚶國人。</p>
當然,以張勇的水準倒是還想不到這麽長遠。</p>
此時,西蒙也不會給他這麽多時間思考。</p>
他隻是單純地以為這樣會更加的有利,算是他這幾年做情報員培養出來的直覺吧。</p>
張勇走出西蒙局長的房間,臉上還裝出喜悅的表情。</p>
不得不說嚶國情報部門的這個計劃設計的非常好。</p>
典型的以華製華。誰能想到嚶國人用華人作為間諜去刺探複興軍的情報呢?</p>
不過具體的計劃,西蒙局長並不知道,他隻是一個牽線人,他能夠告訴張勇的也就是他要去幹什麽。</p>
更多的內容都是張勇自己臆想出來的。</p>
很快,張勇跟他挑選出來的人會被帶去做專門的訓練。</p>
張勇必須要表現出很積極的樣子,嚶國人傲慢習慣了,非常吃這一套。</p>
那些阿三好吃懶做,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就是靠著會舔,在嚶屬殖民地穩穩坐上了二等功民的交椅。</p>
……</p>
時間進入複興六年的八月份,西曆1861年9月。</p>
次大陸戰場還在等待旱季的到來,暫時沒有大戰。歐羅巴各國忙著瓜分非洲殖民地。</p>
嚶國人在東方戰敗,讓各國已經認識到,試圖奴役東方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p>
還是到非洲去殖民比較現實。</p>
很多歐羅巴國家,比如德意誌聯邦、弗蘭西、葡萄牙、西班牙、尼德蘭、比利時……</p>
稍微有些實力的國家都開始參與到瓜分非洲。</p>
而此時的大嚶帝國還陷在次大陸戰場。</p>
這也是大嚶國內的保守派反對將戰爭繼續下去的原因。</p>
他們擔心等嚶軍在東方與複興軍曠日持久地打下去。</p>
回過頭來非洲已經被人給瓜分光了。</p>
難倒自己到時候再跟這些歐羅巴國家開戰爭搶嗎?</p>
弗蘭西人的能力更強一些,他們不僅僅將自己的殖民帝國在非洲擴張。</p>
同時還將自己的目光投向了莫西哥這個中阿米利亞的大國。</p>
當年拿破侖戰爭,讓弗蘭西丟失了在北阿米利亞的殖民地。</p>
所以拿三一直想要回到阿米利亞新大陸去。</p>
縱觀他執政以來所做的事情就能夠看的出來,他要將當年自己叔叔沒有守住的東西再搶回來。</p>
唯有這樣他才能夠在成就上比肩自己的叔叔,成為真正的拿破侖大帝。</p>
這算是拿三心中的一個執念。</p>
現在機會終於來臨。</p>
莫西哥總統貝尼托·胡亞雷斯於1861年7月17日停止再向外國支付借款的利息。</p>
這完全在拿三的預料之中,因為這件事情不是突然發生的。</p>
在此之前胡亞雷斯政府就已經向外透露了這種想法。</p>
當然作為莫西哥的主要債權國,弗蘭西、西班牙以及大嚶也早就做出了威脅。</p>
隻是到了最後胡亞雷斯政府還是做出了決定。結果這激怒了莫西哥最大的借款人:西班牙、大嚶及弗蘭西。</p>
拿三知道他的機會終於來了。</p>
最近一段時間他正在找嚶國人、西班牙人商量一起組織武裝去莫西哥討債。</p>
他甚至已經計劃好了要在莫西哥扶持一個傀儡政府。</p>
曆史上正是來自奧地利的大公馬克西米連被扶持為莫西哥第二帝國的皇帝。</p>
弗蘭西人間接掌控莫西哥的計劃險些就實現了。</p>
此時,拿三倒是沒有想那麽多,他隻是看上了莫西哥的礦產資源。</p>
以後弗蘭西能夠得到米利堅南方的農產品原材料以及莫西哥的礦產。整個國家的經濟就能夠更好地發展下去。</p>
此時的國家還沒有什麽生產過剩的概念。因為現在的工業國就那麽幾個。全世界商品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p>
即使是市場不夠也可以通過槍炮去打開。</p>
所以主要的國家都在不斷地擴大生產。</p>
這一點無可厚非,董書恒現在做的事情也是這樣,就是在不斷的做加法,複製黏貼。</p>
至於生產過剩,董書恒知道這個概念,但是他也知道怎麽去解決。</p>
現在他建立了一個如此龐大,幾乎占據半個地球大小的大華夏商業圈就是為了以後遇到危機的時候擁有更大的緩衝空間,以及更多的處理手段。</p>
拿三這次要動手的時機把握的恰到好處。</p>
嚶國人此時忙於東方戰爭,西班牙人內政不穩,視力衰退,此事的主導權自然是落到了弗蘭西的手中。</p>
另外位於莫西哥北麵的米利堅此時已經開始南北內戰,有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幹預弗蘭西的行動。</p>
</p>
而且,拿三還有一層更遠的深意。</p>
控製了莫西哥之後,他們就與米利堅的南方接壤了。</p>
到時候他就能夠插手米利堅的內戰。</p>
那麽弗蘭西今後在米利堅南方各州的話語權就更強了。</p>
整個中北部的米利堅就徹底淪為弗蘭西的原材料供應基地和市場。</p>
不得不說拿三還是很有戰略眼光的。</p>
與此同時,米利堅人正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南北之間的爭鬥當中。</p>
北方自稱是聯邦的正統,阿伯拉罕早就發表聲明,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幹預米利堅的內政。</p>
南方聯盟國的總統戴維斯則早就已經會見了大嚶帝國以及弗蘭西帝國的代表。</p>
他們揮舞著訂單大棒,無論是大嚶還是弗蘭西都不會拒絕。</p>
尤其是大嚶這兩年發動與複興軍的戰爭,損失巨大。</p>
除了軍艦之外,大嚶在戰時狀態下生產的武器都可以拿來銷售。</p>
弗蘭西人則更加大方,無論是什麽裝備,哪怕是南方付不起現金用賒賬都可以提供。</p>
南方人要來購買軍艦,拿三直接將現役的軍艦都拿出來銷售。</p>
這些幾乎都是新軍艦。隻是他們剛剛生產出來就已經落伍了。</p>
弗蘭西人正好趁機脫手。</p>
北方人知道了,阿伯拉罕多次表示抗議。</p>
不過沒人理睬。這種姿態讓北方人在初期武器上明顯不如南方。</p>
亞伯拉罕已經入住總統府好幾個月。</p>
這幾個月時間裏,他可謂是日理萬機。</p>
從來沒有哪一位總統一上任就麵臨這樣的危機。</p>
先是南方各州在他宣布就職的同時,宣布退出聯邦,給他的上任送了一份大禮。</p>
接下來,他們就開始要武力收回聯邦政府在南方的幾個堡壘。</p>
阿伯拉罕強忍著心中的怒火,做出了妥協的決定。</p>
但是南方那些自私自利的奴隸主們將這種為了國家統一而做出的妥協當做是一種軟弱的表現。</p>
是可忍孰不可忍!既然南方人不識好歹,那麽隻能用鐵與血去見證什麽才是真正的公理。</p>
總統府奢華的辦公室中,亞伯拉罕正在召見聯邦軍的總司令斯科特將軍。</p>
亞伯拉罕並不喜歡這種奢華。不過他沒有讓人調整,那意味著要浪費資源。</p>
自從他入住之後,總統府的花費已經降到了最低的水平。</p>
斯科特將軍是一員老將,他是拓疆戰爭中的英雄,長期擔任聯邦軍要職。</p>
亞伯拉罕用他的目的是想以他的德高望重來增強北方的凝聚力並鼓舞士氣。</p>
斯科特將軍有一個習慣,他很喜歡去西點軍校參加畢業生的閱軍,格蘭特、謝爾曼、漢考克、羅伯特·李、傑弗遜·戴維斯等都曾接受他的檢閱。</p>
還是這些當年的畢業生,在他的麾下參加了墨西哥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他們逐漸成長起來。</p>
隻是當時誰也沒想到現在同樣是這幫子軍校中的優等生,他們會在戰場上兵戈相見。</p>
而斯科特這個老師現在要帶著一部分學生去攻打另外一部分學生。</p>
“斯科特將軍,有些話,我之前已經說過,但是現在我還要再說一遍,也請您轉告底下的將領們。”</p>
“我們現在擁有二十一個州,近1900萬人口,擁有全國五分之四的工廠、70%的鐵路線、占有糧食產區,得到人民的支持,占有道義與經濟實力上的絕對優勢。”</p>
“我們要以強大的實力迅速碾壓南方的叛軍,迫使他們投降,絕對不能讓戰爭拖的時間太久,那樣我們米利堅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工業體係就會被拖垮。”</p>
“另外,我們發動戰爭的目的是為了維護米利堅的統一。至於解放黑奴,暫時還是不要提了,要不然密蘇裏、肯塔基、特拉華、馬裏蘭四個願意留在聯邦的蓄奴州就要被推到南方去了。”亞伯拉罕特意強調道。</p>
他跟斯科特將軍說這些就是為了先統一軍隊的思想。</p>
最近外麵很多報紙都在鼓吹這是一場廢奴戰爭,這讓蓄奴州都感到恐慌。</p>
但是亞伯拉罕在發表討伐宣言的時候並沒有提出要廢除奴隸製。</p>
這讓民眾們的心中非常不解。</p>
大家本來是滿懷著一腔熱血參加軍隊要推翻這萬惡的奴隸製。</p>
但是現在做為領袖的亞伯拉罕卻又對此事閉口不提了。</p>
這讓一部分民眾感覺到自己被背叛了。</p>
聽著亞伯拉罕的說話的斯科特將軍,忍不住插話道:“總統先生,我知道您不提廢除奴隸製是為了團結更多的力量。但是我不得不提醒您這也讓我們失去了很多助力。”</p>
“民眾們的不滿已經讓我們的征兵工作麵臨困難。因為反對奴隸製,原本軍隊中的那些愛爾蘭和德意誌血統的軍士長都站在我們這邊,這讓我們的士兵能夠得到比南方人更多的訓練。但是現在這些人都開始不滿。”</p>
原聯邦軍中負責訓練的軍士長大都是德意誌與愛爾蘭血統。這是米利堅數量少的可憐的正規軍數量造成的。</p>
而當時米利堅的德意誌與愛爾蘭移民大都是亞伯蘭罕的支持者,因為他們這些新移民希望得到土地,所以這些軍士長中的很多人仍忠於聯邦。</p>
由此也可以看出這場南北之間的戰爭是新舊移民之間的較量。</p>
舊移民覺得整個新大陸都是他們的。他們理應占有大量的土地。</p>
他們的種植園模式,隻要擁有土地以及奴隸就能能夠一直複製擴張下去。</p>
從而維持他們奢侈的生活。</p>
曾經有有一個奴隸製的支持者寫了一本書叫《純粹的野蠻人》。</p>
作者認為“歐洲西部的自由社會是種錯誤,即使在美國它也逃脫不了崩潰的下場。對此,北方也表示默認。”</p>
作者甚至建議去奴役白人,分給主人們新的土地,而後再將白人失業者作為農奴分給他們。</p>
“擁有一千美元的人可以成為一個一般的貧窮白人的監護人,誰有一萬美元,就可以獲得十個農奴,一百萬美元便可獲得一千個農奴。”</p>
這充分暴露了奴隸主以奴役除自己以外所有人為終極目標的險惡用心。</p>
那些新移民自然不想被人奴役,他們萬裏迢迢來到新大陸就是來尋找幸福生活的。</p>
但是,現在米利堅的工人的生活條件跟歐羅巴的一樣困苦。</p>
他們要自己的土地。隻有這樣才能夠實現生活上的自由。</p>
“斯科特將軍,你說的這些事情,我都清楚,但是我們必須要做出取舍,不是嘛。再說,我們現在擁有的兵力應該已經能夠擊敗南方叛軍了,不是嗎?”亞伯拉罕看著斯科特花白頭發下的眼睛說道。</p>
這個話可不是亞伯拉罕自己說的,而是斯科特將軍之前就保證過的。</p>
“將軍,我相信您帶著我們的軍隊,很快就能夠越過波托馬克河,攻下裏士滿,到時候我會在裏士滿城下接受戴維斯的投降。”</p>
由於戰爭開始後不久弗吉尼亞州就加入了南方同盟,所以波托馬克河便成了南北雙方對峙的邊界,從華盛頓向外就可看到前線,而南部同盟的首都裏士滿也在距華盛頓不遠的南方。</p>
交戰雙方的首都如此地接近,使東部戰場成為南北戰爭的決勝戰場,全世界的眼光都聚焦在東部戰場。</p>
由於這裏地勢狹窄,密布著一些雙方都不可能放棄的要地,在這裏開展的軍事行動很多是笨拙的以兵力和火力決勝負的正麵決戰,少有大縱深的機動作戰。</p>
而在地勢廣闊的西部戰場進行的戰鬥的機動性則強得多,充分體現了雙方指揮者高超的軍事造詣。</p>
正事因為東部的重要性,所以林肯會在這裏提到波托馬克河。</p>
現在戰爭才剛剛開始,亞伯拉罕同南方的那些將領一樣將目光放在了東部戰場。</p>
他這裏可沒有華爾的提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