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在新京城南站下車,照樣是有一輛轎車在車站外麵等著。</p>


    包令的這次出訪除了沒有大人物接待之外,一路的行程倒是安排得非常妥帖周到。</p>


    朱建文雖然沒有跟他說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但是對待他的禮數非常周全,無可挑剔。</p>


    作為一名老外交官,包令也知道失敗一方會受到冷遇。</p>


    將失敗方的使者晾在一邊,也是外交場合經常用到的一種手段。</p>


    目的就是讓對方著急,以為己方在談判桌上爭取到更多的主動權。</p>


    想通了這些之後,包令也就不再幹著急了,明知道改變不了的事情還不如坦然接受。</p>


    尤其是像包令這樣的年紀,很多事情都已經想通透了。</p>


    反正現在情況已經足夠糟糕了,也不可能變得更壞。</p>


    包令也沒有再向這個對著自己笑臉相迎的小朱抱怨。</p>


    而是像一個海外遊客一樣,耐心地跟著小朱導遊後麵遊覽紫禁城。</p>


    夏宮,總統辦公室。</p>


    董書恒這幾天其實一隻在這裏辦公,各條戰線上的消息在向他這裏匯總。</p>


    幾乎每天都有捷報傳來。</p>


    “總統,最新消息,桑給巴爾城被第二艦隊主力艦隊以及馬斯喀特蘇丹國聯合攻下了,蘇維尼蘇丹俘虜了他的弟弟馬吉德蘇丹。”</p>


    “桑給巴爾位於非洲大陸上的幾個總督也相繼表示對蘇維尼蘇丹效忠。”</p>


    “對了,總統,蘇維尼的軍隊在島上還抓到了一些嚶國人,他們在幫馬吉德訓練軍隊。不過最後蘇維尼蘇丹還是將那些嚶國人給放了。”</p>


    薑玉欽說到這裏似乎是有些不滿,故意加重了語氣。</p>


    “這個蘇維尼是一個聰明人呢,我聽鮑有誌介紹過,一個外表大大咧咧,內心很細膩的君王,非常善於拉攏人心。”董書恒道,他對這個蘇維尼蘇丹也是頗有好感,這樣的人實際上很適合成為一個合作夥伴。</p>


    “總統,蘇維尼這麽做是不是要兩邊站?”薑玉欽帶著詢問的語氣說道。</p>


    董書恒搖了搖頭,說道:“不會的,蘇維尼是一個聰明人,他的核心區域在馬斯喀特,而馬斯喀特就在波斯灣,那裏已經是我們的勢力範圍,而嚶國人離他還遠著呢。”</p>


    董書恒直接否定了薑玉欽的想法。</p>


    跟聰明人打交道就是好,因為聰明人能夠準確地判斷出自己身邊的形勢,並且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決定。</p>


    複興軍現在營造出的這種形勢,蘇維尼應該很清楚。</p>


    他隻能跟複興軍合作,這樣他在阿拉伯半島的南部以及東非地區才能夠站穩腳跟。</p>


    “讓我猜猜,蘇維尼肯定是讓原本在桑給巴爾東非地區的幾個總督繼續留任。”董書恒問道。</p>


    “正是如此,總統,那些總督全都留任了,蘇維尼沒有做出一點點的變動,而且他們每人還都奉獻了一筆稅金給蘇維尼,而這個蘇維尼轉手就拿出一半來賞賜給他們每一個人。”薑玉欽說道。</p>


    他也覺得這個蘇維尼的心機了得,這一招收買人心的手段純熟,尤其是那招借雞下蛋。</p>


    “果然去鮑有誌所說,好在這次是有誌去跟他打交道,要是杜航的話,說不定玩不過此人。”</p>


    “總統,要不要用點手段打壓一下這個人?我們在東非就這一個合作夥伴,會不會有些不妥?”</p>


    “不不不,這個人很有用,我準備用他來牽製奧斯曼人,奧斯曼人已經從骨子裏麵親西方了,既然他不認為自己是東方人,那麽他們也就沒有理由再守著亞歐之間的門戶。”</p>


    “總統,您的意思莫非是要支持這個蘇維尼蘇丹做大,然後讓他們取代奧斯曼帝國?”</p>


    “也不能說是取代,我覺得奧斯曼帝國很快就會被肢解,與其讓歐羅巴那幾個強國瓜分奧斯曼帝國,還不如我們扶持一個國家取代奧斯曼帝國的地位。當然我也不認為奧斯曼帝國就將消失了。這個國家將繼續存在,但是卻不再是現在這個大帝國了,他也沒有權利守著大陸橋。我們的火車道必須要能夠通到歐羅巴去,誰給我們修鐵路的權力,我們就支持誰。”董書恒斬釘截鐵地說道。</p>


    他實際上是有打算支持馬斯喀特統一阿拉伯半島,這樣複興軍的鐵路至少能夠延伸到地中海。</p>


    這樣才能夠為董書恒建立陸上霸權打下基礎。</p>


    “我明白您的意思,您是想支持蘇維尼與奧斯曼帝國爭奪中東地區。這樣,到時候,即使歐羅巴人瓜分了奧斯曼帝國的巴爾幹部分,我們也能夠分到兩河流域和地中海東岸地區。”</p>


    “而我們複興軍不方便親自控製那裏,所以需要蘇維尼這個當地的土著作為我們的代言人或者說是合作者。”</p>


    董書恒點了點頭,薑玉欽的大局意識越來越強了:“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不過這個要根據最後的時局來定。”</p>


    “對了,派到塔朱拉的建設兵團組建好了嗎?”說到這裏,董書恒突然想到一個事情。</p>


    “已經集結完畢了,主要是從南方抽調的人手,已經在羊城港集結準備登船了,同行的物資軍部也準備好了。”薑玉欽匯報道。</p>


    “那就好,這次是有些趕了。唉,有的時候計劃就不能做的太滿了。”董書恒歎道。</p>


    最近幾年董書恒規劃的好幾件事情中途都做了變更。</p>


    這次與嚶國人在印度洋的角逐,原本隻是將勢力滲透到波斯灣,但是現在卻不得不在東非建立立足點。</p>


    當然了,這主要是因為嚶國人在加快開通蘇尹士運河。這樣會讓複興軍在印度洋建立的戰略優勢被削弱。</p>


    ……</p>


    此時非洲之角,後世吉布提的位置。</p>


    複興軍第112師已經在塔朱**陸。</p>


    整個過程沒有受到一點點像樣的抵抗。</p>


    當地的塔朱拉蘇丹國隻是一個很小的蘇丹國。</p>


    一直在南邊阿比西尼亞阿法爾人建立的奧薩蘇丹國,以及東北邊的受埃及人控製的拉赫阿依圖蘇丹國的夾縫中存活。</p>


    複興軍並非僅僅是以武力壓服對方,複興軍這次過來時帶著馬斯喀特的特使。</p>


    因為塔朱拉地區原本就是阿曼帝國的一個領地。</p>


    隻是阿曼帝國實力衰弱,早就已經不管這裏了。</p>


    嚶國人的勢力從上埃及地區滲透過來,逐步影響了這裏。</p>


    複興軍來了之後,這裏的蘇丹貴族沒有做任何的抵抗全都跑到了北邊的拉赫阿依圖蘇丹國去了。</p>


    也有一些跑到了西邊的奧薩蘇丹國。</p>


    複興軍直接接管了王城。</p>


    其實這座蘇丹都城就是一個沿海的小鎮而已。</p>


    畢竟塔朱拉蘇丹國隻能算是一個袖珍國家,總共的人口加在一起也就隻有不到五萬人。</p>


    主要以放牧和捕魚為生。</p>


    112師是一個新編師,師長名叫趙大誌,這是一名打仗嚴謹認真的軍官,平時話不多,參軍的時候已經三十幾歲,現在將近四十歲的人人,終於熬成了一名少將師長。</p>


    這在複興軍內部也算是一名老將了。</p>


    這位趙師長是一位非常勤奮的人,他也是一個急性子,隻要是上峰交給他的事情,他就會絞盡腦汁地做好。</p>


    他對手下也是急公好義的性子,甚至拿出自己的軍餉來接濟一些有困難的士兵。</p>


    而他自己的家人到現在還住在鄉下,其他軍官早就在城裏安家,將孩子轉到城裏上學。</p>


    就他的家還在鄉下,他的妻子甚至還種著官府分給他的公田。那還是他剛參軍的時候得到的。</p>


    這個師是組建南下軍團的時候新編的,士兵大多來自粵西以及交州地區。</p>


    這些兵的身材普遍不高,但是戰鬥力非常了得,而且戰鬥起來悍不畏死。</p>


    112師在進攻海峽殖民地的時候立過戰功,那時候他們跟著李秀成一起進攻馬六甲城,在叢林中快速穿插,堵截住了敵人的退路。</p>


    殺的那些土邦士兵聞風喪膽。</p>


    趙大誌帶人進入塔朱拉城的時候,當地的已經處於無政府狀態。</p>


    趙大誌隻能找阿曼人幫忙在城內找出幾個德高望重的人先穩住城內的形勢。</p>


    可是他們還沒有行動,就有當地人主動找上門來了。</p>


    來人的麵孔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當地的土著。皮膚黝黑,鼻梁扁擴。</p>


    不過來人說的卻是漢話,而且帶點江寧附近的口音。</p>


    來人自稱名叫鍾思明,是明人後裔。</p>


    鍾思明一上來就淚流滿麵地跪在地上磕頭。</p>


    在趙師長的詢問下,他才敘述道:“將軍,祖上是當年跟隨大明船隊下西洋的水手。當年船隊最後一次到這裏,在海灣停靠補給。在下的先祖因為在海上染病,被船隊留在了塔朱拉,一共留下來的有53人,其中11人沒有熬過去,很快埋骨他鄉。”</p>


    </p>


    “在下的先祖和剩下的人用鄭大人在當地買下的土地建立了一個村落。暫時居住在這裏,以打魚和手工業為生。”</p>


    “後來船隊再也沒來,先祖就跟村子中的一些青壯娶了當地人為妻。傳到我這裏已經一十八代。先祖發現與當地女子通婚,所生孩童皆會留下當地人的樣貌特征,生怕幾代之後,大家都不知道自己乃是明人之後。”</p>


    “於是大家開始修家譜,並且讓識字之人教授孩童讀寫漢字,同是要求所有孩童都必須學習。當初建立的村子叫做明村。”</p>


    “當地人也習慣稱呼我等為明人。”</p>


    趙大誌接過那人手中的族譜,泛黃的紙頁上有一代代人的記述。</p>


    上麵不僅僅有一輩輩人的姓名,還有一些大事兒。</p>


    “那你們的村子在什麽地方?”趙大誌問道。</p>


    那人聽到趙大誌的文化,哭得更加傷心了:“將軍,我們的明村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被當地人給攻滅了。”</p>


    “我等明人都逃散到沿海各處,不過大家都保留著族譜,謹記祖宗教誨。”</p>


    “我們鍾家就定居在塔朱拉城中,現在共有145口人。鍾家願意聽從將軍的調遣,隻盼有一日能夠回國認祖歸宗。”這個叫鍾思明的明人說道。</p>


    其實要是鍾思明不說話,趙大誌很難看出他與當地人有什麽區別。</p>


    不過這麽聽來,這個鍾思明說的應該不是假話。</p>


    一個土人是編不出來這麽完美的故事的,漢話可不好學。</p>


    還有這祖傳的家譜也很難造假。</p>


    趙大誌的老家就在江陰的附近,他從小就聽說過鄭和下西洋的傳奇故事。</p>


    沒想到在這個偏遠的東非小邦,還能夠碰到本土的遺民。</p>


    “這樣吧,鍾先生,你在族中找幾個人,我派一個連的士兵配合你,你有沒有把握穩定住這座小城。”</p>


    鍾思明激動得心髒砰砰直跳,複興軍進城的時候,他就看到了那紅底金龍旗。這種龍的造型隻有東方人才用的,所以他才主動跑出來打聽,沒想到真的是故國來的人。</p>


    這裏隻是亞丁灣一個小地方,從來沒有華人來過這裏。</p>


    趙大誌跟他手下的士兵可能就是最早來這裏的華人了。</p>


    鍾思明的心中萬分激動,他知道自己這些人在夾縫中生存的悲慘命運就要結束了。</p>


    這些士兵一個個背著步槍,麵容冷峻,井然有序,一看就知道是精兵。</p>


    要不然那些王公貴族也不會連抵抗都不敢嚐試就跑掉了。</p>


    “將軍,在下一定將事情辦好。將軍,在下知道那些貴族在城內的產業,咱們先將這些產業給接收了,以為大軍的軍資。”</p>


    “好,這些事情你自己看著辦就好了。”趙大誌擺手道,他不大想管這些事情,自己手中的112師完全能夠穩住這裏。</p>


    但是他不想陷在這個地方不動。</p>


    周圍有索馬裏人、阿法爾人,形勢非常的複雜。</p>


    複興軍要想在這裏立足必須要將周圍的人給打服。</p>


    “將軍,那在下現在就去找人。”鍾思明說道。</p>


    他是一個聰明人,他明白自己必須要在這位東方的將軍麵前表現出足夠的價值。</p>


    “你先等等,你們原本的明村在哪裏?”趙大誌問道。</p>


    這個明村原本應該屬於大明的,現在也應該屬於他們的。</p>


    “啊?”鍾思明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沒想到趙大誌會問他這個問題。</p>


    “將軍,我們的明村就在海灣的南岸,不過那裏現在在奧薩蘇丹國的統治之下,那些阿法爾人非常彪悍,是從西邊的高原上下來的,他們騎著馬,手中拿著長矛,來去如風,整個南側的海灣都在他們的控製之下。”</p>


    “行,我知道了,你知道這個奧薩蘇丹國有多少的兵力?”趙大誌又問道。</p>


    “這個我也不是很清楚,不過他們通常能夠組織上千人的騎兵。”鍾思明顯然也沒有見過阿法爾人的大場麵。</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清朝做鹽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孤賞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孤賞月並收藏回到清朝做鹽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