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米利堅人,有加華在一邊幹涉,米利堅的內戰,至少在幾年之內都不會結束。</p>
董書恒覺得這樣一個由歐羅巴移民組成的流氓國家,不讓他流幹最後一滴血都不行。</p>
不僅僅要讓他流幹最後一滴血,還要讓他最後變得支離破碎。</p>
當然董書恒不能忘記自己身邊還蟄伏著一頭北極熊呢。</p>
隻不過呢,董書恒覺得這頭北極熊現在似乎變得聰明了。</p>
不會逮著誰就咬誰。</p>
它現在還在努力地舔舐自己的傷口,知道要先讓自己變得更加的強壯。</p>
這幾年,沙俄一直在推動自己國內的改革,改善自己財政狀況。</p>
亞曆山大二世表麵上充當歐羅巴對抗複興軍的馬前卒。</p>
實際上卻又與複興軍之間暗通曲款。</p>
他們做出與複興軍對抗的姿態,隻是想要換取大嚶帝國和弗蘭西的援助。</p>
尤其是弗蘭西,現在可是沙俄的大金主。</p>
兩者之間隱隱成為一種盟友的關係。</p>
沙俄人本來就比較喜歡弗蘭西人的文化。兩者之間在文化上聯係密切。</p>
很多沙俄的貴族都對弗蘭西非常有好感。</p>
兩者向一起靠近,那是再自然而然的事情。</p>
弗蘭西現在感受到了普魯士的威脅,也在有意拉攏沙俄。</p>
這樣他就對普魯士形成了東西夾擊的態勢。</p>
沙俄現在的外交很靈活,可謂是八麵玲瓏。</p>
他們假意幫著大嚶帝國壓製複興軍,換取大嚶帝國在巴黎條約中強加給沙俄的種種軍事上的限製。</p>
他們在表麵上跟弗蘭西人走的很近。</p>
卻又利用姻親關係與普魯士保持友好的往來。</p>
這幾年沙俄從普魯士的手中引進了不少的技術。</p>
還購買了幾艘軍艦。</p>
他們還暗中與複興軍保持著溝通。</p>
自從董書恒與亞曆山大二世在努爾蘇丹見麵之後。</p>
這裏就成為了雙方的邊貿重地。</p>
沙俄每年都會通過這裏向複興軍購買大量的物資。</p>
這裏的貿易額以每年十幾倍的速度在增加。</p>
複興軍的西域大都護與沙俄的奧倫堡總督每年都會有一次碰麵。</p>
雙方雖然每年還會在哈薩克草原爆發衝突。</p>
但是這些衝突基本上都局限在仆從軍之間。</p>
複興軍有柯爾克孜遊騎兵團。沙俄那邊也有哈薩克仆從兵。</p>
董書恒覺得短期內沙俄不會對複興軍開戰。</p>
而隨著時間往後延續,沙俄與複興軍之間的差距隻會更大。</p>
因為複興軍有廣大的大華夏圈的資源可以調動。</p>
而沙俄隻能吃嚶國人、弗蘭西人剩下的那一點殘羹冷炙。</p>
就像是這次歐羅巴諸國對非洲開發就沒有帶上沙俄人一起。</p>
對此,沙俄的心中難道還沒有怨恨嗎?</p>
其實董書恒倒是巴不得沙俄現在對複興軍動武。</p>
那麽他一定會給沙俄一個慘痛的教訓。</p>
因為現在歐羅巴其他國家都沒有準備好。</p>
要是開戰了,大概率就是沙俄單獨跟複興軍幹。</p>
那樣的話,董書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將沙俄給趕出亞洲地區。</p>
接下來的五年是複興軍的平穩發展期。</p>
他要用接下來的五年時間將內部的一些遺留問題給解決掉。</p>
首當其衝地就是政治架構問題。</p>
如何將他的位置給平穩地傳遞下去。</p>
這是一個問題,而且是最難解決的問題。</p>
現在已經是複興七年。</p>
到複興十二年的藩屬國大會再次召開的時候,他就必須要做好交接的所有工作。</p>
至於他所說的,讓各個國家回去之後做全民投票。</p>
他知道那都隻是走一個過場。</p>
以他現在的威望,那些國家回去之後肯定會將這件事情以最快的速度辦好。</p>
反倒是本土投票工作的開展會比較緩慢。</p>
因為複興軍的本土實在是太大。</p>
而且從來沒有開展過這樣的工作。</p>
董書恒正好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為五年後的權力變更做一個預演。</p>
董書恒在藩屬國大會期間,還接見了次大陸上的幾個國家。</p>
緬甸王國與聖國都是大華夏圈的核心國家。</p>
石達開雖然有野心,但是他也是一個聰明人,現實早就已經讓他認清了形勢。</p>
聖國沒有辦法將自己獨立於大華夏圈之外。</p>
藩屬國大會他沒有像加羅亞一樣自己屁顛屁顛地跑過去。</p>
而是派了宰相劉文清作為代表去參加的。</p>
他早就知道推舉共主的事情。</p>
想到以後,自己的後代登基還要董書恒的後代來冊封。</p>
他的心中就有一些不悅。</p>
但是不接受也不行啊,次大陸諸國都是唯複興軍馬首是瞻。</p>
他要是不加入進去,那就等著被孤立吧。</p>
董書恒接見了次大陸各國的代表。</p>
主要是給接下來李少荃組織的談判,打一個前站。</p>
在夏宮的接待室中,董書恒站在一張次大陸的放大地圖前。</p>
這張地圖上麵將山川地形都標記的非常清楚。</p>
董書恒的手中就拿著一支加長的記號筆。</p>
“諸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們終於趕走了大嚶侵略者。事實證明,隻要我們團結起來,就能夠打敗所有的敵人。”</p>
“咱們大華夏圈就是一個將大家團結起來的組織。在這裏我們將會消除內部人之間的紛爭,即使內部成員之間產生了矛盾,也可以通過仲裁的方式解決。”</p>
“首先,我歡迎大家加入聯盟體。今後大家就是一個陣營。複興軍將會根據協議保護所有的加盟國。其次,我也很欣慰,大家都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p>
董書恒先是一通漂亮的開場白。</p>
接下來就開始最緊張關鍵的分地盤環節了。</p>
董書恒先聽取了一下各國的意見。</p>
廓爾喀人的要求最簡單,他們隻要能夠在恒河北邊再劃一塊地給他們就好。</p>
不過這要從北方聯盟手中分。</p>
北方聯盟知道自己一定要讓出一塊地盤,但是卻不願意將太好的地方讓出去。</p>
至於讓什麽地方,董書恒不用管,交給李少荃跟他們扯皮就好了。</p>
接下來是聖國與北方聯盟的分界線。</p>
董書恒的記號筆在地圖上畫了又畫。</p>
最終是將大概的分界線給畫了出來。</p>
不過這分界線犬牙交錯。可是著實不漂亮啊。</p>
董書恒能夠看的出來,這幾個國家的代表表麵上開開心心的。</p>
實際上一個個都各有心思。</p>
他能夠預料的到,在李少荃組織的談判桌上會有多少唇槍舌劍相互交鋒。</p>
當然了,這些事情就交給了李少荃去煩惱吧。</p>
讓他慢慢去頭疼好了。</p>
董書恒今後將是大華夏圈的仲裁者。但是並不是說所有的事情都要他來處理。</p>
他的手下總要有一些幫他辦事的人。</p>
這就是他將來的班底。</p>
從現在開始,董書恒就要開始給自己物色這樣的人選了。</p>
這個時候,再去看看董書恒麵前的那一幅次大陸的地圖。</p>
上麵已經被人用不同顏色的筆給塗上了一層底色。</p>
各個國家之間的界限涇渭分明。</p>
廓爾喀的國土除了山脈南麓的土地之外還有後世根德河兩岸的土地。</p>
這塊土地一直延伸到恒河北岸。</p>
西邊到達了克拉河,東邊到巴特那城。</p>
巴特那城及其以東的地區屬於聖國所有。</p>
聖國的控製區包括了巴特那往下遊的恒河地區、西孟加拉包括加爾各答、阿薩姆、梅加拉亞和那加地區。</p>
另外還有溫迪亞山脈以南,北緯17度以北地區,去除掉孟買地區所在西海岸。</p>
加爾各答到孟買之間的大通道橫貫東西,讓整個國家東西狹長。</p>
要不是周圍的幾個國家實力都比聖國要弱,那麽聖國的的戰略形勢一定非常的糟糕。</p>
緬甸王國現在國土包含了原本的上下緬甸。</p>
但是其北方的孟養、撣邦高原以及東部怒江沿岸地區,以及與暹羅接壤的丹那地區早就已經劃給了滇南行省。</p>
滇南也是一個有入海口的省份了。</p>
當然緬甸王國讓出了這些土地,也是得到補償的。</p>
加羅亞將緬甸王國的中心遷移到了東孟加拉地區。</p>
達卡成了他們的新王都。</p>
這次董書恒將北緯17度以南,13度以北地區劃給了緬甸王國。</p>
這裏成為了緬甸王國在海外的一塊飛地。</p>
不過他們這塊土地中有弗蘭西人的本地治裏以及葡萄牙人的果阿兩塊殖民地。</p>
</p>
這兩塊地方依然維持著原來的殖民統治模式。</p>
不過為了平衡聖國的心理。</p>
緬甸王國獲取的這塊土地也不包括西海岸。</p>
這塊海岸,西邊除了果阿之外,北部的一部分歸孟買自由區管理。</p>
南麵屬於泰米爾王國。</p>
北緯13度向南一直到納蓋科尹爾角都屬於泰米爾王國所有。</p>
北方聯盟雖然失去了東部克拉河以東地區的一些新占領地盤。</p>
但是他們得到了拉賈斯坦以及古吉拉特地區。這樣他們擁有了在半島西海岸的出海口。</p>
古吉拉特地區又是比較肥沃的地區。</p>
其西北邊與複興軍的拉達克地區接壤,西邊隔著拉賈斯坦的沙漠地區是天策都護府。</p>
北方聯盟終究沒有解散。</p>
而是依然以一個聯盟的形式存在。</p>
當然沒有那麽簡單。</p>
張德帥辭去了情報部的工作。</p>
因為他與詹西女王陛下暗結連理。</p>
照理說,作為一名情報人員做出這樣的事情是違反紀律的。</p>
詹西女王嚴格意義上來說算是他的目標人物。</p>
作為一名情報人員,與自己的目標人物發生關係本就是一件錯誤的事情。</p>
因為張德帥在部中的地位很高。</p>
這件事情最終還是報到了董書恒的手中。</p>
最後還是董書恒下令讓這件事情特辦。</p>
張德帥被押了國內。</p>
其實張德帥在坦白這件事情的時候,就已經做好接受處置的準備。</p>
隻是他覺得看在自己這麽多年功勞的份兒上,上頭會給他網開一麵。</p>
他在北方聯盟被看押期間,女王還準備派人營救他,並且願意以聯盟的名義去為他求情,不過卻被張德帥拒絕了。</p>
這幾年時間,張德帥在自己的職權範圍之內給了詹西女王很大的幫助。</p>
雖然兩人經常鬥嘴。張德帥也總是一幅沒個正形的形象。</p>
但是女王實際上早就已經習慣了這個男人在他的身邊幫她出主意。</p>
在她最無助的時候,這個男人總會出現在他的身邊。</p>
張德帥知道即使是這個詹西女王,在複興軍的麵前都是渺小的的。</p>
他態度要好,誠心認錯,他們的季部長表麵上陰狠,實際上是個通情理的。</p>
但是他要是胡攪蠻纏,哪怕是做出一點點的威脅舉動都將會引來更大的懲罰。</p>
其實要不是這次將女王的肚子給搞大了,他還準備繼續拖下去。</p>
帶著沮喪的心情,張德帥回到了國內。</p>
緊接著就是接連不斷的審查。</p>
情報部門的審查,張德帥非常清楚。</p>
他也很明智地選擇講真話。</p>
因為他雖然與女王陛下交好,但是確實沒有損害過複興軍的利益。</p>
也沒有向詹西女王透露過不該透露的信息。</p>
他接近女王,與她保持曖昧的關係,反而讓他在次大陸的工作開展的更加的順利。</p>
用張德帥自己的話就是我是因為工作需要才去與詹西女王談戀愛,這是為工作獻身。</p>
現在是出現了一點小意外,得到了一個愛的結晶而已。</p>
最後的審查結果報到了董書恒的手中。</p>
董書恒看著這份報告簡直是哭笑不得。</p>
複興軍內部原本就盛產奇葩。</p>
而張德帥這個奇葩竟然因為情報工作,直接將當地份量極重的一個女王給搞到了手中。</p>
這算是太過盡職了吧。</p>
在張德帥通過了審查之後。董書恒專門召見了一次他。</p>
眾人都不知道兩人聊了什麽。</p>
隻是知道兩人聊了一個多小時。</p>
之後張德帥就回到了章西城。</p>
很快北方聯盟就傳出了一則消息,詹西女王將迎娶一位漢人男子為王夫。</p>
現在華人在次大陸地區絕對是淩駕於第一種姓婆羅門之上的貴種。</p>
對於女王陛下這種改善自己血統的聯姻行為,整個北方聯盟內部沒有人反對。</p>
也不能說沒有人反對。</p>
至少有些曾經暗戀女王的土邦王公暗地裏表示反對。</p>
不過他們很快就被人給教育了。</p>
張德帥到了章西之後,已經不再是情報人員。</p>
但是新任的次大陸負責人就是張德帥的副手。</p>
現在他是王宮的總管,實際上行使的卻是宰相的職權。</p>
張德帥開始著手對北方聯盟的內部進行改革,增加王室的權力。</p>
為他與章西女王的孩子今後能夠順利地繼承王位創造條件。</p>
董書恒覺得這樣一個由歐羅巴移民組成的流氓國家,不讓他流幹最後一滴血都不行。</p>
不僅僅要讓他流幹最後一滴血,還要讓他最後變得支離破碎。</p>
當然董書恒不能忘記自己身邊還蟄伏著一頭北極熊呢。</p>
隻不過呢,董書恒覺得這頭北極熊現在似乎變得聰明了。</p>
不會逮著誰就咬誰。</p>
它現在還在努力地舔舐自己的傷口,知道要先讓自己變得更加的強壯。</p>
這幾年,沙俄一直在推動自己國內的改革,改善自己財政狀況。</p>
亞曆山大二世表麵上充當歐羅巴對抗複興軍的馬前卒。</p>
實際上卻又與複興軍之間暗通曲款。</p>
他們做出與複興軍對抗的姿態,隻是想要換取大嚶帝國和弗蘭西的援助。</p>
尤其是弗蘭西,現在可是沙俄的大金主。</p>
兩者之間隱隱成為一種盟友的關係。</p>
沙俄人本來就比較喜歡弗蘭西人的文化。兩者之間在文化上聯係密切。</p>
很多沙俄的貴族都對弗蘭西非常有好感。</p>
兩者向一起靠近,那是再自然而然的事情。</p>
弗蘭西現在感受到了普魯士的威脅,也在有意拉攏沙俄。</p>
這樣他就對普魯士形成了東西夾擊的態勢。</p>
沙俄現在的外交很靈活,可謂是八麵玲瓏。</p>
他們假意幫著大嚶帝國壓製複興軍,換取大嚶帝國在巴黎條約中強加給沙俄的種種軍事上的限製。</p>
他們在表麵上跟弗蘭西人走的很近。</p>
卻又利用姻親關係與普魯士保持友好的往來。</p>
這幾年沙俄從普魯士的手中引進了不少的技術。</p>
還購買了幾艘軍艦。</p>
他們還暗中與複興軍保持著溝通。</p>
自從董書恒與亞曆山大二世在努爾蘇丹見麵之後。</p>
這裏就成為了雙方的邊貿重地。</p>
沙俄每年都會通過這裏向複興軍購買大量的物資。</p>
這裏的貿易額以每年十幾倍的速度在增加。</p>
複興軍的西域大都護與沙俄的奧倫堡總督每年都會有一次碰麵。</p>
雙方雖然每年還會在哈薩克草原爆發衝突。</p>
但是這些衝突基本上都局限在仆從軍之間。</p>
複興軍有柯爾克孜遊騎兵團。沙俄那邊也有哈薩克仆從兵。</p>
董書恒覺得短期內沙俄不會對複興軍開戰。</p>
而隨著時間往後延續,沙俄與複興軍之間的差距隻會更大。</p>
因為複興軍有廣大的大華夏圈的資源可以調動。</p>
而沙俄隻能吃嚶國人、弗蘭西人剩下的那一點殘羹冷炙。</p>
就像是這次歐羅巴諸國對非洲開發就沒有帶上沙俄人一起。</p>
對此,沙俄的心中難道還沒有怨恨嗎?</p>
其實董書恒倒是巴不得沙俄現在對複興軍動武。</p>
那麽他一定會給沙俄一個慘痛的教訓。</p>
因為現在歐羅巴其他國家都沒有準備好。</p>
要是開戰了,大概率就是沙俄單獨跟複興軍幹。</p>
那樣的話,董書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將沙俄給趕出亞洲地區。</p>
接下來的五年是複興軍的平穩發展期。</p>
他要用接下來的五年時間將內部的一些遺留問題給解決掉。</p>
首當其衝地就是政治架構問題。</p>
如何將他的位置給平穩地傳遞下去。</p>
這是一個問題,而且是最難解決的問題。</p>
現在已經是複興七年。</p>
到複興十二年的藩屬國大會再次召開的時候,他就必須要做好交接的所有工作。</p>
至於他所說的,讓各個國家回去之後做全民投票。</p>
他知道那都隻是走一個過場。</p>
以他現在的威望,那些國家回去之後肯定會將這件事情以最快的速度辦好。</p>
反倒是本土投票工作的開展會比較緩慢。</p>
因為複興軍的本土實在是太大。</p>
而且從來沒有開展過這樣的工作。</p>
董書恒正好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為五年後的權力變更做一個預演。</p>
董書恒在藩屬國大會期間,還接見了次大陸上的幾個國家。</p>
緬甸王國與聖國都是大華夏圈的核心國家。</p>
石達開雖然有野心,但是他也是一個聰明人,現實早就已經讓他認清了形勢。</p>
聖國沒有辦法將自己獨立於大華夏圈之外。</p>
藩屬國大會他沒有像加羅亞一樣自己屁顛屁顛地跑過去。</p>
而是派了宰相劉文清作為代表去參加的。</p>
他早就知道推舉共主的事情。</p>
想到以後,自己的後代登基還要董書恒的後代來冊封。</p>
他的心中就有一些不悅。</p>
但是不接受也不行啊,次大陸諸國都是唯複興軍馬首是瞻。</p>
他要是不加入進去,那就等著被孤立吧。</p>
董書恒接見了次大陸各國的代表。</p>
主要是給接下來李少荃組織的談判,打一個前站。</p>
在夏宮的接待室中,董書恒站在一張次大陸的放大地圖前。</p>
這張地圖上麵將山川地形都標記的非常清楚。</p>
董書恒的手中就拿著一支加長的記號筆。</p>
“諸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們終於趕走了大嚶侵略者。事實證明,隻要我們團結起來,就能夠打敗所有的敵人。”</p>
“咱們大華夏圈就是一個將大家團結起來的組織。在這裏我們將會消除內部人之間的紛爭,即使內部成員之間產生了矛盾,也可以通過仲裁的方式解決。”</p>
“首先,我歡迎大家加入聯盟體。今後大家就是一個陣營。複興軍將會根據協議保護所有的加盟國。其次,我也很欣慰,大家都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p>
董書恒先是一通漂亮的開場白。</p>
接下來就開始最緊張關鍵的分地盤環節了。</p>
董書恒先聽取了一下各國的意見。</p>
廓爾喀人的要求最簡單,他們隻要能夠在恒河北邊再劃一塊地給他們就好。</p>
不過這要從北方聯盟手中分。</p>
北方聯盟知道自己一定要讓出一塊地盤,但是卻不願意將太好的地方讓出去。</p>
至於讓什麽地方,董書恒不用管,交給李少荃跟他們扯皮就好了。</p>
接下來是聖國與北方聯盟的分界線。</p>
董書恒的記號筆在地圖上畫了又畫。</p>
最終是將大概的分界線給畫了出來。</p>
不過這分界線犬牙交錯。可是著實不漂亮啊。</p>
董書恒能夠看的出來,這幾個國家的代表表麵上開開心心的。</p>
實際上一個個都各有心思。</p>
他能夠預料的到,在李少荃組織的談判桌上會有多少唇槍舌劍相互交鋒。</p>
當然了,這些事情就交給了李少荃去煩惱吧。</p>
讓他慢慢去頭疼好了。</p>
董書恒今後將是大華夏圈的仲裁者。但是並不是說所有的事情都要他來處理。</p>
他的手下總要有一些幫他辦事的人。</p>
這就是他將來的班底。</p>
從現在開始,董書恒就要開始給自己物色這樣的人選了。</p>
這個時候,再去看看董書恒麵前的那一幅次大陸的地圖。</p>
上麵已經被人用不同顏色的筆給塗上了一層底色。</p>
各個國家之間的界限涇渭分明。</p>
廓爾喀的國土除了山脈南麓的土地之外還有後世根德河兩岸的土地。</p>
這塊土地一直延伸到恒河北岸。</p>
西邊到達了克拉河,東邊到巴特那城。</p>
巴特那城及其以東的地區屬於聖國所有。</p>
聖國的控製區包括了巴特那往下遊的恒河地區、西孟加拉包括加爾各答、阿薩姆、梅加拉亞和那加地區。</p>
另外還有溫迪亞山脈以南,北緯17度以北地區,去除掉孟買地區所在西海岸。</p>
加爾各答到孟買之間的大通道橫貫東西,讓整個國家東西狹長。</p>
要不是周圍的幾個國家實力都比聖國要弱,那麽聖國的的戰略形勢一定非常的糟糕。</p>
緬甸王國現在國土包含了原本的上下緬甸。</p>
但是其北方的孟養、撣邦高原以及東部怒江沿岸地區,以及與暹羅接壤的丹那地區早就已經劃給了滇南行省。</p>
滇南也是一個有入海口的省份了。</p>
當然緬甸王國讓出了這些土地,也是得到補償的。</p>
加羅亞將緬甸王國的中心遷移到了東孟加拉地區。</p>
達卡成了他們的新王都。</p>
這次董書恒將北緯17度以南,13度以北地區劃給了緬甸王國。</p>
這裏成為了緬甸王國在海外的一塊飛地。</p>
不過他們這塊土地中有弗蘭西人的本地治裏以及葡萄牙人的果阿兩塊殖民地。</p>
</p>
這兩塊地方依然維持著原來的殖民統治模式。</p>
不過為了平衡聖國的心理。</p>
緬甸王國獲取的這塊土地也不包括西海岸。</p>
這塊海岸,西邊除了果阿之外,北部的一部分歸孟買自由區管理。</p>
南麵屬於泰米爾王國。</p>
北緯13度向南一直到納蓋科尹爾角都屬於泰米爾王國所有。</p>
北方聯盟雖然失去了東部克拉河以東地區的一些新占領地盤。</p>
但是他們得到了拉賈斯坦以及古吉拉特地區。這樣他們擁有了在半島西海岸的出海口。</p>
古吉拉特地區又是比較肥沃的地區。</p>
其西北邊與複興軍的拉達克地區接壤,西邊隔著拉賈斯坦的沙漠地區是天策都護府。</p>
北方聯盟終究沒有解散。</p>
而是依然以一個聯盟的形式存在。</p>
當然沒有那麽簡單。</p>
張德帥辭去了情報部的工作。</p>
因為他與詹西女王陛下暗結連理。</p>
照理說,作為一名情報人員做出這樣的事情是違反紀律的。</p>
詹西女王嚴格意義上來說算是他的目標人物。</p>
作為一名情報人員,與自己的目標人物發生關係本就是一件錯誤的事情。</p>
因為張德帥在部中的地位很高。</p>
這件事情最終還是報到了董書恒的手中。</p>
最後還是董書恒下令讓這件事情特辦。</p>
張德帥被押了國內。</p>
其實張德帥在坦白這件事情的時候,就已經做好接受處置的準備。</p>
隻是他覺得看在自己這麽多年功勞的份兒上,上頭會給他網開一麵。</p>
他在北方聯盟被看押期間,女王還準備派人營救他,並且願意以聯盟的名義去為他求情,不過卻被張德帥拒絕了。</p>
這幾年時間,張德帥在自己的職權範圍之內給了詹西女王很大的幫助。</p>
雖然兩人經常鬥嘴。張德帥也總是一幅沒個正形的形象。</p>
但是女王實際上早就已經習慣了這個男人在他的身邊幫她出主意。</p>
在她最無助的時候,這個男人總會出現在他的身邊。</p>
張德帥知道即使是這個詹西女王,在複興軍的麵前都是渺小的的。</p>
他態度要好,誠心認錯,他們的季部長表麵上陰狠,實際上是個通情理的。</p>
但是他要是胡攪蠻纏,哪怕是做出一點點的威脅舉動都將會引來更大的懲罰。</p>
其實要不是這次將女王的肚子給搞大了,他還準備繼續拖下去。</p>
帶著沮喪的心情,張德帥回到了國內。</p>
緊接著就是接連不斷的審查。</p>
情報部門的審查,張德帥非常清楚。</p>
他也很明智地選擇講真話。</p>
因為他雖然與女王陛下交好,但是確實沒有損害過複興軍的利益。</p>
也沒有向詹西女王透露過不該透露的信息。</p>
他接近女王,與她保持曖昧的關係,反而讓他在次大陸的工作開展的更加的順利。</p>
用張德帥自己的話就是我是因為工作需要才去與詹西女王談戀愛,這是為工作獻身。</p>
現在是出現了一點小意外,得到了一個愛的結晶而已。</p>
最後的審查結果報到了董書恒的手中。</p>
董書恒看著這份報告簡直是哭笑不得。</p>
複興軍內部原本就盛產奇葩。</p>
而張德帥這個奇葩竟然因為情報工作,直接將當地份量極重的一個女王給搞到了手中。</p>
這算是太過盡職了吧。</p>
在張德帥通過了審查之後。董書恒專門召見了一次他。</p>
眾人都不知道兩人聊了什麽。</p>
隻是知道兩人聊了一個多小時。</p>
之後張德帥就回到了章西城。</p>
很快北方聯盟就傳出了一則消息,詹西女王將迎娶一位漢人男子為王夫。</p>
現在華人在次大陸地區絕對是淩駕於第一種姓婆羅門之上的貴種。</p>
對於女王陛下這種改善自己血統的聯姻行為,整個北方聯盟內部沒有人反對。</p>
也不能說沒有人反對。</p>
至少有些曾經暗戀女王的土邦王公暗地裏表示反對。</p>
不過他們很快就被人給教育了。</p>
張德帥到了章西之後,已經不再是情報人員。</p>
但是新任的次大陸負責人就是張德帥的副手。</p>
現在他是王宮的總管,實際上行使的卻是宰相的職權。</p>
張德帥開始著手對北方聯盟的內部進行改革,增加王室的權力。</p>
為他與章西女王的孩子今後能夠順利地繼承王位創造條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