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般日子又劃過了三五日,轉眼間天氣越發熱了起夏仿佛比往年早了一些般,到了四月下旬,子菱已是不願再出門,隻懶躺在木塌上,腦下墊著竹編的枕頭,手時涼友(團扇)扇得歡快,眼睛望著窗外火辣辣的太陽,心裏自是又開始懷念過去大太陽下吹空調吃冰淇淋的幸福生活。
但是見著秋香正忙著為自家取來雪泡豆兒水解暑,子菱不免回想起自家過去的女使時光,而那時別人是像如今自家一樣躺在竹塌上休憩,而自己是如秋香一樣耐著高溫毫無怨言的工作。
這般一樣,子菱心態又平衡了,自解道:“其實人永遠是更無法回到過去,過去的時光是苦或甜,也隻能成為值得收藏的記憶而已。能實實感受的隻有現在,這些值得被我珍惜的日子,應該滿足了,如今不用服侍別人,卻被別人服侍著。”
這會子菱心態平衡了,但不代表她的體溫平衡了,心靜自然涼的境界一時半會且是達不到的,所以手中扇涼友的動作越發大了。
其實在古代空氣無甚汙染,所以就算是再熱,也不會達到現代社會被工業廢氣汙染所帶來的高溫。但因古代女子的著裝自比現代那些清涼短小的女裝多了幾層,這樣一來,一加一減負負得正,所以一個字“熱”。
就以現在子菱著來說,不僅內穿著絲製肚圍與有襠小內褲,外穿羅衫衣與紗裙,甚至駱二娘見著女兒竟然隻穿件衫而未著外衣,顯得不得體,若讓旁人瞧見自是不雅,須吃笑話。便為子菱再套上件薄羅製的子或半臂,就差讓她再穿上一件腰圍了。
還好這些衣物皆是用著薄的羅或紗縫製貼身的肚圍與小內褲自是用絲製很清涼,所以子菱終能忍受下來,內心深深同情更明白古時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跨,指不定就是其中還有原因就是衣服穿多,不得動彈。(.好看的小說)
這會子菱見香進了屋,但手中端著的卻非雪泡豆兒水,問道:“這是甚?”
秋香道:“這是大特意為大姐帶回來的澄沙團子。”
子菱聽著是澄沙團自笑道:“今日終可以嚼冰降降火氣了。”澄沙團子是用小塊碎冰加上豆沙起來很是涼爽,自是夏日解暑的好東西。
宋人喜在十一月地三九、四九天開藏冰。並由冰井務專門負責全國地藏冰工作而民間但凡有能力修建冰窖藏冰地高官貴族或富家門戶。皆也在此時從河裏取冰藏之。而藏冰會在第二年夏日時被取出食用或使用。平常百姓雖家中無冰卻也可向官府或商戶購買冰塊。所以到了夏天地時候子菱從不會擔心享受不了冰飲料。
去年伏日那天。劉家還曾人送上一份蜜沙冰。據說是皇帝在伏日之天特別賞賜給高官食用地特殊食品。且普通百姓是無福享用。駱二娘端著這碗宮製地蜜沙冰自是誠惶誠恐吃了小口。便分食給子竹與子菱。
子菱細研究了一番。發現這蜜沙冰其實是在豆沙裏放著碎冰塊並淋上了蜜。倒是與現代地刨冰沒甚二樣。那時她便笑道:“若娘親不敢吃。待以後有機會。我自做刨冰給娘親吃便可冰沫才是又細又膩。”
駱二娘自是含笑望著自家女兒。“我且等著女兒地孝敬。”
後來子菱因家中事情太過忙碌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這會子菱又想起了那件事。不免生出個念頭現代大熱天裏自家可以穿著短衣短褲吹著空調吃冰淇淋。但現如今二項是無福享受。而這冰淇淋自家卻曾在現代diy過。再說現在手裏地物事。其實再加上糖、雞蛋和牛奶。不就成原始地冰淇淋了嗎?
子菱越想越有些興奮起來,但再一想其中細節,不免泄了氣。在宋朝以羊為貴重,豬為賤,至於牛卻大多為黃牛水牛,極少有奶牛,所以羊奶好找,牛奶卻難覓,且就算她找到牛奶,但這些牛奶均是未曾經過特殊殺菌工藝,不知做成冰淇淋吃過後以後,會不會有腸胃不適、泄腹及嘔吐等乳糖不耐受的情況發生,要知未曾喝過牛奶的人大多都會產生這樣的情況。
再說宋朝雖是甘蔗製糖,但出來的糖卻大多為含有雜質的黑糖,且非白糖,這樣的黑糖是否會影響冰淇淋的製作。
不過若能製出白糖或冰糖,豈不是推動糖類發展的一大進步。
打住,快打住,如今自家連刨冰都未做出來,且就想著冰淇淋想著製白糖,已不是好高騖遠,根本就是不自量力。
“噗。”子菱忍不住笑了起來。如今她終於明白,何為閑來無事胡思亂想。過去幾年自家從不曾有心想這
,可這幾日稍清閑了,腦子裏卻鑽出這些念頭,隻心無此力,除了知道甘蔗能製糖外,至於如何將其變成白糖且是完不知曉。隻能長歎一聲,為何穿越前未帶上本百科全書,讓自家能傲視大宋,唯我全能。
“所以還是不要自尋煩惱,沒事找事,有閑時不如耐下性子繡上二針,提高竹技來得實在才是。”子菱搖頭自語道。
這會秋香見大姐吃了一口沙團後,臉上表情忽嚴肅忽輕鬆,不知在想些甚,倒讓她有些揣測不安,且不會是這沙團有甚問題。
“那個。”子菱突然對秋香道:“你且找木匠要個刨子來。”子菱嚼碎咽下一塊冰,終還是懷念起刨冰來,不知為甚宋人大多都用錘子將冰塊擊碎食用,怎不想著用刨子將冰刨碎了吃更感口。
“啊!”秋香一頭霧水,怎大姐吃了口冰,就想到找木匠,不會是聽錯了吧。便小聲求證問道:“大姐,你要找木匠要甚物事?”
子菱重複道:“找匠借個刨子。算了,幹脆叫小廝去買個刨子回來就是。”
“啥?”秋香茫然地望著大姐道:“大姐說的甚物事,泡子?是吃還是用的物事,我且沒聽說過。”
“啊!”子菱瞪大睛,“你沒見過刨子。”
秋香搖頭不知。
子菱隻得費了些口舌細說明:“就一個方土頭形態的,專來刨木頭表麵的物事。”
秋香搖頭,依然有些知,“我且不太清楚木工的用具,不過聽說磨墨家有親戚是做木工的,我叫他去買,想必他清楚一些才是。”
子菱隻得無奈道:“沒想到要吃碗自:的刨冰,也要找來專業人才能行。”
一會功夫秋香就回來了,墨跟在其身後。磨墨是子菱說給駱二娘酒鬼事件後,駱二娘專門找來做大哥隨從的少年,雖不過十六七歲,卻長得五大三粗,為人也老實敦厚。
這會時候子菱見著磨墨並未將刨子買回來,自是有些不解。
磨墨從進了內院一直低著頭,且是很拘謹,如今見子菱問他話,便回道:“俺家大伯是做木工的,俺也跟著他學了二年木工活,但卻從未見過甚刨子。”
子菱自是愣了一下,難不成這刨子在古代還有其他甚名字,便問道:“那木工中用做削平木頭表麵的工具是叫甚名字?”
磨墨回道:“是。”邊說還邊比劃形狀。
這會時候,子菱終於回想起當年做七巧板時,那位木匠便是用著磨墨口中所說的锛,平整木板表麵,但因板子表麵依舊凹凸不平,還專門打上膩子,又上了漆,才使木板表麵平滑許多。當時自家還當著這木板太小不須用刨子刨,但現在看來,卻是宋時還未曾有刨子的發明。
子菱失望地歎了一口氣,小聲自語道:“沒刨子,沒刨冰,沒冰淇淋,好失落。”
“妹妹在說甚?”子竹進了屋,見著子菱皺眉撅嘴,難得出現與她年齡相符的表情,不免有些驚奇。
子菱抬起頭看著哥哥,恢複了平日的模樣,平靜道:“隻是突然發現,以為存在的物事結果不存在。”
這會磨墨鼓起勁,有些結巴道:“如果大姐願意告訴刨子長得甚樣,俺照著做一件。”
子菱愣了一下,拍手笑道:“我怎忘了這事,若沒現成的,就自做一件便是。”說罷便依著自家的回憶,將刨子大概的形狀用途說了出來,隻是子菱從來隻是見過刨子,卻未用過它,能說出來的也隻是一些模糊的印象,自是讓磨墨這位業餘木工有些為難,花費了二天功夫,終於做出來一塊扁長方形的土塊,並在土塊中間挖方洞,洞裏塞了個鐵片。
眾人看著這希奇古怪的物事皆不知大姐要做甚。而子菱看著這與記憶中的刨子相差十萬八千裏的物事,且是啞口無言:難道我的畫功與口頭表達能力就這麽差嗎?
子竹笑拿著這古怪的物事,對著子菱玩笑道:“妹妹這物事是做甚?不像鏟平木頭的,倒像是關人的枷子,隻是口小了些。”
子菱瞪了一眼自家的哥哥,撅嘴道:“妹妹難得想做件物事,哥哥不幫忙就罷了,還在旁邊風涼嘲笑。”
子竹自是住口,忙道歉。這會磨墨更是一臉愧疚,道:“俺太愚笨了,讓大姐失望了。若大姐允許,俺叫俺家的大伯照著大姐畫的圖重做一件可否?”
子菱無所謂地點了點頭,最初製刨冰的那股興奮才如同潑了一盆冷水,沒了熱情。
但是見著秋香正忙著為自家取來雪泡豆兒水解暑,子菱不免回想起自家過去的女使時光,而那時別人是像如今自家一樣躺在竹塌上休憩,而自己是如秋香一樣耐著高溫毫無怨言的工作。
這般一樣,子菱心態又平衡了,自解道:“其實人永遠是更無法回到過去,過去的時光是苦或甜,也隻能成為值得收藏的記憶而已。能實實感受的隻有現在,這些值得被我珍惜的日子,應該滿足了,如今不用服侍別人,卻被別人服侍著。”
這會子菱心態平衡了,但不代表她的體溫平衡了,心靜自然涼的境界一時半會且是達不到的,所以手中扇涼友的動作越發大了。
其實在古代空氣無甚汙染,所以就算是再熱,也不會達到現代社會被工業廢氣汙染所帶來的高溫。但因古代女子的著裝自比現代那些清涼短小的女裝多了幾層,這樣一來,一加一減負負得正,所以一個字“熱”。
就以現在子菱著來說,不僅內穿著絲製肚圍與有襠小內褲,外穿羅衫衣與紗裙,甚至駱二娘見著女兒竟然隻穿件衫而未著外衣,顯得不得體,若讓旁人瞧見自是不雅,須吃笑話。便為子菱再套上件薄羅製的子或半臂,就差讓她再穿上一件腰圍了。
還好這些衣物皆是用著薄的羅或紗縫製貼身的肚圍與小內褲自是用絲製很清涼,所以子菱終能忍受下來,內心深深同情更明白古時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跨,指不定就是其中還有原因就是衣服穿多,不得動彈。(.好看的小說)
這會子菱見香進了屋,但手中端著的卻非雪泡豆兒水,問道:“這是甚?”
秋香道:“這是大特意為大姐帶回來的澄沙團子。”
子菱聽著是澄沙團自笑道:“今日終可以嚼冰降降火氣了。”澄沙團子是用小塊碎冰加上豆沙起來很是涼爽,自是夏日解暑的好東西。
宋人喜在十一月地三九、四九天開藏冰。並由冰井務專門負責全國地藏冰工作而民間但凡有能力修建冰窖藏冰地高官貴族或富家門戶。皆也在此時從河裏取冰藏之。而藏冰會在第二年夏日時被取出食用或使用。平常百姓雖家中無冰卻也可向官府或商戶購買冰塊。所以到了夏天地時候子菱從不會擔心享受不了冰飲料。
去年伏日那天。劉家還曾人送上一份蜜沙冰。據說是皇帝在伏日之天特別賞賜給高官食用地特殊食品。且普通百姓是無福享用。駱二娘端著這碗宮製地蜜沙冰自是誠惶誠恐吃了小口。便分食給子竹與子菱。
子菱細研究了一番。發現這蜜沙冰其實是在豆沙裏放著碎冰塊並淋上了蜜。倒是與現代地刨冰沒甚二樣。那時她便笑道:“若娘親不敢吃。待以後有機會。我自做刨冰給娘親吃便可冰沫才是又細又膩。”
駱二娘自是含笑望著自家女兒。“我且等著女兒地孝敬。”
後來子菱因家中事情太過忙碌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這會子菱又想起了那件事。不免生出個念頭現代大熱天裏自家可以穿著短衣短褲吹著空調吃冰淇淋。但現如今二項是無福享受。而這冰淇淋自家卻曾在現代diy過。再說現在手裏地物事。其實再加上糖、雞蛋和牛奶。不就成原始地冰淇淋了嗎?
子菱越想越有些興奮起來,但再一想其中細節,不免泄了氣。在宋朝以羊為貴重,豬為賤,至於牛卻大多為黃牛水牛,極少有奶牛,所以羊奶好找,牛奶卻難覓,且就算她找到牛奶,但這些牛奶均是未曾經過特殊殺菌工藝,不知做成冰淇淋吃過後以後,會不會有腸胃不適、泄腹及嘔吐等乳糖不耐受的情況發生,要知未曾喝過牛奶的人大多都會產生這樣的情況。
再說宋朝雖是甘蔗製糖,但出來的糖卻大多為含有雜質的黑糖,且非白糖,這樣的黑糖是否會影響冰淇淋的製作。
不過若能製出白糖或冰糖,豈不是推動糖類發展的一大進步。
打住,快打住,如今自家連刨冰都未做出來,且就想著冰淇淋想著製白糖,已不是好高騖遠,根本就是不自量力。
“噗。”子菱忍不住笑了起來。如今她終於明白,何為閑來無事胡思亂想。過去幾年自家從不曾有心想這
,可這幾日稍清閑了,腦子裏卻鑽出這些念頭,隻心無此力,除了知道甘蔗能製糖外,至於如何將其變成白糖且是完不知曉。隻能長歎一聲,為何穿越前未帶上本百科全書,讓自家能傲視大宋,唯我全能。
“所以還是不要自尋煩惱,沒事找事,有閑時不如耐下性子繡上二針,提高竹技來得實在才是。”子菱搖頭自語道。
這會秋香見大姐吃了一口沙團後,臉上表情忽嚴肅忽輕鬆,不知在想些甚,倒讓她有些揣測不安,且不會是這沙團有甚問題。
“那個。”子菱突然對秋香道:“你且找木匠要個刨子來。”子菱嚼碎咽下一塊冰,終還是懷念起刨冰來,不知為甚宋人大多都用錘子將冰塊擊碎食用,怎不想著用刨子將冰刨碎了吃更感口。
“啊!”秋香一頭霧水,怎大姐吃了口冰,就想到找木匠,不會是聽錯了吧。便小聲求證問道:“大姐,你要找木匠要甚物事?”
子菱重複道:“找匠借個刨子。算了,幹脆叫小廝去買個刨子回來就是。”
“啥?”秋香茫然地望著大姐道:“大姐說的甚物事,泡子?是吃還是用的物事,我且沒聽說過。”
“啊!”子菱瞪大睛,“你沒見過刨子。”
秋香搖頭不知。
子菱隻得費了些口舌細說明:“就一個方土頭形態的,專來刨木頭表麵的物事。”
秋香搖頭,依然有些知,“我且不太清楚木工的用具,不過聽說磨墨家有親戚是做木工的,我叫他去買,想必他清楚一些才是。”
子菱隻得無奈道:“沒想到要吃碗自:的刨冰,也要找來專業人才能行。”
一會功夫秋香就回來了,墨跟在其身後。磨墨是子菱說給駱二娘酒鬼事件後,駱二娘專門找來做大哥隨從的少年,雖不過十六七歲,卻長得五大三粗,為人也老實敦厚。
這會時候子菱見著磨墨並未將刨子買回來,自是有些不解。
磨墨從進了內院一直低著頭,且是很拘謹,如今見子菱問他話,便回道:“俺家大伯是做木工的,俺也跟著他學了二年木工活,但卻從未見過甚刨子。”
子菱自是愣了一下,難不成這刨子在古代還有其他甚名字,便問道:“那木工中用做削平木頭表麵的工具是叫甚名字?”
磨墨回道:“是。”邊說還邊比劃形狀。
這會時候,子菱終於回想起當年做七巧板時,那位木匠便是用著磨墨口中所說的锛,平整木板表麵,但因板子表麵依舊凹凸不平,還專門打上膩子,又上了漆,才使木板表麵平滑許多。當時自家還當著這木板太小不須用刨子刨,但現在看來,卻是宋時還未曾有刨子的發明。
子菱失望地歎了一口氣,小聲自語道:“沒刨子,沒刨冰,沒冰淇淋,好失落。”
“妹妹在說甚?”子竹進了屋,見著子菱皺眉撅嘴,難得出現與她年齡相符的表情,不免有些驚奇。
子菱抬起頭看著哥哥,恢複了平日的模樣,平靜道:“隻是突然發現,以為存在的物事結果不存在。”
這會磨墨鼓起勁,有些結巴道:“如果大姐願意告訴刨子長得甚樣,俺照著做一件。”
子菱愣了一下,拍手笑道:“我怎忘了這事,若沒現成的,就自做一件便是。”說罷便依著自家的回憶,將刨子大概的形狀用途說了出來,隻是子菱從來隻是見過刨子,卻未用過它,能說出來的也隻是一些模糊的印象,自是讓磨墨這位業餘木工有些為難,花費了二天功夫,終於做出來一塊扁長方形的土塊,並在土塊中間挖方洞,洞裏塞了個鐵片。
眾人看著這希奇古怪的物事皆不知大姐要做甚。而子菱看著這與記憶中的刨子相差十萬八千裏的物事,且是啞口無言:難道我的畫功與口頭表達能力就這麽差嗎?
子竹笑拿著這古怪的物事,對著子菱玩笑道:“妹妹這物事是做甚?不像鏟平木頭的,倒像是關人的枷子,隻是口小了些。”
子菱瞪了一眼自家的哥哥,撅嘴道:“妹妹難得想做件物事,哥哥不幫忙就罷了,還在旁邊風涼嘲笑。”
子竹自是住口,忙道歉。這會磨墨更是一臉愧疚,道:“俺太愚笨了,讓大姐失望了。若大姐允許,俺叫俺家的大伯照著大姐畫的圖重做一件可否?”
子菱無所謂地點了點頭,最初製刨冰的那股興奮才如同潑了一盆冷水,沒了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