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愣了一下,隨即搖了搖頭,卻沒說話,隻是默默地喝下了杯中酒。
如果投靠呂布,那豈不是成了背主求榮!
李整突然開口說道,“堂哥,現在整個家族都投靠了溫侯,難道你認為,現在你還能獨善其身嗎?”
李進給李典空的酒杯倒滿酒,“堂哥,除非你不認族裏的人,現在就離開這裏,我絕不會攔你。”
說到這裏,李整語氣頓了頓,意味深長的說道,“但是,堂哥你可要仔細想一想,再做決定吧。”
李進忽然歎了一口氣,苦笑的說道,“堂哥,現在兗州的百姓都支持溫侯,就連我們家族中的子弟,也都以加入呂布軍而自豪,這是大勢所趨呀,就算你我不答應,但是你可想過,不答應的後果?”
聽聞此言,李典想起濮陽之戰,也不由得長歎了一口氣,良久後,苦笑著說道。
“可是,就這樣投靠過去,還哪裏有顏麵見人呀!”
聽到這番話,李整目光一亮,笑著說道,“堂哥,俗話說得好,識物者為俊傑,如果你肯投靠溫侯,大家隻會誇你浪子回頭,又怎麽會怪你呢?”
李進哈哈大笑,“好了,我們別說了,喝完這杯酒以後,我們就去見溫侯,哈哈。”
……
“啟稟溫侯,公台先生和孟卓先上求見。”。
“進來吧。”
陳宮和張邈匆匆走了進來,見到呂布,急忙行禮。
“見過溫侯。”
呂布點了點頭,見到二人的表情,“怎麽了,有急事嗎?”
陳宮取出一封信,放在桌子上,“溫侯,你先看看這封信?”
呂布有些疑惑的拿起信件,細看了起來,剛看了開頭,神情就變得凝重起來,等到看完以後,忽然大笑起來。
“哈哈,真是有意思,天子竟然想讓我呂奉先去救駕,哈哈。”
當初呂布在長安的時候,知道天子對他很是痛恨,可是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現如今,天子竟然讓他去救駕?
陳宮苦笑的問道,“溫侯,這是楊太尉派人送來的信,你看該如何回信?”
呂布收起臉上的笑容,皺了皺眉頭,“公台,你的意思?”
陳宮聽到問話,眉頭也皺了起來。
“我等皆是大漢子民,按理說,應該去護駕,可是,我們現在的情況,不適合迎天子來此啊!”
張邈點了點頭,“濮陽這邊已經安定下來,下一步,我們就會把這種模式傳到整個兗州,到時候,我們的實力也慢慢的擴張。
可是如果天子來此,實在有些不便呀!”
呂布想了想,“你們的意思,是不準備護駕?”
陳宮歎了一口氣,苦笑著說道,“溫侯,天子身邊有太多的重臣,論官職,恐怕溫侯不急其中任意一人,如果來到兗州,恐怕會受到掣肘,對我們的發展也很不利。”
張邈擺了擺手,“這還不是重要的,重要的事,如果我們把天子接到兗州,冀州袁紹怎麽想,萬一惹得他惱怒,立刻派兵來攻打兗州,那可就惹禍上身了。”
聽到二人這番話,呂布的眉頭也皺了起來。
當初在長安的時候,和王允一起殺了董卓,任職奮武將軍、假節,儀比三司,進封溫侯,與王允同掌朝政。
據探子傳回來的消息,此刻天子身邊三公九卿雖然湊不齊了,但是,卻有大將軍和車騎將軍,自己這個奮武將軍,雖然假節,儀比三司,但是和大將軍相比,相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到時候肯定會受到他們節製。
更何況,除了大將軍之外,還有太尉司空之類的高官,也會節製自己,到時候,豈不是要聽命行事?
張邈忽然冷哼一聲,“不如我們不去,省的麻煩。”
聽聞此言,呂布點了點頭,正要說話,陳宮忽然搖了搖頭,“不行。”
張邈皺了皺眉頭,“公台,為什麽不行,難道不去也有問題嗎?”
陳宮歎了一口氣,“孟卓,現在畢竟是大漢天下,兗州的百姓,也是大漢的子民,如果溫侯不去護駕,肯定會被人詬病,影響名譽。”
聽聞此言,張邈也不由得苦笑不已,“如果我們去護駕,等到天子來此,豈不是更糟糕?”
陳宮點了點頭,“所以,我們不能讓天子來兗州。”
張邈目光一亮,一拍手,笑著說道,“公台,你說的對,隻要我們把天子送到別處,自然也就解決了。”
呂布皺了皺眉頭,“可是該送到哪裏呢?”
張邈想了想,“不如把天子送到冀州,讓袁本初頭痛去吧。”
陳宮搖了搖頭,“不行。”
張邈疑惑的看著陳宮,“為什麽不行?”
陳宮歎息著說道,“雖然天子勢弱,但卻有任用官員的權利,如果天子去了冀州,必然會受到袁本初的控製。
到時候,隻需要一紙旨意,將溫侯調往別處,溫侯在此,也就名不正言不順了,反倒名譽受損,落了下風。”
聽聞此言,呂布也反應過來,點了點頭,“看來確實不能把天子送到冀州,要送到一個更穩妥的地方才行。”
張邈忽然目光一亮,笑著說道,“既然如此,我看不如把天子送到許都,我自己控製起來,到時候,就可以借天子的名義發號施令,這樣豈不是更好?”
陳宮點了點頭,“此言有理,但我們盡量不要參與,最好不要引起袁本初的憤怒,或者說,在短時間之內,不能引起爭端。”
張邈笑著說道,“那還不簡單,隻要我們把天子送到許都,然後,我們依然留在兗州,自然不會引起袁本初的注意。”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陳宮點了點頭,“這樣也好,不如我們直接派一支兵馬,前去護駕,等到事成之後,再撤回來?”
呂布忽然擺了擺手,“公台,你多慮了,既然派出兵馬,又怎麽能撤回來,我看不如留在天子身邊,這樣反而更方便一些。”
聽聞此言,陳宮頓時反應過來,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這樣也好,有人留在天子身邊,隨時能了解那邊的情況。”
呂布想了想,“不如派高順前去,他為人穩重,應該不會出差錯。”
呂布之所以選擇高順,可不僅僅隻是因為他穩重,還因為他的忠誠,到現在為止,他從來沒想過高順會背叛自己。
這次去護駕,一方麵危險,而另一方,也要能經受得起天子的誘惑。
說不定,天子會封高順更大的官職,來拉攏他,如果是別人,可能會經受不住,但如果是高順,呂不是絕對信任他。
三人正說著話,門外忽然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
“啟稟溫侯,李整求見。”
聽到張虎的聲音,呂布愣了一下,隨即對著門外高喊。
“快請進來。”
隨著說話聲音落下,大門被張虎推開,李整從門外走了進來。
“見過溫侯。”
呂布點了點頭,看著李整身後的兩個人,忍不住笑了起來。
“李典將軍,好久不見了。”
李典心中有些羞愧,急忙拱手,連頭都不敢抬,“敗軍之將,何勞掛念。”
站在一旁的李進,笑著說道,“啟稟溫侯,我堂哥想清楚了,決定歸順溫侯,還請溫侯應允。”
聽聞此言,呂布目光一亮,笑著問道,“李典將軍,你真的願意?”
李典急忙拱手,“隻要溫侯不嫌棄在下武功低微,在下願意效忠溫侯,永不背叛。”
最後的四個字,李典說的很清楚,因為他現在的身份就是降將。
李典的話音剛落,呂布的腦海中便出現了係統提示的聲音。
“恭喜宿主,獲得名將李典效忠,獎勵5000點擁護值積分。”
呂布聽到係統的提示,頓時大喜,“真是太好了,李典肯歸順本侯,真是兗州百姓之福。”
呂布原本隻剩下了26400點擁護值積分,有了李典的加入,頓時又增加到了31400點擁護值積分,讓他又有了底氣,簡直喜出望外呀!
李典偷偷看了呂布一眼,發現他一臉狂喜,不像作假,心中這才放心,急忙拱手。
“多謝溫侯誇讚,末將必然竭盡全力,絕不敢鬆懈。”
陳宮看著李典,心中忽然一動,笑著說道,“溫侯,這次去救駕,隻有高將軍一個人,有些勢單力薄,不如請李典將軍一同前往,也更穩妥一些。”
聽聞此言,呂布轉過頭看著李典,微笑的問道,“李典,你可願意?”
李典急忙拱手,“末將願聽溫侯吩咐,就算刀山火海,末將也絕不推辭。”
呂布擺了擺手,收起臉上的笑容,肅然說道,“李將軍,這次雖然不是刀山火海,但是,這是重中之重,希望你不要讓本侯失望。”
站在一旁的李整和李進,見到李典剛一歸順,就受到了重用,心中頓時放心,連連拱手,“多謝溫侯。”
呂布知道李整兄弟二人武藝高強,也頗有智謀,不由心中一動,笑著說道。
“你們也不用羨慕,本侯這裏還有一件大事,不知你們可否願意?”
李整二人急忙拱手,“溫侯請吩咐,末將絕不推辭。”
呂布點了點頭,“袁本初屯兵在冀州邊境,雖然未動,但是,東阿卻隨時麵臨危險。”
說到這裏,呂布的語氣頓了頓,這才繼續說道,“李整,你可願意帶兵駐守東阿,防備冀州進攻?”
李整正是年輕氣盛之時,隻恨事少,聽聞此言,頓時大喜,急忙拱手,“溫侯請放心,末將願意前往。”
站在一旁的李進愣了一下,急忙說道,“溫侯,還有我,我也去嗎?”
呂布擺了擺手,“李進,你當然不能去東阿,我想讓你去定陶,你可願意?”
“願意。”
李進連連拱手,“溫侯,在下願意。”
呂布點了點頭,“你們現在就去軍營找高順,先熟悉一下,然後盡快動身。”
“末將遵命”
等到幾個人離開房間以後,張邈忽然開口說道,“溫侯,李典剛剛投靠過來,就安排他做如此重要的事情,是不是有些不妥?
萬一他別有用心,後果不堪設想啊!”
聽聞此言,呂布擺了擺手,“孟卓,你不必擔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李典已經答應投靠我們,那我們就相信他,給他一次機會又如何。”
擔心李典會叛變,對呂布來說,就是個笑話。
既然自己已經得到了擁護值積分,那就說明,李典忠誠度已經達到了70 。
如果擁有如此高的忠誠度,他還會背叛,呂布也無話可說。
另外,如果讓李典去對付曹操,可能他會擔心,但去天子那邊,他是一點也不擔心。
也許天子會封賞李典高官厚祿,但那又如何,難道李典的官職,會大過大將軍和車騎將軍嗎?
更何況,天子身邊還有讓呂布都感覺頭疼的三公九卿。
這些大人物哪一個不是坐在人賣網上,想要提拔,也提拔那些自己人,怎麽可能會對身為外人的李典有什麽好感。
他就不相信,李典會在這些人之中混得風生水起,這簡直是不可能。
如果李典想要站在天子那一邊,呂布敢肯定,他的下場不會比董卓好。
呂布在朝堂呆了那麽久,早就看破了這些,所以他才會派李典去做如此重要的事情。
陳宮拱了拱手,試探著問道,“溫侯,讓李整去東阿,有棗縣令在,該問題不大,可是李進去定陶,是不是有些不妥?”
呂布擺了擺手,笑著說道,“兗州的局勢已經漸漸平穩,現在我們除了濮陽這邊之處,定陶那邊也要收回來才行。”
說到這裏,呂布的語氣頓了頓,這才繼續說道,“王文行這段時間做的不錯,又熟悉難民的情況,所以本侯決定,這次去定陶,除了李進之外,準備派王文行去那裏,把那邊的難民也收斂一下,管轄定陶的事項,你們看如何?”
陳宮二人聽到呂布這番話,這才稍稍放心,點了點頭,“王文行如果也去定陶,那這件事情就應該無憂了。”
張邈忽然心中一動,試探著問道,“溫侯,既然定陶已經派人去了,那麽,巨野是不是也該派人去?”
呂布搖了搖頭,“巨野那邊,本侯打算,讓薛文淵回來主持濮陽的事情,隻留下李伯學應該就夠了。”
聽到這裏,陳宮心中忽然一動,開口說道。
如果投靠呂布,那豈不是成了背主求榮!
李整突然開口說道,“堂哥,現在整個家族都投靠了溫侯,難道你認為,現在你還能獨善其身嗎?”
李進給李典空的酒杯倒滿酒,“堂哥,除非你不認族裏的人,現在就離開這裏,我絕不會攔你。”
說到這裏,李整語氣頓了頓,意味深長的說道,“但是,堂哥你可要仔細想一想,再做決定吧。”
李進忽然歎了一口氣,苦笑的說道,“堂哥,現在兗州的百姓都支持溫侯,就連我們家族中的子弟,也都以加入呂布軍而自豪,這是大勢所趨呀,就算你我不答應,但是你可想過,不答應的後果?”
聽聞此言,李典想起濮陽之戰,也不由得長歎了一口氣,良久後,苦笑著說道。
“可是,就這樣投靠過去,還哪裏有顏麵見人呀!”
聽到這番話,李整目光一亮,笑著說道,“堂哥,俗話說得好,識物者為俊傑,如果你肯投靠溫侯,大家隻會誇你浪子回頭,又怎麽會怪你呢?”
李進哈哈大笑,“好了,我們別說了,喝完這杯酒以後,我們就去見溫侯,哈哈。”
……
“啟稟溫侯,公台先生和孟卓先上求見。”。
“進來吧。”
陳宮和張邈匆匆走了進來,見到呂布,急忙行禮。
“見過溫侯。”
呂布點了點頭,見到二人的表情,“怎麽了,有急事嗎?”
陳宮取出一封信,放在桌子上,“溫侯,你先看看這封信?”
呂布有些疑惑的拿起信件,細看了起來,剛看了開頭,神情就變得凝重起來,等到看完以後,忽然大笑起來。
“哈哈,真是有意思,天子竟然想讓我呂奉先去救駕,哈哈。”
當初呂布在長安的時候,知道天子對他很是痛恨,可是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現如今,天子竟然讓他去救駕?
陳宮苦笑的問道,“溫侯,這是楊太尉派人送來的信,你看該如何回信?”
呂布收起臉上的笑容,皺了皺眉頭,“公台,你的意思?”
陳宮聽到問話,眉頭也皺了起來。
“我等皆是大漢子民,按理說,應該去護駕,可是,我們現在的情況,不適合迎天子來此啊!”
張邈點了點頭,“濮陽這邊已經安定下來,下一步,我們就會把這種模式傳到整個兗州,到時候,我們的實力也慢慢的擴張。
可是如果天子來此,實在有些不便呀!”
呂布想了想,“你們的意思,是不準備護駕?”
陳宮歎了一口氣,苦笑著說道,“溫侯,天子身邊有太多的重臣,論官職,恐怕溫侯不急其中任意一人,如果來到兗州,恐怕會受到掣肘,對我們的發展也很不利。”
張邈擺了擺手,“這還不是重要的,重要的事,如果我們把天子接到兗州,冀州袁紹怎麽想,萬一惹得他惱怒,立刻派兵來攻打兗州,那可就惹禍上身了。”
聽到二人這番話,呂布的眉頭也皺了起來。
當初在長安的時候,和王允一起殺了董卓,任職奮武將軍、假節,儀比三司,進封溫侯,與王允同掌朝政。
據探子傳回來的消息,此刻天子身邊三公九卿雖然湊不齊了,但是,卻有大將軍和車騎將軍,自己這個奮武將軍,雖然假節,儀比三司,但是和大將軍相比,相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到時候肯定會受到他們節製。
更何況,除了大將軍之外,還有太尉司空之類的高官,也會節製自己,到時候,豈不是要聽命行事?
張邈忽然冷哼一聲,“不如我們不去,省的麻煩。”
聽聞此言,呂布點了點頭,正要說話,陳宮忽然搖了搖頭,“不行。”
張邈皺了皺眉頭,“公台,為什麽不行,難道不去也有問題嗎?”
陳宮歎了一口氣,“孟卓,現在畢竟是大漢天下,兗州的百姓,也是大漢的子民,如果溫侯不去護駕,肯定會被人詬病,影響名譽。”
聽聞此言,張邈也不由得苦笑不已,“如果我們去護駕,等到天子來此,豈不是更糟糕?”
陳宮點了點頭,“所以,我們不能讓天子來兗州。”
張邈目光一亮,一拍手,笑著說道,“公台,你說的對,隻要我們把天子送到別處,自然也就解決了。”
呂布皺了皺眉頭,“可是該送到哪裏呢?”
張邈想了想,“不如把天子送到冀州,讓袁本初頭痛去吧。”
陳宮搖了搖頭,“不行。”
張邈疑惑的看著陳宮,“為什麽不行?”
陳宮歎息著說道,“雖然天子勢弱,但卻有任用官員的權利,如果天子去了冀州,必然會受到袁本初的控製。
到時候,隻需要一紙旨意,將溫侯調往別處,溫侯在此,也就名不正言不順了,反倒名譽受損,落了下風。”
聽聞此言,呂布也反應過來,點了點頭,“看來確實不能把天子送到冀州,要送到一個更穩妥的地方才行。”
張邈忽然目光一亮,笑著說道,“既然如此,我看不如把天子送到許都,我自己控製起來,到時候,就可以借天子的名義發號施令,這樣豈不是更好?”
陳宮點了點頭,“此言有理,但我們盡量不要參與,最好不要引起袁本初的憤怒,或者說,在短時間之內,不能引起爭端。”
張邈笑著說道,“那還不簡單,隻要我們把天子送到許都,然後,我們依然留在兗州,自然不會引起袁本初的注意。”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陳宮點了點頭,“這樣也好,不如我們直接派一支兵馬,前去護駕,等到事成之後,再撤回來?”
呂布忽然擺了擺手,“公台,你多慮了,既然派出兵馬,又怎麽能撤回來,我看不如留在天子身邊,這樣反而更方便一些。”
聽聞此言,陳宮頓時反應過來,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這樣也好,有人留在天子身邊,隨時能了解那邊的情況。”
呂布想了想,“不如派高順前去,他為人穩重,應該不會出差錯。”
呂布之所以選擇高順,可不僅僅隻是因為他穩重,還因為他的忠誠,到現在為止,他從來沒想過高順會背叛自己。
這次去護駕,一方麵危險,而另一方,也要能經受得起天子的誘惑。
說不定,天子會封高順更大的官職,來拉攏他,如果是別人,可能會經受不住,但如果是高順,呂不是絕對信任他。
三人正說著話,門外忽然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
“啟稟溫侯,李整求見。”
聽到張虎的聲音,呂布愣了一下,隨即對著門外高喊。
“快請進來。”
隨著說話聲音落下,大門被張虎推開,李整從門外走了進來。
“見過溫侯。”
呂布點了點頭,看著李整身後的兩個人,忍不住笑了起來。
“李典將軍,好久不見了。”
李典心中有些羞愧,急忙拱手,連頭都不敢抬,“敗軍之將,何勞掛念。”
站在一旁的李進,笑著說道,“啟稟溫侯,我堂哥想清楚了,決定歸順溫侯,還請溫侯應允。”
聽聞此言,呂布目光一亮,笑著問道,“李典將軍,你真的願意?”
李典急忙拱手,“隻要溫侯不嫌棄在下武功低微,在下願意效忠溫侯,永不背叛。”
最後的四個字,李典說的很清楚,因為他現在的身份就是降將。
李典的話音剛落,呂布的腦海中便出現了係統提示的聲音。
“恭喜宿主,獲得名將李典效忠,獎勵5000點擁護值積分。”
呂布聽到係統的提示,頓時大喜,“真是太好了,李典肯歸順本侯,真是兗州百姓之福。”
呂布原本隻剩下了26400點擁護值積分,有了李典的加入,頓時又增加到了31400點擁護值積分,讓他又有了底氣,簡直喜出望外呀!
李典偷偷看了呂布一眼,發現他一臉狂喜,不像作假,心中這才放心,急忙拱手。
“多謝溫侯誇讚,末將必然竭盡全力,絕不敢鬆懈。”
陳宮看著李典,心中忽然一動,笑著說道,“溫侯,這次去救駕,隻有高將軍一個人,有些勢單力薄,不如請李典將軍一同前往,也更穩妥一些。”
聽聞此言,呂布轉過頭看著李典,微笑的問道,“李典,你可願意?”
李典急忙拱手,“末將願聽溫侯吩咐,就算刀山火海,末將也絕不推辭。”
呂布擺了擺手,收起臉上的笑容,肅然說道,“李將軍,這次雖然不是刀山火海,但是,這是重中之重,希望你不要讓本侯失望。”
站在一旁的李整和李進,見到李典剛一歸順,就受到了重用,心中頓時放心,連連拱手,“多謝溫侯。”
呂布知道李整兄弟二人武藝高強,也頗有智謀,不由心中一動,笑著說道。
“你們也不用羨慕,本侯這裏還有一件大事,不知你們可否願意?”
李整二人急忙拱手,“溫侯請吩咐,末將絕不推辭。”
呂布點了點頭,“袁本初屯兵在冀州邊境,雖然未動,但是,東阿卻隨時麵臨危險。”
說到這裏,呂布的語氣頓了頓,這才繼續說道,“李整,你可願意帶兵駐守東阿,防備冀州進攻?”
李整正是年輕氣盛之時,隻恨事少,聽聞此言,頓時大喜,急忙拱手,“溫侯請放心,末將願意前往。”
站在一旁的李進愣了一下,急忙說道,“溫侯,還有我,我也去嗎?”
呂布擺了擺手,“李進,你當然不能去東阿,我想讓你去定陶,你可願意?”
“願意。”
李進連連拱手,“溫侯,在下願意。”
呂布點了點頭,“你們現在就去軍營找高順,先熟悉一下,然後盡快動身。”
“末將遵命”
等到幾個人離開房間以後,張邈忽然開口說道,“溫侯,李典剛剛投靠過來,就安排他做如此重要的事情,是不是有些不妥?
萬一他別有用心,後果不堪設想啊!”
聽聞此言,呂布擺了擺手,“孟卓,你不必擔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李典已經答應投靠我們,那我們就相信他,給他一次機會又如何。”
擔心李典會叛變,對呂布來說,就是個笑話。
既然自己已經得到了擁護值積分,那就說明,李典忠誠度已經達到了70 。
如果擁有如此高的忠誠度,他還會背叛,呂布也無話可說。
另外,如果讓李典去對付曹操,可能他會擔心,但去天子那邊,他是一點也不擔心。
也許天子會封賞李典高官厚祿,但那又如何,難道李典的官職,會大過大將軍和車騎將軍嗎?
更何況,天子身邊還有讓呂布都感覺頭疼的三公九卿。
這些大人物哪一個不是坐在人賣網上,想要提拔,也提拔那些自己人,怎麽可能會對身為外人的李典有什麽好感。
他就不相信,李典會在這些人之中混得風生水起,這簡直是不可能。
如果李典想要站在天子那一邊,呂布敢肯定,他的下場不會比董卓好。
呂布在朝堂呆了那麽久,早就看破了這些,所以他才會派李典去做如此重要的事情。
陳宮拱了拱手,試探著問道,“溫侯,讓李整去東阿,有棗縣令在,該問題不大,可是李進去定陶,是不是有些不妥?”
呂布擺了擺手,笑著說道,“兗州的局勢已經漸漸平穩,現在我們除了濮陽這邊之處,定陶那邊也要收回來才行。”
說到這裏,呂布的語氣頓了頓,這才繼續說道,“王文行這段時間做的不錯,又熟悉難民的情況,所以本侯決定,這次去定陶,除了李進之外,準備派王文行去那裏,把那邊的難民也收斂一下,管轄定陶的事項,你們看如何?”
陳宮二人聽到呂布這番話,這才稍稍放心,點了點頭,“王文行如果也去定陶,那這件事情就應該無憂了。”
張邈忽然心中一動,試探著問道,“溫侯,既然定陶已經派人去了,那麽,巨野是不是也該派人去?”
呂布搖了搖頭,“巨野那邊,本侯打算,讓薛文淵回來主持濮陽的事情,隻留下李伯學應該就夠了。”
聽到這裏,陳宮心中忽然一動,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