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吃“兩條線”的模式是這樣的:


    他們將任務分配給交通線附近的縣大隊、區大隊,然後采取多勞多得的方式返還步槍子彈(邊區造)。


    這可以說是一舉數得:既能破壞鬼子的交通線,又能讓縣大隊、區大隊形成競爭機製使有戰鬥力的部隊獲得更多的彈藥,還能讓兵工廠獲得鋼材生產子彈等裝備。


    然而……


    負責回收鐵軌的張若中就搖頭回答道:


    “廠長,最近鬼子加強了交通線的防禦。”


    “鐵路兩側兩、三裏內所有房都給拆了,每隔幾百米一個炮台,還拉上了鐵絲網用汽車、挎子(邊三輪)巡邏。”


    “隻要一有人靠近,不分青紅皂白就打槍,遊擊隊的同誌死傷了不少。”


    “鐵軌數量已成級數下降,用吃兩條線造炮隻怕不是辦法。”


    蘇欣起身順手取過水壺給張萬和的牙杯添熱水,補充道:


    “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吃兩條線不是長遠之計。”


    “上級讓我們造炮,為的可不是造幾門來做做樣子,而是為了裝備部隊打鬼子。”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那這需要的炮和炮彈可就多了。”


    “咱部隊少說也有四十來萬吧……”


    說到這蘇欣就收住了話,她將牙杯遞給張萬和同時用詢問的眼神望著他。


    蘇欣不是很確定八路軍的兵力,這事還是張萬和最清楚,畢竟他除了是兵工廠廠長外,另一個身份是後勤部長。


    張萬和接過牙杯點了點頭:“差不多有四十來萬了,誰也拿不準!”


    這的確拿不準,許多八路軍、遊擊隊都分散著打遊擊,根本沒法統計。


    蘇欣接著原話題:


    “這就是了……”


    “咱要造這炮裝備一支四十萬人的部隊,可不是吃兩線就能滿足的。”


    “尤其是炮彈,打一發就少一發,需要大量的、穩定的高質量鋼材。”


    “否則根本沒有意義。”


    張萬和不由沉默了。


    蘇欣說的沒錯,靠吃兩條線解決不了部隊批量裝備的問題,僅僅隻是交個作業應付下上級。


    他張萬和要這麽幹,那還不是把這張老臉擱地上讓人踩了?


    張萬和在會場時就想過炮彈有可能會有問題,但沒想到這問題現實情況會有這麽嚴峻。


    當初在太原軍械製造所幹的時候,張萬和可從來就沒擔心過鋼材的問題,現在被蘇欣這麽一說……就發現這仿製工作還沒開始,根子上就靠不住了。


    皺眉思考了一會兒,張萬和就把目光投往一直不在狀態的小東北,問:“王學新同誌,你在鬼子兵工廠呆過,知不知道有什麽解決方案哪?”


    張萬和這也是死馬當活馬醫,說不準這家夥就知道些什麽呢?


    蘇欣一臉無奈,暗道廠長這是急糊塗了,人家是當兵打仗的,哪能知道造裝備的事啊?頂多就是提些要求,比如之前說的射程啥的。


    此時的王學新正在腦海裏翻著係統裏給的資料……好家夥,這三十萬軍工幣花的還真值當,這不僅是把五零小炮各種零件、尺寸及數據寫得一清二楚,還有相關的文字說明及注意事項。


    至於鋼材方麵的困難嘛……王學新自然是去查閱炮彈的資料。


    希望這係統不是那麽坑人,所有資料都齊全就特麽的鋼材不行。


    不過係統沒讓王學新失望,一翻就跳出了一個“鋼材白心韌化處理技術”,大喜之下王學新馬上就在腦海裏翻看。


    正看著就被張萬和打斷了:“王學新同誌?”


    “啊?鋼材的困難?”王學新回答:“好像有這麽回事,鬼子掃蕩時把那啥……廢舊的鍋碗瓢盆全堆一塊,整吧整吧就整出炮彈了。”


    “對對,說的就是這個!”張萬和眼睛一亮,不自覺的就往王學新這邊湊了湊:“咱百姓手裏那鍋碗啥的就是白口生鐵造的,記得鬼子怎麽個整法嗎?”


    蘇欣對此則完全不抱希望,她搖頭下了結論:“鬼子準是把這些鐵重煉了,我們沒那條件和設備……”


    蘇欣沒往下細說,心道這是專業問題,跟這大頭兵解釋不清。


    其它人也都是嗬嗬笑著,沒太把王學新當一回事……這英雄歸英雄,造裝備還得他們這些人,否則還要技術員幹啥呢?


    然而,下一秒蘇欣的表情就僵在了臉上。


    “好像叫什麽……”王學新撓了撓頭:“對了,叫白心韌化技術,據說是德國的技術!俺就奇了怪了,這鍋碗瓢盆還能有白心、黑心哪?要我說,怎麽著也是鬼子黑心,廠長您說對吧?”


    說著就“嘿嘿”傻笑起來。


    蘇欣呆愣當場,望著王學新的眼神瞬間拐了幾道彎,由意外變震驚再到興奮。


    其它幾個主任見蘇欣表情古怪,表情也跟著慎重起來。


    難道還真有這麽一回事?


    過了好一會兒蘇欣才反應過來,半信半疑的問:“王學新同誌,你確定鬼子是用白心韌化技術處理廢鐵造炮彈?”


    “瞧您說的,我哪能確定啊?”王學新擺出一副為難的樣子:“我說蘇欣同誌,這白心韌化技術到底是啥玩意?真有這技術?”


    王學新這是把皮球踢給了蘇欣,他知道這要是謊言說多了肯定得露破綻,最好的辦法就是裝糊塗。


    眾人也被勾起了興趣,都將好奇的目光投往蘇欣。


    “蘇欣同誌,真有這技術?”


    張萬和也來了興致:“小蘇同誌,你要是知道些啥就往外抖一抖,有什麽問題大家一起考慮考慮嘛!”


    蘇欣點了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回道:“廠長,我隻是聽說。不過這東西不是用來煉白口生鐵的,而是某些機器的特殊部件需要提高韌性,這才用這技術。”


    “聽起來像那麽回事了!”張萬和一邊說一邊用手指輕輕敲著桌麵:“如果這技術可以用來提升零件韌性,而我們的白口生鐵就是缺乏韌性無法車削加工……那是不是說,白口生鐵韌化之後就能成為可車削的鋼材?”


    各主任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我看八成能行!”


    “德國的技術,鬼子會也正常,他們可能就是這麽幹的!”


    “要不……咱們試試唄,反正又沒啥損失!”


    ……


    王學新暗道:其實鬼子挺冤的,他們根本就沒把這技術用上,開創性的將其中外結合恰恰是八路軍自己,不過那得一年後。


    說著說著,眾人又將目光集中到蘇欣身上。


    “可我……也不會呀!”蘇欣有些尷尬,接著就後悔的一歎氣:“我在大學時聽教授說起過,早知道就應該多問幾句了。”


    然後蘇欣就提了個建議:“要不,我們托個人去重慶問問?”


    眾人一聽這話就沒聲音了。


    先不說這去重慶千裏迢迢的,這到了重慶也會被人給盯著,就算找著人……誰知道那教授是不是也隻是說說而已?


    想了想,張萬和又將目光轉向了小東北。


    眼前不就有個現成的嗎?


    雖說不怎麽靠譜,但問問又不會掉塊肉!


    “王學新同誌,你再好好想想!”張萬和一臉期待,用相當和藹無比輕柔的語氣小心翼翼的問:“能記得鬼子是怎麽折騰的不?”


    “我想想啊……”王學新低下頭假裝回憶了一會兒,說:“我尋思著,鬼子應該是先把東西熔了,弄成炮彈殼的樣子,然後再……”


    “對,接著就該韌化了。”蘇欣馬上緊張起來。


    王學新頓了下,接著像開竅了似的抬起頭,手指飛快的在虛空中一點:“想起來了,他們把炮彈殼埋在礦石裏頭燒,燒他個幾天幾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亮劍之軍工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遠征士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遠征士兵並收藏亮劍之軍工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