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長有多年的戰鬥經曆,在戰場上什麽大風大浪都見過,早就練就了“泰山崩於前麵不改色”的膽氣。


    然而,他在聽說楚雲飛願意拿子彈生產線換火箭筒技術時就坐不住了,起身在指揮部裏焦急的走來走去。


    也難怪首長不淡定,這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首長長期與閻老西周旋,知道閻老西的太原兵工廠可不是玩虛的。


    它創建至今已有七十餘年的曆史,與沈陽兵工廠和漢陽兵工廠並稱民國三大兵工廠。


    更重要的還是,太原兵工廠與其它兵工廠不一樣,他自成體係生產的是晉造六五式步槍,這槍仿製的就是鬼子的三八大蓋。


    步槍用的是六五式,那子彈當然就是與三八大蓋通用的6.5毫米口徑的步槍彈。


    而八路軍手裏有大量的從鬼子那繳獲的三八大蓋。


    所以,擁有這樣一條子彈生產線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八路軍可以自產原裝子彈!


    從隻能撿子彈殼複裝,到能自己生產全套,這可是一大飛躍,不僅有可能解決卡脖子的問題,還能極大的提升部隊的戰鬥力!


    然而,把火箭筒技術給了楚雲飛,也就意味著八路軍失去了難得的技術優勢。


    考慮了一會兒,首長就停下腳步,對警衛員下令道:“馬上把張萬和找來,還有那個小東北!動作快!”


    不久,王學新就和張萬和一起走進了指揮部。


    王學新是在來時的路上碰到張萬和的,那時張萬和剛下山走到山腳。


    “去指揮部?”張萬和問。


    “是!”王學新回答:“首長讓我去一趟!”


    “可不也叫了我嗎?”張萬和嗬嗬笑道:“同時叫上咱們倆,估計是問跳雷的事了。這還用問嗎?上回打鬼子時就立了大功!肯定能行啊!”


    張萬和一路上都跟王學新討論跳雷的好處,甚至都想好了該怎麽跟首長匯報。


    <a id="ads" href="/">【本站首發,最快更新】</a>


    不過張萬和這一回卻是猜錯了。


    到了指揮部後,首長按捺著激動先讓兩人在桌前坐下,警衛員分別給兩人倒滿一牙杯熱水……這是根據地的習慣,這天寒地凍的,用牙杯裝著熱水既可以解渴又可以暖手。


    然後首長才說道:“李雲龍那邊傳來消息,晉綏軍打算用子彈生產線換我們火箭筒的技術!”


    張萬和手下一顫,牙杯裏的熱水都灑了出來。


    他吃痛的甩了甩手,嘴裏卻問道:“首長,這說的是生產步槍子彈的生產線?六九式?”


    首長嗬嗬笑著點頭道:“要是別的生產線,咱們就不考慮我也不為難了嘛!”


    王學新雖覺得這是好事,但不像首長和張萬和那麽激動。


    他們在子彈方麵就像是個窮怕的人突然發現一個寶藏,那是欣喜若狂。


    可對於王學新這個現代人而言,別人眼中的寶藏不過就是個小補丁,一條生產線而已,多大點事啊?


    首長說:“首先,我要知道,如果我們拿到這條生產線,能發揮多大的作用!”


    從這話就知道首長保持著冷靜和理智,或者也可以說是努力保持。


    這話有道理,如果生產線發揮不了作用,比如沒有原料、沒人維修保養或無法保證產量等等,那這生產線就隻是擺設,用技術去換當然不劃算。


    張萬和想了想,就慎重的回答:“原料暫時不是問題,我們儲存了許多彈殼和彈頭,估計用這些為原料就可以生產幾百萬發子彈!”


    原來,八路軍為了能生產複裝子彈,平時就有收集彈頭、彈殼的習慣,確切的說是紀律,明文規定打掃戰場和平時要注意收集彈殼和彈頭。


    但這些彈殼並不是全都可以用,有的開裂,有的嚴重變形,有的有缺口,平均生產一發複裝子彈就會有五個不合格的彈殼。


    這些彈殼丟了又可惜,畢竟是軍工緊缺的黃銅,生產又不會,當然也不能帶著打遊擊……


    於是軍工就想了個辦法,把這些彈殼就地掩埋,等到哪天能生產子彈或需要這些廢彈殼、彈頭了,再把它們挖出來重利用。


    到現在,就連張萬和自己都不知道埋了多少在地下,能生產幾百萬發子彈那都是往少裏說的。


    “另外!”張萬和補充道:“一直以來,我軍撿來的彈殼隻有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可以製成複裝子彈。但如果有了子彈生產線,利用率估計能提高到五分之四!”


    廢舊彈殼溶了重鑄,這其中需要考慮的就是生產時原料的浪費。


    “還有!”張萬和說:“生產線生產出來的是尖頭彈,即便沒有足夠的銅造彈頭,用鋼造彈頭也比原來的鋼製圓頭彈要好多了!”


    首長點了點頭:“所以,這不隻是量的增加,還有質的提升,是戰鬥力的飛躍!”


    “是的!”張萬和說:“至於維護、保養以及零件的問題,我們可以在交換時就提要求嘛!讓他們派幾個技術人員過來維護一段時間,我們跟著學,再要求他們提供些備用零件!”


    “對,他們要是不同意,咱們就不換!”首長說:“現在主動權掌握在咱們手裏,由不得他們不同意!”


    頓了下,首長又為難的說道:“但是,把火箭筒技術賣出去也同樣讓人頭疼喔!其它的不說,糧食買賣就此沒了!”


    晉綏軍要是買了技術自己會造,當然就不需要向八路軍買,於是糧食就成了問題。


    僅此一點就是個艱難的選擇:


    要子彈還是要糧食?


    前者可以在戰場上殺敵,後者則保證自己不至於餓死,兩者都是必須的。


    但偏偏隻能二選一……


    “其次。”首長說著就皺起了眉頭:“這技術如果隻是在晉綏軍手裏還好,但晉綏軍裏有許多漢奸,閻老西還與鬼子有來往,萬一讓鬼子學去了……”


    接下來的話就不用多說了。


    從民族大義的角度來說,晉綏軍甚至頑軍學會這技術也未嚐不可,因為都是鬼子的敵人,總體而言對華夏有利。


    但如果讓鬼子學去而火箭筒又是廉價可以短時間內大批量生產的東西。


    可想而知,以鬼子的工業能力隻怕會生產更多裝備部隊並反過來對付華夏軍隊。


    如果是這樣,那事情就不太妙了!


    這時,一直沒說話的王學新插了一句:“首長,咱們甭擔心這個!鬼子學不去,因為他們已經會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亮劍之軍工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遠征士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遠征士兵並收藏亮劍之軍工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