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王學新就接連收到幾個好消息:


    第一個好消息就是航母的“暴力拆除”進行得很順利。


    奧布裏打電話來對王學新說道:“你們的運氣很好,什麽情況也沒發生!”


    奧布裏電話裏的聲音十分興奮外加慶幸,這讓王學新感到有些奇怪:“你原本估計它會發生什麽意外,是嗎?”


    “是的!”奧布裏回答:“我原以為爆炸有可以震裂煙囪,但它沒有……”


    “你之前不是這樣說的!”王學新打斷了奧布裏的話:“你說它的裝甲有四百多毫米厚,我們不需要擔心什麽!”


    “你們的確不用擔心它的裝甲!”奧布裏回答:“我說的難道不是事實麽?”


    王學新被奧布裏這話給噎住了。


    什麽世道啊?


    科學家也會玩這一套騙人的把戲?


    而且王學新還給狠狠的坑了一把!


    如果這煙囪被炸裂呢?


    是不是就會沿著裂絞不斷往下擴大接著又是一個大工程甚至還留下安全隱患?


    幸運的是這一切沒有發生,於是航母改造就有可能在計劃的三個月內完成了。


    第二個好消息,就是艦載機飛行員的訓練已經順利進入模擬甲板飛行階段,除了一次有驚無險的飛行事故外飛行員零傷亡。


    負責訓練飛行員的鷹醬教官塔恩上校說:“這隻是暫時的,希望您有心理準備!”


    接著塔恩上校又問了聲:“你確定不為航母配俯衝轟炸機嗎?”


    “確定!”王學新回答得很堅定:“以後不要再問這個問題了!”


    這已經是塔恩上校第三次問這個問題了。


    “好吧!”塔恩上校無奈的回答:“之後會出什麽狀況,那是你們的事,與我無關!”


    “當然!”


    王學新這種做法的確與這時期艦載機的編製格格不入。


    這時代航母的艦載機通常由三部份組成:


    一是戰鬥機。


    它負責偵察、巡邏、爭奪製空權以及保護其它飛機作戰。


    二是俯衝轟炸機。


    顧名思義它就是掛載著航空炸彈俯衝目標軍艦實施精確投彈的。


    三是魚雷轟炸機。


    這種轟炸機主要是掛魚雷朝敵人投放魚雷。


    理論上一艘航母這三種艦載機都要,尤其是第二種也就是俯衝轟炸機應該說是取勝的關鍵……它是炸毀敵艦的主力,魚雷想要命中機動中的目標十分困難。


    但王學新卻一反常態的取消了所有的俯衝轟炸機保留了十架魚雷轟炸機。


    也就是說,航母可以裝載的47架艦載機裏有37架都是“野貓”戰鬥機,另10架就是“複仇者”魚雷轟炸機。


    這讓塔恩上校感到匪夷所思,因為這樣一來這艘航母幾乎就沒有攻擊力。


    王學新卻不這麽認為。


    因為他知道俯衝轟炸機將會被淘汰:如果能在戰機上裝飛彈,這種直接用戰機對著目標俯衝投彈的做法就是很危險而且也沒有必要。


    戰機為什麽要靠敵艦那麽近去麵對敵艦的防空火力?


    隔遠了在其火力之外發射飛彈不香?


    戰機為什麽要俯衝投彈保證精度?


    用激光被動製導不就行了?


    如果飛彈足夠先進,甚至就連魚雷轟炸機都可以省了。


    但王學新卻知道這時期的飛彈還不足以將敵艦擊沉,就像上回打“武藏號”一樣,命中了那麽多飛彈燒了那麽久也隻是破壞其防空火力及上層建築,甲板下的設施幾乎毫發無損。


    在將來的戰鬥中依舊有可能出現這情況,到時就需要魚雷轟炸機去發射魚雷將其擊沉了。


    第三個好消息,就是蘇禮國那邊的發光二級管順利研發成功了。


    會這麽快的原因之一是在此之前蘇禮國就另外組建了一個實驗室。


    這並不是說蘇禮國有什麽東西想瞞著圖靈,而是蘇禮國把這個實驗室當作自己和華夏研究員的學習基地,蘇禮國和他的學生就在這個基地互相探討共同促進。


    在此之前,這個被用作學習基地的實驗室已經能獨立生產出二級管、三級管了。


    現在王學新一要求,正好就把實驗室轉化為正式的研究所。


    王學新的確不希望這個項目讓圖靈知道……將來圖靈是要返回日不落的,沒必要讓他知道的當然就得藏著揶著,這關係到國家利益問題沒有一點私情可以講。


    原本王學新還以為蘇禮國在“镓”這種稀有金屬上會有困難。


    這東西從發現起到現在也不過幾十年,說是史上第一種先推測出來然後才發現實物的金屬:門捷列夫製作元素周期表時缺了一個坑,然後他就推測有這樣一種東西並推測出它的性質,結果不久後還真找到了。


    王學新還以為這種新玩意,華夏或許都沒有,正所謂物以稀為貴,蘇禮國應該很難找才對。


    誰想到因為镓這玩意在這時期根本就沒有經濟價值,而且獲取相對廉價容易所以在這時代很便宜,一美元都能買到幾百克……


    (注:镓是用生產鋁礦鋅礦的廢渣中提取的,原料價格幾乎為零,鋁廠還得感謝你幫其清理了垃圾。镓的價格是在發現它可以用作半導體材料也就是計算機大發展後價格才被炒高的,直到現代也隻需要兩元人民幣一克。)


    知道這個後,王學新就發現自己的思維錯了。


    镓這玩意的確是稀有金屬,市場規律也的確是“物以稀為貴”,問題是市場對它需求更少:它僅限於給科學家做實驗,人們還沒發現它的作用,於是不便宜才怪了!


    所以,蘇禮國不僅知道镓,他手裏還備了幾十克。


    王學新跟他說起用它製作發光二級管的時候,蘇禮國的確有些吃驚。


    他一是吃驚王學新居然也知道這玩意,看來的確不是常人!


    二是吃驚全球都沒人發現镓有這用處,王學新卻知道……這是怎麽回事?


    不過想了想,蘇禮國又覺得這很正常:晶體管也是王學新發明的,那麽他對晶體管肯定有更深入的認識和研究,會知道某種半導體發光也是情理中的事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亮劍之軍工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遠征士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遠征士兵並收藏亮劍之軍工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