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新關心的倒不是這些。


    因為此時關東軍的勝負其實不是掌握在關東軍手裏,更關鍵的是看海戰。


    可以這麽說:隻要八路軍在海上能擋住鬼子,那麽陸地上打敗關東軍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所以,王學新對陸地上的作戰關注度就沒以前那麽高了。


    他對新京的關注更多是在繳獲的工廠上……新京是鬼子建起的樣榜城,那裏遍布著大大小小各種工廠,這些工廠在為百姓提供工作崗位的同時也打造出了新京的繁華。


    以前這些工廠主要是掌握在鬼子移民或者漢奸手中,但現在不一樣了,它們已經成為八路軍發展工業的基礎。


    第二天張宗平就將一份清單遞到王學新麵前,報告道:“團長,這是我軍繳獲的工廠!很幸運的是這些工廠的破壞並不大,隻有一小部份被鬼子放火焚燒,除了幾家易燃的紡織廠搶救不及外,其它的大都完整的繳獲!”


    王學新滿意的點了點頭。


    他看了看清單,上麵對各種工廠按種類分類,然後再詳細的列出了地址、規模以及機器設備等。


    最多的是紡織廠,然後還有玻璃廠、家具廠、造紙廠,甚至還有自行車廠、縫紉機廠和鍾表廠。


    新京果然不一樣,鍾表廠和縫紉機廠在太原都沒有。


    原因無它,戰爭時期大家都窮基本買不起這些玩意,它們在太原甚至在奉天都沒有需求沒有市場,但新京卻是資本家們享受的地方,再加上鬼子打算在“偽滿洲國”長期發展於是不惜血本的打造,結果這些在其它城市基本看不到的技術性輕工業在新京遍地開花,鍾表廠甚至有十幾家之多,生產出的鍾表許多都是用於出口的。


    見王學新看得十分詳細,張宗平就有些奇怪。


    “團長,我們不應該優先發展重工業嗎?”張宗平問:“這些玩意都是小打小鬧,對我們眼前的戰爭沒什麽幫助吧?”


    王學新明白張宗平為什麽會這麽說,他這是受毛熊的影響。


    毛熊就認為輕工業與國家強大關係不大,重工業卻是鋼鐵、火車、拖拉機甚至坦克、軍艦這些東西,它們與戰爭直接相關。


    因此,重工業是否發達直接影響軍事裝備的先進性。


    至於輕工業,那些都是百姓生活是否方便的問題。


    客觀來說,戰爭狀態下的確是重工業更重要,因為它決定了能否打敗敵人的問題。


    隻有打敗敵人保證本國的安全,輕工業這種關乎民生的東西才有意義,否則輕工業再發達也是敵人的戰利品。


    然而,王學新卻更看重輕工業。


    這不隻是因為輕工業關乎民生,更因為他知道毛熊一味發展重工業忽視了輕工業,在不遠的將來會直接導致其國內工業嚴重失衡。


    簡單的說,就是華夏用罐頭可以從毛熊那換來飛機,還有盆盆罐罐這些東西都可以從毛熊那換來推土機、挖掘機以及各種技術,而且還是以很便宜的價格。


    尤其這裏還是東北距離毛熊很近,隻要開通一條鐵路通往毛熊源源不斷的把這些輕工業品運過去,那對華夏而言就是財源滾滾啊!


    在這基礎上再發展重工業就不難了。


    當然,王學新是不能這樣回答張宗平的。


    “重工業是解決戰場勝負問題!”王學新回答:“但我們還有這方麵問題嗎?”


    張宗平點頭表示同意。


    王學新這話其實也沒錯,毛熊也許需要發展大量的重工業保證軍隊的戰鬥力,因為它需要的是坦克海、大炮群以及批量的戰機。


    但八路軍,原則上隻需要發展好自己的飛彈就能在戰場上占據優勢了。


    所以,八路軍現在更需要考慮的是民生問題也就是輕工業。


    不過這也不是說八路軍不發展重工業,半履帶汽車、火炮、坦克等都在造著,戰機還打算發展到噴氣式神機米格15呢!


    想了想,王學新就說道:“穩定後,就把半數工廠賣出去!”


    “賣出去?”張宗平吃驚的望向王學新,問:“賣給誰?”


    “誰買得起就賣給誰!”王學新回答。


    “可是這……”張宗平遲疑著說道:“團長,上級能同意嗎?”


    “我會向上級請示的!”王學新說:“我們需要更多的資金研發和生產先進的戰機,為了戰爭的需要!”


    “是!”張宗平應了聲就不再說什麽了。


    王學新這麽做其實不是因為資金原因。


    因為之前與鷹醬、毛熊的交易基本都是用技術或裝備交換的,而且八路軍往往是以小博大占了許多便宜。


    當然,這同樣也可以成為借口。


    因為發展新款戰機的確需要很多錢……米格15生產線是沒有任何國家可以賣給華夏了,這需要華夏這裏買一些設備那裏進口一些機械完善,因此需要資金倒是真的。


    隻不過王學新完全可以像以前一樣通過某種裝備或技術與之互換。


    王學新不這麽做,是希望能盡快在華夏建立起市場經濟體製。


    發展工業不像想像的那麽簡單,隻要工廠、人工,再加上需求就可夠了。


    它還需要一套合理的運作體製。


    八路軍因為受毛熊的影響有段時期走向了計劃經濟……它的出發點是好的,不願意資本掌握在資本家手裏讓資本家剝削百姓。


    於是企業、工廠都由國家控製,百姓為國家工作吃大鍋飯,希望能形成了一種平等的沒有階級沒有剝削的社會。


    然而,這會造成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彼此之間沒有競爭,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拿的全是一樣的工資。


    那麽,身為個體為什麽還要幹多幹好呢?


    磨洋工不好嗎?


    其結果就是工廠質量銳減生產效率低下,最終誰都沒飯吃。


    王學新希望能夠乘著這戰爭時期的特殊性先把市場經濟搞起來並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比如以需要資金為借口出售企業,這些出售給私人的企業就會與國有企業形成競爭關係進入良性循環。


    隻有這樣,華夏才能真正走上工業化的道路。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亮劍之軍工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遠征士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遠征士兵並收藏亮劍之軍工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