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運抵華夏的是鷹醬的雷達。


    王學新甚至都沒看到這款雷達,因為它是直接運送到三家店去的。


    這東西無論是從生產還是從應用角度說都不太適合放在利源,雖說利源是大後方比較安全。


    從生產角度來說,雷達需要許多零部件……主要部件依舊是從鷹醬進口,這是沒辦法的事,有許多東西比如電子管、顯示器和數據錄取設備等等,這些東西八路軍連聽都沒聽過更別說生產了。


    但雷達的生產依舊需要放在三家店。


    因為在平時維護時總是時不時需要一些螺絲、鋼製構件或其它技術水平低的部件,有時還需要用到一些工具。


    利源基本沒有這些東西,三家店作為八路軍的工業中心在這方麵就齊全得多了。


    這也是現代所謂的“工業聚落”的現像,某個行業其實是聚在一起才更容易發展,因為這樣一來零部件的運輸成本會少得多也更容易得到技術支持。


    軍事方麵,雷達這玩意也需要放在靠前的位置,這樣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比如鷹醬用於交易的這款mark3雷達偵測距離16000碼(約14公裏),放在利源這個大後方肯定無法發揮多大的作用。


    如果在利源生產的話,生產後又要千裏迢迢的把它運到前線,這就是吃飽沒事幹給自己找罪受。


    王學新之所以會要這款mark3型雷達,是因為在mark3型雷達前,鷹醬的雷達技術一直都不如日不落,直到這款雷達出來後才與日不落持平。


    這也就是說,這款雷達已經可以算是世界領先水平了,雖然此時鷹醬還有更先進的mark8。


    王學新不是不想要mark8,但是很無奈……這款雷達就連鷹醬也是剛研發出來剛裝備,對外還是軍事機密,王學新按常理應該是在“不知道”的狀態。


    如果王學新要求mark8,那麽孫爾威反過來就會問上一句:“你怎麽知道這款雷達的?你在我們內部布有間諜?”


    所以還是算了,mark3也行,反正王學新希望得到的不是雷達本身,而是追求將雷達的技術小型化並用在飛彈上。


    在這一點上王學新的目標很明確,他絕不會跟在鷹醬的屁股後頭追。


    因為王學新很清楚,以八路軍現在的工業水平和科研水平,如果在鷹醬後頭追,想要趕上鷹醬是幾乎不可能的,就算有係統加持也很難做到……係統給的隻是技術,並沒有給出設備、材料、人才。


    所以,王學新不會在雷達這方麵與鷹醬競爭,他就打算專心發展飛彈。


    隻要把飛彈做大做強了,以後想要什麽技術想要什麽設備會沒有?鷹醬毛熊這一個個的還不都得可憐兮兮的排著隊來換?


    為了三家店的發展,王學新甚至還在三家店開辟了一個新機場。


    這機場不僅是為了鷹醬後續方便把零件運送到三家店,更是為了保障三家店空域的安全……三家店作為八路軍重要的工業中心,可不能動不動就被鬼子轟炸機炸成廢墟。


    接著王學新就把蘇禮國給派到了三家店。


    臨行時王學新交待蘇禮國:“雷達和電子管這些方麵就有勞蘇老了,不過,我軍的目標並不是把它這些東西做得多好,而是要把這些東西做小,明白嗎?”


    王學新看過這時代的電子管。


    現代的電子管就像是一個比鉛筆還細一些的玻璃管,有的還更小,但這時代的電子管一個個的都像草莓那麽大,要是用這玩意整成的計算機塞飛彈裏,隻怕其它啥都別帶了。


    “做小?”蘇禮國聽到這話就有些奇怪了:“團長,做小了有什麽意義嗎?”


    也難怪蘇禮國會這麽問。


    要知道雷達這東西體積大些其實沒什麽關係,因為它基本是建在山上的一個雷達站,要麽就是組裝成一個車載雷達,從實戰角度來說將零件做小了是很不劃算的,還不如把資金和精力放在如何提高雷達的功率增加探測距離上。


    王學新沒有解釋太多,他回答道:“當然有意義,比如軍用無線電!”


    蘇禮國“哦”了一聲點了點頭,體積做小了就更容易隨身攜帶。


    蘇禮國根本就沒想到,王學新心裏其實另有打算,隻是此時不太方便說而已。


    又過了七八天,鷹醬第一批c47一共24架就在利源機場降落了,這些c47飛來的同時還裝載了王學新要求的五千套跳傘裝備,另外還帶了王學新購買的生產電子管的設備和材料。


    不過當然,它們依舊是要送到三家店,所以,c47在利源降落加個油後要繼續往南飛。


    c47這種運輸機同樣也適合放在三家店而不是利源。


    利源隻是個“拉5”基地,隨著八路軍的戰線往前推移,利源機場的價值也在慢慢減少,此時它基本是用來測試剛出廠的“拉5”戰機以及為故障的“拉5”維修或更換發動機了。


    如果把c47這種運輸機放在利源這一窮二白的地方又能發揮什麽作用呢?就隻是擺著樣子好看吧!


    但如果放在三家店機場就不一樣了,它們可以源源不斷的把機械化部隊所需要連發步槍的彈藥運送到前線,另外還有三家店生產的軍事物資,比如壓縮餅幹、罐頭等等,要麽就是從延長油田把燃油往前線送。


    這其中是彈藥和燃油占大頭,其中尤其是燃油……自從八路軍組建了幾支機械化部隊以及兩支航空隊後,這耗油量呈直線上升的趨勢而且一點都沒減緩的跡像。


    這是由於“拉5”戰機不斷的生產並投入戰場以及半履帶汽車大量裝備的原因。


    如果不是因為獨立團先後打下了火車站和大同繳獲了大量的燃油,隻怕這時候八路軍的機械化部隊都要停擺了。


    王學新也在為這事發愁。


    客觀的說,這樣運送補給其實並不劃算。


    c47是軍用運輸機,它應該是在危險地區以及緊急情況運送補給才對,而不是後方來回奔波運油運彈。


    這麽做本身就是對燃油的一種消耗……c47耗油可不少,而且還是昂貴的航空燃油,另外這也會損耗c47的壽命,基本是一種得不償失的狀態。


    然而,怎樣才能提高效率解決運輸問題呢?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亮劍之軍工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遠征士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遠征士兵並收藏亮劍之軍工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