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齊策》一。
博弈博弈,博指六博,始於春秋,戰國秦漢時在民間和宮廷都很盛行。東漢時有人寫了一本《博經》,專門介紹六博的玩法,早已散佚。在馬王堆漢墓中出土了一套完整的博具。六博的場麵也見於漢畫像磚石。六博的玩法大致是在博的兩端各放六隻棋子,兩人對坐,一人執白棋,一人執黑棋(或采取其他的區別方法,如一方畫虎,一方畫龍),滾動骰子,依出現的字數行棋。決定勝負的方法,有不同的說法,或說六隻棋子中,有一隻叫“梟”,其餘五隻名“散”,以“梟”為貴。“梟”可以吃掉對方的“散”,“梟”在“散”的幫助下可以殺掉對方的“梟”,以殺“梟”為勝。或說到東漢時,棋局當中有一方塊,叫“水”,“水”中放“魚”,得“驍”棋後即入水食“魚”,亦名“牽魚”,每牽一“魚”,獲二籌,翻一“魚”,獲二籌,最後誰得的籌碼多,誰就為勝。六博根據擲得的彩行棋,有很大的偶然性,故班固《奕旨》雲“夫博懸於投,不專於行。優者有不遇,劣者有僥幸;踦拿相淩,氣勢力爭,雖有雄雌,未足以為平也。”弈是圍棋,比賽方法與六博不同,按規則行棋,講究爭奪地盤,圍死敵人,勝負決定於棋藝的高低。行樂錢滿城中山靖王劉勝之妻竇綰的墓中出土了一套“宮中行樂錢”和一枚銅骰。“宮中行樂錢”共四十枚,外圓內方,形狀與銅錢相仿,其中二十枚上分別鑄有自“第一”至“第十九”的字樣,另二十枚則鑄有三字或四字一句的韻語,如“聖主佐”、“得佳士”、“樂無憂”、“飲酒歌”等。銅骰子徑長二點二厘米,有十八個麵,各個麵上分別用金銀錯出“一”至“十六”的數字和“酒來”、“驕”字樣。其比賽方法可能類似六博,先投骰再行錢,輸者罰酒。竇綰將“宮中行樂錢”帶進墳墓,表明她生前很愛好這一活動。第三節雜技秦漢雜技表演大放光彩,常見的項目有角抵角抵源出於古老的“角力”,至秦二世時更名“角抵”。應劭說“角者,角材也。抵者,相抵觸也。”文穎說“兩兩相當,角力,伎藝射禦,故名角抵也。”可見角抵類似現今的摔跤。975年,在湖北江陵鳳凰山秦墓出土的一件木篦的上部弧形背麵的畫麵上,三個男子赤臂,穿短褲,翹頭鞋,右邊兩人正在進行熱烈而緊張的角抵比賽,左邊一人平伸雙手,似為裁判。畫麵上部有一帷幕飄帶,說明這場比賽是在帷幕中進行的。
履索履索即走繩。《晉書·樂誌》載“後漢正旦,天子臨德陽殿,受朝賀,以兩大繩係兩柱頭,相去數丈,兩倡對舞,行於繩上,相逢切肩而不傾。”沂南漢畫像石上的履索圖像,是在地上立兩個三角架,橫係一根粗繩,繩頭固定在木柱上,繩上有三個小孩,中間一個雙手撐繩倒立,站在繩兩端的兩個小孩,手中分別拿著木橦、戟,舉足向繩中間走去。繩下立著四把刀,顯得十分驚險。
緣竿緣竿俗稱“都盧尋橦”,類似現代的爬竿運動,其表演形式是立一竿於人額上,或於地上,或於車上,或一人仰身躺在地上,雙腳抬起,支撐一竿,在竿上,有一至三人表演各種險技。在沂南漢畫像石上,有一人於額上立一十字形長竿,竿上橫木的兩端,有兩個小女孩在翻轉著,竿的頂端有一圓盤,一個小女孩用腹部在盤上旋轉。
疊案疊案類似現代在桌、凳等物上表演倒立等活動的雜技。疊案的表演形式是伎者先於一案上表演,逐漸累疊,多者達十二案。在四川彭縣出土的畫像磚上,有一位頭梳雙髻的女伎在重疊的十二案上表演倒立,以雙手著案,彎腰,腳後伸,臉向上,似乎見腳跟。在四川德陽縣出土的一畫像磚上,伎者在六案之上表演倒立,旁邊一人手扶疊案,故作驚駭狀,給人以驚險之感。
衝狹張衡《西京賦》中說“衝狹燕濯,胸突銛鋒”,張銑釋“狹”曰“狹,以其為環,插刀四邊,使人躍其中,胸突刀上,如燕之飛躍也。”薛綜注雲《文選·西京賦》李善注。
“卷簟席,以矛插其中,伎兒以身投,從中過。”可見“衝狹”的表演方式是以草木編成草環,環上插刀矛等兵器,刃尖向內,伎者從中穿過。
旋盤旋盤的表演方式是伎者頭頂一竿,竿端頂一盤,使之旋轉。在四川和山東漢畫像磚、石上都可以見到這一活動場麵。
扛鼎扛鼎是雙手把一沉重的大鼎舉起。這是一項強體力的活動,史書中也往往以力能扛鼎來形容一個人力氣之大。如西楚霸王項羽,“力能扛鼎”。轉石轉石是將若幹個大石滾串聯成一線,由一人猛力啟動第一個石滾,使個個石滾撞擊而滾動。張衡《西京賦》中有“轉石成雷,霹靂激而增響”的描寫。
弄丸劍弄丸劍又叫跳丸劍,其表演方式是以手拋接數丸或數劍於空中,往複不絕,也有丸劍並用,飛丸兼飛劍的,丸劍的數目從一至九不等。據說大秦來的幻人,“善跳丸,數乃至千”。
手搏手搏又稱卞,即徒手相搏,技術高超者,可以與持兵器的人相搏而不傷。《漢書·藝文誌》中有《手搏》六篇,皆已散佚。
戲獸張衡《西京賦》中說“熊虎升而拿攫,猿狖超而高援,怪獸陸梁,大雀踆踆踆,白象行孕,垂鼻麟囷”,就是玩獸的場麵。
弄蛇在山東嘉祥武氏祠左室第五石上有一弄蛇圖,圖上三人,當中一人雙膝並攏跪在地上,右臂著地,側身蜷伏,兩臂相交,左臂挾一蛇,蛇頭直立,蛇尾盤曲;左邊一人長袍高冠,左手持斧;右邊一人長袍不冠,持一錘,兩人似為保護人。此外,還有一蛇飛舞於上,並有蜥蜴之類的東西點綴其中。《史記·項羽本紀》。
《後漢書·西域傳》注引魚豢《魏略》。
魔術張騫“鑿空”以後,中西交通開辟,從西方傳入了魔術表演。《史記·大宛列傳》載,漢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08年),安息“以大鳥卵及黎軒善眩人,獻於漢”。《索隱》引《魏略》雲“黎軒多奇幻,口中吹火,自縛自解。”又《後漢書·西南夷傳》亦載,安帝時,撣國(今緬甸)獻大秦幻人,“能變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馬頭”。
第五十一章婦女傳在悠久的封建社會中,男耕女織,婦女在社會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社會生產以外的領域中,婦女當有不少的貢獻,但記載缺乏,不可詳考了。兩漢婦女見於記載者,有後妃,有公主,有起義領袖,有學術才女。
第一節母後幹政母後幹政,是在西漢初年由呂後開始的。當呂後還是皇後的時候,她敢於殺了開國的功臣,顯示出她掌權的。漢高祖死後,呂後嚴重違背了惠帝的意願,殺害了戚夫人和趙王如意。惠帝死後,她臨朝稱製達八年之久,在很大程度上動搖了漢的統治。但這種尖銳的宮廷鬥爭並沒有怎樣影響社會秩序的安定,所以司馬遷稱頌“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呂後可以說是有政治才能而手段狠毒的女主。景帝時,竇太後好黃老,阻礙了一些儒生的仕進之路。西漢末年,元後信賴外家,導致王莽以新代漢。
東漢時期,母後幹政現象特別顯著。其後臨朝稱製者就有竇、鄧、閻、梁、竇、何六位太後。清人趙翼約舉六後的事跡說“章帝時,竇後專寵,有梁貴人生和帝,竇後養為己子,而陷貴人以憂死。章帝崩,和帝即位,竇為太後稱製。和帝崩,皇後鄧氏為太後,立殤帝嗣位,殤帝殂,太後又立安帝,終身稱製。安帝崩,皇後閻氏為太後,立北鄉侯懿嗣位,身自臨朝。未幾,懿殂,宦官孫程等迎立順帝,太後乃歸政順帝。順帝崩,皇後梁氏為太後,立衝帝,身自臨朝。衝帝殂,太後又立質帝,猶秉朝政。質帝為梁冀所酖,太後又立桓帝,數年歸政。桓帝崩,皇後竇氏為太後,立靈帝,仍自臨朝,後其父武為宦官所害,太後亦遷於南宮。靈帝崩,皇後何氏為太後,立子辨嗣位,身自臨朝,尋為董卓廢弑。”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婦女在一定條件下,也可擁有最高的權力,這是研究曆史的人所應注意的一大問題。《史記·呂後本紀》。
《廿二史劄記·東漢鄉母後臨朝外藩入繼》。
第二節公主和親解憂公主,西漢楚王劉戊的外孫女,武帝太初年間出塞,遠嫁烏孫。
烏孫原為匈奴右臂,後與漢通好,願與漢和親,為昆弟。漢曾於元封中,遣江都王建之女細君公主嫁於烏孫。因語言不通,又遠在異鄉,細君思鄉心切,曾上書武帝要求回歸故裏。武帝令她“從其國俗,欲與烏孫共滅胡”。烏孫王死,遂續嫁王孫。不久,細君公主死,漢廷又以解憂為公主,繼續對烏孫推行和親政策。
昭帝時,匈奴與車師為一,共侵烏孫。公主上書報告了這一情況,並請求昭帝出兵。適逢昭帝死,宣帝即位,公主又與烏孫王上書說,匈奴使使謂烏孫交出公主,欲隔絕漢,請求漢出兵與烏孫共擊匈奴,以解救烏孫王和公主。於是,漢發兵十五萬,同烏孫一起,直搗匈奴右穀蠡王庭,斬獲首級四萬餘,各種牲畜七十餘萬頭,給了匈奴以沉重的打擊。
解憂在烏孫期間,曾兩次從俗。她嫁到烏孫後不久,烏孫王死,又續嫁其叔父肥王及烏孫王前妻的兒子狂王為妻,並生有四男二女。甘露三年(公元前5年)解憂70餘歲了,她的兩個兒子病死。於是她上書宣帝,請求“得歸骸骨,葬漢地”,攜孫兒孫女,回到長安。宣帝賜以公主田宅、奴婢,奉養甚厚,朝見儀比公主。甘露五年,解憂公主死。從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0年)出塞到宣帝甘露三年,她在烏孫生活了五十年。在此期間,漢和烏孫基本上一直保持了良好的關係。
王昭君,字嬙,東漢南郡(今湖北興山縣)人。元帝時,她以良家女選入後宮。昭君入宮數年,未得進見。
當時,東漢和匈奴的關係重新修好,南匈奴呼韓邪單於來朝請求和親。
元帝以宮女五人賜之。王昭君得知後,特請求行。呼韓邪臨行前,元帝為了表示友好,還專門請呼韓邪過目所賜女子,昭君豐容靚飾,光彩照人。元帝很後悔,可是最終還是送昭君出塞。
王昭君到匈奴後,與呼韓邪生有二子。呼韓邪死後,其前妻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書請求歸漢。成帝令從胡俗,她從命為後單於閼氏。
昭君後來死於匈奴,唐杜佑《通典·州郡》九“金河”下,提到“王昭君墓”。昭君墓上草色常青,故又稱之為“青塚”。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有一座昭君墓,不知建於何時。
昭君出塞,對漢朝和匈奴的友好關係有著良好的影響。
2本節材料依據《漢書·西域傳》下及《後漢書·南匈奴傳》者,不另一一注出。參見《漢書·匈奴傳》。
《太平環宇記》卷三八。
第三節呂母起義王莽末年農民大起義的序幕,是由一個名叫呂母的婦女揭開的。
呂母,琅邪海曲(今山東日照境內)人,家資數百萬。天鳳元年(公元4年),她做縣吏的兒子因犯小罪,被縣宰處死。呂母為了替兒子報仇,“密聚客”,以家財釀醇酒,買刀劍衣服。有來飲酒的少年壯士、無錢者,呂母賒酒給他們;穿著單薄者,則借給衣裳,不問多少。數年以後,呂母的家財殆盡,大家都準備償還所欠債物。呂母傷心地說我厚待諸君,非為求利,隻因縣宰屈殺了我的兒子,我想報仇。大家聽了,都很同情。這樣,呂母集中了好幾千人,自稱將軍,攻破了海曲縣城,捉住縣宰。諸縣吏叩頭為縣宰請命。呂母說我兒犯小罪,不當死,而為縣宰所殺,殺人當死,有什麽可請求的!說罷,便殺了縣宰,以其首祭子塚。
後來,呂母的隊伍發展到一萬多人的光景3,這時,呂母的活動就不限於為兒子報仇了。公元7年,王匡、王鳳等在綠林(今湖北當陽境內)起義,公元8年,樊崇等在莒縣(今山東莒縣)起義,起義軍開始出現了浩浩蕩蕩的形勢。
約公元22年,呂母病死,她的部下基本上轉入樊崇的隊伍。這時樊崇的隊伍已成為著名的赤眉軍。
在呂母起義後不久,公元2年,平原(在今山東平原境內)女子遲昭平,能說經,也聚集了數千人在平原起義,但因缺乏記載,情況不明。
2本節材料依據《後漢書·劉盆子傳》者,不另作注。
3荀悅《漢紀》卷三十稱琅邪女子呂母,為子報仇,黨眾浸多,至數萬人,號曰赤眉。這可見呂母部隊同赤眉軍關係是很密切的,因而被看作一支隊伍了。
第四節班昭著書班昭,字惠班,一名姬。扶風曹世叔妻。世叔早死,史稱班昭有“節行法度”。
班昭博學高才,其兄班固去世後,所著《漢書》有八表和《天文誌》尚未完成。班昭奉和帝詔續而成之。和帝數召班昭入宮,師事皇後諸貴人,所以又稱她作“大家”。和帝還詔她為所貢獻異物作賦頌。後來鄧太後臨朝,有事總要找班昭議論,並封昭子為關內侯,官至齊相。當時《漢書》剛剛完成,書中還有不少要上下互通的地方。於是班昭在樓上講《漢書》,同郡馬融在樓下受讀通寫。後來班昭死,又詔融兄馬續繼昭成之。
永初中,鄧太後的兄弟、大將軍鄧騭,上書請求還歸故裏。起初,鄧太後不肯,征求班昭的意見,班昭上疏說“妾聞謙讓之風,德莫大焉《論語》說‘能以禮讓為國,於從政乎何有。’由是言之,推讓之誠,其致遠矣。今四舅深執忠孝,引身自退,而以方垂未靜,拒而不許,如後有毫毛加於今日,誠恐推讓之名不可再得。”她勸太後答應了鄧騭的要求。
班昭作《女誡》七篇,其辭曰“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餘寵,賴母師之典訓。年十有四,執箕箒於曹氏,於今四十餘載矣。戰戰兢兢,常懼黜辱,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夙夜劬心,勤不告勞,而今而後,乃知免耳。吾性疏頑,教導無素,恒恐子榖,負辱清朝。聖恩橫加,猥賜金紫,實非鄙人庶幾所望也。男能自謀矣,吾不複以為憂也。但傷諸女方當適人,而不漸訓誨,不聞婦禮,懼失容它門,取恥宗族。吾今疾在沉滯,性命無常,念汝曹如此,每用惆悵。閑作《女誡》七章,願諸女各寫一通,庶有補益,裨助汝身。去矣,其勗勉之!”《女誡》後來流傳甚廣,成為對婦女施教的封建規範。馬融善之,令妻女習之。班昭丈夫曹世叔妹,不同意班昭的觀點,作書問難,其書不傳。
班昭七十餘歲卒。所著賦、頌、銘、誄、問、注、哀辭、書、論、上疏、遺令,凡十六篇,由其兒媳丁氏撰集之,又作《大家讚》。
班昭的姑母也是一個女才子,孝成帝初即位時,她被選入後宮。開始為少使,不久得幸於成帝,立為倢伃。班倢伃能誦詩,熟讀古箴之書,每日進見皇上,必依法古禮。
後來,班倢伃失寵。鴻嘉三年(公元前8年),她同許皇後受趙飛燕僭告,許皇後坐廢。班倢伃對皇上說我聽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修正尚未蒙福,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愬,如其無知,愬之何益,故不為也。成帝聽了,甚憐憫之,於是賜黃金百斤。
班倢伃恐再受趙氏之害,退處東宮。成帝崩後,充奉園陵。死葬園中。
班倢伃著作之傳世者,《漢書·外戚傳》下收其自傷之賦一首,《昭明文選》收其《怨歌行》一首。
本節材料依據《後漢書·列女傳》、《漢書·外戚傳》下者,不另一一作注。第五十二章雜傳田橫、季布、東方朔、朱雲都未建立什麽功業,然各能以其言行獲於當時,留傳後世,其事跡不可沒也。
第一節田橫和五百壯士田橫,齊人,故齊王田氏族的後裔。他和兄長田儋、田榮,都是狄縣(今山東省青高縣東南)的豪族。
秦末陳勝起義時,田橫隨其兄殺狄令,東略定齊地,舉兵抗拒諸侯,並趁亂擴充齊的地盤。後來田儋被秦將章邯殺死,田榮也被項羽擊敗而死。田橫收齊散兵,反擊項羽。他趁項羽與劉邦撕殺之際,奪回了齊的城邑,立田榮子廣為齊王,自己為相,專國政,既不為楚,也不為漢。
公元前204年,漢王劉邦派儒生酈食其說齊歸漢。酈食其對齊王說“王知天下之所歸,則齊國可得而有也,若不知天下之所歸,即齊國未可得保也。今漢王已據敖倉之粟,塞成皋之險,守白馬之津,杜大行之阪,距蜚狐之口,天下後服者先亡矣。王疾先下漢王,齊國社稷可得而保也,不下漢王,危之可立而待也。”田橫覺得酈食其說得不錯,便撤去守備,準備依附於漢。韓信聽說酈食其不費一槍一馬便為漢王下齊七十餘城,出兵襲齊。田橫大怒,以為酈食其不講信義,耍弄了自己,便烹殺酈食其,然後東走梁地,投靠了當時正值中立的彭越。
劉邦定天下後,封彭越為梁王。田橫因殺了酈食其,害怕劉邦報複,就跑到了海州東海縣一島上據守,跟從者有五百餘人。劉邦素聞田橫三兄弟定齊,齊多賢能者。他擔心以田橫在齊人中的威信,長期留在海島中,會生後患,對漢不利,便下詔赦去田橫之罪,召他回朝。田橫不肯,他說“臣烹陛下之使酈生,今聞其弟酈商為漢將且賢,臣恐懼,不敢奉詔。”他表示願為庶人,守海島中。
可是劉邦不肯罷休。他一麵詔令酈商,如有敢傷害田橫人馬從者的,夷族,一麵又派使者對田橫說“田橫來,大者王,小者侯。不來,舉兵加誅。”田橫無奈,隻得隨使者前往洛陽。
田橫深知劉邦是不會輕易放過自己的,他這樣做,不過是為了看看自己的長相。田橫當年與劉邦都南麵稱王,平起平坐,如今要他北向稱臣,這使他感到羞辱。他烹了酈食其,現在卻要與酈生的弟弟同為劉邦做事,即使酈商因懼劉邦之威不敢把他怎麽樣,他難道不羞愧嗎?因此,當他隨使者來到離洛陽三十裏地的屍鄉驛站,洗沐完畢,便把自己的心裏話跟從客說了,並要他們割下自己的頭,送給劉邦。說完,便自殺了。
劉邦見到田橫的頭顱,流著淚說“田橫起自布衣,兄弟三人更王,豈不賢乎!”隨後發卒二千人,以王者禮葬田橫,又拜田橫從客二人為都尉。不想兩個從客將田橫墓側鑿開,自剄在墓裏。劉邦聞之大驚,於是他使使者召尚在海島的其餘500人,那些人聽說田橫死了,也都紛紛自剄身亡。
本節材料依據《史記·田儋列傳》及《漢書·田儋傳》者,不另作注。《史記·酈食其列傳》。
第二節季布“一諾百金”
季布,楚人。以任俠名聞於時。楚漢相爭,他為項羽手下大將,數圍困漢王劉邦。劉邦稱帝後,拜他為郎中。
季布為人耿直,不善阿諛奉迎。孝惠帝時,他任官中郎將。那時漢皇朝和匈奴的關係不好。匈奴單於寫信給呂後,呂後覺得其中有侮慢之意,便召集諸將商議付伐匈奴之事。上將軍樊噲說,他願率十萬眾橫行匈奴中,諸將也都阿呂後之意,表示讚同樊噲的意見。季布對呂後說,樊噲這是當麵欺謾,當斬。當年高皇帝率四十萬兵馬被圍困於平城,這事你應清楚,因為你也在其中,可現在你卻說以十萬兵橫行匈奴中,這不是當麵欺謾嗎?秦以事於胡修長城而使得陳勝吳廣起義,這創傷至今未複,樊噲又當麵奉諛,這要搖動國家的根基!諸將聽了季布的話都很恐慌,怕呂後動怒。呂後罷朝,從此以後再不議論討伐匈奴的事兒了。
孝文帝時,季布為河東守。有人向孝文帝推薦季布,說他是賢者。文帝便詔季布到京城,想提升他為禦史大夫。季布來到京城後,又有人向文帝說季布好喝酒,難以接近。文帝又放棄了原意。季布留在京城整整一個月無所用事。於是他麵見文帝說“臣因為陛下的恩寵任河東守,今陛下無故召臣,大概是有人向您說了我的好話。今臣至,卻又無所受事,大概又有人向您說了我的壞話。陛下以一臣之譽召臣,又以一臣之毀去臣,陛下這樣做,我隻恐怕有人會利用您這一點的。”文帝聽後,很慚愧。季布辭官而去。
季布最為人稱道的是他的語言信實,說話算話,當時人曾流傳著這樣的話“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季布的軍功政績都為人們所忘記,而季布“一諾百斤”的佳話卻為人們所稱頌。在那個動亂的時代,做到這一點是極不容易的。唐代詩人李白在他的詩中,把“一諾”和“千金”聯係起來,於是又有“一諾千金”的說法。這當然是一種誇張,但也可見這事受到重視,曆久不衰。
本節材料依據《史記·季布列傳》及《漢書·季布傳》者,不另作注。見唐李白《李太白詩十·敘舊贈江陽宰陸調》“一諾許他人,千金雙錯刀。”第三節東方朔的滑稽東方朔,齊人,以善滑稽著稱。
武帝初即位,舉天下賢良方正。東方朔也在被舉薦之中。別人上書都說天下得失之策,而多被武帝罷之令歸。東方朔上書則陳述自己的德才,自薦可為天子大臣。這書用了三千牘,費時兩月才讀畢,因其“文辭不遜,高自稱譽”,武帝以為奇才,令他待詔公車。不久,又待詔金馬門。後拜為郎中,常在側侍中。
東方朔說話詼諧有趣,常於調笑中直言切諫。武帝很喜愛與他交談,還常常賞賜他錢帛。有人對武帝說,東方朔把所賞錢帛全都花費在婦人身上;又有人說,東方朔不拘禮節,不等割肉大臣來到就先自分割賜肉,還帶回家去。武帝說,東方朔在事無所求,你們不如他。
建元三年(公元前38年),武帝要把南山一帶提封頃畝,增為上林苑,供自己弋獵消遣。東方朔進諫武帝,不要取民膏腴之地,這樣做,會“上乏國家之用,下奪農桑之業,非所以強國富人”,於國於民都不利。武帝拜東方朔為太中大夫給事中,賜與黃金百斤,而沒有聽從規勸,遂起上林苑。武帝的侄兒昭平君,醉殺主傅,被投入內官治罪。廷尉以他是公主之子,上奏請議。左右的人都為昭平君說情,武帝也垂淚歎息,但仍舊以法治罪。這時,東方朔上前為武帝敬酒。下朝後,武帝責備東方朔敬酒不看時辰。東方朔卻說“我聽說樂極生悲,哀極陰損,我敬酒是明示陛下正而不阿,不再因此事而悲哀。”東方朔前因酒醉入殿中,遺尿殿上,被劾為不敬,有詔免為庶人,待詔金馬門。因此事而複為中郎。
武帝時,天下侈靡趨末之風很盛。武帝想改變這種風氣,便問東方朔用什麽辦法來教化人民呢?東方朔說,孝文帝身為天子,崇尚節儉,以道德為麗,以仁義為準,於是天下望風成俗,昭然化之。今陛下大興土木,奢侈成風,而想使民獨不奢侈失農,實在是困難。陛下如能“推甲乙之帳,燔之於四通之衢,卻走馬示不複用”,改變風氣也就不難了。《易》說“正其本,萬事理;失之毫氂,差之千裏。”
武帝以東方朔能言善辯,曾問他說“先生看我是個怎樣的君主?”東方朔回答說唐虞之隆,成康之際,不足以比喻當世。您的功德在五帝、三王之上,而且不僅如此。如果得到天下賢士,在位的公卿都可得到適當的人選了。“譬若以周、邵為丞相,孔丘為禦史大夫,太公為將軍,畢公高拾遺於後,弁嚴子為衛尉,皋陶為大理,後稷為司農,伊尹為少府,子贛使外國,顏閔為博士,子夏為太常,益為右扶風,季路為執金吾,契為鴻臚,龍逢為宗正,伯夷為京兆,管仲為馮翊,魯般為將作,仲山甫為光祿,申伯為太仆,延陵季子為水衡,百裏奚為典屬國,柳下惠為大長秋、史魚為司直,蘧伯玉為太傅,孔父為詹事,孫叔敖為諸侯相,子產為郡守,王慶忌為期門,夏育為鼎官,羿為旄頭,宋萬為式道候。武帝大笑,又問東方朔“你看你比公孫丞相、兒大夫等這些人如何?”東方朔說“臣朔雖不肖,尚兼此數子者。”東方朔雖有才華,但在政治上一直得不到重用。於是會聚宮下的博士諸先生與他議論,故意作難他。他們說昔日蘇秦、張儀憑一張嘴位居相卿,你雖博學多才,盡忠以事皇帝,而官不過侍郎,位不過執戟,這是什麽緣故呢?東方朔回答說,這是因為時代不同了。蘇秦、張儀時,天下不穩,諸侯2本節材料依據《史記·滑稽列傳·東方朔傳》和《漢書·東方朔傳》者,不另作注。相爭,因此得士者強,失士者亡,士人可以身處尊位。現在天下一統,人才濟濟,即使蘇秦、張儀在世,也不能有所作為。“傳曰天下無害菑,雖有聖人,無所施其才;上下和同,雖有賢者,無所立功。故曰時異則事異。今世之處士,時雖不用,崛然獨立,塊然獨處,子何疑於餘哉!”這一席話,使嘲笑他的諸先生無言以對。
東方朔臨死前,對武帝說“願陛下遠巧佞,退讒言。”可見他對武帝的一片忠心。
東方朔善文辭,他的作品,劉向《別錄》加以收錄。《漢書·藝文誌》“雜家類”載“東方朔二十篇”。東方朔的作品中,以《設客難》、《非有先生論》兩篇最著。
第四節朱雲折檻朱雲,字遊,魯人,後徙平陵。西漢後期時人。少時好俠義,經常聚集一幫人為人報仇,以勇力聞。年四十始從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蕭望之受《論語》,學業很深。後來,華陰守丞嘉上封事,舉薦他為禦史大夫,以代替貢禹,丞相匡衡極力反對,未成。
當時,尚書令五鹿充宗善講《梁丘易》。元帝好梁丘氏,因此五鹿貴幸一時。元帝欲考《易》之異同,令五鹿與諸《易》家辯論。諸儒因五鹿藉尊貴之權,都稱病不敢與之對抗。有人便推薦朱雲與五鹿相對。朱雲“音動左右,既論難,連拄五鹿”,常常駁得五鹿啞口無言。儒生們都很欽佩他的勇氣和才華,為語說“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朱雲由此做了博士,後來又遷杜陵縣令。因得罪了中書令石顯和丞相韋玄成,遂被廢錮,直到元帝去世。
成帝時,故安昌侯張禹以帝師位特進丞相,成帝非常尊重他。張禹為相六年,無所作為,隻圖自己享受。朱雲上書求見成帝,朝廷公卿俱在。朱雲說“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無以益民,皆屍位素餐。”他請求成帝賜尚方寶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餘。成帝問他要斬何人?朱雲說是安昌侯張禹!成帝大怒,說“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令禦史將朱雲拉下。朱雲攀住殿檻,檻折。朱雲大聲呼道“我得以從龍逄、比幹遊於地下,足矣!未知聖朝何如耳!”
此時,左將軍辛慶忌免冠解印綬,連連叩頭,請求成帝寬恕朱雲,說,朱雲素著狂直於世,不可誅,臣敢以死爭。辛慶忌叩頭流血,成帝赦朱雲。後來,禦史要治理殿檻,成帝說“勿易!因而輯之,以旌直臣。”
從此以後,朱雲居閑不仕,教授學生。七十餘歲卒於家。
直言折檻,這是朱雲有名的大事,對當時以及後世很有影響。
附錄秦漢禮俗安作璋禮俗,存在於社會各階級各階層中。它反映人們的生活麵貌,也反映人們對於生活某些方麵之傳統的認識。我們對於民間禮俗的興趣,比對皇家貴族禮俗的興趣要多得多。但關於秦漢時期禮俗的記載,對皇家貴族的記載要比對民間的記載詳細得多。而統治階級的禮俗,也必然對民間禮俗有深刻的影響。同時,階級社會既存在著階級對抗,在統治思想占優勢的情況下,實際上也有反統治思想的存在。在禮俗這一領域內也必然有類似的情況。不過一直到現在,我們對這一問題的研究,還沒有認真地起步。以下,試依現在所見到的材料,就衣食、住行、嫁娶喪葬等三個方麵的禮俗,作一些敘述。本節材料依據《漢書·朱雲傳》者,不另作注。
第一節衣和食冕、冠、巾“衣”有廣狹二義。狹義的“衣”,是指上衣。廣義的“衣”,包含有冕、冠、巾,有上衣、下衣和鞋襪。
冕、冠、巾,都是帽子。周製冕為天子、諸侯、卿大夫的祭服。秦、西漢之冕,於史無征。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詔有司采《周禮》、《禮記》、《尚書》而製冕,規定皇帝之冕“廣七寸,長一尺二寸,前圓後方,朱綠裏,玄上,前垂四寸,後垂三寸,係白玉珠為十二旒,以其綬采色為組纓”。三公、諸侯、卿大夫之冕,也廣七寸、長一尺二寸,不同的是三公、諸侯之冕七旒,青玉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為珠。皆有前無後。民間或謂冕為“平天冠”。
周製,貴族子弟年滿二十,於宗廟中舉行加冠之禮,以表示成年,可以從政。隨著春秋戰國時期世卿世祿製度的瓦解,選官製度的產生,冠禮失去了原有的內涵,備典而已。秦漢之時,自皇帝至百官所服之帽,亦多謂之冠,其中主要有以下幾種通天冠。《晉書·輿服誌》雲“通天冠,本秦製。高九寸,正豎,頂少斜缺,乃直下,鐵為卷梁,前有展筩,冠前加金博山述。乘輿所常服也。”漢承秦製,通天冠猶為皇帝之常服。
法冠。又名“柱後”,“高五寸,以為展筩,鐵柱卷。”2法冠原為楚王冠。傳說當時有一種叫“獬豸”的神獸,一隻角,秉性耿直,能別曲直,見有人爭鬥,即用角戳無理的一方;聽到誰說假話,則咋之。楚王獵獲到這種神獸後,仿製為冠。秦滅楚,賜與禦史服之,蓋寓執法公正之意。漢則為侍禦史、延尉之服。
武冠。武冠又名“武弁大冠”,原為“胡服”,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時仿製,以金璫飾首,前插貂尾,為王冠。秦滅趙,賜與近臣服之。漢時為諸武官之服。
劉氏冠。劉邦任泗上亭長時,做了一頂高七寸、寬三寸,竹皮為裏,漆絲而成的帽子,時常服之。劉邦做皇帝後,命名為“劉氏冠”,規定公乘爵位以上者,方可服之。大約從劉邦死後,劉氏冠成為祭祀宗廟時戴的一種帽子,並更名為“長冠”。
樊噲冠。傳說在“鴻門宴”上,範增欲殺劉邦,樊噲聞之大驚,裂裳以裹楯,蒙在頭上闖入軍門。其後,仿造成一種冠,寬九寸,高七寸,前後各出四寸,製若冕,命名為“樊噲冠”,後為司馬殿門衛士之服。
委貌冠。冠長七寸,高四寸,狀若覆杯,前高而寬,後低而窄,皁絹為之。在辟雍行大射禮時,公卿、諸侯、大夫服之。
遠遊冠。其狀若通天冠,有尺筩橫於前,無山述。為諸王所服。
高山冠。又名“側注”,形似通天冠,頂不斜卻,直豎,無山述展筩。
為中外官、謁者、仆射所服。
進賢冠。即古之緇布冠。前高七寸,後高三寸,長八寸,公侯有三梁《續漢書·輿服誌》。
2《續漢書·輿服誌》。
劉氏宗室、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兩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皆一梁。漢畫像石、畫像磚上多見此冠。
卻敵冠。前高四寸,後高三寸,長四寸,製似進賢冠,為衛士之服。
建華冠。鐵為卷柱,貫大銅珠九枚,下,上輪小。祀天地、五郊、明堂時,舞《育命舞》之樂人服之。
方山冠。狀若進賢冠,以五彩絹為之,祠宗廟時,舞《大予》、《八佾》、《四時》、《五行》之樂人服之。
在先秦時,貴族服冠,庶人用巾。從秦開始,唯庶人服巾的傳統禮製被打破。《續漢書·輿服誌》雲“秦雄諸侯,乃加其武將首飾為絳袙,以表貴賤。”入西漢以後,自皇帝至庶人,皆可服巾。巾的用法是用一幅紗或絹包在頭上,兩端在腦後打成耳狀結,文官長耳,武官短耳。不同身份的人和在不同的季節,巾的顏色有所變異。
上衣、下衣和鞋襪上衣,秦漢時名目繁多。大別之,有以下幾種禪衣。禪衣是一種單層的長袍,源於先秦的深衣而與深衣又有所不同。抗日之快意恩仇小說5200
深衣由衣和裳縫合而成,肥大臃腫。禪衣上下相通,不別衣裳,較深衣輕便。秦、西漢之時,禪衣是一般地主和貴族的常服。據《漢書·江充傳》載“初,充召見犬台宮,自請願以所常被服冠見上,上許之。充衣紗糓禪衣,曲裾後垂交輸。”據《漢書·蓋寬饒傳》,至遲到宣帝時,司馬等武官開始服用禪衣。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一件用素色紗做成的禪衣,衣長28厘米,袖長90厘米,重量隻有49克。
襜褕。襜褕為禪衣之變種。禪衣曲裾,襜褕則是直裾,所謂“直裾謂之襜褕”。在漢代,襜褕為婦女常服,男子雖也有服用者,但較少。綠林軍將士服襜褕,三輔舊官吏和士人譏笑他們“服婦人衣”2。
袍。袍源出於深衣。《釋名·釋衣服》雲“袍,丈夫著下至跗者也。
袍,苞也,苞內衣也。”又說“婦人以絳作衣裳,上下連,四起施緣,亦曰袍。”袍有裏有麵,也謂之“複袍”。有時還填以綿絮。故袍多為春秋服和冬服。
襦。襦是一種及於膝的短衣,有麵有裏,也謂之“複襦”,為禦寒之衣。古詩《孤兒行》曰“冬無複襦,夏無單衣。”
汗衣。《釋名·釋衣服》曰“身受汗垢之衣也。”汗衣是一種內衣,其作用相當於現代的背心,而樣式則近似於現代的馬甲。
下衣曰“裳”,所謂上衣下裳。裳主要有以下幾種袴。“袴,謂脛衣也。”似後世的套褲,穿於兩腿,分掛於腰帶上。顯貴子弟以紈作袴,故稱“紈袴子弟”。
褌。袴之有■者,謂之“褌”。
裙。裙也作“帬”,男女皆可服用,但以女子為多。
犢鼻褲。褲腿較短的褌,曰“犢鼻褲”,近似現代的褲衩。司馬相如在許慎《說文解字》。
2《後漢書·光武帝紀》。
《急就篇》顏師古注。
成都當酒保時即曾穿過犢鼻褲。這是一種盛夏之服。
秦漢時的衣和裳皆用帶子係紮。用帶子係紮,需用帶鉤。考古發現的帶鉤,長者幾近半,短者僅二至三厘米。就質料而言,多為金、玉、銅、鐵,也有石、骨、木、陶等。帶鉤的用法大致有三一是將鉤紐嵌入革帶一端,鉤弦向外,與腰腹弧度貼合,鉤首鉤在革帶另一端的穿孔中。二是將兩個或更多相同規格的帶鉤並聯起來使用。三是帶鉤並不直接鉤在革帶上,而是在革帶的一端先置一環,鉤首掛在環上。
鞋,有單底、複底之分。單底的鞋稱履2。履有三種一種是用皮革製成,也曰“鞜”。其深而大者,謂之“裒”;薄革的小履,謂之“鞮”;以柔皮製作、頭尖者,謂之“靸”。一種用絲製成,曰“綿履”,雲夢出土的秦簡《法律答問》說“以絲雜織履,履有文,乃為綿履。”一種是用麻製成,也叫“不借”,所謂“不借者,小履也。以麻為之,其賤易得,人各自有,不須假借,因為名也。”3也有以草為之者。
複底的鞋,曰“舃”、“屐”。舃,乃履下有木底者,木底與履底大小相同,實心。屐則以木為之,或以帛為麵,有的以漆畫之,下有兩木齒。《續漢書·五行誌》“延熹中,京師長者皆著木屐。婦女初嫁,作漆畫屐,五色采作絲。”
據《搜神記》載,男鞋方頭,女鞋圓頭。但男女往往通用。從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中的貴婦人的鞋和出土的四雙青絲鞋來看,女鞋的前頭有兩個昂起的小尖角。
襪,以布帛作成,也有以皮革製作者。襪一般高尺餘,上端有兩帶,以縛係於足脛。
秦漢時有進門脫鞋的習慣。在屋中,多穿襪行於席上,不僅平時燕居如此,上殿朝會亦然。著鞋上殿,以為殊榮,漢時唯蕭何、梁冀、曹操等膺此殊禮。
南方濕熱,一般平民多赤足。如東漢時桂陽郡一帶,民多“無履,足多剖裂”。謝罪時也要赤足,謂之“徒跣”。
服色的等級性在先秦時期,衣是用來區別尊卑貴賤的一個重要標誌,“非其人不得服其服”2。否則,就是僭禮。至於秦漢,一方麵,有些舊的等級有了變化,加以往唯庶人才服的巾,到秦漢之時,“上下群臣貴賤皆服之”3。另一方麵,新的等級開始建立。秦漢時區分衣之尊卑的標誌主要有三一是服色。秦人尚黑。漢初尚赤。漢武帝時正服色,色尚黃。東漢則尚赤。此外,青紫也是貴族的服色,平民不準服用,到西漢後期,才放寬了限製。一是質料。如秦簡《法律答問》有一般人不得穿“綿履”之條文。漢初,劉邦曾規定商人不2《急就篇》顏師古注。
3《急就篇》顏師古注。
《東觀漢記》。
2《續漢書·輿服誌》。
3《續漢書·輿服誌》。
《漢書·夏侯勝傳》顏師古注“青紫,卿大夫之服也。”
得衣絲,以卑賤之。一是形製。一般說來,長而肥者為貴,短而瘦者為賤。主食中華民族素以擅長種植五穀而著稱於世。以五穀為主。輔之以魚肉、蔬菜的飲食習慣,由來已久。隨著秦漢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生活也有所改善。
秦漢人一日兩餐或三餐,主食是五穀2。由於自然環境的差異,各地區的食糧不盡相同。一般說來,南方以水稻為主;黃河中、下遊地區以麥為主,其次是粟、黍、菽;關中地區以黍、粟為主,後來,麥子漸增,而食用大麻,則為天下之冠。糧食加工工具也有了改進,桓譚說“庖犧之製臼,萬民以濟。及後世加巧,因延力借身重以踐碓,而利十倍。又複設機關,用驢、驘、牛、馬及役水而舂,其利乃且百倍。”3漢獻帝時,雍州刺史張既曾令隴西、天水、南安三郡“富人”造水碓以安民4。糧食加工工具的革新,有助於人們主食水平的提高。
主食的製作方法和品種很多,大別之,有餅、飯、粥三種。
餅的製作方法有三一是蒸。顏師古注《急就篇》說“溲麵而蒸熟之,則為餅。”這是一種用水摻和麵,不經發酵,捏成餅狀,放入釜甑中蒸熟而成的餅。二是烤。至遲到東漢中、後期,出現了一種“胡餅”,漢靈帝及王公大巨等皆喜食之。胡餅是一種撒有胡麻的烤餅。三是煮。《四民月令》說“距立秋,無食煮餅。”
飯,即用麥、粟、黍、稻等製作的幹飯,亦稱“糒”或“糗”,多為一般平民之食;貴族官吏食之者,則被目為儉約,如“公孫弘為丞相,食脫粟之飯”。有的在飯中加入幹果等以調味,如有加棗而稱之為“棗糒”者。粥,是在麥、粟、黍、稻、菽等食糧中摻水煮成,有把麥等磨碎做粥的,也有不磨碎做粥的。
由於畜牧業的發展,肉食品較前有所增多。
肉食、禽、魚及蔬菜、瓜果家養畜類有馬、牛、羊、豬、狗等。馬、牛多用於生產、運輸和戰爭,一般很少食用,多食用羊、豬、狗等。野生的鹿、豲(獾)、黃鼠鼬(黃鼠狼)、兔、鼠等也是人們獵食的對象。人們不僅吃畜類的肢體,也嗜食其“雜碎”。在河西發現的一支漢簡上記載著頭六十,肝五十,肺六十,蹄二十,舌二十,胃一百,心三十,腸四十,等等。對畜類的大、小與肥、瘦,也很有講究,一般以小、瘦者為佳。
家養的禽類有雞、鴨、鵝等。禽蛋也是人們喜愛的食品,漢墓中曾發現帶有“卵笥”標牌的竹笥和變質的禽蛋。據說曹操善射,他在南皮(今河北省南皮)一天射殺了六十三隻野雞,可見當時的野生禽很多,其中主要有雉、2關於五穀,有不同的說法,或曰黍、稷、麥、菽、稻;或曰粟、稷、麻、菽、麥。3《新語·離事》。
4《三國誌·魏誌·張既傳》。
《漢書·公孫弘傳》。
雁、鵠、鶴、鳩、鴿、麻雀、鵪鶉、鷓鴣等,這些都是人們獵食的對象。秦漢時期已開始較大規模地利用陂塘養魚。如漢安(今四川省內江市西),“有鹽井、魚池以百數,家家有焉”。南陽(今河南南陽)人樊宏,“池魚牧畜,有求必給”2。陂塘養魚也常見於漢畫像石、畫像磚。人工養魚的產量很高,多者一年可達千石,與一個千戶侯的收入相當。人們還捕捉江海湖泊中的魚、鱉、螺、蚌、蛤等,方法有網撈、毒殺、線釣等。
上古物質生活簡陋,蔬菜種類較少,很多植物被當作菜吃。至秦漢時,情況有了改善。這時的蔬菜主要有五種葵、藿、薤、蔥、韭,此即所謂的“五菜”。葵在植物分類上稱冬葵,漢時葵有“百菜之首”之稱。藿是大豆的嫩葉。此外,還有藕、筍,芥、芹、芋、菘(白菜)、蘿卜、葫蘆、菠菜、蔓菁等。還有從西域傳入的胡蔥、胡蒜等。內地的蒜叫小蒜,產量較低,胡蒜即今天食用的大蒜。據說,當時一個人要有“一百本■、五十本蔥、一畦韭”3才能滿足需要。在皇家的太官園內,蔬菜四季常綠。冬菜的種植方法猶如今天的溫室栽培,“覆以屋廡,晝夜燃蘊火,待溫氣乃生”4。
人們解剖了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一具女屍,在她的食道、腸胃裏發現了一百多粒甜瓜籽。甜瓜是秦漢眾多瓜果中的一種,此外還有西瓜、梨、桔、桃、李、杏、柚、柿、楊梅、香橙、荔枝、龍眼、板栗、橄欖、核桃等。張騫通西域,又傳入了葡萄、石榴、胡桃、胡瓜等。有的瓜果成片種植,並形成了一些特產區,如真定的梨,安邑的棗,燕秦的栗等。
烹飪技術的提高與灶及炊具、餐具的改進對於飲食,時人是很講究的,烹飪技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張衡說南陽的菜肴有“百種千名”,枚乘說吳楚的食饌為“天下之至美”2。烹飪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羹,即作肉湯;灸,是把肉用簽子串起來放在火上烤;濯,是把食物放在熱油中炸;膾,是把生肉切細生吃;脯,是做肉幹;臘,是把肉烤熟再曬幹;炮,是將帶毛的禽獸包以泥巴放到火中燒烤;菹,是醃製瓜菜;,是做魚醬。此外,還有類同於現代的蒸、煎、熬、煮等方法。
烹飪技術的提高與灶、炊具的改進是分不開的。從出土的陶灶模型和畫像磚、畫像石上的灶畫像來看,灶麵有圓形、橢圓形、方形和船形等幾種形狀,灶門有方形、長方形和券形等形式,灶麵上一般有一個大火眼和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小火眼,火眼上放置釜、甑等炊具。《漢書·霍光傳》有個“曲突徙薪”的故事。“曲突”,就是在灶上裝有彎曲的煙囪,這種灶不僅安全,且通風助燃,火苗旺,溫度高。當作鍋用的釜、甑向著輕薄小巧方麵發展。據說,漢獻帝建安年間,出現了一種複層的“諸葛行鍋”,熟飯很快;還有一種一釜多味,號稱“五味齊芳”的“五熟釜”。廚刀、勺、通火鉤等炊具也已具備。
《華陽國誌·蜀誌》。
2《後漢書·樊宏傳》。
3《漢書·循吏·龔遂傳》。
4《漢書·循吏·召信臣傳》。
《南都賦》。
2《七發》。
餐具有盛飯的碗,取羹的勺,盛菜的盤,盛酒的耳杯,夾菜的箸。箸有象耳箸、竹箸、木箸和鐵箸。當時仍有用手抓飯菜的習慣。
第二節住和行宮殿、樓房和城堡秦漢建築有新的發展。宮殿建築代表了當時建築的最高水平。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滿足自己的窮奢極欲,令人把六國宮殿的圖樣摹繪下來,在鹹陽照樣興建。他還嫌六國宮殿狹小,又在上林苑興建規模宏大的朝宮,它的前殿即曆史上有名的阿房宮。據記載,阿房宮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萬人,下可建五丈旗。有秦一代,關中宮殿計有三百,關外四百餘。秦亡漢興,劉邦把秦代的長樂宮加以修繕,住在這裏。又在秦章台宮的舊址上修建未央宮,作朝會施政之所,後來的皇帝也住宿在這裏。漢武帝時又興建了明光宮、桂宮和北宮,作為後妃等人的住所。漢都長安,內外宮室一百四十五所,而其壯麗程度,無遜於秦。如未央宮,用名叫木蘭的香木作棟,有花紋的杏木作梁,華椽頭上用玉璧裝飾,柱礎以玉石為之,金飾窗,玉飾門。二千餘年後,在漢宮遺址上發現的銅器,塗金鏤銀,工巧絕倫;出土的磚瓦,古樸厚重,堅實耐用。
劉秀做皇帝後,都洛陽,修建了南宮和北宮等宮殿。北宮中的德陽殿是最重要的殿,周旋容萬人,陛高二丈,殿前的朱雀闕高聳入雲,據說從四十多裏以外即可望見。
最能代表官吏、富商居住條件的是樓房和城堡。樓房的大量出現,是在東漢。古詩雲“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甘肅武威和江蘇句容出土的陶樓模型,有五層的。樓房的各層之間有樓梯相聯。在揚州邗江漢墓出土的樓房模型中,有一整木刳成的樓梯,共十五檔,旁有扶手。勾闌也已具備,望柱多加裝飾。
作為主體建築的樓房往往與附屬建築構成城堡,也有以平房組成的城堡。在成都楊子山出土的東漢畫像石上,有一座城堡式建築,由周垣圍成的庭院分兩大部分。右部是兩進的居住正院,內進上方是四開三間的正堂。左部前端是個跨院,有廚房、水井和曬衣架,後端建有一座望樓,還有一個糧倉。
由於自然環境的差異,住宅顯示出地區特色。華北地區,冬寒多風,住宅建築封閉緊錮。江南一帶,炎熱多雨,住宅敞開外露,多外廊,深出簷,窗口開孔較大,有可以支撐、摘下的“支摘窗”,還有“幹闌”式建築。天水、隴西,山多林木,居民以板為室屋。日南郡的住宅,開門朝北,即所謂“北向戶”;而漠北的匈奴等遊牧民族,則以穹廬為舍,東開向日。
室內用具秦漢時期,自帝王至平民,坐臥起居皆用席。席一般是用蒲草或藺草編成,也有以竹為之者。馬王堆漢墓出土莞席四件,完好的有二件。一件長2.9米另一件長2.22米米。席邊皆用黃絹包縫,邊寬0.20米左右。
坐席之禮,有一定的規定。一般是多人同坐一席,唯尊者有專席。如《後漢書·張禹傳》載“張禹為太傅、尚書,鄧太後以殤帝初育,欲令重臣居禁中,乃詔禹與三公絕席。”在坐次上,坐北麵南最尊,這是帝王之禮,一般人則以坐西麵東為尊,其次為北向,而西向最卑。坐席的姿勢,如同今日之雙膝跪地。若伸腿向前,謂之“箕踞”,是為傲慢無禮。
睡眠一般用床。床多木製,較矮。戰國時的大床,多繞以欄幹。而秦漢時的床,一般無欄幹。**鋪席。床除了用於睡眠外,也可當坐具。
張騫通西域後,傳入了“胡床”。胡床是一種可以折疊的坐具,類似於現今的“馬紮”。
官宦之家,也有坐榻的。榻是一種較床輕便的坐具。在河北望都漢墓中的壁畫上,一主簿和一記吏各坐一榻,榻呈方形,鋪有座墊。也有兩人同坐一榻者。坐榻姿勢同坐席,也是跪坐。
幾案的使用很普遍。其用途有二,一是用來放置碗、盤等,近似於現今的飯桌。一是供書寫用,類似今天的書桌。有木案、石案等,以木案為多,形狀多方形或長方形,也有圓形的。幾案腿短,適應於秦漢人跪坐的姿勢。用來照明的是燈燭。燭的使用較早,燈的使用大約始自戰國。秦漢時的燈形式眾多,製作精巧。現今可知的燈具有象形的人俑燈、羊尊燈、牛燈、朱雀燈、鳳鳥燈、雁足燈、花樹連枝燈等。還有仿器皿的豆形燈、槃燈、卮燈、三足爐燈、奩形燈、耳杯燈等。其質料有銅、鐵、陶等幾種。滿城漢墓出土的長信宮燈,其造型是宮女跽坐持燈,生動逼真。燈盤有雙重直壁,插置兩片弧形屏板為燈罩,燈盤可以轉動,屏板可以開合,燈光照度與射光方向,均可調節。側舉的右臂和下垂作燈蓋的右袖,既增加了美感,又可使燈盤內空氣流通,導煙助燃。燈的各部分都可拆卸,便於清除煙垢。
香爐也是家庭常備之物,有陶製的,也有銅製的。據《西京雜記》載,有一個叫丁緩的人,製作了一具臥褥香爐,“為機環轉四周,而爐體常平,可置之被褥”。他還製作了一具九層博山爐,鏤以奇禽怪獸。後者在漢墓中時有發現,是漢代香爐的代表作。
空中還備有唾壺,以盛痰汙,有玉製、銅製和陶製等種類。朝廷多將其作為賜物,頒賜群臣。
裝置物品的有簏、篋、笥等,都是竹製的箱子。
車馬和船秦漢交通,陸行有車馬,水航則舟船。
皇帝的坐乘叫“安車”,立乘叫“立車”。安車、立車十分堅固,都是重輞、複轂、兩轄;又極其華麗,較(車箱)上有交錯的金龍,衡(車轅頭上的橫木)上立著金鳥,軾(車前扶手的木欄)上畫著伏虎;車上堅著高九仞、垂十二旒、畫有日月升龍的大旗,駕六馬,體現了皇帝的尊嚴。舉行籍田儀式時,皇帝乘耕車,出征則乘戎車,而校獵則乘獵車。
婦女乘坐的車叫“軿車”。“軿,屏也,四麵屏蔽,婦人所乘。”太皇太後、皇太後乘坐的軿車屏之以紫罽,左右騑,駕三馬。長公主的軿車屏之以赤軿,貴人、公主、王妃則乘油畫軿車,皆隻有右騑”。
皇太子、皇子乘安車,朱斑輪,較上畫虎,軾上畫鹿,青色蓋,旗垂九旒,畫降龍,左右騑,駕三馬。公侯也乘安車,朱斑輪,較上畫鹿,軾上畫熊,黑絲蓋,黑轓,右騑。中二千石至六百石皆乘黑絲蓋車,區別是中二《釋名·釋車》。
千石、二千石朱兩輪,千石、六百石朱左輪。三百石乘黑布車,二百石以下乘白布車。而三老、商人等則多乘小型、輕便、快速的軺車。“古之貴者,不乘牛車。”漢承秦末戰亂之後,經濟殘破,“將相或乘牛車”2。漢武帝實行削弱王國的政策,有的諸侯王窮困潦倒而乘牛車。然自此以後,牛車漸被重視,到東漢後期,從天子到士大夫都常乘牛車。此外,還有載屍柩的轀輬車,載衣物的輜車,載竹木的棧車,囚罪犯的檻車,服任時坐的柏(大)車,等等。
秦漢時的畜力車與現今的畜力車不同之處是車前是軾,人從後麵上車;車輪木製;車箱較小,一般隻能乘坐一至三人。
值得一提的還有獨輪車,漢代叫“鹿車”。鹿車類似於現今的手推車,方便輕巧,大路、小道都能通行,可運物,也可載人。
馬也是重要的陸路交通工具。驛傳多用馬,賓客相過也往往乘馬。如漢武帝即位之初,“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而乘字牝者擯而不得聚會。”3造船技術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造船地點遍及全國。在廣州曾發現一處規模很大的造船工場遺址,木船及木船模型、陶船模型屢有出土。船體具備了槳、櫓、帆、舵及錨等設備。漢代的戰船——樓船是很有名的,以“樓船”命名的水軍,是漢代的重要兵種之一。商船大者在五丈以上,漕運糧食入關的船隊,在萬艘以上。
戰國時發明的指南針,在秦漢時尚未用於航海,舟師主要靠觀察日月星辰的方位、現象來測定航向和氣候的變化。《漢書·藝文誌》記有六種航海天文書,早已失傳。
在邊疆少數民族聚居區,受地理環境和生產力水平的限製,仍較多地使用獨木舟。
《晉書,輿服誌》。
2《史記·平準書》。
3《史記·平準書》。
第三節嫁娶和喪葬嫁娶春秋戰國時期,在激烈的社會變革浪潮的衝擊下,古老的婚禮發生了變革。無媒而嫁、同姓而婚、同姓聯姻,卜之不吉而猶通婚等違背傳統婚禮的行為,在《左傳》、《國語》、《戰國策》等書中不乏其例。秦漢統一帝國建立後,統治者重整了婚禮。
周禮,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娶妻;女子十五而笄,笄而許嫁。秦人不以年齡而是以身高作為成丁與否的標準,男子身高六尺五寸(合今.50米)、女子身高六尺二寸(合今.40米),即為成丁,始可嫁娶。漢承秦末戰亂之後,人口銳減,“戶口可得而數者十二、三”,造成了嚴重的人口危機。為增加人口,漢惠帝六年(公元前89年)詔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2惠帝此詔,法定了年十五為女子的最高婚年。至於最低年限,則無條文規定。據《漢書·外戚傳》載,上官安之女立為昭帝皇後時,“年甫六歲”。至於男子婚年,則無條文規定,有年十九而娶者,也有年八歲而娶者。總的看來,惠帝以後男女婚年普遍過小,因而帶來了某些弊端。宣帝朝的博士諫大夫王吉說“夫婦,人倫大綱,夭壽之萌也。世俗嫁娶太早,未知為人父母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民多夭。”秦漢時期,婚姻的決定權依舊操持在父母手裏。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自由結合違背了卓王孫的意誌,遭到極大的阻撓。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中的焦仲卿與劉蘭芝先由父母包辦婚姻,後又被焦母拆散,兩人被逼死。若父母的意見有分歧,則服從父意。如呂公欲嫁女呂雉與劉邦,呂雉母不同意,呂公斥之曰“此非兒女子所知!”2最後按照呂公的意見把女兒嫁給了劉邦。若父已謝世,長兄便代行父權。劉蘭芝被婆母趕回後,其兄要她改嫁縣令之子,劉蘭芝表示她的婚事要“適兄意”,不能“自任專”3。這是子從父、婦從夫、夫死從子的封建倫理道德在婚姻上的反映。
在擇偶標準上,漢人認為有五種女子不可娶“喪婦之長女不娶,為其不受命也;世有惡疾不娶,棄於天也;世有刑人不娶,棄於人也;亂家女不娶,類不正也;逆家子不娶,廢人倫也。”4漢時謂此為“五禁”。除了“世有惡疾”一條外,其餘四條都屬於封建倫理道德。
在先秦之時,名位不同,婚姻禮儀亦異數。遭秦焚書後,先秦婚禮文獻隻有《儀禮·士昏禮》殘存下來。呂後時,將《士昏禮》稍加變通,用之於皇帝。故在漢代,自皇帝至庶人的婚禮,皆由《士昏禮》變通而成。
按《士昏禮》,媒人受男方父母之托,到女方家中求婚,謂之“納采”。秦漢時,為皇帝納采者,有宗正、少府、尚書令等人。官僚或遣吏為子納采,或躬自為之。在周代,賓主相見要執一定的禮物,叫作“贄”,實際上是“身《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
2《漢書·惠帝紀》。
《漢書·王吉傳》。
2《史記·高祖本紀》。
3《孔雀東南飛》。
4《後漢書·應奉傳》注引《韓詩外傳》。
份證”,用來識別貴賤。據《士昏禮》,士用雁。在秦漢,納采無論尊卑,一律用雁。這時的雁已非身份地位之標誌,其含義是順乎陰陽,因為雁為候鳥,葉落南翔,冰泮北徂。此外還有璧、羊、酒等三十餘種禮物,各有名堂,大意都是象征婚姻和諧美滿。行納采禮者,多是皇室和講究禮儀的官宦之家,一般人戶求婚大都比較簡單,無繁文縟節。
按《士昏禮》,納采之後,便問女之姓名生辰,謂之“問名”。男方占卜聯姻是否吉利,叫“納吉”。秦漢時期二禮猶存,然備典而已。
占親之後,行納聘之禮,因定婚約,古謂之“納征”,秦漢稱“聘禮”。漢高後製,聘皇後黃金二萬斤。在漢初,這相當於兩千個中等人戶的資產。嗣後諸帝皆以為故事,唯王莽娶史氏,增聘金為三萬斤。聘金之外,又有奴婢、車馬、布帛等若幹。如王莽除給史氏三萬斤黃金作聘金外,“車馬、奴婢、雜帛、珍寶以巨萬計”。官吏之家的聘禮也很豐厚,若以二、三萬錢為之者,便被視乃為儉陋。貧無聘禮者,則假貸以聘。有的人家為騙取聘金,至“一女許數家”2。女方要為女兒置辦嫁妝,也很豐厚,富者有奴婢、金錢等,貧者也有疏裳、布被、竹笥、木屐之屬。秦漢最重聘禮,婚姻具有明顯的買賣性。官府屢下禁令,皆無成效;士大夫們也多加譏斥,然則沿而不改,以致造成“貧人不及,故不舉子”的慘景。
下聘禮後,選定吉日迎娶新娘,謂之“請期”。如平帝納王莽女,“待吉日月”2。新郎親往迎娶,謂之“親迎”。秦漢皇帝不親迎,遣大臣代迎。王莽納史氏,曾親迎至未央殿前殿兩階間。一般人均需親迎。迎皇後用乘輿法駕,登車稱警蹕。王莽之製,自四輔至郎官,親迎立軺並馬。東漢之時,“富貴嫁娶,車軿各十,騎奴侍僮,夾轂節引。富者競欲相過,貧者恥不逮及。”3水鄉則有以船親迎者。
女將行,家長致戒。如張負嫁孫女與陳平,臨行,戒曰“毋以貧故事人不謹!事兄伯如事乃父,事嫂如事乃母。”4既行,家人送之。
迎至後,行同牢禮,飲合巹酒,及婦見公婆等禮。據《戊辰雜抄》載,李夫人初至,武帝迎入帳坐,飲合巹酒,令人遙撒五色同心花果,帝與夫人以衣裾接之,雲得果多得子多。此即後世“撒帳”之禮的淵源。
婚日,親朋故友,上司下屬,皆往賀,夫家具酒肉以饗之。婚宴上,賓客開杯暢飲,歌舞以樂,言行無忌,後世“鬧房”之俗,漢時已有之,甚至鬧出人命。如杜士娶妻,婚宴上,其友張妙惡作劇,“縛杜士捶二十下,又懸足指,士遂至死”5。靈帝時,更有於婚宴上作傀儡戲,唱挽歌者。當時部分士大夫曾指斥此違禮敗俗。仲長統說“今嫁娶之會,棰杖以督之戲謔,酒醴以趨之,**泆於廣庭之中,顯陰私於族親之間,汙風詭俗,生**長奸,莫此之甚,不可不斷者也。”《漢書·王莽傳》。
2《潛夫論·斷訟》。
《漢書·王吉傳》。
2《漢書·外戚傳》。
3《潛夫論·浮侈》。
4《漢書·陳平傳》。
5《意林》引《風俗通義》。
《群書治要》引《昌言》。
婚後三月,新婚夫婦拜見祖廟,婚禮告終。
關於離婚,漢代的基本原則是“七棄、三不去”。所謂“七棄”是“不順父母;無子;**;妒;有惡疾;多言;竊盜。”“不順父母者,為其逆德也”;“無子,為其絕後也”;“**,為其亂族也”;“有惡疾,不可共粢盛也”;“口多言,為其離親也”;“竊盜,為其反義也”2。若妻子犯有七條中的任何一條,便可與其離婚。但在具備以下三條中的任何一條,則不應離婚,這三條是“有所取而無所歸不去”;“與更三年喪不去”;“前貧賤而後富貴不去”3。此即所謂的“三不去”。
關於離婚手續,秦律規定,離婚必須報告官府並登記;否則,夫、妻各罰二甲。漢代離婚手續,是因秦製還是有所變更,於史無征。
喪葬對皇帝來說,在他即位後不久便開始操辦喪葬了,這就是作“壽陵”或曰“初陵”。壽陵始見於戰國。秦王政初即位,即在驪山營建規模龐大的壽陵。“漢天子即位一年而為陵。”4有的皇帝即位數年以後方作陵。到皇帝駕崩之時,他的陵墓也基本上作好了。
人初死,沐浴飯含。飯含之物以玉石珠貝最為常見。裹屍的衣衾,有金鏤玉衣、銀鏤玉衣、銅鏤玉衣三種。建國後在考古發掘中不斷有這類葬衣出土。據《續漢書·禮儀誌》載,皇帝用金鏤玉衣,諸侯王、列侯、始封貴人、公主用銀鏤玉衣,大貴人、長公主用銅鏤玉衣。實際情況要複雜一些,如西漢時諸侯王可用金鏤玉衣;東漢時的諸侯王也有用銅鏤玉衣者。其他人等,則用布帛之類裹屍,也有而葬者。
宣布死訊,謂之發喪。聞喪訊後,親屬無論是家居者,抑或外出者,均要赴喪;其不能親赴者,則寄物以吊。喪家具酒肉以饗吊唁者,並娛之以音樂。對於王侯公卿,皇帝或遣使持節吊祭,或親臨其喪;對某些重臣謝世,天子往往罷朝三日,以示哀悼。
天子之喪,乃國之大事,發民男女哭臨殿中。文帝臨死遺詔“無發民哭臨宮殿中”;“令天下吏民,令到出臨三日,皆釋服”。其後諸帝,遵以為故事。文帝又令臨喪的王侯百官等,“皆以旦夕各十五舉音,禮畢罷。非旦夕臨時,禁無得擅哭。”2參加會喪的人員,有一定的限製。如安帝崩後,廢太子劉保(即順帝)“以廢黜,不得上殿親臨梓宮,悲號不食”3。
《禮製·王製》雲“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由於預作壽陵,秦漢諸帝停屍的時間大為縮短。如文帝自崩至葬凡七日,故後人有“以日易月”之說。
送葬時,帝王用轀輬車,具黃屋左纛,大駕鹵薄,禮儀甚重,喪車所過,街路有祭。重臣之喪,國家或遣羽林孤兒挽送,或派軍士列陣以送。東漢時,2《大戴禮記·本命》。
3《大戴禮記·本命》。
4《晉書·索靖傳》。
《漢書·文帝紀》。
2《漢書·文帝紀》。
3《後漢書·順帝紀》。
常有皇帝或帝、後共同為重臣送葬之舉。
棺槨之製,因等級而異。皇帝用的棺槨是“黃腸題湊”。所謂黃腸題湊共包括黃腸題湊、樅木外藏槨、楩房和梓宮四部分。這是一套甚有講究的葬具。西漢時,皇帝、皇後和同製京師的諸侯國王、王後,皆可用這套葬具,某些重臣如霍光,也曾受此殊禮。東漢時,有的諸侯王猶可用黃腸題湊,但不能用梓宮,改用樟棺。秦漢時新興的墓葬形式,有磚室墓、石室墓,即用磚、石或磚、石混合砌成地下墓室,墓室裏麵安置棺槨。在室壁、門楣上,往往刻上畫像,內容豐富,涉及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麵。故這兩種墓葬又被稱為“畫像磚墓”、“畫像石墓”。到東漢時,這兩種墓葬形式達到極盛。在隨葬品上,秦漢時的禮器和仿禮器逐漸減少,反映現實生活的模型明器逐漸興盛,從杯、盤、勺、案等生活用具,到倉、井、灶、樓房、豬圈、雞鴨舍等建築;從水田、池塘,到雞、鴨、豬、狗等禽獸,無不具備,簡直是一個埋在地下的現實世界。
帝王陵墓埋葬更為豐富。如秦始皇驪山墓,“宮室百官奇器珍怪徏藏滿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2在陵墓東麵,埋藏著陣容整齊、兵強馬壯的兵馬俑。兩漢諸帝隨葬物品雖比秦始皇有所減損,但也十分可觀。武帝茂陵隨葬物品多至“百九十物”3。晉建興年間(公元33—3年),有人盜掘了霸陵和杜陵,得珍寶極多,以致當時的晉湣帝都大為驚歎“漢陵中物何乃多邪!”秦漢帝陵封土,皆如山似陵。秦始皇驪山現殘存的封土堆高7米,底麵周長485x55米。昔日的驪山,比現今還要高大,還種植著草木。西漢諸陵封土麵積,一般方20(漢)步,高2(漢)丈。東漢帝陵封土,一般方300(漢)步,高度不等,有高5(漢)丈者,也有高4.(漢)丈者。
在文帝以前,行服蓋如先秦。文帝遺詔短喪,規定下棺後服大紅(“紅”同“功”)十五日,小紅十四日,纖七日,合計三十六日。此後遂成定例。如翟方進為丞相,後母死,葬後三十六日,除服起視事,“以為身備漢相,不敢逾國家之製”2。王莽時,複行三年喪服之製。東漢建立後,劉秀廢告寧之典。安帝時,鄧太後臨朝,詔長吏不親行服者不得選舉。鄧太後死,安帝又改製,仍不聽行服。桓帝時又令刺史二千石行服,未幾又斷之。實際上,無論官府準與不準,從西漢到東漢,都有很多服喪三年者。東漢時,有的人為博取鄉曲之譽,進入仕途,竟行服多達二十餘年。
《漢書·霍光傳》顏師古注引蘇林曰“以柏木黃心致累棺外,故曰黃腸。木頭皆內向,故曰題湊。”2《史記·秦始皇本紀》。
3《漢書·貢禹傳》。
《晉書·索靖傳》。
2《漢書·翟方進傳》。
博弈博弈,博指六博,始於春秋,戰國秦漢時在民間和宮廷都很盛行。東漢時有人寫了一本《博經》,專門介紹六博的玩法,早已散佚。在馬王堆漢墓中出土了一套完整的博具。六博的場麵也見於漢畫像磚石。六博的玩法大致是在博的兩端各放六隻棋子,兩人對坐,一人執白棋,一人執黑棋(或采取其他的區別方法,如一方畫虎,一方畫龍),滾動骰子,依出現的字數行棋。決定勝負的方法,有不同的說法,或說六隻棋子中,有一隻叫“梟”,其餘五隻名“散”,以“梟”為貴。“梟”可以吃掉對方的“散”,“梟”在“散”的幫助下可以殺掉對方的“梟”,以殺“梟”為勝。或說到東漢時,棋局當中有一方塊,叫“水”,“水”中放“魚”,得“驍”棋後即入水食“魚”,亦名“牽魚”,每牽一“魚”,獲二籌,翻一“魚”,獲二籌,最後誰得的籌碼多,誰就為勝。六博根據擲得的彩行棋,有很大的偶然性,故班固《奕旨》雲“夫博懸於投,不專於行。優者有不遇,劣者有僥幸;踦拿相淩,氣勢力爭,雖有雄雌,未足以為平也。”弈是圍棋,比賽方法與六博不同,按規則行棋,講究爭奪地盤,圍死敵人,勝負決定於棋藝的高低。行樂錢滿城中山靖王劉勝之妻竇綰的墓中出土了一套“宮中行樂錢”和一枚銅骰。“宮中行樂錢”共四十枚,外圓內方,形狀與銅錢相仿,其中二十枚上分別鑄有自“第一”至“第十九”的字樣,另二十枚則鑄有三字或四字一句的韻語,如“聖主佐”、“得佳士”、“樂無憂”、“飲酒歌”等。銅骰子徑長二點二厘米,有十八個麵,各個麵上分別用金銀錯出“一”至“十六”的數字和“酒來”、“驕”字樣。其比賽方法可能類似六博,先投骰再行錢,輸者罰酒。竇綰將“宮中行樂錢”帶進墳墓,表明她生前很愛好這一活動。第三節雜技秦漢雜技表演大放光彩,常見的項目有角抵角抵源出於古老的“角力”,至秦二世時更名“角抵”。應劭說“角者,角材也。抵者,相抵觸也。”文穎說“兩兩相當,角力,伎藝射禦,故名角抵也。”可見角抵類似現今的摔跤。975年,在湖北江陵鳳凰山秦墓出土的一件木篦的上部弧形背麵的畫麵上,三個男子赤臂,穿短褲,翹頭鞋,右邊兩人正在進行熱烈而緊張的角抵比賽,左邊一人平伸雙手,似為裁判。畫麵上部有一帷幕飄帶,說明這場比賽是在帷幕中進行的。
履索履索即走繩。《晉書·樂誌》載“後漢正旦,天子臨德陽殿,受朝賀,以兩大繩係兩柱頭,相去數丈,兩倡對舞,行於繩上,相逢切肩而不傾。”沂南漢畫像石上的履索圖像,是在地上立兩個三角架,橫係一根粗繩,繩頭固定在木柱上,繩上有三個小孩,中間一個雙手撐繩倒立,站在繩兩端的兩個小孩,手中分別拿著木橦、戟,舉足向繩中間走去。繩下立著四把刀,顯得十分驚險。
緣竿緣竿俗稱“都盧尋橦”,類似現代的爬竿運動,其表演形式是立一竿於人額上,或於地上,或於車上,或一人仰身躺在地上,雙腳抬起,支撐一竿,在竿上,有一至三人表演各種險技。在沂南漢畫像石上,有一人於額上立一十字形長竿,竿上橫木的兩端,有兩個小女孩在翻轉著,竿的頂端有一圓盤,一個小女孩用腹部在盤上旋轉。
疊案疊案類似現代在桌、凳等物上表演倒立等活動的雜技。疊案的表演形式是伎者先於一案上表演,逐漸累疊,多者達十二案。在四川彭縣出土的畫像磚上,有一位頭梳雙髻的女伎在重疊的十二案上表演倒立,以雙手著案,彎腰,腳後伸,臉向上,似乎見腳跟。在四川德陽縣出土的一畫像磚上,伎者在六案之上表演倒立,旁邊一人手扶疊案,故作驚駭狀,給人以驚險之感。
衝狹張衡《西京賦》中說“衝狹燕濯,胸突銛鋒”,張銑釋“狹”曰“狹,以其為環,插刀四邊,使人躍其中,胸突刀上,如燕之飛躍也。”薛綜注雲《文選·西京賦》李善注。
“卷簟席,以矛插其中,伎兒以身投,從中過。”可見“衝狹”的表演方式是以草木編成草環,環上插刀矛等兵器,刃尖向內,伎者從中穿過。
旋盤旋盤的表演方式是伎者頭頂一竿,竿端頂一盤,使之旋轉。在四川和山東漢畫像磚、石上都可以見到這一活動場麵。
扛鼎扛鼎是雙手把一沉重的大鼎舉起。這是一項強體力的活動,史書中也往往以力能扛鼎來形容一個人力氣之大。如西楚霸王項羽,“力能扛鼎”。轉石轉石是將若幹個大石滾串聯成一線,由一人猛力啟動第一個石滾,使個個石滾撞擊而滾動。張衡《西京賦》中有“轉石成雷,霹靂激而增響”的描寫。
弄丸劍弄丸劍又叫跳丸劍,其表演方式是以手拋接數丸或數劍於空中,往複不絕,也有丸劍並用,飛丸兼飛劍的,丸劍的數目從一至九不等。據說大秦來的幻人,“善跳丸,數乃至千”。
手搏手搏又稱卞,即徒手相搏,技術高超者,可以與持兵器的人相搏而不傷。《漢書·藝文誌》中有《手搏》六篇,皆已散佚。
戲獸張衡《西京賦》中說“熊虎升而拿攫,猿狖超而高援,怪獸陸梁,大雀踆踆踆,白象行孕,垂鼻麟囷”,就是玩獸的場麵。
弄蛇在山東嘉祥武氏祠左室第五石上有一弄蛇圖,圖上三人,當中一人雙膝並攏跪在地上,右臂著地,側身蜷伏,兩臂相交,左臂挾一蛇,蛇頭直立,蛇尾盤曲;左邊一人長袍高冠,左手持斧;右邊一人長袍不冠,持一錘,兩人似為保護人。此外,還有一蛇飛舞於上,並有蜥蜴之類的東西點綴其中。《史記·項羽本紀》。
《後漢書·西域傳》注引魚豢《魏略》。
魔術張騫“鑿空”以後,中西交通開辟,從西方傳入了魔術表演。《史記·大宛列傳》載,漢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08年),安息“以大鳥卵及黎軒善眩人,獻於漢”。《索隱》引《魏略》雲“黎軒多奇幻,口中吹火,自縛自解。”又《後漢書·西南夷傳》亦載,安帝時,撣國(今緬甸)獻大秦幻人,“能變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馬頭”。
第五十一章婦女傳在悠久的封建社會中,男耕女織,婦女在社會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社會生產以外的領域中,婦女當有不少的貢獻,但記載缺乏,不可詳考了。兩漢婦女見於記載者,有後妃,有公主,有起義領袖,有學術才女。
第一節母後幹政母後幹政,是在西漢初年由呂後開始的。當呂後還是皇後的時候,她敢於殺了開國的功臣,顯示出她掌權的。漢高祖死後,呂後嚴重違背了惠帝的意願,殺害了戚夫人和趙王如意。惠帝死後,她臨朝稱製達八年之久,在很大程度上動搖了漢的統治。但這種尖銳的宮廷鬥爭並沒有怎樣影響社會秩序的安定,所以司馬遷稱頌“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呂後可以說是有政治才能而手段狠毒的女主。景帝時,竇太後好黃老,阻礙了一些儒生的仕進之路。西漢末年,元後信賴外家,導致王莽以新代漢。
東漢時期,母後幹政現象特別顯著。其後臨朝稱製者就有竇、鄧、閻、梁、竇、何六位太後。清人趙翼約舉六後的事跡說“章帝時,竇後專寵,有梁貴人生和帝,竇後養為己子,而陷貴人以憂死。章帝崩,和帝即位,竇為太後稱製。和帝崩,皇後鄧氏為太後,立殤帝嗣位,殤帝殂,太後又立安帝,終身稱製。安帝崩,皇後閻氏為太後,立北鄉侯懿嗣位,身自臨朝。未幾,懿殂,宦官孫程等迎立順帝,太後乃歸政順帝。順帝崩,皇後梁氏為太後,立衝帝,身自臨朝。衝帝殂,太後又立質帝,猶秉朝政。質帝為梁冀所酖,太後又立桓帝,數年歸政。桓帝崩,皇後竇氏為太後,立靈帝,仍自臨朝,後其父武為宦官所害,太後亦遷於南宮。靈帝崩,皇後何氏為太後,立子辨嗣位,身自臨朝,尋為董卓廢弑。”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婦女在一定條件下,也可擁有最高的權力,這是研究曆史的人所應注意的一大問題。《史記·呂後本紀》。
《廿二史劄記·東漢鄉母後臨朝外藩入繼》。
第二節公主和親解憂公主,西漢楚王劉戊的外孫女,武帝太初年間出塞,遠嫁烏孫。
烏孫原為匈奴右臂,後與漢通好,願與漢和親,為昆弟。漢曾於元封中,遣江都王建之女細君公主嫁於烏孫。因語言不通,又遠在異鄉,細君思鄉心切,曾上書武帝要求回歸故裏。武帝令她“從其國俗,欲與烏孫共滅胡”。烏孫王死,遂續嫁王孫。不久,細君公主死,漢廷又以解憂為公主,繼續對烏孫推行和親政策。
昭帝時,匈奴與車師為一,共侵烏孫。公主上書報告了這一情況,並請求昭帝出兵。適逢昭帝死,宣帝即位,公主又與烏孫王上書說,匈奴使使謂烏孫交出公主,欲隔絕漢,請求漢出兵與烏孫共擊匈奴,以解救烏孫王和公主。於是,漢發兵十五萬,同烏孫一起,直搗匈奴右穀蠡王庭,斬獲首級四萬餘,各種牲畜七十餘萬頭,給了匈奴以沉重的打擊。
解憂在烏孫期間,曾兩次從俗。她嫁到烏孫後不久,烏孫王死,又續嫁其叔父肥王及烏孫王前妻的兒子狂王為妻,並生有四男二女。甘露三年(公元前5年)解憂70餘歲了,她的兩個兒子病死。於是她上書宣帝,請求“得歸骸骨,葬漢地”,攜孫兒孫女,回到長安。宣帝賜以公主田宅、奴婢,奉養甚厚,朝見儀比公主。甘露五年,解憂公主死。從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0年)出塞到宣帝甘露三年,她在烏孫生活了五十年。在此期間,漢和烏孫基本上一直保持了良好的關係。
王昭君,字嬙,東漢南郡(今湖北興山縣)人。元帝時,她以良家女選入後宮。昭君入宮數年,未得進見。
當時,東漢和匈奴的關係重新修好,南匈奴呼韓邪單於來朝請求和親。
元帝以宮女五人賜之。王昭君得知後,特請求行。呼韓邪臨行前,元帝為了表示友好,還專門請呼韓邪過目所賜女子,昭君豐容靚飾,光彩照人。元帝很後悔,可是最終還是送昭君出塞。
王昭君到匈奴後,與呼韓邪生有二子。呼韓邪死後,其前妻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書請求歸漢。成帝令從胡俗,她從命為後單於閼氏。
昭君後來死於匈奴,唐杜佑《通典·州郡》九“金河”下,提到“王昭君墓”。昭君墓上草色常青,故又稱之為“青塚”。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有一座昭君墓,不知建於何時。
昭君出塞,對漢朝和匈奴的友好關係有著良好的影響。
2本節材料依據《漢書·西域傳》下及《後漢書·南匈奴傳》者,不另一一注出。參見《漢書·匈奴傳》。
《太平環宇記》卷三八。
第三節呂母起義王莽末年農民大起義的序幕,是由一個名叫呂母的婦女揭開的。
呂母,琅邪海曲(今山東日照境內)人,家資數百萬。天鳳元年(公元4年),她做縣吏的兒子因犯小罪,被縣宰處死。呂母為了替兒子報仇,“密聚客”,以家財釀醇酒,買刀劍衣服。有來飲酒的少年壯士、無錢者,呂母賒酒給他們;穿著單薄者,則借給衣裳,不問多少。數年以後,呂母的家財殆盡,大家都準備償還所欠債物。呂母傷心地說我厚待諸君,非為求利,隻因縣宰屈殺了我的兒子,我想報仇。大家聽了,都很同情。這樣,呂母集中了好幾千人,自稱將軍,攻破了海曲縣城,捉住縣宰。諸縣吏叩頭為縣宰請命。呂母說我兒犯小罪,不當死,而為縣宰所殺,殺人當死,有什麽可請求的!說罷,便殺了縣宰,以其首祭子塚。
後來,呂母的隊伍發展到一萬多人的光景3,這時,呂母的活動就不限於為兒子報仇了。公元7年,王匡、王鳳等在綠林(今湖北當陽境內)起義,公元8年,樊崇等在莒縣(今山東莒縣)起義,起義軍開始出現了浩浩蕩蕩的形勢。
約公元22年,呂母病死,她的部下基本上轉入樊崇的隊伍。這時樊崇的隊伍已成為著名的赤眉軍。
在呂母起義後不久,公元2年,平原(在今山東平原境內)女子遲昭平,能說經,也聚集了數千人在平原起義,但因缺乏記載,情況不明。
2本節材料依據《後漢書·劉盆子傳》者,不另作注。
3荀悅《漢紀》卷三十稱琅邪女子呂母,為子報仇,黨眾浸多,至數萬人,號曰赤眉。這可見呂母部隊同赤眉軍關係是很密切的,因而被看作一支隊伍了。
第四節班昭著書班昭,字惠班,一名姬。扶風曹世叔妻。世叔早死,史稱班昭有“節行法度”。
班昭博學高才,其兄班固去世後,所著《漢書》有八表和《天文誌》尚未完成。班昭奉和帝詔續而成之。和帝數召班昭入宮,師事皇後諸貴人,所以又稱她作“大家”。和帝還詔她為所貢獻異物作賦頌。後來鄧太後臨朝,有事總要找班昭議論,並封昭子為關內侯,官至齊相。當時《漢書》剛剛完成,書中還有不少要上下互通的地方。於是班昭在樓上講《漢書》,同郡馬融在樓下受讀通寫。後來班昭死,又詔融兄馬續繼昭成之。
永初中,鄧太後的兄弟、大將軍鄧騭,上書請求還歸故裏。起初,鄧太後不肯,征求班昭的意見,班昭上疏說“妾聞謙讓之風,德莫大焉《論語》說‘能以禮讓為國,於從政乎何有。’由是言之,推讓之誠,其致遠矣。今四舅深執忠孝,引身自退,而以方垂未靜,拒而不許,如後有毫毛加於今日,誠恐推讓之名不可再得。”她勸太後答應了鄧騭的要求。
班昭作《女誡》七篇,其辭曰“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餘寵,賴母師之典訓。年十有四,執箕箒於曹氏,於今四十餘載矣。戰戰兢兢,常懼黜辱,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夙夜劬心,勤不告勞,而今而後,乃知免耳。吾性疏頑,教導無素,恒恐子榖,負辱清朝。聖恩橫加,猥賜金紫,實非鄙人庶幾所望也。男能自謀矣,吾不複以為憂也。但傷諸女方當適人,而不漸訓誨,不聞婦禮,懼失容它門,取恥宗族。吾今疾在沉滯,性命無常,念汝曹如此,每用惆悵。閑作《女誡》七章,願諸女各寫一通,庶有補益,裨助汝身。去矣,其勗勉之!”《女誡》後來流傳甚廣,成為對婦女施教的封建規範。馬融善之,令妻女習之。班昭丈夫曹世叔妹,不同意班昭的觀點,作書問難,其書不傳。
班昭七十餘歲卒。所著賦、頌、銘、誄、問、注、哀辭、書、論、上疏、遺令,凡十六篇,由其兒媳丁氏撰集之,又作《大家讚》。
班昭的姑母也是一個女才子,孝成帝初即位時,她被選入後宮。開始為少使,不久得幸於成帝,立為倢伃。班倢伃能誦詩,熟讀古箴之書,每日進見皇上,必依法古禮。
後來,班倢伃失寵。鴻嘉三年(公元前8年),她同許皇後受趙飛燕僭告,許皇後坐廢。班倢伃對皇上說我聽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修正尚未蒙福,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愬,如其無知,愬之何益,故不為也。成帝聽了,甚憐憫之,於是賜黃金百斤。
班倢伃恐再受趙氏之害,退處東宮。成帝崩後,充奉園陵。死葬園中。
班倢伃著作之傳世者,《漢書·外戚傳》下收其自傷之賦一首,《昭明文選》收其《怨歌行》一首。
本節材料依據《後漢書·列女傳》、《漢書·外戚傳》下者,不另一一作注。第五十二章雜傳田橫、季布、東方朔、朱雲都未建立什麽功業,然各能以其言行獲於當時,留傳後世,其事跡不可沒也。
第一節田橫和五百壯士田橫,齊人,故齊王田氏族的後裔。他和兄長田儋、田榮,都是狄縣(今山東省青高縣東南)的豪族。
秦末陳勝起義時,田橫隨其兄殺狄令,東略定齊地,舉兵抗拒諸侯,並趁亂擴充齊的地盤。後來田儋被秦將章邯殺死,田榮也被項羽擊敗而死。田橫收齊散兵,反擊項羽。他趁項羽與劉邦撕殺之際,奪回了齊的城邑,立田榮子廣為齊王,自己為相,專國政,既不為楚,也不為漢。
公元前204年,漢王劉邦派儒生酈食其說齊歸漢。酈食其對齊王說“王知天下之所歸,則齊國可得而有也,若不知天下之所歸,即齊國未可得保也。今漢王已據敖倉之粟,塞成皋之險,守白馬之津,杜大行之阪,距蜚狐之口,天下後服者先亡矣。王疾先下漢王,齊國社稷可得而保也,不下漢王,危之可立而待也。”田橫覺得酈食其說得不錯,便撤去守備,準備依附於漢。韓信聽說酈食其不費一槍一馬便為漢王下齊七十餘城,出兵襲齊。田橫大怒,以為酈食其不講信義,耍弄了自己,便烹殺酈食其,然後東走梁地,投靠了當時正值中立的彭越。
劉邦定天下後,封彭越為梁王。田橫因殺了酈食其,害怕劉邦報複,就跑到了海州東海縣一島上據守,跟從者有五百餘人。劉邦素聞田橫三兄弟定齊,齊多賢能者。他擔心以田橫在齊人中的威信,長期留在海島中,會生後患,對漢不利,便下詔赦去田橫之罪,召他回朝。田橫不肯,他說“臣烹陛下之使酈生,今聞其弟酈商為漢將且賢,臣恐懼,不敢奉詔。”他表示願為庶人,守海島中。
可是劉邦不肯罷休。他一麵詔令酈商,如有敢傷害田橫人馬從者的,夷族,一麵又派使者對田橫說“田橫來,大者王,小者侯。不來,舉兵加誅。”田橫無奈,隻得隨使者前往洛陽。
田橫深知劉邦是不會輕易放過自己的,他這樣做,不過是為了看看自己的長相。田橫當年與劉邦都南麵稱王,平起平坐,如今要他北向稱臣,這使他感到羞辱。他烹了酈食其,現在卻要與酈生的弟弟同為劉邦做事,即使酈商因懼劉邦之威不敢把他怎麽樣,他難道不羞愧嗎?因此,當他隨使者來到離洛陽三十裏地的屍鄉驛站,洗沐完畢,便把自己的心裏話跟從客說了,並要他們割下自己的頭,送給劉邦。說完,便自殺了。
劉邦見到田橫的頭顱,流著淚說“田橫起自布衣,兄弟三人更王,豈不賢乎!”隨後發卒二千人,以王者禮葬田橫,又拜田橫從客二人為都尉。不想兩個從客將田橫墓側鑿開,自剄在墓裏。劉邦聞之大驚,於是他使使者召尚在海島的其餘500人,那些人聽說田橫死了,也都紛紛自剄身亡。
本節材料依據《史記·田儋列傳》及《漢書·田儋傳》者,不另作注。《史記·酈食其列傳》。
第二節季布“一諾百金”
季布,楚人。以任俠名聞於時。楚漢相爭,他為項羽手下大將,數圍困漢王劉邦。劉邦稱帝後,拜他為郎中。
季布為人耿直,不善阿諛奉迎。孝惠帝時,他任官中郎將。那時漢皇朝和匈奴的關係不好。匈奴單於寫信給呂後,呂後覺得其中有侮慢之意,便召集諸將商議付伐匈奴之事。上將軍樊噲說,他願率十萬眾橫行匈奴中,諸將也都阿呂後之意,表示讚同樊噲的意見。季布對呂後說,樊噲這是當麵欺謾,當斬。當年高皇帝率四十萬兵馬被圍困於平城,這事你應清楚,因為你也在其中,可現在你卻說以十萬兵橫行匈奴中,這不是當麵欺謾嗎?秦以事於胡修長城而使得陳勝吳廣起義,這創傷至今未複,樊噲又當麵奉諛,這要搖動國家的根基!諸將聽了季布的話都很恐慌,怕呂後動怒。呂後罷朝,從此以後再不議論討伐匈奴的事兒了。
孝文帝時,季布為河東守。有人向孝文帝推薦季布,說他是賢者。文帝便詔季布到京城,想提升他為禦史大夫。季布來到京城後,又有人向文帝說季布好喝酒,難以接近。文帝又放棄了原意。季布留在京城整整一個月無所用事。於是他麵見文帝說“臣因為陛下的恩寵任河東守,今陛下無故召臣,大概是有人向您說了我的好話。今臣至,卻又無所受事,大概又有人向您說了我的壞話。陛下以一臣之譽召臣,又以一臣之毀去臣,陛下這樣做,我隻恐怕有人會利用您這一點的。”文帝聽後,很慚愧。季布辭官而去。
季布最為人稱道的是他的語言信實,說話算話,當時人曾流傳著這樣的話“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季布的軍功政績都為人們所忘記,而季布“一諾百斤”的佳話卻為人們所稱頌。在那個動亂的時代,做到這一點是極不容易的。唐代詩人李白在他的詩中,把“一諾”和“千金”聯係起來,於是又有“一諾千金”的說法。這當然是一種誇張,但也可見這事受到重視,曆久不衰。
本節材料依據《史記·季布列傳》及《漢書·季布傳》者,不另作注。見唐李白《李太白詩十·敘舊贈江陽宰陸調》“一諾許他人,千金雙錯刀。”第三節東方朔的滑稽東方朔,齊人,以善滑稽著稱。
武帝初即位,舉天下賢良方正。東方朔也在被舉薦之中。別人上書都說天下得失之策,而多被武帝罷之令歸。東方朔上書則陳述自己的德才,自薦可為天子大臣。這書用了三千牘,費時兩月才讀畢,因其“文辭不遜,高自稱譽”,武帝以為奇才,令他待詔公車。不久,又待詔金馬門。後拜為郎中,常在側侍中。
東方朔說話詼諧有趣,常於調笑中直言切諫。武帝很喜愛與他交談,還常常賞賜他錢帛。有人對武帝說,東方朔把所賞錢帛全都花費在婦人身上;又有人說,東方朔不拘禮節,不等割肉大臣來到就先自分割賜肉,還帶回家去。武帝說,東方朔在事無所求,你們不如他。
建元三年(公元前38年),武帝要把南山一帶提封頃畝,增為上林苑,供自己弋獵消遣。東方朔進諫武帝,不要取民膏腴之地,這樣做,會“上乏國家之用,下奪農桑之業,非所以強國富人”,於國於民都不利。武帝拜東方朔為太中大夫給事中,賜與黃金百斤,而沒有聽從規勸,遂起上林苑。武帝的侄兒昭平君,醉殺主傅,被投入內官治罪。廷尉以他是公主之子,上奏請議。左右的人都為昭平君說情,武帝也垂淚歎息,但仍舊以法治罪。這時,東方朔上前為武帝敬酒。下朝後,武帝責備東方朔敬酒不看時辰。東方朔卻說“我聽說樂極生悲,哀極陰損,我敬酒是明示陛下正而不阿,不再因此事而悲哀。”東方朔前因酒醉入殿中,遺尿殿上,被劾為不敬,有詔免為庶人,待詔金馬門。因此事而複為中郎。
武帝時,天下侈靡趨末之風很盛。武帝想改變這種風氣,便問東方朔用什麽辦法來教化人民呢?東方朔說,孝文帝身為天子,崇尚節儉,以道德為麗,以仁義為準,於是天下望風成俗,昭然化之。今陛下大興土木,奢侈成風,而想使民獨不奢侈失農,實在是困難。陛下如能“推甲乙之帳,燔之於四通之衢,卻走馬示不複用”,改變風氣也就不難了。《易》說“正其本,萬事理;失之毫氂,差之千裏。”
武帝以東方朔能言善辯,曾問他說“先生看我是個怎樣的君主?”東方朔回答說唐虞之隆,成康之際,不足以比喻當世。您的功德在五帝、三王之上,而且不僅如此。如果得到天下賢士,在位的公卿都可得到適當的人選了。“譬若以周、邵為丞相,孔丘為禦史大夫,太公為將軍,畢公高拾遺於後,弁嚴子為衛尉,皋陶為大理,後稷為司農,伊尹為少府,子贛使外國,顏閔為博士,子夏為太常,益為右扶風,季路為執金吾,契為鴻臚,龍逢為宗正,伯夷為京兆,管仲為馮翊,魯般為將作,仲山甫為光祿,申伯為太仆,延陵季子為水衡,百裏奚為典屬國,柳下惠為大長秋、史魚為司直,蘧伯玉為太傅,孔父為詹事,孫叔敖為諸侯相,子產為郡守,王慶忌為期門,夏育為鼎官,羿為旄頭,宋萬為式道候。武帝大笑,又問東方朔“你看你比公孫丞相、兒大夫等這些人如何?”東方朔說“臣朔雖不肖,尚兼此數子者。”東方朔雖有才華,但在政治上一直得不到重用。於是會聚宮下的博士諸先生與他議論,故意作難他。他們說昔日蘇秦、張儀憑一張嘴位居相卿,你雖博學多才,盡忠以事皇帝,而官不過侍郎,位不過執戟,這是什麽緣故呢?東方朔回答說,這是因為時代不同了。蘇秦、張儀時,天下不穩,諸侯2本節材料依據《史記·滑稽列傳·東方朔傳》和《漢書·東方朔傳》者,不另作注。相爭,因此得士者強,失士者亡,士人可以身處尊位。現在天下一統,人才濟濟,即使蘇秦、張儀在世,也不能有所作為。“傳曰天下無害菑,雖有聖人,無所施其才;上下和同,雖有賢者,無所立功。故曰時異則事異。今世之處士,時雖不用,崛然獨立,塊然獨處,子何疑於餘哉!”這一席話,使嘲笑他的諸先生無言以對。
東方朔臨死前,對武帝說“願陛下遠巧佞,退讒言。”可見他對武帝的一片忠心。
東方朔善文辭,他的作品,劉向《別錄》加以收錄。《漢書·藝文誌》“雜家類”載“東方朔二十篇”。東方朔的作品中,以《設客難》、《非有先生論》兩篇最著。
第四節朱雲折檻朱雲,字遊,魯人,後徙平陵。西漢後期時人。少時好俠義,經常聚集一幫人為人報仇,以勇力聞。年四十始從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蕭望之受《論語》,學業很深。後來,華陰守丞嘉上封事,舉薦他為禦史大夫,以代替貢禹,丞相匡衡極力反對,未成。
當時,尚書令五鹿充宗善講《梁丘易》。元帝好梁丘氏,因此五鹿貴幸一時。元帝欲考《易》之異同,令五鹿與諸《易》家辯論。諸儒因五鹿藉尊貴之權,都稱病不敢與之對抗。有人便推薦朱雲與五鹿相對。朱雲“音動左右,既論難,連拄五鹿”,常常駁得五鹿啞口無言。儒生們都很欽佩他的勇氣和才華,為語說“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朱雲由此做了博士,後來又遷杜陵縣令。因得罪了中書令石顯和丞相韋玄成,遂被廢錮,直到元帝去世。
成帝時,故安昌侯張禹以帝師位特進丞相,成帝非常尊重他。張禹為相六年,無所作為,隻圖自己享受。朱雲上書求見成帝,朝廷公卿俱在。朱雲說“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無以益民,皆屍位素餐。”他請求成帝賜尚方寶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餘。成帝問他要斬何人?朱雲說是安昌侯張禹!成帝大怒,說“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令禦史將朱雲拉下。朱雲攀住殿檻,檻折。朱雲大聲呼道“我得以從龍逄、比幹遊於地下,足矣!未知聖朝何如耳!”
此時,左將軍辛慶忌免冠解印綬,連連叩頭,請求成帝寬恕朱雲,說,朱雲素著狂直於世,不可誅,臣敢以死爭。辛慶忌叩頭流血,成帝赦朱雲。後來,禦史要治理殿檻,成帝說“勿易!因而輯之,以旌直臣。”
從此以後,朱雲居閑不仕,教授學生。七十餘歲卒於家。
直言折檻,這是朱雲有名的大事,對當時以及後世很有影響。
附錄秦漢禮俗安作璋禮俗,存在於社會各階級各階層中。它反映人們的生活麵貌,也反映人們對於生活某些方麵之傳統的認識。我們對於民間禮俗的興趣,比對皇家貴族禮俗的興趣要多得多。但關於秦漢時期禮俗的記載,對皇家貴族的記載要比對民間的記載詳細得多。而統治階級的禮俗,也必然對民間禮俗有深刻的影響。同時,階級社會既存在著階級對抗,在統治思想占優勢的情況下,實際上也有反統治思想的存在。在禮俗這一領域內也必然有類似的情況。不過一直到現在,我們對這一問題的研究,還沒有認真地起步。以下,試依現在所見到的材料,就衣食、住行、嫁娶喪葬等三個方麵的禮俗,作一些敘述。本節材料依據《漢書·朱雲傳》者,不另作注。
第一節衣和食冕、冠、巾“衣”有廣狹二義。狹義的“衣”,是指上衣。廣義的“衣”,包含有冕、冠、巾,有上衣、下衣和鞋襪。
冕、冠、巾,都是帽子。周製冕為天子、諸侯、卿大夫的祭服。秦、西漢之冕,於史無征。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詔有司采《周禮》、《禮記》、《尚書》而製冕,規定皇帝之冕“廣七寸,長一尺二寸,前圓後方,朱綠裏,玄上,前垂四寸,後垂三寸,係白玉珠為十二旒,以其綬采色為組纓”。三公、諸侯、卿大夫之冕,也廣七寸、長一尺二寸,不同的是三公、諸侯之冕七旒,青玉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為珠。皆有前無後。民間或謂冕為“平天冠”。
周製,貴族子弟年滿二十,於宗廟中舉行加冠之禮,以表示成年,可以從政。隨著春秋戰國時期世卿世祿製度的瓦解,選官製度的產生,冠禮失去了原有的內涵,備典而已。秦漢之時,自皇帝至百官所服之帽,亦多謂之冠,其中主要有以下幾種通天冠。《晉書·輿服誌》雲“通天冠,本秦製。高九寸,正豎,頂少斜缺,乃直下,鐵為卷梁,前有展筩,冠前加金博山述。乘輿所常服也。”漢承秦製,通天冠猶為皇帝之常服。
法冠。又名“柱後”,“高五寸,以為展筩,鐵柱卷。”2法冠原為楚王冠。傳說當時有一種叫“獬豸”的神獸,一隻角,秉性耿直,能別曲直,見有人爭鬥,即用角戳無理的一方;聽到誰說假話,則咋之。楚王獵獲到這種神獸後,仿製為冠。秦滅楚,賜與禦史服之,蓋寓執法公正之意。漢則為侍禦史、延尉之服。
武冠。武冠又名“武弁大冠”,原為“胡服”,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時仿製,以金璫飾首,前插貂尾,為王冠。秦滅趙,賜與近臣服之。漢時為諸武官之服。
劉氏冠。劉邦任泗上亭長時,做了一頂高七寸、寬三寸,竹皮為裏,漆絲而成的帽子,時常服之。劉邦做皇帝後,命名為“劉氏冠”,規定公乘爵位以上者,方可服之。大約從劉邦死後,劉氏冠成為祭祀宗廟時戴的一種帽子,並更名為“長冠”。
樊噲冠。傳說在“鴻門宴”上,範增欲殺劉邦,樊噲聞之大驚,裂裳以裹楯,蒙在頭上闖入軍門。其後,仿造成一種冠,寬九寸,高七寸,前後各出四寸,製若冕,命名為“樊噲冠”,後為司馬殿門衛士之服。
委貌冠。冠長七寸,高四寸,狀若覆杯,前高而寬,後低而窄,皁絹為之。在辟雍行大射禮時,公卿、諸侯、大夫服之。
遠遊冠。其狀若通天冠,有尺筩橫於前,無山述。為諸王所服。
高山冠。又名“側注”,形似通天冠,頂不斜卻,直豎,無山述展筩。
為中外官、謁者、仆射所服。
進賢冠。即古之緇布冠。前高七寸,後高三寸,長八寸,公侯有三梁《續漢書·輿服誌》。
2《續漢書·輿服誌》。
劉氏宗室、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兩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皆一梁。漢畫像石、畫像磚上多見此冠。
卻敵冠。前高四寸,後高三寸,長四寸,製似進賢冠,為衛士之服。
建華冠。鐵為卷柱,貫大銅珠九枚,下,上輪小。祀天地、五郊、明堂時,舞《育命舞》之樂人服之。
方山冠。狀若進賢冠,以五彩絹為之,祠宗廟時,舞《大予》、《八佾》、《四時》、《五行》之樂人服之。
在先秦時,貴族服冠,庶人用巾。從秦開始,唯庶人服巾的傳統禮製被打破。《續漢書·輿服誌》雲“秦雄諸侯,乃加其武將首飾為絳袙,以表貴賤。”入西漢以後,自皇帝至庶人,皆可服巾。巾的用法是用一幅紗或絹包在頭上,兩端在腦後打成耳狀結,文官長耳,武官短耳。不同身份的人和在不同的季節,巾的顏色有所變異。
上衣、下衣和鞋襪上衣,秦漢時名目繁多。大別之,有以下幾種禪衣。禪衣是一種單層的長袍,源於先秦的深衣而與深衣又有所不同。抗日之快意恩仇小說5200
深衣由衣和裳縫合而成,肥大臃腫。禪衣上下相通,不別衣裳,較深衣輕便。秦、西漢之時,禪衣是一般地主和貴族的常服。據《漢書·江充傳》載“初,充召見犬台宮,自請願以所常被服冠見上,上許之。充衣紗糓禪衣,曲裾後垂交輸。”據《漢書·蓋寬饒傳》,至遲到宣帝時,司馬等武官開始服用禪衣。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一件用素色紗做成的禪衣,衣長28厘米,袖長90厘米,重量隻有49克。
襜褕。襜褕為禪衣之變種。禪衣曲裾,襜褕則是直裾,所謂“直裾謂之襜褕”。在漢代,襜褕為婦女常服,男子雖也有服用者,但較少。綠林軍將士服襜褕,三輔舊官吏和士人譏笑他們“服婦人衣”2。
袍。袍源出於深衣。《釋名·釋衣服》雲“袍,丈夫著下至跗者也。
袍,苞也,苞內衣也。”又說“婦人以絳作衣裳,上下連,四起施緣,亦曰袍。”袍有裏有麵,也謂之“複袍”。有時還填以綿絮。故袍多為春秋服和冬服。
襦。襦是一種及於膝的短衣,有麵有裏,也謂之“複襦”,為禦寒之衣。古詩《孤兒行》曰“冬無複襦,夏無單衣。”
汗衣。《釋名·釋衣服》曰“身受汗垢之衣也。”汗衣是一種內衣,其作用相當於現代的背心,而樣式則近似於現代的馬甲。
下衣曰“裳”,所謂上衣下裳。裳主要有以下幾種袴。“袴,謂脛衣也。”似後世的套褲,穿於兩腿,分掛於腰帶上。顯貴子弟以紈作袴,故稱“紈袴子弟”。
褌。袴之有■者,謂之“褌”。
裙。裙也作“帬”,男女皆可服用,但以女子為多。
犢鼻褲。褲腿較短的褌,曰“犢鼻褲”,近似現代的褲衩。司馬相如在許慎《說文解字》。
2《後漢書·光武帝紀》。
《急就篇》顏師古注。
成都當酒保時即曾穿過犢鼻褲。這是一種盛夏之服。
秦漢時的衣和裳皆用帶子係紮。用帶子係紮,需用帶鉤。考古發現的帶鉤,長者幾近半,短者僅二至三厘米。就質料而言,多為金、玉、銅、鐵,也有石、骨、木、陶等。帶鉤的用法大致有三一是將鉤紐嵌入革帶一端,鉤弦向外,與腰腹弧度貼合,鉤首鉤在革帶另一端的穿孔中。二是將兩個或更多相同規格的帶鉤並聯起來使用。三是帶鉤並不直接鉤在革帶上,而是在革帶的一端先置一環,鉤首掛在環上。
鞋,有單底、複底之分。單底的鞋稱履2。履有三種一種是用皮革製成,也曰“鞜”。其深而大者,謂之“裒”;薄革的小履,謂之“鞮”;以柔皮製作、頭尖者,謂之“靸”。一種用絲製成,曰“綿履”,雲夢出土的秦簡《法律答問》說“以絲雜織履,履有文,乃為綿履。”一種是用麻製成,也叫“不借”,所謂“不借者,小履也。以麻為之,其賤易得,人各自有,不須假借,因為名也。”3也有以草為之者。
複底的鞋,曰“舃”、“屐”。舃,乃履下有木底者,木底與履底大小相同,實心。屐則以木為之,或以帛為麵,有的以漆畫之,下有兩木齒。《續漢書·五行誌》“延熹中,京師長者皆著木屐。婦女初嫁,作漆畫屐,五色采作絲。”
據《搜神記》載,男鞋方頭,女鞋圓頭。但男女往往通用。從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中的貴婦人的鞋和出土的四雙青絲鞋來看,女鞋的前頭有兩個昂起的小尖角。
襪,以布帛作成,也有以皮革製作者。襪一般高尺餘,上端有兩帶,以縛係於足脛。
秦漢時有進門脫鞋的習慣。在屋中,多穿襪行於席上,不僅平時燕居如此,上殿朝會亦然。著鞋上殿,以為殊榮,漢時唯蕭何、梁冀、曹操等膺此殊禮。
南方濕熱,一般平民多赤足。如東漢時桂陽郡一帶,民多“無履,足多剖裂”。謝罪時也要赤足,謂之“徒跣”。
服色的等級性在先秦時期,衣是用來區別尊卑貴賤的一個重要標誌,“非其人不得服其服”2。否則,就是僭禮。至於秦漢,一方麵,有些舊的等級有了變化,加以往唯庶人才服的巾,到秦漢之時,“上下群臣貴賤皆服之”3。另一方麵,新的等級開始建立。秦漢時區分衣之尊卑的標誌主要有三一是服色。秦人尚黑。漢初尚赤。漢武帝時正服色,色尚黃。東漢則尚赤。此外,青紫也是貴族的服色,平民不準服用,到西漢後期,才放寬了限製。一是質料。如秦簡《法律答問》有一般人不得穿“綿履”之條文。漢初,劉邦曾規定商人不2《急就篇》顏師古注。
3《急就篇》顏師古注。
《東觀漢記》。
2《續漢書·輿服誌》。
3《續漢書·輿服誌》。
《漢書·夏侯勝傳》顏師古注“青紫,卿大夫之服也。”
得衣絲,以卑賤之。一是形製。一般說來,長而肥者為貴,短而瘦者為賤。主食中華民族素以擅長種植五穀而著稱於世。以五穀為主。輔之以魚肉、蔬菜的飲食習慣,由來已久。隨著秦漢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生活也有所改善。
秦漢人一日兩餐或三餐,主食是五穀2。由於自然環境的差異,各地區的食糧不盡相同。一般說來,南方以水稻為主;黃河中、下遊地區以麥為主,其次是粟、黍、菽;關中地區以黍、粟為主,後來,麥子漸增,而食用大麻,則為天下之冠。糧食加工工具也有了改進,桓譚說“庖犧之製臼,萬民以濟。及後世加巧,因延力借身重以踐碓,而利十倍。又複設機關,用驢、驘、牛、馬及役水而舂,其利乃且百倍。”3漢獻帝時,雍州刺史張既曾令隴西、天水、南安三郡“富人”造水碓以安民4。糧食加工工具的革新,有助於人們主食水平的提高。
主食的製作方法和品種很多,大別之,有餅、飯、粥三種。
餅的製作方法有三一是蒸。顏師古注《急就篇》說“溲麵而蒸熟之,則為餅。”這是一種用水摻和麵,不經發酵,捏成餅狀,放入釜甑中蒸熟而成的餅。二是烤。至遲到東漢中、後期,出現了一種“胡餅”,漢靈帝及王公大巨等皆喜食之。胡餅是一種撒有胡麻的烤餅。三是煮。《四民月令》說“距立秋,無食煮餅。”
飯,即用麥、粟、黍、稻等製作的幹飯,亦稱“糒”或“糗”,多為一般平民之食;貴族官吏食之者,則被目為儉約,如“公孫弘為丞相,食脫粟之飯”。有的在飯中加入幹果等以調味,如有加棗而稱之為“棗糒”者。粥,是在麥、粟、黍、稻、菽等食糧中摻水煮成,有把麥等磨碎做粥的,也有不磨碎做粥的。
由於畜牧業的發展,肉食品較前有所增多。
肉食、禽、魚及蔬菜、瓜果家養畜類有馬、牛、羊、豬、狗等。馬、牛多用於生產、運輸和戰爭,一般很少食用,多食用羊、豬、狗等。野生的鹿、豲(獾)、黃鼠鼬(黃鼠狼)、兔、鼠等也是人們獵食的對象。人們不僅吃畜類的肢體,也嗜食其“雜碎”。在河西發現的一支漢簡上記載著頭六十,肝五十,肺六十,蹄二十,舌二十,胃一百,心三十,腸四十,等等。對畜類的大、小與肥、瘦,也很有講究,一般以小、瘦者為佳。
家養的禽類有雞、鴨、鵝等。禽蛋也是人們喜愛的食品,漢墓中曾發現帶有“卵笥”標牌的竹笥和變質的禽蛋。據說曹操善射,他在南皮(今河北省南皮)一天射殺了六十三隻野雞,可見當時的野生禽很多,其中主要有雉、2關於五穀,有不同的說法,或曰黍、稷、麥、菽、稻;或曰粟、稷、麻、菽、麥。3《新語·離事》。
4《三國誌·魏誌·張既傳》。
《漢書·公孫弘傳》。
雁、鵠、鶴、鳩、鴿、麻雀、鵪鶉、鷓鴣等,這些都是人們獵食的對象。秦漢時期已開始較大規模地利用陂塘養魚。如漢安(今四川省內江市西),“有鹽井、魚池以百數,家家有焉”。南陽(今河南南陽)人樊宏,“池魚牧畜,有求必給”2。陂塘養魚也常見於漢畫像石、畫像磚。人工養魚的產量很高,多者一年可達千石,與一個千戶侯的收入相當。人們還捕捉江海湖泊中的魚、鱉、螺、蚌、蛤等,方法有網撈、毒殺、線釣等。
上古物質生活簡陋,蔬菜種類較少,很多植物被當作菜吃。至秦漢時,情況有了改善。這時的蔬菜主要有五種葵、藿、薤、蔥、韭,此即所謂的“五菜”。葵在植物分類上稱冬葵,漢時葵有“百菜之首”之稱。藿是大豆的嫩葉。此外,還有藕、筍,芥、芹、芋、菘(白菜)、蘿卜、葫蘆、菠菜、蔓菁等。還有從西域傳入的胡蔥、胡蒜等。內地的蒜叫小蒜,產量較低,胡蒜即今天食用的大蒜。據說,當時一個人要有“一百本■、五十本蔥、一畦韭”3才能滿足需要。在皇家的太官園內,蔬菜四季常綠。冬菜的種植方法猶如今天的溫室栽培,“覆以屋廡,晝夜燃蘊火,待溫氣乃生”4。
人們解剖了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一具女屍,在她的食道、腸胃裏發現了一百多粒甜瓜籽。甜瓜是秦漢眾多瓜果中的一種,此外還有西瓜、梨、桔、桃、李、杏、柚、柿、楊梅、香橙、荔枝、龍眼、板栗、橄欖、核桃等。張騫通西域,又傳入了葡萄、石榴、胡桃、胡瓜等。有的瓜果成片種植,並形成了一些特產區,如真定的梨,安邑的棗,燕秦的栗等。
烹飪技術的提高與灶及炊具、餐具的改進對於飲食,時人是很講究的,烹飪技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張衡說南陽的菜肴有“百種千名”,枚乘說吳楚的食饌為“天下之至美”2。烹飪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羹,即作肉湯;灸,是把肉用簽子串起來放在火上烤;濯,是把食物放在熱油中炸;膾,是把生肉切細生吃;脯,是做肉幹;臘,是把肉烤熟再曬幹;炮,是將帶毛的禽獸包以泥巴放到火中燒烤;菹,是醃製瓜菜;,是做魚醬。此外,還有類同於現代的蒸、煎、熬、煮等方法。
烹飪技術的提高與灶、炊具的改進是分不開的。從出土的陶灶模型和畫像磚、畫像石上的灶畫像來看,灶麵有圓形、橢圓形、方形和船形等幾種形狀,灶門有方形、長方形和券形等形式,灶麵上一般有一個大火眼和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小火眼,火眼上放置釜、甑等炊具。《漢書·霍光傳》有個“曲突徙薪”的故事。“曲突”,就是在灶上裝有彎曲的煙囪,這種灶不僅安全,且通風助燃,火苗旺,溫度高。當作鍋用的釜、甑向著輕薄小巧方麵發展。據說,漢獻帝建安年間,出現了一種複層的“諸葛行鍋”,熟飯很快;還有一種一釜多味,號稱“五味齊芳”的“五熟釜”。廚刀、勺、通火鉤等炊具也已具備。
《華陽國誌·蜀誌》。
2《後漢書·樊宏傳》。
3《漢書·循吏·龔遂傳》。
4《漢書·循吏·召信臣傳》。
《南都賦》。
2《七發》。
餐具有盛飯的碗,取羹的勺,盛菜的盤,盛酒的耳杯,夾菜的箸。箸有象耳箸、竹箸、木箸和鐵箸。當時仍有用手抓飯菜的習慣。
第二節住和行宮殿、樓房和城堡秦漢建築有新的發展。宮殿建築代表了當時建築的最高水平。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滿足自己的窮奢極欲,令人把六國宮殿的圖樣摹繪下來,在鹹陽照樣興建。他還嫌六國宮殿狹小,又在上林苑興建規模宏大的朝宮,它的前殿即曆史上有名的阿房宮。據記載,阿房宮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萬人,下可建五丈旗。有秦一代,關中宮殿計有三百,關外四百餘。秦亡漢興,劉邦把秦代的長樂宮加以修繕,住在這裏。又在秦章台宮的舊址上修建未央宮,作朝會施政之所,後來的皇帝也住宿在這裏。漢武帝時又興建了明光宮、桂宮和北宮,作為後妃等人的住所。漢都長安,內外宮室一百四十五所,而其壯麗程度,無遜於秦。如未央宮,用名叫木蘭的香木作棟,有花紋的杏木作梁,華椽頭上用玉璧裝飾,柱礎以玉石為之,金飾窗,玉飾門。二千餘年後,在漢宮遺址上發現的銅器,塗金鏤銀,工巧絕倫;出土的磚瓦,古樸厚重,堅實耐用。
劉秀做皇帝後,都洛陽,修建了南宮和北宮等宮殿。北宮中的德陽殿是最重要的殿,周旋容萬人,陛高二丈,殿前的朱雀闕高聳入雲,據說從四十多裏以外即可望見。
最能代表官吏、富商居住條件的是樓房和城堡。樓房的大量出現,是在東漢。古詩雲“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甘肅武威和江蘇句容出土的陶樓模型,有五層的。樓房的各層之間有樓梯相聯。在揚州邗江漢墓出土的樓房模型中,有一整木刳成的樓梯,共十五檔,旁有扶手。勾闌也已具備,望柱多加裝飾。
作為主體建築的樓房往往與附屬建築構成城堡,也有以平房組成的城堡。在成都楊子山出土的東漢畫像石上,有一座城堡式建築,由周垣圍成的庭院分兩大部分。右部是兩進的居住正院,內進上方是四開三間的正堂。左部前端是個跨院,有廚房、水井和曬衣架,後端建有一座望樓,還有一個糧倉。
由於自然環境的差異,住宅顯示出地區特色。華北地區,冬寒多風,住宅建築封閉緊錮。江南一帶,炎熱多雨,住宅敞開外露,多外廊,深出簷,窗口開孔較大,有可以支撐、摘下的“支摘窗”,還有“幹闌”式建築。天水、隴西,山多林木,居民以板為室屋。日南郡的住宅,開門朝北,即所謂“北向戶”;而漠北的匈奴等遊牧民族,則以穹廬為舍,東開向日。
室內用具秦漢時期,自帝王至平民,坐臥起居皆用席。席一般是用蒲草或藺草編成,也有以竹為之者。馬王堆漢墓出土莞席四件,完好的有二件。一件長2.9米另一件長2.22米米。席邊皆用黃絹包縫,邊寬0.20米左右。
坐席之禮,有一定的規定。一般是多人同坐一席,唯尊者有專席。如《後漢書·張禹傳》載“張禹為太傅、尚書,鄧太後以殤帝初育,欲令重臣居禁中,乃詔禹與三公絕席。”在坐次上,坐北麵南最尊,這是帝王之禮,一般人則以坐西麵東為尊,其次為北向,而西向最卑。坐席的姿勢,如同今日之雙膝跪地。若伸腿向前,謂之“箕踞”,是為傲慢無禮。
睡眠一般用床。床多木製,較矮。戰國時的大床,多繞以欄幹。而秦漢時的床,一般無欄幹。**鋪席。床除了用於睡眠外,也可當坐具。
張騫通西域後,傳入了“胡床”。胡床是一種可以折疊的坐具,類似於現今的“馬紮”。
官宦之家,也有坐榻的。榻是一種較床輕便的坐具。在河北望都漢墓中的壁畫上,一主簿和一記吏各坐一榻,榻呈方形,鋪有座墊。也有兩人同坐一榻者。坐榻姿勢同坐席,也是跪坐。
幾案的使用很普遍。其用途有二,一是用來放置碗、盤等,近似於現今的飯桌。一是供書寫用,類似今天的書桌。有木案、石案等,以木案為多,形狀多方形或長方形,也有圓形的。幾案腿短,適應於秦漢人跪坐的姿勢。用來照明的是燈燭。燭的使用較早,燈的使用大約始自戰國。秦漢時的燈形式眾多,製作精巧。現今可知的燈具有象形的人俑燈、羊尊燈、牛燈、朱雀燈、鳳鳥燈、雁足燈、花樹連枝燈等。還有仿器皿的豆形燈、槃燈、卮燈、三足爐燈、奩形燈、耳杯燈等。其質料有銅、鐵、陶等幾種。滿城漢墓出土的長信宮燈,其造型是宮女跽坐持燈,生動逼真。燈盤有雙重直壁,插置兩片弧形屏板為燈罩,燈盤可以轉動,屏板可以開合,燈光照度與射光方向,均可調節。側舉的右臂和下垂作燈蓋的右袖,既增加了美感,又可使燈盤內空氣流通,導煙助燃。燈的各部分都可拆卸,便於清除煙垢。
香爐也是家庭常備之物,有陶製的,也有銅製的。據《西京雜記》載,有一個叫丁緩的人,製作了一具臥褥香爐,“為機環轉四周,而爐體常平,可置之被褥”。他還製作了一具九層博山爐,鏤以奇禽怪獸。後者在漢墓中時有發現,是漢代香爐的代表作。
空中還備有唾壺,以盛痰汙,有玉製、銅製和陶製等種類。朝廷多將其作為賜物,頒賜群臣。
裝置物品的有簏、篋、笥等,都是竹製的箱子。
車馬和船秦漢交通,陸行有車馬,水航則舟船。
皇帝的坐乘叫“安車”,立乘叫“立車”。安車、立車十分堅固,都是重輞、複轂、兩轄;又極其華麗,較(車箱)上有交錯的金龍,衡(車轅頭上的橫木)上立著金鳥,軾(車前扶手的木欄)上畫著伏虎;車上堅著高九仞、垂十二旒、畫有日月升龍的大旗,駕六馬,體現了皇帝的尊嚴。舉行籍田儀式時,皇帝乘耕車,出征則乘戎車,而校獵則乘獵車。
婦女乘坐的車叫“軿車”。“軿,屏也,四麵屏蔽,婦人所乘。”太皇太後、皇太後乘坐的軿車屏之以紫罽,左右騑,駕三馬。長公主的軿車屏之以赤軿,貴人、公主、王妃則乘油畫軿車,皆隻有右騑”。
皇太子、皇子乘安車,朱斑輪,較上畫虎,軾上畫鹿,青色蓋,旗垂九旒,畫降龍,左右騑,駕三馬。公侯也乘安車,朱斑輪,較上畫鹿,軾上畫熊,黑絲蓋,黑轓,右騑。中二千石至六百石皆乘黑絲蓋車,區別是中二《釋名·釋車》。
千石、二千石朱兩輪,千石、六百石朱左輪。三百石乘黑布車,二百石以下乘白布車。而三老、商人等則多乘小型、輕便、快速的軺車。“古之貴者,不乘牛車。”漢承秦末戰亂之後,經濟殘破,“將相或乘牛車”2。漢武帝實行削弱王國的政策,有的諸侯王窮困潦倒而乘牛車。然自此以後,牛車漸被重視,到東漢後期,從天子到士大夫都常乘牛車。此外,還有載屍柩的轀輬車,載衣物的輜車,載竹木的棧車,囚罪犯的檻車,服任時坐的柏(大)車,等等。
秦漢時的畜力車與現今的畜力車不同之處是車前是軾,人從後麵上車;車輪木製;車箱較小,一般隻能乘坐一至三人。
值得一提的還有獨輪車,漢代叫“鹿車”。鹿車類似於現今的手推車,方便輕巧,大路、小道都能通行,可運物,也可載人。
馬也是重要的陸路交通工具。驛傳多用馬,賓客相過也往往乘馬。如漢武帝即位之初,“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而乘字牝者擯而不得聚會。”3造船技術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造船地點遍及全國。在廣州曾發現一處規模很大的造船工場遺址,木船及木船模型、陶船模型屢有出土。船體具備了槳、櫓、帆、舵及錨等設備。漢代的戰船——樓船是很有名的,以“樓船”命名的水軍,是漢代的重要兵種之一。商船大者在五丈以上,漕運糧食入關的船隊,在萬艘以上。
戰國時發明的指南針,在秦漢時尚未用於航海,舟師主要靠觀察日月星辰的方位、現象來測定航向和氣候的變化。《漢書·藝文誌》記有六種航海天文書,早已失傳。
在邊疆少數民族聚居區,受地理環境和生產力水平的限製,仍較多地使用獨木舟。
《晉書,輿服誌》。
2《史記·平準書》。
3《史記·平準書》。
第三節嫁娶和喪葬嫁娶春秋戰國時期,在激烈的社會變革浪潮的衝擊下,古老的婚禮發生了變革。無媒而嫁、同姓而婚、同姓聯姻,卜之不吉而猶通婚等違背傳統婚禮的行為,在《左傳》、《國語》、《戰國策》等書中不乏其例。秦漢統一帝國建立後,統治者重整了婚禮。
周禮,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娶妻;女子十五而笄,笄而許嫁。秦人不以年齡而是以身高作為成丁與否的標準,男子身高六尺五寸(合今.50米)、女子身高六尺二寸(合今.40米),即為成丁,始可嫁娶。漢承秦末戰亂之後,人口銳減,“戶口可得而數者十二、三”,造成了嚴重的人口危機。為增加人口,漢惠帝六年(公元前89年)詔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2惠帝此詔,法定了年十五為女子的最高婚年。至於最低年限,則無條文規定。據《漢書·外戚傳》載,上官安之女立為昭帝皇後時,“年甫六歲”。至於男子婚年,則無條文規定,有年十九而娶者,也有年八歲而娶者。總的看來,惠帝以後男女婚年普遍過小,因而帶來了某些弊端。宣帝朝的博士諫大夫王吉說“夫婦,人倫大綱,夭壽之萌也。世俗嫁娶太早,未知為人父母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民多夭。”秦漢時期,婚姻的決定權依舊操持在父母手裏。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自由結合違背了卓王孫的意誌,遭到極大的阻撓。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中的焦仲卿與劉蘭芝先由父母包辦婚姻,後又被焦母拆散,兩人被逼死。若父母的意見有分歧,則服從父意。如呂公欲嫁女呂雉與劉邦,呂雉母不同意,呂公斥之曰“此非兒女子所知!”2最後按照呂公的意見把女兒嫁給了劉邦。若父已謝世,長兄便代行父權。劉蘭芝被婆母趕回後,其兄要她改嫁縣令之子,劉蘭芝表示她的婚事要“適兄意”,不能“自任專”3。這是子從父、婦從夫、夫死從子的封建倫理道德在婚姻上的反映。
在擇偶標準上,漢人認為有五種女子不可娶“喪婦之長女不娶,為其不受命也;世有惡疾不娶,棄於天也;世有刑人不娶,棄於人也;亂家女不娶,類不正也;逆家子不娶,廢人倫也。”4漢時謂此為“五禁”。除了“世有惡疾”一條外,其餘四條都屬於封建倫理道德。
在先秦之時,名位不同,婚姻禮儀亦異數。遭秦焚書後,先秦婚禮文獻隻有《儀禮·士昏禮》殘存下來。呂後時,將《士昏禮》稍加變通,用之於皇帝。故在漢代,自皇帝至庶人的婚禮,皆由《士昏禮》變通而成。
按《士昏禮》,媒人受男方父母之托,到女方家中求婚,謂之“納采”。秦漢時,為皇帝納采者,有宗正、少府、尚書令等人。官僚或遣吏為子納采,或躬自為之。在周代,賓主相見要執一定的禮物,叫作“贄”,實際上是“身《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
2《漢書·惠帝紀》。
《漢書·王吉傳》。
2《史記·高祖本紀》。
3《孔雀東南飛》。
4《後漢書·應奉傳》注引《韓詩外傳》。
份證”,用來識別貴賤。據《士昏禮》,士用雁。在秦漢,納采無論尊卑,一律用雁。這時的雁已非身份地位之標誌,其含義是順乎陰陽,因為雁為候鳥,葉落南翔,冰泮北徂。此外還有璧、羊、酒等三十餘種禮物,各有名堂,大意都是象征婚姻和諧美滿。行納采禮者,多是皇室和講究禮儀的官宦之家,一般人戶求婚大都比較簡單,無繁文縟節。
按《士昏禮》,納采之後,便問女之姓名生辰,謂之“問名”。男方占卜聯姻是否吉利,叫“納吉”。秦漢時期二禮猶存,然備典而已。
占親之後,行納聘之禮,因定婚約,古謂之“納征”,秦漢稱“聘禮”。漢高後製,聘皇後黃金二萬斤。在漢初,這相當於兩千個中等人戶的資產。嗣後諸帝皆以為故事,唯王莽娶史氏,增聘金為三萬斤。聘金之外,又有奴婢、車馬、布帛等若幹。如王莽除給史氏三萬斤黃金作聘金外,“車馬、奴婢、雜帛、珍寶以巨萬計”。官吏之家的聘禮也很豐厚,若以二、三萬錢為之者,便被視乃為儉陋。貧無聘禮者,則假貸以聘。有的人家為騙取聘金,至“一女許數家”2。女方要為女兒置辦嫁妝,也很豐厚,富者有奴婢、金錢等,貧者也有疏裳、布被、竹笥、木屐之屬。秦漢最重聘禮,婚姻具有明顯的買賣性。官府屢下禁令,皆無成效;士大夫們也多加譏斥,然則沿而不改,以致造成“貧人不及,故不舉子”的慘景。
下聘禮後,選定吉日迎娶新娘,謂之“請期”。如平帝納王莽女,“待吉日月”2。新郎親往迎娶,謂之“親迎”。秦漢皇帝不親迎,遣大臣代迎。王莽納史氏,曾親迎至未央殿前殿兩階間。一般人均需親迎。迎皇後用乘輿法駕,登車稱警蹕。王莽之製,自四輔至郎官,親迎立軺並馬。東漢之時,“富貴嫁娶,車軿各十,騎奴侍僮,夾轂節引。富者競欲相過,貧者恥不逮及。”3水鄉則有以船親迎者。
女將行,家長致戒。如張負嫁孫女與陳平,臨行,戒曰“毋以貧故事人不謹!事兄伯如事乃父,事嫂如事乃母。”4既行,家人送之。
迎至後,行同牢禮,飲合巹酒,及婦見公婆等禮。據《戊辰雜抄》載,李夫人初至,武帝迎入帳坐,飲合巹酒,令人遙撒五色同心花果,帝與夫人以衣裾接之,雲得果多得子多。此即後世“撒帳”之禮的淵源。
婚日,親朋故友,上司下屬,皆往賀,夫家具酒肉以饗之。婚宴上,賓客開杯暢飲,歌舞以樂,言行無忌,後世“鬧房”之俗,漢時已有之,甚至鬧出人命。如杜士娶妻,婚宴上,其友張妙惡作劇,“縛杜士捶二十下,又懸足指,士遂至死”5。靈帝時,更有於婚宴上作傀儡戲,唱挽歌者。當時部分士大夫曾指斥此違禮敗俗。仲長統說“今嫁娶之會,棰杖以督之戲謔,酒醴以趨之,**泆於廣庭之中,顯陰私於族親之間,汙風詭俗,生**長奸,莫此之甚,不可不斷者也。”《漢書·王莽傳》。
2《潛夫論·斷訟》。
《漢書·王吉傳》。
2《漢書·外戚傳》。
3《潛夫論·浮侈》。
4《漢書·陳平傳》。
5《意林》引《風俗通義》。
《群書治要》引《昌言》。
婚後三月,新婚夫婦拜見祖廟,婚禮告終。
關於離婚,漢代的基本原則是“七棄、三不去”。所謂“七棄”是“不順父母;無子;**;妒;有惡疾;多言;竊盜。”“不順父母者,為其逆德也”;“無子,為其絕後也”;“**,為其亂族也”;“有惡疾,不可共粢盛也”;“口多言,為其離親也”;“竊盜,為其反義也”2。若妻子犯有七條中的任何一條,便可與其離婚。但在具備以下三條中的任何一條,則不應離婚,這三條是“有所取而無所歸不去”;“與更三年喪不去”;“前貧賤而後富貴不去”3。此即所謂的“三不去”。
關於離婚手續,秦律規定,離婚必須報告官府並登記;否則,夫、妻各罰二甲。漢代離婚手續,是因秦製還是有所變更,於史無征。
喪葬對皇帝來說,在他即位後不久便開始操辦喪葬了,這就是作“壽陵”或曰“初陵”。壽陵始見於戰國。秦王政初即位,即在驪山營建規模龐大的壽陵。“漢天子即位一年而為陵。”4有的皇帝即位數年以後方作陵。到皇帝駕崩之時,他的陵墓也基本上作好了。
人初死,沐浴飯含。飯含之物以玉石珠貝最為常見。裹屍的衣衾,有金鏤玉衣、銀鏤玉衣、銅鏤玉衣三種。建國後在考古發掘中不斷有這類葬衣出土。據《續漢書·禮儀誌》載,皇帝用金鏤玉衣,諸侯王、列侯、始封貴人、公主用銀鏤玉衣,大貴人、長公主用銅鏤玉衣。實際情況要複雜一些,如西漢時諸侯王可用金鏤玉衣;東漢時的諸侯王也有用銅鏤玉衣者。其他人等,則用布帛之類裹屍,也有而葬者。
宣布死訊,謂之發喪。聞喪訊後,親屬無論是家居者,抑或外出者,均要赴喪;其不能親赴者,則寄物以吊。喪家具酒肉以饗吊唁者,並娛之以音樂。對於王侯公卿,皇帝或遣使持節吊祭,或親臨其喪;對某些重臣謝世,天子往往罷朝三日,以示哀悼。
天子之喪,乃國之大事,發民男女哭臨殿中。文帝臨死遺詔“無發民哭臨宮殿中”;“令天下吏民,令到出臨三日,皆釋服”。其後諸帝,遵以為故事。文帝又令臨喪的王侯百官等,“皆以旦夕各十五舉音,禮畢罷。非旦夕臨時,禁無得擅哭。”2參加會喪的人員,有一定的限製。如安帝崩後,廢太子劉保(即順帝)“以廢黜,不得上殿親臨梓宮,悲號不食”3。
《禮製·王製》雲“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由於預作壽陵,秦漢諸帝停屍的時間大為縮短。如文帝自崩至葬凡七日,故後人有“以日易月”之說。
送葬時,帝王用轀輬車,具黃屋左纛,大駕鹵薄,禮儀甚重,喪車所過,街路有祭。重臣之喪,國家或遣羽林孤兒挽送,或派軍士列陣以送。東漢時,2《大戴禮記·本命》。
3《大戴禮記·本命》。
4《晉書·索靖傳》。
《漢書·文帝紀》。
2《漢書·文帝紀》。
3《後漢書·順帝紀》。
常有皇帝或帝、後共同為重臣送葬之舉。
棺槨之製,因等級而異。皇帝用的棺槨是“黃腸題湊”。所謂黃腸題湊共包括黃腸題湊、樅木外藏槨、楩房和梓宮四部分。這是一套甚有講究的葬具。西漢時,皇帝、皇後和同製京師的諸侯國王、王後,皆可用這套葬具,某些重臣如霍光,也曾受此殊禮。東漢時,有的諸侯王猶可用黃腸題湊,但不能用梓宮,改用樟棺。秦漢時新興的墓葬形式,有磚室墓、石室墓,即用磚、石或磚、石混合砌成地下墓室,墓室裏麵安置棺槨。在室壁、門楣上,往往刻上畫像,內容豐富,涉及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麵。故這兩種墓葬又被稱為“畫像磚墓”、“畫像石墓”。到東漢時,這兩種墓葬形式達到極盛。在隨葬品上,秦漢時的禮器和仿禮器逐漸減少,反映現實生活的模型明器逐漸興盛,從杯、盤、勺、案等生活用具,到倉、井、灶、樓房、豬圈、雞鴨舍等建築;從水田、池塘,到雞、鴨、豬、狗等禽獸,無不具備,簡直是一個埋在地下的現實世界。
帝王陵墓埋葬更為豐富。如秦始皇驪山墓,“宮室百官奇器珍怪徏藏滿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2在陵墓東麵,埋藏著陣容整齊、兵強馬壯的兵馬俑。兩漢諸帝隨葬物品雖比秦始皇有所減損,但也十分可觀。武帝茂陵隨葬物品多至“百九十物”3。晉建興年間(公元33—3年),有人盜掘了霸陵和杜陵,得珍寶極多,以致當時的晉湣帝都大為驚歎“漢陵中物何乃多邪!”秦漢帝陵封土,皆如山似陵。秦始皇驪山現殘存的封土堆高7米,底麵周長485x55米。昔日的驪山,比現今還要高大,還種植著草木。西漢諸陵封土麵積,一般方20(漢)步,高2(漢)丈。東漢帝陵封土,一般方300(漢)步,高度不等,有高5(漢)丈者,也有高4.(漢)丈者。
在文帝以前,行服蓋如先秦。文帝遺詔短喪,規定下棺後服大紅(“紅”同“功”)十五日,小紅十四日,纖七日,合計三十六日。此後遂成定例。如翟方進為丞相,後母死,葬後三十六日,除服起視事,“以為身備漢相,不敢逾國家之製”2。王莽時,複行三年喪服之製。東漢建立後,劉秀廢告寧之典。安帝時,鄧太後臨朝,詔長吏不親行服者不得選舉。鄧太後死,安帝又改製,仍不聽行服。桓帝時又令刺史二千石行服,未幾又斷之。實際上,無論官府準與不準,從西漢到東漢,都有很多服喪三年者。東漢時,有的人為博取鄉曲之譽,進入仕途,竟行服多達二十餘年。
《漢書·霍光傳》顏師古注引蘇林曰“以柏木黃心致累棺外,故曰黃腸。木頭皆內向,故曰題湊。”2《史記·秦始皇本紀》。
3《漢書·貢禹傳》。
《晉書·索靖傳》。
2《漢書·翟方進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