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黎、赤山二州,以伏部置。十州刺史則以契丹諸辱紇主(即部酋)充任。鬆漠府所統十州之地,“在柳城郡之北”2,即今內蒙西拉木倫河流域及支流老哈河中、下遊一帶。後來,武則天又於載初元年(89)析昌州置沃州(後僑治薊縣南之回城),5《冊府元龜》卷九五六《外臣部·種族》。


    《魏書》卷一○○《庫莫奚傳》、《契丹傳》。


    2《北史》卷九四《奚傳》、《契丹傳》。


    35《隋書》卷八四《契丹傳》。


    4《舊唐書》卷一九九下《契丹傳》。


    《新唐書》卷四三下《地理誌》七下。


    《冊府元龜》卷九七七《外臣部·降附》。


    2《新唐書》卷二一九《契丹傳》。


    萬歲通天元年(9)以乙失活部置信州(僑治範陽境)。睿宗景雲元年(70)析玄州置青山州(僑治範陽水門村)。玄宗開元四年(7),更名彈汗州為歸順州,天寶元年(742),改為歸化郡。3以上契丹府州,“皆隸營州都督”2。萬歲通天元年(9),鬆漠都督李盡忠(窟哥孫)與內兄歸誠州刺史孫萬榮(孫敖曹孫),因憤於營州都督趙文翽侵侮,遂舉兵殺文翽,陷營州。朝廷為削弱反叛者的社會基礎,遂采取釜底抽薪的辦法,將玄州曲據部徙徐州(今江蘇徐州)、宋州(今河南商丘)地區;威州內稽部徙幽州(今北京)境;昌、師、帶、信諸州的鬆漠、乙失革、乙失活等部徙青州(今山東益都)。中宗神龍初年(705),因契丹之亂平息,遂又將南遷諸部徙還,“皆隸幽州都督府”2。


    又,神功元年(97),契丹大將李楷固、駱務整等率部降,武則天命楷固等平息契丹餘叛,因而酬功拜楷同為左玉鈐衛大將軍、燕國公,賜姓武氏。3久視元年(700),楷固婿李楷洛亦率部投降。4從楷固子承悅任檀州(今北京密雲東北)刺史、密雲軍使,孫景略“以門蔭補幽州功曹”5,可推知其部落當被置於檀州,隸幽州都督府。而楷洛子名將李光弼,《碑》稱“京兆萬年(今西安東部)人”,則表明李楷洛及其族人降後定居長安。


    再,開元二十年(732),奚酋李詩瑣高率奚眾及契丹怒皆部五千帳降唐,玄宗置歸義州(僑治良鄉縣,今北京房山)以處降人。唐後期的成德軍節度使王武俊等,即出自內徙之契丹怒皆部落。7河北的“胡化”與割據,多與此輩有關。


    唐末五代,契丹崛起,在其領袖耶律阿保機(872—92)領導下統一契丹八部,東滅靺鞨所建渤海郡國,西控室韋等族,南與中原皇朝爭雄,其子德光更割取後晉燕雲十六州之地,契丹民族遍布於大半個中國,乃至於域外人以契丹為中國之代稱。


    奚族遊牧地和僑州奚族原稱庫莫奚,與契丹“異種而同類”。隋唐時的奚族,“東接契丹,西至突厥,南拒白狼河(今大淩河),北至霫國(今內蒙烏蘭浩特至巴林左旗一帶),自營州西北饒樂水(今西拉木倫河)以至其國”2。貞觀二十二年(48),酋長可度者率部內屬,太宗即其部設饒樂都督府(治今內蒙寧城境),以可度者為饒樂都督,賜姓李氏。並設五州以隸饒樂都督府弱水州,以阿會部置;祁黎州,以處和部置;3《資治通鑒》,卷一九九,太宗貞觀二十二年“胡三省注”。


    2《舊唐書》卷三九《地理誌》二,《新唐書》卷四三下《地理誌》七下。3《新唐書》卷四三下《地理誌》七下。


    4《資治通鑒》卷二○七,則天後久視元年。


    5《全唐文》卷四二二楊炎《李楷洛碑》。


    《舊唐書》卷一五二《李景略傳》。


    7顏真卿《李光弼碑》,《全唐文》卷三四二。


    《舊唐書》卷一四二、《新唐書》卷二一一《王武俊傳》。


    2《隋書》卷八四《奚傳》、《契丹傳》。


    洛瓌州,以奧失部置;太魯州,以度稽部置;渴野州,以元俟析部置3。


    以上五州大致分布於今遼寧朝陽以西老哈河上遊和河北承德西北地帶。


    此外,自高祖武德年始,不斷有奚人南徙,故有諸多奚人僑州建置鮮州,武德五年(22)置,僑治潞縣古縣城(今河北三河西南)。


    崇州,武德五年置。貞觀三年(29)更名北黎州。治營州之廢陽師鎮,後僑治潞縣古縣城。


    順化州,僑治幽州境。


    歸義州,開元二十年(732)以奚酋李詩瑣高所率奚、契丹內附部落五千帳(戶歲通天中(9),契丹反,奚亦叛附後突厥,與契丹“常為表裏,號為兩蕃”。朝廷為隔離饒樂府五州部落與內徙部間的聯係,遂一度徙鮮州於青州境,崇州於淄、青二州。3唐末五代,契丹勢盛,“室韋、奚、霫皆服”。奚王苦於契丹統治者酷虐,“以別部西徙媯州”,稱為“西奚”,而居琵琶川的“東奚”,則被“契丹所並,不複能自見”2。


    靺鞨族的分布和渤海國的建立靺鞨是五代以後的女真族的先民。先秦西漢時稱“肅慎”,東漢魏晉時又稱“挹婁”,南北朝時稱“勿吉”,隋唐時稱靺鞨。


    靺鞨族部類繁多,大部有七一曰粟末部,“依粟末水以居”;二曰汩


    咄部,居粟末之北,相當於今天吉林省舒蘭和黑龍江省五常一帶;三曰安車骨部,居伯咄東北,即今黑龍江寧安、牡丹江地帶的牡丹江流域;四曰拂涅部,居伯咄部東,即今興凱湖一帶;五曰號室部,居拂涅東,分布於今俄羅斯濱海地區;六曰黑水部,居安車骨東北,即今黑龍江下遊地區;七曰白山部,分布於粟末東南,即今吉林朝鮮族延邊自治州。4地處最北的黑水部,又由十六個部落組成其中思慕部居今俄羅斯共青城一帶;郡利部居黑龍江入海處;窟說部在庫頁島(薩哈林島);莫曳皆部在今韃靼海峽西部沿岸一帶;虞婁部在今俄羅斯境捷爾內伊、奧爾加沿海地帶;越喜部在今黑龍江富錦、饒河一帶;鐵利部分布於今黑龍江佳木斯以南地區。地處最南的粟末部與最北的黑水部最為強大。


    粟末靺鞨的突地稽部和渤海部由於接近隋唐邊州,因此同朝廷的關係最為密切;前者以內徙和受天子優禮著稱,後者以建立受唐冊封的渤海郡國聞名。


    突地稽為粟末酋帥,大業八年(2),煬帝初征高麗,突地稽與兄瞞咄率部至營州內屬。瞞咄死,突地稽代總其眾,被煬帝拜右光祿大夫、遼西太3《舊唐書》卷一九九下《奚傳》。


    4《新唐書》卷二一九《奚傳》。


    3《新唐書》卷四三下《地理誌》七下。


    2《唐會要》卷九六《奚傳》。


    4《新五代史》卷七四《奚傳》。


    守,封扶餘侯。突地稽悅中原風俗,“請被冠帶”,“帝嘉之,賜以錦綺而寵之”。唐高祖武德元年(8),遣使朝貢。四年(2),與契丹孫敖曹請內附。朝廷遂以寄治於營州的隋遼西郡為燕州,以突地稽為燕州總管。六年(23),率部內徙於幽州昌平城(今北京昌平西南)。僑居幽州地區的突地稽部,天寶有二千零四十五戶,一萬一千六百零三口。突地稽後人世為酋長,“門擅英豪,代承恩寵”。其子李謹行累遷營州都督、右衛大將軍,封燕國,陪葬乾陵。謹行子李秀《碑》稱族出“範陽李氏”,“範陽李者,其先出自隴西”2。說明這支南遷之粟末靺鞨,至第三代業已漢化,並與漢族高門“隴西李氏”認同。


    粟末靺鞨的另一支於武後聖曆元年(98)建立以大氏為王的地方政權。


    先天二年(73),唐封其王大祚榮為渤海郡王,以其部為忽汗州,以大祚榮為都督。其政權初稱振(震)國,至是改稱渤海國。渤海國於遼太祖天顯二年(92)為遼所滅,先後傳襲十五王,曆二百二十九年。渤海國是以粟末靺鞨為主體並有高麗等民族的多民族政權,但其王室則應為突厥人。其國初建時,“地方二千裏,編戶十餘萬,勝兵數萬人”2。至二世國王大武藝(79—737年在位),“斥大土宇,東北諸夷皆畏臣之”3。約在三世國王大欽茂時(738—794年在位),仿照內地建置,設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的行政管理體製,標誌著渤海國進入其全盛階段。當其時,“南與新羅、與唐為界,東際海,西界契丹,東北至黑水靺鞨,西北至室韋,地方五千裏”4。即包有今吉林、黑龍江、遼寧及俄羅斯濱海地區和朝鮮鹹鏡北、南道、兩江道、慈江道、平安北道的全部或部分地區。


    室韋民族的分布室韋,亦作“失韋”,契丹之別種,“其南者為契丹,在北者號室韋”。北魏時始見記載。室韋初有南室韋、北室韋、缽室韋、深末怛室韋、大室韋等五大部落,分布於今嫩江流域和黑龍江上遊南、北岸地區。五部“不相總一”,“並無君長”,“突厥常以三吐屯(突厥達官之一)總領之”5。唐代關於室韋居處的記載更為具體其族“居■越河北”,“東至黑水靺鞨,西至突厥,南接契丹,北至海”;有九大部落,其中嶺西室韋、山北室韋、黃頭室韋、大、小如者室韋、婆芭


    室韋、訥北室韋、駱駝室韋等八部“並在柳城郡之東北,(距郡)近者二千五百裏,遠者六千二百裏”,八部之北曰大室韋,傍望建河而居,並延伸到今外興安嶺以北,至於海;又有烏素固部、移塞沒部、塞曷支部、和解部、烏羅護部、那禮部、達姤部、《冊府元龜》卷九五六《外臣部·種族》;《新唐書》卷二一九《黑水靺鞨傳》;王承禮《渤海國簡史》,黑龍江人民出版社984年版。


    2《隋書》卷八一《靺鞨》;《冊府元龜》卷九七○、九七七。


    《新唐書》卷一一○《李謹行傳》;乾陵博物館館藏《李謹行墓誌》;《李秀碑》,岑仲勉《金石論叢》,上海古籍出版社98年版。


    2《舊唐書·渤海靺鞨傳》謂大氏,“本高麗別種”,但《新唐書·渤海傳》稱大祚榮父為舍利乞乞仲象,即應為突厥舍利部人,是乞乞仲象應為居於高麗、粟末靺鞨人中間的突厥人。3《舊唐書》卷一九九下《渤海靺鞨傳》。


    4《新唐書》卷二一九《渤海國傳》。


    5金毓黻《東北通史》,社科戰線出版社98年版。


    《隋書》卷八四《室韋傳》。


    烏丸部、蒙兀部、西室韋、東室韋,等等。2室韋諸部臣隸於唐,朝廷置室韋都督府以統之。室韋烏羅護部落有內徙者,如以討安史之亂聞名的烏承恩、承泚兄弟,即出此族。


    2《舊唐書》卷一九九下《室韋傳》。


    第五節蠻僚諸族嶺南俚族洗、馮家族俚族即今海南黎族先民。其族源於百越,東漢時稱“裏人”,至隋始曰“俚”,唐時則有稱“黎”者。因其為古越人後裔,故隋唐史籍對居於嶺南(今五嶺以南)諸郡的俚人亦稱“越族”或“南越”人。自南朝梁、陳迄隋、唐,俚族在首領洗氏及其漢人馮氏子孫的領導下,據有數千裏河山,成為嶺南地區的第一大政治勢力。


    俚族女酋洗氏,高涼郡(治今廣東陽江西)電白(今廣東電白)人3,“世為南越首領,跨據山洞,部落十餘萬家”。由於善撫俚眾,“海南(今海南北部)、儋耳(今海南西部)歸附者千餘洞”。梁大同(535—545)初,洗氏嫁於羅州(今廣東化州)刺史馮融之子高涼太守馮寶為妻。融為漢人,祖父業自北燕浮海歸宋,“三世為守牧”。因“他鄉羈旅,號令不行”,為使“政令有序,人莫敢違”,遂有洗馮兩大俚漢家族聯姻。3“侯景之亂”中,洗氏與馮寶協助高要郡(治今廣東高要)太守陳霸先平叛,由之他們又成為陳朝的開國功臣。其子馮仆因而被擢陽春郡(治今廣東陽春)太守,洗氏被拜為中郎將、石龍太夫人。陳亡後,嶺南數郡“共奉夫人,號為聖母,保境安民”4。及隋遣使安撫,洗氏又不失時機地依附新朝,被文帝冊為譙國夫人。時其夫馮寶、子馮仆已卒,則拜其長孫馮魂為儀同三司、次孫馮暄為羅州刺史、幼孫馮盎為高州(治今廣東陽江西)刺史。自是馮家在洗氏的蔭庇下,據有今廣東湛江地區和海南省的大部土地,威力所及,達於今廣東珠江三角洲、西江一帶和廣西東南部分地區,成為嶺南越族的最大首領。2隋亡,“南越一隅,未有行定”,馮盎“克平五嶺二十六州”,並於武德五年(22)以嶺南數千裏附唐。唐高祖析其地為高、羅、春、白、崖、儋、林、振八州,授盎上柱國、高羅總管,封越國公。盎子智戴拜春州刺史、智戣拜東合州刺史。馮盎有子三十人,如智璣、智戣、智式等亦次第拜授刺史。直到武周時代,嶺南馮、洗家族才門庭敗落,馮盎孫君衡以“謀反”罪名被誅,君衡子馮元一(即高力士)被淨身入宮。2分布極廣的僚族僚族,“蓋南蠻之別種”。原居今陝南至川南一帶,“自漢中達於邛、笮川洞之間,所在多有”3。魏晉以降,今黔、滇、桂、湘、粵諸省區的某些蠻族亦泛稱僚人。其族人數眾多,十六國時,僅巴西等地造反的諸僚就有十餘萬落(戶)。北魏時,巴州隆城鎮所管僚民多達二十萬。


    隋唐時的僚人,不隻分布廣,而且名號甚多。一日南平僚。分布於今四3《唐會要》卷九六《室韋傳》。


    王興瑞《洗夫人與馮氏家族》,中華書局984年版。


    234《隋書》卷八○《譙國夫人傳》。


    王興瑞《洗夫人與馮氏家族》。


    2《舊唐書》卷一○九、《新唐書》卷一一○《馮盎傳》。


    3《高力士殘碑》,《考古與文物》983年第2期。


    川巴縣一帶,“部落四千餘戶”。其酋朱姓,“號為劍荔王”。貞觀二年(28),遣使內附,“以其地隸於渝州”4。南平僚徙入嶺南者,則有寧氏家族,自陳至唐,世襲欽州都督、刺史,實力同俚族洗、馮家族相埒。二曰山南西道諸僚。巴、洋、集、壁等州均有山僚分布。三曰劍南諸僚。邛、眉、益、雅、嘉、納等州均有僚民分布於山地。又,戎、瀘二州間有稱“葛僚”者,“居依山穀林菁,逾數百裏”3。四曰黔中僚。琰、明、巫等州亦為僚人居地。五曰嶺南諸僚。除欽州寧氏為南平僚分支,還有羅竇洞僚、龔州東西五洞僚、桂州山僚等。4此外,其他地方如秦、隴等州亦都有僚人居住。4今天的仡佬族當與隋唐僚族有淵源關係。


    謝蠻謝蠻為今苗族先民之一。隋唐時散布於今貴州等地。以其首長多為謝姓,故稱謝蠻。其族類有牂牁蠻、東謝蠻、南謝蠻等。


    牂牁蠻地處“北去充州一百五十裏,南至交州,西至昆明九百裏”5。相當於今黔東、中南部地帶。首領謝龍羽,於隋末據有其地,擁勝兵數萬人。唐高祖武德三年(20),其族內屬,因複置牂州,以龍羽為刺史,封夜郎郡公。開元二十五年(737),“乃以趙氏為酋長”。天寶中,酋長趙國珍以功授黔州都督,“在五溪凡十餘年,中原興師,唯黔中封境無虞”。


    東謝蠻分布於貴州東北部,“地方千裏”,“散在山穀,依樹為居”。貞觀三年(29),酋領謝元深入朝,朝廷以其地置應州,授元深刺史。


    南謝蠻分布於今貴州貴陽以南地帶。其首領謝強曾與謝元深同至長安,太宗以其地置南壽州,授強刺史。2西謝蠻,與南謝鄰接。4又有蠻州蠻,以宋氏世襲刺史。因其“州接牂牁”3,當亦為謝蠻族類。此外功州蠻,也以謝姓為世襲功州刺史。西趙蠻西趙蠻在東謝之南,即今黔東地區。其境“南北十八日行,東西二十三日行”,“趙氏代為酋長,有萬餘戶。”貞觀三年(29),遣使入朝,二十一年,以其地置明州,授酋長趙磨為刺史。


    五溪蠻4《魏書》卷一○一《蠻傳》。


    《舊唐書》卷一九七《南平僚傳》。


    4《新唐書》卷二二二下《南平僚傳》。


    5《冊府元龜》卷九八六《外臣部·征討五》。


    《舊唐書》卷一九七《牂牁蠻傳》。


    《舊唐書》卷一一五《趙國珍傳》。


    2《新唐書》卷二二二下《東謝蠻傳》。


    3《舊唐書》卷一九七《東謝蠻傳》。


    《唐會要》卷九九《東謝蠻傳》。


    又稱武陵蠻。分布於今湖南西部和黔、川、鄂鄰接處的沅水上遊地區,由沅水源頭的雄、■、酉、沃、辰五條溪流得名。五溪為群蠻薈萃之地,唐末諸蠻於此攻城略地,朝廷無力鎮壓,遂授諸蠻酋為刺史。7西原蠻西原蠻“居廣容之南,邕、桂之西”。因唐初於其地置西原州而得名。其族分布約相當於今廣西左、右江流域和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東部廣南、富寧縣一帶。這一帶屬於嶺南南平僚寧氏的勢力範圍,但直接統治該蠻諸部的則為黃、韋、周、儂、莫、廖等本族大姓,其中尤以黃氏為最強。黃氏與韋、儂等氏“相唇齒”,“據十餘州”。唐後期,西原蠻在其豪姓大族黃乾曜、黃少卿、黃昌沔等三代首領組織下,多次反抗唐朝的統治,參加造反的動輒二十萬,嶺南桂州經略使等所管十八州都被卷入。3西原蠻當屬嶺南僚、俚,並當為今壯族先民之一。


    南詔蠻隋唐時,在今滇、川南、黔西,分布烏蠻、白蠻等民族。其中烏蠻別種六詔部落之蒙舍詔(即南詔)最強大。其首領細奴邏於貞觀二十三年(49),在巍山建立以大蒙為號的地方政權。後來,其王皮邏閣在玄宗下統一了六詔,並兼並烏蠻、白蠻等其他部落,據有今雲南全境和川南、黔西以及緬甸、泰國、老撾、越南的部分地區。其王姓蒙氏,玄宗賜皮邏閣名曰“歸義”,冊封為雲南王。貞元十年(794),即蒙歸義曾孫異牟尋時,德宗冊異牟尋為南詔王。


    南詔原為六詔之一。六詔為蒙嶲詔,分布於今雲南巍山北境;越析詔,居今雲南賓川境;浪穹詔,在今雲南洱源境;邆賧詔,居今雲南劍川境;施浪詔,在今洱源東;蒙舍詔,又稱蒙氏蠻,因地處最南,故又名南詔。


    南詔“本烏蠻之別種也”,“自言哀牢之後”。烏蠻主要分布於“東爨”境域;“在曲、靖州,彌鹿川,升麻川,南至步頭,謂之東爨”3。白蠻主要分布於“西爨”地區;“在石城、昆川、曲軛、晉寧、喻獻、安寧至龍和城,謂之東爨。”2兩爨大致以今雲南大關(或謂曲靖)至建水一線為界,界東為東爨,界西為西爨。以烏蠻、白蠻為主體的兩爨蠻,以首領姓爨而得名。早在南朝梁元帝時,西爨首領爨瓚就已“據其地,延袤二千餘裏”2。唐高祖武德中,授其孫弘達為昆州刺史。此後諸帝又於其地廣置羈縻府州,隸於南寧州都督。南詔崛興後,蒙歸義等通過聯姻和武力征服等手段,將兩爨蠻置於自己的控製之下。


    南詔在兼並兩爨的同時,還對雲南境內外的其他諸蠻用兵。被其征服的主要民族有7《通典》卷一八七《邊防三·西趙蠻》。


    《新唐書》卷一八六《鄧處納傳》。


    3《新唐書》卷二二二下《西原蠻傳》。


    2《雲南誌校釋》卷四《名類》。


    河蠻。又稱洱蠻、西洱河蠻,屬白蠻種類。原居西洱河(今洱海)一帶城邑,為蒙歸義擊敗後,北遷依附浪穹詔。貞元十年(794),浪穹詔為南詔破,“複徙於雲南東北拓東以居”3。


    獨錦蠻。烏蠻族類。分布於“秦藏川南,去安寧兩日程”2。其酋同南詔王室世為婚姻。


    弄棟蠻。白蠻族類。因原處弄棟縣而得名,後部分人北徙,“散居於磨些江側”的劍川等地。貞元十年(794),被異牟尋遷於永昌。2青嶺蠻。白蠻種類。“本青嶺縣部落”。天寶中,其首領尹氏率族人投靠南詔。後來的南詔清平官多出自該蠻。4漢裳蠻。本漢人部種。居鐵橋城北。貞元十年(794),異牟尋破吐蕃鐵橋城,獲漢裳蠻數千戶,被徙於雲南東北諸川地。5長褲蠻。烏蠻種類。原居劍川,後為南詔徙今麗江塔城東。5施蠻。烏蠻種類。居鐵橋城西北大小施賧和劍尋賧。貞元十一年(795),南詔攻破施蠻並虜其王。順蠻。烏蠻種類。初與施蠻雜處於劍、共諸川。蒙歸義敗施浪詔、浪穹詔,二浪北走中逐施、順二蠻,二蠻遂散處鐵橋城一帶。貞元十一年(795)異牟尋虜其王,其部散隸東北諸川。8磨些蠻。烏蠻種類。散居鐵橋城、大婆、小婆、三探覽、昆明等川。南詔破其部後,有萬戶人被“分隸昆川左右及西爨故地(滇池附近)”9。樸子蠻。哀牢夷後人,今崩龍族先民。開南城、銀生府、永昌府、尋傳、鐵橋城西北等處,均有樸子蠻分布。樸子蠻隸於南詔永昌、麗水等節度使。9尋傳蠻。本嶲州羌人部落,分布於今寧安河、雅礱江與金沙江合流處,後遷至今雲南宏州以西地區,同樸子蠻雜處。尋傳蠻為今阿昌族先民。3裸形蠻。又稱“野蠻”。分布於今高黎貢山和騰衝以西,與樸子、尋傳蠻雜處。南詔閣羅鳳平定尋傳蠻後,令裸形蠻散處山穀,並於大賧(今緬甸邁立開江上遊地區)中築城,“管製野蠻”3。裸形蠻為今景頗族先民。浪稽等蠻。六詔北有浪稽、羅哥穀蠻;東有婆秋、烏皮蠻;南有離東、鍋銼蠻。浪稽等蠻出自哀牢夷,鍋銼蠻當為今拉祜族和苦聰族先民。2金齒等蠻。金齒、黑齒、銀齒、繡腳、繡麵諸蠻,“並在永昌、開南”4。金齒等蠻為今傣族先民。


    芒蠻。分布於自今保山南部經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連傣拉祜佤族自治縣至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一帶。芒蠻為今傣族先民之一。5穿鼻等蠻。穿鼻、長鬃、棟峰等蠻“並在拓東(今昆明)南”7。


    和蠻。烏蠻種類。今哈尼族先民。分布於今雲南境內的紅河流域。南詔3《新唐書》卷二二二下《南蠻傳》下。


    2《雲南誌校釋》卷四《名類》。


    5新唐書》卷二二二上《南詔蠻傳》,並見《雲南誌校釋》卷四。


    《資治通鑒》卷二三五,德宗貞元十一年。


    9《資治通鑒》卷二三五,德宗貞元十一年,《雲南誌校釋》卷四。


    3《雲南誌校釋》卷二《山川江源》。


    2《雲南各族古代史略》,雲南人民出版社977年版第294頁。


    4《新唐書》卷二二二下《南詔蠻傳》。


    5《雲南誌校釋》卷四《名類》。


    興起後,開其地為郡。8望蠻。分布於今瀾滄江以西地區,佤族先民。“其人勇捷”,打仗時,南詔令望蠻為前驅,時呼勇士為“苴子”,故其族又稱“望苴子蠻”。望蠻有外喻部,居永昌西北。8東蠻。烏蠻族類。有勿鄧、豐琶、兩林等部落,散處嶲州瀘水以東地區,故稱東蠻。其西昆明、昌明一帶之磨些等族,謂之西蠻。“勿鄧地方千裏”,有邛部六姓,一姓為白蠻,五姓為烏蠻。又有初裹五姓,“居邛部、台登之間”。屬於勿鄧部落的還有東欽、粟、雷、夢諸小部。兩林部落在勿鄧部落以南的今四川喜德縣東部地帶,有十低、阿屯、虧望等小部。豐琶部落在兩林部落南,有阿諾等小部。東蠻諸部推兩林首領為酋長,“號都大鬼主”。東蠻先後臣隸唐、吐蕃、南詔。東蠻為彝族先民之一。


    昆明蠻。分布於今雲南東北和貴州普定一帶。5鬆外蠻。白蠻族類。北自鬆外城(即今四川鹽邊),南至西洱河(今洱海)地區的民族,泛稱“鬆外諸蠻”。鬆外蠻“有數十百部落,大者五六百戶,小者二三百戶,無大君長,有數十姓,以楊、趙、李、董為名家,各據山川,不相役屬”3。貞觀中,唐將梁建方討鬆外諸蠻,“諭降者七十餘部,戶十萬九千,署首領蒙和為縣令”5。後羈屬南詔劍川節度使。


    唐於諸蠻的羈縻州之設唐朝羈縻府州,“皆傍塞外,或寓名夷落”4。因此,從諸道蠻州之設,亦可知諸蠻分布的大概。


    劍南道(治今四川成都)置蠻州百餘,“皆無城邑”,寓州名於部落,“羈縻而已”。其中雅州都督府管押以“生羌”、“生僚”所置十九州;黎州都督府統製“徼外生僚”五十四州;瀘州都督府管押“夷僚”十州;戎州都督府管押諸蠻州六十四;嶲州都督府統領思亮等十六蠻州;姚州都督府統押曾隸戎州的十六蠻州。黔中道(治今四川彭水)置蠻州五十一,均隸黔州都督府,“皆寄治山穀”2。


    嶺南道(治今廣州)置蠻州九十二。其中內紆、歸思等七州隸桂州都督府;椳、歸順等二十六州隸邕州都督府;德化、郎茫等四十一州隸安南都護;爨蠻州十八隸峰州都督府。3第五章隋的統一第一節隋的建立隋的建立者是文帝楊堅。楊堅父名楊忠,楊忠是西魏十二大將軍之一。


    8《雲南各族古代史略》,第289—299頁。


    《雲南各族古代史略》,第289—299頁。


    5《新唐書》卷二二二下《南蠻傳》下。


    3《雲南各族古代史略》。


    4《通典》卷一八七《邊防三·鬆外諸蠻》。


    《新唐書》卷四三下《地理誌》七下。


    北周時,楊忠又任柱國大將軍、大司空,封隋國公。後來,楊堅襲父爵為隋國公。周武帝統一北齊後,楊堅為定州總管,後又任亳州總管。宣帝即位,因楊堅係皇後的父親,內調上柱國、大司馬,掌握軍權。靜帝大象二年(580),宣帝死,靜帝年僅八歲,不能親理政事,楊堅遂乘機總理朝政,都督內外諸軍事。


    楊堅執政後,采取各種措施,千方百計地鞏固自己的地位。他怕周室諸王發動兵變,遂以千金公主(趙王宇文招女)將嫁突厥為借口,征趙、陳、越、代、滕諸王入朝。由於周室諸王想發動政變,楊堅又正想除掉他們,於是,楊堅就以各種借口把他們先後殺死。後來,楊堅又接受虞慶則的建議,盡滅宇文氏,在朝廷排除了一切敵對勢力。


    除了一些陰謀發動政變者之外,還有公開舉兵反抗者。最早起兵反對楊堅的是相州(治所在今河北臨漳西南)總管尉遲迥。尉遲迥是宇文泰的外甥,他統治原北齊之地,權力很大。楊堅欲派韋孝寬代替他的職務,於是,尉遲迥於大象二年(580)六月起兵反堅。七月,滎州刺史宇文胄、徐州總管司錄席毗羅等,都紛紛起兵,響應尉遲迥,反對楊堅。尉遲迥擁兵數十萬之眾,對楊堅形成很大威脅。


    在長江流域響應尉遲迥的,還有鄖州總管司馬消難,益州總管王謙。原來的北齊之地及今湖北、四川一帶,都為楊堅的敵對勢力所有了。


    楊堅采取了果斷的措施,派韋孝寬為行軍元帥,不久又加派高熲為監軍,東討尉遲迥。韋孝寬進軍至永橋城(今河南武陟西南大虹橋,當時橋旁有城),尉遲迥的兒子尉遲惇率十萬大軍沿沁水布陣。尉遲惇欲乘韋孝寬軍東渡沁水之際進行襲擊,故稍作退卻。由於退軍未作周密布置,故稍退陣地即發生動搖。韋孝寬抓緊有利時機,鳴鼓進軍,致使尉遲惇全軍潰亂,敗退鄴城。韋孝寬乘勝進逼鄴城,尉遲迥傾其所有十三萬人,列陣城南。韋孝寬初戰不利,繼又發動攻勢,迫使迥軍退守鄴城。韋孝寬攻破鄴城,尉遲迥兵敗自殺。尉遲迥從起兵到失敗,曆時僅六十八天。接著,席毗羅、宇文胄也先後戰敗被殺,關東地區的兵變均被平定。


    與此同時,楊堅又以王誼為行軍元帥,進討司馬消難。司馬消難以鄖、隨、溫、應、土、順、沔、儇、嶽九州及魯山等八鎮投降陳朝,陳宣帝乘機攻取了沿江一些城鎮。王誼繼續南進,司馬消難逃奔陳朝,這場兵變又被平定。


    在西南方麵,楊堅任命梁睿為行軍元帥,出兵二十萬,自劍閣進逼成都。王謙親率精兵五萬,迎擊梁睿,結果戰敗被殺,楊堅又取得勝利。


    從大象二年六月尉遲迥起兵,到王謙於這年十月失敗,總共不到四個月時間。既然周室諸王已除,三方麵的戰爭又勝利結束,楊堅就感到自己的地位已經鞏固,遂於周靜帝大定元年(58)代周稱帝,國號隋,並改大定元年為開皇元年。不久,又殺周靜帝,曆時二十四年的北周退出曆史舞台了。第二節隋的統一隋文帝的改革隋朝建立以後,隋文帝在政治、經濟、軍事各個方麵都進行了改革,這些改革,為實現全國統一奠定了基礎。


    開皇元年,楊堅剛做了皇帝,就按照少內史崔仲方的建議,在朝廷廢除北周模仿《周禮》所建立的六官製度,確立三省六部製度。三省就是尚書、門下、內史。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尚書省的事務龐雜,任務繁重,故又下設吏、禮、兵、都官(刑)、度支(民)、工等六部,分管各項政務。這種製度,總結了秦漢以來的統治經驗,發展和加強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製度。因為同時幾個宰相執政,可以防止外戚或個別大臣專權篡位,以利於鞏固最高統治者的地位。


    開皇三年(583),在地方職官方麵,又采納河南道行台兵部尚書楊尚希的建議,把齊、周以來的州、郡、縣三級製,改為州縣兩級製。楊尚希說“竊見當今郡縣,倍多於古。或地無百裏,數縣並置;或戶不滿千,二郡分領。具僚已眾,資費日多;吏卒增倍,租調歲減;民少官多,十羊九牧。”於是,他建議“存要去閑,並小為大”,這樣,“國家則不虧粟帛,選舉則易得賢良”。楊堅根據這一建議,廢去郡一級機構,裁減了冗員,節省了國家開支,加強了統治機器。


    開皇元年與三年,隋文帝先後兩次派高熲、鄭譯、楊素與蘇威、牛弘等人修訂齊、周以來的法律。修訂成的新律就是《開皇律》。《開皇律》與前代法律相比,有不少進步的地方。例如“蠲除前代鞭刑及梟首轘裂之法。其流徒之罪皆減從輕。”不僅廢除了一些殘酷的刑法,而且還準許有冤者上訴。律文規定“有枉屈縣不理者,令以次經郡及州,至省仍不理,乃詣闕申訴。”第二次修訂的結果,又前進了一步,“除死罪八十一條,流罪一百五十四條,徒杖等千餘條,定留唯五百條。”同時還規定“斷決大獄,皆先牒明法,定其罪名,然後依斷。”2由此可見,《開皇律》比前代的法律對人民的壓迫是有所減輕的。


    封建法律是地主階級意誌的體現。盡管它較《北齊律》有所進步,但它的階級實質是依然如故的。例如,“唯大逆謀反叛者,父子兄弟皆斬,家口沒官”。所定“十惡之條”(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正是從各方麵維護封建秩序,鞏固統治者的地位。反之,統治階級則有各種特權。例如,凡在八議(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之科的皇親國戚、勳臣,還有七品以上官員,犯罪者都可以“例減一等”3。九品以上官員犯罪者可以銅贖罪。更為甚者,是統治者可以拋開法律條文,隨心所欲地加重刑罰。隋文帝不僅根據自己的喜怒每於殿廷打人、殺人,甚至還規定盜一文錢或邊糧一升,或三人共竊一瓜者,也要處死。可見,隋朝的法律所表現的階級壓迫也是極為殘酷的。


    從開皇元年開始,隋文帝、隋煬帝曾經三次繼續推行均田製度。均田的辦法,大抵沿襲北齊。按照這種辦法,農民雖然受田不足,而官僚地主卻能占永業田多者一百頃,少者四十畝。不過,這種製度多少也可使無地農民得《資治通鑒》卷一七五,長城公至德元年。


    2《隋書》卷二五《刑法誌》。


    到一些土地,地主兼並土地的稍稍受到一些限製,從而使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有所提高,社會經濟有所發展。


    開皇三年,隋文帝又實行輕徭薄賦政策。按北周製度,民年十八歲成丁,今改為二十一歲成丁,開始服役的時間推遲了三年。北周丁男每年服役一月,今改為二十天。調絹一匹原來是四丈,現改為二丈,減少了一半。開皇十年(590),又規定民年五十歲者,可以庸代役。減少農民賦役的負擔,既可以促進生產的發展,也有利於朝廷對地主豪強爭奪勞動人手。


    開皇五年(585),隋文帝為了增加賦役的來源,從事戶口整頓。南北朝時,豪強地主把大量的朝廷編戶變為依附佃客,還有一些農民為了逃避賦役的負擔,詐老詐小,使戶籍與實際情況不符。山東地區,特別嚴重。因此,隋文帝下令,“大索貌閱”。就是朝廷按照戶籍上的年齡和本人體貌進行核對。查出有謊報年齡者,基層官吏保長、裏正都要流徙遠方,並鼓勵民戶互相檢舉。結果,朝廷的戶籍當年就增加了四十四萬三千丁,一百六十四萬餘口。


    另外,還根據高熲的建議,實行了“輸籍之法”。就是朝廷規定劃分戶等的標準,每年正月,地方官負責在鄉裏挨戶依照標準定等,當作征發差役、確定稅額等的依據。這樣,不僅使戶籍製度更加完善,同時也使一些脫籍逃亡的農民加入朝廷的戶籍,從而擴大了國家賦役的來源。


    其他方麵,隋文帝還采取了很多措施,加強和鞏固隋朝政權。


    開皇三年,為了從經濟上充實都城長安,從河東與中原一帶向長安大量運米,並在衛州置黎陽倉,陝州置常平倉,華州置廣通倉,轉相灌輸,把關東、汾晉一帶的糧食陸續運到長安。由於渭水沙多,深淺不常,影響潼關至長安的運糧,隋文帝又於開皇四年(584)利用渭水開廣通渠三百餘裏,更加方便了糧食的運輸。


    開皇五年(585),隋廷又在各地設置義倉。就是要百姓與軍人都要按規定交納一定數量的糧食,以備荒年之用。後來,關中大旱,關東水災,義倉都發揮了賑濟的作用。


    隋朝的各項政治、經濟政策,鞏固了政權,發展了社會經濟,使隋朝很快富強起來。


    統一全國與此相反,正當隋朝日益富強的時候,陳朝則每況愈下,正在走向衰亡。陳朝的最後一個皇帝是陳叔寶。由於他荒**奢侈,無所作為,所以“權要所在,莫匪侵漁之吏。政刑日紊,屍素盈朝,耽荒為長夜之飲,嬖寵同豔妻之孽,危亡弗恤,上下相蒙,眾叛親離”,這樣,必然加重農民的負擔,以致民不聊生,破產的農民日益增多。本來,從東晉到宋、齊、梁、陳,以陳的疆域最小,再加上政治,對農民的剝削嚴重,迫使農民大量破產,脫離朝廷戶籍,所以,朝廷控製的人口大量減少。南朝劉宋大明八年(44),有戶九十萬六千八百七十,口四百六十八萬五千五百一;而到陳亡時則隻有戶五十萬,口二百萬。可見陳朝已經是一片沒落氣象了。


    實現全國統一,是曆史前進的要求。根據隋與陳的實際情況對比,隋滅《陳書》卷六《後主紀》。


    陳是必然的。


    隋在滅陳之前,先統一了後梁。後梁為南梁武帝蕭衍之孫蕭衍所建,初都襄陽,後遷江陵,前後三個皇帝,共三十三年。後梁實際上是北朝西魏、北周、隋的附庸。西魏、北周、隋都曾在江陵設置總管,以監統其國。開皇七年(587),隋文帝征後梁皇帝蕭琮至重生.freexs之宦海風雲帖吧長安,並派兵進據江陵,廢掉梁國。開皇八年(588)十月,隋設淮南行台省於壽春,以晉王楊廣為尚書令,全麵負責滅陳的戰役。不久,又以楊廣、秦王楊俊、清河公楊素為行軍元帥。楊廣出,楊俊出襄陽,楊素出永安,荊州刺史劉仁恩出江陵,蘄州刺史王世積出蘄春,廬州總管韓擒虎出廬江,吳州總管賀若弼出廣陵,青州總管燕榮出東海。各路隋軍共總管九十、兵五十一萬八千,皆受楊廣節度。東自海,西至巴蜀,向陳發動了全麵進攻。


    麵臨隋軍的大舉南下,陳叔寶優柔寡斷,不作任何應戰準備,反而自我安慰說“王氣在此。齊兵三來,周師再來,無不摧敗。”都官尚書孔範也附和說“長江天塹,古以為限隔南北,今日虜軍豈能飛渡邪!”並誣蔑“邊將欲作功勞,妄言事急”。於是,隋軍順利渡過長江。


    開皇九年(589)正月,賀若弼、韓擒虎先後渡江。當時,建康尚有陳軍十餘萬人,但由於陳叔寶怯懦無能,也不懂軍事,唯日夜啼哭,把一切大權交給嫉賢妒能的施文慶,有才能的文官武將不能發揮作用,致使隋軍很快攻下建康。陳叔寶與其愛妃張麗華跳入枯井,後被隋軍所俘。長江上遊的陳軍知大勢已去,也都解甲投降。至此,陳朝滅亡,全國又告統一了。


    隋的統一是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西晉以後,分裂局麵的出現,是由匈奴、鮮卑、羯、氐、羌等遊牧民族進入中原的結果。所以,東晉、十六國、南北朝的對立,包含著民族矛盾的內容。在曆史前進的過程中,落後的民族征服先進的民族以後,在先進民族社會生活的影響下,必然要與先進的民族組合在一起。西晉滅亡以後的北方遊牧民族,逐步接受了中原地區漢族人民的先進生產方式,由氏族社會末期或奴隸社會很快地進入封建社會。在這種封建化的過程中,各遊牧民族的經濟生活,文化語言,生活習慣等方麵,都逐步與漢族接近而一致。這樣一來,民族的界限漸漸消失,民族矛盾也就隨之而不存在了。


    在民族矛盾突出的時候,南方人民南朝政權包含著反對民族壓迫的意義。隨著民族矛盾的消失,南朝政權又日益,階級矛盾逐步激化,致使南方人民不再南朝政權。這就意味著廣大人民要求統一。唐朝初年,李大師、李延壽父子編撰《南史》與《北史》,就是為了從思想上進行統一。李延壽說“大師少有著述之誌,常以宋、齊、梁、陳、魏、齊、周、隋南北分隔,南書謂北為‘索虜’,北書指南為‘島夷’。又各以其本國周悉,書別國並不能備,亦往往失實。常欲改正,將擬《吳越春秋》,編年以備南北。”不難看出,李大師、李延壽撰史的動機,首先是要消除南北的互相歧視,達到思想上的統一,其次是從體例上消除各個斷代史隻有局部,沒有整體的缺點。存在決定意識,這正是人們從思想上由分裂走向統一的反映。長期以來,北方經濟的恢複與發展,為隋朝政權的鞏固與強大奠定了基礎。隋文帝利用這種條件,進行各種改革,使隋朝在政治上強於南方,軍事《資治通鑒》卷一七六,長城公禎明二年。


    《北史》卷一○○《序傳》。


    上超過南方,形成了北方統一南方的必然之勢。由此可見,隋的統一,是隋文帝在已經形成的曆史條件下發揮了人為作用的結果。


    第六章隋末農民大起義和唐朝的建立隋朝從隋文帝開皇元年(58)建立,到煬帝大業十四年(8)滅亡。


    共三十七年的曆史。隋文帝統一全國,結束了西晉滅亡以來二百七十多年南北分裂的局麵;同時,還采取了多種措施,鞏固並發展了封建國家,致使隋朝出現了富強繁榮的景象。但是,好景不長,僅僅三十多年,唐就取隋而代之了。這主要是隋煬帝倒行逆施。推行了一係列暴政,迅速激化了階級矛盾,導致農民大起義的結果。


    第一節隋煬帝的暴政窮奢極欲,縱情聲色隋文帝時,雖然國家統一,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但封建社會固有的矛盾也在發展。由於長期以來,未經大規模農民起義的衝擊,地主、官僚占有大量土地的情況,沒有得到緩和,如大貴族楊素,除按官品占有永業田和職分田外,還曾兩次得到賜田一百三十頃。這樣一來,就使許多農民不能按均田製的規定得到土地,隋朝均田製規定,一夫受田百畝,其中二十畝為永業田,八十畝為露田,但實際上有些“狹鄉”每丁隻能有田二十畝。這種根本問題的存在,決定階級矛盾必然逐步激化。隋文帝雖然以“節儉”被史書所稱道,但統治階級的本性決定這隻能是一些表麵現象,實際上仍然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不惜興師動眾,勞民傷財。開皇十三年(593),楊素給他修仁壽宮,由於工程大,時間短,勞動者死亡上萬人,隋文帝同獨孤皇後看到仁壽宮豪華壯麗,對楊素大加稱讚,並賞錢百萬,錦絹三千段。同時,隋文帝還隨心所欲地加重刑罰,任意殺人。如前所說,甚至規定凡盜一文錢或邊糧一升,以及三人共竊一瓜者,也要處以死刑,這些都是階級矛盾日益激化的因素。至於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如爭奪太子地位的鬥爭等,也無不影響政權的穩定。因此,魏徵說“跡其衰怠之源,稽其亂亡之兆,起自高祖,成於煬帝,所由來遠矣,非一朝一夕。”並非沒有道理。


    如果說隋文帝時階級矛盾正在發展,那末,隋煬帝的各種倒行逆施的暴政就迅速激化了階級矛盾。


    隋煬帝一登上皇帝的寶座,就開始了窮奢極欲、縱情聲色的腐化生活。


    首先,他不滿足於京師的物質享受。仁壽四年(04)七月做了皇帝,十一月他就東赴洛陽,下詔營建東都。詔書中說修建要“務從簡約”2,但事實則完全相反,第二年修建東都時,“發大江之南、五嶺以北奇材異石,輸之洛陽;又求海內嘉木異草,珍禽奇獸,以實園苑”。所築西苑,“周二百裏;其內為海,周十餘裏;為蓬萊、方丈、瀛洲諸山,高出水百餘尺,台觀殿閣,羅絡山上,向背如神。北有龍鱗渠,縈紆注海內。緣渠作十六院,門皆臨渠,每院以四品夫人主之,堂殿樓觀,窮極華麗,宮樹秋冬彫落,則翦彩為華葉,綴於枝條,色渝則易以新者,常如陽春。沼內亦翦彩為荷芰菱芡,乘輿遊幸,則去冰而布之,十六院竟以殽羞精麗相高,求市恩寵”2。同時,還派人“往江南諸州采大木,引至東都。所經州縣,遞送往返,首尾相屬,不絕者千裏”。如果說修建東都是為了把政治中心東移,減少每年大量向京師運糧的困難,即使有些浪費,也還算做了些有實際意義的工作。但事實並非如此。隋煬帝在位總共不到十四年的時間,以他為中心的政治集團,大部分時間是四處巡遊,不在洛陽。大約統計,隋煬帝在洛陽的時間,斷斷續續,總共不過四年左右。在京師的時間不足一年,其他時間都在各地巡遊。


    在封建社會裏,皇帝是地主階級的代表,是一切國家事務的最高決策者。他到哪裏,也就是政治中心到那裏了。況且,隋煬帝每次遊幸,都興師動眾,“從行宮掖,常十萬人,所有供須,皆仰州縣”3。由此可見,在隋煬帝外出《隋書》卷二《高祖紀》下。


    2《資治通鑒》卷一八○,文帝仁壽四年。


    《資治通鑒》卷一八○,煬帝大業元年。


    3《隋書》卷二四《食貨誌》。


    期間,大批國家官吏與軍隊都不在洛陽,洛陽既未真正起到政治中心的作用,從而也就無法肯定他修建東都的積極意義了。其實,營建東都隻不過是隋煬帝“無日不治宮室”的一個方麵。盡管“兩京及江都,苑囿亭殿雖多,久而益厭,每遊幸,左右顧矚,無可意者,不知所適。乃備責天下山川之圖,躬自曆覽,以求勝地可置宮苑者”。因此,很多宮殿,遍布各地。他每次到各地宮殿遊幸,都極奢侈豪華。最突出的是南遊江都,“帝禦龍舟,文武官五品已上給樓船,九品已上給黃蔑舫,舳艫相接,二百餘裏。所經州縣,並令供頓,獻食豐辦者,加官爵,闕乏者,譴至死”2。遊幸次數之多,時間之長,而且如此闊氣排場,均為前所未有。


    其次,隋煬帝為了炫耀自己的顯赫地位,往往不惜一切代價,大肆揮霍,浪費難以數計的人力和財力。大業二年(0),突厥啟民可汗來到隋朝,隋煬帝“欲以富樂誇之”,“於是四方散樂,大集東京”,“伎人皆衣錦繡繒彩,舞者鳴環佩,綴花毦;課京兆、河南製其衣,兩京錦彩為之空竭”3。大業六年(0)正月,“諸蕃酋長畢集洛陽”,隋煬帝命“於端門街盛陳百戲,戲場周圍五千步,執絲竹者萬八千人,聲聞數十裏。自昏達旦,燈火光燭天地;終月而罷,所費巨萬”。周邊一些民族派人到洛陽豐都市(東市)交易,隋煬帝就“命整飭店肆,簷宇如一,盛設帷帳,珍貨充積,人物華盛,賣菜者亦藉以龍須席,胡客或過酒食店,悉令邀延就坐,醉飽而散,不取其直,給之曰‘中國豐饒,酒食例不取直。’胡客皆驚歎,其黠者頗覺之,見以繒帛纏樹,曰‘中國亦有貧者,衣不蓋形,何如以此物與之,纏樹何為?’市人慚不能答”4。隋煬帝就是這樣,把民脂民膏大肆揮霍,致使人民負擔急劇加重,階級矛盾很快激化。


    至於隋煬帝貪戀聲色的糜爛生活,一直到他在江都麵臨末日的時候也沒有任何收斂。


    徭役繁多,破壞生產階級矛盾激化的重要原因,莫過於隋煬帝勞民傷財,破壞生產。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如果停止勞動生產,人們就會因凍餓而死,這個國家或民族自然就要滅亡。這是人人都知道的真理。正是這種人人都知道的真理,隋煬帝卻置若罔聞。他既想要得到勞動人民的各種生產成果,卻又例行逆施,把大量的勞動力用於非生產方麵,使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大肆征發勞動人民服役,就是這種矛盾的突出表現。


    仁壽四年年底,隋煬帝剛剛即位,就“發丁男數十萬掘塹,自龍門東接長平、汲郡,抵臨清關,渡河至浚儀、襄城,達於上洛,以置關防”。大業元年,楊素營建東都,每月役丁二百萬人,由於“官吏督役嚴急,役丁死者什四五,所司以車載死丁,東至城皋,北至河陽,相望於道”2。同時,又征《資治通鑒》卷一八一,煬帝大業四年。


    2《隋書》卷二四《食貨誌》。


    3《資治通鑒》卷一八○,煬帝大業二年。


    4《資治通鑒》卷一八一,煬帝大業六年。


    《資治通鑒》卷一八○,文帝仁壽四年。


    2《資治通鑒》卷一八○,煬帝大業元年。


    發河南、淮北諸郡民,前後百餘萬,開通濟渠;征發淮南民十餘萬開邗溝。在這年遊江都時,僅攬船工就用了八萬餘人。大業三年五月,“發河北十餘郡丁男鑿太行山,達於並州,以通馳道”3。七月,又征發丁男百餘萬修築長城。大業四年正月,征發河北百餘萬人開永濟渠,丁男不足,婦女也被征發了。七月,又征發二十餘萬人修築長城。把這樣多的民力用於非生產方麵,必然導致生產停滯,不能發展。


    當然,運河的開鑿有利於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與其他勞民傷財的工程相提並論似乎不甚妥當。其實,認真分析一下,也並無不妥之處。有利於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是開鑿運河的客觀效果。在生產力水平很低的情況下,人們需要用絕大部分時間去從事保證人類生存的農業生產。隋煬帝強迫農業勞動者去從事遠遠超出勞動者的負擔能力的巨大工程,顯然是脫離實際的。用大量勞動者的生命去滿足自己遊幸的需要,即使客觀效果有好的一麵,也不能忽視勞動者的悲慘遭遇,去歌頌發號施令者的功績。拋開大量勞動者的傷亡,生產的中斷,去侈談長遠的效果,就是割斷曆史。如果不是農民戰爭推翻隋煬帝政權,為生產的恢複與發展開辟道路,運河的客觀效果是不能顯示出來的。由此可見,嚴重破壞生產力的結果,是勞動者走投無路、被迫造反。反之,如果隋煬帝不是勞民傷財,破壞生產,社會財富會更加豐富。在社會財富更加豐富,勞動者的負擔能力許可的情況下,用較長的時間去開鑿運河,無疑會促進曆史的前進。


    直接導致農民起義的是進攻高麗。從大業八年(2)到大業十年(4),隋煬帝三次對高麗進行戰爭。大業七年()為了準備進攻高麗,派幽州總管元弘嗣往東萊海口造船三百艘,工匠被迫站於水中晝夜勞動,腰以下潰爛生蛆,死亡什之三四。又征發江淮以南水手一萬人,弩手三萬人,嶺南排鑹手三萬人,又命河南、淮南、江南造戎車五萬乘送高陽,供載衣甲幔幕。為了轉運軍糧,“發江、淮以南民夫及船運黎陽及洛口諸倉米至涿郡,舳艫相次千餘裏,載兵甲及攻取之具,往還在道常數十萬人,填咽於道,晝夜不絕,死者相枕,臭穢盈路,天下**”。“又發民夫運米,積於瀘河,懷遠二鎮,車牛往者皆不返,士卒死亡過半又發鹿車夫六十餘萬,二人共推米三石,道途險遠,不足充■糧,至鎮,無可輸,皆懼罪亡命”。


    大業八年,第一次進攻高麗,動用軍隊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人,號稱二百萬。運送給養的比軍隊還多一倍。薩水(在今朝鮮平壤北)戰敗,致使三十萬五千作戰部隊僅剩下二千七百人。至於第二、第三兩次進攻高麗的戰爭,也同樣給勞動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隋朝最盛時,全國人口是四千六百零一萬九千九百五十六,僅進攻高麗的戰爭,直接、間接參加的就有三四百萬,各種頻繁的徭役,更是難以計算。但可以肯定,大部分青壯年勞動者都離開了生產崗位,這是對生產力最嚴重的破壞。“耕稼失時,田疇多荒”2,正是生產力遭到破壞的實際情況。《隋書·食貨誌》說“天下死於役而家傷於財疆場之所傾敗,勞敝之所殂殞,雖複太半不歸,而每年興發,比屋良家之子,多赴於邊陲,分離哭泣之聲,連響於州縣。老弱耕稼,不足以救饑餒,婦工紡績,不足以贍資裝宮觀鞠為茂草,鄉亭絕其煙火,人相啖食,十而四五。”不僅如此,更加“重3《資治通鑒》卷一八○,煬帝大業三年。


    《資治通鑒》卷一八一,煬帝大業七年。


    以官吏貪殘,因緣侵漁”,以致“百姓困窮,財力具竭,安居則不勝凍餒,死期交急,剽掠則猶得延生,於是始相聚為群盜”3。這就是說,在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勞動人民為了不被凍餓而死,隻有相聚起義,高舉農民革命的大旗了。


    第二節隋末農民大起義王薄首舉義旗首舉起義大旗的是王薄。王薄是齊郡鄒平(今山東鄒平)人,大業七年,他首先在長白山(在今山東章丘)發動起義。為了號召群眾參加起義軍,他自稱“知世郎”,表示自己是先知先覺者。同時,他還作《無向遼東浪死歌》,鼓動群眾拒絕參加進攻高麗,激發群眾的反隋情緒。因為隋煬帝為進攻高麗給廣大人民帶來了最為沉重的災難。


    王薄起義,揭開了全國農民戰爭的序幕。革命的熊熊烈火,遍地燃燒起來。與王薄起義的同時,翟讓也在瓦崗發動了起義。另外,孫安祖在高雞泊,張金稱在蓨縣,高士達在蓨縣,劉霸道在豆子■也先後起義。


    大業九年(3),又有孟海公在濟陰周橋、孟讓在齊郡、郭方預在北海、郝孝德在平原相繼起義。封建史籍所謂“群盜蜂起,不可勝數”,正說明農民起義的烽火已遍地燃燒。


    楊玄感起兵在階級矛盾迅速激化的影響下,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也充分暴露了。


    大業九年,正當第二次進攻高麗的時候,隋朝貴族楊玄感在黎陽起兵反隋。楊玄感的父親楊素是隋煬帝的親信,他曾幫助隋煬帝奪取了帝位。楊玄感因其父有功而位至柱國,又遷禮部尚書。第二次進攻高麗時他在黎陽督運軍糧,他看到隋煬帝倒行逆施,天怒人怨,認為有機可乘,遂起兵叛隋。他舉兵南下,進攻東都,順利到達洛陽城下,眾至十餘萬人。楊玄感進軍順利,迅速發展壯大了勢力,正是他的行動迎合了廣大人民反對隋煬帝的要求。所以,楊玄感雖然因進攻高麗的軍隊南下,使其腹背受敵而失敗,但也反映了在階級矛盾急劇激化的情況下,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也是一觸即發的。


    在楊玄感起兵的影響下,農民起義的浪潮更加高漲了。大業九年七月,劉元進在餘杭擁眾數萬人,響應楊玄感。八月,吳郡朱燮起義,“民苦役者赴之如歸”;管崇在晉陵起義,眾至十萬人。正當楊玄感圍攻東都時,梁郡韓相國也舉兵響應起義,很快發展到十餘萬人。楊玄感於八月失敗,九月就有東海彭孝才起義,有眾數萬人;十月,呂明星進攻東郡,十二月,扶風向海明起義。眾至數萬。另外,還有杜伏威、輔公祏、苗海潮等人在各地起義。這些起義軍,雖然沒有直接打起響應楊玄感的旗號,但在楊玄感狠狠打擊了隋煬帝的殘暴統治之後,至少說是對他們的起義減少了困難,增加了有利因素的。由此可見,楊玄感起兵對隋末農民起義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起義軍的不斷發展,使隋煬帝失去了控製全國的能力,長安、洛陽、江都,都成了農民起義的汪洋大海中的孤島。到大業十二年(),農民戰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即由分散走向集中,原來遍布各地的起義軍,逐步形成了三支強大的農民軍隊伍。


    竇建德領導的河北起義軍《資治通鑒》卷一八一煬帝大業七年。


    《資治通鑒》卷一八二,煬帝大業九年。


    竇建德是清河郡漳南縣人,由於他同情窮苦農民,肯幫助別人,所以在當地的威信很高。


    大業七年(),隋煬帝征發農民,進攻高麗,竇建德被選為二百人長。他的同鄉孫安祖也被選為征士。孫安祖因家遭水災,妻子餓死,不願前往,遂遭縣令怒笞。孫安祖刺殺了縣令,去找竇建德。竇建德表示“丈夫不死,當立大功,豈可為逃亡之虜也。”要他到高雞泊中去聚眾起義。孫安祖接受這個建議,帶著竇建德給他招募的幾百人,到高雞泊正式起義了。由於起義軍不斷打擊著隋朝的黑暗統治,地方官就到處搜捕與起義軍有關的群眾,竇建德也是搜捕的對象。竇建德在全家被殺後,忍無可忍,聚集了二百多人,參加了高士達的起義軍。


    竇建德參加起義軍後,一直保持著儉樸的生活作風,與群眾同甘共苦;並且作戰勇敢,屢立戰功。於是,威望越來越高,很快就由一個小頭目成為一支大規模起義軍的領袖了。


    竇建德領導的河北起義軍,於大業十三年(7)正月在樂壽建立政權,竇建德稱長樂王,第二年,又改國號為夏,改元五鳳。這支起義軍首建功績,是打敗隋朝涿郡通守郭絢。


    大業十二年,郭絢率領一萬多人進攻高士達。高士達命竇建德負責指揮作戰,自己守衛輜重。竇建德率七千精兵,假稱投降,麻痹郭絢。待郭絢鬆懈以後,竇建德突然出擊,大敗隋軍,殺其數千人,得馬千匹。郭絢帶數十騎逃走,又被竇建德追上斬首。隋軍聞風喪膽。自此以後,竇建德的威望大大提高了。不久,高士達在與隋軍作戰中犧牲,竇建德就成為這支起義軍的當然領袖了。


    河北起義軍的第二次重要戰績,是大敗隋涿郡留守薛世雄。薛世雄是很受隋煬帝賞識的隋軍將領,三次進攻高麗,他都參加了。進攻高麗失敗歸來,他當了涿郡留守。大業十三年,瓦崗軍逼近東都,隋煬帝命他率軍三萬人南下,鎮壓沿途的起義軍,並解東都之圍。這時,竇建德剛於樂壽縣稱長樂王,起義軍已發展到十餘萬人。薛世雄南下,河北起義軍首當其衝。


    薛世雄兵行至河間七裏井,竇建德一麵將重兵埋伏起來,一麵聲稱要遠去豆子■。薛世雄誤認為竇建德逃跑,於是麻痹大意起來。竇建德認為時機已到,親率敢死隊一千人,向隋軍猛烈進攻,隋軍措手不及,全軍潰亂,死一萬餘人。薛世雄逃入河間城內,憂鬱成疾,回到涿郡,就鬱鬱而死了。隋朝在北方的這支主力軍被消滅,加速了隋煬帝政權的滅亡,壯大了農民軍的聲威。


    河北起義軍的再次戰功,是消滅以宇文化及為首的隋軍殘餘勢力。


    宇文化及本為隋右屯衛將軍,在江都縊殺了隋煬帝,立秦王浩為帝,率領十餘萬隋軍沿通濟渠北歸。由於瓦崗軍的阻擊,不能在中原立足,遂轉向北去,到了魏縣(今河北大名西南)。就在這窮途末路的時候,宇文化及又殺了傀儡皇帝楊浩,自己當了皇帝,國號許,建元天壽。竇建德聞訊,立即進攻魏縣。宇文化及戰敗,退往聊城(今山東聊城東北)。起義軍又跟蹤追擊,攻破聊城,活捉宇文化及,徹底消滅了這支跟隨隋煬帝多年的基本隊伍。竇建德領導的河北起義軍,在推翻隋煬帝的黑暗統治過程中,功績卓著,《舊唐書》卷五四《竇建德傳》。


    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翟讓、李密領導的瓦崗軍大業七年(),東郡法曹翟讓因犯罪而被下獄,獄吏黃君漢私自釋放了他。於是,他逃亡瓦崗(今河南滑縣東南)聚眾起義。同郡的單雄信、徐世勣也都前往參加。他們在永濟渠沿岸劫奪來往船隻,以致“資用豐給,附者益眾”,起義隊伍逐步擴大起來。


    大業十二年(),貴族出身的李密,在參加楊玄感起兵失敗後,投奔瓦崗軍。李密較有政治眼光,他建議翟讓積極發展勢力,擴大影響。翟讓重視李密的建議,首先攻取了滎陽。


    滎陽是中原的戰略要地,向東是一片平原,向西是虎牢關。虎牢關以西的鞏縣有隋的大糧倉洛口倉。取得洛口倉不僅可以得到大量的糧食,而且已逼近東都洛陽。可見,奪取滎陽是瓦崗軍發展勢力的重要一步。


    麵臨強大的瓦崗軍,滎陽太守楊慶無可奈何,隋煬帝特派“號為名將”、“威振東夏”的張須陁為滎陽通守,鎮壓瓦崗軍。李密認為張須陁勇而無謀,遂建議翟讓與張須陁正麵接戰,佯敗而北走。李密率精兵埋伏在滎陽以北的大海寺附近,張須陁緊跟翟讓十餘裏,到大海寺以北的林間時,李密伏兵四起,隋軍陷入重圍。張須陁本來掉以輕心,更加突如其來的強兵,使他措手不及,戰敗被殺。這次失敗,隋軍“晝夜號哭,數日不止”。可見,這次瓦崗軍的勝利是對隋煬帝政權的沉重打擊。


    大業十三年(7)二月,瓦崗軍攻取洛口倉,並開倉濟貧。貧苦農民大量參加起義軍。隋朝在洛陽的越王侗派遣虎賁郎將劉長恭率軍二萬五千人前往鎮壓。翟讓、李密預先偵知了隋軍的動向,作了周密的部署。劉長恭對瓦崗軍的情況則一無所知,表麵看到瓦崗軍的人數不多,遂麻痹大意起來,瓦崗軍乘隋軍初來乍到,餓饑疲憊之時,大舉進攻,隋軍大敗,死者十之五六。劉長恭倉皇逃回東都。瓦崗軍得到大量的輜重器甲,力量壯大,聲威大振。四月,瓦崗軍逼近東都城郊,攻破回洛倉(在今河南洛陽東北),致使東都糧食缺乏,陷入困境。九月,瓦崗軍又攻破黎陽倉(在今河南浚縣東南),開倉濟貧,起義軍增加了二十多萬。這時,瓦崗軍有數十萬之眾,控製了中原廣大地區,達到了鼎盛時期。瓦崗軍還公開宣布了隋煬帝的十大罪狀,明確表示要推翻隋煬帝政權了。


    正當瓦崗軍日益強大的時候,領導集團內部的矛盾激化了。由於李密在屢次作戰中所發揮的作用較大,其威望也就越來越高,翟讓遂主動把領導權讓給了李密。後來,翟讓的哥哥翟弘以及王儒信等人又勸翟讓奪回領導權,這樣一來,矛盾日益激化,以致最後李密殺了翟讓。


    瓦崗軍內部的分裂,削弱了自己的力量。武德元年(8)六月,宇文化及率江都隋軍北上,瓦崗軍雖然對宇文化及作戰取得勝利,但也損失嚴重。九月,東都隋軍乘機發動進攻,瓦崗軍全麵失敗,李密走投無路,於十月奔赴長安,向新建的唐朝投降了。


    瓦崗軍是當時最強大的一支農民軍隊伍,在中原消滅了大量的隋軍,割《資治通鑒》卷一八三,煬帝大業十二年。


    《隋書》卷七一《張須陁傳》。


    斷了江都與洛陽的聯係,迫使隋煬帝陷入江都孤島,不能控製全國。最後雖然也走向失敗,但僅有的洛陽隋軍殘餘勢力也已麵臨末日了。


    杜伏威、輔公祏領導的江淮起義軍杜伏威、輔公祏起義是在大業九年(3)年底。杜伏威是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由於其“家貧無以自給”,遂和有“刎頸之交”的輔公祏聚眾起義。在和官軍作戰時,他非常勇敢,“出則居前,入則殿後”,從而受到群眾的擁護和愛戴,很自然的成了領袖人物。


    杜伏威起義後,先入長白山,加入左君行領導的起義軍。後來,由於和左君行意見不合,離開長白山,轉戰到淮南去了。這時,在下邳有一支苗海潮領導的起義軍。杜伏威為了壯大力量,用軟硬兼施的辦法迫使苗海潮率眾加入自己的隊伍。另外,還有海陵趙破陣領導的起義軍也被並入了他的隊伍。這支起義軍的力量因此就更加可觀了。


    正當杜伏威領導的起義軍發展壯大的時候,隋朝的校尉宋顥率軍前來鎮壓。起義軍與隋軍稍一接觸,即佯敗後退,誘隋軍入葭蘆中,然後縱火焚燒,使隋軍全軍覆沒。


    大業十三年(7),隋煬帝又派右禦衛將軍陳稜帶精銳部隊八千人進攻起義軍。陳稜懾於杜伏威軍的威力,不敢正麵進攻。杜伏威為了激怒陳稜,派人送他一套婦女衣服並致書稱他“陳姥”。陳稜惱羞成怒,傾巢而出。杜伏威身先士卒,農民軍奮力衝殺,隋軍全線潰亂,陳稜僅以身免。杜伏威乘勝攻破高郵,占據曆陽,在曆陽自稱總管,同時,還派遣所部分別取得附近許多地方。在這種形勢下,江淮之間許多小股起義軍紛紛加入這支隊伍,杜伏威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也就成了江淮一帶力量最強大的起義隊伍了。


    宇文化及殺了隋煬帝以後,杜伏威向洛陽的越王侗上表稱臣。越王侗命他為東道大總管,封楚王。不過,當時隋朝的統治已經分崩離析,越王侗並不能支配杜伏威,所以,事實上杜伏威的起義軍仍然是一支獨立活動的力量。武德二年(9)八月,杜伏威又向唐朝投降。唐高祖命他為揚州刺史、東南道行台尚書令、淮南道安撫使,進封吳王。以輔公祏為行台左仆射,封舒國公。


    武德五年(22)七月,杜伏威到了長安。第二年八月,輔公祏又舉兵反唐,並於丹陽(南京)稱帝,國號為宋。唐高祖命襄州道行台尚書左仆射趙郡王李孝恭、嶺南道大使李靖、齊州總管李世勣等,分別進軍淮南,鎮壓輔公祏。武德七年(24)三月,唐軍攻破丹陽,輔公祏戰敗,出走途中被俘。輔公祏起義,是農民階級反抗地主階級的鬥爭。但是,在長期戰爭之後,社會生產急待恢複,經濟的發展,刻不容緩。所以人心思安,希望能有安定的環境。正因為這樣,輔公祏起義就不能像王薄起義那樣,點燃農民起義的熊熊烈火。因此,它不能像隋末農民起義那樣,迅猛異常,勢不可當,而是很快失敗了。由此可見,任何曆史人物的活動,都不能超出他所處的時代所允可的範圍。


    《舊唐書》卷五六《杜伏威傳》。


    第三節唐朝的建立李淵建立唐朝唐朝的建立者是李淵。李淵是西魏的八柱國之一李虎之孫。李虎因有功於西魏而死後被追封為唐國公。李淵的父親李暎曾為北周安州(治所在今湖北安陸)總管18國大將軍,襲封唐國公。李曀籃螅李淵又襲封唐國公。在隋朝,李淵先後做過州刺史、郡太守。大業十一年(5),隋煬帝又以李淵為山西、河東撫慰大使,鎮壓農民起義,大業十三年(7)初,李淵為太原留守。就在這一年,他起兵反隋了。


    在太原起兵之前,李淵早有取隋而代之的打算,他剛做了太原留守,就視河東為自己的地盤,一麵鎮壓厲山飛等人領導的起義軍,一麵又北向突厥講和,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同時,還積極收羅人才,發展力量。例如,隋的右勳衛長孫順德,右勳侍劉弘基,為了逃避進攻高麗,都亡命在太原,依附於他;左親衛竇琮也因犯法而逃到太原。收羅這些隋朝的犯罪官員,顯然是要和隋煬帝分道揚鑣了。


    大業十三年七月,李淵經過充分準備,率軍三萬人,向關中進發。十一月,李淵攻破長安,迎代王侑為皇帝,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李淵以尚書令、大丞相的身份掌握了實際大權。


    武德元年(8)三月,宇文化及等人縊殺了隋煬帝。從四月到五月,代王侑被迫讓位,李淵表麵辭讓,群臣勸進,經過幾次反複,李淵自認為已經是名正言順了,才登上了皇帝的寶座,他就是唐高祖。


    統一全國李淵是地主階級的政治家,他頗有遠見,不像劉武周、梁師都、李軌、薛舉那樣,滿足於割據一方,做中國的一隅之主;而是要做全中國的皇帝。因此,他在做皇帝的同時,就開始了統一全國的事業。


    李淵統一事業的第一步是平定薛舉與李軌。


    薛舉原是隋朝金城府(在今甘肅蘭州)校尉。隋末,隴右一帶也爆發了農民起義,薛舉乘機發展勢力,割據一方,自稱西秦霸王,建元秦興。大業十三年七月,薛舉又在金城稱帝。薛舉先後占領鄯罕鄯州、廓州、秦州等地,還東進扶風,欲攻長安,號稱三十萬眾。這對李淵來說,當然是極大的威脅。武德元年(8)七月,薛舉又進兵豳州、岐州一帶,李世民所率唐軍與其初戰失敗,薛舉也因病死,而未能東進。


    薛舉死後,其子薛仁杲(果)繼承其帝位,住在折墌城,繼續與唐為敵。八月,李世民又率軍西進。十一月,唐兵至高墌,薛仁杲多次挑戰,唐軍堅壁不出,相持六十多天,薛仁杲軍糧用完,其部將梁胡郎又向唐軍投降,李世民認為時機已到,遂即發動進攻,直逼折墌城下。薛仁杲看到大勢已去,隻得舉城投降。


    李軌原是隋朝武威鷹揚府司馬,薛舉在金城割據稱雄以後,他感到隨時有被進攻的可能,遂於大業十三年七月自稱河西大涼王,也成為一支獨立的力量。十一月,李軌即皇帝位,改元安樂。


    當李淵對薛舉作戰時,曾派人聯絡過李軌,李軌的態度反複無常,時而欲降,時而拒降。武德二年五月,李淵派安興貴去勸李軌降唐,安興貴是李軌部將安修仁之兄,當安興貴勸李軌降唐無效時,遂與安修仁密謀,發動兵變,圍攻李軌。這時,李軌內部矛盾重重,互不諧調,從而很快分崩離析,李軌被俘。至此,唐朝又平定了河西,向東進軍也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唐朝統一全國的第二步是大敗劉武周,鞏固太原。


    劉武周原是隋朝馬邑鷹揚府校尉。大業十三年二月,他殺了馬邑太守王仁恭,自己做了太守。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他對突厥始畢可汗進行賄賂,突厥遂立劉武周為定楊可汗,劉武周也就自命不凡,以皇帝自居了。


    武德二年(9)四月以後,劉武周勾結突厥,逐步擴張勢力,逼近太原。九月,劉武周兵臨太原城下。留守太原的李元吉棄城逃回長安。劉武周占據太原後,又派宋金剛攻陷晉州(治所在今山西臨汾),進逼絳州(治所在今山西新絳),直搗龍門。宋金剛**,直達黃河岸上,長安大為震動。十一月,李世民率唐軍渡河,十二月,於美良川(在今山西夏縣北)大敗宋金剛部將尉遲敬德。武德三年(20)四月,唐軍又敗宋金剛部。唐軍乘勝北進,一晝夜行軍二百餘裏,戰數十合,在雀鼠穀(在今山西介休與霍縣之間)再敗宋金剛。劉武周聞訊,驚恐萬狀,放棄太原,北走突厥,後被突厥所殺。宋金剛看到殘局不可收拾,也想逃奔突厥,結果也被突厥所殺了。原來劉武周所控製的州縣,全都歸唐所有了。


    唐朝統一全國的更重要一步,是鎮壓河北農民軍,攻取洛陽。


    隋煬帝時,洛陽逐步成了全國的政治中心。大業十二年()七月,隋煬帝最後一次離開洛陽到了江都。由於農民起義軍遍地而起,他無法再回到洛陽。從此以後,洛陽就成為隋軍殘餘勢力的據點。


    大業十三年初,瓦崗軍逼近洛陽,越王侗向隋煬帝告急,隋煬帝遂派江都郡丞王世充率部增援洛陽。王世充到了洛陽,雖然多次進攻瓦崗軍,但始終沒有改變洛陽隋軍被圍的困境。隋煬帝被殺後,越王侗也在洛陽做了皇帝,但實際大權都掌握在王世充手中。武德元年(8)九月,瓦崗軍打敗宇文化及後,自己也損失嚴重,“其勁卒良馬多死,士卒疲病”。王世充乘機打敗瓦崗軍,加強了自己在洛陽隋軍中的地位。武德二年四月,他強迫越王侗讓位,自己做了皇帝,建國號為鄭,成為洛陽名副其實的最高統治者了。


    武德三年六月,唐軍平定了劉武周,七月,李世民就奉命東進洛陽。王世充率軍三萬人與唐軍在慈澗(在河南洛陽西)交戰。經過激戰,王世充敗退城內。李世民命行軍總管史萬寶由宜陽進據龍門(在今河南洛陽南),命將軍劉德威圍攻河內(郡治在今河南沁陽),命懷州總管黃君漢進攻回洛城(今河南洛陽東北),命王君廓至洛口(今河南鞏縣),斷絕王世充的糧道,主力軍屯駐於洛陽北的邙山,對洛陽形成了包圍的形勢。


    唐軍與王世充相持於洛陽時,河北的竇建德起義軍是一支非常強大的力量。唐和王世充都曾派人去爭取竇建德。竇建德一麵表示願和唐軍聯合,同時請求唐罷圍洛陽之兵;一麵又向王世充表示願意派兵相助。


    當時,唐高祖要統一全國是不可動搖的方針。所以,唐軍首先嚴辭拒絕王世充“息兵講好”的請求,接著,又拒絕竇建德“退軍潼關,返鄭侵地,複修前好”的建議,同時又威脅竇建德說增援王世充“良非上策”,望擇《資治通鑒》一八六,高祖武德元年。


    善而從,否則,“恐雖悔難追”。這樣軟硬兼施,阻止他增援王世充。武德四年三月,竇建德率軍十餘萬,號稱三十萬,增援王世充。竇建德進軍至成皋(即虎牢,在今河南滎陽西汜水)的東原,通知王世充,希望能夠東西夾擊唐軍。


    麵臨腹背受敵的威脅,李世民與將佐認真研究了形勢。李世民認為“世充兵摧糧盡,上下離心,不煩力攻,可以坐克。建德新破海公,將驕卒情,吾據武(虎)牢,扼其咽喉。彼若冒險爭鋒。吾取之甚易。”2竇建德若入虎牢關,與王世充很快合兵一處,就難對付了。於是,他使屈突通等輔佐李元吉圍困洛陽,自己親率精銳部隊東赴虎牢關。幾次交鋒,唐軍都取得了勝利。


    五月初二這一天,竇建德全力以赴,發動進攻。北距黃河,西薄汜水,南屬鵲山,南北二十裏(即今河南滎陽西舊汜水縣至黃河沿汜水一帶),鼓行西進。唐軍以逸待勞,堅守不出,自早至午,農民軍饑倦疲憊,正爭飲水時,唐軍突然出擊。竇建德措手不及,戰敗受傷,退至牛口渚(今河南滎陽西舊汜水東北),被唐軍所俘。竇建德失敗,王世充所屬的偃師(今河南偃師)、鞏縣(今河南鞏縣)等地官吏相繼投降唐軍,王世充看到大勢已去,也隻得舉城投降。


    從此以後,中原、河北一帶,基本上為唐所統一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通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國通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國通史並收藏中國通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