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舉止嚴重”,“天性忠直”,待人以禮,疾惡如仇。在南京統軍使任上,“奏請統軍司錢營息,以贍貧民。未期,軍器完整,民得休息”;平時則常戒族人以孝、義為立身之本,“其接下無貴賤賢否,皆與均禮”4。
信先幼養於宮中,善騎射。曆官左護衛太保、同知殿前點檢司事、右祗侯郎君班詳穩、南麵林牙等。
仁先子撻不也(1036—1093),字胡獨堇,清寧二年(1056),遷為永興宮使。以平重元之亂,遙授忠正軍節度使,賜定亂功臣,同知殿前點檢司事。曆官高陽、臨海二軍節度使,左皮室詳穩,西北、西南路招討使。大安九年(1093),複為西北路招討使,領兵擊阻卜諸部長磨古斯。磨古斯偽降,他迎於鎮州(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鄂爾渾河上遊哈剌巴剌哈孫)西南沙磧間,被害。
第三節王鼎王鼎(?—1106),字虛中,涿州(今屬河北)人。道宗清寧進士1。通經史,善詩文,道宗朝典章多出其手。通達政體,剛正不阿,道宗遇事多所谘訪。先後擔任易州觀察判官、淶水縣令、翰林學士、知製誥、史館修撰、觀書殿學士等職1。大康年間(1075—1084),因事得罪,流放鎮州。大安年間召還,複官。乾統六年(1106)卒。
王鼎曾上書“言治道十事”,多關乎國家興衰2。而為了給後人留下當時的教訓,他又根據知情者的敘述,寫下了記錄遼道宗朝最大的慘禍——發生於鹹雍、大康年間的皇後蕭觀音和太子耶律浚被誣致死事的《焚椒錄》一書。如果說以往宗室間的爭權鬥爭所涉及的多為遼朝宗室諸王或個別國舅,對遼朝的政局影響還不算太大的話,那麽道宗朝的這次慘禍不但使道宗失去了賢後,還失去了唯一的嫡子。更有甚者,由於耶律乙辛陰謀得逞,朝中的正直官僚也多因保護皇後、太子而被排擠、陷害,朝中難得可用之人,造成了天祚朝治國乏才的局麵,加速了遼朝的滅亡。
4參見《遼史》卷90《耶律義先傳》。
1《遼史》卷104《王鼎傳》載,王鼎“清寧五年,擢進士第”;《遼史》卷22《道宗紀》二載,清寧八年,道宗“禦清涼殿放進士王鼎等九十三人”。《遼史·王鼎傳校勘記》認為,“五年”與“八年”登第者為同一王鼎,問題是《遼史·道宗紀》與《王鼎傳》所記時間不一致;陳述先生則稱清寧五年之王鼎為“進士王鼎”,八年之王鼎為“狀元王鼎”,另有於鹹雍八年撰寫《薊州神山雲泉寺記》的“受戒居士王鼎”,加上當時使遼的宋人王鼎,“四人同時同姓名”。見《全遼文·作者索引及事跡考》。然而,同時同地而又“均能文”、“同信佛”之王鼎何其多耶?“狀元”即進士第一名,故亦可視為“進士”,二王鼎又同為“史館修撰”;所謂“受戒居士之王鼎”,在《薊州神山雲泉寺記》中署名“範陽王鼎”,範陽屬涿州,又與“進士王鼎”同鄉裏,我意所謂“狀元王鼎”、“進士王鼎”和“受戒居士王鼎”三者中必有二甚或三人為同一人。
1《王鼎傳》稱鼎“壽隆(壽昌之誤,1095—1100)初,升觀書殿學士”,而作於大安五年(1089)的《焚椒錄序》則自稱“前觀書殿學士”,時間相差幾20年。或許王鼎在流放鎮州前已為觀書殿學士,道宗末年召回後複原官觀書殿學士,《王鼎傳》誤以複官為升官?
2王鼎上書所言“十事”,本傳與《道宗紀》均不載。鄭麟趾《高麗史》卷10載大安八年有遼官王鼎出使高麗,每夜獨坐為諫疏,極言遼承平日久,不修武備事。陳述先生疑此為狀元王鼎所為。如清寧五年與八年登第的二王鼎為一人,則此諫書或即王虛中所言的“治道十事”,而且上書時間是在流放回朝後。《焚椒錄》一書,詳細記載了宣懿皇後被誣事件的始末,並按自己的認識分析了事件發生的原因,它是出自當時人之手的記錄遼朝重大事件的著作。
王鼎妻子乳母的女兒,是耶律乙辛寵婢,對乙辛陷害宣懿皇後之事知之甚詳;北院樞密副使蕭惟信是力保太子的契丹朝官之一,他也曾向王鼎詳談事件的來龍去脈,故《焚椒錄》可以說是以第一手材料寫成的,其目的就是備史官采摘,以警戒後人。王鼎《焚椒錄序》稱:“乃直書其事,用竣後之良史。”《序》中所說的司徒公即蕭惟信。惟信,楮特部人,曆官左中丞、燕趙國王傅(道宗為皇子時,於重熙十二年封為燕趙國王)、北院樞密副使、北麵林牙、南京留守、左右夷離畢,加守司徒。“樞密使耶律乙辛譖廢太子,中外知其冤,無敢言者,惟信數廷爭”。可見他是道宗朝兩起慘禍的知情者。第二十一章耶律重元耶律乙辛第一節耶律重元耶律重元(?—1063),重元又稱宗元,契丹名孛吉隻。聖宗次子,興宗同母弟。太平三年(1023)封秦國王。聖宗仁德後蕭菩薩哥生子不育,養育耶律宗真如己出。及聖宗死,耶律宗真即位,即遼興宗。其生母聖宗元妃蕭耨斤,誣陷仁德皇後謀逆,遷之於上京,遂自立為皇太後,把持朝政。興宗對此頗有微詞1。為了進一步壟斷大權,皇太後竟與其弟蕭孝先等謀廢興宗立重元。重元將太後的陰謀報告了興宗,興宗收回太後符璽,將她幽禁於聖宗陵寢——慶陵,奪回了政權。
耶律重元提供情報有功,被封為皇太弟,倍受恩寵與信賴。曆官北院樞密使、南京留守、知元帥府事,賜以金券。並“許以千秋萬歲後傳位”,於是重元“更加驕縱不法朝臣無敢言者,道路以目”1。但是,受中原文化影響極深的遼興宗並不想真正兌現自己的諾言,從長子耶律洪基6歲起,就開始培養他為自己的接班人,先封為梁王;11歲時總領中丞司事,封燕王;12歲總知北南樞密院事,加尚書令,進封燕趙國王;19歲領北南樞密院事;21歲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知惕隱事,開始參與朝政。興宗病重之際,又召洪基“諭以治國之要”2。因此,興宗死後,洪基順利地繼承了皇位,是為遼道宗。
但是,自欽哀皇後至興宗的言行,助長和鼓勵了重元的權力欲,加之重元子涅魯古已漸長大成*人,他的權力比乃父有過之而無不及。道宗的權力自其即位伊始就受到了其叔和堂弟的挑戰。道宗對重元父子采取的依然是安撫策略,“冊(重元)為皇太叔,免拜不名,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複賜金券、四頂帽、二色袍,尊寵無比”3。涅魯古則在興宗朝封安定郡王、楚王,為惕隱;道宗即位後徙封吳王、楚國王,清寧三年為武定軍節度使,七年知南院樞密使事。這使他們的氣焰更加囂張。清寧七年,涅魯古動員其父詐稱有病,欲待道宗前來問疾時行刺,沒有實現。於是他們又積極策劃另一次行刺陰謀。時北南臣僚多懷疑重元父子心懷叵測,而道宗卻渾然不察。
清寧九年(1063),道宗駐蹕灤河行宮,重元、涅魯古父子再次密謀行刺。敦睦宮使耶律良得到重元父子詩,知其逆謀,向道宗報告。道宗命人召涅魯古,涅魯古非但不肯前往,還擅自拘留使者。召集400人直犯道宗行宮。南院樞密使耶律仁先等倉卒組織反擊,擒獲涅魯古,重元負傷而退。黎明,重元又脅迫奚族獵夫2000人再次攻擊行宮,北院宣徽使奚人蕭韓家奴曉喻奚人放下武器。仁先等再次反擊,追殺20餘裏,重元兵敗自殺。
重元之亂發生在遼道宗時期。前此,景宗、聖宗和興宗三朝,遼朝的皇1欽哀皇後使護衛馮家奴、喜孫等“誣告北府宰相蕭浞卜(承天太後弟,仁德皇後父)、國舅蕭匹敵(承天太後外孫,蕭撻凜孫,恒德子)謀逆。詔令鞫治,連及後。興宗聞之曰:‘皇後侍先帝四十年,撫育眇躬,當為太後;今不果,反罪之,可乎?’欽哀曰:‘此人若在,恐為後患。’帝曰:‘皇後無子而老,雖在,無能為也。’”參見《遼史》卷71《聖宗仁德皇後蕭氏傳》。
1《遼史》卷109《羅衣輕傳》。
2參見《遼史·道宗紀》、《遼史·興宗紀》。
3《遼史》卷112《耶律重元傳》。
帝和蕃漢大臣對漢文化的吸收表現出了相當大的主動性,漢製對契丹人的影響也日益深化。表現在皇位繼承上,長子繼承製由原來的借鑒中原方式變為多數契丹貴族本身認可的方式。因此,聖宗和興宗在世時,都已經為長子繼承皇位作了必要的安排。可以說,經過八帝一個半世紀的曆史航程,遼朝皇位的長子繼承製即使不是在法律上,至少是在人們的心目中已經確定下來。重元之亂雖然同以往的權力爭奪一樣表現為皇室成員間的權力鬥爭,但其實質與以往已經不同,它是外戚通過太後介入皇權爭奪的反映。以此為界,遼朝前期宗室間的權力爭奪已經演變為國舅各族帳間通過擁立皇帝為本家族謀取權力的鬥爭。
《遼史》稱耶律重元“恃梁孝王之寵,又多鄭叔段之過”1,正反映了重元之亂的根源在太後與諸舅。而變故沒有發生在興宗時而出現在道宗朝,一個重要原因則是重元子涅魯古野心的驅動,所以重元兵敗後追悔說:“涅魯古使我至此。”2第二節耶律乙辛耶律乙辛(?—1083),字胡覩袞,契丹五院部人。據《遼史》本傳稱他“幼慧黠”,“及長,美風儀,外和內狡”1。興宗朝重熙中始仕為文班吏,掌太保印,補筆硯吏。很得帝後歡心,累遷護衛太保。道宗即位後,以先朝舊臣,任為同知點檢司事,升樞密副使。清寧五年(1059),為南院樞密使,改同知北院樞密使事,封趙王。
當時,遼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重重,皇太叔耶律重元覬覦皇位,其黨蕭胡覩等視南院樞密使耶律仁先為奪權的最大障礙,千方百計排擠仁先。清寧九年,他們奏請讓仁先出任西北路招討使,遠離朝廷。時耶律乙辛初參朝政,在中樞機構立足未穩,無力與重元黨羽對抗,不得不依賴仁先。於是他極力主張留仁先2。不久,重元、涅魯古發動灤河之變,耶律乙辛配合仁先平定了叛亂,以功拜北院樞密使,晉封魏王,賜匡時翊聖竭忠平亂功臣。
至此,耶律乙辛開始憑借權勢、功勞和皇帝的信任,為所欲為了。他日益專恣,恃寵不法,常為仁先所抑。於是一改以往對仁先的態度,把他看成是擅權路上的最大障礙,進行排斥、打擊。鹹雍元年(1065),仁先被排擠出朝廷,任南京留守。從此,朝臣中無敢與乙辛相抗者。鹹雍五年(1069),乙辛受詔“四方有軍旅,許便宜從事,勢震中外,門下饋賂不絕。凡阿順者蒙薦擢,忠直者被斥竄”3。當時有諺語稱:“寧違敕旨,無違魏王白帖子。”4參知政事劉伸,是遼道宗稱許的忠直大臣之一。就因說一句“臣乙辛尚1《遼史》卷109《羅衣輕傳》。
2《遼史》卷112《耶律重元傳》。
1《遼史》卷110《耶律乙辛傳》。
2《遼史》卷110《耶律乙辛傳》載,乙辛奏曰:“臣新參國政,未知治體。仁先乃先帝舊臣,不可遽離朝廷。”《遼史》卷96《耶律仁先傳》載,排擠仁先者為“北、南樞密官涅魯古、蕭胡覩”。並說:“耶律乙辛奏曰:‘仁先舊臣,德冠一時,不宜補外。”所指當即此事,但時仁先為北院大王。3《遼史》卷110《耶律乙辛傳》。
4《文獻通考》卷346《四裔》23。
不畏,何宰相之畏”1,便被排擠出朝,外任保靜軍節度使。道宗每欲召回重用,都為乙辛所沮,終至以崇義軍節度使致仕。契丹諸貴族,凡不附乙辛者,也多遭排擠,有的則不得不投靠乙辛以求自保。至此,遼道宗已經被乙辛黨羽所包圍,難得聽到不同的聲音。大康元年(1075),18歲的皇太子浚兼領北南院樞密使事,總領朝政。他法度修明,威望日增,乙辛的權力受到了挑戰。為了阻撓太子總朝政,他陰謀陷害懿德皇後以動搖太子的地位。
道宗懿德後因勸道宗節製遊獵被疏遠,作《回心院》十首,希望感動道宗。伶官趙惟一因演奏《回心院》常出入皇後宮帳。宮婢單登原為耶律重元帳的奴婢,皇後曾勸道宗不可將她置於身邊,因而為單登忌恨。她的妹妹是教坊伶人朱頂鶴之妻,且與乙辛關係曖昧。乙辛利用這些關係,編造了一個離奇的故事,誣陷皇後。他指使人作**詞《十香詞》,由單登求皇後為之抄出,然後令單登、朱頂鶴到北樞密院告皇後與趙惟一私通,以《十香詞》為物證,又株連教坊直長高長命。耶律乙辛和漢人北府宰相張孝傑受命審理,二人嚴刑逼供,趙惟一、高長命誣服。族誅趙惟一、高長命,皇後被賜自盡。道宗朝被乙辛一手製造出來的一大冤案竟被讞實2。
皇後無罪被誣致死,太子憂形於色。乙辛深不自安。而略施小計就置皇後於死地的結果又助長了乙辛的氣焰。他一方麵向道宗盛稱其同黨蕭霞抹之妹“美而賢”,使道宗納為後以為黨援;一方麵又將矛頭指向太子,以除後患。
乙辛的所作所為激起了朝中正直人士的普遍不滿。誣陷皇後時,就遭到樞密使蕭惟信的公開指責1;護衛蕭忽古則欲隻身暗殺乙辛為國除害;林牙蕭岩壽也向道宗揭露乙辛奸狀2。但是,乙辛及其黨羽卻揚言遭到了讒毀,爭取道宗信任。而為孤立太子,他們又將太子師友客省使耶律引吉出為群牧林牙,使太子更加孤危。由於群臣不斷揭露乙辛,大康二年(1076)六月,道宗出乙辛為中京留守。但乙辛的親信不斷在道宗麵前為他辯解,結果,道宗反而出蕭岩壽為順義軍節度使,同年十月再令乙辛還朝複為樞密使。
二次掌權的乙辛加緊了陷害太子的行動。首先將打擊的矛頭指向那些揭露他陰謀的人,蕭岩壽被流放烏隗路,終身拘役;蕭岩壽之友、給事北院聖旨事蕭鐸盧斡謫戍西北;契丹行宮都部署耶律撒剌出為始平軍節度使;知北院樞密使事蕭速撒出為上京留守;隻有耶律庶箴向乙辛認錯才得以自安。相反,凡黨附乙辛者,都得到了提升,張孝傑得賜國姓;耶律燕哥自北麵林牙拜左夷離畢;蕭十三由護衛遷殿前副點檢;蕭餘裏也自寧遠軍節度使為北府宰相兼知契丹行宮都部署事;耶律合魯擢升南麵林牙;蕭得裏特自宮分人累遷北麵林牙、同知北院宣徽使事。
當乙辛認為自己的勢力足以抗衡太子時,他便開始對太子下毒手了。乙辛當然知道,最能擊中皇帝心靈深處弱點並能致人於死地的罪行莫過於“謀1參見《遼史》卷98《劉伸傳》。
2詳見王鼎《焚椒錄》。
1《焚椒錄》載:蕭惟信告誡乙辛:“懿德賢明端重,化行宮帳,且誕育儲君,為國大本,此天下母也。而可以叛家仇婢一語動搖之乎?公等身為大臣,方當燭照奸宄,洗雪冤誣,烹滅此輩,以報國家,以正國體,奈何欣然以為得其情也?公等幸思之。”
2蕭岩壽密奏曰:“乙辛自皇太子預政,內懷疑懼,又與宰相張孝傑相附會。恐有異圖,不可使居要地。”參見《遼史》卷110《耶律乙辛傳》。
廢立”。在最高權力麵前,父子、兄弟的親情會變得異常的蒼白無力。因而,他在成功地以“私通”罪謀害皇後之後,又以“謀廢立”向她的兒子開刀了。大康三年(1077)五月,乙辛、蕭十三、蕭得裏特等共同商議,令護衛太保耶律查剌首告耶律撒剌、蕭速撒、蕭忽古等謀廢道宗,立太子浚為帝。道宗遣人按問,無實據。但仍重賞首告者,而出被告撒剌為始平軍節度使,速撒上京留守,護衛撒撥、蕭忽古等流放邊地。這樣的處理,無異於對乙辛奪權活動的鼓勵,於是,他采取了更大膽的行動。六月,他們又使牌印郎君、駙馬都尉蕭訛都斡和祗候郎君耶律塔不也等“自首”,證實查剌所告為實1,並開列了“謀逆”者的名單。乙辛同黨蕭十三、耶律燕哥受詔鞫治。於是撒剌等被殺,太子被囚於上京。不久,又令其黨羽殺太子於上京,而以病死上聞。道宗欲召太子妃了解事實真相,他們又殺太子妃滅口。遂使一樁莫須有的謀逆案讞定為實,乙辛等也就成為破案的功臣。
於是,乙幸同黨次第擢升,那些不肯投靠他們或對其所作所為有看法、異議的人相繼被貶斥。除耶律撒刺、蕭速撒、耶律撻不也及其子弟被殺外,同知漢人行宮都部署、駙馬都尉蕭撻不也,因與耶律撻不也關係密切而被牽連,施以酷刑,終至被殺;蕭岩壽、蕭忽古被流放邊地,是太子一案定案之前,至此案一定,乙辛又將二人召回殺害以泄私憤;夷離畢郎君耶律石柳,對乙辛“斥忠賢,進奸黨”1不滿,被流放鎮州;謫戍西北的蕭鐸盧斡再被治罪,“特恩減死,仍錮終身”2;右夷離畢郎君耶律陳家奴,被疑為太子同黨,免官。朝中正人被斥逐殆盡。
大康五年(1079)三月,乙辛知南院大王事,加於越。又在設計謀害皇孫耶律延禧。幸得北院宣徽使蕭兀納等的保護,皇孫才免遭毒手,道宗也才開始對乙辛產生懷疑3。十月,降乙辛為混同郡王。六年正月,乙辛出外任知興中府事。七年底,被囚於來州。九年,謀入宋,被殺。
乙辛自鹹雍元年(1065)年底排擠耶律仁先外任至大康六年(1080)正月出知興中府,專擅朝政達14年之久,興起兩次令朝野震驚的特大冤獄,不但殘害了皇後、太子,而且殺害大批正直的契丹貴族、官僚,使遼朝統治集團元氣大傷。致使天祚皇帝即位時,遼朝已麵臨治國乏才的局麵,加之天祚缺乏振興的抱負和才幹,遼朝統治也就走向了衰亡。
1《遼史》卷110《耶律乙辛傳》載:“又令牌印郎君蕭訛都斡詣上誣首:‘耶律查剌前告耶律撒剌等事皆實,臣亦與其謀。本欲殺乙辛等而立太子。臣等若不言,恐事白連坐。’詔使鞫劾,乙辛迫令具服。”1《遼史》卷99《耶律石柳傳》。
2《遼史》卷93《蕭鐸盧斡傳》。
3《遼史》卷98《蕭兀納傳》載:“乙辛已害太子,因言宋魏國王和魯斡之子淳可為儲嗣。群臣莫敢言。唯兀納及夷離畢蕭陶隗諫曰:‘舍嫡不立,是以國與人也。’帝猶豫不決。五年,帝出獵,乙辛請留皇孫,帝欲從之。兀納奏曰:‘竊聞車駕出遊,將留皇孫,苟保護非人,恐有他變。果留,臣請侍左右。’帝乃悟,命皇孫從行。由此,始疑乙辛。”
第二十二章遼天祚帝遼天祚帝(1075—1128),即耶律延禧,字延寧,契丹名阿果。遼道宗之孫,昭懷太子耶律浚之子1。6歲封梁王,9歲進封燕國王。大安七年(1091)總北南院樞密使事,加尚書令,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壽昌七年(1101)道宗死,延禧即位,號天祚皇帝,改元乾統。保大五年(1125),被金軍俘虜,降封海濱王。金天會六年(1128)病死,享年54歲。皇統元年(1141),改封豫王,葬廣寧府(今遼寧北鎮)閭陽縣乾陵旁。
延禧出生不久,父母相繼遇害,雖在直臣和親屬的保護下得以保全,卻沒有受到良好教育。遼朝自欽哀皇後執政,國舅少父房得勢,左右朝政,宗室間的爭權鬥爭已變為後族對皇權的操縱。道宗朝奸臣耶律乙辛擅權達14年之久,老成正直的官僚被排擠、壓製和打擊,統治集團元氣大傷。天祚帝即位時,遼朝已陷入政治日益、治國人才匱乏的境況。
天祚帝對遼朝政治、人心渙散、內外矛盾激化和人才匱乏的形勢缺乏清醒的認識,不思進取,無所作為,反而一味遊畋享樂,遼朝的政局更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地步。
第一節邪正不辨,任人唯親宣懿皇後和太子浚的冤案是遼朝後期的重大政治事件,徹底清除乙辛黨羽和他們對遼朝政局的影響,平反大康年間的冤案,起用勇於抵製乙辛的官員、將領,是爭取人心、振興朝政、扭轉世風的關鍵。天祚帝沒有把握住這一時機,他沉湎於遊畋,不恤政事,親佞人而遠正直,拒聽忠言。北府宰相蕭兀納,是兩次冤案洗劫後的碩果僅存者,曾冒險保護延禧,力主以他為嗣,有保護和輔導之功1。延禧即位前,他因屢進直言而招致怨恨。天祚帝即位後,雖被尊為太傅,卻不得不離開朝廷出任遼興軍節度使。
因厭惡乙辛的行為而被流放鎮州的耶律石柳,乾統初被召回,他上書天祚帝,請“盡收逆黨以正邦憲,收四方忠義之心,昭國家賞罰之用”,還詳細地記述了太子浚被害和乙辛擅權等事,希望天祚帝了解實情。天祚帝卻不予采納,使“聞者莫不歎惋”2。
北院樞密使耶律阿思“有才而貪”,有識之士早已指出他“將為禍基”,天祚帝竟將清查乙辛餘黨這件關係遼朝前途命運的大事交與他負責。阿思貪贓枉法,製造冤案的首犯因行賄得免,而一些脅從者卻往往被羅織罪名受到懲罰。同知北院樞密使事蕭得裏底附會阿思,敷衍塞責,使得貪墨之徒繼續用事,阿諛奉迎者得以提升1。佞臣蕭胡篤見天祚帝“好遊畋,每言從禽之樂,1耶律浚為道宗長子,母為宣懿皇後。鹹雍、大康年間,耶律乙辛擅權,大康元年(1075)、三年,宣懿皇後與太子浚先後被誣陷。皇後賜死,太子被害。九年,道宗察知其冤,追諡耶律浚為昭懷太子。乾統初,天祚追尊其為順聖皇帝,廟號順宗。
1耶律乙辛謀害太子後,欲舍延禧而立其堂叔耶律淳,道宗頗猶豫,蕭兀納力諫其不可,並時時保護延禧免遭乙辛毒手,後受命輔導延禧。參見《遼史》卷98《蕭兀納傳》。
2《遼史》卷97《耶律石柳傳》。
1參見《遼史》卷90《蕭陶隗傳》、《遼史》卷96《耶律阿思傳》。
以逢其意。天祚悅而從之。”2蕭胡篤因此自永興宮太師升為殿前都點檢,知北院樞密使事。蕭奉先、保先、嗣先兄弟以外戚居中任事,他們無軍政才幹,專以“阿諛取容”,為固寵保位,不惜犧牲國家利益,排擠打擊忠直人士,引薦逢迎取媚、貪汙誤國之輩,使遼朝的政局每況愈下,一發而不可收拾。第二節邊備鬆弛,對女真事務處理失當自道宗朝授女真完顏部首領烏古迺為生女真部族節度使以來,女真完顏部迅速崛起。由於遼朝統治集團的腐化奢糜,對獵鷹海東青和東珠的需求大增,加緊了對女真人的搜括和勒索,加重了女真人民的負擔。遼朝吏治日益敗壞,出使女真的官員為所欲為,激起了女真各部各階層的普遍不滿,反遼情緒日益高漲。遼朝貴族日益驕橫,爭權奪利鬥爭愈演愈烈,有的甚至勾結、聯合女真,更助長和鼓勵了女真貴族的抗遼情緒。自阿疎逃往遼朝3和女真助遼平定海裏之亂4後,女真人不但了解了遼朝的虛實,而且找到了與遼朝討價還價和武力抗遼的理由,堅定了武裝抗遼的決心。
女真的崛起引起了遼朝一些守邊將領和有識之士的警覺,他們認為女真將對遼朝形成嚴重的威脅,因而不斷向天祚帝反映這一情況,希望采取措施,加強防備1,但未引起重視,而他卻偏信專事迎合以謀求私利的蕭奉先兄弟,以致對女真問題的處置一誤再誤。天慶二年(1112),天祚帝至春捺缽。“生女真酋長千裏內者,以故事皆來朝。適遇頭魚宴,酒半酣,上臨軒,命諸酋次第起舞;獨阿骨打辭以不能。諭之再三,終不從。他日,上密謂樞密使蕭奉先曰:‘前日之燕,阿骨打意氣雄豪,顧視不常,可托以邊事誅之。否則,必貽後患。’奉先曰:‘麄人不知禮義,無大過而殺之,恐傷向化之心。假有異誌,又何能為?’”此議於是作罷。天祚帝不能殺阿骨打,卻因其弟、侄等從獵能呼鹿、刺虎、搏熊,而驟加官爵2。
天慶三年,阿骨打繼任生女真部族節度使,積極修邊備,做抗遼的部署。而天祚耽於遊獵,任命之使遲遲不至,更令阿骨打疑心。他遣使入遼以索阿疎為名觀察動靜,刺探遼朝邊境軍事部署情況。遼東北路統軍司向天祚帝報告了女真興兵,寧江州可能將遭到攻擊的軍情,天祚帝正在慶州秋獵,不以邊事為意,隻遣海州刺史高仙壽以渤海軍為援。四年,阿骨打趁遼守備空虛之際,誓師勵眾,向寧江州進發,大敗渤海軍,乘勝一舉攻下了寧江州。寧江州之役失敗,天祚帝才開始注意女真情事,召開群臣會議商討對策。漢人行宮都部署蕭陶蘇斡建議:“女真國雖小,其人勇而善射。自執我叛人2《遼史》卷101《蕭胡篤傳》。
3遼道宗末年,女真紇石烈部首領阿疎,背叛完顏部聯盟,阻止完顏部討伐溫敦部,兵敗後投遼。此後,凡完顏貴族與遼交涉,必以歸還叛人阿疎為名。
4遼乾統二年,國舅蕭海裏叛遼逃入係籍女真,遣使聯絡完顏部共同反遼,遭到女真拒絕。此後,完顏部貴族又受命助遼平定了海裏。在平定海裏的軍事行動中,遼軍在女真人麵前暴露了自己的無能,女真人卻因戰勝海裏而改善了自己的裝備。
1寧江州刺史蕭兀納上書說:“自海裏亡入女真,彼有輕朝廷心,宜益兵以備不虞。”兀納後調任知黃龍府、東北路統軍使,仍上書陳言:“臣治與女真接境,觀其所為,其誌非小。宜先其未發,舉國圖之。”參見《遼史》卷98《蕭兀納傳》。
2《遼史》卷27《天祚皇帝紀》一。
蕭海裏,勢益張。我兵久不練,若遇強敵,稍有不利,諸部離心,不可製也。為今之計,莫若大發諸道兵,以威壓之,庶可服也。”而蕭奉先卻認為:“如陶蘇斡之謀,徒示弱耳。但發滑水以北兵,足以拒之。”1天祚帝竟舍陶蘇斡而信蕭奉先,以奉先弟嗣先領兵屯駐出河店,結果又被女真擊敗。
天祚帝認為寧江州、出河店兩次失敗,是樞密使蕭奉先不知兵所致。於是他改用漢人張琳、吳庸主東征事。遼朝的漢人官僚曆來不主兵事,二人更不知兵,且庸碌不任事,隻得以廣招兵丁,分道進討之策塞責,不意又敗。遼軍三戰三潰仍沒能引起天祚帝重視,他仍以上國自居,認為隻要遣一介之使,便可諭令女真降服。於是又改軍事進剿為遣使諭和。而對如何加強軍隊的訓練,提高其戰鬥力,整肅軍紀,振作軍威卻不做任何部署。出河店敗將蕭嗣先,本應受到嚴厲處治。而其兄樞密使蕭奉先卻想方設法為其開脫,向天祚帝反映:“東征潰軍逃罪,所至劫掠,若不肆赦,將嘯聚為盜”,建議赦東征潰軍。天祚帝居然接受了他的建議,蕭嗣先僅免官而已。諸將對此反映強烈,他們議論說:“戰則有死而無功,退則有生而無罪。”2議和也絕無進展,徒為自取其辱。東北軍事重鎮黃龍府又被女真攻陷,從此,遼軍士氣低落,軍心渙散,戰鬥力急劇下降。
第三節偏聽偏信,眾叛親離以天祚帝為首的遼統治集團,不圖進取,對各族人民的不滿情緒漠然處之,官僚將領中普遍存在麻痹輕敵思想,而一切加強邊備的建議都被斥之為怯懦。蕭奉先兄弟“緣恩宮掖,專尚諂諛,朋結中人,互為黨羽”1,專以球獵聲色取悅於天祚帝,卻得到了絕對信任。天祚帝的無能與拒諫,貽誤了戰機;對蕭奉先兄弟的偏聽偏信,又令群臣失望,部分將領萌生了廢天祚帝另立新君的想法。
天祚帝既不知彼,也不知己。他對雙方的形勢和戰鬥力沒有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不了解遼方軍心不穩、將士離心的致命弱點。對女真人反遼情緒的日益高漲也一無所知。天慶五年九月,在沒有足夠思想準備和周密戰略部署的情況下,貿然決定率軍親征,並盲目相信遼軍數量眾多,限定數月內翦除女真勢力。結果,戰鬥還沒有打響,就發生了耶律章奴叛歸另立新君的事件。親征的部署被徹底打亂,天祚帝倉卒回軍討叛,又遭到女真輕騎的邀擊。章奴謀廢立是部分契丹貴族將領對天祚帝失去信心的反映。他的行動又進一步削弱了遼朝的軍事力量,造成了更大的混亂;使天祚帝與群臣的隔閡更深,對蕭奉先等更加信任不疑;蕭奉先利用天祚帝的信任肆無忌憚地謀求私利,導致了遼朝的又一場災難——耶律餘覩降金。
餘覩出身皇族,有一定威望,素為蕭奉先所忌。餘覩妻蕭氏與天祚帝文妃為姊妹。文妃生子敖魯斡,有人望,封晉王,當天祚帝的表現日益引起群臣不滿時,他卻因得人心而遭到疑忌。蕭奉先妹為天祚帝元妃,生秦王定、許王寧。奉先擔心天祚帝以敖魯斡為嗣而己甥不得立,遂千方百計陷害敖魯斡。保大元年(1121)他利用文妃與餘覩妻姊妹曾相會於軍中一事,誣陷耶1《遼史》卷101《蕭陶蘇斡傳》。
2《遼史》卷27《天祚皇帝紀》一。
1《契丹國誌·蕭奉先傳》。
律餘覩謀廢天祚帝立敖魯斡。文妃善歌詩,對天祚帝“遊畋不恤,忠臣多被疏斥”的現象曾有所規諫1,因而也招致天祚帝的不滿。剛剛經過章奴廢立活動驚魂未定的天祚帝,對廢立事頗為**,對蕭奉先的讒言不作任何調查分析,就將文妃賜死。耶律餘覩無以自明,遂率眾降金。至此,更無人願為天祚帝效力2。餘覩降金後任女真監軍,領兵追襲天祚帝,又給蕭奉先陷害敖魯斡提供了口實3,天祚又賜敖魯斡死。至此,“中外莫不流涕,人心益解體”4。
由於天祚帝與蕭奉先不以國事為務,在女真的連續進攻麵前拿不出整軍禦敵的方略。東京、乾、顯諸州失陷後,他不做防禦中京的部署,卻一路南下,作逃亡的安排1。正因他“惡聞女真事”,所以蕭奉先連上京失陷的重大軍情都不上報。後來天祚帝雖得知戰敗的消息,仍然是既不追究戰敗責任,也不做防守中京的準備,卻一路南逃至南京、中京、西京,致使中京、西京相繼失陷,最後隻好逃入與外界信息難通的夾山。此時,他也隻認識到一係列問題都與偏信蕭奉先有關,於是將他逐出朝廷2,而對自己的所做所為仍無任何自責。自入夾山後,數月間與外界信息不通,於是南京蕃漢諸臣共立秦晉國王耶律淳為帝,史稱北遼,貶天祚帝為湘陰王,遼朝一分為二。保大二年底,南京失陷。三年,被金兵俘虜的林牙耶律大石帶領部分兵力逃出,到夾山見天祚帝。天祚帝又想出兵收複燕、雲,大石力諫,不從3。四年,大石率眾北上,後自立為王,建立西遼。天祚帝遂率軍出夾山,攻克天德諸州,後為金兵擊潰。
保大五年(1125)天祚帝在逃往西夏的途中被金兵俘虜。天祚帝即位於1《遼史》卷71《天祚文妃蕭氏傳》載:“妃作歌諷諫,其詞曰:‘勿嗟塞上兮暗紅塵,勿傷多難兮畏夷人;不如塞奸邪之路兮,選取賢臣。直須臥薪嚐膽兮,激壯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雲。’又歌曰:‘丞相來朝兮劍佩鳴,千官側目兮寂無聲。養成外患兮嗟何及!禍盡忠臣兮罰不明。親戚並居兮藩屏位,私門潛蓄兮爪牙兵。可憐往代兮秦天子,猶向宮中兮望太平。’”2餘覩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降金,引起了遼朝一些將領的同情。他們奉命追趕餘覩,在即將追及之際,卻再不肯向前。“諸將議曰:‘蕭奉先恃寵,蔑害官兵。餘覩乃宗室雄才,素不肯為其下。若擒之,則他日吾輩皆餘覩矣。不如縱之。’”
3餘覩兵至,蕭奉先對天祚帝說:“餘覩乃王子班之苗裔,此來實無亡遼心,欲立晉王耳。若以社稷計,不惜一子,誅之,可不戰而退。”天祚帝竟下詔賜敖魯斡死。《遼史》卷72《晉王敖魯斡傳》所記不同,雲:“餘覩降金,文妃伏誅,敖魯斡實不與謀,免。二年(1122),耶律撒八等複謀立,不克。上知敖魯斡得人心,不忍加誅,令縊殺之。”
4《遼史》卷102《蕭奉先傳》。
1《契丹國誌·天祚皇帝上》載:“天祚在中京,聞燕王兵敗,女真入新州,晝夜憂懼,潛令內庫三局官,打包珠玉、珍玩五百餘囊,駿馬二千匹,夜入飛龍院為備。嚐謂左右曰:‘若女真必來,吾有日行三百五十裏(一作三五百裏)馬若幹,又與宋朝為兄弟,夏國舅甥,皆可以歸,亦不失一生富貴。所憂者,軍民受禍耳。’識者聞之,私相謂曰:‘遼今亡矣!自古人主豈有棄軍民而自為謀身計者,其能享國乎?’”2《遼史》卷29《天祚皇帝紀》三載,天祚“聞金兵將近,計不知所出,乘輕騎入夾山,方悟奉先之不忠。怒曰:‘汝父子誤我至此,今欲誅汝,何益於事!恐軍心忿怨,爾曹避敵苟安,禍必及我,其勿從行。’”3“天祚既得林牙耶律大石兵歸,又得陰山室韋謨葛失兵,自謂得天助,再謀出兵,複收燕、雲。大石林牙力諫曰:‘自金人初陷長春、遼陽,則車駕不幸廣平澱,而都中京;及陷上京,則都燕山;及陷中京,則都雲中;自雲中而播遷夾山。向以全師不謀戰備,使舉國漢地皆為金有。國勢至此,而方求戰,非計也。當養兵待時而動,不可輕舉。’不從。”
遼朝統治每況愈下之時,本人缺少治國的雄心和能力,隻對名茶、古畫、音樂、美姝興趣濃厚;又信任非人,處理軍國大事失當,其亡國甚至早已在宋朝有識之士的意料之中1。
1宋人張舜民出使遼朝回國後,曾預言:“他日必有如張義潮挈十三州以歸,當不四十年見之。”參見王稱《東都事略》。
第二十三章宋太祖第一節滅周建宋家世宋太祖趙匡胤(927—976),宋朝的開國皇帝。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父親趙弘殷,後梁時在成德軍節度使王鎔部下為將,奉命率500騎兵參加晉王李存勗的軍隊攻打後梁而被留用。後唐建立後任後唐禁軍將領,遷居首都洛陽。後漢時仍任禁軍將領。乾佑元年(948)王景崇以鳳翔叛降於後蜀,後蜀派兵進援王景崇並攻占寶雞,趙弘殷隨趙暉征討王景崇1,大敗蜀兵於陳倉(今陝西寶雞南),以功升侍衛馬軍護聖軍都指揮使。後周初侍衛親軍編製擴大,趙弘殷改任鐵騎第一軍都指揮使。顯德元年(954)升任侍衛馬軍龍捷軍(護聖軍改稱)右廂都指揮使、加領嶽州防禦使。顯德三年,後周世宗攻打南唐,出兵淮南,趙弘殷隨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攻占揚州,升任侍衛馬軍副都指揮使。同年七月病死。宋初追諡昭武皇帝,廟號宣祖。趙弘殷娶杜氏,杜氏生匡胤(宋太祖)、匡義(光義、炅,宋太宗)。宋朝建國尊為太後,建隆二年(961)死,諡明憲,改諡昭憲。妾耿氏,原光義乳母,生光美(廷美),後改嫁,封陳國夫人,太平興國八年(983)死。
十二年軍旅生涯趙匡胤是趙弘殷的長子,後唐天成二年(927)生於首都洛陽。後漢乾佑元年,樞密使郭威討伐李守貞,時年22歲的趙匡胤應募投郭威帳下從軍。後周廣順元年(951),補為禁軍近衛班直,任東西班行首。廣順三年三月,郭威養子柴榮任首都開封府尹,趙匡胤改任開封府馬直軍使。顯德元年正月,柴榮即帝位,是為後周世宗,趙匡胤隨後也調回禁軍。同年三月,後周與北漢的高平之戰,趙匡胤率軍奮勇殺敵,大敗北漢軍。趙匡胤的勇敢與軍事才能受到世宗的賞識,回京後升任殿前都虞候、領嚴州(今廣西來賓東南,時為南漢轄地)刺史,雖是加銜,但已屬中高級將領。十月,又升領永州(今屬湖南,時為楚國轄地)防禦使。趙匡胤作為殿前司的副長官,隨後參與世宗整頓殿前司的工作,組建新的殿前司所屬諸班直及龍捷(馬軍)、虎捷(步軍)、鐵騎、控鶴等諸禁軍,殿前司所屬禁軍遂成為後周最精銳的軍隊,殿前司地位雖低於統轄大部分禁軍的侍衛親軍司,但它所統轄的禁軍是皇帝的親衛軍,趙匡胤是世宗的親信將領之一。顯德三年春,趙匡胤隨世宗攻南唐,進軍淮南。趙匡胤在渦口(今安徽懷遠東)、清流關(今滁州西北)戰役中先後大敗南唐軍,隨即攻占滁州,招降天長(今屬安徽),再敗南唐軍於(今屬江蘇),不僅屢立戰功而且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十月,趙匡胤升任殿前都指揮使、領匡(宋避諱改定)(同州,今陝西大荔)節度使,時年30歲的趙匡胤隻經過了年的時間,就由“無名小卒”升為高級將領,並獲得了武官最高的節度使銜。雖然這次的節度使銜因“未於正衙宣製”而不算作正式任命,但他的名望已隨之迅速升高。由於殿前司增設都點檢、副1《宋史》卷1《太祖紀》一作王景,誤。
都點檢為最高長官,都指揮使遂成為次長官。顯德四年春,趙匡胤隨世宗再征淮南,在占領壽州後班師。五月,31歲的趙匡胤被正式授以義成軍節度使。九月,世宗又出兵淮南,趙匡胤率騎兵,攻占濠州(今安徽鳳陽東北)東北十八裏灘南唐軍寨,順流而下攻占泗州城(今江蘇盱眙北)。世宗自率軍沿淮河北岸,命趙匡胤率步騎沿淮河南岸,水軍乘船,東下攻楚州(今淮安),大敗南唐援軍於清口(今淮陰西南),追奔數十裏,趙匡胤擒獲南唐援軍長官都應援使陳承昭。次年正月初,趙匡胤率軍攻下楚州北城,後周軍遂攻占楚州。世宗南下揚州,趙匡胤又擊敗南唐水軍於瓜步(今揚州南),南唐被迫求和,割江北與後周,世宗罷兵北歸。趙匡胤在此次淮南戰役中,奮勇作戰,戰功第一,五月以功移領忠武軍節度使,仍任殿前都指揮使。
顯德六年(959)三月,世宗北伐攻遼,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韓通任陸路都部署,趙匡胤任水路都部署。後周軍進至益津關(今河北霸州),遼守將降。四月,趙匡胤率軍首先進抵瓦橋關(今雄縣西南),遼守將又歸降。遼莫州(今任丘)、瀛州(今河間)守將也相繼向後周軍投降。五月,世宗因病班師回京。六月,趙匡胤升任殿前司正長官殿前都點檢,數日後世宗病死。陳橋兵變,建立宋朝五代時軍中軍官常有結義兄弟之類的組織,一為互相結援,再是培植幫派勢力。趙匡胤從軍後結成“義社兄弟”的組織,即所謂“十兄弟”。除趙匡胤外,還有楊光義、石守信、李繼勳、王審琦、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韓重斌、王政忠等九人,史稱“勳臣”1。從《宋史》有紀、傳的趙匡胤、石守信、李繼勳、王審琦、劉廷讓、韓重斌(贇)六人看,他們都在後漢時投充於郭威部下,當時的地位應大體相當,屬於低級軍官,結為“義社兄弟”當是此時或後周廣順初,也可能並不是以趙匡胤為首。後周設殿前司後,趙匡胤、石守信、王審琦、韓重斌四人在殿前司,李繼勳、劉廷讓二人則曾在侍衛親軍司任職。經過十年軍旅生涯,到後周末期時,趙匡胤晉升最快、官職最高,成為“義社兄弟”的首領。石守信繼趙匡胤任殿前都指揮使,王審琦繼石守信任殿前都虞候,韓重斌則是殿前司騎兵主力控鶴軍都指揮使。侍衛親軍司的李繼勳原先升遷得最快,地位也最高,早於趙匡胤任殿前都虞候、節度使,高平之戰後調入侍衛親軍司,淮南戰役中失利後降官,地位才低於趙匡胤;劉廷讓(光義)原在侍衛親軍司任龍捷都校,後入殿前司任鐵騎右廂都指揮使;事實不詳的楊光義、劉慶義、劉守忠、王政忠四人當亦是禁軍中級以上軍官。這些人是趙匡胤兵變的基本力量。加上趙匡胤的父親在禁軍侍衛親軍司中從低級軍官至高級軍官任職長達30年之久,其部屬、友好甚多,也是趙匡胤兵變可以借助或利用的力量。
後周世宗顯德元年(954)七月,李重進任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成為禁軍的最高統帥。但在“高平之戰”後,世宗改組與加強了殿前司的建設,殿前司所屬禁軍遂成為精銳。世宗為了提高殿前司的地位,顯德三年十二月,將長官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的官銜,提升為新設置的殿前都點檢,加劇了李重進、張永德兩大派係的矛盾。顯德六年三月,世宗北伐遼,“帝(世宗)之北征也,凡供軍之物,皆令自京遞送行在。一日,忽於地中得一木,長二三1李攸:《宋朝事實》卷9《勳臣·太祖義社兄弟》。
尺,如人之揭物者,其上卦全題雲‘點檢做’,觀者莫測何物也”。鄧廣銘推測是李重進派係為了陷害張永德而作1,意思是殿前都點檢張永德想做皇帝。是年六月,回京後病重的周世宗又認為張永德缺乏主見,張永德遂被罷去殿前都點檢,以使相外赴節度使任,改任資曆、名望較低的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恭帝即位後趙匡胤改領歸德軍節度使。
後周世宗英年早逝,年僅7歲的長子柴宗訓繼位,孤兒寡母,“主少國疑”,加上“點檢”做的“神符”,引發了新任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篡奪後周政權的野心,自編自導了一出“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鬧劇。顯德七年(960)正月初一,趙匡胤指使人謊報軍情,稱鎮州(今河北正定)、定州(今屬河北)報稱北漢結契丹入侵,後周即“命(趙匡胤)出師禦之,次陳橋驛”(時在古黃河南,今河南封丘南,在今黃河北岸),“夜五鼓,軍士集驛門,宣言策點檢(趙匡胤)為天子,或止之,眾不聽。遲明,逼寢所,太宗(趙匡義)入白,太祖(趙匡胤)起。諸校露刃列於庭,曰:‘諸軍無主,願策太尉(對高級將領尊稱)為天子。’未及對,有以黃衣加太祖身,眾皆羅拜,呼萬歲,即掖太祖乘馬”1。趙匡胤隨即率兵返回開封,改變以往兵變士兵搶劫的慣例,禁止搶劫以爭取民心。當日(初四)大臣們早朝還未退,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韓通立即自內廷奔回,準備率軍抵抗,被趙匡胤的黨羽、殿前司散員都指揮使王彥升追殺於家中,也有記載稱韓通是以親衛軍抗擊趙匡胤戰死。趙匡胤又指使將士將宰相範質、王溥等大臣押至殿前司公署,已脫下黃袍的趙匡胤“嗚咽流涕曰:吾受世宗厚恩,為六軍所迫,一旦至此,慚負天地,將若之何?”裝得似乎無法可想,受到首相範質的指責,趙匡胤指使的殿前司散指揮都虞候羅彥瓌,立即挺劍威脅說:“今日必得天子。”前已暗中向趙匡胤表示擁立他為帝的次相王溥“降階先拜”,首相範質等不得已隨後也拜,“遂稱萬歲”2。趙匡胤等隨即來到崇元殿行禪代禮,趙匡胤的黨羽、翰林學士承旨陶穀立即拿出後周帝的退位製書,趙匡胤在殿下拜受後登殿即皇帝位,是為宋太祖。次日(正月初五,960年2月4日)詔,因所領歸德軍節度使州名宋州,建國號宋,改後周顯德七年為宋建隆元年,宋朝正式建立。
第二節加強皇權親征平亂宋太祖建立宋朝後,隨即對有“翊戴之勳”的開國功臣石守信、高懷德、張令鐸、王審琦、張光翰、趙彥徽等,以及其餘領軍的軍官都升官進爵。其中石守信、王審琦屬殿前司,又是“義社兄弟”;其餘都屬侍衛司。領有重兵巡守北邊的侍衛馬步都虞候韓令坤,以及率領前軍先行的殿前副都點檢慕容延釗,他們雖都未能參加“陳橋兵變”,但對防禦遼軍可能因宋朝新建而1《舊五代史》卷119《世宗紀》六。參見鄧廣銘:《趙匡胤的得國及其與張永德李重進的關係》,《東方雜誌》第41卷第21期,1945年。
1《宋史》卷1《太祖紀》一。
2《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建隆元年正月甲辰。參見鄧廣銘《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故事考釋》、《鄧廣銘學術論著自選集》,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南犯至關重要,當他們兩人都表示聽命時,趙匡胤不僅將他們分別升任為侍衛、殿前兩司正長官,並都以節度使兼同平章事或同中書門下二品銜,首先成為宋朝名位最高的使相(享有宰相的禮遇)。隨後又提升趙匡胤歸德軍節度幕府的屬官劉熙古、趙普、呂餘慶、沈義倫、李處耘、張彥柔等的官職,但他們原來的官位很低,雖大力提升也不能直接升任朝廷要職,但有些人的名位雖低卻掌握實權,如趙普任樞密直學士、李處耘任樞密承旨,掌樞密院實權。宋太祖又禮遇被推翻的後周王室,封恭帝為鄭王,遷居西京洛陽;對後周從朝廷到地方的文武官員一概留用,以爭取懷念後周的各級官員擁護宋朝。對於原先臣屬於後周的割據政權,如荊南高保融、吳越錢鏐也分別升官進爵,以爭取他們對宋朝的臣屬。二月,原後周宰相不僅留任還分別晉升官銜,首相範質的宰相職名升為侍中,次相王溥也加守司空銜,但同時被免去參知樞密院事兼職,實際是明升暗降。
新建的宋朝還隻得到首都開封及部分地區的承認,各地節度使大多觀望局勢變化。昭義軍(潞州,今山西長治)節度使李筠是後周建國功臣,廣順元年(951)時即已是節度使,趙匡胤當時還隻是禁軍的小校。李筠不僅自廣順二年移鎮潞州以來,一直是後周抗擊北漢的主將,而且資曆遠高於趙匡胤,對於趙匡胤的代周建宋十分不滿。四月,李筠即反宋並臣屬於北漢。這是後周地方節度使首起反宋事件,趙匡胤十分重視,立即命親信石守信、高懷德率軍征討。五月初,又派慕容延釗、王全斌率軍與石守信會兵進攻,趙匡胤隨即又親往督戰。六月初,李筠兵敗自殺,潞州平定。
李重進是後周太祖的外甥,又是世宗的顧命大臣,長期在侍衛司、殿前司任高級軍官,又先後任殿前司、侍衛司長官,屢建戰功,名位戰功都在趙匡胤之上,而且又與趙匡胤早有矛盾。後周末期以統轄大部分禁軍的侍衛馬步都指揮使兼領淮南(揚州)節度使,以鎮撫新征服的淮南地區。趙匡胤建立宋朝後,隨即罷免李重進的軍權,以首先效忠於趙匡胤的韓令坤代為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進則升兼中書令為最高級別的使相,給予很高的禮遇。但是,當李重進在接受新任命的同時,即請求回京朝見,趙匡胤也許是由於宋朝新建,害怕李重進在禁軍中的威信,李重進的回京有可能動搖宋政權的基礎,因而趙匡胤婉言拒絕李重進現在回京,使李重進產生疑懼。李重進隨後派往潞州李筠處聯絡的親信,反而向趙匡胤告密並出賣李重進。趙匡胤在平定李筠後的同年九月,即詔移李重進為北方的平盧軍(青州,今屬山東)節度使,接著又派人賜“鐵券”以安其心,反而更增加他的疑懼之心。李重進隨即反宋,趙匡胤即派石守信、王審琦、李處耘、宋延渥等率禁軍進討。十月,趙匡胤又決定親征;十一月,李重進也兵敗自殺,淮南平定。李筠、李重進的迅速潰敗,使得其他對宋朝不滿的節度使相繼俯首聽命。
收兵權趙匡胤在宋朝統治穩定之後,隨即開始實行收兵權的措施,首先針對後周時名位與自己相近而關係較疏的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韓令坤。建隆二年春末韓被罷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改成德軍節度,充北麵緣邊兵馬都部署。將赴鎮,上(太祖)於別殿置酒餞之”1。此後節度使赴鎮例置酒餞行。1《宋史》卷251《韓令坤傳》。
慕容延釗與趙匡胤關係密切近似於“義社兄弟”,雖然趙匡胤“常兄事延釗,及即位,每遣使勞問,猶以兄呼之”。慕容延釗在後周末即任鎮寧軍(澶州,今河南濮陽)節度使、殿前副都點檢,宋朝建立後升為殿前都點檢、同中書門下二品成為使相,從平李筠後,使相銜又升為兼侍中,但被“詔還澶州”節度使任,不讓他來京到殿前司具體任職。建隆二年二月,“長春節(趙匡胤生日)來朝,賜宅一區”。當韓令坤被罷軍職赴節度使任後,慕容延釗了解趙匡胤收兵權的意圖,遂自己上“表解軍職”,遂被“徙為山南東道節度、西南麵兵馬都部署”。從此宋朝不再設殿前都點檢2。
同年七月,趙匡胤開始向親信和開國元勳收兵權,首先是“義社兄弟”、開國元勳石守信、王審琦。殿前副都指揮使石守信“移鎮鄆州,兼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詔賜本州宅一區”,明升暗降,“其實兵權不在也”。殿前都指揮使王審琦被罷軍職移為忠正軍(壽州,今安徽鳳台)節度使;殿前副都點檢高懷德移為歸德軍節度使。此後宋朝又不再設殿前副都點檢。殿前司從此以官級較低的殿前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為正副長官。侍衛馬步軍都虞候張令鐸也移為鎮寧軍節度使,各節度使例皆赴鎮。從此,殿前司的正副長官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逐漸采取隻設其中的二職甚至隻設一職以架空侍衛親軍司(宋真宗時才正式取消),其下屬的侍衛馬軍司、步軍司逐漸成為直屬機構,後與殿前司合稱“三衙”。這是趙匡胤采取降低侍衛、殿前兩司最高統兵官的名位,作為根絕禁軍統帥進行兵變的重要措施。
據史書記載:“乾德初,帝因晚朝與守信等飲酒,酒酣,帝曰:‘我非爾曹不及此,然吾為天子,殊不若為節度使之樂,吾終夕未嚐安枕而臥’。守信等頓首曰‘今天命已定,誰複敢有異心,陛下何為出言耶?’帝曰:‘人孰不欲富貴,一旦有以黃袍加汝之身,雖欲不為,其可得乎。’帝曰:‘人生駒過隙爾,不如多積金、市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終天年,君臣之間無所猜嫌,不亦善乎。’守信謝曰:‘陛下念及此,所謂生死而骨肉也。’明日,皆稱病,乞解兵權,帝從之。”1這是著名的“杯酒釋兵權”。
掃平荊、湘、後蜀、南漢、南唐,親征北漢就在趙匡胤收兵權全麵成功之際,建隆三年九月,湖南武平軍(朗州,今湖南常德)節度使周行逢死,以子周保權繼任,張文表叛亂,周保權向宋朝乞援平叛,這給趙匡胤平定荊、湘提供了最好的借口。乾德元年(963)正月,趙匡胤起用宿將慕容延釗為都部署,以樞密副使李處耘作監軍,討伐張文表。二月,宋軍以借道為名先滅荊南高氏政權。湖南雖已自己討平張文表,但宋軍繼續前進;三月,滅湖南高氏政權。
乾德二年十月,後蜀派往北漢的使者向宋朝告密,趙匡胤遂以此為借口,次月即以王全斌、崔彥進、劉光義率軍分路進攻,次年正月王全斌攻下劍州(今四川劍閣)後,後蜀主孟昶即降宋。
開寶三年(970)九月,趙匡胤對一直拒絕臣附的南漢進行討伐,宋將潘美、尹崇珂率軍攻至廣州城下,南漢後主劉■出降。
2《宋史》卷251《慕容延釗傳》;《續資治通鑒長編》卷2,建隆二年七月戊辰。1《宋史》卷250《石守信傳》;《續資治通鑒長編》卷2作建隆二年七月。南唐(江南)自宋建立即對宋臣附,趙匡胤想滅南唐而師出無名。開寶七年(974)九月,遣使召南唐後主李煜來朝,當李煜稱病不來時,即於十月派曹彬、潘美統兵進攻;次年十一月,宋軍攻占金陵,李煜被迫降宋。
開寶元年(968)七月,北漢主劉鈞死,養子劉繼恩即位,趙匡胤認為是消滅北漢的好時機,次月即派李繼勳、黨述統兵攻北漢。北漢劉繼元殺劉繼恩即位,遼軍應援救北漢,宋軍退回。開寶二年正月,趙匡胤又親征北漢;二月,攻至北漢首都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城下,圍攻數月未下,受夏雨和疫病困擾,隻得再次退兵。
加強皇權趙匡胤建宋之初,對後周大小官員一律留用,尤其是繼續任用後周末年的大臣範質、王溥、魏仁浦、吳廷祚等,對局勢的穩定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即使最親信的心腹趙普,也隻能以樞密直學士實際控製樞密院。但是,宋初的這種政局並不是趙匡胤所願意看到的,當建隆元年六月平定李筠,宋朝初步穩定後,即升趙普為樞密副使,趙匡胤的心腹趙普才名正言順地掌握樞密院大權。當趙匡胤在平定李重進之後,建隆二年又先後免除韓令坤、慕容延釗、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張令鐸等的軍職,宰相範質看到趙匡胤的政權已鞏固,即推薦趙匡胤的心腹呂餘慶、趙普為相,但趙匡胤感到時機還不成熟而未采納。建隆三年十月,趙匡胤首先罷免留用的樞密使吳廷祚,升趙普為樞密使,李處耘為樞密副使。但是,當李處耘以趙匡胤的心腹、樞密副使身份,擔任削平荊、湘宋軍的監軍,在與統帥、宿將慕容延釗發生小矛盾時,盡管李處耘行為並沒有錯,卻被趙匡胤免去樞密副使降為州官,而對有小錯的慕容延釗則不僅不責問,反而照常升遷官銜。這是趙匡胤為使已被解除軍職的宿將們心安的措施。
此前,趙匡胤已廢去唐及五代一直沿行的宰相“坐而論道”的舊製,宰相常朝立班自範質等開始,此舉顯然是要打擊舊相範質等人,以樹立自己的威望,也有暗示範質應自動辭相之意。當留用的樞密使吳廷祚首先被免職出為節度使後,範質等人深知趙匡胤的意圖,遂於乾德二年正月範質、王溥、魏仁浦三人再次請求罷相。此正合趙匡胤的心意,但行伍出身的趙匡胤雖已當了數年皇帝,卻對宰相的任命程序並不了解,因急於要罷免範質等人的相職,在還沒有任命新宰相的情況下,匆忙間同日罷免了三人的相職。以至於出現曆史上少見的,在頒布任命新宰相趙普的敕書時,竟然沒有在任宰相“署敕”的怪現象。趙匡胤就對趙普說:“卿但進敕,朕為卿署字,可乎?”由於不合乎任命新宰相的程序,隻得暫時作罷。為了處理由於趙匡胤、趙普等無知而造成的尷尬局麵,翰林學士竇儀建議改由節度使加同平章事銜的使相趙光(匡)義,以有同平章事職名而行使宰相職權“署敕”,這是從唐代天寶十五載(756)正月,哥舒翰以節度使加同平章事銜而為“使相”的二百多年以來從來沒有過的。趙光義以使相“署敕”,是趙匡胤、竇儀等人的“創新”。同時任命的,還有樞密使李崇矩,隨後又任命王仁瞻為樞密副使。乾德二年四月,趙匡胤又想用竇儀為相,但遭到趙普的反對,遂想為趙普設副手以分事權,“上欲為趙普置副而難其名稱,召翰林學士承旨陶穀問曰:下丞相一等者何官?對曰:唐有參知機務、參知政事”,於是任命薛居正、呂餘慶為參知政事作副相,唐代參知政事高於同平章事,陶穀“翻以參知政事為丞相下一等”之事,為真宗初年宰相李沆在重修《太祖實錄》中所譏笑1。隋、唐、五代隻設宰相不設副相,宋初設副相是趙匡胤的“創舉”。趙匡胤為了鞏固宋朝的統治,曾問趙普:“天下自唐季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八姓,戰鬥不息,生民塗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為國家長久計,其道何如?”趙普答道:“此非他故,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所以治之,亦無他奇巧,惟稍奪其權,製其錢穀,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1乾德元年六月,由於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久鎮大名,專恣不法,屬邑頗不治”,趙匡胤遂派奚嶼等多人以常參官出任天雄軍屬縣知縣,以削弱符彥卿職權。其後屬縣知縣周渭赴任時,符“彥卿郊迎,渭揖於馬上,就館,始與彥卿相見,略不降屈”2,知縣與節度使抗禮是趙匡胤加強皇權後的新現象。
建隆三年三月,趙匡胤為改變“五代諸侯跋扈,多枉法殺人,朝廷置而不問,刑部之職幾廢”的狀況,“乃令諸州自今決大辟訖,錄案聞奏,委刑部詳覆之”,將司法權收歸朝廷。同年十二月又重設縣尉,“先委鎮將者,詔縣令及尉複領其事”,改變了“五代以來,節度使補署親隨為鎮將,與縣令抗禮,凡公事專達於州,縣吏失職。自是還統於縣,鎮將所主不及鄉村,但郭內而已”3,將節度使補署的鎮將置於縣官統轄之下。
乾德元年三月平定湖南後,仍留用原地方官,趙匡胤另以賈玭等人任湖南諸州的通判,通判的創設,原為監察新統治區留用的舊政權州官。次年六月,武臣杜審進任權知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西)的同時,趙匡胤任命閻丕為通判,以後大州、府逐漸普遍設置通判,宋初通判地位與州府長官相同,主要是作為朝廷派駐州、府的監察官,以加強皇權。
節度使賴以跋扈的主要是依靠軍隊,乾德三年八月,趙匡胤又“今天下長吏擇本道兵驍勇者,籍其名送都下,以補禁旅之缺”1,將天下精兵編入朝廷禁軍,地方隻留老弱作為廂軍,主要從事州、府雜役,以收節度使的兵權。關於諸道節度使的財政權,“宋朝藝祖(趙匡胤)開基,懲五季之亂,藩臣擅有財賦,不歸王府,自乾德以後,僭偽略平,始置諸道轉運使以總利權”2。馬端臨的概括道出了趙匡胤設置轉運使以收節度使的財政權的用意。其後,又令各地的財賦收入除留下日常經費外,全部運送朝廷,進一步剝奪節度使的財權。節度使實際成為順從朝廷的高級地方官,而厚其俸祿甚至高於宰相,最終成為武宮和宰執的榮譽銜。
趙匡胤對於後晉割給遼朝的幽州地區,準備采取先贖取,贖取不成則以武力奪取,“太祖討平諸國,收其府藏,貯之別庫,曰封樁庫,每歲國用之餘皆入焉。嚐語近臣曰:‘石晉割幽燕諸郡以歸契丹。朕憫八州之民久陷夷虜,俟所蓄滿五百萬緡,遣使遺北虜贖之山後諸郡,如不我從,則散府財,募戰士,以圖攻取。’”31《續資治通鑒長編》卷5,乾德二年四月乙醜及注。
1《續資治通鑒長編》卷2,建隆二年七月戊辰。
2《續資治通鑒長編》卷4,乾德元年六月庚戌。
3《續資治通鑒長編》卷3,建隆三年三月丁卯;十二月癸巳。
1《續資治通鑒長編》卷6,乾德三年八月戊戌。
2《文獻通考》卷61《職官考·轉運使》。
3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卷1《祖宗聖訓·太祖皇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趙匡胤自上次未能攻滅北漢以後,改而采取淺攻輕擾,破壞其農業生產以削弱北漢的經濟實力,又不斷移其民戶於宋境以削弱其兵源,以待適當時機攻滅北漢。
開寶九年(976)八月,趙匡胤認為消滅北漢的時機已經成熟,以黨進、潘美、楊光義率軍進攻北漢,宋軍分道進入北漢境內,屢敗北漢軍。十月,宋軍已攻至北漢首都太原城北,北漢很可能即將被消滅。正當趙匡胤躊躇滿誌地進行著統一戰略的部署時,在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中,時年50歲的趙匡胤被其弟趙光(匡)義殺害1。
太祖家屬及後裔趙匡胤初娶賀氏,生燕王趙德昭,後周顯德五年(958)死,宋朝建立後追冊為皇後,諡孝惠。繼娶王氏,宋朝建立後冊為皇後,乾德元年(963)死,諡孝明。又娶宋氏為皇後,太宗時號開寶皇後,至道元年(995)死,諡孝章。趙匡胤長子燕王趙德昭的九世孫趙昀為南宋理宗,十世孫趙禥為度宗,恭帝趙顯、端宗趙昰、末帝趙昺,均為度宗子。趙匡胤少子秦王趙德芳,庶出,母姓氏不詳,趙德芳六世孫趙眘為南宋孝宗,孝宗子趙惇為光宗,光宗子趙擴為寧宗。
1參見鄧廣銘:《宋太祖太宗皇位授受問題辨析》,《鄧廣銘治史叢稿》,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二十四章範質王溥魏仁浦第一節範質三代元老範質(911—964),字文素,大名宗城(今河北清河西南)人。後唐長興四年(933)進士,入仕為忠武軍(許州,今河南許昌)節度推官,升為封丘縣(今屬河南)令。後晉初任監察禦史、節度從事,開運元年(944)任翰林學士。開運三年契丹滅後晉,後晉出帝對當值的翰林學士範質說:“卿為我草奏具言之,庶幾活我子母。”範質為之撰降表1。後漢初任戶部侍郎,乾佑三年(950)在樞密使郭威的推薦下升任樞密副使,成為郭威的心腹。後周廣順元年(951)六月,範質升為宰相。同年冬,北漢聯合遼軍進攻後周,郭威派王峻出征抗擊,王峻在奏章中稱:“今朝中受聖知者,惟李璟、範質而已。”2說明範質確是郭威的心腹。廣順三年二月,王峻堅持要求罷免範質的相職而代以他人,終於引發了王峻和郭威的矛盾,王峻隨後被罷相。其時首相雖仍是四朝元老中書令馮道,但馮道老成持重,從不爭權;範質雖任次相,卻是主要掌權者。顯德元年(954)春,郭威死,養子柴榮即位。隨後首相馮道死,範質升為首相後又兼參知樞密院事,掌握軍政大權。顯德六年六月,世宗柴榮病危時,“召範質等入受顧命”1,以首相範質為首的顧命大臣,輔佐世宗長子年僅7歲的梁王柴宗訓(恭帝)即位,封蕭國公。次年正月初一,趙匡胤指使人謊報遼與北漢軍聯合入侵時,宰相範質未加細察即匆忙派趙匡胤率軍抗擊,為趙匡胤發動兵變提供了機會。
顯德七年(960)正月初四日,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率軍至陳橋驛時,發動兵變。率軍返回首都開封時,“宰相早朝未退,聞變,範質下殿執王溥手曰:‘倉卒遣將,吾輩之罪也。’爪入溥手,幾出血”。深悔自己不察趙匡胤奸謀而導致後周的滅亡,有負世宗托付的顧命之責。當趙匡胤進城回殿前司公署後,趙匡胤的“將士擁(範)質等俱至”殿前司公署內2,麵對如狼似虎的將士,範質進行著最後挽救後周政權的努力,以期待趙匡胤回心轉意,因而當麵質問趙匡胤:“先帝養太尉如子,今身未冷,奈何如此”。趙匡胤“嗚咽流涕曰:‘吾受世宗厚恩,今為六軍所迫,一旦至此,慚負天地,將若之何?’”裝出一副無奈的樣子。趙匡胤事先安排的殿前司散指揮都虞候羅彥瓌“舉刃擬質曰:‘我輩無主,今日必得天子’。”趙匡胤假裝“叱之”,而羅彥瓌“不退”。範“質知勢不可遏”,看出趙匡胤對帝位誌在必得,範質雖有誌恢複後周,但已回天乏力,不得已而求其次,以避免後周取代後漢時,後漢嗣君劉贇(湘陰公)被郭威派人殺害慘劇的重演。遂提出事情既已發展到如此地步,但也不要太匆忙廢後周建立新皇朝,可以舉行禪位之禮,“因具陳之”,提出了具體的措施。接著進一步說:“太尉既以禮受禪,則事(周)太後如母,養少主(周恭帝)如子,無負先帝舊恩”,趙匡胤隻得1《新五代史》卷17《晉高祖皇後李氏傳》。
2《舊五代史》卷130《王峻傳》引《五代史缺文》。
1《資治通鑒》卷294,顯德六年六月癸巳。
2《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建隆元年正月甲辰。
“揮涕許諾”。範質始終隻以當時對中高級軍官的尊稱“太尉”稱趙匡胤,不僅“頗誚讓太祖,且不肯拜”,隻是在趙匡胤已允諾他提出的條件之後,而且是在早已暗中投靠趙匡胤的次相“王溥先拜”後,範“質不得已從之”1。趙匡胤之所以力爭首相範質的支持,因為爭取後周有威望的宰相支持他是至關重要的。後周開國皇帝郭威第一次自鄴都(今河北大名東北)兵變回京後,因為得不到首相馮道的支持,未能立即代漢建周,隻得議立劉贇為漢帝而自任監國。後又乘出兵北上抗遼之機,不得不在澶州再次發動兵變,裂黃旗以被身,兵回首都,才廢後漢建立後周,後又派人殺死劉贇。
北宋開國首相範質在趙匡胤同意他的意見之後,率百官成禮,趙匡胤得以順利地建立宋朝。在為開國元勳及親信升官進爵之後,範質的宰相官銜也由同平章事升為侍中,成為北宋前期七位最高相銜“侍中”的第一人。趙匡胤繼續任命原後周宰相範質等人為宋朝的開國宰相,並盡可能不變動後周官員的職務。趙匡胤深知自己由於後周世宗的重用,在短短的六七年間,從列校提升為殿前司禁軍最高長官之後奪取皇位的,為許多資曆高於自己或與己相近的文武官員們所不服,而三代元老範質及其他後周的宰相、樞密使的支持,非常有利於宋政權的穩固。事實也正是如此,當趙匡胤建立宋政權後,遣“使告諸道,東諸侯坐使者而問故,宰相其誰乎,樞密使副其誰乎,軍職其誰乎,從官其誰乎,皆不改舊,乃下拜”1,正是這種情形的寫照。但是,這決不是趙匡胤對範質等舊相的完全信任,而是趙匡胤心腹文職人員的名望實在太低,無法直接提升為執政官,更不用說是宰相。因此,在升遣範質等相銜的同時,也免去了他們原先兼任的知樞密院事,使之成為隻問政事的行政長官,後封魯國公。當趙匡胤先後平定潞州李筠、揚州李重進等後周宿將後,立即將心腹趙普提升為樞密副使,範質也“適時”地建議重用趙匡胤的心腹呂餘慶、趙普。
趙匡胤對仍以後周的宰相、元老範質等人執政的狀況內心不滿,采取措施打擊範質等人的威望。有的記載:“先是,宰相見天子議大政事,必命坐麵議之,從容賜茶而退,唐及五代猶遵此製,及(範)質等憚帝英睿,每事輒具劄子進呈”,“由是奏禦寢多,始廢坐論之禮”。似乎是因範質等宰相上朝忙於奏請,沒有時間回坐位而廢宰相坐論之禮,此事始見於王曾的記載,而為宋時纂修的《國史》及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所采納2,其實都是為尊者諱的寫法。邵博的記載似更可信:“自唐以來,大臣見君則列坐殿上,然後議所進呈事,蓋坐而論道之義。藝祖(趙匡胤)即位之一日,宰執範質等猶坐,藝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書來看。’質等起進呈,罷欲複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為故事。”1範質等人知道已到非堅辭相位不可的時候了,當乾德二年(964)正月辭相對,趙匡胤非但沒有挽留,而是匆忙地將留1王稱:《東都事略》卷18《範質傳》;《宋史》卷249《範質傳》;蘇轍:《龍川別誌》卷上;司馬光:《涑水記聞》卷1。
1陳師道:《後山談叢》卷3。
2《宋史》卷249《範質傳》,王曾:《王文正公筆錄》;《續資治通鑒長編》卷5,乾德二年正月戊子。1邵博:《河南邵氏聞見後錄》卷1。
用的三位宰相範質、王溥、魏仁浦同日罷相。同年九月,範質病死,終年54歲。雖然“終(範)質之世,(後周)太後、少主皆無恙”2,但範質自感有愧於後周世宗遺命輔佐少主的重托,《宋史》稱範質臨終,“戒其後勿請諡立碑,自悔深矣”3。
子範旻,開寶四年(971)任邕州(今廣西南寧)知州兼水陸轉運使時,南漢舊臣鄧存忠率眾反宋,範旻守城達七十餘日。太平興國三年吳越“歸地”後任為權知兩浙諸州軍事,治理吳越國舊土。次年初宋太宗親征北漢,範旻改任三司副使、判行在三司事,負責財政事務。太平興國五年,“坐受人請求擅市竹木入官”4,事與宋太祖次子秦王趙德芳府有某種關係,因而受到宋太宗的嚴懲,被貶為房州(今湖北房縣)司戶,改移唐州(今河南唐河),死於貶所。
第二節王溥魏仁浦王溥王溥(922—982),字齊物,並州祁縣(今屬山西)人。父王祚,後晉時掌三司鹽鐵案,後漢時任三司副使,後周時曆任州刺史、團練使,宋初升州防禦使,乾德二年(964)以左領軍衛上將軍致仕。王溥,後漢乾佑元年(948)舉進士,入仕為秘書郎;同年八月,樞密使郭威奉詔西討河中(今山西永濟西)李守貞、永興(今陝西西安)趙思綰、鳳翔王景崇三鎮叛亂,辟王溥為從事。乾佑三年四月,郭威以樞密使為鄴都留守,王溥任留守判官,已成為郭威心腹。郭威建立後周,廣順元年(951)正月,王溥即改任樞密直學士。次年三月,王溥改任中書舍人,充翰林學士,掌詔誥草擬之權,顯德元年(954)正月,後周太祖郭威病危之際,仍惦記著心腹王溥,有的記載:“太祖將大漸,促召學士草製,以溥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已宣製,太祖曰:吾無恨矣。”1顯德二年四月,後周世宗派兵攻取後蜀秦州、鳳州時,“上謀取秦、鳳,求可將者,(宰相)王溥薦宣徽南院使、鎮安節度使向訓”。後周占領秦、鳳地區後,“百官入賀,帝(世宗)舉酒屬王溥曰:邊功之成,卿擇帥之力也”2。顯德六年六月,與首相範質同時兼參知樞密院事,共掌軍政大權。世宗死,子柴宗訓(恭帝)即位,王溥也是顧命大臣之一。但是,當趙匡胤勢力日益強大準備奪取後周政權之時,“宰相王溥亦陰效誠款”,並獻奉宅園以取悅於趙匡胤1。當趙匡胤指使人謊報遼與北漢聯軍入侵,準備發動兵變時,身為次相且預知趙匡胤陰謀的王溥,實際上促成了首相範質倉卒命趙匡胤率軍北上。所以,趙匡胤兵變返京後,當範質自責時,心裏有鬼的王溥“口2蘇轍:《龍川別誌》卷上。
3《宋史》卷249《範質傳、傳讚》。
4《宋史》卷249《範質傳附範旻傳》,參見《宋史》卷257《王仁贍傳》。1《東都事略》卷18《王溥傳》。
2《資治通鑒》卷292,後周顯德二年四月、九月。
1《五朝名臣言行錄》卷1之3。
禁不能對”。範質、王溥等同被押至殿前司公署時,王溥“降階先拜”2,正是王溥的行為助長了趙匡胤發動兵變的決心。
宋朝建立後,王溥任次相、監修國史,並加“守司空”。建隆二年(961)上《唐會要》100卷,後又上《五代會要》30卷,均傳世。乾德二年(964)正月,王溥與範質等同日罷相,後封祁國公。太平興國七年(982)四月,首相趙普誣陷宋太宗弟趙廷美與末相盧多遜謀反時,王溥附和趙普陷害趙廷美、盧多遜,同年八月病死,終年61歲,諡文獻。孫王克明,鹹平六年(1003)取宋太宗之女鄭國長公主,改名貽永,康定元年(1040)任同知樞密院事、樞密副使,慶曆五年(1045)任樞密使。
魏仁浦魏仁浦(911—969),字道濟,汲縣(今河南衛輝)人。後晉末任樞密院刀筆吏,晉亡隨眾北遷,逃歸,後漢初補舊職,時郭威任樞密使,魏仁浦以幹練聞,升兵房主事,成為郭威心腹。乾佑三年(950)四月,郭威以樞密使任鄴都留守,魏仁浦從行。同年十一月,後漢隱帝密詔李弘義、郭崇殺王殷、郭威,李弘義以密詔告王殷,王殷與李弘義遣使將密詔給郭威,郭威即“召樞密使院吏魏仁浦謀於臥內”,“仁浦曰:公有大功於朝廷,握強兵臨重鎮,以讒見疑,豈可坐而待死”,“教威倒用留守司印”1,重寫詔書,申言隱帝要郭威誅殺諸將校以激怒部屬。後周建立,魏仁浦任樞密副承旨,隨後又升為承旨。後周太祖郭威臨死前,對兵變時建功的魏仁浦特向柴榮囑咐:“魏仁浦勿使離樞密院。”2顯德元年正月,柴榮即位,魏仁浦升任樞密副使。同年三月,世宗親征抗擊北漢,魏仁浦從征,高平之戰,後周軍陣東已潰敗,魏“仁浦勸世宗出陣西殊死戰”,因而擊敗北漢軍3。同年七月,魏仁浦升任樞密使。顯德六年六月,魏仁浦升任宰相,依前充樞密使,“議者以仁浦不由科第,不可為相”。世宗說:“自古用文武才略為輔佐,豈盡由科第邪。”《資治通鑒》稱魏仁浦“雖處權要而能謙謹”,“雖起刀筆吏,致位宰相,時人不以為忝”4。
入宋,魏仁浦仍任宰相(集賢相、末相),但解除所兼樞密使,一再以疾乞免相,不許,乾德二年(964)正月,與首相範質、次相王溥同日罷相,守尚書右仆射。開寶二年(969)趙匡胤親征北漢,魏仁浦從行,以疾回,病死,終年59歲,後諡宣懿。開寶五年,子魏鹹信取宋太宗之女永慶公主。2《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建隆元年正月甲辰。
1《新五代史》卷11《周太祖紀》;《東都事略》卷18《魏仁浦傳》。
2《資治通鑒》卷291,後周顯德元年正月。
3《宋史》卷249《魏仁浦傳》。
4《資治通鑒》卷294,後周顯德六年六月。
第二十五章石守信王審琦韓重贇李繼勳劉廷讓第一節石守信王審琦韓重贇義社十兄弟趙匡胤發動兵變代周建宋的基本力量之一,是以他為首的所謂“太祖義社兄弟”1,也稱為“義社十兄弟”,即趙匡胤、楊光義、石守信、李繼勳、王審琦、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韓重贇、王政忠。何時結成“義社兄弟”,最初以何人為首,均已不詳,其中趙匡胤、石守信、李繼勳、王審琦、韓重贇六人,《宋史》和《東都事略》有紀、傳,他們都是後漢時投入樞密使郭威部下,當時也都是低級軍官,地位大體相當。楊光義、劉慶義、劉守忠、王政忠的情況當亦近似,結成“義社兄弟”的時間可能就在此時。因為到後周世宗初年,各人發展情況已有很大差異,地位也已相當懸殊。此時“義社十兄弟”中地位最高的,不是趙匡胤,而是李繼勳。趙匡胤主要是在世宗後期得到迅速提拔,成為殿前司的正長官。趙匡胤與其義社兄弟的關係,顯然有著親疏遠近的差異,石守信、王審琦、韓重贇三人可能與趙匡胤的關係最為密切,他們參與兵變,成為開國功臣。而楊光義、劉慶義、劉守忠、王政忠,升遷最慢,與趙匡胤的關係也可能較為疏遠。
石守信石守信(928—984),開封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後漢時,隸樞密使郭威帳下。後周廣順初年,升任禁軍親衛都虞候。顯德元年(954),後周抗擊北漢的高平之戰,石守信以功升親衛左第一軍都指揮使;同年師還後,又升任殿前司鐵騎左、右廂都指揮使。顯德三年,從世宗征南唐,石守信任先鋒,參與等地戰役。顯德五年三月,南唐割淮南求和後,石守信以功升鐵騎、控鶴四廂都指揮使,成為殿前司禁軍主力的指揮官。顯德六年三月,後周攻遼,以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候韓通為陸路都部署,已升任殿前都虞候的石守信任陸路副都部署,石守信已成為後周的主要將領之一。同年六月,趙匡胤接替張永德任殿前都點檢時,石守信接替趙匡胤任殿前都指揮使。世宗死,子柴宗訓即位,石守信以義成軍(滑州,今河南滑縣東南)節度使,仍兼任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是以趙匡胤為首的“義社十兄弟”中,繼李繼勳、趙匡胤之後第三個建節的,而且長期與趙匡胤同在殿前司共事,是趙匡胤的部屬、親信,後周末成為趙匡胤的副手,關係最為密切。
顯德七年正月初,趙匡胤指使人謊報軍情,暗中與趙匡胤勾結的次相王溥,促使首相範質倉促派趙匡胤率軍北上,石守信是殿前司留京的最高長官,是趙匡胤事前安排的內應。趙匡胤於當天晚上準備兵變時,派心腹小校郭延贇馳回京城向石守信報告,石守信立即部署“將士環列待旦”1,等待策應趙匡胤兵變部隊回京。由於有石守信等指揮的殿前司禁軍策應,趙匡胤的兵變部隊得以順利進城。
1李攸:《宋朝事實》卷9《勳臣·太祖義社兄弟》。
1《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建隆元年正月癸卯。
宋朝建立,石守信列在六位主要開國元勳(翊戴功臣)之首,升任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並改兼歸德軍(宋州)節度使。建隆元年四月,昭義軍(潞州)節度使李筠反宋,趙匡胤立即派石守信為主帥率前軍進討,並先後於長平(關名,今山西長子南)、澤州(今晉城)南,擊敗李筠軍,趙匡胤親往督戰,攻下澤州,李筠死,澤、潞平,石守信以功加同平章事為使相。同年九月,淮南節度使、原後周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進反,趙匡胤又派石守信為揚州行營都部署、兼知揚州行府事,為南征軍主帥,趙匡胤隨後也親征督戰。十一月,石守信率軍攻占揚州,李重進死,淮南平。建隆二年,石守信升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但命其離京就鎮。同年七月,宋太祖解除宿將兵權,石守信改任天平軍(鄆州,今山東東平)節度使,雖保留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軍職,“其實兵權不在也”2。建隆三年九月,已加同平章事為使相的石守信深知趙匡胤的心意,自己上表解除兵權,即請求免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的名義,專任天平軍節度使。開寶六年(973),石守信的使相銜升為侍中。
宋太宗即位,石守信使相銜升為中書令,石守信自出任天平軍節度使“凡十七年不徙,專事聚斂,積財巨萬”3。太平興國二年(977),罷天平軍節度使改以中書令銜任西京(洛陽)留守。石守信崇奉佛教,在西京建造崇德寺,招募民夫運輸建築材料,“驅迫甚急,而傭直不給,人多苦之”1。太平興國四年,宋太宗親征滅北漢,遂即移軍進攻遼南京幽都府,起用宿將石守信督前軍,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之戰,宋太宗親自督戰,宋軍大敗,宋太宗狼狽逃回。同年八月,宋太宗將戰敗的責任推給諸將,“守中書令、西京留守石守信從征範陽,督前軍失律”,“責授崇信軍節度使兼中書令”2,但不久又進封石守信為衛國公。太平興國七年(982),移為鎮安軍(陳州,今河南淮陽)節度使。太平興國九年(984)六月死,終年57歲,追封威武郡王,諡武烈。
石保興,石守信長子。太平興國四年,宋太宗親征北漢時,任禦寨四麵都巡檢。至道二年(996),任延州(今陝西延安)都巡檢使兼署州事,又升任本路副都部署。真宗時,在與西夏戰爭中立功,後曆任知州。石保興子石元孫,寶元二年(1039),任殿前都虞候鄜延副都部署。康定元年(1040),西夏攻延州,三川口(今延安西)之戰,石元孫戰敗被俘,宋夏議和後放還。石保吉,石守信子,石守信任天平軍節度使時,任衙內都指揮使。開寶五年,取宋太祖之女延慶公主,曆刺史、防禦使、觀察使、節度使,雍熙四年(987),任大名知府兼兵馬都部署。鹹平二年(999),真宗將出巡河北,石保吉任北麵行營先鋒都部署,屯定州(今河北正定),後移屯大名以防遼。景德元年(1004)八月,以武寧軍節度使兼同平章事為使相。次年,改鎮安軍(陳州,今河南淮陽)節度使以使相就鎮。大中祥符二年(1009),妻晉國大長公主病,石保吉回京視公主疾。次年死,諡莊武。
王審琦2《續資治通鑒長編》卷2,建隆二年七月庚午。
3《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8,太平興國二年十一月己亥。
1《宋史》卷250《石守信傳》。
2《續資治通鑒長編》卷20,太平興國四年八月壬子。
王審琦(925—974),字仲寶,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後漢末投樞密使郭威帳下,後周太祖時任殿前司鐵騎指揮使,顯德元年(955)從後周世宗抗擊北漢入侵,以功升鐵騎都虞候,改鐵騎右廂第二軍都指揮使。顯德三年從世宗攻南唐,王審琦攻占舒州(今安徽潛山),以功改任殿前司散員都指揮使。顯德四年三月,在紫金山寨(今鳳台東南)戰役中,王審琦率軍先登,大敗南唐軍,轉殿前司控鶴右廂都指揮使;後在濠州(今鳳陽東北)、楚州(今江蘇淮安)戰役中均立有戰功,顯德五年改任鐵騎右廂都指揮使,一直是石守信的部屬。顯德六年三月,從世宗攻遼。同年六月,世宗子柴宗訓即位後,王審琦任殿前都虞候。
顯德七年正月初,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被趙匡胤稱為“布衣交”
王審琦,與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同被安排在京城作內應。宋朝建立,在六位主要開國元勳中名列第四,升任殿前都指揮使、泰寧軍(兗州,今屬山東)節度使。建隆元年(960)四月,昭義軍節度使李筠反宋,宋太祖親征,王審琦任禦營前洞屋都部署;同年九月,淮南節度使李重進反宋,石守信任揚州行營都部署,王審琦任副都部署兼前軍部署為先鋒。
建隆二年七月,宋太祖收兵權,王審琦罷殿前都指揮使,出為忠正軍(壽州,今安徽鳳台)節度使,在鎮達八年之久,史稱“為政寬簡”。屬縣縣令免除有罪錄事吏的職務,王審琦的幕僚報告縣令事前沒有請示而擅自處理,應該按問其罪。王審琦說:“五代以來,諸侯強橫,令宰不得專縣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維,而部內宰能斥去黠吏,誠可嘉爾,何按之有。”王審琦的思想正符合宋太祖加強皇權的要求。開寶二年(969),宋太祖親征北漢時,王審琦任禦營四麵都巡檢。次年,改為忠武軍(許州,今河南許昌)節度使,但不赴任而留住京城。王審琦本不能飲酒,宋太祖以布衣交共享富貴,每宴強令飲酒,王審琦有時連飲十杯,開寶六年(973),又加同平章事銜為使相,終於“暴疾,不能語”1,次年死,終年50歲,追封琅琊郡王。
王審琦長子王承衍,開寶三年娶宋太祖長女昭慶公主(魏國大長公主)。王承衍曾孫王師約(原名孝莊),治平三年(1066)娶宋英宗長女徐國公主(魏、楚國大長公主)。王師約子王殖,紹聖四年(1097)娶宋神宗四女惠國公主(潭國長公主)2。
韓重贇韓重贇(?—974),磁州武安(今屬河北)人。後漢末隸樞密使郭威麾下,後周世宗顯德元年(954)與後漢的“高平之戰”,以功升任殿前司鐵騎指揮使。後周末,升任殿前司控鶴軍都指揮使。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時,韓重贇參與兵變,“以翊戴功”升為侍衛親軍司馬軍主力龍捷左廂都指揮使。建隆元年(960)五月,從征潞州李筠,以功代張光翰任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領寧江軍(夔州,時為後蜀轄區,今重慶奉節)節度使。同年九月,從征淮南,任淮南行營馬步軍都虞候。建1《宋史》卷250《王審琦傳》。
2《東都事略》卷19《王審琦傳》附《王承衍傳》;《宋史》卷248《公主傳》作康國公主下嫁王遇,遇或為殖改名,或為誤字。
隆二年(961)七月,宋太祖收兵權,殿前都指揮使王審琦罷軍職出為忠正軍節度使,韓重贇繼任殿前都指揮使、改領義成軍(滑州,今河南滑縣東南)節度使,時殿前都點檢、副都點檢都已廢罷,韓重贇遂成為殿前司正長官。建隆三年正月,宋太祖擴建皇城東北部,並按洛陽宮殿圖修建宮殿,由韓重贇督建。乾德四年(966)八月,黃河決口於滑州,韓重贇督軍士民夫修河堤。韓重贇屢負重任,為他人所妒忌,乾德五年(967)初,有人“譖(韓)重贇私取親兵為腹心”。趙匡胤大怒,也不查證就要殺韓重贇,因為趙匡胤正是這樣而發展勢力,終於奪取後周政權的。趙普諫說:“親兵(指殿前司禁軍),陛下必不自將,須擇人付之。若重贇以讒誅,即人人懼罪,誰複為陛下將親兵者。”趙匡胤雖然不殺韓重贇,但隨即於同年二月解除他的軍職,出為彰德軍(相州,今河南安陽)節度使1。開寶二年(969),宋太祖親征北漢,韓重贇任為北麵都部署。開寶七年(974)死,子韓崇訓、韓崇業。
韓崇訓(955—1010),太平興國四年(979)宋太宗平北漢,韓崇訓從征,後以貝(今河北清河西)、冀(今冀縣)都巡檢權知麟州(今陝西神木北)。雍熙四年(987),夏州(今內蒙古烏審旗南)知州安守忠戰敗於王亭鎮(夏州西北),黨項李繼遷追擊至夏州城下,韓崇訓領兵赴援,李繼遷戰敗退兵,韓崇訓改任夏州監軍。不久被調離西北,鹹平元年(998)又被調赴西北任石州(今陝西橫山北)知州,次年改任鄜州(今富縣)知州,多次擊敗李繼遷的進攻。鹹平四年六月,遼軍入侵河北,王顯任都部署,韓崇訓調任行營鈐轄,從此參與抗遼戰爭。鹹平六年,升為樞密都承旨。景德三年(1006),韓崇訓升為檢校太傅、簽署樞密院事成為樞密院次長官,次年八月以患眼疾懇辭而免職。
韓崇業,太平興國六年(981),娶秦王趙廷美女雲陽公主。次年,趙廷美被首相趙普陷害,降為涪陵縣公,房州(今湖北房縣)居住,韓崇業也被貶往房州。雍熙元年(984)趙廷美死後,才又複出任職。
第二節李繼勳劉廷讓(附楊光義、劉慶義、劉守忠、王政忠)
李繼勳李繼勳(916—977),大名元城(今河北大名東)人。後漢末,樞密使郭威鎮鄴都時,李繼勳投入郭威部下。後周初已任殿前司散員都指揮使。顯德元年(955)三月,參加“高平之戰”,以功升殿前都虞候,不久,改任虎捷右廂都指揮使,領永州(今湖南零陵,時在湖南割據政權境內)防禦使,趙匡胤才繼任殿前都虞候。同年十月,升任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領昭武軍(利州,今四川廣元,時在後蜀境內)節度使。趙匡胤才繼李繼勳之後領永州防禦使。李繼勳在“義社十兄弟”中不僅最年長,而且升遷速度最快,是第一個升任殿前司副長官殿前都虞候、第一個升為節度使的。“義社十兄弟”結社時也有可能原是以他為首。但當顯德三年六月,李繼勳在攻打南唐壽州(今安徽鳳台)的戰役中,因“怠於守禦”,以致南唐守軍“出城來攻”,“破柵而入”,後周軍攻城之具並為所焚,“將士死者數百人”,影響後周軍的1《宋史》卷250《韓重琦傳》。原作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步”字衍。士氣,“軍無固誌,諸將議欲退軍”1。但“世宗以繼勳武臣,不之責也”2,所以並沒有重責李繼勳,隻是免去其軍職,出為河陽三城(孟州,今河南孟縣南)節度使,而從昭武軍節度使改為河陽三城節度使,不是降而是升,所以“議者以為失責帥之義”3,次年七月才免去其節度使而責為右武衛大將軍,而趙匡胤隻在此前二月才正式升為節度使,李繼勳此後的名位雖降在趙匡胤之下,但仍高於石守信。李繼勳以後屢建戰功,官銜也不斷升遷,顯德六年世宗攻遼時,李繼勳任戰棹左廂都部署,已成為水路都部署趙匡胤的部屬。顯德六年七月,李繼勳又升為安(邢州)節度使。
趙匡胤代周建宋時,李繼勳正在安節度使任上,沒有參與兵變活動,不屬於開國元勳。建隆元年(960)六月,趙匡胤平定潞州劉筠,李繼勳朝見趙匡胤於潞州行營,即被移為昭義軍節度使以鎮守新平定的潞州地區,後在進攻北漢邊境及抗擊北漢中屢建功勳,乾德五年(967)加同平章事為使相。開寶元年(968)八月,以李繼勳為河東行營前軍都部署、黨進為副都部署、曹彬為監軍,指揮宋軍攻入北漢。北漢隨即派侍衛都虞候劉繼業(即楊業)等率軍扼守團柏穀(今山西太穀西南),樞密使馬峰監其軍;並向遼求援,北漢馬峰率軍南過洞過河(今瀟河,在今榆次南),與宋李繼勳的先鋒部署何繼筠軍相遇,宋軍大獲全勝,斬首2000,獲馬500匹,擒北漢將張環、石斌,奪汾河橋,直抵北漢都城太原城下,李繼勳率宋軍圍攻太原。遼穆宗已命西南麵都統、南院大王耶律撻烈救援北漢,遼軍經雁門(今山西代縣)南下,李繼勳率軍退回宋境。
次年二月,宋太祖又派曹彬、黨進各率部先攻北漢,仍以李繼勳為河東行營前軍都部署,趙匡胤隨後親征督戰。北漢派劉繼業、馮進琦仍屯團柏穀以抗宋軍,派陳廷山率數百騎進行偵察,正遇李繼勳所部前軍,陳廷山即率部投降,劉繼業等退回太原後即被罷軍職。李繼勳率部再次進抵太原城下,遼賀北漢劉繼元即位的使臣韓知璠(一作範)也於此時到達太原,並協助北漢守衛太原,隨即又向遼求援。趙匡胤在得知李繼勳等已兵抵太原,遂從潞州到達太原城下,並下令征集附近民夫,築連城圍攻太原,又接受陳承昭建議,在汾河上築壩蓄水準備以水灌城。李繼勳率宋軍主力於太原城南,黨進、趙讚、曹彬分率所部於城東、西、北三麵,圍攻太原。四月,遼分兵兩路南下救援北漢,西路軍經石嶺關(今忻州南)南下,東路遼軍經定州西境進援太原,都分別為宋軍擊敗。五月,宋軍又引汾河水灌太原城,但北漢仍堅守不降,進入閏五月,夏雨連綿,宋軍多病,遼再派援軍前來。趙匡胤在采納李光讚建議“屯兵上黨,使夏取其麥,秋取其禾”;薛化光建議的“起其部內(北漢)人戶”遷於宋境內,以削弱北漢經濟及人力的政策後退兵1。李繼勳於次年移鎮天雄軍節度使。宋太宗即位後,李繼勳的使相銜升為侍中。太平興國二年(977),李繼勳以病回洛陽治病,以太子太師致仕,同年死,終年62歲,追封隴西郡王,諡莊武。
劉廷讓(光義)
1《舊五代史》卷116《後周世宗紀》三。
2《舊五代史》卷128《王敏傳》。
3《宋史》卷254《李繼勳傳》。
1《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0,開寶二年閏五月壬子、庚申。
劉廷讓(929—987),本名光義,宋太宗即位後賜名廷讓。祖籍涿州範陽(今河北涿州),曾祖劉仁恭,唐盧龍軍(幽州,今北京)節度使,唐末割據者;祖劉守文,為唐橫海軍(滄州,今河北滄州東南)節度使,為弟劉守光所殺,父劉延進攜家避難南逃。後漢樞密使郭威鎮守鄴都時,劉光義(一作毅)入麾下,後周太祖時,任至侍衛司龍捷右廂都指揮使。
宋建隆元年(960)三月,從征潞州李筠時任行營先鋒使。次年升任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領寧江軍(夔州,時為後蜀轄區)節度使。乾德二年(964)四月,率軍赴潞州守邊以防北漢侵擾。同年十一月,宋軍進攻後蜀,王全斌任西川行營前軍兵馬都部署率主力從陝西南下;劉光義任副都部署與都監曹彬率步騎2萬,自歸州(今湖北興山南)沿長江...
信先幼養於宮中,善騎射。曆官左護衛太保、同知殿前點檢司事、右祗侯郎君班詳穩、南麵林牙等。
仁先子撻不也(1036—1093),字胡獨堇,清寧二年(1056),遷為永興宮使。以平重元之亂,遙授忠正軍節度使,賜定亂功臣,同知殿前點檢司事。曆官高陽、臨海二軍節度使,左皮室詳穩,西北、西南路招討使。大安九年(1093),複為西北路招討使,領兵擊阻卜諸部長磨古斯。磨古斯偽降,他迎於鎮州(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鄂爾渾河上遊哈剌巴剌哈孫)西南沙磧間,被害。
第三節王鼎王鼎(?—1106),字虛中,涿州(今屬河北)人。道宗清寧進士1。通經史,善詩文,道宗朝典章多出其手。通達政體,剛正不阿,道宗遇事多所谘訪。先後擔任易州觀察判官、淶水縣令、翰林學士、知製誥、史館修撰、觀書殿學士等職1。大康年間(1075—1084),因事得罪,流放鎮州。大安年間召還,複官。乾統六年(1106)卒。
王鼎曾上書“言治道十事”,多關乎國家興衰2。而為了給後人留下當時的教訓,他又根據知情者的敘述,寫下了記錄遼道宗朝最大的慘禍——發生於鹹雍、大康年間的皇後蕭觀音和太子耶律浚被誣致死事的《焚椒錄》一書。如果說以往宗室間的爭權鬥爭所涉及的多為遼朝宗室諸王或個別國舅,對遼朝的政局影響還不算太大的話,那麽道宗朝的這次慘禍不但使道宗失去了賢後,還失去了唯一的嫡子。更有甚者,由於耶律乙辛陰謀得逞,朝中的正直官僚也多因保護皇後、太子而被排擠、陷害,朝中難得可用之人,造成了天祚朝治國乏才的局麵,加速了遼朝的滅亡。
4參見《遼史》卷90《耶律義先傳》。
1《遼史》卷104《王鼎傳》載,王鼎“清寧五年,擢進士第”;《遼史》卷22《道宗紀》二載,清寧八年,道宗“禦清涼殿放進士王鼎等九十三人”。《遼史·王鼎傳校勘記》認為,“五年”與“八年”登第者為同一王鼎,問題是《遼史·道宗紀》與《王鼎傳》所記時間不一致;陳述先生則稱清寧五年之王鼎為“進士王鼎”,八年之王鼎為“狀元王鼎”,另有於鹹雍八年撰寫《薊州神山雲泉寺記》的“受戒居士王鼎”,加上當時使遼的宋人王鼎,“四人同時同姓名”。見《全遼文·作者索引及事跡考》。然而,同時同地而又“均能文”、“同信佛”之王鼎何其多耶?“狀元”即進士第一名,故亦可視為“進士”,二王鼎又同為“史館修撰”;所謂“受戒居士之王鼎”,在《薊州神山雲泉寺記》中署名“範陽王鼎”,範陽屬涿州,又與“進士王鼎”同鄉裏,我意所謂“狀元王鼎”、“進士王鼎”和“受戒居士王鼎”三者中必有二甚或三人為同一人。
1《王鼎傳》稱鼎“壽隆(壽昌之誤,1095—1100)初,升觀書殿學士”,而作於大安五年(1089)的《焚椒錄序》則自稱“前觀書殿學士”,時間相差幾20年。或許王鼎在流放鎮州前已為觀書殿學士,道宗末年召回後複原官觀書殿學士,《王鼎傳》誤以複官為升官?
2王鼎上書所言“十事”,本傳與《道宗紀》均不載。鄭麟趾《高麗史》卷10載大安八年有遼官王鼎出使高麗,每夜獨坐為諫疏,極言遼承平日久,不修武備事。陳述先生疑此為狀元王鼎所為。如清寧五年與八年登第的二王鼎為一人,則此諫書或即王虛中所言的“治道十事”,而且上書時間是在流放回朝後。《焚椒錄》一書,詳細記載了宣懿皇後被誣事件的始末,並按自己的認識分析了事件發生的原因,它是出自當時人之手的記錄遼朝重大事件的著作。
王鼎妻子乳母的女兒,是耶律乙辛寵婢,對乙辛陷害宣懿皇後之事知之甚詳;北院樞密副使蕭惟信是力保太子的契丹朝官之一,他也曾向王鼎詳談事件的來龍去脈,故《焚椒錄》可以說是以第一手材料寫成的,其目的就是備史官采摘,以警戒後人。王鼎《焚椒錄序》稱:“乃直書其事,用竣後之良史。”《序》中所說的司徒公即蕭惟信。惟信,楮特部人,曆官左中丞、燕趙國王傅(道宗為皇子時,於重熙十二年封為燕趙國王)、北院樞密副使、北麵林牙、南京留守、左右夷離畢,加守司徒。“樞密使耶律乙辛譖廢太子,中外知其冤,無敢言者,惟信數廷爭”。可見他是道宗朝兩起慘禍的知情者。第二十一章耶律重元耶律乙辛第一節耶律重元耶律重元(?—1063),重元又稱宗元,契丹名孛吉隻。聖宗次子,興宗同母弟。太平三年(1023)封秦國王。聖宗仁德後蕭菩薩哥生子不育,養育耶律宗真如己出。及聖宗死,耶律宗真即位,即遼興宗。其生母聖宗元妃蕭耨斤,誣陷仁德皇後謀逆,遷之於上京,遂自立為皇太後,把持朝政。興宗對此頗有微詞1。為了進一步壟斷大權,皇太後竟與其弟蕭孝先等謀廢興宗立重元。重元將太後的陰謀報告了興宗,興宗收回太後符璽,將她幽禁於聖宗陵寢——慶陵,奪回了政權。
耶律重元提供情報有功,被封為皇太弟,倍受恩寵與信賴。曆官北院樞密使、南京留守、知元帥府事,賜以金券。並“許以千秋萬歲後傳位”,於是重元“更加驕縱不法朝臣無敢言者,道路以目”1。但是,受中原文化影響極深的遼興宗並不想真正兌現自己的諾言,從長子耶律洪基6歲起,就開始培養他為自己的接班人,先封為梁王;11歲時總領中丞司事,封燕王;12歲總知北南樞密院事,加尚書令,進封燕趙國王;19歲領北南樞密院事;21歲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知惕隱事,開始參與朝政。興宗病重之際,又召洪基“諭以治國之要”2。因此,興宗死後,洪基順利地繼承了皇位,是為遼道宗。
但是,自欽哀皇後至興宗的言行,助長和鼓勵了重元的權力欲,加之重元子涅魯古已漸長大成*人,他的權力比乃父有過之而無不及。道宗的權力自其即位伊始就受到了其叔和堂弟的挑戰。道宗對重元父子采取的依然是安撫策略,“冊(重元)為皇太叔,免拜不名,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複賜金券、四頂帽、二色袍,尊寵無比”3。涅魯古則在興宗朝封安定郡王、楚王,為惕隱;道宗即位後徙封吳王、楚國王,清寧三年為武定軍節度使,七年知南院樞密使事。這使他們的氣焰更加囂張。清寧七年,涅魯古動員其父詐稱有病,欲待道宗前來問疾時行刺,沒有實現。於是他們又積極策劃另一次行刺陰謀。時北南臣僚多懷疑重元父子心懷叵測,而道宗卻渾然不察。
清寧九年(1063),道宗駐蹕灤河行宮,重元、涅魯古父子再次密謀行刺。敦睦宮使耶律良得到重元父子詩,知其逆謀,向道宗報告。道宗命人召涅魯古,涅魯古非但不肯前往,還擅自拘留使者。召集400人直犯道宗行宮。南院樞密使耶律仁先等倉卒組織反擊,擒獲涅魯古,重元負傷而退。黎明,重元又脅迫奚族獵夫2000人再次攻擊行宮,北院宣徽使奚人蕭韓家奴曉喻奚人放下武器。仁先等再次反擊,追殺20餘裏,重元兵敗自殺。
重元之亂發生在遼道宗時期。前此,景宗、聖宗和興宗三朝,遼朝的皇1欽哀皇後使護衛馮家奴、喜孫等“誣告北府宰相蕭浞卜(承天太後弟,仁德皇後父)、國舅蕭匹敵(承天太後外孫,蕭撻凜孫,恒德子)謀逆。詔令鞫治,連及後。興宗聞之曰:‘皇後侍先帝四十年,撫育眇躬,當為太後;今不果,反罪之,可乎?’欽哀曰:‘此人若在,恐為後患。’帝曰:‘皇後無子而老,雖在,無能為也。’”參見《遼史》卷71《聖宗仁德皇後蕭氏傳》。
1《遼史》卷109《羅衣輕傳》。
2參見《遼史·道宗紀》、《遼史·興宗紀》。
3《遼史》卷112《耶律重元傳》。
帝和蕃漢大臣對漢文化的吸收表現出了相當大的主動性,漢製對契丹人的影響也日益深化。表現在皇位繼承上,長子繼承製由原來的借鑒中原方式變為多數契丹貴族本身認可的方式。因此,聖宗和興宗在世時,都已經為長子繼承皇位作了必要的安排。可以說,經過八帝一個半世紀的曆史航程,遼朝皇位的長子繼承製即使不是在法律上,至少是在人們的心目中已經確定下來。重元之亂雖然同以往的權力爭奪一樣表現為皇室成員間的權力鬥爭,但其實質與以往已經不同,它是外戚通過太後介入皇權爭奪的反映。以此為界,遼朝前期宗室間的權力爭奪已經演變為國舅各族帳間通過擁立皇帝為本家族謀取權力的鬥爭。
《遼史》稱耶律重元“恃梁孝王之寵,又多鄭叔段之過”1,正反映了重元之亂的根源在太後與諸舅。而變故沒有發生在興宗時而出現在道宗朝,一個重要原因則是重元子涅魯古野心的驅動,所以重元兵敗後追悔說:“涅魯古使我至此。”2第二節耶律乙辛耶律乙辛(?—1083),字胡覩袞,契丹五院部人。據《遼史》本傳稱他“幼慧黠”,“及長,美風儀,外和內狡”1。興宗朝重熙中始仕為文班吏,掌太保印,補筆硯吏。很得帝後歡心,累遷護衛太保。道宗即位後,以先朝舊臣,任為同知點檢司事,升樞密副使。清寧五年(1059),為南院樞密使,改同知北院樞密使事,封趙王。
當時,遼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重重,皇太叔耶律重元覬覦皇位,其黨蕭胡覩等視南院樞密使耶律仁先為奪權的最大障礙,千方百計排擠仁先。清寧九年,他們奏請讓仁先出任西北路招討使,遠離朝廷。時耶律乙辛初參朝政,在中樞機構立足未穩,無力與重元黨羽對抗,不得不依賴仁先。於是他極力主張留仁先2。不久,重元、涅魯古發動灤河之變,耶律乙辛配合仁先平定了叛亂,以功拜北院樞密使,晉封魏王,賜匡時翊聖竭忠平亂功臣。
至此,耶律乙辛開始憑借權勢、功勞和皇帝的信任,為所欲為了。他日益專恣,恃寵不法,常為仁先所抑。於是一改以往對仁先的態度,把他看成是擅權路上的最大障礙,進行排斥、打擊。鹹雍元年(1065),仁先被排擠出朝廷,任南京留守。從此,朝臣中無敢與乙辛相抗者。鹹雍五年(1069),乙辛受詔“四方有軍旅,許便宜從事,勢震中外,門下饋賂不絕。凡阿順者蒙薦擢,忠直者被斥竄”3。當時有諺語稱:“寧違敕旨,無違魏王白帖子。”4參知政事劉伸,是遼道宗稱許的忠直大臣之一。就因說一句“臣乙辛尚1《遼史》卷109《羅衣輕傳》。
2《遼史》卷112《耶律重元傳》。
1《遼史》卷110《耶律乙辛傳》。
2《遼史》卷110《耶律乙辛傳》載,乙辛奏曰:“臣新參國政,未知治體。仁先乃先帝舊臣,不可遽離朝廷。”《遼史》卷96《耶律仁先傳》載,排擠仁先者為“北、南樞密官涅魯古、蕭胡覩”。並說:“耶律乙辛奏曰:‘仁先舊臣,德冠一時,不宜補外。”所指當即此事,但時仁先為北院大王。3《遼史》卷110《耶律乙辛傳》。
4《文獻通考》卷346《四裔》23。
不畏,何宰相之畏”1,便被排擠出朝,外任保靜軍節度使。道宗每欲召回重用,都為乙辛所沮,終至以崇義軍節度使致仕。契丹諸貴族,凡不附乙辛者,也多遭排擠,有的則不得不投靠乙辛以求自保。至此,遼道宗已經被乙辛黨羽所包圍,難得聽到不同的聲音。大康元年(1075),18歲的皇太子浚兼領北南院樞密使事,總領朝政。他法度修明,威望日增,乙辛的權力受到了挑戰。為了阻撓太子總朝政,他陰謀陷害懿德皇後以動搖太子的地位。
道宗懿德後因勸道宗節製遊獵被疏遠,作《回心院》十首,希望感動道宗。伶官趙惟一因演奏《回心院》常出入皇後宮帳。宮婢單登原為耶律重元帳的奴婢,皇後曾勸道宗不可將她置於身邊,因而為單登忌恨。她的妹妹是教坊伶人朱頂鶴之妻,且與乙辛關係曖昧。乙辛利用這些關係,編造了一個離奇的故事,誣陷皇後。他指使人作**詞《十香詞》,由單登求皇後為之抄出,然後令單登、朱頂鶴到北樞密院告皇後與趙惟一私通,以《十香詞》為物證,又株連教坊直長高長命。耶律乙辛和漢人北府宰相張孝傑受命審理,二人嚴刑逼供,趙惟一、高長命誣服。族誅趙惟一、高長命,皇後被賜自盡。道宗朝被乙辛一手製造出來的一大冤案竟被讞實2。
皇後無罪被誣致死,太子憂形於色。乙辛深不自安。而略施小計就置皇後於死地的結果又助長了乙辛的氣焰。他一方麵向道宗盛稱其同黨蕭霞抹之妹“美而賢”,使道宗納為後以為黨援;一方麵又將矛頭指向太子,以除後患。
乙辛的所作所為激起了朝中正直人士的普遍不滿。誣陷皇後時,就遭到樞密使蕭惟信的公開指責1;護衛蕭忽古則欲隻身暗殺乙辛為國除害;林牙蕭岩壽也向道宗揭露乙辛奸狀2。但是,乙辛及其黨羽卻揚言遭到了讒毀,爭取道宗信任。而為孤立太子,他們又將太子師友客省使耶律引吉出為群牧林牙,使太子更加孤危。由於群臣不斷揭露乙辛,大康二年(1076)六月,道宗出乙辛為中京留守。但乙辛的親信不斷在道宗麵前為他辯解,結果,道宗反而出蕭岩壽為順義軍節度使,同年十月再令乙辛還朝複為樞密使。
二次掌權的乙辛加緊了陷害太子的行動。首先將打擊的矛頭指向那些揭露他陰謀的人,蕭岩壽被流放烏隗路,終身拘役;蕭岩壽之友、給事北院聖旨事蕭鐸盧斡謫戍西北;契丹行宮都部署耶律撒剌出為始平軍節度使;知北院樞密使事蕭速撒出為上京留守;隻有耶律庶箴向乙辛認錯才得以自安。相反,凡黨附乙辛者,都得到了提升,張孝傑得賜國姓;耶律燕哥自北麵林牙拜左夷離畢;蕭十三由護衛遷殿前副點檢;蕭餘裏也自寧遠軍節度使為北府宰相兼知契丹行宮都部署事;耶律合魯擢升南麵林牙;蕭得裏特自宮分人累遷北麵林牙、同知北院宣徽使事。
當乙辛認為自己的勢力足以抗衡太子時,他便開始對太子下毒手了。乙辛當然知道,最能擊中皇帝心靈深處弱點並能致人於死地的罪行莫過於“謀1參見《遼史》卷98《劉伸傳》。
2詳見王鼎《焚椒錄》。
1《焚椒錄》載:蕭惟信告誡乙辛:“懿德賢明端重,化行宮帳,且誕育儲君,為國大本,此天下母也。而可以叛家仇婢一語動搖之乎?公等身為大臣,方當燭照奸宄,洗雪冤誣,烹滅此輩,以報國家,以正國體,奈何欣然以為得其情也?公等幸思之。”
2蕭岩壽密奏曰:“乙辛自皇太子預政,內懷疑懼,又與宰相張孝傑相附會。恐有異圖,不可使居要地。”參見《遼史》卷110《耶律乙辛傳》。
廢立”。在最高權力麵前,父子、兄弟的親情會變得異常的蒼白無力。因而,他在成功地以“私通”罪謀害皇後之後,又以“謀廢立”向她的兒子開刀了。大康三年(1077)五月,乙辛、蕭十三、蕭得裏特等共同商議,令護衛太保耶律查剌首告耶律撒剌、蕭速撒、蕭忽古等謀廢道宗,立太子浚為帝。道宗遣人按問,無實據。但仍重賞首告者,而出被告撒剌為始平軍節度使,速撒上京留守,護衛撒撥、蕭忽古等流放邊地。這樣的處理,無異於對乙辛奪權活動的鼓勵,於是,他采取了更大膽的行動。六月,他們又使牌印郎君、駙馬都尉蕭訛都斡和祗候郎君耶律塔不也等“自首”,證實查剌所告為實1,並開列了“謀逆”者的名單。乙辛同黨蕭十三、耶律燕哥受詔鞫治。於是撒剌等被殺,太子被囚於上京。不久,又令其黨羽殺太子於上京,而以病死上聞。道宗欲召太子妃了解事實真相,他們又殺太子妃滅口。遂使一樁莫須有的謀逆案讞定為實,乙辛等也就成為破案的功臣。
於是,乙幸同黨次第擢升,那些不肯投靠他們或對其所作所為有看法、異議的人相繼被貶斥。除耶律撒刺、蕭速撒、耶律撻不也及其子弟被殺外,同知漢人行宮都部署、駙馬都尉蕭撻不也,因與耶律撻不也關係密切而被牽連,施以酷刑,終至被殺;蕭岩壽、蕭忽古被流放邊地,是太子一案定案之前,至此案一定,乙辛又將二人召回殺害以泄私憤;夷離畢郎君耶律石柳,對乙辛“斥忠賢,進奸黨”1不滿,被流放鎮州;謫戍西北的蕭鐸盧斡再被治罪,“特恩減死,仍錮終身”2;右夷離畢郎君耶律陳家奴,被疑為太子同黨,免官。朝中正人被斥逐殆盡。
大康五年(1079)三月,乙辛知南院大王事,加於越。又在設計謀害皇孫耶律延禧。幸得北院宣徽使蕭兀納等的保護,皇孫才免遭毒手,道宗也才開始對乙辛產生懷疑3。十月,降乙辛為混同郡王。六年正月,乙辛出外任知興中府事。七年底,被囚於來州。九年,謀入宋,被殺。
乙辛自鹹雍元年(1065)年底排擠耶律仁先外任至大康六年(1080)正月出知興中府,專擅朝政達14年之久,興起兩次令朝野震驚的特大冤獄,不但殘害了皇後、太子,而且殺害大批正直的契丹貴族、官僚,使遼朝統治集團元氣大傷。致使天祚皇帝即位時,遼朝已麵臨治國乏才的局麵,加之天祚缺乏振興的抱負和才幹,遼朝統治也就走向了衰亡。
1《遼史》卷110《耶律乙辛傳》載:“又令牌印郎君蕭訛都斡詣上誣首:‘耶律查剌前告耶律撒剌等事皆實,臣亦與其謀。本欲殺乙辛等而立太子。臣等若不言,恐事白連坐。’詔使鞫劾,乙辛迫令具服。”1《遼史》卷99《耶律石柳傳》。
2《遼史》卷93《蕭鐸盧斡傳》。
3《遼史》卷98《蕭兀納傳》載:“乙辛已害太子,因言宋魏國王和魯斡之子淳可為儲嗣。群臣莫敢言。唯兀納及夷離畢蕭陶隗諫曰:‘舍嫡不立,是以國與人也。’帝猶豫不決。五年,帝出獵,乙辛請留皇孫,帝欲從之。兀納奏曰:‘竊聞車駕出遊,將留皇孫,苟保護非人,恐有他變。果留,臣請侍左右。’帝乃悟,命皇孫從行。由此,始疑乙辛。”
第二十二章遼天祚帝遼天祚帝(1075—1128),即耶律延禧,字延寧,契丹名阿果。遼道宗之孫,昭懷太子耶律浚之子1。6歲封梁王,9歲進封燕國王。大安七年(1091)總北南院樞密使事,加尚書令,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壽昌七年(1101)道宗死,延禧即位,號天祚皇帝,改元乾統。保大五年(1125),被金軍俘虜,降封海濱王。金天會六年(1128)病死,享年54歲。皇統元年(1141),改封豫王,葬廣寧府(今遼寧北鎮)閭陽縣乾陵旁。
延禧出生不久,父母相繼遇害,雖在直臣和親屬的保護下得以保全,卻沒有受到良好教育。遼朝自欽哀皇後執政,國舅少父房得勢,左右朝政,宗室間的爭權鬥爭已變為後族對皇權的操縱。道宗朝奸臣耶律乙辛擅權達14年之久,老成正直的官僚被排擠、壓製和打擊,統治集團元氣大傷。天祚帝即位時,遼朝已陷入政治日益、治國人才匱乏的境況。
天祚帝對遼朝政治、人心渙散、內外矛盾激化和人才匱乏的形勢缺乏清醒的認識,不思進取,無所作為,反而一味遊畋享樂,遼朝的政局更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地步。
第一節邪正不辨,任人唯親宣懿皇後和太子浚的冤案是遼朝後期的重大政治事件,徹底清除乙辛黨羽和他們對遼朝政局的影響,平反大康年間的冤案,起用勇於抵製乙辛的官員、將領,是爭取人心、振興朝政、扭轉世風的關鍵。天祚帝沒有把握住這一時機,他沉湎於遊畋,不恤政事,親佞人而遠正直,拒聽忠言。北府宰相蕭兀納,是兩次冤案洗劫後的碩果僅存者,曾冒險保護延禧,力主以他為嗣,有保護和輔導之功1。延禧即位前,他因屢進直言而招致怨恨。天祚帝即位後,雖被尊為太傅,卻不得不離開朝廷出任遼興軍節度使。
因厭惡乙辛的行為而被流放鎮州的耶律石柳,乾統初被召回,他上書天祚帝,請“盡收逆黨以正邦憲,收四方忠義之心,昭國家賞罰之用”,還詳細地記述了太子浚被害和乙辛擅權等事,希望天祚帝了解實情。天祚帝卻不予采納,使“聞者莫不歎惋”2。
北院樞密使耶律阿思“有才而貪”,有識之士早已指出他“將為禍基”,天祚帝竟將清查乙辛餘黨這件關係遼朝前途命運的大事交與他負責。阿思貪贓枉法,製造冤案的首犯因行賄得免,而一些脅從者卻往往被羅織罪名受到懲罰。同知北院樞密使事蕭得裏底附會阿思,敷衍塞責,使得貪墨之徒繼續用事,阿諛奉迎者得以提升1。佞臣蕭胡篤見天祚帝“好遊畋,每言從禽之樂,1耶律浚為道宗長子,母為宣懿皇後。鹹雍、大康年間,耶律乙辛擅權,大康元年(1075)、三年,宣懿皇後與太子浚先後被誣陷。皇後賜死,太子被害。九年,道宗察知其冤,追諡耶律浚為昭懷太子。乾統初,天祚追尊其為順聖皇帝,廟號順宗。
1耶律乙辛謀害太子後,欲舍延禧而立其堂叔耶律淳,道宗頗猶豫,蕭兀納力諫其不可,並時時保護延禧免遭乙辛毒手,後受命輔導延禧。參見《遼史》卷98《蕭兀納傳》。
2《遼史》卷97《耶律石柳傳》。
1參見《遼史》卷90《蕭陶隗傳》、《遼史》卷96《耶律阿思傳》。
以逢其意。天祚悅而從之。”2蕭胡篤因此自永興宮太師升為殿前都點檢,知北院樞密使事。蕭奉先、保先、嗣先兄弟以外戚居中任事,他們無軍政才幹,專以“阿諛取容”,為固寵保位,不惜犧牲國家利益,排擠打擊忠直人士,引薦逢迎取媚、貪汙誤國之輩,使遼朝的政局每況愈下,一發而不可收拾。第二節邊備鬆弛,對女真事務處理失當自道宗朝授女真完顏部首領烏古迺為生女真部族節度使以來,女真完顏部迅速崛起。由於遼朝統治集團的腐化奢糜,對獵鷹海東青和東珠的需求大增,加緊了對女真人的搜括和勒索,加重了女真人民的負擔。遼朝吏治日益敗壞,出使女真的官員為所欲為,激起了女真各部各階層的普遍不滿,反遼情緒日益高漲。遼朝貴族日益驕橫,爭權奪利鬥爭愈演愈烈,有的甚至勾結、聯合女真,更助長和鼓勵了女真貴族的抗遼情緒。自阿疎逃往遼朝3和女真助遼平定海裏之亂4後,女真人不但了解了遼朝的虛實,而且找到了與遼朝討價還價和武力抗遼的理由,堅定了武裝抗遼的決心。
女真的崛起引起了遼朝一些守邊將領和有識之士的警覺,他們認為女真將對遼朝形成嚴重的威脅,因而不斷向天祚帝反映這一情況,希望采取措施,加強防備1,但未引起重視,而他卻偏信專事迎合以謀求私利的蕭奉先兄弟,以致對女真問題的處置一誤再誤。天慶二年(1112),天祚帝至春捺缽。“生女真酋長千裏內者,以故事皆來朝。適遇頭魚宴,酒半酣,上臨軒,命諸酋次第起舞;獨阿骨打辭以不能。諭之再三,終不從。他日,上密謂樞密使蕭奉先曰:‘前日之燕,阿骨打意氣雄豪,顧視不常,可托以邊事誅之。否則,必貽後患。’奉先曰:‘麄人不知禮義,無大過而殺之,恐傷向化之心。假有異誌,又何能為?’”此議於是作罷。天祚帝不能殺阿骨打,卻因其弟、侄等從獵能呼鹿、刺虎、搏熊,而驟加官爵2。
天慶三年,阿骨打繼任生女真部族節度使,積極修邊備,做抗遼的部署。而天祚耽於遊獵,任命之使遲遲不至,更令阿骨打疑心。他遣使入遼以索阿疎為名觀察動靜,刺探遼朝邊境軍事部署情況。遼東北路統軍司向天祚帝報告了女真興兵,寧江州可能將遭到攻擊的軍情,天祚帝正在慶州秋獵,不以邊事為意,隻遣海州刺史高仙壽以渤海軍為援。四年,阿骨打趁遼守備空虛之際,誓師勵眾,向寧江州進發,大敗渤海軍,乘勝一舉攻下了寧江州。寧江州之役失敗,天祚帝才開始注意女真情事,召開群臣會議商討對策。漢人行宮都部署蕭陶蘇斡建議:“女真國雖小,其人勇而善射。自執我叛人2《遼史》卷101《蕭胡篤傳》。
3遼道宗末年,女真紇石烈部首領阿疎,背叛完顏部聯盟,阻止完顏部討伐溫敦部,兵敗後投遼。此後,凡完顏貴族與遼交涉,必以歸還叛人阿疎為名。
4遼乾統二年,國舅蕭海裏叛遼逃入係籍女真,遣使聯絡完顏部共同反遼,遭到女真拒絕。此後,完顏部貴族又受命助遼平定了海裏。在平定海裏的軍事行動中,遼軍在女真人麵前暴露了自己的無能,女真人卻因戰勝海裏而改善了自己的裝備。
1寧江州刺史蕭兀納上書說:“自海裏亡入女真,彼有輕朝廷心,宜益兵以備不虞。”兀納後調任知黃龍府、東北路統軍使,仍上書陳言:“臣治與女真接境,觀其所為,其誌非小。宜先其未發,舉國圖之。”參見《遼史》卷98《蕭兀納傳》。
2《遼史》卷27《天祚皇帝紀》一。
蕭海裏,勢益張。我兵久不練,若遇強敵,稍有不利,諸部離心,不可製也。為今之計,莫若大發諸道兵,以威壓之,庶可服也。”而蕭奉先卻認為:“如陶蘇斡之謀,徒示弱耳。但發滑水以北兵,足以拒之。”1天祚帝竟舍陶蘇斡而信蕭奉先,以奉先弟嗣先領兵屯駐出河店,結果又被女真擊敗。
天祚帝認為寧江州、出河店兩次失敗,是樞密使蕭奉先不知兵所致。於是他改用漢人張琳、吳庸主東征事。遼朝的漢人官僚曆來不主兵事,二人更不知兵,且庸碌不任事,隻得以廣招兵丁,分道進討之策塞責,不意又敗。遼軍三戰三潰仍沒能引起天祚帝重視,他仍以上國自居,認為隻要遣一介之使,便可諭令女真降服。於是又改軍事進剿為遣使諭和。而對如何加強軍隊的訓練,提高其戰鬥力,整肅軍紀,振作軍威卻不做任何部署。出河店敗將蕭嗣先,本應受到嚴厲處治。而其兄樞密使蕭奉先卻想方設法為其開脫,向天祚帝反映:“東征潰軍逃罪,所至劫掠,若不肆赦,將嘯聚為盜”,建議赦東征潰軍。天祚帝居然接受了他的建議,蕭嗣先僅免官而已。諸將對此反映強烈,他們議論說:“戰則有死而無功,退則有生而無罪。”2議和也絕無進展,徒為自取其辱。東北軍事重鎮黃龍府又被女真攻陷,從此,遼軍士氣低落,軍心渙散,戰鬥力急劇下降。
第三節偏聽偏信,眾叛親離以天祚帝為首的遼統治集團,不圖進取,對各族人民的不滿情緒漠然處之,官僚將領中普遍存在麻痹輕敵思想,而一切加強邊備的建議都被斥之為怯懦。蕭奉先兄弟“緣恩宮掖,專尚諂諛,朋結中人,互為黨羽”1,專以球獵聲色取悅於天祚帝,卻得到了絕對信任。天祚帝的無能與拒諫,貽誤了戰機;對蕭奉先兄弟的偏聽偏信,又令群臣失望,部分將領萌生了廢天祚帝另立新君的想法。
天祚帝既不知彼,也不知己。他對雙方的形勢和戰鬥力沒有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不了解遼方軍心不穩、將士離心的致命弱點。對女真人反遼情緒的日益高漲也一無所知。天慶五年九月,在沒有足夠思想準備和周密戰略部署的情況下,貿然決定率軍親征,並盲目相信遼軍數量眾多,限定數月內翦除女真勢力。結果,戰鬥還沒有打響,就發生了耶律章奴叛歸另立新君的事件。親征的部署被徹底打亂,天祚帝倉卒回軍討叛,又遭到女真輕騎的邀擊。章奴謀廢立是部分契丹貴族將領對天祚帝失去信心的反映。他的行動又進一步削弱了遼朝的軍事力量,造成了更大的混亂;使天祚帝與群臣的隔閡更深,對蕭奉先等更加信任不疑;蕭奉先利用天祚帝的信任肆無忌憚地謀求私利,導致了遼朝的又一場災難——耶律餘覩降金。
餘覩出身皇族,有一定威望,素為蕭奉先所忌。餘覩妻蕭氏與天祚帝文妃為姊妹。文妃生子敖魯斡,有人望,封晉王,當天祚帝的表現日益引起群臣不滿時,他卻因得人心而遭到疑忌。蕭奉先妹為天祚帝元妃,生秦王定、許王寧。奉先擔心天祚帝以敖魯斡為嗣而己甥不得立,遂千方百計陷害敖魯斡。保大元年(1121)他利用文妃與餘覩妻姊妹曾相會於軍中一事,誣陷耶1《遼史》卷101《蕭陶蘇斡傳》。
2《遼史》卷27《天祚皇帝紀》一。
1《契丹國誌·蕭奉先傳》。
律餘覩謀廢天祚帝立敖魯斡。文妃善歌詩,對天祚帝“遊畋不恤,忠臣多被疏斥”的現象曾有所規諫1,因而也招致天祚帝的不滿。剛剛經過章奴廢立活動驚魂未定的天祚帝,對廢立事頗為**,對蕭奉先的讒言不作任何調查分析,就將文妃賜死。耶律餘覩無以自明,遂率眾降金。至此,更無人願為天祚帝效力2。餘覩降金後任女真監軍,領兵追襲天祚帝,又給蕭奉先陷害敖魯斡提供了口實3,天祚又賜敖魯斡死。至此,“中外莫不流涕,人心益解體”4。
由於天祚帝與蕭奉先不以國事為務,在女真的連續進攻麵前拿不出整軍禦敵的方略。東京、乾、顯諸州失陷後,他不做防禦中京的部署,卻一路南下,作逃亡的安排1。正因他“惡聞女真事”,所以蕭奉先連上京失陷的重大軍情都不上報。後來天祚帝雖得知戰敗的消息,仍然是既不追究戰敗責任,也不做防守中京的準備,卻一路南逃至南京、中京、西京,致使中京、西京相繼失陷,最後隻好逃入與外界信息難通的夾山。此時,他也隻認識到一係列問題都與偏信蕭奉先有關,於是將他逐出朝廷2,而對自己的所做所為仍無任何自責。自入夾山後,數月間與外界信息不通,於是南京蕃漢諸臣共立秦晉國王耶律淳為帝,史稱北遼,貶天祚帝為湘陰王,遼朝一分為二。保大二年底,南京失陷。三年,被金兵俘虜的林牙耶律大石帶領部分兵力逃出,到夾山見天祚帝。天祚帝又想出兵收複燕、雲,大石力諫,不從3。四年,大石率眾北上,後自立為王,建立西遼。天祚帝遂率軍出夾山,攻克天德諸州,後為金兵擊潰。
保大五年(1125)天祚帝在逃往西夏的途中被金兵俘虜。天祚帝即位於1《遼史》卷71《天祚文妃蕭氏傳》載:“妃作歌諷諫,其詞曰:‘勿嗟塞上兮暗紅塵,勿傷多難兮畏夷人;不如塞奸邪之路兮,選取賢臣。直須臥薪嚐膽兮,激壯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雲。’又歌曰:‘丞相來朝兮劍佩鳴,千官側目兮寂無聲。養成外患兮嗟何及!禍盡忠臣兮罰不明。親戚並居兮藩屏位,私門潛蓄兮爪牙兵。可憐往代兮秦天子,猶向宮中兮望太平。’”2餘覩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降金,引起了遼朝一些將領的同情。他們奉命追趕餘覩,在即將追及之際,卻再不肯向前。“諸將議曰:‘蕭奉先恃寵,蔑害官兵。餘覩乃宗室雄才,素不肯為其下。若擒之,則他日吾輩皆餘覩矣。不如縱之。’”
3餘覩兵至,蕭奉先對天祚帝說:“餘覩乃王子班之苗裔,此來實無亡遼心,欲立晉王耳。若以社稷計,不惜一子,誅之,可不戰而退。”天祚帝竟下詔賜敖魯斡死。《遼史》卷72《晉王敖魯斡傳》所記不同,雲:“餘覩降金,文妃伏誅,敖魯斡實不與謀,免。二年(1122),耶律撒八等複謀立,不克。上知敖魯斡得人心,不忍加誅,令縊殺之。”
4《遼史》卷102《蕭奉先傳》。
1《契丹國誌·天祚皇帝上》載:“天祚在中京,聞燕王兵敗,女真入新州,晝夜憂懼,潛令內庫三局官,打包珠玉、珍玩五百餘囊,駿馬二千匹,夜入飛龍院為備。嚐謂左右曰:‘若女真必來,吾有日行三百五十裏(一作三五百裏)馬若幹,又與宋朝為兄弟,夏國舅甥,皆可以歸,亦不失一生富貴。所憂者,軍民受禍耳。’識者聞之,私相謂曰:‘遼今亡矣!自古人主豈有棄軍民而自為謀身計者,其能享國乎?’”2《遼史》卷29《天祚皇帝紀》三載,天祚“聞金兵將近,計不知所出,乘輕騎入夾山,方悟奉先之不忠。怒曰:‘汝父子誤我至此,今欲誅汝,何益於事!恐軍心忿怨,爾曹避敵苟安,禍必及我,其勿從行。’”3“天祚既得林牙耶律大石兵歸,又得陰山室韋謨葛失兵,自謂得天助,再謀出兵,複收燕、雲。大石林牙力諫曰:‘自金人初陷長春、遼陽,則車駕不幸廣平澱,而都中京;及陷上京,則都燕山;及陷中京,則都雲中;自雲中而播遷夾山。向以全師不謀戰備,使舉國漢地皆為金有。國勢至此,而方求戰,非計也。當養兵待時而動,不可輕舉。’不從。”
遼朝統治每況愈下之時,本人缺少治國的雄心和能力,隻對名茶、古畫、音樂、美姝興趣濃厚;又信任非人,處理軍國大事失當,其亡國甚至早已在宋朝有識之士的意料之中1。
1宋人張舜民出使遼朝回國後,曾預言:“他日必有如張義潮挈十三州以歸,當不四十年見之。”參見王稱《東都事略》。
第二十三章宋太祖第一節滅周建宋家世宋太祖趙匡胤(927—976),宋朝的開國皇帝。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父親趙弘殷,後梁時在成德軍節度使王鎔部下為將,奉命率500騎兵參加晉王李存勗的軍隊攻打後梁而被留用。後唐建立後任後唐禁軍將領,遷居首都洛陽。後漢時仍任禁軍將領。乾佑元年(948)王景崇以鳳翔叛降於後蜀,後蜀派兵進援王景崇並攻占寶雞,趙弘殷隨趙暉征討王景崇1,大敗蜀兵於陳倉(今陝西寶雞南),以功升侍衛馬軍護聖軍都指揮使。後周初侍衛親軍編製擴大,趙弘殷改任鐵騎第一軍都指揮使。顯德元年(954)升任侍衛馬軍龍捷軍(護聖軍改稱)右廂都指揮使、加領嶽州防禦使。顯德三年,後周世宗攻打南唐,出兵淮南,趙弘殷隨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攻占揚州,升任侍衛馬軍副都指揮使。同年七月病死。宋初追諡昭武皇帝,廟號宣祖。趙弘殷娶杜氏,杜氏生匡胤(宋太祖)、匡義(光義、炅,宋太宗)。宋朝建國尊為太後,建隆二年(961)死,諡明憲,改諡昭憲。妾耿氏,原光義乳母,生光美(廷美),後改嫁,封陳國夫人,太平興國八年(983)死。
十二年軍旅生涯趙匡胤是趙弘殷的長子,後唐天成二年(927)生於首都洛陽。後漢乾佑元年,樞密使郭威討伐李守貞,時年22歲的趙匡胤應募投郭威帳下從軍。後周廣順元年(951),補為禁軍近衛班直,任東西班行首。廣順三年三月,郭威養子柴榮任首都開封府尹,趙匡胤改任開封府馬直軍使。顯德元年正月,柴榮即帝位,是為後周世宗,趙匡胤隨後也調回禁軍。同年三月,後周與北漢的高平之戰,趙匡胤率軍奮勇殺敵,大敗北漢軍。趙匡胤的勇敢與軍事才能受到世宗的賞識,回京後升任殿前都虞候、領嚴州(今廣西來賓東南,時為南漢轄地)刺史,雖是加銜,但已屬中高級將領。十月,又升領永州(今屬湖南,時為楚國轄地)防禦使。趙匡胤作為殿前司的副長官,隨後參與世宗整頓殿前司的工作,組建新的殿前司所屬諸班直及龍捷(馬軍)、虎捷(步軍)、鐵騎、控鶴等諸禁軍,殿前司所屬禁軍遂成為後周最精銳的軍隊,殿前司地位雖低於統轄大部分禁軍的侍衛親軍司,但它所統轄的禁軍是皇帝的親衛軍,趙匡胤是世宗的親信將領之一。顯德三年春,趙匡胤隨世宗攻南唐,進軍淮南。趙匡胤在渦口(今安徽懷遠東)、清流關(今滁州西北)戰役中先後大敗南唐軍,隨即攻占滁州,招降天長(今屬安徽),再敗南唐軍於(今屬江蘇),不僅屢立戰功而且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十月,趙匡胤升任殿前都指揮使、領匡(宋避諱改定)(同州,今陝西大荔)節度使,時年30歲的趙匡胤隻經過了年的時間,就由“無名小卒”升為高級將領,並獲得了武官最高的節度使銜。雖然這次的節度使銜因“未於正衙宣製”而不算作正式任命,但他的名望已隨之迅速升高。由於殿前司增設都點檢、副1《宋史》卷1《太祖紀》一作王景,誤。
都點檢為最高長官,都指揮使遂成為次長官。顯德四年春,趙匡胤隨世宗再征淮南,在占領壽州後班師。五月,31歲的趙匡胤被正式授以義成軍節度使。九月,世宗又出兵淮南,趙匡胤率騎兵,攻占濠州(今安徽鳳陽東北)東北十八裏灘南唐軍寨,順流而下攻占泗州城(今江蘇盱眙北)。世宗自率軍沿淮河北岸,命趙匡胤率步騎沿淮河南岸,水軍乘船,東下攻楚州(今淮安),大敗南唐援軍於清口(今淮陰西南),追奔數十裏,趙匡胤擒獲南唐援軍長官都應援使陳承昭。次年正月初,趙匡胤率軍攻下楚州北城,後周軍遂攻占楚州。世宗南下揚州,趙匡胤又擊敗南唐水軍於瓜步(今揚州南),南唐被迫求和,割江北與後周,世宗罷兵北歸。趙匡胤在此次淮南戰役中,奮勇作戰,戰功第一,五月以功移領忠武軍節度使,仍任殿前都指揮使。
顯德六年(959)三月,世宗北伐攻遼,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韓通任陸路都部署,趙匡胤任水路都部署。後周軍進至益津關(今河北霸州),遼守將降。四月,趙匡胤率軍首先進抵瓦橋關(今雄縣西南),遼守將又歸降。遼莫州(今任丘)、瀛州(今河間)守將也相繼向後周軍投降。五月,世宗因病班師回京。六月,趙匡胤升任殿前司正長官殿前都點檢,數日後世宗病死。陳橋兵變,建立宋朝五代時軍中軍官常有結義兄弟之類的組織,一為互相結援,再是培植幫派勢力。趙匡胤從軍後結成“義社兄弟”的組織,即所謂“十兄弟”。除趙匡胤外,還有楊光義、石守信、李繼勳、王審琦、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韓重斌、王政忠等九人,史稱“勳臣”1。從《宋史》有紀、傳的趙匡胤、石守信、李繼勳、王審琦、劉廷讓、韓重斌(贇)六人看,他們都在後漢時投充於郭威部下,當時的地位應大體相當,屬於低級軍官,結為“義社兄弟”當是此時或後周廣順初,也可能並不是以趙匡胤為首。後周設殿前司後,趙匡胤、石守信、王審琦、韓重斌四人在殿前司,李繼勳、劉廷讓二人則曾在侍衛親軍司任職。經過十年軍旅生涯,到後周末期時,趙匡胤晉升最快、官職最高,成為“義社兄弟”的首領。石守信繼趙匡胤任殿前都指揮使,王審琦繼石守信任殿前都虞候,韓重斌則是殿前司騎兵主力控鶴軍都指揮使。侍衛親軍司的李繼勳原先升遷得最快,地位也最高,早於趙匡胤任殿前都虞候、節度使,高平之戰後調入侍衛親軍司,淮南戰役中失利後降官,地位才低於趙匡胤;劉廷讓(光義)原在侍衛親軍司任龍捷都校,後入殿前司任鐵騎右廂都指揮使;事實不詳的楊光義、劉慶義、劉守忠、王政忠四人當亦是禁軍中級以上軍官。這些人是趙匡胤兵變的基本力量。加上趙匡胤的父親在禁軍侍衛親軍司中從低級軍官至高級軍官任職長達30年之久,其部屬、友好甚多,也是趙匡胤兵變可以借助或利用的力量。
後周世宗顯德元年(954)七月,李重進任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成為禁軍的最高統帥。但在“高平之戰”後,世宗改組與加強了殿前司的建設,殿前司所屬禁軍遂成為精銳。世宗為了提高殿前司的地位,顯德三年十二月,將長官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的官銜,提升為新設置的殿前都點檢,加劇了李重進、張永德兩大派係的矛盾。顯德六年三月,世宗北伐遼,“帝(世宗)之北征也,凡供軍之物,皆令自京遞送行在。一日,忽於地中得一木,長二三1李攸:《宋朝事實》卷9《勳臣·太祖義社兄弟》。
尺,如人之揭物者,其上卦全題雲‘點檢做’,觀者莫測何物也”。鄧廣銘推測是李重進派係為了陷害張永德而作1,意思是殿前都點檢張永德想做皇帝。是年六月,回京後病重的周世宗又認為張永德缺乏主見,張永德遂被罷去殿前都點檢,以使相外赴節度使任,改任資曆、名望較低的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恭帝即位後趙匡胤改領歸德軍節度使。
後周世宗英年早逝,年僅7歲的長子柴宗訓繼位,孤兒寡母,“主少國疑”,加上“點檢”做的“神符”,引發了新任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篡奪後周政權的野心,自編自導了一出“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鬧劇。顯德七年(960)正月初一,趙匡胤指使人謊報軍情,稱鎮州(今河北正定)、定州(今屬河北)報稱北漢結契丹入侵,後周即“命(趙匡胤)出師禦之,次陳橋驛”(時在古黃河南,今河南封丘南,在今黃河北岸),“夜五鼓,軍士集驛門,宣言策點檢(趙匡胤)為天子,或止之,眾不聽。遲明,逼寢所,太宗(趙匡義)入白,太祖(趙匡胤)起。諸校露刃列於庭,曰:‘諸軍無主,願策太尉(對高級將領尊稱)為天子。’未及對,有以黃衣加太祖身,眾皆羅拜,呼萬歲,即掖太祖乘馬”1。趙匡胤隨即率兵返回開封,改變以往兵變士兵搶劫的慣例,禁止搶劫以爭取民心。當日(初四)大臣們早朝還未退,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使韓通立即自內廷奔回,準備率軍抵抗,被趙匡胤的黨羽、殿前司散員都指揮使王彥升追殺於家中,也有記載稱韓通是以親衛軍抗擊趙匡胤戰死。趙匡胤又指使將士將宰相範質、王溥等大臣押至殿前司公署,已脫下黃袍的趙匡胤“嗚咽流涕曰:吾受世宗厚恩,為六軍所迫,一旦至此,慚負天地,將若之何?”裝得似乎無法可想,受到首相範質的指責,趙匡胤指使的殿前司散指揮都虞候羅彥瓌,立即挺劍威脅說:“今日必得天子。”前已暗中向趙匡胤表示擁立他為帝的次相王溥“降階先拜”,首相範質等不得已隨後也拜,“遂稱萬歲”2。趙匡胤等隨即來到崇元殿行禪代禮,趙匡胤的黨羽、翰林學士承旨陶穀立即拿出後周帝的退位製書,趙匡胤在殿下拜受後登殿即皇帝位,是為宋太祖。次日(正月初五,960年2月4日)詔,因所領歸德軍節度使州名宋州,建國號宋,改後周顯德七年為宋建隆元年,宋朝正式建立。
第二節加強皇權親征平亂宋太祖建立宋朝後,隨即對有“翊戴之勳”的開國功臣石守信、高懷德、張令鐸、王審琦、張光翰、趙彥徽等,以及其餘領軍的軍官都升官進爵。其中石守信、王審琦屬殿前司,又是“義社兄弟”;其餘都屬侍衛司。領有重兵巡守北邊的侍衛馬步都虞候韓令坤,以及率領前軍先行的殿前副都點檢慕容延釗,他們雖都未能參加“陳橋兵變”,但對防禦遼軍可能因宋朝新建而1《舊五代史》卷119《世宗紀》六。參見鄧廣銘:《趙匡胤的得國及其與張永德李重進的關係》,《東方雜誌》第41卷第21期,1945年。
1《宋史》卷1《太祖紀》一。
2《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建隆元年正月甲辰。參見鄧廣銘《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故事考釋》、《鄧廣銘學術論著自選集》,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南犯至關重要,當他們兩人都表示聽命時,趙匡胤不僅將他們分別升任為侍衛、殿前兩司正長官,並都以節度使兼同平章事或同中書門下二品銜,首先成為宋朝名位最高的使相(享有宰相的禮遇)。隨後又提升趙匡胤歸德軍節度幕府的屬官劉熙古、趙普、呂餘慶、沈義倫、李處耘、張彥柔等的官職,但他們原來的官位很低,雖大力提升也不能直接升任朝廷要職,但有些人的名位雖低卻掌握實權,如趙普任樞密直學士、李處耘任樞密承旨,掌樞密院實權。宋太祖又禮遇被推翻的後周王室,封恭帝為鄭王,遷居西京洛陽;對後周從朝廷到地方的文武官員一概留用,以爭取懷念後周的各級官員擁護宋朝。對於原先臣屬於後周的割據政權,如荊南高保融、吳越錢鏐也分別升官進爵,以爭取他們對宋朝的臣屬。二月,原後周宰相不僅留任還分別晉升官銜,首相範質的宰相職名升為侍中,次相王溥也加守司空銜,但同時被免去參知樞密院事兼職,實際是明升暗降。
新建的宋朝還隻得到首都開封及部分地區的承認,各地節度使大多觀望局勢變化。昭義軍(潞州,今山西長治)節度使李筠是後周建國功臣,廣順元年(951)時即已是節度使,趙匡胤當時還隻是禁軍的小校。李筠不僅自廣順二年移鎮潞州以來,一直是後周抗擊北漢的主將,而且資曆遠高於趙匡胤,對於趙匡胤的代周建宋十分不滿。四月,李筠即反宋並臣屬於北漢。這是後周地方節度使首起反宋事件,趙匡胤十分重視,立即命親信石守信、高懷德率軍征討。五月初,又派慕容延釗、王全斌率軍與石守信會兵進攻,趙匡胤隨即又親往督戰。六月初,李筠兵敗自殺,潞州平定。
李重進是後周太祖的外甥,又是世宗的顧命大臣,長期在侍衛司、殿前司任高級軍官,又先後任殿前司、侍衛司長官,屢建戰功,名位戰功都在趙匡胤之上,而且又與趙匡胤早有矛盾。後周末期以統轄大部分禁軍的侍衛馬步都指揮使兼領淮南(揚州)節度使,以鎮撫新征服的淮南地區。趙匡胤建立宋朝後,隨即罷免李重進的軍權,以首先效忠於趙匡胤的韓令坤代為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進則升兼中書令為最高級別的使相,給予很高的禮遇。但是,當李重進在接受新任命的同時,即請求回京朝見,趙匡胤也許是由於宋朝新建,害怕李重進在禁軍中的威信,李重進的回京有可能動搖宋政權的基礎,因而趙匡胤婉言拒絕李重進現在回京,使李重進產生疑懼。李重進隨後派往潞州李筠處聯絡的親信,反而向趙匡胤告密並出賣李重進。趙匡胤在平定李筠後的同年九月,即詔移李重進為北方的平盧軍(青州,今屬山東)節度使,接著又派人賜“鐵券”以安其心,反而更增加他的疑懼之心。李重進隨即反宋,趙匡胤即派石守信、王審琦、李處耘、宋延渥等率禁軍進討。十月,趙匡胤又決定親征;十一月,李重進也兵敗自殺,淮南平定。李筠、李重進的迅速潰敗,使得其他對宋朝不滿的節度使相繼俯首聽命。
收兵權趙匡胤在宋朝統治穩定之後,隨即開始實行收兵權的措施,首先針對後周時名位與自己相近而關係較疏的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韓令坤。建隆二年春末韓被罷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改成德軍節度,充北麵緣邊兵馬都部署。將赴鎮,上(太祖)於別殿置酒餞之”1。此後節度使赴鎮例置酒餞行。1《宋史》卷251《韓令坤傳》。
慕容延釗與趙匡胤關係密切近似於“義社兄弟”,雖然趙匡胤“常兄事延釗,及即位,每遣使勞問,猶以兄呼之”。慕容延釗在後周末即任鎮寧軍(澶州,今河南濮陽)節度使、殿前副都點檢,宋朝建立後升為殿前都點檢、同中書門下二品成為使相,從平李筠後,使相銜又升為兼侍中,但被“詔還澶州”節度使任,不讓他來京到殿前司具體任職。建隆二年二月,“長春節(趙匡胤生日)來朝,賜宅一區”。當韓令坤被罷軍職赴節度使任後,慕容延釗了解趙匡胤收兵權的意圖,遂自己上“表解軍職”,遂被“徙為山南東道節度、西南麵兵馬都部署”。從此宋朝不再設殿前都點檢2。
同年七月,趙匡胤開始向親信和開國元勳收兵權,首先是“義社兄弟”、開國元勳石守信、王審琦。殿前副都指揮使石守信“移鎮鄆州,兼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詔賜本州宅一區”,明升暗降,“其實兵權不在也”。殿前都指揮使王審琦被罷軍職移為忠正軍(壽州,今安徽鳳台)節度使;殿前副都點檢高懷德移為歸德軍節度使。此後宋朝又不再設殿前副都點檢。殿前司從此以官級較低的殿前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為正副長官。侍衛馬步軍都虞候張令鐸也移為鎮寧軍節度使,各節度使例皆赴鎮。從此,殿前司的正副長官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逐漸采取隻設其中的二職甚至隻設一職以架空侍衛親軍司(宋真宗時才正式取消),其下屬的侍衛馬軍司、步軍司逐漸成為直屬機構,後與殿前司合稱“三衙”。這是趙匡胤采取降低侍衛、殿前兩司最高統兵官的名位,作為根絕禁軍統帥進行兵變的重要措施。
據史書記載:“乾德初,帝因晚朝與守信等飲酒,酒酣,帝曰:‘我非爾曹不及此,然吾為天子,殊不若為節度使之樂,吾終夕未嚐安枕而臥’。守信等頓首曰‘今天命已定,誰複敢有異心,陛下何為出言耶?’帝曰:‘人孰不欲富貴,一旦有以黃袍加汝之身,雖欲不為,其可得乎。’帝曰:‘人生駒過隙爾,不如多積金、市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終天年,君臣之間無所猜嫌,不亦善乎。’守信謝曰:‘陛下念及此,所謂生死而骨肉也。’明日,皆稱病,乞解兵權,帝從之。”1這是著名的“杯酒釋兵權”。
掃平荊、湘、後蜀、南漢、南唐,親征北漢就在趙匡胤收兵權全麵成功之際,建隆三年九月,湖南武平軍(朗州,今湖南常德)節度使周行逢死,以子周保權繼任,張文表叛亂,周保權向宋朝乞援平叛,這給趙匡胤平定荊、湘提供了最好的借口。乾德元年(963)正月,趙匡胤起用宿將慕容延釗為都部署,以樞密副使李處耘作監軍,討伐張文表。二月,宋軍以借道為名先滅荊南高氏政權。湖南雖已自己討平張文表,但宋軍繼續前進;三月,滅湖南高氏政權。
乾德二年十月,後蜀派往北漢的使者向宋朝告密,趙匡胤遂以此為借口,次月即以王全斌、崔彥進、劉光義率軍分路進攻,次年正月王全斌攻下劍州(今四川劍閣)後,後蜀主孟昶即降宋。
開寶三年(970)九月,趙匡胤對一直拒絕臣附的南漢進行討伐,宋將潘美、尹崇珂率軍攻至廣州城下,南漢後主劉■出降。
2《宋史》卷251《慕容延釗傳》;《續資治通鑒長編》卷2,建隆二年七月戊辰。1《宋史》卷250《石守信傳》;《續資治通鑒長編》卷2作建隆二年七月。南唐(江南)自宋建立即對宋臣附,趙匡胤想滅南唐而師出無名。開寶七年(974)九月,遣使召南唐後主李煜來朝,當李煜稱病不來時,即於十月派曹彬、潘美統兵進攻;次年十一月,宋軍攻占金陵,李煜被迫降宋。
開寶元年(968)七月,北漢主劉鈞死,養子劉繼恩即位,趙匡胤認為是消滅北漢的好時機,次月即派李繼勳、黨述統兵攻北漢。北漢劉繼元殺劉繼恩即位,遼軍應援救北漢,宋軍退回。開寶二年正月,趙匡胤又親征北漢;二月,攻至北漢首都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城下,圍攻數月未下,受夏雨和疫病困擾,隻得再次退兵。
加強皇權趙匡胤建宋之初,對後周大小官員一律留用,尤其是繼續任用後周末年的大臣範質、王溥、魏仁浦、吳廷祚等,對局勢的穩定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即使最親信的心腹趙普,也隻能以樞密直學士實際控製樞密院。但是,宋初的這種政局並不是趙匡胤所願意看到的,當建隆元年六月平定李筠,宋朝初步穩定後,即升趙普為樞密副使,趙匡胤的心腹趙普才名正言順地掌握樞密院大權。當趙匡胤在平定李重進之後,建隆二年又先後免除韓令坤、慕容延釗、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張令鐸等的軍職,宰相範質看到趙匡胤的政權已鞏固,即推薦趙匡胤的心腹呂餘慶、趙普為相,但趙匡胤感到時機還不成熟而未采納。建隆三年十月,趙匡胤首先罷免留用的樞密使吳廷祚,升趙普為樞密使,李處耘為樞密副使。但是,當李處耘以趙匡胤的心腹、樞密副使身份,擔任削平荊、湘宋軍的監軍,在與統帥、宿將慕容延釗發生小矛盾時,盡管李處耘行為並沒有錯,卻被趙匡胤免去樞密副使降為州官,而對有小錯的慕容延釗則不僅不責問,反而照常升遷官銜。這是趙匡胤為使已被解除軍職的宿將們心安的措施。
此前,趙匡胤已廢去唐及五代一直沿行的宰相“坐而論道”的舊製,宰相常朝立班自範質等開始,此舉顯然是要打擊舊相範質等人,以樹立自己的威望,也有暗示範質應自動辭相之意。當留用的樞密使吳廷祚首先被免職出為節度使後,範質等人深知趙匡胤的意圖,遂於乾德二年正月範質、王溥、魏仁浦三人再次請求罷相。此正合趙匡胤的心意,但行伍出身的趙匡胤雖已當了數年皇帝,卻對宰相的任命程序並不了解,因急於要罷免範質等人的相職,在還沒有任命新宰相的情況下,匆忙間同日罷免了三人的相職。以至於出現曆史上少見的,在頒布任命新宰相趙普的敕書時,竟然沒有在任宰相“署敕”的怪現象。趙匡胤就對趙普說:“卿但進敕,朕為卿署字,可乎?”由於不合乎任命新宰相的程序,隻得暫時作罷。為了處理由於趙匡胤、趙普等無知而造成的尷尬局麵,翰林學士竇儀建議改由節度使加同平章事銜的使相趙光(匡)義,以有同平章事職名而行使宰相職權“署敕”,這是從唐代天寶十五載(756)正月,哥舒翰以節度使加同平章事銜而為“使相”的二百多年以來從來沒有過的。趙光義以使相“署敕”,是趙匡胤、竇儀等人的“創新”。同時任命的,還有樞密使李崇矩,隨後又任命王仁瞻為樞密副使。乾德二年四月,趙匡胤又想用竇儀為相,但遭到趙普的反對,遂想為趙普設副手以分事權,“上欲為趙普置副而難其名稱,召翰林學士承旨陶穀問曰:下丞相一等者何官?對曰:唐有參知機務、參知政事”,於是任命薛居正、呂餘慶為參知政事作副相,唐代參知政事高於同平章事,陶穀“翻以參知政事為丞相下一等”之事,為真宗初年宰相李沆在重修《太祖實錄》中所譏笑1。隋、唐、五代隻設宰相不設副相,宋初設副相是趙匡胤的“創舉”。趙匡胤為了鞏固宋朝的統治,曾問趙普:“天下自唐季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八姓,戰鬥不息,生民塗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為國家長久計,其道何如?”趙普答道:“此非他故,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所以治之,亦無他奇巧,惟稍奪其權,製其錢穀,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1乾德元年六月,由於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久鎮大名,專恣不法,屬邑頗不治”,趙匡胤遂派奚嶼等多人以常參官出任天雄軍屬縣知縣,以削弱符彥卿職權。其後屬縣知縣周渭赴任時,符“彥卿郊迎,渭揖於馬上,就館,始與彥卿相見,略不降屈”2,知縣與節度使抗禮是趙匡胤加強皇權後的新現象。
建隆三年三月,趙匡胤為改變“五代諸侯跋扈,多枉法殺人,朝廷置而不問,刑部之職幾廢”的狀況,“乃令諸州自今決大辟訖,錄案聞奏,委刑部詳覆之”,將司法權收歸朝廷。同年十二月又重設縣尉,“先委鎮將者,詔縣令及尉複領其事”,改變了“五代以來,節度使補署親隨為鎮將,與縣令抗禮,凡公事專達於州,縣吏失職。自是還統於縣,鎮將所主不及鄉村,但郭內而已”3,將節度使補署的鎮將置於縣官統轄之下。
乾德元年三月平定湖南後,仍留用原地方官,趙匡胤另以賈玭等人任湖南諸州的通判,通判的創設,原為監察新統治區留用的舊政權州官。次年六月,武臣杜審進任權知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西)的同時,趙匡胤任命閻丕為通判,以後大州、府逐漸普遍設置通判,宋初通判地位與州府長官相同,主要是作為朝廷派駐州、府的監察官,以加強皇權。
節度使賴以跋扈的主要是依靠軍隊,乾德三年八月,趙匡胤又“今天下長吏擇本道兵驍勇者,籍其名送都下,以補禁旅之缺”1,將天下精兵編入朝廷禁軍,地方隻留老弱作為廂軍,主要從事州、府雜役,以收節度使的兵權。關於諸道節度使的財政權,“宋朝藝祖(趙匡胤)開基,懲五季之亂,藩臣擅有財賦,不歸王府,自乾德以後,僭偽略平,始置諸道轉運使以總利權”2。馬端臨的概括道出了趙匡胤設置轉運使以收節度使的財政權的用意。其後,又令各地的財賦收入除留下日常經費外,全部運送朝廷,進一步剝奪節度使的財權。節度使實際成為順從朝廷的高級地方官,而厚其俸祿甚至高於宰相,最終成為武宮和宰執的榮譽銜。
趙匡胤對於後晉割給遼朝的幽州地區,準備采取先贖取,贖取不成則以武力奪取,“太祖討平諸國,收其府藏,貯之別庫,曰封樁庫,每歲國用之餘皆入焉。嚐語近臣曰:‘石晉割幽燕諸郡以歸契丹。朕憫八州之民久陷夷虜,俟所蓄滿五百萬緡,遣使遺北虜贖之山後諸郡,如不我從,則散府財,募戰士,以圖攻取。’”31《續資治通鑒長編》卷5,乾德二年四月乙醜及注。
1《續資治通鑒長編》卷2,建隆二年七月戊辰。
2《續資治通鑒長編》卷4,乾德元年六月庚戌。
3《續資治通鑒長編》卷3,建隆三年三月丁卯;十二月癸巳。
1《續資治通鑒長編》卷6,乾德三年八月戊戌。
2《文獻通考》卷61《職官考·轉運使》。
3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卷1《祖宗聖訓·太祖皇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趙匡胤自上次未能攻滅北漢以後,改而采取淺攻輕擾,破壞其農業生產以削弱北漢的經濟實力,又不斷移其民戶於宋境以削弱其兵源,以待適當時機攻滅北漢。
開寶九年(976)八月,趙匡胤認為消滅北漢的時機已經成熟,以黨進、潘美、楊光義率軍進攻北漢,宋軍分道進入北漢境內,屢敗北漢軍。十月,宋軍已攻至北漢首都太原城北,北漢很可能即將被消滅。正當趙匡胤躊躇滿誌地進行著統一戰略的部署時,在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中,時年50歲的趙匡胤被其弟趙光(匡)義殺害1。
太祖家屬及後裔趙匡胤初娶賀氏,生燕王趙德昭,後周顯德五年(958)死,宋朝建立後追冊為皇後,諡孝惠。繼娶王氏,宋朝建立後冊為皇後,乾德元年(963)死,諡孝明。又娶宋氏為皇後,太宗時號開寶皇後,至道元年(995)死,諡孝章。趙匡胤長子燕王趙德昭的九世孫趙昀為南宋理宗,十世孫趙禥為度宗,恭帝趙顯、端宗趙昰、末帝趙昺,均為度宗子。趙匡胤少子秦王趙德芳,庶出,母姓氏不詳,趙德芳六世孫趙眘為南宋孝宗,孝宗子趙惇為光宗,光宗子趙擴為寧宗。
1參見鄧廣銘:《宋太祖太宗皇位授受問題辨析》,《鄧廣銘治史叢稿》,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二十四章範質王溥魏仁浦第一節範質三代元老範質(911—964),字文素,大名宗城(今河北清河西南)人。後唐長興四年(933)進士,入仕為忠武軍(許州,今河南許昌)節度推官,升為封丘縣(今屬河南)令。後晉初任監察禦史、節度從事,開運元年(944)任翰林學士。開運三年契丹滅後晉,後晉出帝對當值的翰林學士範質說:“卿為我草奏具言之,庶幾活我子母。”範質為之撰降表1。後漢初任戶部侍郎,乾佑三年(950)在樞密使郭威的推薦下升任樞密副使,成為郭威的心腹。後周廣順元年(951)六月,範質升為宰相。同年冬,北漢聯合遼軍進攻後周,郭威派王峻出征抗擊,王峻在奏章中稱:“今朝中受聖知者,惟李璟、範質而已。”2說明範質確是郭威的心腹。廣順三年二月,王峻堅持要求罷免範質的相職而代以他人,終於引發了王峻和郭威的矛盾,王峻隨後被罷相。其時首相雖仍是四朝元老中書令馮道,但馮道老成持重,從不爭權;範質雖任次相,卻是主要掌權者。顯德元年(954)春,郭威死,養子柴榮即位。隨後首相馮道死,範質升為首相後又兼參知樞密院事,掌握軍政大權。顯德六年六月,世宗柴榮病危時,“召範質等入受顧命”1,以首相範質為首的顧命大臣,輔佐世宗長子年僅7歲的梁王柴宗訓(恭帝)即位,封蕭國公。次年正月初一,趙匡胤指使人謊報遼與北漢軍聯合入侵時,宰相範質未加細察即匆忙派趙匡胤率軍抗擊,為趙匡胤發動兵變提供了機會。
顯德七年(960)正月初四日,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率軍至陳橋驛時,發動兵變。率軍返回首都開封時,“宰相早朝未退,聞變,範質下殿執王溥手曰:‘倉卒遣將,吾輩之罪也。’爪入溥手,幾出血”。深悔自己不察趙匡胤奸謀而導致後周的滅亡,有負世宗托付的顧命之責。當趙匡胤進城回殿前司公署後,趙匡胤的“將士擁(範)質等俱至”殿前司公署內2,麵對如狼似虎的將士,範質進行著最後挽救後周政權的努力,以期待趙匡胤回心轉意,因而當麵質問趙匡胤:“先帝養太尉如子,今身未冷,奈何如此”。趙匡胤“嗚咽流涕曰:‘吾受世宗厚恩,今為六軍所迫,一旦至此,慚負天地,將若之何?’”裝出一副無奈的樣子。趙匡胤事先安排的殿前司散指揮都虞候羅彥瓌“舉刃擬質曰:‘我輩無主,今日必得天子’。”趙匡胤假裝“叱之”,而羅彥瓌“不退”。範“質知勢不可遏”,看出趙匡胤對帝位誌在必得,範質雖有誌恢複後周,但已回天乏力,不得已而求其次,以避免後周取代後漢時,後漢嗣君劉贇(湘陰公)被郭威派人殺害慘劇的重演。遂提出事情既已發展到如此地步,但也不要太匆忙廢後周建立新皇朝,可以舉行禪位之禮,“因具陳之”,提出了具體的措施。接著進一步說:“太尉既以禮受禪,則事(周)太後如母,養少主(周恭帝)如子,無負先帝舊恩”,趙匡胤隻得1《新五代史》卷17《晉高祖皇後李氏傳》。
2《舊五代史》卷130《王峻傳》引《五代史缺文》。
1《資治通鑒》卷294,顯德六年六月癸巳。
2《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建隆元年正月甲辰。
“揮涕許諾”。範質始終隻以當時對中高級軍官的尊稱“太尉”稱趙匡胤,不僅“頗誚讓太祖,且不肯拜”,隻是在趙匡胤已允諾他提出的條件之後,而且是在早已暗中投靠趙匡胤的次相“王溥先拜”後,範“質不得已從之”1。趙匡胤之所以力爭首相範質的支持,因為爭取後周有威望的宰相支持他是至關重要的。後周開國皇帝郭威第一次自鄴都(今河北大名東北)兵變回京後,因為得不到首相馮道的支持,未能立即代漢建周,隻得議立劉贇為漢帝而自任監國。後又乘出兵北上抗遼之機,不得不在澶州再次發動兵變,裂黃旗以被身,兵回首都,才廢後漢建立後周,後又派人殺死劉贇。
北宋開國首相範質在趙匡胤同意他的意見之後,率百官成禮,趙匡胤得以順利地建立宋朝。在為開國元勳及親信升官進爵之後,範質的宰相官銜也由同平章事升為侍中,成為北宋前期七位最高相銜“侍中”的第一人。趙匡胤繼續任命原後周宰相範質等人為宋朝的開國宰相,並盡可能不變動後周官員的職務。趙匡胤深知自己由於後周世宗的重用,在短短的六七年間,從列校提升為殿前司禁軍最高長官之後奪取皇位的,為許多資曆高於自己或與己相近的文武官員們所不服,而三代元老範質及其他後周的宰相、樞密使的支持,非常有利於宋政權的穩固。事實也正是如此,當趙匡胤建立宋政權後,遣“使告諸道,東諸侯坐使者而問故,宰相其誰乎,樞密使副其誰乎,軍職其誰乎,從官其誰乎,皆不改舊,乃下拜”1,正是這種情形的寫照。但是,這決不是趙匡胤對範質等舊相的完全信任,而是趙匡胤心腹文職人員的名望實在太低,無法直接提升為執政官,更不用說是宰相。因此,在升遣範質等相銜的同時,也免去了他們原先兼任的知樞密院事,使之成為隻問政事的行政長官,後封魯國公。當趙匡胤先後平定潞州李筠、揚州李重進等後周宿將後,立即將心腹趙普提升為樞密副使,範質也“適時”地建議重用趙匡胤的心腹呂餘慶、趙普。
趙匡胤對仍以後周的宰相、元老範質等人執政的狀況內心不滿,采取措施打擊範質等人的威望。有的記載:“先是,宰相見天子議大政事,必命坐麵議之,從容賜茶而退,唐及五代猶遵此製,及(範)質等憚帝英睿,每事輒具劄子進呈”,“由是奏禦寢多,始廢坐論之禮”。似乎是因範質等宰相上朝忙於奏請,沒有時間回坐位而廢宰相坐論之禮,此事始見於王曾的記載,而為宋時纂修的《國史》及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所采納2,其實都是為尊者諱的寫法。邵博的記載似更可信:“自唐以來,大臣見君則列坐殿上,然後議所進呈事,蓋坐而論道之義。藝祖(趙匡胤)即位之一日,宰執範質等猶坐,藝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書來看。’質等起進呈,罷欲複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為故事。”1範質等人知道已到非堅辭相位不可的時候了,當乾德二年(964)正月辭相對,趙匡胤非但沒有挽留,而是匆忙地將留1王稱:《東都事略》卷18《範質傳》;《宋史》卷249《範質傳》;蘇轍:《龍川別誌》卷上;司馬光:《涑水記聞》卷1。
1陳師道:《後山談叢》卷3。
2《宋史》卷249《範質傳》,王曾:《王文正公筆錄》;《續資治通鑒長編》卷5,乾德二年正月戊子。1邵博:《河南邵氏聞見後錄》卷1。
用的三位宰相範質、王溥、魏仁浦同日罷相。同年九月,範質病死,終年54歲。雖然“終(範)質之世,(後周)太後、少主皆無恙”2,但範質自感有愧於後周世宗遺命輔佐少主的重托,《宋史》稱範質臨終,“戒其後勿請諡立碑,自悔深矣”3。
子範旻,開寶四年(971)任邕州(今廣西南寧)知州兼水陸轉運使時,南漢舊臣鄧存忠率眾反宋,範旻守城達七十餘日。太平興國三年吳越“歸地”後任為權知兩浙諸州軍事,治理吳越國舊土。次年初宋太宗親征北漢,範旻改任三司副使、判行在三司事,負責財政事務。太平興國五年,“坐受人請求擅市竹木入官”4,事與宋太祖次子秦王趙德芳府有某種關係,因而受到宋太宗的嚴懲,被貶為房州(今湖北房縣)司戶,改移唐州(今河南唐河),死於貶所。
第二節王溥魏仁浦王溥王溥(922—982),字齊物,並州祁縣(今屬山西)人。父王祚,後晉時掌三司鹽鐵案,後漢時任三司副使,後周時曆任州刺史、團練使,宋初升州防禦使,乾德二年(964)以左領軍衛上將軍致仕。王溥,後漢乾佑元年(948)舉進士,入仕為秘書郎;同年八月,樞密使郭威奉詔西討河中(今山西永濟西)李守貞、永興(今陝西西安)趙思綰、鳳翔王景崇三鎮叛亂,辟王溥為從事。乾佑三年四月,郭威以樞密使為鄴都留守,王溥任留守判官,已成為郭威心腹。郭威建立後周,廣順元年(951)正月,王溥即改任樞密直學士。次年三月,王溥改任中書舍人,充翰林學士,掌詔誥草擬之權,顯德元年(954)正月,後周太祖郭威病危之際,仍惦記著心腹王溥,有的記載:“太祖將大漸,促召學士草製,以溥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已宣製,太祖曰:吾無恨矣。”1顯德二年四月,後周世宗派兵攻取後蜀秦州、鳳州時,“上謀取秦、鳳,求可將者,(宰相)王溥薦宣徽南院使、鎮安節度使向訓”。後周占領秦、鳳地區後,“百官入賀,帝(世宗)舉酒屬王溥曰:邊功之成,卿擇帥之力也”2。顯德六年六月,與首相範質同時兼參知樞密院事,共掌軍政大權。世宗死,子柴宗訓(恭帝)即位,王溥也是顧命大臣之一。但是,當趙匡胤勢力日益強大準備奪取後周政權之時,“宰相王溥亦陰效誠款”,並獻奉宅園以取悅於趙匡胤1。當趙匡胤指使人謊報遼與北漢聯軍入侵,準備發動兵變時,身為次相且預知趙匡胤陰謀的王溥,實際上促成了首相範質倉卒命趙匡胤率軍北上。所以,趙匡胤兵變返京後,當範質自責時,心裏有鬼的王溥“口2蘇轍:《龍川別誌》卷上。
3《宋史》卷249《範質傳、傳讚》。
4《宋史》卷249《範質傳附範旻傳》,參見《宋史》卷257《王仁贍傳》。1《東都事略》卷18《王溥傳》。
2《資治通鑒》卷292,後周顯德二年四月、九月。
1《五朝名臣言行錄》卷1之3。
禁不能對”。範質、王溥等同被押至殿前司公署時,王溥“降階先拜”2,正是王溥的行為助長了趙匡胤發動兵變的決心。
宋朝建立後,王溥任次相、監修國史,並加“守司空”。建隆二年(961)上《唐會要》100卷,後又上《五代會要》30卷,均傳世。乾德二年(964)正月,王溥與範質等同日罷相,後封祁國公。太平興國七年(982)四月,首相趙普誣陷宋太宗弟趙廷美與末相盧多遜謀反時,王溥附和趙普陷害趙廷美、盧多遜,同年八月病死,終年61歲,諡文獻。孫王克明,鹹平六年(1003)取宋太宗之女鄭國長公主,改名貽永,康定元年(1040)任同知樞密院事、樞密副使,慶曆五年(1045)任樞密使。
魏仁浦魏仁浦(911—969),字道濟,汲縣(今河南衛輝)人。後晉末任樞密院刀筆吏,晉亡隨眾北遷,逃歸,後漢初補舊職,時郭威任樞密使,魏仁浦以幹練聞,升兵房主事,成為郭威心腹。乾佑三年(950)四月,郭威以樞密使任鄴都留守,魏仁浦從行。同年十一月,後漢隱帝密詔李弘義、郭崇殺王殷、郭威,李弘義以密詔告王殷,王殷與李弘義遣使將密詔給郭威,郭威即“召樞密使院吏魏仁浦謀於臥內”,“仁浦曰:公有大功於朝廷,握強兵臨重鎮,以讒見疑,豈可坐而待死”,“教威倒用留守司印”1,重寫詔書,申言隱帝要郭威誅殺諸將校以激怒部屬。後周建立,魏仁浦任樞密副承旨,隨後又升為承旨。後周太祖郭威臨死前,對兵變時建功的魏仁浦特向柴榮囑咐:“魏仁浦勿使離樞密院。”2顯德元年正月,柴榮即位,魏仁浦升任樞密副使。同年三月,世宗親征抗擊北漢,魏仁浦從征,高平之戰,後周軍陣東已潰敗,魏“仁浦勸世宗出陣西殊死戰”,因而擊敗北漢軍3。同年七月,魏仁浦升任樞密使。顯德六年六月,魏仁浦升任宰相,依前充樞密使,“議者以仁浦不由科第,不可為相”。世宗說:“自古用文武才略為輔佐,豈盡由科第邪。”《資治通鑒》稱魏仁浦“雖處權要而能謙謹”,“雖起刀筆吏,致位宰相,時人不以為忝”4。
入宋,魏仁浦仍任宰相(集賢相、末相),但解除所兼樞密使,一再以疾乞免相,不許,乾德二年(964)正月,與首相範質、次相王溥同日罷相,守尚書右仆射。開寶二年(969)趙匡胤親征北漢,魏仁浦從行,以疾回,病死,終年59歲,後諡宣懿。開寶五年,子魏鹹信取宋太宗之女永慶公主。2《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建隆元年正月甲辰。
1《新五代史》卷11《周太祖紀》;《東都事略》卷18《魏仁浦傳》。
2《資治通鑒》卷291,後周顯德元年正月。
3《宋史》卷249《魏仁浦傳》。
4《資治通鑒》卷294,後周顯德六年六月。
第二十五章石守信王審琦韓重贇李繼勳劉廷讓第一節石守信王審琦韓重贇義社十兄弟趙匡胤發動兵變代周建宋的基本力量之一,是以他為首的所謂“太祖義社兄弟”1,也稱為“義社十兄弟”,即趙匡胤、楊光義、石守信、李繼勳、王審琦、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韓重贇、王政忠。何時結成“義社兄弟”,最初以何人為首,均已不詳,其中趙匡胤、石守信、李繼勳、王審琦、韓重贇六人,《宋史》和《東都事略》有紀、傳,他們都是後漢時投入樞密使郭威部下,當時也都是低級軍官,地位大體相當。楊光義、劉慶義、劉守忠、王政忠的情況當亦近似,結成“義社兄弟”的時間可能就在此時。因為到後周世宗初年,各人發展情況已有很大差異,地位也已相當懸殊。此時“義社十兄弟”中地位最高的,不是趙匡胤,而是李繼勳。趙匡胤主要是在世宗後期得到迅速提拔,成為殿前司的正長官。趙匡胤與其義社兄弟的關係,顯然有著親疏遠近的差異,石守信、王審琦、韓重贇三人可能與趙匡胤的關係最為密切,他們參與兵變,成為開國功臣。而楊光義、劉慶義、劉守忠、王政忠,升遷最慢,與趙匡胤的關係也可能較為疏遠。
石守信石守信(928—984),開封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後漢時,隸樞密使郭威帳下。後周廣順初年,升任禁軍親衛都虞候。顯德元年(954),後周抗擊北漢的高平之戰,石守信以功升親衛左第一軍都指揮使;同年師還後,又升任殿前司鐵騎左、右廂都指揮使。顯德三年,從世宗征南唐,石守信任先鋒,參與等地戰役。顯德五年三月,南唐割淮南求和後,石守信以功升鐵騎、控鶴四廂都指揮使,成為殿前司禁軍主力的指揮官。顯德六年三月,後周攻遼,以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候韓通為陸路都部署,已升任殿前都虞候的石守信任陸路副都部署,石守信已成為後周的主要將領之一。同年六月,趙匡胤接替張永德任殿前都點檢時,石守信接替趙匡胤任殿前都指揮使。世宗死,子柴宗訓即位,石守信以義成軍(滑州,今河南滑縣東南)節度使,仍兼任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是以趙匡胤為首的“義社十兄弟”中,繼李繼勳、趙匡胤之後第三個建節的,而且長期與趙匡胤同在殿前司共事,是趙匡胤的部屬、親信,後周末成為趙匡胤的副手,關係最為密切。
顯德七年正月初,趙匡胤指使人謊報軍情,暗中與趙匡胤勾結的次相王溥,促使首相範質倉促派趙匡胤率軍北上,石守信是殿前司留京的最高長官,是趙匡胤事前安排的內應。趙匡胤於當天晚上準備兵變時,派心腹小校郭延贇馳回京城向石守信報告,石守信立即部署“將士環列待旦”1,等待策應趙匡胤兵變部隊回京。由於有石守信等指揮的殿前司禁軍策應,趙匡胤的兵變部隊得以順利進城。
1李攸:《宋朝事實》卷9《勳臣·太祖義社兄弟》。
1《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建隆元年正月癸卯。
宋朝建立,石守信列在六位主要開國元勳(翊戴功臣)之首,升任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並改兼歸德軍(宋州)節度使。建隆元年四月,昭義軍(潞州)節度使李筠反宋,趙匡胤立即派石守信為主帥率前軍進討,並先後於長平(關名,今山西長子南)、澤州(今晉城)南,擊敗李筠軍,趙匡胤親往督戰,攻下澤州,李筠死,澤、潞平,石守信以功加同平章事為使相。同年九月,淮南節度使、原後周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進反,趙匡胤又派石守信為揚州行營都部署、兼知揚州行府事,為南征軍主帥,趙匡胤隨後也親征督戰。十一月,石守信率軍攻占揚州,李重進死,淮南平。建隆二年,石守信升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但命其離京就鎮。同年七月,宋太祖解除宿將兵權,石守信改任天平軍(鄆州,今山東東平)節度使,雖保留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軍職,“其實兵權不在也”2。建隆三年九月,已加同平章事為使相的石守信深知趙匡胤的心意,自己上表解除兵權,即請求免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的名義,專任天平軍節度使。開寶六年(973),石守信的使相銜升為侍中。
宋太宗即位,石守信使相銜升為中書令,石守信自出任天平軍節度使“凡十七年不徙,專事聚斂,積財巨萬”3。太平興國二年(977),罷天平軍節度使改以中書令銜任西京(洛陽)留守。石守信崇奉佛教,在西京建造崇德寺,招募民夫運輸建築材料,“驅迫甚急,而傭直不給,人多苦之”1。太平興國四年,宋太宗親征滅北漢,遂即移軍進攻遼南京幽都府,起用宿將石守信督前軍,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之戰,宋太宗親自督戰,宋軍大敗,宋太宗狼狽逃回。同年八月,宋太宗將戰敗的責任推給諸將,“守中書令、西京留守石守信從征範陽,督前軍失律”,“責授崇信軍節度使兼中書令”2,但不久又進封石守信為衛國公。太平興國七年(982),移為鎮安軍(陳州,今河南淮陽)節度使。太平興國九年(984)六月死,終年57歲,追封威武郡王,諡武烈。
石保興,石守信長子。太平興國四年,宋太宗親征北漢時,任禦寨四麵都巡檢。至道二年(996),任延州(今陝西延安)都巡檢使兼署州事,又升任本路副都部署。真宗時,在與西夏戰爭中立功,後曆任知州。石保興子石元孫,寶元二年(1039),任殿前都虞候鄜延副都部署。康定元年(1040),西夏攻延州,三川口(今延安西)之戰,石元孫戰敗被俘,宋夏議和後放還。石保吉,石守信子,石守信任天平軍節度使時,任衙內都指揮使。開寶五年,取宋太祖之女延慶公主,曆刺史、防禦使、觀察使、節度使,雍熙四年(987),任大名知府兼兵馬都部署。鹹平二年(999),真宗將出巡河北,石保吉任北麵行營先鋒都部署,屯定州(今河北正定),後移屯大名以防遼。景德元年(1004)八月,以武寧軍節度使兼同平章事為使相。次年,改鎮安軍(陳州,今河南淮陽)節度使以使相就鎮。大中祥符二年(1009),妻晉國大長公主病,石保吉回京視公主疾。次年死,諡莊武。
王審琦2《續資治通鑒長編》卷2,建隆二年七月庚午。
3《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8,太平興國二年十一月己亥。
1《宋史》卷250《石守信傳》。
2《續資治通鑒長編》卷20,太平興國四年八月壬子。
王審琦(925—974),字仲寶,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後漢末投樞密使郭威帳下,後周太祖時任殿前司鐵騎指揮使,顯德元年(955)從後周世宗抗擊北漢入侵,以功升鐵騎都虞候,改鐵騎右廂第二軍都指揮使。顯德三年從世宗攻南唐,王審琦攻占舒州(今安徽潛山),以功改任殿前司散員都指揮使。顯德四年三月,在紫金山寨(今鳳台東南)戰役中,王審琦率軍先登,大敗南唐軍,轉殿前司控鶴右廂都指揮使;後在濠州(今鳳陽東北)、楚州(今江蘇淮安)戰役中均立有戰功,顯德五年改任鐵騎右廂都指揮使,一直是石守信的部屬。顯德六年三月,從世宗攻遼。同年六月,世宗子柴宗訓即位後,王審琦任殿前都虞候。
顯德七年正月初,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被趙匡胤稱為“布衣交”
王審琦,與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同被安排在京城作內應。宋朝建立,在六位主要開國元勳中名列第四,升任殿前都指揮使、泰寧軍(兗州,今屬山東)節度使。建隆元年(960)四月,昭義軍節度使李筠反宋,宋太祖親征,王審琦任禦營前洞屋都部署;同年九月,淮南節度使李重進反宋,石守信任揚州行營都部署,王審琦任副都部署兼前軍部署為先鋒。
建隆二年七月,宋太祖收兵權,王審琦罷殿前都指揮使,出為忠正軍(壽州,今安徽鳳台)節度使,在鎮達八年之久,史稱“為政寬簡”。屬縣縣令免除有罪錄事吏的職務,王審琦的幕僚報告縣令事前沒有請示而擅自處理,應該按問其罪。王審琦說:“五代以來,諸侯強橫,令宰不得專縣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維,而部內宰能斥去黠吏,誠可嘉爾,何按之有。”王審琦的思想正符合宋太祖加強皇權的要求。開寶二年(969),宋太祖親征北漢時,王審琦任禦營四麵都巡檢。次年,改為忠武軍(許州,今河南許昌)節度使,但不赴任而留住京城。王審琦本不能飲酒,宋太祖以布衣交共享富貴,每宴強令飲酒,王審琦有時連飲十杯,開寶六年(973),又加同平章事銜為使相,終於“暴疾,不能語”1,次年死,終年50歲,追封琅琊郡王。
王審琦長子王承衍,開寶三年娶宋太祖長女昭慶公主(魏國大長公主)。王承衍曾孫王師約(原名孝莊),治平三年(1066)娶宋英宗長女徐國公主(魏、楚國大長公主)。王師約子王殖,紹聖四年(1097)娶宋神宗四女惠國公主(潭國長公主)2。
韓重贇韓重贇(?—974),磁州武安(今屬河北)人。後漢末隸樞密使郭威麾下,後周世宗顯德元年(954)與後漢的“高平之戰”,以功升任殿前司鐵騎指揮使。後周末,升任殿前司控鶴軍都指揮使。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時,韓重贇參與兵變,“以翊戴功”升為侍衛親軍司馬軍主力龍捷左廂都指揮使。建隆元年(960)五月,從征潞州李筠,以功代張光翰任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領寧江軍(夔州,時為後蜀轄區,今重慶奉節)節度使。同年九月,從征淮南,任淮南行營馬步軍都虞候。建1《宋史》卷250《王審琦傳》。
2《東都事略》卷19《王審琦傳》附《王承衍傳》;《宋史》卷248《公主傳》作康國公主下嫁王遇,遇或為殖改名,或為誤字。
隆二年(961)七月,宋太祖收兵權,殿前都指揮使王審琦罷軍職出為忠正軍節度使,韓重贇繼任殿前都指揮使、改領義成軍(滑州,今河南滑縣東南)節度使,時殿前都點檢、副都點檢都已廢罷,韓重贇遂成為殿前司正長官。建隆三年正月,宋太祖擴建皇城東北部,並按洛陽宮殿圖修建宮殿,由韓重贇督建。乾德四年(966)八月,黃河決口於滑州,韓重贇督軍士民夫修河堤。韓重贇屢負重任,為他人所妒忌,乾德五年(967)初,有人“譖(韓)重贇私取親兵為腹心”。趙匡胤大怒,也不查證就要殺韓重贇,因為趙匡胤正是這樣而發展勢力,終於奪取後周政權的。趙普諫說:“親兵(指殿前司禁軍),陛下必不自將,須擇人付之。若重贇以讒誅,即人人懼罪,誰複為陛下將親兵者。”趙匡胤雖然不殺韓重贇,但隨即於同年二月解除他的軍職,出為彰德軍(相州,今河南安陽)節度使1。開寶二年(969),宋太祖親征北漢,韓重贇任為北麵都部署。開寶七年(974)死,子韓崇訓、韓崇業。
韓崇訓(955—1010),太平興國四年(979)宋太宗平北漢,韓崇訓從征,後以貝(今河北清河西)、冀(今冀縣)都巡檢權知麟州(今陝西神木北)。雍熙四年(987),夏州(今內蒙古烏審旗南)知州安守忠戰敗於王亭鎮(夏州西北),黨項李繼遷追擊至夏州城下,韓崇訓領兵赴援,李繼遷戰敗退兵,韓崇訓改任夏州監軍。不久被調離西北,鹹平元年(998)又被調赴西北任石州(今陝西橫山北)知州,次年改任鄜州(今富縣)知州,多次擊敗李繼遷的進攻。鹹平四年六月,遼軍入侵河北,王顯任都部署,韓崇訓調任行營鈐轄,從此參與抗遼戰爭。鹹平六年,升為樞密都承旨。景德三年(1006),韓崇訓升為檢校太傅、簽署樞密院事成為樞密院次長官,次年八月以患眼疾懇辭而免職。
韓崇業,太平興國六年(981),娶秦王趙廷美女雲陽公主。次年,趙廷美被首相趙普陷害,降為涪陵縣公,房州(今湖北房縣)居住,韓崇業也被貶往房州。雍熙元年(984)趙廷美死後,才又複出任職。
第二節李繼勳劉廷讓(附楊光義、劉慶義、劉守忠、王政忠)
李繼勳李繼勳(916—977),大名元城(今河北大名東)人。後漢末,樞密使郭威鎮鄴都時,李繼勳投入郭威部下。後周初已任殿前司散員都指揮使。顯德元年(955)三月,參加“高平之戰”,以功升殿前都虞候,不久,改任虎捷右廂都指揮使,領永州(今湖南零陵,時在湖南割據政權境內)防禦使,趙匡胤才繼任殿前都虞候。同年十月,升任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領昭武軍(利州,今四川廣元,時在後蜀境內)節度使。趙匡胤才繼李繼勳之後領永州防禦使。李繼勳在“義社十兄弟”中不僅最年長,而且升遷速度最快,是第一個升任殿前司副長官殿前都虞候、第一個升為節度使的。“義社十兄弟”結社時也有可能原是以他為首。但當顯德三年六月,李繼勳在攻打南唐壽州(今安徽鳳台)的戰役中,因“怠於守禦”,以致南唐守軍“出城來攻”,“破柵而入”,後周軍攻城之具並為所焚,“將士死者數百人”,影響後周軍的1《宋史》卷250《韓重琦傳》。原作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步”字衍。士氣,“軍無固誌,諸將議欲退軍”1。但“世宗以繼勳武臣,不之責也”2,所以並沒有重責李繼勳,隻是免去其軍職,出為河陽三城(孟州,今河南孟縣南)節度使,而從昭武軍節度使改為河陽三城節度使,不是降而是升,所以“議者以為失責帥之義”3,次年七月才免去其節度使而責為右武衛大將軍,而趙匡胤隻在此前二月才正式升為節度使,李繼勳此後的名位雖降在趙匡胤之下,但仍高於石守信。李繼勳以後屢建戰功,官銜也不斷升遷,顯德六年世宗攻遼時,李繼勳任戰棹左廂都部署,已成為水路都部署趙匡胤的部屬。顯德六年七月,李繼勳又升為安(邢州)節度使。
趙匡胤代周建宋時,李繼勳正在安節度使任上,沒有參與兵變活動,不屬於開國元勳。建隆元年(960)六月,趙匡胤平定潞州劉筠,李繼勳朝見趙匡胤於潞州行營,即被移為昭義軍節度使以鎮守新平定的潞州地區,後在進攻北漢邊境及抗擊北漢中屢建功勳,乾德五年(967)加同平章事為使相。開寶元年(968)八月,以李繼勳為河東行營前軍都部署、黨進為副都部署、曹彬為監軍,指揮宋軍攻入北漢。北漢隨即派侍衛都虞候劉繼業(即楊業)等率軍扼守團柏穀(今山西太穀西南),樞密使馬峰監其軍;並向遼求援,北漢馬峰率軍南過洞過河(今瀟河,在今榆次南),與宋李繼勳的先鋒部署何繼筠軍相遇,宋軍大獲全勝,斬首2000,獲馬500匹,擒北漢將張環、石斌,奪汾河橋,直抵北漢都城太原城下,李繼勳率宋軍圍攻太原。遼穆宗已命西南麵都統、南院大王耶律撻烈救援北漢,遼軍經雁門(今山西代縣)南下,李繼勳率軍退回宋境。
次年二月,宋太祖又派曹彬、黨進各率部先攻北漢,仍以李繼勳為河東行營前軍都部署,趙匡胤隨後親征督戰。北漢派劉繼業、馮進琦仍屯團柏穀以抗宋軍,派陳廷山率數百騎進行偵察,正遇李繼勳所部前軍,陳廷山即率部投降,劉繼業等退回太原後即被罷軍職。李繼勳率部再次進抵太原城下,遼賀北漢劉繼元即位的使臣韓知璠(一作範)也於此時到達太原,並協助北漢守衛太原,隨即又向遼求援。趙匡胤在得知李繼勳等已兵抵太原,遂從潞州到達太原城下,並下令征集附近民夫,築連城圍攻太原,又接受陳承昭建議,在汾河上築壩蓄水準備以水灌城。李繼勳率宋軍主力於太原城南,黨進、趙讚、曹彬分率所部於城東、西、北三麵,圍攻太原。四月,遼分兵兩路南下救援北漢,西路軍經石嶺關(今忻州南)南下,東路遼軍經定州西境進援太原,都分別為宋軍擊敗。五月,宋軍又引汾河水灌太原城,但北漢仍堅守不降,進入閏五月,夏雨連綿,宋軍多病,遼再派援軍前來。趙匡胤在采納李光讚建議“屯兵上黨,使夏取其麥,秋取其禾”;薛化光建議的“起其部內(北漢)人戶”遷於宋境內,以削弱北漢經濟及人力的政策後退兵1。李繼勳於次年移鎮天雄軍節度使。宋太宗即位後,李繼勳的使相銜升為侍中。太平興國二年(977),李繼勳以病回洛陽治病,以太子太師致仕,同年死,終年62歲,追封隴西郡王,諡莊武。
劉廷讓(光義)
1《舊五代史》卷116《後周世宗紀》三。
2《舊五代史》卷128《王敏傳》。
3《宋史》卷254《李繼勳傳》。
1《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0,開寶二年閏五月壬子、庚申。
劉廷讓(929—987),本名光義,宋太宗即位後賜名廷讓。祖籍涿州範陽(今河北涿州),曾祖劉仁恭,唐盧龍軍(幽州,今北京)節度使,唐末割據者;祖劉守文,為唐橫海軍(滄州,今河北滄州東南)節度使,為弟劉守光所殺,父劉延進攜家避難南逃。後漢樞密使郭威鎮守鄴都時,劉光義(一作毅)入麾下,後周太祖時,任至侍衛司龍捷右廂都指揮使。
宋建隆元年(960)三月,從征潞州李筠時任行營先鋒使。次年升任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領寧江軍(夔州,時為後蜀轄區)節度使。乾德二年(964)四月,率軍赴潞州守邊以防北漢侵擾。同年十一月,宋軍進攻後蜀,王全斌任西川行營前軍兵馬都部署率主力從陝西南下;劉光義任副都部署與都監曹彬率步騎2萬,自歸州(今湖北興山南)沿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