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初,特殊通道意外被發現。(.)


    從1971年初開始,交趾叛軍不得不將路線進行大規模調整。


    此時,每位運輸工用改裝的自行車,運送大約200公斤作戰物資前行,先後有100萬餘人參加了運輸工作。


    1971年年中,根據交趾作戰的需要,交趾叛軍使用蘇聯的機械,對特殊通道進行擴建,使其可以行駛卡車,以提高作戰物資運送的速度和數量。


    新的特殊通道還秘密建造了地下兵營、倉庫、車間和油庫等設施。


    鮮為人知的是,這條胡誌明小道的真正指揮所就在文格斯戰略地道裏。


    南華聯邦的總參謀部發現了曲徑通幽的胡誌明小道後,十分惱火,當年8月,南華聯邦的偵察機開始對特殊通道的老撾段進行空中偵察。


    當年10月14日,南華聯邦戰機獨自對老撾境內的特殊通道展開襲擊,企圖攔腰炸斷胡誌明小道運輸線。


    1972年4月,南華聯邦的戰機開始發動經常性的空襲,幾乎每天都有南華戰機飛往老撾進行轟炸。


    此後,又發現了文格斯秘密地道是胡誌明小道的指揮所,於是頻頻轟炸,隻是一直沒有任何結果。


    為了不引起外交上的麻煩,南華聯邦的戰機飛到老撾境內襲擊的行動並沒有對外宣布。


    南華聯邦的飛行員也熟知這一不成文的規定:飛機在老撾上空被擊落,飛行員因此死亡或被俘,家屬得到的消息隻能是--他在東南亞執行任務失蹤。


    1972年5月,南華聯邦陸軍特種部隊指揮官孫二虎上將率領的代號--非常規戰老撾雇傭軍前往老撾。


    這些分成很多小組的南華聯邦特種部隊以一個小隊為一組,名義上叫學習觀察組,實際上是專門破壞胡誌明小道的。


    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裏,這些小組執行了數百次秘密任務。一旦他們確定目標,就立即呼叫南華聯邦停留在西哈努克港的航母戰機進行空中襲擊。[]


    華夏聯邦方麵發現交趾叛軍部隊仍在通過特殊通道源源不斷地向交趾省輸送兵力和作戰物資後,極為恐慌。


    時任南華聯邦國防部長的盛建武曾明確表示,要設法阻止交趾叛軍部隊向交趾方麵滲透,華夏聯邦也是華人國家。


    1972年8月,南華聯邦艦載機開始猛烈空襲老撾各處交趾叛軍部隊。


    與此同時,南華聯邦空軍的重型轟炸機對胡誌明小道老撾段展開絞殺戰,這就是代號-鋼虎的轟炸行動。


    當年9月3日,南華聯邦空軍利用在泰國的基地首次出動一個中隊的a-11新型攻擊機,對老撾路段實施轟炸。


    隨後,南華聯邦空軍其他戰機投入空襲作戰,包括f-11、f-20戰鬥機轟炸機和b-11重型轟炸機。


    這是當年9月,可攜帶近30噸炸彈的b-11重型轟炸機首次轟炸胡誌明小道老撾路段。


    麵對瘋狂的空襲,胡誌明小道的運輸卡車不得不選擇夜間行駛,駕駛員都比較熟悉路況,夜間行車不用開燈。


    當卡車不得不在白天行駛時,就會塗上綠漆或蓋上樹枝進行偽裝。


    據不完全統計,從1972年到1973年,南華空軍出動戰機1.8萬多架次空襲胡誌明小道,造成交趾叛軍部隊的大量車輛毀壞。


    交趾叛軍部隊也英勇反擊,使用新式蘇製導彈和高射炮先後擊落了32架南華戰機。


    1973年10月,戰役第一階段結束,行動停止,但文格斯地道係統安然無恙。


    對老撾的轟炸通常被說成是南華聯邦政府又一次對中立國家發動的侵害。


    而事實是這樣的:一個係統的轟炸胡誌明小道的行動,是為了掐斷在那裏通過老撾的領土將大部分的補給品運往交趾省。


    除了有26萬名交趾叛軍部隊駐紮之外,這裏大部分都是人跡罕至之地。


    在那個時期,這些攻擊是由南華聯邦特殊作戰部隊的指揮官指揮的。


    除非不同指揮部之間發生衝突,南華聯邦總參謀部並不會去要求特殊作戰部隊選擇攻擊目標。


    在南華聯邦軍事係統中這種情況非常常見--各戰區指揮官更願意自作主張,而不是挑起上級權力機構的介入。


    1974年2月12日,令人擔心已久的交趾叛軍大規模攻勢終於在老撾查爾平原發動。


    第二天,梭發那-富馬親王正式要求南華聯邦空軍派出b-11重型轟炸機進行轟炸--這是他幾次提出要求的第一次。


    2月16日,交趾叛軍和巴特寮部隊已將老撾政府軍隊逐出了控製查爾平原的大部分高地。


    當天下午,南華聯邦姚水光總統召集所有內閣成員在內召開了會議。


    得出的結論是--如果敵人越過芒綏,總統就授權b-11重型轟炸機進行戰略轟炸行動,這個地方是1971年夏天老撾政府軍發動攻勢前老撾人民黨入侵最深的地點。


    姚水光總統對此表示同意。


    不到24小時,交趾叛軍就越過了芒綏。


    2月17日-18日晚,一個大隊的b-11重型轟炸機對叛軍進行了轟炸。


    這是因為交趾叛軍在老撾發動了一次強大攻勢,南華聯邦內部進行了長達一個月的討論,加上老撾前線接近陷落,才使姚水光總統發動了b-11進行大規模的轟炸。


    但是b-11的這次大型轟炸行動足以在南華聯邦國內引起軒然大波了。


    第二天,也就是2月19日,《紀事報》報道,一個大隊的b-11重型轟炸機已經從蘇門答臘軍區轉場攻擊老撾北方的交趾叛軍和巴特寮的部隊。


    主要反對黨議員蔣誌明和王守誌對南華聯邦飛機和飛行員卷入老撾局勢表示哀歎,卻隻字不提交趾叛軍的攻勢。


    受某在野政黨支持的議員劉救國也沒有提及交趾叛軍還在繼續進攻,卻攻擊聯邦政府在2月21日使戰爭升級成東南亞整個地區的戰爭。


    當時還有報道說,身著平民服裝的南華聯邦武裝人員正在支援老撾政府指揮部。


    2月25日,兩個最大的在野黨27名議員攻擊聯邦政府對他們所謂--聯邦在東南亞越陷越深的情況知情不報。


    當天,議員蔣誌明和王守誌還要求公布1968年10月份他們在議院軍事小組委員會上聽取的有關聯邦軍隊卷入狀況的秘密證詞。


    2月27日,在野黨控製的《實時報道報》也對使用b-11的行為表現出很不熱心的支持,還警告說要反對進一步使東南亞的戰爭升級。


    3月2日《新新日報》也登出一篇言辭激烈的社論,標題為《老撾,老一套的偽裝把戲》。


    議院和新聞媒體為弄清老撾問題的真相而展開了數月的運動,此時已經達到了高潮。


    問題不在於獲得事實真相--事實已是眾所周知--而是誘導聯邦政府公開證實這些事實。


    其實,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調查和秘密聽證會基本上已經掌握了所有的情況,新聞媒體也了解得差不多,他們已經給公眾提供了相當正確的報道。


    對聯邦政府而言,問題在於正式承認在老撾的行動將會在多大程度上有悖於民主討論的部分,從而使在野黨有理由進一步加緊在政治上的攻擊,並在國內煽起更加激烈的爭論以爭取民眾支持。


    南華聯邦政府在老撾問題上所扮演的角色,一直在三黨共同統治的聯邦政府裏諱莫如深,因為作為總統的人都想將此控製在一定限度內。


    如果公開說明這個限度,就像公開說明卷入的程度一樣,都會危害這個戰略決策。


    當時的執政黨中華複興黨受到壓力,如果把兩方麵的情況都公之於眾。


    以批評者的觀點來看,這個問題的提出對責難中華複興黨在東南亞的整個事業來說是有利的。


    如果老撾陷落導致交趾的更大規模戰鬥,一些人甚至會認為是一種漁翁得利,他們要求得到的不是事實,而是彈藥。


    這在遞交給姚水光總統的一份備忘錄中說明了這個問題:


    在老撾,真正的問題緊密聯係著交趾問題:


    隻要交趾叛軍願意償付破壞協議所付出的政治和心理上的代價,他們毫無疑問能在他們樂意的任何時候卷入老撾。


    如果交趾的戰火蔓延到老撾,我們關於東南亞的整個戰略部署就會受到破壞。


    事實上,如果交趾叛軍在老撾的軍事行動取得勝利,使梭發那-富馬親王相信他必須屈從於交趾叛軍的影響才能繼續存活,我們可以預料他會拒絕允許我們繼續轟炸胡誌明小道,這樣一來我們在交趾的軍事行動將遭受災難性打擊。


    --這才是基本的考慮,其他一切都是胡言亂語。


    交趾叛軍的攻勢很快使我國政府麵對新的決定,他們的部隊已挺進龍鎮地區,這是通往老撾首都萬象的最後一個要塞。


    他們的行動也威脅到王寶的指揮總部,王寶是領導苗族抗擊老撾人民黨統治的一名部落男子。


    另外,向湄公河進軍已經迫在眉睫,因此泰國表示:如果老撾政府提出要求,他們可以派出誌願者前往龍鎮。


    當收到老撾和泰國兩國政府的正式請求後,姚水光總統推翻了各部門的意見。


    他認定拒絕這個建議會使泰國懷疑我們承擔的保衛泰國的義務,還可能使梭發那-富馬親王更加驚惶失措。


    3月27日,老撾政府軍發起了反攻,這次反攻得到了泰國誌願者的支援,泰國的幹預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3月31日,老撾政府部隊奪回了龍鎮附近的桑通,桑通機場也很快恢複使用,南華聯邦的運輸機開始運輸補給品。


    交趾叛軍部隊第二天就從龍鎮地區後撤了。


    因此,老撾危機到年底逐漸得到平息,老撾北方的政治和軍事平衡得以保持。


    然而這隻是為鄰國柬埔寨後來爆發更大程度的危機奏響了序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字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泰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泰夢並收藏黑字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