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這是來自南華陸軍士兵的日記,它真實地反映了非洲南部戰爭艱苦的高原山地叢林戰。
就在我們上山快要接近1342高地時,聽到在我們頭頂上有敵軍說話的聲音和鐵器的撞擊聲,根據發聲判斷,很可能是迫擊炮的聲音,敵軍是否在1342高地構築炮陣地?我們不得而知,也不在我們偵察掌握之中,隻有上去才能知道。
這裏灌木叢生根本就沒有路,很多路程要靠工兵一點一點的開路才能通行,要上就得工兵開路,開路引起的聲響,在這原始森林中無異於給敵軍通風報信,情況不明,地形不熟,短兵相接,我們所處的形勢不言而喻。
此時已下午16時多,為確保作戰行動計劃的順利進行,不驚動敵軍,我們留下了八個人準備天黑後再對1342高地進行一番偵察,其餘人員全部撤回後方陣地。
原始森林裏的黑夜來的特別的快,天剛一抹黑,我們就向1342高地秘密前進,一百多米的距離等我們上到高地天就已經完全黑了下來,高地上的敵軍已返回了營房,一條蜿蜒的小道通向敵軍連隊的營房,這個位置距敵軍營房隻有幾百米的距離。
我們八個人分兩組,一組三人負責警戒,其餘人員對四周展開搜索偵察,我們負責警戒的三人,一人負責警戒通向敵軍營房的小道,一人負責通向山下越方村莊小道的警戒,一人負責我們上來的方向警戒,防止敵軍從背後偷襲我們。
我負責通向村莊通道的警戒,雖然夜色已濃,但在警戒位置仍隱約可見山下村莊升起的炊煙和村邊放牛的牧童,並時不時傳來當地人對話的聲音,他們有誰能想到,兩天後這裏將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搜索組剛出去一會兒天就黑的伸手不見五指,我們與搜索組也失去了聯絡。
我們三人就在十幾平米的山頂成三角狀背對背,手持衝鋒槍各自警戒一方,前出就有可能遭遇戰鬥,所以子彈也是按戰鬥基數足額攜帶,一旦有情況,我們也可以進行有效阻擊。
不過有一點是很明確的,一旦打起來,根本不可能有後援,我們隻能是孤軍奮戰,因為我們既是前出偵察觀察所位置的,也是開辟通道的,沒有我們帶路,後麵的人員是根本就上不來。
在這裏氣溫雖然還在零上,但空氣濕度很大,我們前出時都穿的單衣,夜晚在森林裏潮濕的空氣加上氣溫下降隻冷的我們渾身發抖。
整整一夜我們誰也沒有說話,也不敢有絲毫的響動,但森林裏不停的傳出有走動的聲音和各種動物發出的叫聲,我們隻能高度戒備,防止遭到襲擊。
到了10日淩晨,天剛蒙蒙亮,我就聽到我的背後有響動,回頭一看,在我們昨天來時通過的峭壁爬上來另一組搜索偵察的人員。
問他們昨晚到那裏去了,領隊的餘參謀說剛出去一會兒因天黑就辯不清方向了,找不到回來的路,也無法開展搜索,隻好就地等待天亮。
天亮後就繞到我們後麵上來了,而且昨晚他們離我們很近,如果簡單喊一聲都可以聽到,誰也沒有敢發出喊聲,我們離敵軍太近了。
匯合後,我們八人按開辟的通道原路撤回,工兵在通道中布上地雷,回撤到半途遇到昨天先下來的我們指揮班的戰士和其他要上觀察所的官兵,我們班的戰士李玉明上來時給我帶來了絨衣絨褲,昨晚要有就好了,也免得我們整個一晚都抱著冰涼的衝鋒槍哆嗦。
同時上來的還有三連的82mm迫擊炮班,炮兵班的任務是戰鬥打響後第一時間摧毀敵軍的營房、碉堡、高射機槍陣地等重點目標,使敵軍沒有反擊的機會。
到1342高地執行任務的所有戰鬥人員到達後,我們在隱蔽地帶等到天黑,由工兵啟除通道上布的地雷後,我們帶領大批戰鬥人員直接進入了1342高地觀察指揮所,也是我們的主陣地。
因為打擊摧毀敵軍重點目標的重火力全在觀察指揮所周圍,有82mm迫擊炮、火箭筒、狙擊手,我們獨立偵察排的作戰分隊也在指揮所周圍,隻有迫擊炮陣地在相對的後方。
同時,在山腳下旅的牽引火炮營布了一個重型火炮陣地,延伸打擊敵軍駐地,保障山上的部隊執行作戰任務,參加這次戰鬥的還有一個保障排,幫助搬運彈藥和傷員,當然,在潛伏進入陣地時他們是不能去的,但戰鬥一打響,他們很快就到了位置。
我們一百多人的作戰隊伍就這樣在夜幕的掩護下,悄悄地進入了陣地,距離敵軍的營房、碉堡、工事300餘米,全在迫擊炮和火箭筒的有效射程之內,所有執行任務的人員臉麵全都塗了迷彩。
11日,我們給上來的重火力分配打擊目標,黃永強他們班的目標是敵軍營房,測定敵軍陣地的數據,計算出射擊諸元,下達給後方的炮陣地。
我們就是炮兵的眼睛,炮兵打的準不準,全靠我們獨立偵察排的數據,也就是射擊諸元,這一切都是在敵人眼皮底下完成的。
為測數據,我和邵巨林兩次爬上大樹,定位敵人目標,精確計算出了射擊諸元,如果敵軍這時發現我們,一顆子彈就可以把我們解決了,幸好安全。
我們倒是目睹了敵軍在營區和工事裏的進進出出,還有一個女的,到現在也不知道她是敵軍家屬還是女兵,也無從考證了,就這樣我們一百多人在敵軍的眼皮底下一直潛伏到12日淩晨,敵軍沒有絲毫察覺。
12日早晨8時,隨著後方重型火炮發射聲響和炮彈從我們頭頂飛過時穿破空氣的嘶鳴聲,我們的戰鬥打響了,我通過電台向迫擊炮陣地下達了炮擊指令。
頓時,炮聲,槍聲,電台的呼叫聲,人喊叫的聲音瞬間打破了清晨的寂靜,震耳欲聾,我通過電台不斷給炮陣地修正偏差量。
抬頭望望天空,炮火的硝煙遮天閉日,剛剛升起一竿多高的太陽被硝煙籠罩的好像一隻血色圓盤掛在天空若隱若現,失去了應有的光芒。
指揮官要求重火力必須首發命中,摧毀目標,這時我聽到臨時指揮部有人發怒在喊,4號目標怎麽搞的,還沒打掉?我一驚,回頭一看,是敵軍營房,並且看到有敵軍穿著短褲正從營房往旁邊的碉堡入口跑,那不是黃永強的目標嗎?正在疑惑間,就看到營房騰起一股火光,簡易搭建的營房瞬時被大火吞噬。
原來我們的火箭筒用的都是破甲彈,是打坦克和堅硬目標的,遇到軟目標根本就不能觸發炮彈引信,黃永強他們的首發是精確命中了目標的中心,但炮彈穿過營房在後邊山坡爆炸,沒有摧毀目標,第二發就瞄準營房根基射擊,一舉摧毀目標。
我們不得不佩服南非軍人的快速反應能力,就在我們如此突然打擊下,敵軍的高射機槍陣地和60mm迫擊炮還進行了反擊,不過很快就被我們打的沒了蹤影。
三連有人受傷,保障排不知什麽時候也到了我們的後邊,開始運送傷員,指揮部命令留下一個班阻擊敵軍,其他人員迅速後撤,在我們後撤的通道途中樹木和倒伏的朽木上到處可以看到密布的彈孔,這就是敵軍火力控製下的暴露路段,如果不是我們有效打擊了敵軍,摧毀敵軍的重要工事,壓的敵軍抬不起頭,我們回撤無路!
我從前方指揮所一下來,就看不到我們火炮炸點的覆蓋區域,火炮隻能盲打,我與三連的參謀通過電台聯絡,他告訴我彈群現在落點和希望的彈群覆蓋區域,我再通過數據換算得出修正量下達給炮陣地,我們撤到炮陣地後仍然采用這種方式指揮炮擊,一直到偵察分隊開始回撤。
前方失去了眼睛,我就憑經驗和估算給炮陣地下達修正射擊口令進行盲打,以繼續壓製敵軍,戰鬥從早晨到中午持續了有四個多小時,共發射各類炮彈5000餘發。
在我回到炮陣地時,我就驚訝的發現,所有的炮筒都是黑紅色,已經失去了本來的軍綠色,他們告訴我因為在需要彈群覆蓋目標,急速射擊時不停的打,炮筒全打紅了,有的炮彈在炮膛內還沒有落到底接觸底火,炮膛已將裝藥引燃,炮彈就已經打出去了,這就是為什麽有的炮彈就打在陣地前不足一公裏地方的原因。
到偵察分隊全部撤出了前方陣地回到我方陣地,我們接到命令停止炮擊,撤出炮陣地返回駐地。
這次戰鬥結束後,通過電台監聽敵軍傷亡共計200餘人,1342高地對麵的敵軍營房、工事被徹底摧毀。
我們執行作戰任務的人員中一名年輕的偵察兵壯烈犧牲,他的名字叫--姚風雨,讓我們大家永遠地記住他,時候我才知道,他的爺爺就是原來的聯情局局長,黑字元老姚水明。
就在我們上山快要接近1342高地時,聽到在我們頭頂上有敵軍說話的聲音和鐵器的撞擊聲,根據發聲判斷,很可能是迫擊炮的聲音,敵軍是否在1342高地構築炮陣地?我們不得而知,也不在我們偵察掌握之中,隻有上去才能知道。
這裏灌木叢生根本就沒有路,很多路程要靠工兵一點一點的開路才能通行,要上就得工兵開路,開路引起的聲響,在這原始森林中無異於給敵軍通風報信,情況不明,地形不熟,短兵相接,我們所處的形勢不言而喻。
此時已下午16時多,為確保作戰行動計劃的順利進行,不驚動敵軍,我們留下了八個人準備天黑後再對1342高地進行一番偵察,其餘人員全部撤回後方陣地。
原始森林裏的黑夜來的特別的快,天剛一抹黑,我們就向1342高地秘密前進,一百多米的距離等我們上到高地天就已經完全黑了下來,高地上的敵軍已返回了營房,一條蜿蜒的小道通向敵軍連隊的營房,這個位置距敵軍營房隻有幾百米的距離。
我們八個人分兩組,一組三人負責警戒,其餘人員對四周展開搜索偵察,我們負責警戒的三人,一人負責警戒通向敵軍營房的小道,一人負責通向山下越方村莊小道的警戒,一人負責我們上來的方向警戒,防止敵軍從背後偷襲我們。
我負責通向村莊通道的警戒,雖然夜色已濃,但在警戒位置仍隱約可見山下村莊升起的炊煙和村邊放牛的牧童,並時不時傳來當地人對話的聲音,他們有誰能想到,兩天後這裏將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搜索組剛出去一會兒天就黑的伸手不見五指,我們與搜索組也失去了聯絡。
我們三人就在十幾平米的山頂成三角狀背對背,手持衝鋒槍各自警戒一方,前出就有可能遭遇戰鬥,所以子彈也是按戰鬥基數足額攜帶,一旦有情況,我們也可以進行有效阻擊。
不過有一點是很明確的,一旦打起來,根本不可能有後援,我們隻能是孤軍奮戰,因為我們既是前出偵察觀察所位置的,也是開辟通道的,沒有我們帶路,後麵的人員是根本就上不來。
在這裏氣溫雖然還在零上,但空氣濕度很大,我們前出時都穿的單衣,夜晚在森林裏潮濕的空氣加上氣溫下降隻冷的我們渾身發抖。
整整一夜我們誰也沒有說話,也不敢有絲毫的響動,但森林裏不停的傳出有走動的聲音和各種動物發出的叫聲,我們隻能高度戒備,防止遭到襲擊。
到了10日淩晨,天剛蒙蒙亮,我就聽到我的背後有響動,回頭一看,在我們昨天來時通過的峭壁爬上來另一組搜索偵察的人員。
問他們昨晚到那裏去了,領隊的餘參謀說剛出去一會兒因天黑就辯不清方向了,找不到回來的路,也無法開展搜索,隻好就地等待天亮。
天亮後就繞到我們後麵上來了,而且昨晚他們離我們很近,如果簡單喊一聲都可以聽到,誰也沒有敢發出喊聲,我們離敵軍太近了。
匯合後,我們八人按開辟的通道原路撤回,工兵在通道中布上地雷,回撤到半途遇到昨天先下來的我們指揮班的戰士和其他要上觀察所的官兵,我們班的戰士李玉明上來時給我帶來了絨衣絨褲,昨晚要有就好了,也免得我們整個一晚都抱著冰涼的衝鋒槍哆嗦。
同時上來的還有三連的82mm迫擊炮班,炮兵班的任務是戰鬥打響後第一時間摧毀敵軍的營房、碉堡、高射機槍陣地等重點目標,使敵軍沒有反擊的機會。
到1342高地執行任務的所有戰鬥人員到達後,我們在隱蔽地帶等到天黑,由工兵啟除通道上布的地雷後,我們帶領大批戰鬥人員直接進入了1342高地觀察指揮所,也是我們的主陣地。
因為打擊摧毀敵軍重點目標的重火力全在觀察指揮所周圍,有82mm迫擊炮、火箭筒、狙擊手,我們獨立偵察排的作戰分隊也在指揮所周圍,隻有迫擊炮陣地在相對的後方。
同時,在山腳下旅的牽引火炮營布了一個重型火炮陣地,延伸打擊敵軍駐地,保障山上的部隊執行作戰任務,參加這次戰鬥的還有一個保障排,幫助搬運彈藥和傷員,當然,在潛伏進入陣地時他們是不能去的,但戰鬥一打響,他們很快就到了位置。
我們一百多人的作戰隊伍就這樣在夜幕的掩護下,悄悄地進入了陣地,距離敵軍的營房、碉堡、工事300餘米,全在迫擊炮和火箭筒的有效射程之內,所有執行任務的人員臉麵全都塗了迷彩。
11日,我們給上來的重火力分配打擊目標,黃永強他們班的目標是敵軍營房,測定敵軍陣地的數據,計算出射擊諸元,下達給後方的炮陣地。
我們就是炮兵的眼睛,炮兵打的準不準,全靠我們獨立偵察排的數據,也就是射擊諸元,這一切都是在敵人眼皮底下完成的。
為測數據,我和邵巨林兩次爬上大樹,定位敵人目標,精確計算出了射擊諸元,如果敵軍這時發現我們,一顆子彈就可以把我們解決了,幸好安全。
我們倒是目睹了敵軍在營區和工事裏的進進出出,還有一個女的,到現在也不知道她是敵軍家屬還是女兵,也無從考證了,就這樣我們一百多人在敵軍的眼皮底下一直潛伏到12日淩晨,敵軍沒有絲毫察覺。
12日早晨8時,隨著後方重型火炮發射聲響和炮彈從我們頭頂飛過時穿破空氣的嘶鳴聲,我們的戰鬥打響了,我通過電台向迫擊炮陣地下達了炮擊指令。
頓時,炮聲,槍聲,電台的呼叫聲,人喊叫的聲音瞬間打破了清晨的寂靜,震耳欲聾,我通過電台不斷給炮陣地修正偏差量。
抬頭望望天空,炮火的硝煙遮天閉日,剛剛升起一竿多高的太陽被硝煙籠罩的好像一隻血色圓盤掛在天空若隱若現,失去了應有的光芒。
指揮官要求重火力必須首發命中,摧毀目標,這時我聽到臨時指揮部有人發怒在喊,4號目標怎麽搞的,還沒打掉?我一驚,回頭一看,是敵軍營房,並且看到有敵軍穿著短褲正從營房往旁邊的碉堡入口跑,那不是黃永強的目標嗎?正在疑惑間,就看到營房騰起一股火光,簡易搭建的營房瞬時被大火吞噬。
原來我們的火箭筒用的都是破甲彈,是打坦克和堅硬目標的,遇到軟目標根本就不能觸發炮彈引信,黃永強他們的首發是精確命中了目標的中心,但炮彈穿過營房在後邊山坡爆炸,沒有摧毀目標,第二發就瞄準營房根基射擊,一舉摧毀目標。
我們不得不佩服南非軍人的快速反應能力,就在我們如此突然打擊下,敵軍的高射機槍陣地和60mm迫擊炮還進行了反擊,不過很快就被我們打的沒了蹤影。
三連有人受傷,保障排不知什麽時候也到了我們的後邊,開始運送傷員,指揮部命令留下一個班阻擊敵軍,其他人員迅速後撤,在我們後撤的通道途中樹木和倒伏的朽木上到處可以看到密布的彈孔,這就是敵軍火力控製下的暴露路段,如果不是我們有效打擊了敵軍,摧毀敵軍的重要工事,壓的敵軍抬不起頭,我們回撤無路!
我從前方指揮所一下來,就看不到我們火炮炸點的覆蓋區域,火炮隻能盲打,我與三連的參謀通過電台聯絡,他告訴我彈群現在落點和希望的彈群覆蓋區域,我再通過數據換算得出修正量下達給炮陣地,我們撤到炮陣地後仍然采用這種方式指揮炮擊,一直到偵察分隊開始回撤。
前方失去了眼睛,我就憑經驗和估算給炮陣地下達修正射擊口令進行盲打,以繼續壓製敵軍,戰鬥從早晨到中午持續了有四個多小時,共發射各類炮彈5000餘發。
在我回到炮陣地時,我就驚訝的發現,所有的炮筒都是黑紅色,已經失去了本來的軍綠色,他們告訴我因為在需要彈群覆蓋目標,急速射擊時不停的打,炮筒全打紅了,有的炮彈在炮膛內還沒有落到底接觸底火,炮膛已將裝藥引燃,炮彈就已經打出去了,這就是為什麽有的炮彈就打在陣地前不足一公裏地方的原因。
到偵察分隊全部撤出了前方陣地回到我方陣地,我們接到命令停止炮擊,撤出炮陣地返回駐地。
這次戰鬥結束後,通過電台監聽敵軍傷亡共計200餘人,1342高地對麵的敵軍營房、工事被徹底摧毀。
我們執行作戰任務的人員中一名年輕的偵察兵壯烈犧牲,他的名字叫--姚風雨,讓我們大家永遠地記住他,時候我才知道,他的爺爺就是原來的聯情局局長,黑字元老姚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