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秋季,蒙疆軍在高平河穀所進行的一個月時間的部隊調動、進攻、撤退、誘敵、設陷、伏擊和血腥屠殺,是這次戰爭的真正鞏固戰,在此期間,由於我軍當時正在試用高科技武器和具有革命性的空中機動直升機戰術對付緬甸軍隊,因此緬甸軍隊的指揮官們非常擔心他們叢林戰的那套作戰經驗已經過時。


    之前的戰鬥已經使緬軍的步兵深刻了解一下先進武器的厲害,然後他們想再找出對付這些武器的辦法,他們是第三世界國家的軍隊,士兵出身於農民,行軍全靠雙腳,補給線漫長,搬運夫們要步行兩個月才能把軍需物資送到在前線作戰的官兵手中,對於緬甸人來說,這場戰爭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


    用蒙疆陸軍的正規機械化步兵來對付緬甸正規軍也難以奏效,因為蒙疆陸軍的正規機械化步兵是按照南華聯邦軍隊作戰的模式訓練的,墨守成規,缺乏靈活性,離開大路就行動困難,因此,要迎接中南半島叢林的挑戰,蒙疆軍必須創建一支與現有部隊迥然不同的新式部隊。


    這支新式部隊究竟是什麽樣子?沒有人真正清楚,不過,南華陸軍的一幫年輕上校和中校們心裏有個大概的模樣,或者說有個夢想,他們已然在陸軍研究開發處花費多年心血從事這項研究。


    1960年夏季,南華聯邦陸軍研究開發處的處長是詹加文中將,他在突擊隊服役時,就已嶄露頭角,晉升迅速,他發表了一篇題為《不騎戰馬的騎兵》的文章。


    在這篇見解獨到的文章裏,他描繪了自己對新式作戰部隊的構想,其構想來自於直升機這個其貌不揚的大馬蜂,在問世之初,直升機初顯身手,執行有限的戰勤任務,主要是將傷員撤至後方,每一次隻運送6名傷員。


    詹加文中將夢想有朝一日研究開發出體積更大、速度更快、性能更優良的直升機,用這樣的直升機把步兵運送至戰場,可以使步兵從此不再受險惡地形的阻礙,而且可使戰爭進展迅速,要比步行作戰快得多,詹加文將軍相信,直升機的加入可能使戰場成為敵軍指揮官的逼真的噩夢。


    詹加文將軍的夢想得到了同僚們的熱烈讚同,他們清楚的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實戰經驗證明空降作戰有不少缺陷和局限,而空中機動作戰即使不能克服全部局限,也能消除空降作戰的大部分局限。


    1962年年中,以實現華夏大民族家庭目標為己任的國防部長孫誌武元帥采用了空中機動作戰的構想,他命令陸軍弄清楚新式的多用途直升機、大型運輸直升機,以及旋翼飛機係列中的其他機種在未來的戰場上是否能發揮其決定性的作用。


    在這一背景下成立了一個空中機動作戰概念委員會,並在很短的時間內於1963年2月組建了空降旅中的機降營,擔任營長的是金納德中校,為了評估新組建部隊的試驗成果,還特地設立了由鮑威少將負責指揮的--試驗/評估/管製大隊,部隊在任何地方將不會受到官僚的排擠或繁文縟節的牽絆,因為那裏新上任的陸軍司令是熱烈讚同成立空降旅機降營的孫二虎上將,誰都別想對這些空中騎兵推諉拖拉或做什麽手腳!


    蒙疆軍完全是按照這個原則建立的叢林部隊,隻是編製縮小了很多。


    1977年,我從加裏曼丹島的陸軍指揮和參謀學院畢業時是一個年輕的少尉,我被分配到設在國防部的研究和開發處處長辦公室任職,參與了空中機動作戰概念的孕育和形成過程,而且我一待就是兩年半,在此期間,我在詹加文中將和鮑威廉上校手下工作。


    早在1981年我就曾在海明亮少將手下工作過,當時他是中校,在加裏曼丹的空降試驗處任職,當時我才26歲,軍銜是中尉,我自告奮勇為傘兵部隊用試驗性降落傘跳傘,以便檢驗該傘的實用性能。


    海明亮將軍肯定會永遠記得我,因為我第一次用新式的可操縱降落傘試跳,傘就纏到了c-100型飛機的尾翼上,飛機在跳傘場上空450米的高度以180公裏的時速把我拖在後麵,我使勁掙紮幾分鍾以後,纏繞在飛機尾翼上的傘終於掙脫,我打開備用傘安全著陸,當我到海明亮將軍辦公室報告此事時,他隻對我說:“我的天,幸運老弟。”


    80年代初,我在挪威的大使館工作了2年,1985年8月,我完成了在挪威的職責,前往布魯島的國家海軍戰爭學院開始了為期一年的軍校學習生涯,但是我任少校已經4年,當時正在拚命爭取下一個職務當空降部隊的中校機降營的營長。


    那時,蒙疆陸軍已經組建了,陸軍副總司令是海明亮少將,我給這位老長官寫了一封信,要求到他的這個新地方裏指揮一個步兵營,在蒙疆軍開始組建的那些年代裏,各軍種司令在選配其下屬的高級指揮官和營長時,本著自願的原則可以指名道姓地向有關部門要人。


    1986年4月,在我即將完成在海軍戰爭學院的學業之際,國防部通知我,海明亮少將已經要求讓我擔任蒙疆第七叢林營營長。


    我的營是蒙疆軍第七叢林營,一支擔任清掃任務的部隊,我的名字叫穆曉飛,但長輩們叫我的小名--小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字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泰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泰夢並收藏黑字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