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7月初,我們感到寒心,在部隊嚴重缺編的情況下我們被送上了戰場,僅我營就減少了約100名士兵,這就大大削弱了部隊的戰鬥力,而正是這些被留下的士兵接受直升機作戰新技術訓練的時間最長,他們必能在戰爭中發揮作用,上級一道命令就把這些精銳士兵弄走了,這在當時來說毫無道理,即使在今天看來也是荒唐的。
我營的官兵們頓時忙碌了起來,整理行李裝備、注射防疫針、書寫遺囑、看牙病、檢查診治其他疾病、安頓妻兒老小,隻要有可能脫身,就休假幾天。
8月初,先頭部隊的100名官兵乘飛機到達直通,在寂靜的山鎮登色著手為全營部隊安置新家,8號公路連接直通和山區的行政中心齋拖,登色鎮恰好坐落在上述兩城的半路上,緊挨8號公路。
1990年8月10日我們在南塔基地度過了最後一個夜晚,我早在晚上7點鍾就回到家中,以便及早趕上跟妻子朱莉華和5個孩子吃一頓團圓飯。
我最大的孩子已經13歲,最小的才3歲,我告訴他們全體,次日早晨在他們醒來之前我就已經離家了,我將要到前線去打仗。
晚飯後我坐在沙發上朗讀故事給6歲的女兒聽,她以不解的神情看著我並問道:“爸爸,什麽是打仗啊?”對於出生在南華聯邦的孩子,我費了很大的勁向她解釋,然而她似乎越聽越糊塗。
我把鬧鍾定在淩晨一點半,淩晨三點半全營官兵和隨身物品都上了租來的汽車,車隊從南塔駛往蒙疆西部的河港城市孟東,蒙疆內河部隊的莫裏斯-羅斯號運輸船正停泊在港口的碼頭。
8月16日,星期一,我們駛離孟東,由於運輸船的航速慢,我們戲稱它為--慢悠悠的羅斯號,我們從孟東出發,順江而下,最後抵達帕本的河港,總共花費大半個月的時間。
也是在8月16日這一天,緬軍第22機動師第340團的最後一批部隊離開了緬甸東籲的駐地開赴直通,他們沿著山間小道要步行曲折的800公裏路程需費時近兩個月,我們將在高平穀地會麵交戰。
9月中旬,羅斯號運輸船在薩爾溫江中部河港帕本下錨停泊,我們的先頭部隊到碼頭歡迎我們抵達,在叢林第五營的幫助下,我營先頭部隊在登色鎮北麵弄到了一大片灌木林地,登色距離直通28公裏,靠近8號公路,上級決定,我們一砍掉灌木林並建起營地,登色就將是兩個叢林營和配屬部隊的基地。
當我們的大型運輸直升機將我營官兵從帕本運往登色之際,我們飛過一個小簡易機場,在這機場的西北端有一座黃色的三層樓建築,看上去已經年久失修。
在從孟東開赴前線的運輸船上我重讀過英國人約翰-福爾曼的《沒有樂趣的街道》,所以我一眼就看出那個簡易機場正是1946年6月24日英國陸軍的機動兵團的出發地點,這支英軍部隊沿著8號公路朝西前進,一頭栽進死亡的陷阱。
我營的巡邏距離不過30公裏,然而荊棘密布,螞蝗肆虐,靠步行需要好幾天,在這樣的地方,進攻遠遠比防禦更加困難,當然,擁有強大的火力投放能力和手段的一方可以不受這個規律限製。
10月31日,我營以第二連為先鋒從營地出發,向西前進,路程不到10公裏,由於通報說緬軍在這裏有小股混合分隊,連長立功心切,親自在前麵率兵搜索。
行軍許久,遮天蔽日的原始叢林裏一直暗淡無光,除了被封閉的空間放大的腳步聲外,植物的滴水聲和枝葉搖動的聲音也紛亂傳來。
士兵們換班操作,大砍刀上下飛舞,砍出了一條半米寬的小路,終於在中午時分遇到了久違的太陽,一個300米長100米寬的大型林中空地出現在眼前,林空那邊的緩坡後麵,大龍河悠揚的水流聲隱約可聞。
這種林空多半在缺少水分的地方出現,這樣的地方土壤很薄,下麵是岩層,高大的植物無法立足,難以生長,基本沒有腐殖質,即使在雨季也蓄不住水,隻有低矮的灌木和草本如紫莖折蘭之類生命力極強的近地植物,由於沒有了樹木的遮攔,愜意地生長在陽光下,反而越發茂盛。
走林空可以節約很多時間,連長為了盡快趕到河邊,命令先頭排散開扇麵,進入林空,開始一切正常,當走到林空北半部的時候,周圍異常寂靜,蟲子和鳥的鳴叫不知何時消失了,闊葉的水滴聲似乎不太正常,就連熱騰騰的叢林蒸汽也仿佛凝固了……這是遭到伏擊前特有的感覺。
有經驗的老兵不由得一頓——就這工夫,重機槍突然間急促地響成一片,輕機槍和步槍的爆音也同時四下來傳布開來,子彈削斷草莖貼地亂竄,鑽在人體上就是撲的一聲,在軍裝上激起小小的一陣煙,推得人直接撲倒或者轉上一圈。
許多人直挺挺栽倒在草裏,走在林空中的人群一下子稀少下去,見習副排長劉治少尉當即犧牲,幸存者迅速臥倒,深草很快隱蔽了活著的人,但發射的榴彈紛紛飛來,炸得血紅的霧夾雜著斷草敗葉淩空飛舞,這個先頭排迅速喪失了戰鬥力。
連長馬上率領後麵兩個排全部壓上來,這是進駐營地以來的第一個真正的戰鬥,他要在這場戰鬥裏痛快地戰勝緬軍,麵前是早已在林空北端左右兩翼埋伏好的緬軍王牌軍第22機動師第320團的部隊,蒙疆士兵不顧一切從林空兩邊強行突破,很快突破了緬軍的散兵線,雙方在陰暗的森林裏混戰。
一個小時以後,緬軍一個170人的連隊被全部殲滅,但是蒙疆軍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一個多排的戰士犧牲,副連長江曉垣中尉和先頭排見習排長劉治少尉壯烈殉國。
我營的官兵們頓時忙碌了起來,整理行李裝備、注射防疫針、書寫遺囑、看牙病、檢查診治其他疾病、安頓妻兒老小,隻要有可能脫身,就休假幾天。
8月初,先頭部隊的100名官兵乘飛機到達直通,在寂靜的山鎮登色著手為全營部隊安置新家,8號公路連接直通和山區的行政中心齋拖,登色鎮恰好坐落在上述兩城的半路上,緊挨8號公路。
1990年8月10日我們在南塔基地度過了最後一個夜晚,我早在晚上7點鍾就回到家中,以便及早趕上跟妻子朱莉華和5個孩子吃一頓團圓飯。
我最大的孩子已經13歲,最小的才3歲,我告訴他們全體,次日早晨在他們醒來之前我就已經離家了,我將要到前線去打仗。
晚飯後我坐在沙發上朗讀故事給6歲的女兒聽,她以不解的神情看著我並問道:“爸爸,什麽是打仗啊?”對於出生在南華聯邦的孩子,我費了很大的勁向她解釋,然而她似乎越聽越糊塗。
我把鬧鍾定在淩晨一點半,淩晨三點半全營官兵和隨身物品都上了租來的汽車,車隊從南塔駛往蒙疆西部的河港城市孟東,蒙疆內河部隊的莫裏斯-羅斯號運輸船正停泊在港口的碼頭。
8月16日,星期一,我們駛離孟東,由於運輸船的航速慢,我們戲稱它為--慢悠悠的羅斯號,我們從孟東出發,順江而下,最後抵達帕本的河港,總共花費大半個月的時間。
也是在8月16日這一天,緬軍第22機動師第340團的最後一批部隊離開了緬甸東籲的駐地開赴直通,他們沿著山間小道要步行曲折的800公裏路程需費時近兩個月,我們將在高平穀地會麵交戰。
9月中旬,羅斯號運輸船在薩爾溫江中部河港帕本下錨停泊,我們的先頭部隊到碼頭歡迎我們抵達,在叢林第五營的幫助下,我營先頭部隊在登色鎮北麵弄到了一大片灌木林地,登色距離直通28公裏,靠近8號公路,上級決定,我們一砍掉灌木林並建起營地,登色就將是兩個叢林營和配屬部隊的基地。
當我們的大型運輸直升機將我營官兵從帕本運往登色之際,我們飛過一個小簡易機場,在這機場的西北端有一座黃色的三層樓建築,看上去已經年久失修。
在從孟東開赴前線的運輸船上我重讀過英國人約翰-福爾曼的《沒有樂趣的街道》,所以我一眼就看出那個簡易機場正是1946年6月24日英國陸軍的機動兵團的出發地點,這支英軍部隊沿著8號公路朝西前進,一頭栽進死亡的陷阱。
我營的巡邏距離不過30公裏,然而荊棘密布,螞蝗肆虐,靠步行需要好幾天,在這樣的地方,進攻遠遠比防禦更加困難,當然,擁有強大的火力投放能力和手段的一方可以不受這個規律限製。
10月31日,我營以第二連為先鋒從營地出發,向西前進,路程不到10公裏,由於通報說緬軍在這裏有小股混合分隊,連長立功心切,親自在前麵率兵搜索。
行軍許久,遮天蔽日的原始叢林裏一直暗淡無光,除了被封閉的空間放大的腳步聲外,植物的滴水聲和枝葉搖動的聲音也紛亂傳來。
士兵們換班操作,大砍刀上下飛舞,砍出了一條半米寬的小路,終於在中午時分遇到了久違的太陽,一個300米長100米寬的大型林中空地出現在眼前,林空那邊的緩坡後麵,大龍河悠揚的水流聲隱約可聞。
這種林空多半在缺少水分的地方出現,這樣的地方土壤很薄,下麵是岩層,高大的植物無法立足,難以生長,基本沒有腐殖質,即使在雨季也蓄不住水,隻有低矮的灌木和草本如紫莖折蘭之類生命力極強的近地植物,由於沒有了樹木的遮攔,愜意地生長在陽光下,反而越發茂盛。
走林空可以節約很多時間,連長為了盡快趕到河邊,命令先頭排散開扇麵,進入林空,開始一切正常,當走到林空北半部的時候,周圍異常寂靜,蟲子和鳥的鳴叫不知何時消失了,闊葉的水滴聲似乎不太正常,就連熱騰騰的叢林蒸汽也仿佛凝固了……這是遭到伏擊前特有的感覺。
有經驗的老兵不由得一頓——就這工夫,重機槍突然間急促地響成一片,輕機槍和步槍的爆音也同時四下來傳布開來,子彈削斷草莖貼地亂竄,鑽在人體上就是撲的一聲,在軍裝上激起小小的一陣煙,推得人直接撲倒或者轉上一圈。
許多人直挺挺栽倒在草裏,走在林空中的人群一下子稀少下去,見習副排長劉治少尉當即犧牲,幸存者迅速臥倒,深草很快隱蔽了活著的人,但發射的榴彈紛紛飛來,炸得血紅的霧夾雜著斷草敗葉淩空飛舞,這個先頭排迅速喪失了戰鬥力。
連長馬上率領後麵兩個排全部壓上來,這是進駐營地以來的第一個真正的戰鬥,他要在這場戰鬥裏痛快地戰勝緬軍,麵前是早已在林空北端左右兩翼埋伏好的緬軍王牌軍第22機動師第320團的部隊,蒙疆士兵不顧一切從林空兩邊強行突破,很快突破了緬軍的散兵線,雙方在陰暗的森林裏混戰。
一個小時以後,緬軍一個170人的連隊被全部殲滅,但是蒙疆軍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一個多排的戰士犧牲,副連長江曉垣中尉和先頭排見習排長劉治少尉壯烈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