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河穀地的槍炮聲終於靜了下來,流血死亡已經結束,但是痛苦才剛剛開始,守備司令部的官兵盡了自己的義務,陸軍的野戰陳屍所裏擺滿了士兵的屍體,共計330具,都用他們的綠色橡膠雨衣包裹著。
540多名終身殘廢者和傷員被緩慢地從戰地急救站轉到醫療站,再轉到野戰醫院,然後轉到救護運輸飛機上。
傷勢能夠很快痊愈的輕傷員,康複後就要回到各地履行戰鬥任務,所以這些輕傷員隻被飛機送到孟東的陸軍醫院,傷勢較嚴重的傷員被飛機運到首都特區,在南塔基地的陸軍醫院等傷勢穩定之後,就乘飛機飛回他們住在離家較近的軍方醫院。
第七叢林營三連的傑米森士官將在幾個陸軍醫院裏住了32個月。
第九叢林營一連的姆斯楊一等兵頭顱的一側被子彈打了一個洞,他在南塔的陸軍醫院康複後,向別人借了衣服,辦理了出院手續,手裏拿著退伍證書回到沙耶武裏的老家,剛好趕上跟家人一道歡度1991年的潑水節。
第七叢林營三連的克頓波利專業士官身上帶著三處可怕的子彈傷疤,被判定為百分之七十殘廢,退伍回家後正趕上春耕播種。
然而,在整個1991年,噩耗已經陸陸續續從前線傳到寂靜的蒙疆後方城鎮,通知陣亡者家屬的電報將把那些天真無邪的妻子和子女的生活徹底攪亂。
這場戰爭對於所有的人來說還是不同以往的戰爭,到目前為止傷亡人數極少,蒙疆國防部的傷亡通知小組親自報喪,而且他們會暫時留下來安慰年輕的寡婦或者上了年紀的父母,直到他們的朋友或親戚能夠前來。
第七叢林營一連的利愛略特士官死後,給他的妻子莎拉莎莉送報喪電報的軍隊司機酩酊大醉,步履搖晃,當利愛略特太太站在她那小平房的門口,手持黃色電報紙時,傳遞噩耗的那個好友司機竟然醉倒在她家門廳外麵的花壇上不省人事,然後陸軍在將她丈夫的遺體運回的途中,又把遺體丟失了幾天,幸好後來找到了。
當一個軍隊司機淩晨2點鍾叫醒第七叢林營一個士兵的年輕且已懷孕的妻子,並把電報遞給她時,這位操當地土語的婦女當場昏倒,那位司機連忙跑到隔壁把鄰居叫醒前來幫忙,這位新寡婦既不會說漢語也不會讀中文,但是她曉得電報上說的是什麽。
給第七叢林營三連的傑裏米亞傑裏中士家裏遞送的報喪電報的軍隊司機在淩晨4點鍾叩響他的家門,當時他的女兒蒂傑斯莫普才14歲。
她說:“以前我曾經對朋友們講過軍隊司機給失去親人的家庭送報喪電報的故事,今天,我卻覺得這使人無法接受,幸虧我的姨媽跟我們住在一起,軍隊司機淩晨4點鍾敲我家的門時,姨媽正陪著媽媽,這個陌生人敬禮後把電報遞給我們時,我母親的精神徹底崩潰了,當時我想,這種送信的方式多麽冷酷,多麽沒有人性。”
既然在那個可怕的秋天蒙疆陸軍無法在後方妥善處理陣亡官兵的後事,那總得有人去做善後工作,對於第七叢林營陣亡者的家屬來說,那個做善後工作的人就是我的妻子朱康莉,一位南華聯邦陸軍上校的女兒,一位未來蒙疆將軍的妻子,5個小孩的母親——其中兩個兒子將踏著我的足跡到南華聯邦的軍校受訓,然後在南華聯邦或蒙疆陸軍服役。
朱康莉一談起那些日子,就說那是一段充滿恐懼的時光,那時隻要一看到軍隊的越野車在軍眷所在街區的路上行駛,在前線服役的士兵的妻子兒女們就驚恐萬分。
每當越野車和電報帶著痛苦和悲傷抵達家屬麵前,朱康莉也馬上來到活動住房集中地——牆很單薄的公寓和像盒子一樣的一幢幢小平房——盡她最大的努力安慰那些生活被摧殘的孤兒寡母們。
有兩位寡婦她永遠不會忘記,一位是傑裏米亞傑裏中士的遺孀,盡管悲傷無比,她仍以高貴的人格和鎮定的態度接待了朱康莉,另一位是嚇壞了的佬族年輕寡婦,她已經懷孕,那個遺腹子在3月份來到人世間,一出生就沒有父親。
當一口口棺材相繼抵達蒙疆內地後,我妻子參加了安葬在會嗮國家公墓的第七叢林營陣亡人員的全部葬禮,隻有一次例外。
一連的克介爾士官的葬禮是會嗮國家公墓為一營的死者舉行的首次葬禮,朱康莉打開電視機收看晚間新聞,從電視上她看到了她目睹過的最令人悲傷的情景:我手下的一個士兵正在下葬,可是軍方卻沒有通知她。
她打電話給幸存者援助會,非常明確地告訴他們,第七叢林營每個死者的消息都必須通知她,在會嗮國家公墓為每個第七叢林營陣亡士兵舉行的葬禮也必須事先通知她。
朱康莉回憶道:“當我拜訪那些寡婦時,我非常擔心自己將不受歡迎,因為是我的丈夫命令她們的丈夫去打仗的,我想到了上百萬個我不應該去的理由,但是我的父親打電話敦促我去,所以我就去拜訪她們了。
她們見到我很高興,而且為自己的丈夫感到自豪——那是她們的些許精神寄托,當時第七叢林營士兵的寡婦中仍有13人居住在那個小鎮上。”
第九叢林營副營長蘭克利少校的夫人和營士官長司各特的夫人也為第九叢林營死者的家屬盡了同樣的義務,當時第九叢林營營長羅克德中校還是一個單身漢。
司各特士官長的夫人首先拜訪了馬納普的家,對馬納普的身亡表示哀掉,並提供幫助,馬納普是第九叢林營四連的一名士官。
司各特士官長的夫人說:“死者家屬們極悲傷而又憤憤不平,一位寡婦感到憤憤不平的是她的丈夫陣亡了,而我的丈夫隻負了傷,淚水模糊了我們的視線,看不清死者的姓名、地址和麵孔,在11月下旬和12月上旬,我們開始參加會嗮國家公墓為死者舉行的葬禮後,大家更覺得傷心。”
強明見將軍的夫人和其他許多夫人們公開批評讓軍車送報喪電報的殘忍做法,蒙疆陸軍迅速組織了傷亡通知小組,每個小組裏包括一名行政人員和一名陪同軍官,並沒有誰故意使這種殘酷的傷亡發生,蒙疆軍在哮天犬著陸區和春天著陸區戰鬥中遭受如此重大傷亡,使包括南華聯邦陸軍在內的每個人都大為震驚。
然而,在蒙疆陸軍組織了傷亡通知小組,改變了報喪的方式之後的幾個月時間裏,軍人家屬在各地的街上看到軍車仍然感到害怕。
我妻子仍然記得:“12月份一輛載著幾位年輕尉官的軍車停在我家的門口,我躲在門簾後麵,心想我如果不去開門,就不會聽到壞捎息了,然後我打定主意:打起精神來,朱康莉,你要挺住。
我把門打開,司機向我打聽某個地址,我幾乎要暈倒,我對他說:請你以後別再來找我問路!那個可憐的人對我說他理解這點,所有的軍車司機都恨那份可怕的報喪差事。”
540多名終身殘廢者和傷員被緩慢地從戰地急救站轉到醫療站,再轉到野戰醫院,然後轉到救護運輸飛機上。
傷勢能夠很快痊愈的輕傷員,康複後就要回到各地履行戰鬥任務,所以這些輕傷員隻被飛機送到孟東的陸軍醫院,傷勢較嚴重的傷員被飛機運到首都特區,在南塔基地的陸軍醫院等傷勢穩定之後,就乘飛機飛回他們住在離家較近的軍方醫院。
第七叢林營三連的傑米森士官將在幾個陸軍醫院裏住了32個月。
第九叢林營一連的姆斯楊一等兵頭顱的一側被子彈打了一個洞,他在南塔的陸軍醫院康複後,向別人借了衣服,辦理了出院手續,手裏拿著退伍證書回到沙耶武裏的老家,剛好趕上跟家人一道歡度1991年的潑水節。
第七叢林營三連的克頓波利專業士官身上帶著三處可怕的子彈傷疤,被判定為百分之七十殘廢,退伍回家後正趕上春耕播種。
然而,在整個1991年,噩耗已經陸陸續續從前線傳到寂靜的蒙疆後方城鎮,通知陣亡者家屬的電報將把那些天真無邪的妻子和子女的生活徹底攪亂。
這場戰爭對於所有的人來說還是不同以往的戰爭,到目前為止傷亡人數極少,蒙疆國防部的傷亡通知小組親自報喪,而且他們會暫時留下來安慰年輕的寡婦或者上了年紀的父母,直到他們的朋友或親戚能夠前來。
第七叢林營一連的利愛略特士官死後,給他的妻子莎拉莎莉送報喪電報的軍隊司機酩酊大醉,步履搖晃,當利愛略特太太站在她那小平房的門口,手持黃色電報紙時,傳遞噩耗的那個好友司機竟然醉倒在她家門廳外麵的花壇上不省人事,然後陸軍在將她丈夫的遺體運回的途中,又把遺體丟失了幾天,幸好後來找到了。
當一個軍隊司機淩晨2點鍾叫醒第七叢林營一個士兵的年輕且已懷孕的妻子,並把電報遞給她時,這位操當地土語的婦女當場昏倒,那位司機連忙跑到隔壁把鄰居叫醒前來幫忙,這位新寡婦既不會說漢語也不會讀中文,但是她曉得電報上說的是什麽。
給第七叢林營三連的傑裏米亞傑裏中士家裏遞送的報喪電報的軍隊司機在淩晨4點鍾叩響他的家門,當時他的女兒蒂傑斯莫普才14歲。
她說:“以前我曾經對朋友們講過軍隊司機給失去親人的家庭送報喪電報的故事,今天,我卻覺得這使人無法接受,幸虧我的姨媽跟我們住在一起,軍隊司機淩晨4點鍾敲我家的門時,姨媽正陪著媽媽,這個陌生人敬禮後把電報遞給我們時,我母親的精神徹底崩潰了,當時我想,這種送信的方式多麽冷酷,多麽沒有人性。”
既然在那個可怕的秋天蒙疆陸軍無法在後方妥善處理陣亡官兵的後事,那總得有人去做善後工作,對於第七叢林營陣亡者的家屬來說,那個做善後工作的人就是我的妻子朱康莉,一位南華聯邦陸軍上校的女兒,一位未來蒙疆將軍的妻子,5個小孩的母親——其中兩個兒子將踏著我的足跡到南華聯邦的軍校受訓,然後在南華聯邦或蒙疆陸軍服役。
朱康莉一談起那些日子,就說那是一段充滿恐懼的時光,那時隻要一看到軍隊的越野車在軍眷所在街區的路上行駛,在前線服役的士兵的妻子兒女們就驚恐萬分。
每當越野車和電報帶著痛苦和悲傷抵達家屬麵前,朱康莉也馬上來到活動住房集中地——牆很單薄的公寓和像盒子一樣的一幢幢小平房——盡她最大的努力安慰那些生活被摧殘的孤兒寡母們。
有兩位寡婦她永遠不會忘記,一位是傑裏米亞傑裏中士的遺孀,盡管悲傷無比,她仍以高貴的人格和鎮定的態度接待了朱康莉,另一位是嚇壞了的佬族年輕寡婦,她已經懷孕,那個遺腹子在3月份來到人世間,一出生就沒有父親。
當一口口棺材相繼抵達蒙疆內地後,我妻子參加了安葬在會嗮國家公墓的第七叢林營陣亡人員的全部葬禮,隻有一次例外。
一連的克介爾士官的葬禮是會嗮國家公墓為一營的死者舉行的首次葬禮,朱康莉打開電視機收看晚間新聞,從電視上她看到了她目睹過的最令人悲傷的情景:我手下的一個士兵正在下葬,可是軍方卻沒有通知她。
她打電話給幸存者援助會,非常明確地告訴他們,第七叢林營每個死者的消息都必須通知她,在會嗮國家公墓為每個第七叢林營陣亡士兵舉行的葬禮也必須事先通知她。
朱康莉回憶道:“當我拜訪那些寡婦時,我非常擔心自己將不受歡迎,因為是我的丈夫命令她們的丈夫去打仗的,我想到了上百萬個我不應該去的理由,但是我的父親打電話敦促我去,所以我就去拜訪她們了。
她們見到我很高興,而且為自己的丈夫感到自豪——那是她們的些許精神寄托,當時第七叢林營士兵的寡婦中仍有13人居住在那個小鎮上。”
第九叢林營副營長蘭克利少校的夫人和營士官長司各特的夫人也為第九叢林營死者的家屬盡了同樣的義務,當時第九叢林營營長羅克德中校還是一個單身漢。
司各特士官長的夫人首先拜訪了馬納普的家,對馬納普的身亡表示哀掉,並提供幫助,馬納普是第九叢林營四連的一名士官。
司各特士官長的夫人說:“死者家屬們極悲傷而又憤憤不平,一位寡婦感到憤憤不平的是她的丈夫陣亡了,而我的丈夫隻負了傷,淚水模糊了我們的視線,看不清死者的姓名、地址和麵孔,在11月下旬和12月上旬,我們開始參加會嗮國家公墓為死者舉行的葬禮後,大家更覺得傷心。”
強明見將軍的夫人和其他許多夫人們公開批評讓軍車送報喪電報的殘忍做法,蒙疆陸軍迅速組織了傷亡通知小組,每個小組裏包括一名行政人員和一名陪同軍官,並沒有誰故意使這種殘酷的傷亡發生,蒙疆軍在哮天犬著陸區和春天著陸區戰鬥中遭受如此重大傷亡,使包括南華聯邦陸軍在內的每個人都大為震驚。
然而,在蒙疆陸軍組織了傷亡通知小組,改變了報喪的方式之後的幾個月時間裏,軍人家屬在各地的街上看到軍車仍然感到害怕。
我妻子仍然記得:“12月份一輛載著幾位年輕尉官的軍車停在我家的門口,我躲在門簾後麵,心想我如果不去開門,就不會聽到壞捎息了,然後我打定主意:打起精神來,朱康莉,你要挺住。
我把門打開,司機向我打聽某個地址,我幾乎要暈倒,我對他說:請你以後別再來找我問路!那個可憐的人對我說他理解這點,所有的軍車司機都恨那份可怕的報喪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