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伊拉伊萬身受重傷,從香港灰頭灰臉地回到英國時,他曾經去看過這個大師伯的得意弟子;當時他內心頗不以為然,認為這個同門丟了十字盟的臉,很想馬上替伊拉伊萬到香港報仇;不過當時非洲的形勢比較複雜,被他師父杜尚別製止了;另外他師父也警告過他,大師伯的弟子出了問題,自然會安排人去處理,你自作主張跑到香港去報仇,大師伯的麵子往哪裏放呢?
的確,在甲莫羅的三個弟子中,李約克的功夫是最好的;但是,在二代子弟中,李約克的弟子卻是最沒長進的;好不容易出了個有點能耐的伊拉伊萬,但是第一次出門就差點殘廢了回來,所以最好少去提替人家報仇的事。
李約克的涵養確實很好,史狄安等人回到英國後,沒有遭到任何責罰,反而被李約克安排和伊拉伊萬一起去修練了;隨行到英國的張威、吳元正和張老三等人都因此因禍得福,得到了部分修煉五尊法的內功心法;三四年下來,這幾個人的功夫都是脫胎換骨,成為了真正的一流高手。
今年六月份的時候,十字盟在非洲的局勢完全穩定了下來。
李約克把目光再次瞄到了亞洲。
現在他師父甲莫羅深居簡出,忙於自己修行,幾乎已經不涉足俗務了;而且,他也曾勸李約克少管、甚至放棄俗務,早點盡心修行,力爭早日得道。
李約克決定,等完成了亞洲這一塊地方的傳道事業後,馬上就將把事務交給師弟或者其他優秀的二代弟子負責;自己則退身幕後,潛心修道。
從非洲回來的孟和巴根閑蕩了好幾個月了,李約克把他找了過去,讓他協助史狄安到香港東山再起;伊拉伊萬的修煉到了新的高度,他一時不想把他派出去分心;孟和巴根一口答應了下來,並把他的一支行動小隊也帶上了;這支八人小隊隨他在非洲行動時,端的是百戰百勝,從來沒有失手過。(.)
再次回到香港時,史狄安是信心十足;有孟和巴根這樣的靠山,拿下章德根是十拿九穩的事。
史狄安帶了張威和孟和巴根等人在十月份的時候到了香港;張威和吳元正兩人在香港隻呆了幾天,就被史狄安派回了內地;兩人來到河北籌備開建武館,計劃以收徒練武的方式開始傳道。
張老三化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把一些被政府處理過後散落在外麵的成員又收羅了起來,十字盟的人氣又逐漸興旺了。
章德根的住所確實不好找,但是他們很容易就在天化集團的一些重點企業裏布置下了內線;新年剛過,便得到了章德根外出的確切信息。
孟和巴根本來那次暗算時要一掌擊斃章德根的;但是,他事先聽史狄安講,章德根身邊有好幾個一流高手,如果不能一次幹掉的話,肯定後患無窮;那天在酒店外麵,孟和巴根和一個同伴很早就去了,冒充出租車司機等在大門附近,但是直到章德根要離開為止,他都沒有感覺到有高手來過;於是他遙遙一記劈空掌,隻用了五分力,把章德根打得垂死過去;然後組織了三隊人手進行跟蹤,終於找到了章德根的住處。
他知道,章德根身受重傷,身邊的高手肯定會及時出現,即便不在香港,也會想法聯係過來;如果連章德根將死也不過來,或者也聯係不到的話,即使這幾個人是真正的高手,和章德根的關係也不會鐵到什麽程度,日後大可不必擔心。
這招放長線掉大魚果然沒錯。
他們隱藏在別墅附近,到夜裏近2點的時候,終於等來了楊富家和陳雪亮;當現場監視的人把楊富家和陳雪亮的照片傳到史狄安和孟和巴根藏身的賓館時,史狄安一眼就認出了楊富家。[.超多好看小說]
孟和巴根出發時,史狄安提醒他是不是帶點槍械,他嗤之以鼻:在非洲和人家的正規軍隊對抗時,他的小隊也隻是使用冷兵器!
幾年來,他的小隊今天是第一次落荒而逃。
當史狄安和他在據點匯合時,其實史狄安看他們的目光並沒有任何挖苦之意,但孟和巴根覺得對方的眼中滿是譏諷自己辦事不力的神色。
其實,這是他自己話說得太滿,現在事情卻辦砸了,內心羞愧意識的反應。
望著兩個半死不活的同伴,孟和巴根聯係了李約克:“大師伯,這裏有修道者,是不是請師祖他老人家出麵?”
“修道者?”李約克大吃一驚,“你不會看錯吧?”
“沒錯,他已經升到空中,隻差祭出法寶了!”孟和巴根心有餘辜地說,“不過他似乎手下留情,沒有對我們出殺手,隻是出手推了一把,把我們趕走了。”
“是這樣,”李約克內心開始盤算了起來,“你那裏先緩緩,這事我和師祖商議了再說。”
難道這事天意?
李約克不由歎了口氣,有修道者出手幹涉的話,那麽自己的勢力想要進入亞洲,估計是要惹出一番血雨腥風來了。
修道者不會隨便殺普通人,倒不是怕遭什麽天遣,而是怕成為以後修道途中的魔障,日後要不知化多少曆練才能化解,甚至永遠都無法洗淨靈根。
除非是自己應劫而動,否則修道者是不會擅開殺戒的,所以他倒不擔心孟和巴根他們會有什麽生命危險。
修道者幹涉俗世的事務,除非是在一種非常特殊的情況才會出現;那就是世道大亂,人間殺伐的血腥氣太重,需要修道者替天行道的時候;這是修道者的一種特殊曆練,一般隻有在改朝換代的時候才發生;中土上一次修士混戰,是明清交替的時候。
中國古代有不少神話傳說,經常會提到曆代帝王逐鹿中原的時候,時常有神仙明著出麵、或者暗中助陣各方的傳說;其實,那都是修士們在鬥法;最典型的就是《封神演義》的描述,那次卷入的修士之多曠古未有,但那是因為當時的修道界有著非常特殊的原因造成的。
而世界性的修士對抗,則是發生在數千年之前的事了;近代兩次世界大戰,都沒有真正的修士出手幹涉過。
因為修道之人,對人間格局的滄桑變化,早就洞明,很少有人去人為幹涉;即使是自己的子孫後輩有涉,修士們也往往是順應天命的。
甲莫羅曾經和李約克講過這些情況,也曾經交代給他不少回避修士的禁忌。
為了禁止人家傳道,居然就出手幹涉,這個修士是個什麽樣的人呢?
李約克陷入了沉思,雖然有修道之人的幹涉,他仍不情願放棄自己的大業。
當今世界,不同的教義流傳有數千種之多,越是閉塞的地方,相對流派就多些;一般情況下,出於傳播自己教義的目的而擴張勢力,是不會觸犯修道者忌諱的;在修道界,是鼓勵各個修士去傳播自己的教義的,這個有點學術自由的味道;即使有的地方已經有了某種教義在盛行,也不得排擠新的教義傳入;一種教義是否得到盛行,隻取決於凡人的喜好;自己的教義傳播的越廣,渡人越多,往往也意味著功德越深,在修道界有著神秘的好處;至於教義的價值觀點,是不用俗世的價值觀點來評判的。
傳播者是通過顯露神通來吸引善男信女,還是通過說教,抑或利用暴力來達成教義的傳播,也取決於教義創立者的態度;不過大多教義是通過說教和神通來招攬信徒,使用暴力的著實罕見;絕大多數的教義是通過教化來完成的,顯神通和暴力有拔苗助長的嫌疑,功利色彩太濃,容易讓信徒產生雜念,不利修行。
所有的教義理論上都是為渡人而立,通過暴力和損人的手段來傳播,實屬殺雞取蛋,所以幾乎沒有人願意采取,也很難得到凡人的真正認可,比如邪教;但有些急功近利的修士還是會用,雖然絕大多數敢於嚐試的都弄得身敗名裂。
這些修士中也偶有成功的,在修道界稱為邪修。
新教義開始傳播的時候往往非常困難,難以得到世人認可;傳播者一旦把持不住,很容易陷入魔道;十字盟現在就是這種狀態,不過李約克沒有意識到,他一心想達成自己的“大業”。
在英倫三島邊緣的一個小荒島上,他找到了師父甲莫羅的修身處;他把孟和巴根見到的情況向他說了,希望他能出麵和對方溝通一下,免傷和氣;但是甲莫羅的態度讓他很失望。
甲莫羅讓他順其自然,不要去和對方糾纏,少惹魔障,教義不傳也罷;同時甲莫羅還再次警告了他:中土修道者的功法,源遠流長,宗法繁多,就算對方是個剛入道的修道者,也應避之大吉。
但是道行不深的李約克有點不忿,他覺得這個修士破壞了修道界的基本規則,決定另謀他策。
幾經口舌,他居然另外請到了一個修士,對方答應了出麵給他解決問題。
而這個修士,居然還是個非常少見的邪修!
的確,在甲莫羅的三個弟子中,李約克的功夫是最好的;但是,在二代子弟中,李約克的弟子卻是最沒長進的;好不容易出了個有點能耐的伊拉伊萬,但是第一次出門就差點殘廢了回來,所以最好少去提替人家報仇的事。
李約克的涵養確實很好,史狄安等人回到英國後,沒有遭到任何責罰,反而被李約克安排和伊拉伊萬一起去修練了;隨行到英國的張威、吳元正和張老三等人都因此因禍得福,得到了部分修煉五尊法的內功心法;三四年下來,這幾個人的功夫都是脫胎換骨,成為了真正的一流高手。
今年六月份的時候,十字盟在非洲的局勢完全穩定了下來。
李約克把目光再次瞄到了亞洲。
現在他師父甲莫羅深居簡出,忙於自己修行,幾乎已經不涉足俗務了;而且,他也曾勸李約克少管、甚至放棄俗務,早點盡心修行,力爭早日得道。
李約克決定,等完成了亞洲這一塊地方的傳道事業後,馬上就將把事務交給師弟或者其他優秀的二代弟子負責;自己則退身幕後,潛心修道。
從非洲回來的孟和巴根閑蕩了好幾個月了,李約克把他找了過去,讓他協助史狄安到香港東山再起;伊拉伊萬的修煉到了新的高度,他一時不想把他派出去分心;孟和巴根一口答應了下來,並把他的一支行動小隊也帶上了;這支八人小隊隨他在非洲行動時,端的是百戰百勝,從來沒有失手過。(.)
再次回到香港時,史狄安是信心十足;有孟和巴根這樣的靠山,拿下章德根是十拿九穩的事。
史狄安帶了張威和孟和巴根等人在十月份的時候到了香港;張威和吳元正兩人在香港隻呆了幾天,就被史狄安派回了內地;兩人來到河北籌備開建武館,計劃以收徒練武的方式開始傳道。
張老三化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把一些被政府處理過後散落在外麵的成員又收羅了起來,十字盟的人氣又逐漸興旺了。
章德根的住所確實不好找,但是他們很容易就在天化集團的一些重點企業裏布置下了內線;新年剛過,便得到了章德根外出的確切信息。
孟和巴根本來那次暗算時要一掌擊斃章德根的;但是,他事先聽史狄安講,章德根身邊有好幾個一流高手,如果不能一次幹掉的話,肯定後患無窮;那天在酒店外麵,孟和巴根和一個同伴很早就去了,冒充出租車司機等在大門附近,但是直到章德根要離開為止,他都沒有感覺到有高手來過;於是他遙遙一記劈空掌,隻用了五分力,把章德根打得垂死過去;然後組織了三隊人手進行跟蹤,終於找到了章德根的住處。
他知道,章德根身受重傷,身邊的高手肯定會及時出現,即便不在香港,也會想法聯係過來;如果連章德根將死也不過來,或者也聯係不到的話,即使這幾個人是真正的高手,和章德根的關係也不會鐵到什麽程度,日後大可不必擔心。
這招放長線掉大魚果然沒錯。
他們隱藏在別墅附近,到夜裏近2點的時候,終於等來了楊富家和陳雪亮;當現場監視的人把楊富家和陳雪亮的照片傳到史狄安和孟和巴根藏身的賓館時,史狄安一眼就認出了楊富家。[.超多好看小說]
孟和巴根出發時,史狄安提醒他是不是帶點槍械,他嗤之以鼻:在非洲和人家的正規軍隊對抗時,他的小隊也隻是使用冷兵器!
幾年來,他的小隊今天是第一次落荒而逃。
當史狄安和他在據點匯合時,其實史狄安看他們的目光並沒有任何挖苦之意,但孟和巴根覺得對方的眼中滿是譏諷自己辦事不力的神色。
其實,這是他自己話說得太滿,現在事情卻辦砸了,內心羞愧意識的反應。
望著兩個半死不活的同伴,孟和巴根聯係了李約克:“大師伯,這裏有修道者,是不是請師祖他老人家出麵?”
“修道者?”李約克大吃一驚,“你不會看錯吧?”
“沒錯,他已經升到空中,隻差祭出法寶了!”孟和巴根心有餘辜地說,“不過他似乎手下留情,沒有對我們出殺手,隻是出手推了一把,把我們趕走了。”
“是這樣,”李約克內心開始盤算了起來,“你那裏先緩緩,這事我和師祖商議了再說。”
難道這事天意?
李約克不由歎了口氣,有修道者出手幹涉的話,那麽自己的勢力想要進入亞洲,估計是要惹出一番血雨腥風來了。
修道者不會隨便殺普通人,倒不是怕遭什麽天遣,而是怕成為以後修道途中的魔障,日後要不知化多少曆練才能化解,甚至永遠都無法洗淨靈根。
除非是自己應劫而動,否則修道者是不會擅開殺戒的,所以他倒不擔心孟和巴根他們會有什麽生命危險。
修道者幹涉俗世的事務,除非是在一種非常特殊的情況才會出現;那就是世道大亂,人間殺伐的血腥氣太重,需要修道者替天行道的時候;這是修道者的一種特殊曆練,一般隻有在改朝換代的時候才發生;中土上一次修士混戰,是明清交替的時候。
中國古代有不少神話傳說,經常會提到曆代帝王逐鹿中原的時候,時常有神仙明著出麵、或者暗中助陣各方的傳說;其實,那都是修士們在鬥法;最典型的就是《封神演義》的描述,那次卷入的修士之多曠古未有,但那是因為當時的修道界有著非常特殊的原因造成的。
而世界性的修士對抗,則是發生在數千年之前的事了;近代兩次世界大戰,都沒有真正的修士出手幹涉過。
因為修道之人,對人間格局的滄桑變化,早就洞明,很少有人去人為幹涉;即使是自己的子孫後輩有涉,修士們也往往是順應天命的。
甲莫羅曾經和李約克講過這些情況,也曾經交代給他不少回避修士的禁忌。
為了禁止人家傳道,居然就出手幹涉,這個修士是個什麽樣的人呢?
李約克陷入了沉思,雖然有修道之人的幹涉,他仍不情願放棄自己的大業。
當今世界,不同的教義流傳有數千種之多,越是閉塞的地方,相對流派就多些;一般情況下,出於傳播自己教義的目的而擴張勢力,是不會觸犯修道者忌諱的;在修道界,是鼓勵各個修士去傳播自己的教義的,這個有點學術自由的味道;即使有的地方已經有了某種教義在盛行,也不得排擠新的教義傳入;一種教義是否得到盛行,隻取決於凡人的喜好;自己的教義傳播的越廣,渡人越多,往往也意味著功德越深,在修道界有著神秘的好處;至於教義的價值觀點,是不用俗世的價值觀點來評判的。
傳播者是通過顯露神通來吸引善男信女,還是通過說教,抑或利用暴力來達成教義的傳播,也取決於教義創立者的態度;不過大多教義是通過說教和神通來招攬信徒,使用暴力的著實罕見;絕大多數的教義是通過教化來完成的,顯神通和暴力有拔苗助長的嫌疑,功利色彩太濃,容易讓信徒產生雜念,不利修行。
所有的教義理論上都是為渡人而立,通過暴力和損人的手段來傳播,實屬殺雞取蛋,所以幾乎沒有人願意采取,也很難得到凡人的真正認可,比如邪教;但有些急功近利的修士還是會用,雖然絕大多數敢於嚐試的都弄得身敗名裂。
這些修士中也偶有成功的,在修道界稱為邪修。
新教義開始傳播的時候往往非常困難,難以得到世人認可;傳播者一旦把持不住,很容易陷入魔道;十字盟現在就是這種狀態,不過李約克沒有意識到,他一心想達成自己的“大業”。
在英倫三島邊緣的一個小荒島上,他找到了師父甲莫羅的修身處;他把孟和巴根見到的情況向他說了,希望他能出麵和對方溝通一下,免傷和氣;但是甲莫羅的態度讓他很失望。
甲莫羅讓他順其自然,不要去和對方糾纏,少惹魔障,教義不傳也罷;同時甲莫羅還再次警告了他:中土修道者的功法,源遠流長,宗法繁多,就算對方是個剛入道的修道者,也應避之大吉。
但是道行不深的李約克有點不忿,他覺得這個修士破壞了修道界的基本規則,決定另謀他策。
幾經口舌,他居然另外請到了一個修士,對方答應了出麵給他解決問題。
而這個修士,居然還是個非常少見的邪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