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今天拜訪格維納所取得的成果馮相榮還是感到非常滿意的,他此次前來的目的可以說基本上是達到了,因此馮相榮是帶著喜悅離開格維納府邸的。(.好看的小說)


    當馮相榮離開格維納的府邸時已經到了黃昏,包大廷看著時間也不早了,因此對馮相榮建議先找個落腳的地方。


    馮相榮這時候才注意到自己和格維納交談了那麽久,同時肚子響起餓得咕咕響。這次注意到自己到了天津後還沒吃過一頓飯。


    “嗬嗬,大廷你說的對,先找個酒樓吃上一頓。大家肚子也都餓了吧。前麵剛好就有家酒樓,那麽多人進去吃飯,說明那家酒樓的菜做的肯定不錯,我們就到那家酒樓吃吧。”馮相榮笑著說道。


    進了那家店後,果然現這家酒店的生意十分好。馮相榮嫌大廳十分吵鬧,因此要求小二帶到樓上的包廂。店裏的小二接了包大廷的打賞後,十分熱情的把馮相榮一行人帶到了樓上的包廂。


    “幾位爺,不知道你們要吃點什麽?”進了包廂後


    馮相榮坐下去後,對著小二招手“你們店裏有西湖的龍井茶嗎,有的話先給我們上一壺。”


    小二熱情的笑著說道“有!有!有!,爺請稍等。小的馬上給您上壺上好的龍井茶,請您稍等。”


    過來一會之後,小二手裏拿著茶壺走了進來,彎著腰說道“爺,您要的龍井茶來了。”


    說著小二熱情的給在座的每一個人都倒了一杯茶後,笑著說道“各位爺,不知道你們要吃點什麽?”


    “你們這裏多有什麽拿手菜啊?”馮相榮問道。


    “客官,本店的特色菜可多了:天津風箏,紫蟹、鍋巴菜,耳朵眼炸糕、桂祥麻花這三樣外,還有張記果仁、曹記驢肉、大福來鍋巴菜、石頭門坎素包子、芝蘭齋糕幹以及貼餑餑熬小魚。。。”小二點了點頭一口氣也不換的非常流利的報出了菜名。


    看到小二還在那裏喋喋不”


    “好咧,客官請稍等片刻,小的這就通知廚房裏麵飛給您上菜。”說完小二就恭敬的退了出去。


    包大廷這時候站了起來來到馮相榮的身邊,“相榮,此次我們來為了參加談判的,你是不是應該盡快的去拜訪下此次議和的主使――李鴻章呢?我們今天就已經到了天津,可是卻沒有去拜訪李鴻章會不會顯得有些失禮呢?要是因此得罪了李鴻章,那顯然沒有必要。”受到馮相榮對李鴻章為人負麵評價的影響,因此包大廷也對李鴻章不怎麽尊重,才直呼其名。


    馮相榮搖了搖頭道“我拜訪格維納畢竟也是為了爭取英國人,希望到時候英國能夠在兩國談判時站在大清一邊向法國施壓。我人們都說宰相肚裏能乘船,李鴻章怎麽說也算是大清的半個宰相,這點容人之量我想還是有的。而且我之所以先去拜訪格維納是因為那個幣製改革的事情對我接下來的計劃而言實在是太重要了,這個幣製改革是我接下來計劃中核心的一部分。這件事情可比拜訪李鴻章重要多了,如果因此而得罪李鴻章的話那我不在乎。?!”


    “幾道,聽說了嗎朝廷召回了取得鎮南關大捷的馮振興陪同中堂大人一起參與和法國人的談判呢?”馮相榮走到木製的牆壁時忽然聽到隔壁傳來的談話聲。


    一聽對麵的人在談論自己,馮相榮的注意力頓時提了起來。


    “是啊,少川。算下日子這個大清官場上的新貴也差不多到了直隸了吧。隻是不知道這個馮振興能否在談判桌上取得和鎮南關一樣的大捷。希望他能夠勸住李中堂,不要輕易的屈服以法國人吧。”隔壁傳來那人的語氣有些低落,大概是聯想到了李鴻章以往和西方國家打交道時的所作所為吧。


    聽著隔壁傳來的談話聲,馮相榮知道隔壁的人應該也是憂國憂民的愛國人士。隻是馮相榮聽著對麵稱呼的“幾道”和“少川”覺得非常的熟悉,好像在哪聽過似的,隻是一下子想不起來。


    “幾道”清末字幾道的到底是誰呢?難道是他。馮相榮的腦海中想起了一個福建的名人――嚴複就是自幾道的。


    嚴複原名宗光,字又陵,後改名複,字幾道,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響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是中國近代史上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


    嚴複出生在一個醫生家庭裏。1866年,嚴複考入了家鄉的福州船政學堂,學習英文及近代自然科學知識,五年後以優等成績畢業。1877年到1879年,嚴複等被公派到英國留學,先入普茨茅斯大學,後轉到格林威治海軍學院。留學期間,嚴複對英國的社會政治生興趣,涉獵了大量資產階級政治學術理論,並且尤為讚賞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


    1879年畢業回國,到福州船廠船政學任教習,次年調任天津北洋水師學堂總教習教務長,後升為總辦校長。嚴複還曾擔任過京師大學堂譯局總辦、上海複旦公學校長、安慶高等師範學堂校長,清朝學部名辭館總編輯等職。


    現在想來這時候嚴複剛好在天津任北洋水師的總教習吧。不過馮相榮記得嚴複鄙視李鴻章的為人和李鴻章不好,因此受到了李鴻章的排擠仕途上走的很不順利,後來才會出退海軍界轉入思想界。


    這時候馮相榮也想起了清末的一位字“少川”的大牛人――唐紹儀。


    唐紹儀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外交家,清政府總理總辦、山東大學時稱山東大學堂第一任校長、,中華民國任內閣總理,國民黨政府官員。曾任北洋大學(現天津大學)校長。


    唐紹儀1874年被清政府選派到美國留學,1881年唐紹儀歸國後,被派往天津的洋務學堂讀書。188年進入天津稅務衙門任職。同時唐紹儀是近代第一位致力於收回海關控製權的人。19o6年,唐紹儀以稅務處會辦大臣之職主持全國稅務總署的工作,上任伊始,他即宣稱:“此次奉命辦理海關稅務,實為收回稅權之一大關鍵,且海關為中國海關,聘用洋員自應歸中國節製。今雖時事艱難,無所措手,亦當力任其難。”唐國儀在稅務部署成立之時,即電召海關總稅務司赫德及各關稅務司到京城聽訓。過去壟斷海關稅務司職位數十年的洋員,如今不得不收斂其威風,在稅務處會辦大臣的統轄下辦事了。


    這兩個可都是清末的人才啊,自己現在最缺的是什麽,不就是人才嗎?而且眼前的這兩人正是自己現在手頭上最緊缺的海軍和外交的人才啊。自己一定不能錯過這兩個人才。馮相榮默默的想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崛起在清末之中法戰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漢之威武唐之榮耀明之鐵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漢之威武唐之榮耀明之鐵血並收藏崛起在清末之中法戰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