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見梁啟麵露得意之色,三水軍的副統帥白勇擔憂地說道:“將軍,張蕭廷統帥兩萬寧軍去往拒風,元讓將軍即使再驍勇,也抵擋不住啊!我們……是不是分出一波兵力去援助他?”
梁啟擺擺手,說道:“上官元讓以驍勇見長,即使敵不過那麽多的寧軍,自保應該還是沒問題的。我軍的首要目標是潼門,一切應以潼門為重,必須得集中兵力,在最短的時間內一鼓作氣,拿下潼門!”
白勇暗暗咧嘴,急道:“萬一元讓將軍陷入重圍,難以脫身……”
“瓦罐不離井口破,大將難免陣前亡。兩軍陣前,是生是死,聽由天命,你我管不了那麽多!”這時候,梁啟冷酷無情的一麵又顯露出來,從中也不難看出他的姓格,為了達到目標,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就連唐寅那麽看重的上官元讓,在他眼中也是可以犧牲的。
這兩天,粱啟早已悄悄把三水軍的主力和大批的攻城器械隱藏在潼門附近,等的就是潼門空虛的機會,現在機會終於來了,他哪能錯過?梁啟推算了一下時間,感覺張蕭廷一眾差不多已快到拒風,隨即傳達將領,全軍進攻潼門。
天眼和地網的探子之間皆有信鴿作為傳遞消息的工具,梁啟的軍令一下達,天眼和地網的探子立刻放出大量的信鴿,分傳給隱藏在潼門附近各處的三水軍。接到信鴿之後,蓄勢待發的三水軍立刻從山溝裏、窪穀裏、叢林中湧出來,快速的向潼門前雲集。
由於藏匿的位置不同,三水軍各兵團抵達潼門城下的時間也不同,梁啟和白勇一眾倒是速度最快,這兩萬三水軍如同從天上掉下來似的,突然出現在潼門城外,甚至連旗號都未來得及打出來。
見到城外突然來了這許多黑穿黑色盔甲的風軍,城頭上的寧軍都有些反應不過來。
梁啟也不給他們反應的時間,甚至都沒等其他兵團的到來,已先一步下達了攻城的命令。
隨著他一聲令下,麾下的兩萬三水軍如同潮水一般向潼門衝殺過去。
這時候,駐守潼門的寧軍終於意識到城外出現的是敵軍,一時間,城頭上叫喊連天,警鍾響成了一片。寧軍一邊將潼門的城門關死,一邊將人力調派到城頭,對城外的三水軍展開箭射。
此時,寧軍在潼門東城牆的人力才區區千餘人,不過其箭陣的威力依然驚人,而且還是居高臨下的箭射,射程極遠,三水軍距離潼門城牆還有二百步之遙時,密集的箭支便已當頭落下。
隨著陣陣的慘叫聲,向前衝鋒的三水軍士卒不時有人被雕翎貫穿身體,向前翻滾著撲倒在地,後麵的三水軍好象看不到同伴的屍體似的,繼續憋足力氣前衝。三水軍的將士都很明白,現在己方深入敵人的縱深腹地,若是能攻下潼門,或許還有一線生機,若是攻不下潼門,那己方這九萬人誰都活不成。
這是破釜沉舟的背水一戰,要麽勝,要麽就是亡,這種情況下,三水軍將士又怎能不拚命?
被箭支射倒的士卒越來越多,但絲毫阻止不了三水軍的衝鋒,人們踩著同伴們的屍體前進,距離城牆越來越近,等進入到射程,三水軍的回擊已展開了,士卒們邊跑邊取下弓箭,對準城頭,齊齊放箭。
頃刻間,城頭上也是慘叫聲一片,不時有中箭的寧軍尖叫著從城牆上跌落下來。此時,城內的寧軍謀士、將領們也已經上了城牆,見敵人的攻擊凶猛無比,有謀士大叫道:“快放狼煙,讓將軍回城支援!”
聽到謀士的話,寧軍士卒們立刻點燃全部的烽火,潼門城頭上濃煙滾滾,直衝雲霄。
指揮作戰的梁啟看得清楚,暗叫一聲不好,立刻下令,將軍中的破城弩和破軍弩都搬出來,向城頭齊射。
左右的偏將立刻把他的將領傳達下去,隨著轟隆隆的聲響,數十台破城弩和破軍弩被推了出來,人們一邊張開弩弦,一邊對準潼門的城頭,展開齊射。
嗡!
幾十台巨形弩機齊射,射出的根本不是弩箭,就是一根根的木頭樁子,尤其是破城弩,威力太大,如此之遠的距離,好象一道道的閃電,掛著勁風飛射到城頭,擊在箭垛上,連厚厚的箭垛都被刺穿。
躲於箭垛後麵還在撚弓搭箭或是搬運滾木擂石的寧軍連怎麽回事都沒搞清楚,便被刺透箭垛的木樁子擊個正著,由於力道太大,直接就把人頂飛出去,人還飛在空中,便已被震的七孔流血,絕氣身亡,而其屍體飛撞在後麵的寧軍人群中,帶著一群人滾下城牆。
隻一輪齊射過後,城頭上的寧軍就亂成了一團,慘叫聲、嚎叫聲四起,就連寧軍中的謀士和將領們也都傻眼了,他們從未見過這樣的攻城武器,連箭垛都能射穿,那得多大的力道啊!身罩靈鎧的戰將們看著箭垛上插著的一根根木樁,不由自主地暗流冷汗。他們自信自己身上的靈鎧不會比箭垛堅固。
正當梁啟指揮攻城的時候,後方突然衝上來一隊人馬,為首的將領快馬加鞭,邊跑邊大聲吼道:“將軍,三水軍第八兵團到——”
梁啟連頭都未回,直接將手中的令旗向前一揮,命令第八兵團頂上去。
那名兵團長見狀,沒有下令停軍休息,直接率領麾下士卒從梁啟本陣的旁邊擦肩而過,投入到戰場上。時間不長,後方塵土又起,距離好遠,為首的將領便大叫道:“報——將軍,三水軍第三兵團到——”
梁啟依舊頭也不回地向前揮動令旗。
“報——將軍,三水軍第六兵團到——”
“報——將軍,三水軍第七兵團到——”
隨著響亮的喊聲,又有兩支兵馬從梁啟本陣的左右兩側衝上來。梁啟這時候已經懶著再揮動令旗,他目視前方戰場,對身邊的白勇說道:“擊鼓!喝令全軍進攻!”
“是!將軍!”白勇答應一聲,將他的將領傳達下去。
梁啟又道:“派人給前方的將軍們送話,不管用什麽手段,不管死多少兄弟,就算是用人去堆,半個時辰之內也要給我堆進城去!”
“是!”
梁啟一向軍令嚴明,他的命令傳達下去,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隻能去執行,下麵的將領要麽完成軍命得勝而歸,要麽就是提頭回來。
得到梁啟的死命令後,各兵團的兵團長們都親自上了戰場,指揮手下的將士們對潼門展開猛攻,隨著各兵團的相繼趕到,攻城的人力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從兩萬擴充到了九萬,向潼門城外看,黑壓壓的都是風軍。
很快,三水軍中手持陣弩的士卒們開始順著雲梯向城上攀爬,陣弩遠射的威力無法與弓箭相提並論,可是近戰的效果極佳,士卒們即使在攀爬雲梯的時候都可以向上射出弩箭,這對投擲滾木擂石的守軍威脅太大了。
許多寧軍把滾木擂石已經舉了起來,正想向下砸的時候,下麵三水軍士卒已開始扣動扳機,射出弩箭,如此近的距離,弩箭已能刺透寧軍身上的鋼甲,隨著陣陣的破甲聲,城頭上的寧軍渾身插滿弩箭,倒下一排。
趁著敵人出現空擋,三水軍將士加速攀爬,一鼓作氣,衝上城頭。第一批殺上城頭上的士卒遭受寧軍最為犀利的反擊,一根根的長戟長矛從四麵八方刺來,士卒們躲閃不及,身子瞬間就被刺成馬蜂窩,慘叫著摔下城牆。
而後殺上來的數批士卒都未能幸免,被寧軍一一挑下城牆,直至有士卒奮不顧身的撲向寧軍,寧願自己的身軀被刺成篩子,也要把寧軍陣營撞散,這時候才終於打開缺口,隨後跟上的大批士卒借著空擋,與寧軍血戰在一處。
有險可受時,寧軍占有巨大的優勢,而一旦三水軍殺上城頭,與其展開貼身的近戰,守軍的優勢便當然無存,風人彪悍驍勇,善於近戰,而寧軍盔甲雖堅,武器雖利,但近戰一直都是軟肋。隨再三水軍越上越多,寧軍開始抵擋不住,成群成群的向後潰敗。
坐鎮本陣指揮的梁啟見己方士卒已成功殺上城頭,他再也坐不住了,拔出佩劍,高聲呐喊道:“殺——”他喊聲未落,已親自拉過一匹戰馬,翻身跨了上去,接著,直奔前方的戰場而去。他是三水軍統帥,他親自上陣,可把周圍的白勇、偏將以及親兵侍衛們嚇的夠戧,人們哪敢耽擱,各持武器,跟著梁啟也衝上戰場。
梁啟的親自參戰,把三水軍的士氣推到頂點,將士們簡直都象是忘記了生死,吼叫著順著雲梯衝上城頭,揮舞手中的戰刀,對著寧軍展開瘋狂的砍殺。
被突破的防線越來越多,到最後,城頭上幾乎都找不到寧兵,放眼望去,皆是黑壓壓的風軍。
兵敗如山倒!一旦潰敗,再想止住頹勢,又談何容易?何況寧軍此時隻剩下幾千人,而三水軍卻有八萬多眾,又是在城內的近戰,寧軍徹底支撐不住,一批人向城西逃串,另一批人則向城中心的將軍府敗逃。
見梁啟麵露得意之色,三水軍的副統帥白勇擔憂地說道:“將軍,張蕭廷統帥兩萬寧軍去往拒風,元讓將軍即使再驍勇,也抵擋不住啊!我們……是不是分出一波兵力去援助他?”
梁啟擺擺手,說道:“上官元讓以驍勇見長,即使敵不過那麽多的寧軍,自保應該還是沒問題的。我軍的首要目標是潼門,一切應以潼門為重,必須得集中兵力,在最短的時間內一鼓作氣,拿下潼門!”
白勇暗暗咧嘴,急道:“萬一元讓將軍陷入重圍,難以脫身……”
“瓦罐不離井口破,大將難免陣前亡。兩軍陣前,是生是死,聽由天命,你我管不了那麽多!”這時候,梁啟冷酷無情的一麵又顯露出來,從中也不難看出他的姓格,為了達到目標,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就連唐寅那麽看重的上官元讓,在他眼中也是可以犧牲的。
這兩天,粱啟早已悄悄把三水軍的主力和大批的攻城器械隱藏在潼門附近,等的就是潼門空虛的機會,現在機會終於來了,他哪能錯過?梁啟推算了一下時間,感覺張蕭廷一眾差不多已快到拒風,隨即傳達將領,全軍進攻潼門。
天眼和地網的探子之間皆有信鴿作為傳遞消息的工具,梁啟的軍令一下達,天眼和地網的探子立刻放出大量的信鴿,分傳給隱藏在潼門附近各處的三水軍。接到信鴿之後,蓄勢待發的三水軍立刻從山溝裏、窪穀裏、叢林中湧出來,快速的向潼門前雲集。
由於藏匿的位置不同,三水軍各兵團抵達潼門城下的時間也不同,梁啟和白勇一眾倒是速度最快,這兩萬三水軍如同從天上掉下來似的,突然出現在潼門城外,甚至連旗號都未來得及打出來。
見到城外突然來了這許多黑穿黑色盔甲的風軍,城頭上的寧軍都有些反應不過來。
梁啟也不給他們反應的時間,甚至都沒等其他兵團的到來,已先一步下達了攻城的命令。
隨著他一聲令下,麾下的兩萬三水軍如同潮水一般向潼門衝殺過去。
這時候,駐守潼門的寧軍終於意識到城外出現的是敵軍,一時間,城頭上叫喊連天,警鍾響成了一片。寧軍一邊將潼門的城門關死,一邊將人力調派到城頭,對城外的三水軍展開箭射。
此時,寧軍在潼門東城牆的人力才區區千餘人,不過其箭陣的威力依然驚人,而且還是居高臨下的箭射,射程極遠,三水軍距離潼門城牆還有二百步之遙時,密集的箭支便已當頭落下。
隨著陣陣的慘叫聲,向前衝鋒的三水軍士卒不時有人被雕翎貫穿身體,向前翻滾著撲倒在地,後麵的三水軍好象看不到同伴的屍體似的,繼續憋足力氣前衝。三水軍的將士都很明白,現在己方深入敵人的縱深腹地,若是能攻下潼門,或許還有一線生機,若是攻不下潼門,那己方這九萬人誰都活不成。
這是破釜沉舟的背水一戰,要麽勝,要麽就是亡,這種情況下,三水軍將士又怎能不拚命?
被箭支射倒的士卒越來越多,但絲毫阻止不了三水軍的衝鋒,人們踩著同伴們的屍體前進,距離城牆越來越近,等進入到射程,三水軍的回擊已展開了,士卒們邊跑邊取下弓箭,對準城頭,齊齊放箭。
頃刻間,城頭上也是慘叫聲一片,不時有中箭的寧軍尖叫著從城牆上跌落下來。此時,城內的寧軍謀士、將領們也已經上了城牆,見敵人的攻擊凶猛無比,有謀士大叫道:“快放狼煙,讓將軍回城支援!”
聽到謀士的話,寧軍士卒們立刻點燃全部的烽火,潼門城頭上濃煙滾滾,直衝雲霄。
指揮作戰的梁啟看得清楚,暗叫一聲不好,立刻下令,將軍中的破城弩和破軍弩都搬出來,向城頭齊射。
左右的偏將立刻把他的將領傳達下去,隨著轟隆隆的聲響,數十台破城弩和破軍弩被推了出來,人們一邊張開弩弦,一邊對準潼門的城頭,展開齊射。
嗡!
幾十台巨形弩機齊射,射出的根本不是弩箭,就是一根根的木頭樁子,尤其是破城弩,威力太大,如此之遠的距離,好象一道道的閃電,掛著勁風飛射到城頭,擊在箭垛上,連厚厚的箭垛都被刺穿。
躲於箭垛後麵還在撚弓搭箭或是搬運滾木擂石的寧軍連怎麽回事都沒搞清楚,便被刺透箭垛的木樁子擊個正著,由於力道太大,直接就把人頂飛出去,人還飛在空中,便已被震的七孔流血,絕氣身亡,而其屍體飛撞在後麵的寧軍人群中,帶著一群人滾下城牆。
隻一輪齊射過後,城頭上的寧軍就亂成了一團,慘叫聲、嚎叫聲四起,就連寧軍中的謀士和將領們也都傻眼了,他們從未見過這樣的攻城武器,連箭垛都能射穿,那得多大的力道啊!身罩靈鎧的戰將們看著箭垛上插著的一根根木樁,不由自主地暗流冷汗。他們自信自己身上的靈鎧不會比箭垛堅固。
正當梁啟指揮攻城的時候,後方突然衝上來一隊人馬,為首的將領快馬加鞭,邊跑邊大聲吼道:“將軍,三水軍第八兵團到——”
梁啟連頭都未回,直接將手中的令旗向前一揮,命令第八兵團頂上去。
那名兵團長見狀,沒有下令停軍休息,直接率領麾下士卒從梁啟本陣的旁邊擦肩而過,投入到戰場上。時間不長,後方塵土又起,距離好遠,為首的將領便大叫道:“報——將軍,三水軍第三兵團到——”
梁啟依舊頭也不回地向前揮動令旗。
“報——將軍,三水軍第六兵團到——”
“報——將軍,三水軍第七兵團到——”
隨著響亮的喊聲,又有兩支兵馬從梁啟本陣的左右兩側衝上來。梁啟這時候已經懶著再揮動令旗,他目視前方戰場,對身邊的白勇說道:“擊鼓!喝令全軍進攻!”
“是!將軍!”白勇答應一聲,將他的將領傳達下去。
梁啟又道:“派人給前方的將軍們送話,不管用什麽手段,不管死多少兄弟,就算是用人去堆,半個時辰之內也要給我堆進城去!”
“是!”
梁啟一向軍令嚴明,他的命令傳達下去,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隻能去執行,下麵的將領要麽完成軍命得勝而歸,要麽就是提頭回來。
得到梁啟的死命令後,各兵團的兵團長們都親自上了戰場,指揮手下的將士們對潼門展開猛攻,隨著各兵團的相繼趕到,攻城的人力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從兩萬擴充到了九萬,向潼門城外看,黑壓壓的都是風軍。
很快,三水軍中手持陣弩的士卒們開始順著雲梯向城上攀爬,陣弩遠射的威力無法與弓箭相提並論,可是近戰的效果極佳,士卒們即使在攀爬雲梯的時候都可以向上射出弩箭,這對投擲滾木擂石的守軍威脅太大了。
許多寧軍把滾木擂石已經舉了起來,正想向下砸的時候,下麵三水軍士卒已開始扣動扳機,射出弩箭,如此近的距離,弩箭已能刺透寧軍身上的鋼甲,隨著陣陣的破甲聲,城頭上的寧軍渾身插滿弩箭,倒下一排。
趁著敵人出現空擋,三水軍將士加速攀爬,一鼓作氣,衝上城頭。第一批殺上城頭上的士卒遭受寧軍最為犀利的反擊,一根根的長戟長矛從四麵八方刺來,士卒們躲閃不及,身子瞬間就被刺成馬蜂窩,慘叫著摔下城牆。
而後殺上來的數批士卒都未能幸免,被寧軍一一挑下城牆,直至有士卒奮不顧身的撲向寧軍,寧願自己的身軀被刺成篩子,也要把寧軍陣營撞散,這時候才終於打開缺口,隨後跟上的大批士卒借著空擋,與寧軍血戰在一處。
有險可受時,寧軍占有巨大的優勢,而一旦三水軍殺上城頭,與其展開貼身的近戰,守軍的優勢便當然無存,風人彪悍驍勇,善於近戰,而寧軍盔甲雖堅,武器雖利,但近戰一直都是軟肋。隨再三水軍越上越多,寧軍開始抵擋不住,成群成群的向後潰敗。
坐鎮本陣指揮的梁啟見己方士卒已成功殺上城頭,他再也坐不住了,拔出佩劍,高聲呐喊道:“殺——”他喊聲未落,已親自拉過一匹戰馬,翻身跨了上去,接著,直奔前方的戰場而去。他是三水軍統帥,他親自上陣,可把周圍的白勇、偏將以及親兵侍衛們嚇的夠戧,人們哪敢耽擱,各持武器,跟著梁啟也衝上戰場。
梁啟的親自參戰,把三水軍的士氣推到頂點,將士們簡直都象是忘記了生死,吼叫著順著雲梯衝上城頭,揮舞手中的戰刀,對著寧軍展開瘋狂的砍殺。
被突破的防線越來越多,到最後,城頭上幾乎都找不到寧兵,放眼望去,皆是黑壓壓的風軍。
兵敗如山倒!一旦潰敗,再想止住頹勢,又談何容易?何況寧軍此時隻剩下幾千人,而三水軍卻有八萬多眾,又是在城內的近戰,寧軍徹底支撐不住,一批人向城西逃串,另一批人則向城中心的將軍府敗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