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猶豫了半響才開口道:“裏正,我知道這事是我這娃不對。可十鞭子實在太重了,我這孩子從小身體就不好,這麽十鞭子下去不是要他的命嗎。”“我們村子什麽時候是這種不近人情的了,這規矩是想要他們讓大家知道什麽事該做什麽事不該做,而不是真想要了他的命。你說他身子受不住,那就一鞭子一鞭子來。”桃源村的規矩向來嚴厲,可若不是惡性事件也不會真把人往死裏逼。大福頓時又不吭氣了,大家明白他方才是找借口而已。“大福,你這些年在外頭奔波,應該最清楚賭博這事要是沾上,以後會咋樣。你現在心疼他就是害了他!”大福家族的族老苦口婆心勸道。“可現在跟以前不一樣了,以前咱們是窮,輸不起,現在咱們有錢了,偶爾玩玩也沒啥。我這兒子我知道,就是貪玩了點,並不是那喪心病狂的賭徒。裏正,族老還有文老爺,求求你們開開恩放過他,我這兒子真挨不得打。”那族老頓時搖頭歎氣,臉轉向一邊。“這是村規,不容求情。既然你覺得不公,要麽你就硬著頭皮讓你兒子認罰,要麽直接滾出村子,不是咱們桃源村的人,我們也懶得費這工夫。”大家聽到這話,都以為大福一家會妥協,可沒有想到並非如此。大福愣了愣,咬了咬牙,直接跪在地上,朝著常喜樂磕了一個響頭。“文老爺,我知道這些年都是多虧了您的提攜才有我大福今天,隻是這村子容不得我們家了,我在這多謝您給我大福出人頭地的機會,我今生必是不會忘了這份恩情。”說完就站起身來,就拉著妻兒離開了。大家見此都唏噓不已,都覺得大福這家人是魔障了,竟然為了這麽點事就離開桃源村。現在的桃源村可是享福的地方,怎麽還想著要離開?可常喜樂和裏正他們心裏卻是很清楚,這大福怕是早就已經不稀罕桃源村了。桃源村是熱鬧、安寧,可到底比不上府裏繁華。這些年大福經常在外頭跑,早已經不是簡單的銷售員。他是個腦袋靈活的,早就在外頭做起了生意。之前沒有離開桃源村,隻不過還有著依戀,可現在遇到這麽個事,就不願意自己兒子還在這地方受苦了。族老搖頭歎息,“這人心大了,到底是關不住了,總是會有那麽一天的,可他現在這麽做是害了他的兒子啊!”“自己種下的惡果自己吃,以後會有他後悔的時候。”裏正道。賭博之事最後以大福一家離開桃源村,另外三人接受責罰,並不可再在碼頭做事,如有再犯就得滾出桃源村;鐵匠鋪的父子兩因違反之前約定而被提前終止合約,不可再在碼頭做生意為結局。這一件事在桃源村村民腦袋上敲了一記響鍾,莫要以為有了點錢就輕狂了,村規大如天。第91章 學習 賭博之事的爆出,也反應出桃源村目前的管理還是存在漏洞,否則像大福一家這種並非因為什麽無可忍受的事就要離開村莊之事也不會發生。這個世界最是注重家族根基,除非極端情況下,是不願意脫離族群的。否則就跟無根飄萍一樣,任人踐踏。而這次不過是大福兒子自己做錯事,且還是一直明文規定不可為之事,被小懲一番罷了。大福一家就敢如此有底氣離開,除了有所依仗,也還是因為突然的富足讓大家飄飄然,一時之間找不到北了。他們隻看到手裏的銀錢而忘記了其他,甚至覺得村莊裏的各種繁瑣規矩成了約束,恨不得趕緊逃開。桃源村的規矩雖然頗為完善,但是也有不少漏洞之處,尤其是在快速發展之下有些細則方麵就有些跟不上了。所以常喜樂打算與裏正和族老們一起,更加完善村規。常喜樂打算在原本村規的基礎上結合前世曆史所學江南第一家鄭家的家規,鄭家是百年世家,家規森嚴,出了一百七十多位官員都十分清廉,不曾出現貪汙腐敗。一個世家能夠屹立幾百年,其家規必有其科學之處。鄭家就有規定,隻要還處在青壯年,沒有病沒癱的都得盡自己一份力來勞作,不可讓人伺候,不可好逸惡勞。這一點也是桃源村要貫徹的,隻有參與勞動,創造價值,知道勞動的辛勞,才不會使得精神空虛,才不會輕視別人的勞動。並且在村子裏建設各種興趣小組,豐富大家的娛樂生活。畢竟現在的桃源村和從前一直為生計奔波的情形不一樣了,當人們的溫飽得到解決,就會開始尋求精神上的滿足。若是缺乏,很可能就去嫖賭了。所以他打算像之前的建立舞龍舞獅隊一樣,建立民樂隊、舞蹈隊等等。還要在荒地那裏開辟一片地方作為運動場所,以便大家可以蹴鞠、舞蹈等等。每一年會開展村莊運動會,開辦遊園會、百家宴等等活動。讓大家在空閑的時候能夠集聚一堂,可以舞一舞,跳一跳,豐富平常的生活。最關鍵的是,不僅僅是孩子,成人也要開始接受教育,開始認字讀書,進行全方位的掃盲行動。從前是因為溫飽問題還不曾解決,而且師資力量也不夠,所以隻能先從孩子抓起。可現在第一批孩子已經學出來了,他們雖然大部分人參加科考怕是沒法通過,可教大家認字還是不成問題。而這些都是跟具體的福利相掛鉤,即便大家不明白為何要讀書識字,為了這個也會積極參與。為了讓大家更加有興趣去學習,常喜樂將教材編得更加貼地氣,結合身邊事物進行教學。反正他的要求隻是掃盲,而不是讓大家科考。所有人都沒有想到,賭博一事一出,竟然會是這麽個走向。不過大家對常喜樂所做的決定已經盲目跟從,雖然想不明白卻也跟著造做。如此一來倒是苦了一群人,原本以為種田已經是這世上最苦的事了,沒有想到讀書寫字更甚。不少人都那哀嚎,寧可去種十畝地,也不願去上一節課。現在桃源村的孩子人人都從六歲開始必須上學,不少家裏的孩子都已經上過幾年學了,自己若是不努力,連孩子都比不過,那可就丟大臉了。大家都知道讀書是好的,所以平日對孩子都要求非常嚴格,現在輪到自己了,總不能就學得太差,否則以後怎麽教導孩子?怎麽讓孩子服自己的管?於是雖然痛苦不已,不少人也在那咬牙切齒的埋頭苦學。常喜樂還讓常喜盛在外頭多尋些書籍來,各種類型都要,尤其是農書遊記史書等等,他將一些三觀不正的書籍刨除,然後將它們都存入新建立的閱覽室裏。隻要是桃源村的村民,都可以進去讀書。裏頭還有免費的紙張筆墨紙硯,若誰能抄書且抄得好,還能得到獎勵。而若看書之後能寫下讀後感,隻要不是明顯湊字數,每一篇都能擁有積分,積分多少依照質量而定,每個月積分最高者也同樣能得到嘉獎。平時還會開站各種學習競賽,刺激大家對學習的興趣,能獲勝者都能得到相應的獎勵。常喜樂還設立了不少獎項,多以小家庭為主體,也就是父母兒女為單位,隻要整個小家庭做得好才能得到。除了物質上的獎勵,還會頒發流動紅旗。包括最勤奮獎、最優秀獎、集體進步獎等等,增添榮譽感。之所以以小家庭為主,這也是讓大家互相督促,誰敢拖後腿在家裏就是沒有地位的。讓大家在這種氛圍內,不好意思不學習。而其中獎勵最高的就是以大家庭為單位的獎項,原本常喜樂很俗氣的又想以物質獎勵和小錦旗為獎勵,結果裏正和族老們強烈要求以常喜樂手抄書為獎勵。常喜樂當時很是心虛,要他手抄書有啥意思啊,比小錦旗還虛,小錦旗好歹能擺在門口,瞧著顯眼又喜氣。桃源村小錦旗製作得非常用心,是常喜樂讓常喜盛到府裏找最好的繡娘繡製而成。雖然因為桃源村的日子越發好了,女子們也開始有空閑學起繡花,衣服手帕比從前精致了不少。可到底才剛剛興起,這東西是充滿技巧的,非一時之功,所以遠遠比不上那些府裏專業的繡娘們。所以大家看到這精致的錦旗,上麵還繡著栩栩如生的花朵、孔雀等等,都稀罕不已。就算沒有這份榮耀,光是這漂亮的錦旗也讓人想要拿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桃源農家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絡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絡繽並收藏桃源農家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