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薛蟠黛玉就來氣,這呆子的運道著實太好,回回惹事都能全身而退。最近的這一回居然是由賈珍出手幫他逃過一劫,誰說那什麽出在潢海鐵網山上的檣木送得不得當,瞧薛家這架勢,如今竟連東府都接上線了呢。
黛玉倒是在賈母壽日隔簾見過那薛呆子一回,眾人說起他來就呆子呆子的喚他,但有寶釵這樣的妹子,他的樣貌又能醜到哪裏去呢,不過較賈府幾個爺們長得略壯實些罷了,他妹妹寶釵不也比賈家幾個姐妹胖麽,隻是為著他行事較她妹妹著實魯莽許多,是以他妹妹是“珠圓玉潤”,到他就是“魯鈍呆癡”了。
前個兒薛蟠脫了官司,薛姨媽一喜之下病體全愈,倒也聽說擺了回酒為薛蟠接風去晦氣,同時也是給薛蟠一個丫頭仍叫香菱的正經開了臉。寶玉那日吃了酒回來說與黛玉聽時,卻將黛玉氣得不好:自個兒好容易救出了個甄英蓮,誰知薛姨媽就轉頭又買了個女孩兒來頂她的缺,居然還取了個一模一樣的名兒,且仍是做了薛蟠的妾,直似黛玉白做了回善事,一無是處一般。
當時黛玉好歹還有些子安慰:佛還隻渡有緣人呢,怎麽著,她也算救了個甄英蓮不是。誰知這才幾日就來了個晴天霹靂,連這點子安慰也沒了,英蓮竟去做了什麽“仙姑”。仙姑,說得好聽,不就是一輩子伴著青燈古佛了麽,這樣的人生……黛玉再無半分成就感了。
她怎地就忘了,這世上哪有活著的神人,隻有升天的大仙呀。時至今日皇帝沒將甄英蓮當作妖言惑眾的妖人鍘了,都應高呼皇恩浩蕩了――噢,也許是怕她老子真成仙回來找他算賬也未可知。
她早該想到,在這皇權至上的世道裏,又怎允許出現另一個被膜拜的對象。英蓮已被人抬到了一個無人能及的,仙人之女的位置,再要過所謂的平凡幸福生活,卻是不可能的了。
別的不論,你讓她嫁給誰呢?
指婚給臣下?天子都隻是凡間的主宰,哪天她爹下凡,皇帝都要來拜見你家嶽丈,你是否打算與皇家平分秋色?你願意,也要皇家願意不是~
嗯,也可以讓其他皇家子弟娶她是麽?這個想法較之將她嫁給臣下還危險。一個有德娶得上仙女的皇子,難道不該當皇帝?
最後一個法子,她可以嫁給皇帝或太子。可皇帝早有皇後,太子也已迎娶了太子妃,嗯,連嫡太孫都有了,你要全部休掉重來?是,是全部休掉,你都娶了仙女了,誰敢跟仙女分老公?更別說立她為妃,你總不能讓一個仙家血統屈居人下服侍正妻罷?萬一她仙人老爹回來看到,你是嫌自個兒死得不夠快,江山太穩了麽?仙家雖未必管凡間的事,但總得以防萬一罷。
這還僅是她夫君人選的問題,若是她生了孩兒,她這一脈仙人血統傳承了下去……天下最尊貴的人是皇帝,天下最尊貴的家族是皇族,換了你是皇帝,也不會願意捧出一個與你不相上下,又或者比你還尊貴的人,或家族出來~
別說皇帝想得多,沒法子,全天下就這麽一個位置,所有的危險都需小心排除。
又不隻這一個皇帝想得多,古往今來誰見過活神仙了,死神仙倒是一堆堆。
而英蓮,成了一個活得“準仙人”,你說,皇帝能怎麽辦?
隻能供起來!
供得高高的~
於是甄英蓮成了善慈仙姑,遠離紅塵,遠離人世,遠離皇帝陛下統治下的萬民。
隻待她自個兒修成仙道,又或者,她成仙的爹爹大人來接她。反正,最多不過百年……
黛玉想到這裏重重地歎了口氣:英蓮,咱們都是等著爹爹接咱們回家的可憐閨女~
哎,當初她還想著似寶玉這等含玉而生的異象都平平安安長這麽大,沒被人當妖孽滅了,還以為這個世道對仙佛修真什麽的比較寬容呢,誰知道……
嗯,誰知道呢,真要論起來,寶玉以後的日子可夠悲慘的,未必沒有皇家容不下他這塊仙玉的緣故在裏麵……
好罷,為著這兩家消息的緣故,寶黛兩個在賈府上下一片喜慶之時均是怏怏地不大介意。寶玉也就罷了,那升妃位的是他親姐姐,他能有什麽不高興的,不過是又發了癡罷了,而黛玉卻無這等運氣,那日預言到喜事的話沒人說,卻將後麵問的關於賈政入東宮的話拿來傳笑,又傳那日老爺能為皇上向東宮太子傳話,不僅得皇上的器重,更受太子的禮敬的話。有那大膽的,更是預言賈府裏不僅大姑娘能封妃,隻怕過不得兩日老爺也升官在即了。
黛玉不用想也知道這話是從哪兒傳出來的,卻將她笑得打跌。皇上給傳話給太子用得著政老爺這位從五品的員外郎麽,這話說得可真沒常識。且賈政老爺若真受皇上器重,怎會到如今官位還是一個員外郎,還一當近十年。皇上大封後宮之時,多少後宮家眷都在宮裏,你居然在眾目睽睽之下往東宮跑,是要明著告訴眾人你是太子黨麽?可惜如今皇上春秋正盛,還有精力封妃進嬪呢,你倒早早投了太子,是想扶持太子篡位麽。他的這番行為真真愚蠢之極,卻居然有更蠢的人為他歡呼喝采。真真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
隻是這事不同後宅小事,黛玉現下總住在賈府,若是父親來接之前賈家出了什麽事,她再是分辯得清也要受些牽連,是以她尋了個機會與賈母細細說了半晌。卻由賈母出麵刹住了這個“泡沫”吉言。
賈母的政治覺悟到底不同,兼事關自個兒的兒子,且又在這風口浪尖上,她老人家親自出手,卻將府裏好話說的最得意的幾個婆子媳婦打的打,賣的賣,硬生生將賈府一眾下人的盲目高歌的氣勢打壓下去一大半。另一小半麽,卻由賈政在被母親訓斥後,將王夫人院裏幾個婆子發作了出去,王夫人大疼,縱是新得了“宜人”的誥命也沒能讓她緩過勁來。
賈府眾人終於不再象個暴發戶般地發傻,在主子的嚴加管束下,本想裝裝深沉裝裝氣質地過個低調年。誰知皇帝就沒安好心啊,不過十幾日,那被傳得沸沸揚揚的“省親議案”,在年前居然就準了,這一下賈府裏連主子都喜不自勝,奴才們就更樂翻了天,還管什麽低調什麽深沉,隻恨不能告之天下,他們賈府有個德妃可回府省親了。至於旨中“凡有重宇別院之家,可以駐蹕關防之處”的要求,哈哈哈哈,這有什麽難的,銀子是拿來做什麽的,不就是用來堆麵子的麽……
黛玉再不多勸,隻冷眼旁觀著賈府的狂歡,心中能想出來的,隻是唐太宗那句名言――“天欲其亡,必令其狂”也對,那也是一位皇帝呢,果然古今皇帝一樣奸啊……
黛玉如今在意的,除了父親,也就是外祖母賈母的身子了,在賈府裏這些年,黛玉是早看出來了,若是在父親來接自個兒之前外祖母有個好歹……這賈府可就更沒法呆了。黛玉這一危機感在元春封妃後日盛。是以,那養玉的水除給父親做藥外,素日做點心熬湯煮粥時,也給賈母漸漸用了起來,雖說隻有排毒之效,但管人生百病不就是為著身體內有毒排不出去麽。
於是這個年賈府眾人過得喜慶無比,主子接得貼子是往年的一倍有餘,新得浩命的王宜人陪著邢夫人應酬的權貴也高了一級,鳳姐又需多多備了禮單出來,奴才們穿來過去忙得也高興:有得忙才有紅包,收禮收得手抽筋也是一個快樂呀。
隻有寶玉這些時日得不著什麽好消息,自打他姐姐封了妃,父親賈政各處都需應付著,哪裏還有空理他的書,他倒也跟著家中姐妹樂了幾日,偏好好地想起秦鍾來,先也遣人打聽了數回,隻說他家老爺子打得狠了,如今雖起得床,卻仍不利行走。那去的小廝也是個多嘴的,又將秦鍾家裏還養了個尼姑當作奇談說與寶玉聽,寶玉哭笑不得,隻當他即養得尼姑,傷自是無礙的,想是有佳人相伴,懶得理自個兒也是有的,倒隻得擱開了手,誰知年還未過完,就接到他家老蒼頭報信,說是他家相公已不中用了,求寶玉去見最後一麵。
寶玉聞此噩耗大驚,隻此等年節之中,哪裏敢將此等事告之賈母,少不得另編了個由頭更衣出了門,一路催著快馬加鞭往秦家見秦鍾最後一麵。隻秦鍾一死,寶玉痛哭不已,歸時猶是淒惻哀痛。哪裏還藏得住,隻得同賈母說是在府門口遇到了秦府報喪的下人。賈母聽了也感歎了一回,又幫了幾十兩銀子,外又備奠儀,卻隻是不許寶玉上門。寶玉無法,癡癡望著奶兄李貴出了門,隻得同黛玉哭訴了幾日,以解胸中愁悶。
寶玉這回將秦鍾就是誇成了朵花,黛玉也沒有反駁他,隻管泡了茶來與他同飲。倒不是她聖母,不過是人死為大。黛玉隻是奇怪:在那神仙地界裏,他姐姐可卿被假作警幻之妹與寶玉初試雲雨,且極可能正是為此傷了魂魄,方芳魂早逝。如今弟弟與寶玉上演了一回耽美戀情後,也是一死了之――這秦氏姐弟倆投這一回胎莫非就是為了各自與寶玉“金風玉露一相逢”麽?這就是警幻要寶玉體驗的情麽?若真如此,寶玉為何下凡,她自個兒又為何下凡?
作者有話要說:備注:
1、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出處:“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英雄之道先狂後亡凡人之心先亡後狂我自狂之奈何我亡”這句話是唐太宗說,針對的是突厥。唐朝初年,突厥經常南下侵犯,唐太宗決心消滅突厥,說了這句話(引用了老子),意思就是:想要它滅亡,一定要先讓他驕傲自滿。唐太宗曾派人送大量金寶給突厥,助長其驕傲的氣勢。
西方有一句相近的諺語,出現在果戈理的戲劇<欽差大臣>裏出現中:“上帝要滅亡他,必定讓他先發狂!”原話:“上帝要讓一個人瘋狂,一定會先奪走他的理智”來自<聖經>
2、本文原著對應處:
第十六回中:
1)薛蟠納妾:正說著,【甲戌雙行夾批:又用斷法方妙。蓋此等文斷不可無,亦不可太多。】隻聽外間有人說話,鳳姐便問:“是誰?”平兒進來回道:“姨太太打發了香菱妹子來問我一句話,我已經說了,打發他回去了。”賈璉笑道:“正是呢,方才我見姨媽去,不防和一個年輕的小媳婦子撞了個對麵,生的好齊整模樣。【庚辰側批:酒色之徒。】我疑惑咱家並無此人,說話時因問姨媽,誰知就是上京來買的那小丫頭,名喚香菱的,竟與薛大傻子作了房裏人,開了臉,越發出挑的標致了。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他。”【甲戌雙行夾批:垂涎如見,試問兄寧有不玷平兒乎?脂硯。】鳳姐道:“噯!【庚辰側批:如聞。】往蘇杭走了一趟回來,也該見些世麵了,【甲戌側批:這“世麵”二字,單指女色也。】還是這樣眼饞肚飽的。你要愛他,不值什麽,我去拿平兒換了他來如何?【甲戌側批:奇談,是阿鳳口中方有此等語句。】【甲戌眉批:用平兒口頭謊言,寫補菱卿一項實事,並無一絲痕跡,而有作者有多少機括。】那薛老大【甲戌側批:又一樣稱呼,各得神理。】也是‘吃著碗裏看著鍋裏’的,這一年來的光景,他為要香菱不能到手,【甲戌側批:補前文之未到,且並將香菱身分寫出。脂硯。】和姨媽打了多少饑荒。也因姨媽看著香菱模樣兒好還是末則,其為人行事,卻又比別的女孩子不同,溫柔安靜,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他不上呢,【甲戌雙行夾批:何曾不是主子姑娘?蓋卿不知來曆也,作者必用阿鳳一讚,方知蓮卿尊重不虛。】故此擺酒請客的費事,明堂正道的與他作了妾。過了沒半月,也看的馬棚風一般了,我倒心裏可惜了的。”【甲戌雙行夾批:一段納寵之文,偏於阿風口中補出,亦奸猾幻妙之至!】一語未了,二門上的小廝傳報:“老爺在大書房等二爺呢。”賈璉聽了,忙忙整衣出去。
2)秦鍾之死:且說寶玉近因家中有這等大事,賈政不來問他的書,【庚辰側批:一筆不漏。】心中是件暢事;無奈秦鍾之病日重一日,也著實懸心,不能樂業。【甲戌側批:“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世上人個個如此,又非此情鍾意切。】【甲戌眉批:偏於極熱鬧處寫出大不得意之文,卻無絲毫牽強,且有許多令人笑不了、哭不了、歎不了、悔不了,唯以大白酬我作者。壬午季春。畸笏。】這日一早起來才梳洗畢,意欲回了賈母去望候秦鍾,忽見茗煙在二門照壁前探頭縮腦,寶玉忙出來問他:“作什麽?”茗煙道:“秦相公不中用了!”【甲戌側批:從茗煙口中寫出,省卻多少閑文。】寶玉聽說,嚇了一跳,忙問道:“我昨兒才瞧了他來,【庚辰側批:點常去。】還明明白白,怎麽就不中用了?”茗煙道:“我也不知道,才剛是他家的老頭子來特告訴我的。”寶玉聽了,忙轉身回明賈母。賈母吩咐:“好生派妥當人跟去,到那裏盡一盡同窗之情就回來,不許多耽擱了。”寶玉聽了,忙忙的更衣出來,車猶未備,【甲戌側批:頓一筆方不板。】急的滿廳亂轉。一時催促的車到,忙上了車,李貴、茗煙等跟隨。來至秦鍾門首,悄無一人,【甲戌側批:目睹蕭條景況。】遂蜂擁至內室,唬的秦鍾的兩個遠房嬸母並幾個弟兄都藏之不迭。【甲戌側批:妙!這嬸母兄弟是特來等分絕戶家私的,不表可知。】
此時秦鍾已發過兩三次昏了,移床易簀多時矣。【甲戌側批:餘亦欲哭。】寶玉一見,便不禁失聲。李貴忙勸道:“不可不可,秦相公是弱症,未免炕上挺扛的骨頭不受用,【庚辰側批:李貴亦能道此等語。】所以暫且挪下來鬆散些。哥兒如此,豈不反添了他的病。”寶玉聽了,方忍住近前,見秦鍾麵如白蠟,合目呼吸於枕上。寶玉忙叫道:“鯨兄!寶玉來了。”連叫兩三聲,秦鍾不睬。寶玉又道:“寶玉來了。”那秦鍾早已魂魄離身,隻剩得一口悠悠餘氣在胸,正見許多鬼判持牌提索來捉他。【甲戌側批:看至此一句令人失望,再看至後麵數語,方知作者故意借世俗愚談愚論設譬,喝醒天下迷人,翻成千古未見之奇文奇筆。】【庚辰眉批:《石頭記》一部中皆是近情近理必有之事,必有之言。又如此等荒唐不經之談,間亦有之,是作者故意遊戲之筆,聊以破色取笑,非如別書認真說鬼話也。】那秦鍾魂魄那裏肯就去,又記念著家中無人掌管家務,【甲戌側批:扯淡之極,令人發一大笑。餘請諸公莫笑,且請再思。】又記掛著父親還有留積下的三四千兩銀子,【甲戌雙行夾批:更屬可笑,更可痛哭。】又記掛著智能尚無下落,【甲戌雙行夾批:忽從死人心中補出活人原由,更奇更奇。】因此百般求告鬼判。無奈這些鬼判都不肯徇私,反叱吒秦鍾道:“虧你還是讀過書人,豈不知俗語說的:‘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庚辰眉批:可想鬼不讀書,信矣哉!】我們陰間上下都是鐵麵無私的,不比你們陽間瞻情顧意,【庚辰側批:寫殺了。】有許多的關礙處。”正鬧著,那秦鍾魂魄忽聽見“寶玉來了”四字,便忙又央求道:“列位神差,略發慈悲,讓我回去,和這一個好朋友說一句話就來的。”眾鬼道:“又是什麽好朋友?”秦鍾道:“不瞞列位,就是榮國公的孫子,小名寶玉。”都判官聽了,先就唬慌起來,忙喝罵鬼使道:“我說你們放了他回去走走罷,你們斷不依我的話,如今隻等他請出個運旺時盛的人來才罷。”【甲戌雙行夾批:如聞其聲,試問誰曾見都判來,觀此則又見一都判跳出來。調侃世情固深,然遊戲筆墨一至於此,真可壓倒古今小說。這才算是小說。】眾鬼見都判如此,也都忙了手腳,一麵又報怨道:“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電雹,原來見不得‘寶玉’二字。【甲戌側批:調侃“寶玉”二字,極妙!脂硯。】【甲戌眉批:世人見“寶玉”而不動心者為誰?】依我們愚見,他是陽,我們是陰,怕他們也無益於我們。”【甲戌側批:神鬼也講有益無益。】【列:此章無非笑趨勢之人。】都判道:“放屁!俗語說的好,‘天下官管天下事’,自古人鬼之道卻是一般,陰陽並無二理。【庚辰雙行夾批:更妙!愈不通愈妙,愈錯會意愈奇。脂硯。】別管他陰也罷,陽也罷,還是把他放回沒有錯了的。”【庚辰側批:名曰搗鬼。】眾鬼聽說,隻得將秦魂放回,哼了一聲,微開雙目,見寶玉在側,乃勉強歎道:“怎麽不肯早來?【庚辰側批:千言萬語隻此一句。】再遲一步也不能見了。”寶玉忙攜手垂淚道:“有什麽話留下兩句。”【庚辰雙行夾批:隻此句便足矣。】秦鍾道:“並無別話。以前你我見識自為高過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誤了。【庚辰雙行夾批:誰不悔遲!】以後還該立誌功名,以榮耀顯達為是。”【庚辰側批:此刻無此二語,亦非玉兄之知己。】【庚辰眉批:觀者至此,必料秦鍾另有異樣奇語,然卻隻以此二語為囑。試思若不如此為囑,不但不近人情,亦且太露穿鑿。讀此則知全是悔遲之恨。】說畢,便長歎一聲,蕭然長逝了。【庚辰雙行夾批:若是細述一番,則不成《石頭記》之文矣。】
【蒙回末總批:大凡有勢者未嚐有意欺人。然群小蜂起,浸潤左右,伏首下氣,奴顏悲膝,或激或順,不計事之可否,以要一時之利。有勢者自任豪爽,鬥露才華,未審利害,高下其手,偶有成就,一試再試,習以為常,則物理人情皆所不論。又財貨豐餘,衣食無憂,則所樂者必曠世所無。要其必獲,一笑百萬,是所不惜。其不知排場已立,收斂實難,從此勉強,至成蹇窘,時衰運敗,百計顛翻。昔年豪爽,今朝指背。此千古英雄同一慨歎者。大抵作者發大慈大悲願,欲諸公開巨眼,得見毫微,塞本窮源,以成無礙極樂之至意也。】
――本文於此有所改動,私以為秦可卿死時賈母都不讓寶玉去,秦鍾家人若報不中用,賈母也不會讓寶玉去觸這個黴頭,所以~改之~
。
――國慶中秋雙節第三更了,求撫摸~~~~~~~~
黛玉倒是在賈母壽日隔簾見過那薛呆子一回,眾人說起他來就呆子呆子的喚他,但有寶釵這樣的妹子,他的樣貌又能醜到哪裏去呢,不過較賈府幾個爺們長得略壯實些罷了,他妹妹寶釵不也比賈家幾個姐妹胖麽,隻是為著他行事較她妹妹著實魯莽許多,是以他妹妹是“珠圓玉潤”,到他就是“魯鈍呆癡”了。
前個兒薛蟠脫了官司,薛姨媽一喜之下病體全愈,倒也聽說擺了回酒為薛蟠接風去晦氣,同時也是給薛蟠一個丫頭仍叫香菱的正經開了臉。寶玉那日吃了酒回來說與黛玉聽時,卻將黛玉氣得不好:自個兒好容易救出了個甄英蓮,誰知薛姨媽就轉頭又買了個女孩兒來頂她的缺,居然還取了個一模一樣的名兒,且仍是做了薛蟠的妾,直似黛玉白做了回善事,一無是處一般。
當時黛玉好歹還有些子安慰:佛還隻渡有緣人呢,怎麽著,她也算救了個甄英蓮不是。誰知這才幾日就來了個晴天霹靂,連這點子安慰也沒了,英蓮竟去做了什麽“仙姑”。仙姑,說得好聽,不就是一輩子伴著青燈古佛了麽,這樣的人生……黛玉再無半分成就感了。
她怎地就忘了,這世上哪有活著的神人,隻有升天的大仙呀。時至今日皇帝沒將甄英蓮當作妖言惑眾的妖人鍘了,都應高呼皇恩浩蕩了――噢,也許是怕她老子真成仙回來找他算賬也未可知。
她早該想到,在這皇權至上的世道裏,又怎允許出現另一個被膜拜的對象。英蓮已被人抬到了一個無人能及的,仙人之女的位置,再要過所謂的平凡幸福生活,卻是不可能的了。
別的不論,你讓她嫁給誰呢?
指婚給臣下?天子都隻是凡間的主宰,哪天她爹下凡,皇帝都要來拜見你家嶽丈,你是否打算與皇家平分秋色?你願意,也要皇家願意不是~
嗯,也可以讓其他皇家子弟娶她是麽?這個想法較之將她嫁給臣下還危險。一個有德娶得上仙女的皇子,難道不該當皇帝?
最後一個法子,她可以嫁給皇帝或太子。可皇帝早有皇後,太子也已迎娶了太子妃,嗯,連嫡太孫都有了,你要全部休掉重來?是,是全部休掉,你都娶了仙女了,誰敢跟仙女分老公?更別說立她為妃,你總不能讓一個仙家血統屈居人下服侍正妻罷?萬一她仙人老爹回來看到,你是嫌自個兒死得不夠快,江山太穩了麽?仙家雖未必管凡間的事,但總得以防萬一罷。
這還僅是她夫君人選的問題,若是她生了孩兒,她這一脈仙人血統傳承了下去……天下最尊貴的人是皇帝,天下最尊貴的家族是皇族,換了你是皇帝,也不會願意捧出一個與你不相上下,又或者比你還尊貴的人,或家族出來~
別說皇帝想得多,沒法子,全天下就這麽一個位置,所有的危險都需小心排除。
又不隻這一個皇帝想得多,古往今來誰見過活神仙了,死神仙倒是一堆堆。
而英蓮,成了一個活得“準仙人”,你說,皇帝能怎麽辦?
隻能供起來!
供得高高的~
於是甄英蓮成了善慈仙姑,遠離紅塵,遠離人世,遠離皇帝陛下統治下的萬民。
隻待她自個兒修成仙道,又或者,她成仙的爹爹大人來接她。反正,最多不過百年……
黛玉想到這裏重重地歎了口氣:英蓮,咱們都是等著爹爹接咱們回家的可憐閨女~
哎,當初她還想著似寶玉這等含玉而生的異象都平平安安長這麽大,沒被人當妖孽滅了,還以為這個世道對仙佛修真什麽的比較寬容呢,誰知道……
嗯,誰知道呢,真要論起來,寶玉以後的日子可夠悲慘的,未必沒有皇家容不下他這塊仙玉的緣故在裏麵……
好罷,為著這兩家消息的緣故,寶黛兩個在賈府上下一片喜慶之時均是怏怏地不大介意。寶玉也就罷了,那升妃位的是他親姐姐,他能有什麽不高興的,不過是又發了癡罷了,而黛玉卻無這等運氣,那日預言到喜事的話沒人說,卻將後麵問的關於賈政入東宮的話拿來傳笑,又傳那日老爺能為皇上向東宮太子傳話,不僅得皇上的器重,更受太子的禮敬的話。有那大膽的,更是預言賈府裏不僅大姑娘能封妃,隻怕過不得兩日老爺也升官在即了。
黛玉不用想也知道這話是從哪兒傳出來的,卻將她笑得打跌。皇上給傳話給太子用得著政老爺這位從五品的員外郎麽,這話說得可真沒常識。且賈政老爺若真受皇上器重,怎會到如今官位還是一個員外郎,還一當近十年。皇上大封後宮之時,多少後宮家眷都在宮裏,你居然在眾目睽睽之下往東宮跑,是要明著告訴眾人你是太子黨麽?可惜如今皇上春秋正盛,還有精力封妃進嬪呢,你倒早早投了太子,是想扶持太子篡位麽。他的這番行為真真愚蠢之極,卻居然有更蠢的人為他歡呼喝采。真真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
隻是這事不同後宅小事,黛玉現下總住在賈府,若是父親來接之前賈家出了什麽事,她再是分辯得清也要受些牽連,是以她尋了個機會與賈母細細說了半晌。卻由賈母出麵刹住了這個“泡沫”吉言。
賈母的政治覺悟到底不同,兼事關自個兒的兒子,且又在這風口浪尖上,她老人家親自出手,卻將府裏好話說的最得意的幾個婆子媳婦打的打,賣的賣,硬生生將賈府一眾下人的盲目高歌的氣勢打壓下去一大半。另一小半麽,卻由賈政在被母親訓斥後,將王夫人院裏幾個婆子發作了出去,王夫人大疼,縱是新得了“宜人”的誥命也沒能讓她緩過勁來。
賈府眾人終於不再象個暴發戶般地發傻,在主子的嚴加管束下,本想裝裝深沉裝裝氣質地過個低調年。誰知皇帝就沒安好心啊,不過十幾日,那被傳得沸沸揚揚的“省親議案”,在年前居然就準了,這一下賈府裏連主子都喜不自勝,奴才們就更樂翻了天,還管什麽低調什麽深沉,隻恨不能告之天下,他們賈府有個德妃可回府省親了。至於旨中“凡有重宇別院之家,可以駐蹕關防之處”的要求,哈哈哈哈,這有什麽難的,銀子是拿來做什麽的,不就是用來堆麵子的麽……
黛玉再不多勸,隻冷眼旁觀著賈府的狂歡,心中能想出來的,隻是唐太宗那句名言――“天欲其亡,必令其狂”也對,那也是一位皇帝呢,果然古今皇帝一樣奸啊……
黛玉如今在意的,除了父親,也就是外祖母賈母的身子了,在賈府裏這些年,黛玉是早看出來了,若是在父親來接自個兒之前外祖母有個好歹……這賈府可就更沒法呆了。黛玉這一危機感在元春封妃後日盛。是以,那養玉的水除給父親做藥外,素日做點心熬湯煮粥時,也給賈母漸漸用了起來,雖說隻有排毒之效,但管人生百病不就是為著身體內有毒排不出去麽。
於是這個年賈府眾人過得喜慶無比,主子接得貼子是往年的一倍有餘,新得浩命的王宜人陪著邢夫人應酬的權貴也高了一級,鳳姐又需多多備了禮單出來,奴才們穿來過去忙得也高興:有得忙才有紅包,收禮收得手抽筋也是一個快樂呀。
隻有寶玉這些時日得不著什麽好消息,自打他姐姐封了妃,父親賈政各處都需應付著,哪裏還有空理他的書,他倒也跟著家中姐妹樂了幾日,偏好好地想起秦鍾來,先也遣人打聽了數回,隻說他家老爺子打得狠了,如今雖起得床,卻仍不利行走。那去的小廝也是個多嘴的,又將秦鍾家裏還養了個尼姑當作奇談說與寶玉聽,寶玉哭笑不得,隻當他即養得尼姑,傷自是無礙的,想是有佳人相伴,懶得理自個兒也是有的,倒隻得擱開了手,誰知年還未過完,就接到他家老蒼頭報信,說是他家相公已不中用了,求寶玉去見最後一麵。
寶玉聞此噩耗大驚,隻此等年節之中,哪裏敢將此等事告之賈母,少不得另編了個由頭更衣出了門,一路催著快馬加鞭往秦家見秦鍾最後一麵。隻秦鍾一死,寶玉痛哭不已,歸時猶是淒惻哀痛。哪裏還藏得住,隻得同賈母說是在府門口遇到了秦府報喪的下人。賈母聽了也感歎了一回,又幫了幾十兩銀子,外又備奠儀,卻隻是不許寶玉上門。寶玉無法,癡癡望著奶兄李貴出了門,隻得同黛玉哭訴了幾日,以解胸中愁悶。
寶玉這回將秦鍾就是誇成了朵花,黛玉也沒有反駁他,隻管泡了茶來與他同飲。倒不是她聖母,不過是人死為大。黛玉隻是奇怪:在那神仙地界裏,他姐姐可卿被假作警幻之妹與寶玉初試雲雨,且極可能正是為此傷了魂魄,方芳魂早逝。如今弟弟與寶玉上演了一回耽美戀情後,也是一死了之――這秦氏姐弟倆投這一回胎莫非就是為了各自與寶玉“金風玉露一相逢”麽?這就是警幻要寶玉體驗的情麽?若真如此,寶玉為何下凡,她自個兒又為何下凡?
作者有話要說:備注:
1、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出處:“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英雄之道先狂後亡凡人之心先亡後狂我自狂之奈何我亡”這句話是唐太宗說,針對的是突厥。唐朝初年,突厥經常南下侵犯,唐太宗決心消滅突厥,說了這句話(引用了老子),意思就是:想要它滅亡,一定要先讓他驕傲自滿。唐太宗曾派人送大量金寶給突厥,助長其驕傲的氣勢。
西方有一句相近的諺語,出現在果戈理的戲劇<欽差大臣>裏出現中:“上帝要滅亡他,必定讓他先發狂!”原話:“上帝要讓一個人瘋狂,一定會先奪走他的理智”來自<聖經>
2、本文原著對應處:
第十六回中:
1)薛蟠納妾:正說著,【甲戌雙行夾批:又用斷法方妙。蓋此等文斷不可無,亦不可太多。】隻聽外間有人說話,鳳姐便問:“是誰?”平兒進來回道:“姨太太打發了香菱妹子來問我一句話,我已經說了,打發他回去了。”賈璉笑道:“正是呢,方才我見姨媽去,不防和一個年輕的小媳婦子撞了個對麵,生的好齊整模樣。【庚辰側批:酒色之徒。】我疑惑咱家並無此人,說話時因問姨媽,誰知就是上京來買的那小丫頭,名喚香菱的,竟與薛大傻子作了房裏人,開了臉,越發出挑的標致了。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他。”【甲戌雙行夾批:垂涎如見,試問兄寧有不玷平兒乎?脂硯。】鳳姐道:“噯!【庚辰側批:如聞。】往蘇杭走了一趟回來,也該見些世麵了,【甲戌側批:這“世麵”二字,單指女色也。】還是這樣眼饞肚飽的。你要愛他,不值什麽,我去拿平兒換了他來如何?【甲戌側批:奇談,是阿鳳口中方有此等語句。】【甲戌眉批:用平兒口頭謊言,寫補菱卿一項實事,並無一絲痕跡,而有作者有多少機括。】那薛老大【甲戌側批:又一樣稱呼,各得神理。】也是‘吃著碗裏看著鍋裏’的,這一年來的光景,他為要香菱不能到手,【甲戌側批:補前文之未到,且並將香菱身分寫出。脂硯。】和姨媽打了多少饑荒。也因姨媽看著香菱模樣兒好還是末則,其為人行事,卻又比別的女孩子不同,溫柔安靜,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他不上呢,【甲戌雙行夾批:何曾不是主子姑娘?蓋卿不知來曆也,作者必用阿鳳一讚,方知蓮卿尊重不虛。】故此擺酒請客的費事,明堂正道的與他作了妾。過了沒半月,也看的馬棚風一般了,我倒心裏可惜了的。”【甲戌雙行夾批:一段納寵之文,偏於阿風口中補出,亦奸猾幻妙之至!】一語未了,二門上的小廝傳報:“老爺在大書房等二爺呢。”賈璉聽了,忙忙整衣出去。
2)秦鍾之死:且說寶玉近因家中有這等大事,賈政不來問他的書,【庚辰側批:一筆不漏。】心中是件暢事;無奈秦鍾之病日重一日,也著實懸心,不能樂業。【甲戌側批:“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世上人個個如此,又非此情鍾意切。】【甲戌眉批:偏於極熱鬧處寫出大不得意之文,卻無絲毫牽強,且有許多令人笑不了、哭不了、歎不了、悔不了,唯以大白酬我作者。壬午季春。畸笏。】這日一早起來才梳洗畢,意欲回了賈母去望候秦鍾,忽見茗煙在二門照壁前探頭縮腦,寶玉忙出來問他:“作什麽?”茗煙道:“秦相公不中用了!”【甲戌側批:從茗煙口中寫出,省卻多少閑文。】寶玉聽說,嚇了一跳,忙問道:“我昨兒才瞧了他來,【庚辰側批:點常去。】還明明白白,怎麽就不中用了?”茗煙道:“我也不知道,才剛是他家的老頭子來特告訴我的。”寶玉聽了,忙轉身回明賈母。賈母吩咐:“好生派妥當人跟去,到那裏盡一盡同窗之情就回來,不許多耽擱了。”寶玉聽了,忙忙的更衣出來,車猶未備,【甲戌側批:頓一筆方不板。】急的滿廳亂轉。一時催促的車到,忙上了車,李貴、茗煙等跟隨。來至秦鍾門首,悄無一人,【甲戌側批:目睹蕭條景況。】遂蜂擁至內室,唬的秦鍾的兩個遠房嬸母並幾個弟兄都藏之不迭。【甲戌側批:妙!這嬸母兄弟是特來等分絕戶家私的,不表可知。】
此時秦鍾已發過兩三次昏了,移床易簀多時矣。【甲戌側批:餘亦欲哭。】寶玉一見,便不禁失聲。李貴忙勸道:“不可不可,秦相公是弱症,未免炕上挺扛的骨頭不受用,【庚辰側批:李貴亦能道此等語。】所以暫且挪下來鬆散些。哥兒如此,豈不反添了他的病。”寶玉聽了,方忍住近前,見秦鍾麵如白蠟,合目呼吸於枕上。寶玉忙叫道:“鯨兄!寶玉來了。”連叫兩三聲,秦鍾不睬。寶玉又道:“寶玉來了。”那秦鍾早已魂魄離身,隻剩得一口悠悠餘氣在胸,正見許多鬼判持牌提索來捉他。【甲戌側批:看至此一句令人失望,再看至後麵數語,方知作者故意借世俗愚談愚論設譬,喝醒天下迷人,翻成千古未見之奇文奇筆。】【庚辰眉批:《石頭記》一部中皆是近情近理必有之事,必有之言。又如此等荒唐不經之談,間亦有之,是作者故意遊戲之筆,聊以破色取笑,非如別書認真說鬼話也。】那秦鍾魂魄那裏肯就去,又記念著家中無人掌管家務,【甲戌側批:扯淡之極,令人發一大笑。餘請諸公莫笑,且請再思。】又記掛著父親還有留積下的三四千兩銀子,【甲戌雙行夾批:更屬可笑,更可痛哭。】又記掛著智能尚無下落,【甲戌雙行夾批:忽從死人心中補出活人原由,更奇更奇。】因此百般求告鬼判。無奈這些鬼判都不肯徇私,反叱吒秦鍾道:“虧你還是讀過書人,豈不知俗語說的:‘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庚辰眉批:可想鬼不讀書,信矣哉!】我們陰間上下都是鐵麵無私的,不比你們陽間瞻情顧意,【庚辰側批:寫殺了。】有許多的關礙處。”正鬧著,那秦鍾魂魄忽聽見“寶玉來了”四字,便忙又央求道:“列位神差,略發慈悲,讓我回去,和這一個好朋友說一句話就來的。”眾鬼道:“又是什麽好朋友?”秦鍾道:“不瞞列位,就是榮國公的孫子,小名寶玉。”都判官聽了,先就唬慌起來,忙喝罵鬼使道:“我說你們放了他回去走走罷,你們斷不依我的話,如今隻等他請出個運旺時盛的人來才罷。”【甲戌雙行夾批:如聞其聲,試問誰曾見都判來,觀此則又見一都判跳出來。調侃世情固深,然遊戲筆墨一至於此,真可壓倒古今小說。這才算是小說。】眾鬼見都判如此,也都忙了手腳,一麵又報怨道:“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電雹,原來見不得‘寶玉’二字。【甲戌側批:調侃“寶玉”二字,極妙!脂硯。】【甲戌眉批:世人見“寶玉”而不動心者為誰?】依我們愚見,他是陽,我們是陰,怕他們也無益於我們。”【甲戌側批:神鬼也講有益無益。】【列:此章無非笑趨勢之人。】都判道:“放屁!俗語說的好,‘天下官管天下事’,自古人鬼之道卻是一般,陰陽並無二理。【庚辰雙行夾批:更妙!愈不通愈妙,愈錯會意愈奇。脂硯。】別管他陰也罷,陽也罷,還是把他放回沒有錯了的。”【庚辰側批:名曰搗鬼。】眾鬼聽說,隻得將秦魂放回,哼了一聲,微開雙目,見寶玉在側,乃勉強歎道:“怎麽不肯早來?【庚辰側批:千言萬語隻此一句。】再遲一步也不能見了。”寶玉忙攜手垂淚道:“有什麽話留下兩句。”【庚辰雙行夾批:隻此句便足矣。】秦鍾道:“並無別話。以前你我見識自為高過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誤了。【庚辰雙行夾批:誰不悔遲!】以後還該立誌功名,以榮耀顯達為是。”【庚辰側批:此刻無此二語,亦非玉兄之知己。】【庚辰眉批:觀者至此,必料秦鍾另有異樣奇語,然卻隻以此二語為囑。試思若不如此為囑,不但不近人情,亦且太露穿鑿。讀此則知全是悔遲之恨。】說畢,便長歎一聲,蕭然長逝了。【庚辰雙行夾批:若是細述一番,則不成《石頭記》之文矣。】
【蒙回末總批:大凡有勢者未嚐有意欺人。然群小蜂起,浸潤左右,伏首下氣,奴顏悲膝,或激或順,不計事之可否,以要一時之利。有勢者自任豪爽,鬥露才華,未審利害,高下其手,偶有成就,一試再試,習以為常,則物理人情皆所不論。又財貨豐餘,衣食無憂,則所樂者必曠世所無。要其必獲,一笑百萬,是所不惜。其不知排場已立,收斂實難,從此勉強,至成蹇窘,時衰運敗,百計顛翻。昔年豪爽,今朝指背。此千古英雄同一慨歎者。大抵作者發大慈大悲願,欲諸公開巨眼,得見毫微,塞本窮源,以成無礙極樂之至意也。】
――本文於此有所改動,私以為秦可卿死時賈母都不讓寶玉去,秦鍾家人若報不中用,賈母也不會讓寶玉去觸這個黴頭,所以~改之~
。
――國慶中秋雙節第三更了,求撫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