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的特種艦隊仍在空中盤旋,他們隻有一百多艘的數量,對比幾十萬的地麵部隊,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剛開始幫助聯邦陸軍防禦頭一波彈幕攻擊後,全部升到數千米的高空,分散到戰場的各個區域,為聯邦指揮塔提供實時的數據。
第四軍團本來在兵力上落於下風,正是有空中特種艦的情報數據支援,才能一直與對方的兩個軍團相持不下,除了剛開始接戰的時候,第四兵團損失較重以外,當特種戰艦升高以後,詳細的的敵方單位分布數據從上空源源不斷地傳送下來,經過戰場指揮係統的分析,把戰術安排通過指揮塔下達到每個聯邦戰士。
這種極其精確化的指揮,讓第四軍團的戰鬥力發揮到最大,效果非常顯著,第三聯隊的一分隊在前方堅持了不到十分鍾,就因傷亡過重被替換下來,第二分隊接防之後,到現在已經戰鬥了十幾分鍾,依然保持過半的戰鬥力,在這裏,聯邦的空中優勢終於體現出來。
恩斯特兩個軍團一開始就試圖從兩翼包圍過來,利用自己的兵力優勢壓迫第四軍團,但第七重機械化軍團的火力封鎖,讓恩斯特的企圖落空,而且隨著戰況的膠著,第四軍團利用自己指揮係統的優勢,漸漸在兩翼延伸,大有把對方反包圍在內的趨勢。
對於數千米高空的聯邦戰艦,恩斯
特軍頗感無奈,即使己方有一些防空武器可以打到戰艦,也不可能擊落數百米長的特種戰艦,就算對空導彈能夠躲過戰艦的防禦係統,擊中艦身,最多也就是把戰艦的外裝甲炸爛幾塊,根本不起作用。
倫斯星團殖民時代開始以後,原本在軍隊中十分重要的空軍,逐漸被各種族廢棄,原本的空中優勢被新型太空艦隊抵消,能夠航行宇宙的太空艦隊,不僅可以禦敵於大氣層之外,還能夠守護殖民星球。在空氣中飛行的傳統空軍卻隻能防守本星,無法移動到太空中,對於擁有兩個以上的種族,隻能防守不能進攻的空軍就變成了雞肋。
當戰場上智能戰鬥機械出現以後,傳統空軍的對地攻擊能力也受到挑戰,戰鬥機械可不像人類士兵那樣脆弱,想依靠單純的空中轟炸就消滅戰鬥機械幾乎是不可能的。大威力的對地攻擊武器,要求更大尺寸的飛行器,依靠空氣動力和噴氣引擎已經難以達到要求,如果加裝反重力引擎,那就等於造出一艘太空戰艦了,那根本就不能算是原來的空軍裝備。
恩斯特人同樣在殖民時代拋棄了空軍編製,就算倫斯聯邦因為常常需要攻略外族星球,也僅僅建造了一千多艘空天兩用的艦隊,這點數量在登陸作戰初期還能起到作用,當雙方展開數十個軍團的大型戰役後,一千多艘的特種戰
艦就毫無用處,不會因為加入了這千艘戰艦就能改變勝負結果。
‘赤色刀鋒’和‘雷德爾’是恩斯特地麵軍距離百耀城最近的兩個精銳軍團,如果不能完成遲滯聯邦登陸的行動,恩斯特地麵軍的後續部隊,要經過三十個小時才能抵達,這段時間,足夠聯邦方麵在登陸點再輸送十個以上的整編軍團,那也意味著聯邦的登陸計劃成功完成,雙方轉到地麵爭奪階段。
即使失去了空中力量,指揮係統也居於劣勢,恩斯特的兩個軍團也不會輕易地被打垮,幾分鍾後,正當前方戰況仍然不分勝負的時候,第四軍團的指揮塔收到最新情報:恩斯特兩個軍團未投入戰場的部隊,同時向四周散開,打亂了上下級的編製,幾乎是以個人為單位的無序移動。
與此同時,聯邦正麵戰場取得突破,恩斯特軍團放棄了正麵防守,任由聯邦軍切入他們中間.
恩斯特軍散開以後,陣形密度大為下降,讓第七軍團的兩側阻擊失去意義,一發高爆彈十幾米的爆炸範圍,現在隻能擊毀一兩個目標,這種擊中率恐怕打光七軍團的彈藥儲備,也無法全殲敵人。
四周散開的恩斯特軍,越來越稀疏,寬度很快超過一百公裏,正當聯邦方麵以為對方發生潰敗的時候,恩斯特軍卻突然集體轉向,全體亂糟糟地向百耀城方向移動,
這時候登陸指揮部才察覺對方的企圖,恩斯特兩個軍團完全放棄了陣地戰,試圖以零散的單位衝進百耀城地區,如果撞到百耀城地區的聯邦軍身上,就是死路一條,但如果衝進百耀城裏麵聯邦的物資區域,那怕隻有幾百人,也足以造成重大的破壞。
這個瘋狂的選擇已經注定恩斯特兩個軍團的全滅,可是在肅清對方之前,誰也說不準對方會衝進百耀城多少力量,如果被對方找到登陸物資的軍火彈藥,這對聯邦也是遭難性的後果。
而且陣形散開以後,聯邦軍的空中情報也失去了意義,地麵上的指揮係統優勢也被拉平,就算把四軍團的防禦陣線延長到一百公裏以上,淡薄的陣形也不能保證攔住所有恩斯特軍,七軍團的遠程火力更做不到封鎖上百公裏的陣線。
登陸指揮部在一分鍾內做出了反應,在百耀城內調動三十八軍團守衛金屬防禦陣線,阻止敵軍,同時第四軍團也化整為零,以散兵對散兵,各級部隊不再保持同屬關係,以分隊或個人為單位戰鬥,緊緊粘住對方,不讓恩斯特軍全力向城中突擊。
接到命令的第四軍團,立即像恩斯特軍一樣,向兩邊散開部隊,同雜亂的恩斯特軍混戰到一起,雙方在一百多公裏長的戰場上交錯混雜,每個人的身後都可能是敵人,一場毫無章法,異常慘烈的近身
戰鬥上演。
第四軍團本來在兵力上落於下風,正是有空中特種艦的情報數據支援,才能一直與對方的兩個軍團相持不下,除了剛開始接戰的時候,第四兵團損失較重以外,當特種戰艦升高以後,詳細的的敵方單位分布數據從上空源源不斷地傳送下來,經過戰場指揮係統的分析,把戰術安排通過指揮塔下達到每個聯邦戰士。
這種極其精確化的指揮,讓第四軍團的戰鬥力發揮到最大,效果非常顯著,第三聯隊的一分隊在前方堅持了不到十分鍾,就因傷亡過重被替換下來,第二分隊接防之後,到現在已經戰鬥了十幾分鍾,依然保持過半的戰鬥力,在這裏,聯邦的空中優勢終於體現出來。
恩斯特兩個軍團一開始就試圖從兩翼包圍過來,利用自己的兵力優勢壓迫第四軍團,但第七重機械化軍團的火力封鎖,讓恩斯特的企圖落空,而且隨著戰況的膠著,第四軍團利用自己指揮係統的優勢,漸漸在兩翼延伸,大有把對方反包圍在內的趨勢。
對於數千米高空的聯邦戰艦,恩斯
特軍頗感無奈,即使己方有一些防空武器可以打到戰艦,也不可能擊落數百米長的特種戰艦,就算對空導彈能夠躲過戰艦的防禦係統,擊中艦身,最多也就是把戰艦的外裝甲炸爛幾塊,根本不起作用。
倫斯星團殖民時代開始以後,原本在軍隊中十分重要的空軍,逐漸被各種族廢棄,原本的空中優勢被新型太空艦隊抵消,能夠航行宇宙的太空艦隊,不僅可以禦敵於大氣層之外,還能夠守護殖民星球。在空氣中飛行的傳統空軍卻隻能防守本星,無法移動到太空中,對於擁有兩個以上的種族,隻能防守不能進攻的空軍就變成了雞肋。
當戰場上智能戰鬥機械出現以後,傳統空軍的對地攻擊能力也受到挑戰,戰鬥機械可不像人類士兵那樣脆弱,想依靠單純的空中轟炸就消滅戰鬥機械幾乎是不可能的。大威力的對地攻擊武器,要求更大尺寸的飛行器,依靠空氣動力和噴氣引擎已經難以達到要求,如果加裝反重力引擎,那就等於造出一艘太空戰艦了,那根本就不能算是原來的空軍裝備。
恩斯特人同樣在殖民時代拋棄了空軍編製,就算倫斯聯邦因為常常需要攻略外族星球,也僅僅建造了一千多艘空天兩用的艦隊,這點數量在登陸作戰初期還能起到作用,當雙方展開數十個軍團的大型戰役後,一千多艘的特種戰
艦就毫無用處,不會因為加入了這千艘戰艦就能改變勝負結果。
‘赤色刀鋒’和‘雷德爾’是恩斯特地麵軍距離百耀城最近的兩個精銳軍團,如果不能完成遲滯聯邦登陸的行動,恩斯特地麵軍的後續部隊,要經過三十個小時才能抵達,這段時間,足夠聯邦方麵在登陸點再輸送十個以上的整編軍團,那也意味著聯邦的登陸計劃成功完成,雙方轉到地麵爭奪階段。
即使失去了空中力量,指揮係統也居於劣勢,恩斯特的兩個軍團也不會輕易地被打垮,幾分鍾後,正當前方戰況仍然不分勝負的時候,第四軍團的指揮塔收到最新情報:恩斯特兩個軍團未投入戰場的部隊,同時向四周散開,打亂了上下級的編製,幾乎是以個人為單位的無序移動。
與此同時,聯邦正麵戰場取得突破,恩斯特軍團放棄了正麵防守,任由聯邦軍切入他們中間.
恩斯特軍散開以後,陣形密度大為下降,讓第七軍團的兩側阻擊失去意義,一發高爆彈十幾米的爆炸範圍,現在隻能擊毀一兩個目標,這種擊中率恐怕打光七軍團的彈藥儲備,也無法全殲敵人。
四周散開的恩斯特軍,越來越稀疏,寬度很快超過一百公裏,正當聯邦方麵以為對方發生潰敗的時候,恩斯特軍卻突然集體轉向,全體亂糟糟地向百耀城方向移動,
這時候登陸指揮部才察覺對方的企圖,恩斯特兩個軍團完全放棄了陣地戰,試圖以零散的單位衝進百耀城地區,如果撞到百耀城地區的聯邦軍身上,就是死路一條,但如果衝進百耀城裏麵聯邦的物資區域,那怕隻有幾百人,也足以造成重大的破壞。
這個瘋狂的選擇已經注定恩斯特兩個軍團的全滅,可是在肅清對方之前,誰也說不準對方會衝進百耀城多少力量,如果被對方找到登陸物資的軍火彈藥,這對聯邦也是遭難性的後果。
而且陣形散開以後,聯邦軍的空中情報也失去了意義,地麵上的指揮係統優勢也被拉平,就算把四軍團的防禦陣線延長到一百公裏以上,淡薄的陣形也不能保證攔住所有恩斯特軍,七軍團的遠程火力更做不到封鎖上百公裏的陣線。
登陸指揮部在一分鍾內做出了反應,在百耀城內調動三十八軍團守衛金屬防禦陣線,阻止敵軍,同時第四軍團也化整為零,以散兵對散兵,各級部隊不再保持同屬關係,以分隊或個人為單位戰鬥,緊緊粘住對方,不讓恩斯特軍全力向城中突擊。
接到命令的第四軍團,立即像恩斯特軍一樣,向兩邊散開部隊,同雜亂的恩斯特軍混戰到一起,雙方在一百多公裏長的戰場上交錯混雜,每個人的身後都可能是敵人,一場毫無章法,異常慘烈的近身
戰鬥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