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長,日本密電,調查局東京分部傳回消息,日軍聯合艦隊離開泊地,去向不明。”1904年2月6日早上七點,剛用過早餐的呂梁接到了來自調查局的密電,日本終於忍不住開始動手!


    從調查局成立之日起,就將日本和俄國的情報當做重點布置,在兩國本土、東北、朝鮮、台灣,都有調查局分部在運轉,有幾名基因人特工成功打入了兩國上層,雖然身份低微,但卻是能接觸到高級情報的身份。於是,關於兩國的情報源源不斷的流入調查局總部,並反饋到呂梁手中。


    日俄戰爭開始,促使著呂梁的緊迫感加強,如果按照原本曆史,還有一年多的時間供呂梁揮霍。但他不敢肯定事情會不會發生意外,比如,1902年的戰爭中,日本在振*頭上吃了大虧,會不會仿製迫擊炮等武器,戰略戰術會不會發生改變,這些都是不可預知的影響。中華革命政府的存在其實客觀上加速了日俄戰爭的爆發,呂梁害怕會有更多的改變發生。


    害怕改變不了事實,世界也不會以呂梁為中心旋轉,呂梁能做的,就是盡最大的努力完善自己,迎接世界的變化。


    命人密切關注戰爭進展,呂梁將目光轉回到國內,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壯大自身的實力。南方平定,戰爭結束了近兩個月,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即將展開,前期的規劃和勘察工作進行的磕磕絆絆,但總算基本完成,這也要得益於鋼鐵基地龐大的資料庫,許多東西可以照搬,勘察和規劃有據可依,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


    基礎建設,資金、資源、勞動力、工業平都不是問題,這些東西的組織是革命政府的強項,在兩廣和福建這樣的工作一直規模都很大,而且北伐期間都沒有停止,積累了強大的團隊和經驗。最主要的勘察工作,還是集中在了對各地的人文情況進行考量,地方上的經濟狀況、人口狀況、治安狀況等等。


    各地經濟發展水平良莠不齊,但都有一個致命的特點,那就是原始。除了上海、廣州、武漢等口岸城市之外,其餘地區仿佛全部在黑暗之中沒有蘇醒,很難見到現代文明的痕跡。可以說,這些地方幾千年來就沒有發生過大的改變,一個清朝人穿越回三國時期,就像回到自己老家一樣。


    就算是較大的省會城市也沒有多少現代都市的樣子,在美國瘋狂建設摩天大樓的現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還處於落後的農村封閉生活時代。這樣說並不是為了描述國家的落後,而是表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各地缺少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要的海量資源。


    鋼鐵、水泥、建材等等都需要從南方運過來,承擔者最重任務的還是廣東省。鋼鐵水泥建材等行業一直都是發展最快、最火熱,隨著廣東人力資源成本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工廠開設在福建、廣西兩地,但這兩個地方的陸路交通條件很差,大部分產品滿足當地的需求,外銷的量較小。隨著北伐的勝利和水路的開通,廣州等港口重新繁榮起來,無法想象的海量的商品經沿海運往長江沿岸。


    當然,運輸總會存在成本,而且會占到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所以,廣東等地的成熟資本家開始將目光投向新光複的地盤,那裏是一片未開發的處女地,誰能占據先機,誰就會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優勢。


    吳氏集團目前是全國第一大資本集團,吳家族長吳石敏在1902年初的時候,就將集團的經營重點從哪些輕工業企業轉向了建材企業。吳氏集團擁有廣東最大的水泥廠,年產水泥量能占到全國產量的三分之一,還有各種建材產品、車輛配件廠等等。幾年下來,吳氏集團盡管年年擴張,但還是積累了豐厚的身家,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雖然吳石敏精明過人,但這其中如果沒有呂梁呂先生的指點,他絕不可能將集團發展到如此地步。聰明人到處都有,怎麽別人沒有吳石敏那樣的眼光?不過,誰叫人家是呂梁的嶽父呢,這一點所有人都得佩服,在呂梁事業初創的時候,就舍得下大本錢將唯一的愛女送給人家。


    “嶽父大人,我與小月的婚事,不想繼續拖下去了。這幾年委屈小月一直跟在我身邊,工作又累,還沒個名分。之前事情太多,現在嘛,還是可以抽出點時間來完婚的。”呂梁帶著吳月來到了武漢吳氏集團的總部。吳石敏一直是呂梁走到哪他就跟到哪,雖然集團經營的重點還在廣東,但他已經命人在武漢重新建設集團總部。


    這次呂梁過來是為了他與吳月的婚事,這幾年耽擱下來,自己也都三十三歲了,人家吳月大好青春年華,不能白白浪費在自己身上。當然,婚姻大事,呂梁即使貴為總理也得親自登門商討婚事。


    “總理啊,這種事你們倆商量著辦就好,老夫再同意不過了,定下了日子咱們就辦!”吳石敏姿態仍舊很低,要不說他是個人精呢,即使是人家的嶽父,他也沒有忘記自己的本分,家族的未來與呂梁無法分離,如果賣弄嶽父的身份,那得看女婿的身份是什麽!


    “嶽父大人,還是不要叫總理了吧,叫我呂梁就好,小呂也行。我的婚事嘛,您同意、小月同意,日子您定,但有一點,咱們不會大操大辦,現在各地忙得手腳朝天,我不想因為這事搞得滿城風雨。”


    “那是,那是,這事就這麽定了。對了,呂梁,你給我出出主意,我想投資鋼鐵廠,你看行不行?”吳石敏問道。


    呂梁有些驚訝的看著他,吳石敏也為自己犯了什麽忌諱,趕忙說不行就算了,呂梁擺擺手,說道:“嶽父大人,不是不行,而是我沒有想到你會投資重工業。能說說你為什麽想要投資鋼鐵廠嗎?”


    “不僅是我,還有梅德龍那一幫子人,不少呢!現在各地都缺少鋼鐵,需求缺口大得很,咱們每年都要從美國進口大量鋼軌,鐵路、工地、蓋樓都需要鋼鐵。我和梅德龍找過廣州投資顧問公司的人谘詢過,投資鋼鐵廠有利可圖,就是不知道咱們政府允不允許私人開辦鋼鐵廠,這才想問問你。”


    疏忽了,呂梁心道,沒想到才幾年的時間,私人資本集團已經有能力開辦重工業工廠了,他當然允許私人投資重工業,之前的工廠都是國有資本開辦,雖然有基因人把持,但總是缺少發展的動力,隻有利潤才是工業發展的最大推動力,而資本家就是最好的載體。


    “如果你們想開辦鋼鐵廠,我會命人出台關於私人開辦重工業企業的文件,並盡最大的力量幫助你們開辦。但是,你要知道,重工業企業投資大、見效慢,短時間內收不回成本,必須有足夠的耐心,還有持續不斷的投入。另外,鋼鐵廠、汽車廠、機械廠等等你們都可以參與進去,但一定要重視對人才的培養,科學的管理。”


    1904年3月8日,呂梁和吳月的婚禮在武漢秘密舉行,在場的,隻有幾名基因人和吳月的家人,極其簡單而溫馨,這是呂梁心中最完美的婚禮,對大操大辦深惡痛覺的他,也沒有多少時間用在婚禮的儀式上。


    私人資本集團進入重工業領域後爆發出強大的能量,第一家私人鋼鐵廠在長江沿岸的南京創建,由多家控股,分散投資的經營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風險。但當鋼鐵廠於1904年10月底投產並開始產出時,投資人發現這是一個穩賺不賠的買賣,而且利潤驚人,雖然收回成本的時間稍微長了一些,但這些人都是有耐心的人。因此,大量的資本湧入重工業,大大的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這一年最大的亮點其實並不在重工業上,而在於遍地開花的輕工業。不是所有人都擁有吳氏集團和梅氏集團那樣雄厚的實力,大部分投資人創辦的,都是輕工業企業。這些企業投資小、見效快、利潤高,需要的工人技術水平低,來自政府部門的協助使建設速度大大加快,減少了許多麻煩,這也打消了許多投資人的顧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辛亥之鋼鐵基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蘭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蘭度並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