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江戶天皇禦所,一身戎裝的中年男子端坐在皇位上,短發八字胡,雙目炯炯有神、不怒自威,此人正是明治維新的領導人、帶領日本從封建社會步入工業社會並成為世界大國的日本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擊敗幕府力量,將權利重新收歸皇室,改革製度、振興國家,比起華夏那些皇族不知強出多少倍。有時候呂梁經常會感歎小小的島國怎麽會有這麽多韜略強人,從上到下,從天皇到山縣有朋、伊藤博文、西園寺公望,就是這些人領導著日本成為世界大國。當然,也是這些人給華夏造成了無盡的苦難!
下首,山縣有朋和伊藤博文、首相西園寺公望三人彎腰行禮,然後天皇賜座。外界對於天皇當成超人的神來崇拜,這是因為1878年的時候,擔任陸軍卿的山縣有朋發布《軍人訓誡》,要求軍人以神來崇拜天皇,以武士道為軍人精神支柱。
但這三名元老和天皇之間則是友人的關係,從倒幕運動開始,這幾人就是明治天皇最大的助力,即使現在日本麵臨如此大的困境,這幾人也沒有表現出太大的慌亂。
“陛下,帝國麵臨巨大苦難,華國和俄國聯合夾擊帝國,東北五十萬軍隊堪堪自保,朝鮮和台灣之駐軍無法調回,九州守備軍攻勢受阻、麵臨攻擊無法抵擋,奧保鞏大將希望再次擴大軍隊動員人數,與華國決一死戰,甚至不惜動員千萬國人,以報皇恩!吾等無能,辜負陛下之重托,請陛下責罰!”西園寺公望向明治請罪。倒不是推脫責任,這些人堅定的國家責任心讓他們將個人私利暫時置於腦後,尤其是麵對明治天皇的時候。任何一點假話空話都不能說。
山縣有朋和伊藤博文同時向天皇請罪,明治嗬嗬一笑。揮揮手,然後站起來走到身後的大幅遠東地圖前,指著日本說道:“諸位何必如此悲觀,日本乃狹小之島國,資源貧瘠、人民貧苦,又在華夏、沙俄等大國夾縫之間生存,能讓兩個大國聯合對抗,也算是我們的榮幸了!”
明治天皇的樂觀讓三人一陣。一直以來,他們在麵對天皇的時候,不論遇到什麽困難,都會被天皇陛下打動,然後充滿鬥誌。大日本帝國有天皇陛下,實在是萬民之福、日本之幸!
“諸位都是帝國之人傑,怎能因現在的困難放棄鬥誌!在朕看來,俄國要不是華國介入,現在已經承認戰敗,現在在東北發動攻勢。不過是強弩之末,即使有華國的援助,也不可能擊敗缺少物資補給的我軍。本土九州的防禦戰。華國目前在九州有十萬多一點的部隊,從華國各地傳來的情報看,他們不準備增派更多的部隊前往日本,所以,僅憑這十萬多的部隊就像征服我日本全部嗎?諸位要想一想目前的總體態勢,然後根據這個態勢分析華國想達成什麽戰爭目的。”
山縣有朋眼前一亮,是啊,天皇陛下說的不錯,之前幾人都因為華國強大的攻勢、高崎少將傳來不利的消息所蒙蔽。卻沒有仔細分析華國到底想要什麽。
“陛下英明,依我看。華國是這場戰爭勝負的關鍵,俄國目前不足為慮。我國麵臨的局麵確實非常困難。英國、法國等之前支持我們的列強因各種原因無法拿出更多的幫助,德國和美國置身事外,隻能根據我們自己的力量應對挑戰。華國建國一年,基礎薄弱,即使擁有先進的武器和超級戰列艦,但數量太少,不可能全部占領我國。所以”山縣有朋說到這裏有些說不下去,明治明白他想說什麽,但這種話不能由天皇來說。
西園寺公望果斷接過話茬,他現在是日本首相,應該承擔最大的責任:“所以,我們需要試探華國的目的,可以通過第三國家,向華國尋求結束戰爭的方法。”
所有人在西園寺公望說出這話後都默不作聲,的確,要想結束戰爭,減少日本遭受的損失,積攢力量等待重新崛起,主動認輸是唯一的辦法。
現在的日本還不是軍國主義極其瘋狂的年代,明治天皇和上層還保持著理智和思考,隻有這樣的領導人,才能帶領國家從逆境中崛起。
“帝國的崛起注定不是一帆風順,華國將取代俄國成為我們以後最大的敵人,現在的後退並不可恥,失敗後的奮起直追更值得振奮。”明治天皇站起來走到幾人麵前,沉重的說出這一番話,他的心理未嚐不失望,幾十年的奮鬥,卻被華國擊敗,維新以來的成果毀於一旦,但這並不說明維新是錯誤的,還要堅定的走下去啊!
幾人商討出了一個大致方案,但前線的戰鬥還不能停,必須用九州的戰鬥表明日本抵抗到底的勇氣,借此才能在談判桌上爭取最大的利益。
“左前方一百二十米處,機槍火力點!”
“三號車收到,高爆彈準備!”
“高爆彈準備完畢!”
“發射!”
簡短的口令下,一個日本精心準備的機槍火力點飛上天,高爆彈從坦克炮膛中飛出後,精準的命中目標。從指揮車到坦克車長、裝填手、炮手,經過短暫的緊張後,裝甲營的坦克兵越來越熟練,駕駛員和通訊員負責的同軸機槍一刻不停的掃射,他們消滅的敵人是坦克炮的幾倍,甚至坦克履帶也可以履行殺人的職責——密集的日軍讓坦克發揮了最大的功效。
裝甲旅采用的第一代坦克並不是豹式、虎式等德國坦克,呂梁這個德國武器控反而選擇了t34這種老毛子研製的坦克。盡管有這樣那樣的缺陷,但毫無疑問的是,t34是二戰時期最好的中型坦克,尤其是采用了85毫米坦克炮之後。
這種坦克的優勢就是可以大規模裝備,最適合大型戰爭,粗糙的工藝和簡單的結構讓當時的蘇聯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裝備這種坦克,虎式坦克最終淹沒在t34坦克海之下。當然,對於現在這個時間來說,坦克還沒有問世,就算呂梁采用日本小豆丁坦克在陸地上也沒有對手,所謂的中型坦克對於其他軍隊來說就是龐然大物,重的不能再重的坦克!
還有一個原因促使呂梁裝備這種坦克,那就是現在裝甲部隊需求量小,軍工廠和後勤部門可以滿足前線需求。等裝甲部隊大規模擴充後可以不用更新換代,直接采用這種坦克,而且生產技術成熟、坦克駕駛人員更可以熟練操作這種兵器。
被命名為t01式的坦克在戰場上所向無敵,一項沉著穩重的何廣廈甚至抑製不住激動的心情,用最大的聲音下達指令,讓各車組車長的耳朵保守折磨。
日軍沒有任何辦法阻擋這種鋼鐵怪物,這不是二戰時期,各種高炮平射、反坦克炮、反坦克地雷、反坦克火箭、坦克殲擊車、俯衝轟炸機等等,不但日軍,就算是其他國家的軍隊麵對坦克時也會崩潰。
裝甲一營的行進速度非常快,僅有的一些抵抗被輕易擊毀,油料充足、彈藥充足,何廣廈早就忘了與其他部隊的協同,隻知道一個勁的命令快速衝擊。裝甲旅和身後的陸戰師已經拉開了兩千多米的距離,陸戰師的士兵一麵收拾裝甲旅過後的殘骸,一麵羨慕嫉妒恨的看著絕塵而去戰車。
白翟輕輕一推操縱杆,戰機向戰場前沿俯衝過去,他想在陸軍兄弟麵前展示一下空軍的威武,隨著高度的降低,一副永生難忘的畫麵映入白翟的腦海。
無數的日軍士兵被後麵的鋼鐵怪物驅趕著四處逃散,身後是各種殘骸、彈坑和掩體,從空中看一輛輛像甲殼蟲一般的鋼鐵怪物快速前進、輕易跨越溝壑,然後從長鼻子中噴出火舌,收割者逃亡者的生命。
“那是什麽?”白翟也驚訝不已,從標誌和戰況上看那絕對是自己人的部隊,但為什麽從來沒有聽說過這支部隊、這種兵器?不能怪白翟孤陋寡聞,總參之前對裝甲部隊的保密程度非常高,和空軍類似,而且參戰以來從裝甲旅登陸鹿兒島到現在,不過幾天時間,而這幾天白翟都忙著偵察日軍分部,沒有注意陸軍中因裝甲部隊引起的軒然大波。(未完待續。)
明治天皇擊敗幕府力量,將權利重新收歸皇室,改革製度、振興國家,比起華夏那些皇族不知強出多少倍。有時候呂梁經常會感歎小小的島國怎麽會有這麽多韜略強人,從上到下,從天皇到山縣有朋、伊藤博文、西園寺公望,就是這些人領導著日本成為世界大國。當然,也是這些人給華夏造成了無盡的苦難!
下首,山縣有朋和伊藤博文、首相西園寺公望三人彎腰行禮,然後天皇賜座。外界對於天皇當成超人的神來崇拜,這是因為1878年的時候,擔任陸軍卿的山縣有朋發布《軍人訓誡》,要求軍人以神來崇拜天皇,以武士道為軍人精神支柱。
但這三名元老和天皇之間則是友人的關係,從倒幕運動開始,這幾人就是明治天皇最大的助力,即使現在日本麵臨如此大的困境,這幾人也沒有表現出太大的慌亂。
“陛下,帝國麵臨巨大苦難,華國和俄國聯合夾擊帝國,東北五十萬軍隊堪堪自保,朝鮮和台灣之駐軍無法調回,九州守備軍攻勢受阻、麵臨攻擊無法抵擋,奧保鞏大將希望再次擴大軍隊動員人數,與華國決一死戰,甚至不惜動員千萬國人,以報皇恩!吾等無能,辜負陛下之重托,請陛下責罰!”西園寺公望向明治請罪。倒不是推脫責任,這些人堅定的國家責任心讓他們將個人私利暫時置於腦後,尤其是麵對明治天皇的時候。任何一點假話空話都不能說。
山縣有朋和伊藤博文同時向天皇請罪,明治嗬嗬一笑。揮揮手,然後站起來走到身後的大幅遠東地圖前,指著日本說道:“諸位何必如此悲觀,日本乃狹小之島國,資源貧瘠、人民貧苦,又在華夏、沙俄等大國夾縫之間生存,能讓兩個大國聯合對抗,也算是我們的榮幸了!”
明治天皇的樂觀讓三人一陣。一直以來,他們在麵對天皇的時候,不論遇到什麽困難,都會被天皇陛下打動,然後充滿鬥誌。大日本帝國有天皇陛下,實在是萬民之福、日本之幸!
“諸位都是帝國之人傑,怎能因現在的困難放棄鬥誌!在朕看來,俄國要不是華國介入,現在已經承認戰敗,現在在東北發動攻勢。不過是強弩之末,即使有華國的援助,也不可能擊敗缺少物資補給的我軍。本土九州的防禦戰。華國目前在九州有十萬多一點的部隊,從華國各地傳來的情報看,他們不準備增派更多的部隊前往日本,所以,僅憑這十萬多的部隊就像征服我日本全部嗎?諸位要想一想目前的總體態勢,然後根據這個態勢分析華國想達成什麽戰爭目的。”
山縣有朋眼前一亮,是啊,天皇陛下說的不錯,之前幾人都因為華國強大的攻勢、高崎少將傳來不利的消息所蒙蔽。卻沒有仔細分析華國到底想要什麽。
“陛下英明,依我看。華國是這場戰爭勝負的關鍵,俄國目前不足為慮。我國麵臨的局麵確實非常困難。英國、法國等之前支持我們的列強因各種原因無法拿出更多的幫助,德國和美國置身事外,隻能根據我們自己的力量應對挑戰。華國建國一年,基礎薄弱,即使擁有先進的武器和超級戰列艦,但數量太少,不可能全部占領我國。所以”山縣有朋說到這裏有些說不下去,明治明白他想說什麽,但這種話不能由天皇來說。
西園寺公望果斷接過話茬,他現在是日本首相,應該承擔最大的責任:“所以,我們需要試探華國的目的,可以通過第三國家,向華國尋求結束戰爭的方法。”
所有人在西園寺公望說出這話後都默不作聲,的確,要想結束戰爭,減少日本遭受的損失,積攢力量等待重新崛起,主動認輸是唯一的辦法。
現在的日本還不是軍國主義極其瘋狂的年代,明治天皇和上層還保持著理智和思考,隻有這樣的領導人,才能帶領國家從逆境中崛起。
“帝國的崛起注定不是一帆風順,華國將取代俄國成為我們以後最大的敵人,現在的後退並不可恥,失敗後的奮起直追更值得振奮。”明治天皇站起來走到幾人麵前,沉重的說出這一番話,他的心理未嚐不失望,幾十年的奮鬥,卻被華國擊敗,維新以來的成果毀於一旦,但這並不說明維新是錯誤的,還要堅定的走下去啊!
幾人商討出了一個大致方案,但前線的戰鬥還不能停,必須用九州的戰鬥表明日本抵抗到底的勇氣,借此才能在談判桌上爭取最大的利益。
“左前方一百二十米處,機槍火力點!”
“三號車收到,高爆彈準備!”
“高爆彈準備完畢!”
“發射!”
簡短的口令下,一個日本精心準備的機槍火力點飛上天,高爆彈從坦克炮膛中飛出後,精準的命中目標。從指揮車到坦克車長、裝填手、炮手,經過短暫的緊張後,裝甲營的坦克兵越來越熟練,駕駛員和通訊員負責的同軸機槍一刻不停的掃射,他們消滅的敵人是坦克炮的幾倍,甚至坦克履帶也可以履行殺人的職責——密集的日軍讓坦克發揮了最大的功效。
裝甲旅采用的第一代坦克並不是豹式、虎式等德國坦克,呂梁這個德國武器控反而選擇了t34這種老毛子研製的坦克。盡管有這樣那樣的缺陷,但毫無疑問的是,t34是二戰時期最好的中型坦克,尤其是采用了85毫米坦克炮之後。
這種坦克的優勢就是可以大規模裝備,最適合大型戰爭,粗糙的工藝和簡單的結構讓當時的蘇聯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裝備這種坦克,虎式坦克最終淹沒在t34坦克海之下。當然,對於現在這個時間來說,坦克還沒有問世,就算呂梁采用日本小豆丁坦克在陸地上也沒有對手,所謂的中型坦克對於其他軍隊來說就是龐然大物,重的不能再重的坦克!
還有一個原因促使呂梁裝備這種坦克,那就是現在裝甲部隊需求量小,軍工廠和後勤部門可以滿足前線需求。等裝甲部隊大規模擴充後可以不用更新換代,直接采用這種坦克,而且生產技術成熟、坦克駕駛人員更可以熟練操作這種兵器。
被命名為t01式的坦克在戰場上所向無敵,一項沉著穩重的何廣廈甚至抑製不住激動的心情,用最大的聲音下達指令,讓各車組車長的耳朵保守折磨。
日軍沒有任何辦法阻擋這種鋼鐵怪物,這不是二戰時期,各種高炮平射、反坦克炮、反坦克地雷、反坦克火箭、坦克殲擊車、俯衝轟炸機等等,不但日軍,就算是其他國家的軍隊麵對坦克時也會崩潰。
裝甲一營的行進速度非常快,僅有的一些抵抗被輕易擊毀,油料充足、彈藥充足,何廣廈早就忘了與其他部隊的協同,隻知道一個勁的命令快速衝擊。裝甲旅和身後的陸戰師已經拉開了兩千多米的距離,陸戰師的士兵一麵收拾裝甲旅過後的殘骸,一麵羨慕嫉妒恨的看著絕塵而去戰車。
白翟輕輕一推操縱杆,戰機向戰場前沿俯衝過去,他想在陸軍兄弟麵前展示一下空軍的威武,隨著高度的降低,一副永生難忘的畫麵映入白翟的腦海。
無數的日軍士兵被後麵的鋼鐵怪物驅趕著四處逃散,身後是各種殘骸、彈坑和掩體,從空中看一輛輛像甲殼蟲一般的鋼鐵怪物快速前進、輕易跨越溝壑,然後從長鼻子中噴出火舌,收割者逃亡者的生命。
“那是什麽?”白翟也驚訝不已,從標誌和戰況上看那絕對是自己人的部隊,但為什麽從來沒有聽說過這支部隊、這種兵器?不能怪白翟孤陋寡聞,總參之前對裝甲部隊的保密程度非常高,和空軍類似,而且參戰以來從裝甲旅登陸鹿兒島到現在,不過幾天時間,而這幾天白翟都忙著偵察日軍分部,沒有注意陸軍中因裝甲部隊引起的軒然大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