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德百洋行總部,一個四層大樓頂層,幾名高層正在商討,其內容如果被外界得知,一定會大吃一驚,馬上讓租界阿三前來逮捕這些人。


    “我們已經入股天津商報,並買通了其他三家最大的天津報紙部分記者,最好能盡快開始宣傳工作,首長非常關注這邊的進度,這事關整個計劃的成敗。”賈森坐在長桌的首位,第一個開口道。


    “這是我們調查局寫好的初稿,通過審核後送到各報社,進行不間斷的宣傳。隻是,單憑天津橡膠、德百洋行、華盛銀行三家,恐怕影響力不夠大。”調查局天津站負責人吳金忠說道。


    西方人模樣的天津橡膠董事長賈森:“這件事交給我辦,白賺錢的事情那些人最喜歡幹,我邀請天津幾名商界名人進行商談,許以重利,相信會讓他們動心。咱們的資金儲備情況怎麽樣,能不能應對這次計劃?”


    “沒問題,為了實現短時間內將風波炒熱,華盛銀行從那邊調來了五千萬兩白銀的資金,足以應對。”華盛銀行董事長威廉說道。


    “那麽現在關鍵就是我那邊,隻要能保證擴大影響力,就會讓那些人自動將資金放在我們的銀行裏。這件事我抓緊時間辦吧。”


    賈森的任務很快完成,就像他說的那樣,四名在天津有頭有臉的商界名人被他邀請,以天津橡膠的股份為誘餌,再加上這段時間橡膠價格的飛速上漲,成功說服那四人擔任天津橡膠公司的董事。這四人中有報社的老板、股票交易所的董事、私人錢莊老板和一名滿清皇族,這樣的陣容足夠強大,也足以使投資人放心。


    實施這個計劃,最有利的條件就是現在橡膠價格上升的迅猛。與原本曆史相比,華國首先開啟了汽車之路,並在遠東、美洲和歐洲大範圍推廣。汽車的火熱致使橡膠價格上漲速度更快。到1905年的7月,天津橡膠股票價格急劇升溫。天津橡膠公司每十股價格是620兩,這樣的火熱局麵可以讓宣傳少費很多力。


    天津山西會館,青色的高牆擋住了院外的繁華,門匾上鎏金大字熠熠生輝,幾十輛馬車穿過天津繁華的街道,來到這處位置低調、建築高調的會館。聞名天下的晉商走過了近五百年的年頭,從貧瘠的土地上走向西口,再到天津這樣的大城市。從小商小販。再到全國第一的大財團。山西人(平遙、祁縣、太古、晉中、平陽等縣)在全國種下了各式商號、票號、會館、錢莊、當鋪、糧店等字號,書寫了華夏的金融傳奇。


    八位天津頂尖的晉商老板匯集在會館主廳內,相互問候,自有人為其倒上茶水,眾人臉上帶著笑容,隻是隱約中都能看到一絲憂愁。這八名老板,其實代表了晉商八大家族,組成了赫赫有名的山西財團。


    “諸位應邀前來,喬某深感欣慰,此次聚會。一是為了敘舊,二是為了今日出現的橡膠股票之事。咱們晉商進退一體,英吉利人的天津橡膠出售股票。價格一日三漲,實在是入手的大好良機。”天津大德通票號老板喬映霞說道,大德通票號為喬家所有,而喬映霞正是當代喬家族長喬致庸的次子。


    眾人見喬映霞略去客套,直入主題,都有些不適,但此時不是講究那些虛禮的時候。這段時間晉商過得比較艱難,從太平天國時期,晉商在南方的生意就遭到了沉重打擊。晉商做生意最講究一個“通”字,商品的流通、資金的流通、貨物的流通等等。戰爭不斷讓商業的流通停止。許多字號被太平軍收走,損失巨大。


    好不容易從長毛之亂中緩過來。又接連遭遇河南撚亂、義和拳匪、聯軍進京,八國聯軍甚至打到了山西境內,直逼晉商老巢。這些磨難他們都挺過來了。可惜,最大的磨難出現了,革命黨崛起於廣東,並在短時間內席卷長江以南,晉商猝不及防,許多生意就扔在了南方。而且,長江以南是華夏最富庶的地區,晉商大部分財富從那裏獲得,一旦失去,損失可想而知,晉商甚至因此一蹶不振,現在憑借著北方的家底,艱難度日。


    值得注意的是,南方革命黨建國後發布了《關於對晉商的處理決定》,這個文件對晉商是最致命的打擊。《決定》首先揭示了晉商的發家過程,著重描寫了晉商在滿清入關、顛覆華夏中的行為。


    明朝末年,晉商通過北方商路,向滿清輸送了不計其數的戰略物資,在滿清幾次入關劫掠的過程中,晉商都充當了領路人和狗腿子的角色。這樣的黑曆史無法抹去,即使他們成為華夏第一財團,即使他們“修身、正己、齊家、治國、平天下”,即使後世對他們無比崇拜,呂梁也下決心對其進行毀滅性的打擊——****!


    描述了黑曆史後,《決定》要求將晉商在南方的各式字號進行拍賣,所得錢款充實國庫,並嚴正說明,振國黨統一全國後將繼續對晉商進行徹底性的掃除。這個反麵教材豎立起來後,晉商別想有出頭之日。


    “錦堂兄(喬映霞的字)所言甚是,天津股票的事我也有所耳聞,其公司董事都是津門名人,相比不會有假,現在最關鍵的是及時入股。”大升玉票號老板常貴說道,常家玉字連號遍布長江中下遊地區,當初因為庚子事變、革命黨崛起,常家商業受到損失,轉而開辦民族工業,包括蠶桑、織布、火柴、礦務等等,獲利頗豐。其玉字號甚至在莫斯科都有分店,現在已經有趕超喬家之勢。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投資橡膠股票,需要大量的流動資金,這樣的大事需要山西那邊做決定。我看盡快向山西發電報,說明這邊的情況,然後從各地抽調資金。”曹家隆通票號老板曹多堂說道。曹家在東北的生意受到戰爭影響損失很大,流動資金的問題需要下大力氣解決。


    “現在的股票每十股為620兩,誰也不知道幾天後會漲到什麽價格,一旦我們在橡膠投資中獲利,對於我們晉商來說絕對是一個喘息的良機,也可以減輕朝廷帶來的壓力。”侯氏蔚字票號老板侯魁說道,他說的朝廷壓力這段時間晉商都體會過。大清銀行於1905年初成立,一開始是為了處理與列強之間貸款事宜,因為華國的崛起,以北方鐵路築路權為抵押,列強加大了對滿清的貸款力度,因此成立大清銀行。


    作為滿清的中央銀行、現代化銀行,大清銀行從晉商那裏強行搶走了許多業務,晉商票號、錢莊等因此受到牽連。晉商再牛,也不敢於滿清主子對抗,隻能咽下這口氣。


    山西會館內的眾人很快達成一致,並向平遙等地發送電報。作為字號遍布全國的晉商,對於信息的交流非常敏感,當電報這種高效的通訊方式出現後,晉商立刻將其應用到商業往來之中,他們的效率要超出朝廷不止一籌。


    平遙喬致庸等人也將此事當成晉商的翻身之戰,立刻從各地調集資金,運往天津。這些華夏最聰明的金融從業者,不但眼光獨到,而且異常精明,天津橡膠能吸引他們加入,不得不說調查局準備的完善。而且現代金融條件下,晉商秉持的道德、信譽等約束力很小,能夠引他們上鉤,也有晉商不了解現代金融的原因。


    晉商拚盡全力,單單喬家就拿出了500萬兩流動資金,用於收購橡膠股票。晉商全部投入超過了2000萬兩,這是一個恐怖的數字,要知道滿清在失去長江以南後,每年的國庫收入還不到3000萬兩(之前為一億左右)!


    商人敏感的嗅覺讓他們最快作出動作,兩千萬兩白銀的投入讓天津橡膠立刻火爆京津,到了8月15日,天津橡膠每十股的價格上升到了780兩。京津兩地到處流傳著橡膠股票的消息,從市井小民到高官富商,一股熱流在兩地湧動。(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辛亥之鋼鐵基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蘭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蘭度並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