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別趕緊去玩,記得先投個月票。現在起-點515粉絲節享雙倍月票,其他活動有送紅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此時,士兵士氣的下降和防線的崩潰就不是劉金標和幾名親信軍官能夠維持住的了,華軍表現出了和傳說中不一樣的勇猛,他們不僅擁有壓倒性的火力優勢,單兵作戰能力同樣突出,而且敢於近戰,這不是開戰之前軍官們嘲笑的那群少爺兵、在大炮母親的嗬護下連衝鋒都不敢,相反,他們比自己更勇敢!


    後胡莊戰場呈現出一邊倒的局麵,在華軍攻占第一道防線後,撤退到第二道防線的北洋軍士兵沒有停歇,繼續後撤,這樣一來就帶動了第二道防線上的士兵同時後撤。恐懼和驚慌瞬間傳染到整條防線上,劉金標槍斃了一名逃跑的士兵,然後再也不敢朝自己的士兵開槍,因為槍斃一名士兵後其餘人看自己的眼神不對,包括部分中下級軍官在內,緊握著手中的武器,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讓人頭皮發麻——這是戰場叛亂的前兆!


    一旦劉金標繼續對士兵們強行施壓,很有可能死在他們手上,氣勢上撤退的士兵壓倒了劉金標等軍官。於是,整個二十師的人從前線穿過後胡莊,全部向後方逃去,整個戰線崩潰了。原地不動的劉金標表現出了東方人特有的悲壯,他遣散身邊所有的士兵軍官後,將手槍槍口對準了自己的額頭,槍口上還能傳來絲絲溫度,萬念俱灰的他沒有多猶豫,近距離射擊帶來巨大的動能,子彈穿過頭骨。從後腦鑽出,帶走一片血液和腦漿。


    華軍兩個團一次強力衝鋒就徹底衝垮了北洋軍防線,但在這之前卻有騷擾、炮擊、火炮被毀、勸降等一係列鋪墊。潰散的北洋軍沒有幾人逃出華軍的追捕和堵截。在身前腦後都是華軍身影的情況下,北洋軍士兵們明智的選擇了投降。


    此戰讓一師師長呂奉唏噓不已。在兵力超出、火力占優的情況下,華軍依然付出了兩百多人傷亡的代價才拿下北洋軍。事後發現,北洋軍第三軍軍部、包括軍長等人已經逃出生天,二十師師長曹錕也早已前往鄭州,統帥二十師作戰的是副師長劉金標,此人最後自殺身亡。呂奉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名悍將,作風硬朗。很適合華軍的胃口。隻是他盲目愚忠於袁世凱,根本沒有分清個人仁義和國家大義之間的區別,作為一個軍人,他是合格的,但是作為一個華夏人,他的作為很糟糕。


    北洋軍第二十師死傷四千七百六十三人,被俘八千九百餘人,在內戰中出現如此重大的損失,實在不是呂梁願意看到的。而北方袁世凱的北洋集團整合大軍二十餘萬、新招募士兵二十餘萬,在西方列強的支持下正對華國虎視眈眈。也許是所謂的“反華同盟”給了他信心。認為華國一定會失敗,所以才以強硬的姿態麵對華國的北伐。隻是,這樣下去遭受苦難的。正是華夏自身。


    解決北洋第三軍主力後,河南地區北洋軍的軍事存在降低到冰點,逃到鄭州的吳長純、曹錕等人手裏不過幾千人的兵力,表麵上聽從袁世凱的命令組織防禦,內地裏卻做好了再次逃亡的準備。


    第六軍沒有耽擱,以最快的速度繼續向北推進,第二師的前鋒部隊在5月28日抵達鄭州南郊,一路上沒有遇到任何敵人。部隊展開做好攻城準備後,卻發現城裏豎起白旗。幾名剛剛剪去辮子,戰戰兢兢走出城來的老者大聲呼喊:“北洋軍跑光啦。我們投降!”


    部隊進城後發現,街道兩旁站滿了迎接的市民。而且全部剪去辮子。鄭州人在滿清官府和北洋軍撤退後,一夜之間完成去辮工作,原先在官府裏就職的低級官吏是最積極的一群人,甚至剪去辮子就是他們鼓動的。


    河南之戰結束後袁世凱幹脆將蘇北和安徽地區的部隊也撤回山東,在徐州、臨沂一帶組織防禦。華軍也配合北洋軍的善意,派出第五軍從南京、合肥一線向北推進,派出第七軍從鹽城、淮安一線向北推進,將整體戰線推進到連雲港、徐州以南的黃河附近。(黃河故道)河南一線北洋軍集結重兵依托黃河防禦,將華軍的推進阻攔在黃河以北。


    袁世凱的主動放棄讓華軍在五月間占據了長江以北、黃河以南的大片地區,河南是袁世凱的老家,更是產糧大省、人口大省,安徽連接東西、江蘇經濟發達,失去這些地方、沒有東北,袁世凱的北洋集團隻占有山東、河北、山西、陝西和蒙古等地區,以這些地區的資源和經濟條件,是無法供養近五十萬大軍的。雖然盟軍大部分物資由海外運輸,但糧食等可以就地獲得的物資卻由北洋集團籌集,這樣一來日俄兩軍的糧草也由北洋解決,這些壓力都要算在北方幾省的平民頭上。


    後勤官對此愁白了頭,袁世凱卻對此視而不見,非但沒有因為河南戰敗、失去安徽和江蘇而痛心,反而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在他看來,華軍必敗,失去的早晚會拿回來,包括長江以南的富庶地區。他與劉金標的打算一樣,那就是戰後不履行與英法等反華同盟簽訂的協議,依靠華國經濟和工業基礎,他可以輕易武裝起上百萬強大的軍隊,而不是現在華國小家子氣的五十萬人左右。


    現在反華同盟為了對付華國耗費巨額資源,聽說英國人為了此事甚至延緩了幾艘軍艦的建造,難道自己違背約定後他們還有精力再來一次戰爭?


    大肥羊啊大肥羊,反華同盟就是一個大肥羊,一個多月以來,武器彈藥運輸船源源不斷的從天津靠岸,並一一裝備盟軍。袁世凱靠著地主之利,將物資中最好的都留給自己的軍隊,剩下的才分給日俄兩軍。現在盟軍統帥、日本元帥兒玉源太郎還沒有抵達,日本人和俄國人的抗議都被袁世凱無視。


    這正是袁世凱興高采烈的原因,他也是見過世麵的人,能讓他如此失態的,是足足可以武裝五十萬大軍的武器裝備。因為這個,他新組建的那二十萬人不但因為資金充裕而迅速招募完成,還人手一支先進的步槍,馬克沁、野炮、山炮都是按照第一軍的標準配備,就是彈藥少點,新兵們還沒有進行幾次實彈射擊訓練。


    底氣十足的袁世凱甚至沒有懲罰吳長純和曹錕這兩名愛將,反而讓其負責鄭州以北的黃河防禦線。隨著日俄兩軍部隊陸續進入關內,袁世凱以北京附近地區狹小、無法供養太多軍隊為理由,要求日俄軍隊開赴鄭州以北和徐州以北的防禦地區。從東京出發,還在海上的兒玉源太郎與袁世凱協商後,要求兩軍分別駐紮在河北邯鄲和山東濟南。


    剛剛從東京出發的兒玉源太郎自上船後就一直站在甲板上喃喃自語,身邊的侍衛和隨從攝於元帥大人的威望不敢靠得太近。隻是年老的身軀在飄蕩的船上顯得更加孱弱,似乎下一秒就會倒下。


    事實上兒玉源太郎剛剛54歲,正值盛年,常年的征戰讓他身體非常虛弱,從倒幕戰爭、日清戰爭、甲午戰爭、台灣之戰、日俄戰爭等一係列戰爭,被譽為日本陸軍第一智將。


    海風吹過,兒玉源太郎似乎有些搖晃,卻被一把扶住,兒玉源太郎回頭看了一眼,露出會心的微笑。


    “元帥,您的身體與帝國的命運息息相關,千萬要注意啊!”扶住他的是擔任兒玉源太郎的副手、明石元二郎大將,此人被稱為日本天才的特工王者,日俄戰爭時期資助發動俄國1905年革命,把俄國腹地搞得天翻地覆。而且之前黑龍會在華國的動作幕後,也有明石元二郎的身影。


    兒玉源太郎點點頭,說道:“扶我回船艙吧!”


    終於坐回船艙的沙發,兒玉源太郎長歎一聲,喝了口茶後說道:“身體不饒人,真想看到日本帝國再次崛起啊!”


    “大元帥統帥反華盟軍,擊敗華國指日可待,之後日本就可以分享勝利的成果,不但將戰爭中失去的都拿回來,還可以獲得豐厚的回報。元帥大人絕對會看到這一天的到來!”明石元二郎堅定的說道,在日本國內,與明石元二郎一樣樂觀的占絕大部分,與華俄戰爭失敗後絕望的情緒籠罩在日本國內,剖腹自殺的每天都有幾十人,維新以來的成果毀於一旦,日本還有什麽希望?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這次起-點515粉絲節的作家榮耀堂和作品總選舉,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絲節還有些紅包禮包的,領一領,把訂閱繼續下去!】(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辛亥之鋼鐵基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蘭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蘭度並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最新章節